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教学课件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一课件:第5章第3节第1课时叶绿体中的色素
第1课时叶绿体中的色素^ 、 第3节光合作用■W 「第5章/——--- — ---- 陋知识点一 坯理解教漪知片心降把握热点考向考向匚〉应用创新演练第5童细胞的能量代谢湎DI WUZHANGB •••••••••••••••••••••••••••••••••••光合作用第1课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叶绿体中含有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与转化光叶绿体中的色素可用有机溶剂进行提能的色素。
取,用纸层析法逬行分离。
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4.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不仅能吸收光能,还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知识点一叶绿体中的色素[Q發戳材•务基舷]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2)过程:取材:称取5 g绿色叶片研磨:I过滤: I收集:Si。
?和CaCOs ,再加入i5mL 丙酮或无水乙醇,迅速研磨用一滤纸过滤叶片匀浆用小试管收集色素滤液,及时将试管口用胶塞塞严2.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1)原理: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建度不同,溶解度髙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因而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成略小于试管长与 直径的纸条,并在一端剪铅笔画线:在距边缘2 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画线:沿铅笔线画出一条细线I待滤液干后,重复画细线2〜3次(2)步骤: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将3 mL 层析液倒入试管中,装置如右图 所示,插入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 朝下),随后用软木塞塞紧试管口注意: 不能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胡萝卜素:橙黄色一叶黄素:黄色 一叶绿素a :蓝绿色—叶绿素b :黄绿色观察结果: 滤纸条上色素 「滤纸条 —大试管 書一滤液细线0—层析液J ——铁架台 叶绿体色素层析装置示意图带有四条, 如右图所不:软木塞3.叶绿体中色素种类、分布及吸收光谱[線僵名轉解羅瑋]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目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色素素将研磨液迅速过滤,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胶塞塞紧试管口①滤纸过滤:过滤叶脉及二氧化硅等②试管口塞紧:防止乙醇挥发步骤方法原因①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势②加入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③加入无水乙醇:为了溶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步骤制备滤纸条方法—干燥的滤纸条丄铅笔线剪两角原因①干燥滤纸:透性好、吸收滤液多②剪去两角:使层析液同步到达滤液细线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细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吹干后再重复画两三次①画得细而直:为防止色素带重叠而影响分离效果②画两三次:是为积累更多的色素,使分离后的色素带明显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步骤方法原因分离绿叶中的色素软木塞大试管—滤液细线―层析液M铁架台D叶绿体色素层析装置示意图①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以防止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而无法分离②试管加塞是为了防止层析液中成分挥发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步骤观察与分析方法2.叶绿体中的色素与光能吸收(1)叶绿体中的色素与吸收光谱:太阳光400 450 500 550 600叶绿素b (黄绿)叶绿索a (蓝绿)0050頤收光能(%)色素滤液类胡萝胡萝卜素(橙黄)叶黄素(黄)650 700 光波长(nm)暗带暗带430 〜470 640 680(2)叶绿体中的色素对光的吸收特点:①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1课件:5.3.1叶绿体中的色素
1
2
3
4
5
5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如果将一瓶叶 绿体色素滤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 色条带,这些条带应位于( ) A.绿光区 B.红橙光区和绿光区 C.蓝紫光区和绿光区 D.红橙光区和蓝紫光区 解析:由于叶绿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对其他光吸收较少,故 黑色条带应位于红橙光区和蓝紫光区。 答案:D
特别提醒(1)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窄和该色素的含量呈正相关,色 素带越宽,该色素带代表的色素含量越多。(2)本实验中的长条滤纸 可以改为圆形滤纸,在滤纸的中央滴一滴滤液,然后用一根浸有层 析液的棉线的一端垂直接触滤液的中心位置,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 个色素环,由内到外依次是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
1
2
3
4
5
1叶绿体中有多种色素,可以用纸层析方法将它们分离。右图为纸 层析结果示意图,其中Ⅳ是( )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 答案:B
1
2
3
4
5
2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描述,不属于实验要求 的是( ) A.提取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 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C.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 D.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 解析: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首先要提取色素,然后用纸层析 法将色素分离,从而验证各种色素的种类和颜色。了解各种色素的 吸收光谱不是该实验的要求。色素提取分离的异常现象分析 (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①叶片颜色太浅;②未加 SiO2, 研磨不充分;③使用放置数天的叶片,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④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 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⑤未加CaCO3或加入过少,色 素分子被破坏;⑥研磨时间太长。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①滤液细线不直;②滤液细线过粗。 (3)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①忘记画滤液细线;②滤液细线接触到 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件:第4章 第2节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北师生物·必修1
2.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具有浓度差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北师生物·必修1
3.动植物细胞都是渗透系统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4.知识归纳 (1)渗透系统适用于比较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液的浓度大小。 (2)两溶液间的水分子进行双向运动,我们只能观测出由水分子双向运动的差所 导致的液面改变。 (3)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蔗糖 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但10%的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10%的蔗糖溶液 的大,故水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移动。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 示,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后减 解析:在b浓度的溶液中,萝卜条的质量下降是由于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若 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等渗的a浓度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质量将增加。 答案:B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第2节 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第3节 细胞内的物质代谢
第1课时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北师生物习目标] 1.观察渗透系统模式图,说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2.结合植物细 胞的结构,描述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
北师生物·必修1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如图所示,U型管底部中央放置一半透膜(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A液和B液原 先体积相同,由于浓度不同,后来产生一个高度差ΔH。请问ΔH主要取决于 ( )
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 Unit 1课件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Learning objectives
In this class, you will 1. understand the forms and
meanings of phrases; 2. use phrases to improve a draft.
1. The first week was a little confusing.
1. The first week was a little confusing.
NP 主语
AdjP 表语
2. The building is so big that I’m completely lost.
2. The building is so big that I’m NP 主语 AdjP 表语
completely lost. AdjP 表语
3. The kids over there are putting something on a round paper plate.
3. The kids over there are putting NP 主语
something on a round paper plate. NP 宾语
6. My first French class was NP 主语
very confusing. The teacher spoke so fast! AdjP 表语 NP 主语 AdvP 状语
Decide whether the underlined parts are noun/adjective/adverb phrases and state their functions. (Page 72, Activity 1,Workbook)
2.2.1叶绿体与线粒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1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中的作用实例,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科学方法,探究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异同点,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现象的兴趣和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
4.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生物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参与小组内的讨论和汇报。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确保学生对知识点有全面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多媒体资源:利用动画和实物模型等资源,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作用与目的:
-确保学生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深入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学习效果: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运用比较、分析等科学方法,探究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异同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如显微镜下的叶绿体和线粒体观察,加深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学习效果:
-结构:双层膜结构、类囊体薄膜、基质
-功能:光合作用
2.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
高中生物精品课件必修一第二章第5节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拓展一:原核生物的核酸
同时含有DNA和RNA。DNA主要位于拟核 中,有的在细胞质的质粒。 特点:环状;裸露(不与蛋白质结合)。
拓展二:病毒中的核酸
RNA DNA
SARS病毒
HIV病毒
噬菌体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A.DNA
B.RNA
C.DNA或RNA
D.DNA和RNA
10.将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
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 B)
A.细胞核内呈现红色,细胞质内呈现绿色 B.细胞核内呈现绿色,细胞质内呈现红色 C.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呈现绿色 D.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呈现红色
11.DNA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D )
A.核苷酸
B.核酸
C.脱氧核糖核酸 D. 核糖核酸
4. 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DNA或RNA
D.DNA和RNA
5. 下列有可能只含一种核酸的生物是
A.小麦
B.酵母菌
C.烟草花叶病毒
D.变形虫
6.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核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在真核细胞内,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内
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 B.核苷酸、磷酸、碱基
C.核糖、五碳糖、碱基
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C.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有8种
D.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含有核酸
7.由碱基A、C和T可以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是( B )
A.8
B.5
C.6
D.3
8.玉米根细胞中的DNA分布在下列哪些结构中( B )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5.1.2细胞的分裂-课件
判断动植物细胞
(1)形态判断: ①图像为方形,则为:_植__物__细__胞__; ②图像为圆形,则为:_动__物__细__胞__。 (2)细胞板判断: ①有细胞板, 则为:_植__物__细__胞__; ②无细胞板,则为:_动__物__细__胞__。
清水
(4)染色 目的:使染色体着色。
染色时间过长会有什么影响? 显微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到于观察。 用力不当会有什么影响?
压片过重会将组织压烂,过 轻细胞不能完全分散开。
压片
滴清水
碎 根 尖
(6)观察
观察到的不同时期细 胞数目的多少,可反映出 各时期经历时间的长度。
间 期
无中心粒的复制 完成了中心粒的复制
前 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 由两组中心粒发出星
不同 期 锤丝形成纺锤体
射线形成纺锤体
点
末 期
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 细胞壁,将细胞均分为 两个子细胞
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 向内凹陷,将细胞缢 裂成两部分
注意! ①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是指细胞核中DNA的平均分配;
而细胞质中的DNA是随机分配。 ②着实点分裂不是纺锤丝或星射线牵引的结果。
(3)中心粒判断: ①无中心粒,则为:_高__等__植__物__细__胞__; ②有中心粒且通过缢裂形成子细胞,则为:动__物__细__胞__; ③有中心粒且出现细胞板,则为:_低__等__植__物__细__胞__。
有丝分裂意义: (1)特征:将亲代细胞的 染色体 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 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 两个子细胞 中。 (2)意义:保证了_遗__传__信__息__在__亲__代__和__子__代__细__胞__中__的__一__致__性__。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课件.ppt讲解学习
细菌、蓝藻、放线菌、 生物类群 支原体、衣原体
动物、植物、真菌等
补充知识:
1、病毒(如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是原核生物。
2、原核生物种类少,如蓝藻、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等。
3、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常见的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都 是真核生物;凡动物都是真核生物;单细胞的绿藻(如衣藻)、 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等都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一定是单 细胞的生物,但是单细胞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衣原体
细胞结构:
放线菌
动物
植物
真核细胞:
xùn
蕈
真菌: 酵母菌、霉菌 蕈菌(食用菌一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类别 细胞大小
原核细胞 较小
遗传物质
无成形的细胞核, 无核膜、核仁、染色体
真核细胞 较大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 有核膜、核仁、染色体
(DNA和蛋白质)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 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
7、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是:首先用低倍镜观察, 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 中央;转动转换器, 用 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 细准螺焦旋,直到看清要观察的
物像为止。
8、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 为 原核 细胞和 真核细胞两大类。
9、蓝藻细胞内含有 藻蓝素和 叶绿素,是能进行 光合作用
半微量元素 讨论: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是绝对的吗?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糖
淀粉 + 碘 → 蓝色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注意事项:斐林试剂不稳定,配成甲液(NaOH:
0.1g/mL)、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教材课件
1.氨基酸形成二肽
氨基酸形成二肽
R1
R2
H H C COOH H N C COOH
NH2
H
氨基酸形成二肽
肽键
R1
R2
H C CO
HN C COOH
NH2
H
H2O
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 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CO—NH—)叫做 肽键。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 者——蛋白质
蛋白质主要由C、H、O、N4种化学元 素组成,很多还含有S、P等元素。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按照不同的 方式结合形成的,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 基本单位。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结构通式为:
R
NH2 C COOH
H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 和一个羧基(—COOH),还有一分子氢和一个特有的 R基团,它们都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此碳原子叫 中心碳原子。
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 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
思考与讨论:
3.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也是一个系统吗?如果是, 它们是不是生命系统?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 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 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扁形动物门
动 线形动物门 物 环节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鱼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高中生物必修一 全套 PPT课件 图文
8、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 为 原核细胞和 真核细胞两大类。
9、蓝藻细胞内含有 藻蓝素和 叶绿素,是能进行 光作合用
的 自养生物。就常见的蓝藻列举两例 颤、藻 发。菜水域
污染、富营养化,会形成讨厌的
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
物的生活,其中有多种蓝藻,可见蓝藻带给人们的不全有益
。
腐生 寄生 异养 10、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 或 的 生物 。结被,与构的位拟动具于核D核植有无膜AN物明,与、显也真真边没核菌界有细细的的胞胞细区相核胞域似结,和的,构这细但相个胞有比区膜一,域染,个细叫色没环菌体细有状、胞由的蓝质。藻的细分包胞子
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加入。
蛋白质 + 双缩脲 → 紫色
注意事项:使用双缩脲时,先加A造成碱环境,再加B。
脂肪 + 苏丹Ⅲ → 橘黄色 ( +苏丹IV 红色)
注意事项: 1、切片要尽可能的薄。 2、染色后一定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3、观察时找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
13、生物体总是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得各种物质组成自
功能: 为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一定的环
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细胞器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液泡、溶酶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比较表
动植物细胞中 圆球形、短棒状
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 扁平的椭球形
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
向内折叠形成嵴
是一层光滑的膜
无
堆叠成圆柱形 和酶
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
规律总结: 4.假若有A、B和C三种氨基酸,由这三种氨基酸组
成多肽的情况可分如下两情形分析 (1)A、B、C三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数无限的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课件
2.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D )
A.酵母菌和乳酸菌 B.蓝藻和绿藻
C.噬菌体和HIV
D.草履虫和变形虫
3.下列生物中,没有染色体的是 ( B )
A.酵母菌、草履虫 B.乳酸菌、蓝藻 C.水
螅、团藻
D.蚯蚓、蛔虫
4.蓝藻细胞与蛔虫细胞中都没有的构造是:
( C)
A.染色体
B.核膜
C.线粒体
10.无细胞结构的生物是_病__毒__。 11._原__核__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细胞 内只有核__糖__体__这种细胞器,结构简单。例如:_____、
_细__菌__都是蓝属藻于这类生物。 12._真__核__生物有细胞核,细胞核外有_核_膜_ 包被, 细胞结构复杂,具有多种细胞器。例如:酵__母__菌_、 __龟___都是属于这类生物。
11、某生物学家要研究一片草原中的生物群落,他
应该研究( C)
A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草原上的全部动物
C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无机环境
D 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及
12、下列事例中,属于生物种群的是( B )
A某水库中所有的鱼类 B蛇岛上的所有腹蛇
C鸟岛上的所有鸟类 D 一块水田中的所有动物
返回
考点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结构、功能、代谢、生长与发育、遗传(细胞 具有遗传的全能性)的基本单位; 5、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植物花粉和动物精子都是经减数分裂而来的生殖细胞。
考点演练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无细胞,但其繁殖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
2)单细胞生物可以进行相应的各种生理活动。
细胞的多样性:形态、结构和功能多样。
1、细胞
【新教材】北师大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1、2、3+选修1 课文中英文互译(全)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新教材(第一册)课文中英文互译(Unit 1 LESSON 1)I’m a ... digital native!我是一名……数码族!I’m Joe, a student from London. You’ll often find me sitting in front of my laptop.我是乔,来自伦敦的一名学生。
你会发现我经常坐在笔记本电脑前。
The online world is a big part of my life. I’m a “digital native”—I’ve been using the computer since I was a kid.网络世界是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是一名“数码族”,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常使用电脑。
I do a wide range of things online. Besides doing all my school work, I chat with my friends, watch films and read the daily news and other interesting articles; I also shop for various things online, such as books, computer hardware and other necessities. It’s so convenient to be able to compare the quality and prices from different online shops before I buy. I also play computer games from time to time and I even play tennis on my television screen in my living room!我在网上做很多事情。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2.2.1叶绿体与线粒体-课件
功能
线粒体
叶绿体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能产生水,不消耗水 B.外膜的面积比内膜的小 C.外膜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低于内膜 D.运动员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比缺乏锻炼的人多
2.如图所示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部分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C )
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 B.图b表示叶绿体,其具有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合成体系 C.图c中的孔道是大分子进出该结构的通道,物质可自由通过 D.图a、b、c中内外膜化学成分差异最大的是图a
叶绿体与线粒体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一、叶绿体能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寻找证据 观 察
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
目的要求: 1.熟练制作植物叶片临时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数量和分布。 3.举例说明叶绿体的形态、分布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观点。
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藓类小叶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是怎样的?叶绿体在细胞中如何分布?细 胞中约有多少个叶绿体? 2.水绵细胞中的叶绿体数量、形态有什么特点? 3.天竺葵叶片中被碘液染成蓝色的细胞结构是什么?该结果说明了什么?
1.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叶绿体(图2-27)
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叶绿体(图2-27)
A. 结构: 呈椭球型,双层膜(外膜、内膜)
B. 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基粒、基质)、 色素(基粒)及少量DNA和核糖体等。
C. 分布: 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少量在保 卫细胞、幼嫩茎的皮层细胞)
D. 功能: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二、线粒体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动力车间:线粒体(图2-28)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2.1.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学案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理解渗透作用,掌握水进出动植物细胞的方式。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资料归纳能力,学会类比推理。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渗透作用,水进出动物细胞的方式,水进出植物细胞的方式。
学习难点:渗透作用,水进出植物细胞的方式。
【学习过程】一、渗透作用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洋葱内表皮,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图1图2图3图41.图1中动物细胞膜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表示动物细胞在__________(低渗溶液、等渗溶液、高渗溶液)中的状态3.图3中表示动物细胞在__________(低渗溶液、等渗溶液、高渗溶液)中的状态4.图4中表示动物细胞在__________(低渗溶液、等渗溶液、高渗溶液)中的状态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概念:1.原生质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质壁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质壁分离复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渗透系统装置动物细胞成熟的植物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长颈漏斗中有蔗糖溶液烧杯中有清水【针对性练习】1.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2.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里吸水C.根系不能将水分向上运输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3.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溶质的浓度均比细胞液溶质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甲乙两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只有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都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4.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时,细胞颜色会()A.变深B.先变深再变浅C.变浅D.先变浅再变深5.将人类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的结果如下图。
高中生物必修一 精品课件 2-1
生物
课标导航
课标导航
自主预习
要点导析
随堂演练
第4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RJ·必修①
生物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理解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课标导航
自主预习
要点导析
随堂演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5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答案】 A
课标导航
自主预习
要点导析
随堂演练
第17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RJ·必修①
生物
变式训练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碳 B.在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蛋白质、脂质、无机盐、糖类、 核酸 C.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化合物成分相同 D.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所差别
同步导练/RJ·必修①
生物
自主预习
课标导航
自主预习
要点导析
随堂演练
第6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RJ·必修①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1.组成细胞的元素 (1)种类: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________多种。 (2)分类
生物
课标导航
自主预习
要点导析
随堂演练
第7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RJ·必修①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体现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 (2)两者的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大不相同。 (3)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区别 ①统一性具体是指在化学元素的种类和组成上,生物体的元素并没有特异性,二者之 间的元素是可以通过化合物进行物质循环的。 ②差异性重点讲述的是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中的含量的差异,从哲学的 角度来看,这也反映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间的对立与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技术的进步推动细胞生物学发展
肉眼、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
用不同的显微镜及染色方 法观察到的酿酒酵母细胞
二、技术的进步推动细胞生物学发展
发现细胞
红细胞
神经细胞 人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黄瓜果肉细胞
一、显微镜的发明支持细胞学说建立
相差显微镜
倒置显微镜 电子透射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发明支持细胞学说建立 显微镜的发明开启了人类窥探微观世界的大门
1674年,列文虎克 首次观察到活细胞
1838年,施莱登 提出“所有的植 物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
英国罗伯 特·虎克用 显微镜观察 木栓组织, 发现并命名 细胞。
施莱登、施 旺共同建立 了细胞学说
魏尔肖总结 出: 细胞通过分 裂产生新细 胞
从器官到 组织
资料的积 累 —— 认 识 细胞
观察和归纳相 结合——形成 理论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细胞学说在 修正中前进
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你领悟到科学 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细胞的发现到建立的全过程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展
不足之处
1665年
罗伯特· 胡克
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看到的是死细胞
17世纪 列文虎克 发现了许多活细胞
1838年
施莱登
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的,细胞是最小的活的单位
没有与动物界联系
1839年
施旺
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
未搞清细胞的来源
所有植物都是由细胞 构成的。
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 的基础。
19世纪 德国动物学家
施旺 (Theodor Schwann)
施旺
施莱登
“细胞核在植 物细胞的发生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
我在解剖动物时也看到类似植 物细胞中的细胞核一样的东西。
19世纪 德国病理学家
魏尔肖 (Rudolf Virchow)
所有的细胞都来
1972年,科学家提 出细胞膜的结构模 型
图1-1 人类认识细胞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显 微
17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镜
胡克 Robert Hooke (1635—1703) 首次描述细胞
1665年
小房间 Cellulae
软木塞
19世纪 德国植物学家
施莱登 (Matthias Scheiden)
物学水平时 50年代中 胞代谢、遗传、免疫及细胞膜、细胞器、
期
期开始 细胞核的分子结构等方面都有重大发现
三、习题巩固
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他们是( ) A.胡克、列文虎克 B.施莱登、施旺 C.魏尔肖、耐格里 D.魏尔肖、施莱登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阶段
时间 成就
细胞学的经 典时期 ( 细 胞学显微水 平时期)
19世纪中 期到20世
纪初
主要是在显微镜下对细胞形态的观察和描 述
细胞学的亚 显微水平时 期
20世纪40 利用新的工具如电子显微镜和新的技术对 年代开始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分子细胞生 从20世纪 从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在细
北师大版(2019)高中 生物必修一全册教学课件
1.1发现细胞 1.2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2.1.1质膜的结构与功能 2.1.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2.1叶绿体与线粒体 2.2.2其他细胞器 2.2.3细胞核 2.4细胞骨架与内膜系统 3.1水与无机盐 3.2糖类与脂质 3.3蛋白质 3.4核酸 3.5元素与生物大分子
4.1.1酶的化学本质及 作用
4.1.2酶的特性 4.1.3环境因素对酶活 性的影响
4.2ATP 4.3.1细胞呼吸的类型 4.3.2细胞呼吸的过程 4.3.3影响细胞呼吸速 率的因素
4.4.1光反应 4.4.2碳反应 4.4.3影响光合作用的 因素
5.1.1细胞周期 5.1.2细胞的分裂 5.2细胞的分化 5.3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1839年,施 旺提出“所 有的动物也 都是由细胞 构成的”
1981年,科学家用扫 描隧道电子显微镜可 以将标本放大100万倍, 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内 部结构提供可能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年份
1665年,胡克首 次描述并命名细 胞
1831年,细胞 核被发现并命 名
20世纪30年代,科 学家发明了电子显 微镜,随后观察到 了细胞的亚显微结 构
1858年 魏尔肖 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学说:
• 建立者: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 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
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 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谢谢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红细胞
神经细胞
人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黄瓜果肉细胞
酵母菌 青霉菌
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墙上的霉菌
一、寻找证据:观察
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植物到动物,它 们的细胞结构究竟是怎么样的?有哪些不同?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目的要求 1.运用正确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2.尝试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3.....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论.....证....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二)材料用具 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酵母菌或草履虫,菠菜叶,神经 细胞涂片;清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 碘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等。
• 意义:(1)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
界的统一性。
(2)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3)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 打下基础。
(4)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为后来生 物进化论埋下伏笔
维萨里、比 夏分别揭示 了人体在器 官、组织水 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