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城市空间结构 PPT

合集下载

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

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
觃划全市性综合公园4处,区域性综合 公园10处,与类公园3处,带状公园19 处,社区公园23处
厦门翔安区公园绿地建设策略
(1)结合翔安区现状河口湾区湿地,
如下潭尾、东坑湾、西溪口、九溪 口等,建设全市性大型公园。
(2)完善沿翔安大道带状公园建设,
幵结合现状水系,内田溪、九溪等, 建设滨水带状公园及滨海带状绿地。
特区年鉴》数据显示,厦门市现状常住人口已达367万人,已突破原《总体觃划》 预测人口觃模,根据《总体觃划》的人口测算方法,参考正在编制的《远景战略》 中确定的至2030年人口觃模为700万人的控制要求,本次觃划初步估算近期 (2014年-2016年)常住人口觃模为410万人,远期(2017年-2020年)常住人口 觃模为480万人,作为核算人均指标的依据。
2、规划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凸现城市特色的原则、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以人为本 的原则、均衡布局的原则、可操作性的原则。
3、规划期限
分近期、远期、远景三个阶段。近期为2014年~2016年,远期为2017年~2020年,远景为2020年 以后。
4、规划的范围及规模
本觃划的范围为厦门市域,土地总面积1699平方公里。 根据《总体觃划》,至2015年,厦门总人口控制在350万人。《2013厦门经济
(1)湖里、思明两区在保留原有城市公园的基础 上,重点在于加快完善各综合公园的配套设施。 (2)厦门本岛,特别是湖里区,应结合山体及山 坡地的保护,进行公园绿地建设,例如虎头山、薛 岭、虎仔山、园山、双狮山等。 (3)厦门本岛,应通过“拆违建绿”、“见缝插 绿”的方式,重点加强社区公园及街头绿地建设。
六、规划目标
结合远景战略和“美丽厦门”战略,构建以北部山体林地为背景,有机融合山海通廊和基本 生态保护区控制,以生态廊道、组团隔离绿带为骨架的生态系统;形成“山、海、城”相融共生 的空间格局,建设具有高指标、高绿量、布局合理的绿地系统,实现“环湾翡翠绿明珠,山海辉 映花园城”的城市愿景。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 ppt课件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 ppt课件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
厦门城市形态 Xiamen Urban Morphology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
R .2011 .
来[
厦源 :

门厦

门 市

人 民

政 府


厦 门

市 城
结市 总
海沧辅城

体 规

划 (
同安辅城
大同
集美辅城
集美 西 柯
杏林
马銮
海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岛主城
翔安辅城
马巷 新店
2010-2020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
• 拓展环东海域发展区:促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公共设施和基 础设施配套。推进翔安新城建设,重点发展翔安南部新城核心 区、厦大翔安校区;完善火炬(翔安)产业区、巷北工业园、 银鹭工业区等翔安新兴产业集中区建设。推进环东海域旅游、 居住区发展,提升同安大同城区环境品质;玩啥那同安工业集 中区、城南工业区、西柯工厦门业城市区空等间结优构 势产业集中区建设
集美辅城的杏林和集美组团 同安辅城的大同和西柯组团 翔安辅城的马巷和新店组团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
中心等级结构:一主两副四次
• 一主:城市主中心,即厦门本岛作为厦门市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的中心
• 两副:马銮城市副中心,岛外西部地区中心,同时起辐射 漳州、长泰方向作用;翔安城市副中心,岛外东部地区中 心,同时起辐射泉州、南安方向作用
.
——

政 府
总厦
体 规 划
土 地 利
门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用划 (
2010—-2020


图 )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

厦门五缘湾北岸片区城市设计(1)

厦门五缘湾北岸片区城市设计(1)

二、规划条件认知
6、地貌现况分析 基地外近临海湾、远望 群山,基地内有生长良 好的台地景观带,整个 基地外向景观状态良好, 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 目前基地湾区开挖土约 2百多万立方米回填,以 创造地景变化。
(二)环境现况分析 06
3
1
2
4
5
二、规划条件认知
7、区域地景景观分析
本地块虽然区内大部分 地势平坦,但对外区域 地景景观却被同安、翔 安岛外地区之山景与周 边山头所环绕,形成一 种观山海的景观特色。
二、规划条件认知
10、土地利用现况分析
(二)环境现况分析
10
基地内的土地使用现况大多为农田、林地、开 挖地,以及少数的军事用地,另外,还有部分 工厂、民用建筑分布于上坡小路的两侧。绝大 多数农田、林地、保留用地、建筑用地等位于 台地缓坡,另有三、四个废弃碉堡等散布于开 挖地。由填海造地而来新生地基本上为空地, 只有一、二座尚未被完全埋没的建筑露出地面。 具体的土地使用现况如下图所示。
厦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明 (6)湿度 显。年平均风速3.4m/s,各月平均风速为2.9-4.2m/s。每年5-10月都 多年平均绝对湿度 20.4毫巴;最大绝对湿度39.6毫巴;最小绝对湿度2.7 受台风影响,多集中在7-9月份,风力达12级以上,瞬时最大风速60m/s。 毫巴;最大年平均相对湿度77%;最小相对湿度14%。 从厦门地区历年平均风速风向频率来看,东北季风出现的频率和风速 数据清晰的显示出,厦门干湿分明,空气温润,空气质量一年四季良好, 都是很高的,需要做好防风设计。 是一个适宜人居住的城市。 (3)地震 厦门市位于东南沿海强度最大、频率最高的泉汕地震带中部,70年代 (7)潮汐 以来,尽管福建省地震活动处于相对平静期,但厦门市150km范围ML> 1.5-3.0级地震活动频繁,平均每年达100多次。从构造 看,新华厦系 北北东—北东向长乐—沼安构造带的中段通过厦门地区,并与东西向 南靖—厦门构造带复合,形成这一地区主要的控震构造。员筜港—钟 宅地堑型段陷带在第四纪特别是中晚期以来,地堑已处于相对稳定状 态,近三十万年以来,未见差异活动。不存在活动性断裂。根据国家 地震局批准的“厦门市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报告”确定厦门市为地震基 本烈度为七度,是全国重点抗震设防城市之一。 根据国家地震局批准的“厦门市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报告”确定厦门市 为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是全国重点抗震设防城市之一。 (4)降雨 厦门基本无冰雪现象,冰雹也少见,年平均雨量1183.4mm,年降雨日 数为120天。3~4月为春雨季节,占全年18.6%,5~6月为梅雨季节,占 五缘湾外海潮汐统计数据如下: 最高高潮位4.25m,最低低潮位-3.21m,平均高潮位2.49m,平均低潮位1.58m,100年一遇高潮位4.43m,50年一遇高潮位4.32m。厦门岛潮汐为规 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这是在临近内湾的地区亲水活动和水岸设计需要 考虑的因素之一。 厦门岛潮汐为规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这是在临近内湾的地区亲水活动 和水岸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厦门城市规划

厦门城市规划

城市性质———海港、风景(1) 厦门“海港”优势突出。

厦门港位于太平洋、台湾海峡西岸,居我国东南沿海、九龙江入海口,为闽南金三角海域的核心区位。

北起晋江围头,南至龙海镇海角,蜿蜓140 多公里海岸线,环抱1000 余km2 的海域,前有金门岛为屏障,后有漳州为“堂奥”,左右以晋江、南安、石狮、龙海、漳浦为依托,港区水深、海阔、不冻、不淤,是天然良港。

厦门港开发历史悠久,自明朝开始逐渐取代了泉州后渚港、漳州月港,为闽东南第一大海港,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

1937 年最高吞吐量曾达400 万吨左右。

1999 年港口货运吞吐增至1773 万吨、86 万标箱,居全国十大港口之一。

海港规划为“一湾八区”,规划以深水泊位,大型集装箱码头为主,2000 年深水泊位达25 个以上,港口年吞吐量将达2000万吨,集装箱100 万标箱,客运吞吐量70 万人次P年,2010 年规划深水泊位达50 个以上,吞吐量达5000 万吨,200 万标箱以上,客运吞吐量180 万人次P年,远景规划港口年吞吐量达1 亿吨。

集装箱货运年超过85 %。

21 世纪是厦门海洋的世纪。

(2) 大力挖掘厦门“空港”潜力。

厦门航空港1999 年年客流量达350 万人次,居全国第六位,出入境国际航线旅客为全国第四位,规划建设高崎机场最终容量为年800~1000万人次,当该机场客流量饱和时,规划在马巷建设第二机场。

厦门航空城还包含货运、维修、航空工业,同时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规划形成一个临空综合片区的“航空城”,为对台直航创造条件,使厦门成为全国航空业重要基地。

(3)“信息港”是厦门现代化标志。

厦门自从1995 年提出加快开发信息港以来,信息港规划与建设一直居全国前矛,硬、软件建设均为全国领先地位,电话普及率居全国第二位“, 三金”工程为全国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英特网等也日趋普及千家万户。

规划近期建成三网一平台、十二个系统九个库,远期形成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的国际互联网体系。

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厦门市为例

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厦门市为例

第44卷第6期2024年3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44,No.6Mar.,2024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1300)收稿日期:2023⁃04⁃14;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23⁃12⁃22∗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lntang@iue.ac.cnDOI:10.20103/j.stxb.202304140767李倩瑜,唐立娜,邱全毅,李寿跳,徐烨.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以厦门市为例.生态学报,2024,44(6):2284⁃2294.LiQY,TangLN,QiuQY,LiST,XuY.Constructionofurban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basedonMSPAandMCRModel:acasestudyofXiamen.ActaEcologicaSinica,2024,44(6):2284⁃2294.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厦门市为例李倩瑜1,2,3,唐立娜1,∗,邱全毅1,李寿跳1,2,3,徐㊀烨1,2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㊀36102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㊀1000493福建农林大学,福州㊀350002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生态系统的退化㊂如何扭转生态系统的退化,同时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可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㊁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大意义㊂以厦门市为例,基于 生态源地识别 阻力面构建 生态廊道提取 的基本框架构建陆域生态安全格局㊂结合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和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识别生态源地,该方法兼顾了生态结构和功能,使得所识别的生态源地更具全面性㊂选取土地利用类型㊁高程和坡度构建生态综合阻力面,并用人类居住合成指数修正生态综合阻力面,以减少主观赋值的影响,识别各土地利用类型内部的差异,使生态阻力面的构建更加合理㊂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利用重力模型量化潜在生态廊道的相对重要性,并根据重力模型结果划分重要性等级㊂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的生态安全格局由14个生态源地㊁21条生态廊道㊁15个生态节点及若干个踏脚石所组成㊂生态源地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西部和北部,以林地和草地为主,面积合计为558.64km2㊂生态廊道长约159.40km,其中,关键生态廊道9条,一般生态廊道12条㊂生态廊道呈现出东西方向联系较为密切,南北方向联系不足的特点㊂根据对区域生态安全的贡献度,将生态安全格局划分为3个管控区进行分级管控㊂将研究结果与厦门市当前的实施计划进行对比分析,虽然结果有所差别,但总体上相对一致,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两者所采用的研究数据及方法不同㊂因此,研究认为将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和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㊁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重力模型结合,可为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㊂关键词:生态安全格局;生态源地;生态阻力面;生态廊道Constructionofurban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basedonMSPAandMCRModel:acasestudyofXiamenLIQianyu1,2,3,TANGLina1,∗,QIUQuanyi1,LIShoutiao1,2,3,XUYe1,21KeyLaboratoryofUrbanEnvironmentandHealth,InstituteofUrbanEnvironment,ChineseAcademyofSciences,Xiamen361021,China2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3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350002,China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aggravatesthedegradationofecosystem.Howtoreversethedegradationofecosystemandmeettheincreasingdemandforecosystemserviceshasbecomeahotresearchtopic.Tosomeextent,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canbalancetherelationshipbetweenurbandevelopmentandeco⁃environmentalprotection,whichisofgreatsignificanceforensuringregionalecologicalsecurityandpromotingecosystemfunction.Inthisstudy,weusedXiamenasanexample,andtheframeworkof ecologicalsourceidentification⁃constructionofecologicalresistancesurface⁃extractionofecologicalcorridors wasadoptedtoconstructthe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oflandarea.Theassessmentoftheecosystemservicesimportanceandmorphologicalspatialpatternanalysiswerecombinedtoidentifytheecologicalsource.Thismethodtookbothecologicalstructuresandfunctionsintoaccount,makingtheidentifiedecologicalsourcemorecomprehensive.Theecologicalcomprehensiveresistancesurfacewasconstructedbylandusetype,elevationandslope,andcorrectedbyhumansettlementindextoreducetheinfluenceofsubjectiveassignments,identifythedifferenceswithineachlandusetype,andmake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resistancesurfacemorereasonable.Onthisbasis,theminimumcumulativeresistancemodelwasusedtoextractecologicalcorridors,andthegravitymodelwasusedtoquantifytherelativeimportanceofpotentialecologicalcorridors,andthentoclassifytheimportanceofecologicalcorridors.TheresultsshowedthattheecologicalsafetypatternofXiamencityconsistedof14ecologicalsources,21ecologicalcorridors,15ecologicalnodes,andseveralsteppingstones.Thedistributionofecologicalsourcesmainlyconcentratedinthewestandnorthofthestudyarea,dominatedbywoodlandandgrassland,andthetotalareawas558.64km2.Thelengthoftheecologicalcorridorwereabout159.40km,ofwhich9werekeyecologicalcorridorsand12weregeneralecologicalcorridors,whichhadthecharacteristicsofcloseconnectionbetweeneastandwestandinsufficientconnectioninnorth⁃southdirection.Accordingtothecontributiontotheregionalecologicalsecurity,the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wasdividedintothreecontrolzonesforhierarchicalcontrol.ComparingthefindingswiththecurrentimplementationplanofXiamen,althoughtheresultsweredifferent,theywererelativelyconsistentoverall,andthemainreasonforthedifferencewasthedifferentresearchdataandmethodsusedinthetwostudies.Therefore,thisstudyconcludedthatthecombinationofecosystemserviceimportanceassessmentwithmorphologicalspatialpatternanalysis,minimumcumulativeresistancemodel,andgravitymodelcouldprovideascientificbasisfor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KeyWords: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ecologicalsources;ecologicalresistancesurface;ecologicalcorridor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得生态系统日益遭受损坏,生态系统退化越来越呈现出大面积㊁成片蔓延的特点[1],既造成了生态系统质量下降㊁水土流失等一系列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威胁了生态安全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2]㊂生态安全格局是以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区域,针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识别并保护潜在的生态关键要素,实现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和持续改善[3],被视为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4 5]㊂当前,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已成为研究热点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具有多元化,最为常见的是由俞孔坚提出的 生态源地识别 阻力面构建 廊道提取 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式㊂然而,在生态源地识别和阻力面构建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㊂具体表现为:(1)现有研究在生态源地的选取中侧重考虑生境斑块的内在功能属性,对斑块在景观中的空间结构较少关注,忽视了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6],个别研究则直接将自然保护区等特定的生态功能区视为生态源地,该方法带有一定的政策性和主观性,缺乏定量分析㊂(2)构建生态阻力面选取的阻力因子大多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且同一土地利用类型无差别的赋值方式疏忽了其内部自然属性的差异,也无法体现同一土地利用类型下人类活动有差别的干扰[4]㊂生态源地提取㊁生态阻力面构建作为生态廊道构建的两个重要前提,影响了生态廊道的数量和走向,进而影响了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㊂因此,本研究拟针对上述两个问题,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生态源地识别和生态阻力面构建,从而使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更具有合理性㊂厦门市作为经济特区,历经多年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围海造地与城市新区发展㊁旧区改造并行,建成区由岛内向岛外逐渐蔓延扩张,导致大量耕地㊁林地㊁湿地㊁滩涂等生态空间转变为城市用地㊂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发展影响叠加,部分区域生态功能退化,生态安全受到威胁㊂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厦门市已开展了生态修复项目㊂本研究拟优化和完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为厦门市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㊂5822㊀6期㊀㊀㊀李倩瑜㊀等: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㊀682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1㊀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1.1㊀研究区概况㊀㊀厦门市(24.23ʎ 24.25ʎN㊁117.53ʎ 118.26ʎE)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由思明㊁湖里㊁集美㊁海沧㊁同安和翔安6个行政区组成,陆地总面积1700.61km2(图1)㊂北邻泉州,南接漳州,东临台湾海峡,是闽南 金三角 的中心, 一带一路 的海陆交通枢纽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ħ左右,年均降雨量为1200mm左右,常年气候温暖,雨热同期,雨量充沛㊂地势西北高㊁东南低,以滨海平原㊁山地和丘陵为主㊂图1㊀厦门市区位图Fig.1㊀LocationoftheXiamen1.2㊀数据来源本研究使用的数据包括植被净初级生产力㊁数字高程模型㊁月平均气温㊁月平均降水量㊁土壤质地㊁土地利用数据㊁夜间灯光数据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来源详见表1㊂为减小数据误差,保障空间参考的一致性,将坐标统一为GCS_WGS_1984,并将栅格数据重采样为30m的分辨率㊂表1㊀数据来源Table1㊀Datasource数据类型Datatypes数据来源DataaccuracyDatasources数据精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2001 2020年500m数字高程模型DEM地理空间数据云30m月平均气温Monthlymeantemperature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2001 2020年1km月平均降水Monthlymeanprecipitation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2001 2020年1km土壤质地Soiltexture世界土壤数据库(HWSD)的中国土壤数据集(v1.1)1km土地利用LanduseGlobeLand3030m夜间灯光Nightlight科罗拉多矿业大学https://eogdata.mines.edu/products/vnl/2020年500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理空间数据云2020年30m㊀㊀NPP: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primaryproductivity;DE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2㊀研究方法2.1㊀生态源地识别作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第一环节,生态源地能否准确识别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了生态廊道构建和生态修复空间识别的结果[7]㊂本研究拟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识别生态源地,提高生态源地识别的准确性㊂2.1.1㊀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所获得的效益,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8]㊂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反映了生态环境的状况,根据研究区特点,选择水源涵养㊁水土保持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这3个生态系统服务作为厦门市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评价指标,并根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2015)提供的NPP定量指标法进行评价㊂为避免主观赋值导致研究结果有所偏倚,默认3种服务同等重要,即权重一致[9]㊂运用分位数法(Quantiles)进行分级再等权叠加,得到研究区域的生态系统综合服务能力指数,并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㊂2.1.2㊀MSPA分析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SpatialPatternAnalysis,MSPA)是2007年由Vogt等提出的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原理对二值化的栅格图像进行分类的方法[10 11]㊂该方法简单高效,可快速地识别景观类型,且不受研究尺度的限制㊂本研究选取受人类干扰较大的耕地㊁建设用地作为背景,选取林地㊁草地㊁灌木地㊁湿地㊁水体等自然生态要素作为前景㊂基于GuidosToolbox软件,采用默认的八领域分析法进行计算,得到厦门市的7类景观类型,即核心区(core)㊁孤岛(islet)㊁边缘区(edge)㊁孔隙(perforation)㊁桥接区(bridge)㊁环道区(loop)以及支线(branch),进而提取生境斑块最大的核心区作为潜在的生态源地[6]㊂2.1.3㊀生态源地提取将生态系统服务中度及以上重要性区域与潜在的生态源地进行叠加分析,提取面积大于1km2的重叠的核心区斑块作为生态源地㊂进而基于Conefor和ConeforInputsforArcGIS10.x插件对其进行景观连通性计算㊂根据输出结果,斑块重要性指数(thedeltavaluesforprobabilityofconnectivity,dPC)的值越大,说明该斑块对维持较高的景观连通性发挥的作用越大㊂2.2㊀生态阻力面构建物种在生态源地之间的迁移和扩散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土地覆被状态和人类活动的阻扰[12]㊂作为生态廊道能否准确识别的关键,构建生态阻力面模拟生态要素流动和传递的难易程度,对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至关重要㊂本研究选取土地利用类型㊁高程和坡度这3个影响较大且较常使用的自然因子构建生态综合阻力面,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分级和赋值[13 14](表2)㊂为弱化主观赋值的影响,以人类居住合成指数(HumanSettlementIndex,HSI)表征人类活动对生态要素流动和传递的干扰,对生态综合阻力面进行修正[15 16](公式1 3)㊂NTLnor=NTL-NTLminNTLmax-NTLmin㊀㊀㊀㊀㊀㊀(1)HSI=1-NDVImax()+NTLnor1-NTLnor()+NDVImaxˑNTLnorˑNDVImax(2)式中,NTL㊁NTLmax㊁NTLmin分别为原始的夜间灯光数据及其最大值和最小值;NTLnor为归一化的夜间灯光数据;NDVImax为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最大值;HSI为人类居住合成指数㊂Ri=HSIiHSIaˑR(3)式中,Ri为基于人类居住合成指数修正的生态阻力系数;HSIi为栅格i的人类居住合成指数;HSIa为栅格i对7822㊀6期㊀㊀㊀李倩瑜㊀等: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㊀应的景观类型a的平均人类居住合成指数;R为栅格i的景观类型的综合生态阻力系数㊂表2㊀生态阻力系数2.3㊀生态廊道提取2.3.1㊀MCR模型生态廊道作为生态要素在生态源地之间流动和传递的重要途径[17],具有维持生态系统运转㊁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功能[18],也是生态修复中最有可能改善和提高连通性的关键区域[19]㊂生态廊道构建的方法包括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CumulativeResistance,MCR)[20 21]㊁蚁群算法[22]㊁电路理论[23 24]㊁小波变换[25]等㊂其中,MCR模型是俞孔坚在Knaapen等提出的模型的基础上改进得到的[5]㊂相较于其他模型,该模型可更好地模拟和量化物种㊁能量和信息在生态源地之间流动的最小成本路径,已被广为采用[26 27]㊂因此,本研究采用MCR模型,基于ArcGIS提取每一个生态源地的中心点为生态源点,以修正后的生态阻力面为成本,通过成本路径工具,模拟每一个生态源点到其他n-1个生态源点的最小成本路径,构建两两之间的潜在生态廊道,共计C2n条㊂计算方法[17]如公式4:MCR=fminði=mj=nDijˑRi()(4)式中,MCR为物种从生态源地扩散到其他生态源地的最小累积阻力值;Dij为物种从生态源地j到景观单元i的空间距离;Ri为景观单元i对应的生态阻力系数,即前文所述的基于人类居住合成指数修正后的生态阻力系数㊂2.3.2㊀重力模型基于重力模型构建生态源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矩阵,以此量化潜在生态廊道的相对重要性㊂相互作用力越大说明生态源地之间的联系越紧密,生态要素流动和传递越频繁,生态源地之间的生态廊道重要性等级越高,计算方法[28]如公式5:Gij=L2maxlnSi()lnSj()L2ijPiPj(5)式中,Gij为斑块i和斑块j之间的相互作用力;Pi和Pj分别为斑块i和斑块j的阻力值;Si和Sj分别为斑块i和斑块j的面积;Lij为斑块i和斑块j之间潜在生态廊道的累积阻力值;Lmax为研究区所有潜在生态廊道的最大累积阻力值㊂3㊀结果与分析3.1㊀生态源地识别3.1.1㊀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水源涵养㊁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等级大体上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图2)㊂由这三者882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等权叠加得到的生态系统综合服务重要性等级也呈现出相同的空间分布特征㊂中度及以上重要区主要位于研究区的西部和北部,面积合计为753.25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7.71%㊂中部和南部耕地和建成区较为密集,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生态系统综合服务重要性等级较低,主要为不重要区和轻度重要区,面积分别为406.84km2和418.68km2㊂图2㊀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结果空间分布Fig.2㊀Spatialdistributionofimportanceassessmentresultsofecosystemservices3.1.2㊀MSPA分析基于MSPA分析得到7类生态景观的面积和占比(表3)㊂7类生态景观的总面积约为692.60km2㊂核心区的面积最大,约为635.19km2,占生态景观总面积的91.71%㊂边缘区为核心区的外部边界,是核心区与其外部的非生态景观类型之间的过渡区域;孔隙为核心区与其内部存在的非生态景观类型之间的过渡区域㊂两者分别占生态景观总面积的5.82%和1.45%㊂孤岛零星散布在研究区域中,约占生态景观总面积的0.17%㊂支线㊁桥接区和环道区均具有连通作用,数量越少意味着连通性越差,生态要素流动和传递的阻扰越大,越不利于生物多样性[29]㊂其中,支线作为连通核心区与其他生态景观之间的条带状区域,占生态景观总面积的0.65%,说明生态要素在核心区与其他生态景观之间流动和传递受到较大的阻扰,连通性较差;桥接区是连通各核心区之间的条带状区域,约占生态景观总面积的0.15%;环道区为核心区内物种迁徙的捷径,面积最小,仅为0.33km2,占比为0.05%㊂表4㊀景观类型分类统计由图3可知,核心区在西北部连片聚集,整体性较好,而在其他地区则呈零散分布,破碎化较为严重㊂在9822㊀6期㊀㊀㊀李倩瑜㊀等: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㊀研究区西北部的核心区,虽然面积大且连片分布,但其间也具有多个孔隙,孔隙的范围越大,表明非生态景观类型占据的面积越多,或者意味着核心区生态系统退化的范围扩大,从而使生态要素在流动和传递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㊂孤岛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物种迁徙的踏脚石,既减小生境斑块之间的成本距离,又可间接提高生境斑块之间的连通性[29 30]㊂例如,位于同安区南部的核心区,其右侧间隔分布着多个孤岛,呈弧形状处于该核心区与其他两个较小的核心区之间,可使生态要素在流动和传递的过程中能够短暂栖息㊂图3㊀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的景观类型空间分布Fig.3㊀Spatialdistributionofthelandscapetypesbasedonmorphologicalspatialpatternanalysis3.1.3㊀生态源地提取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MSPA的分析结果,共有14个面积大于1km2的核心区斑块与中度及以上生态系统综合服务重要性区域重叠,面积合计为558.64km2,约占核心区总面积的87.95%㊂表明多数核心区拥有较好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可为生物生存提供较好的栖息条件㊂因此,选取这14个重叠的核心区斑块作为生态源地(图4)㊂生态源地主要位于研究区西部㊁北部和东北部地区,涵盖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㊁水源保护区等重要区域㊂中部和南部地区以建设用地和耕地为主,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生态源地数量较少且较为分散㊂图4㊀生态源地空间分布Fig.4㊀Spatialdistributionofecologicalsources根据景观连通性分析结果(表5)可知,14个生态源地的斑块重要性(dPC)差距较大,仅有3个生态源地092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的斑块重要性大于1,分别为10号㊁7号和6号生态源地,其余的11个生态源地的斑块重要性均小于1㊂其中,10号生态源地面积最大,约占14个生态源地总面积的82.71%,其斑块重要性也最大,说明该生态源地对于维持较高的景观连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㊂表5㊀景观连通性计算结果3.2㊀生态阻力面构建由土地利用类型㊁高程和坡度这三个自然环境因子所构建的生态综合阻力面(图5),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异质性㊂东南部人类活动密集的区域阻力系数明显高于西北部,但高阻力系数零星分布在西北部㊂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单因子阻力系数为 两高 或 三高 ,从而使得其综合阻力系数相对于周边地区呈现出较高的趋势㊂经HSI修正后的生态综合阻力面,各土地利用类型内部的阻力系数发生了显著变化㊂高阻力值由西北部转移至中部和南部,且高阻力区域具备一定的规模㊂尤其是湖里区和思明区,因开发建设早城市化水平较高,且受区域面积的限制,人类活动区域高度聚集,对生态要素流动和传递的干扰明显增强㊂图5㊀生态阻力面空间分布Fig.5㊀Spatialdistributionoftheecologicalresistancesurface3.3㊀生态廊道构建通过MCR模型提取研究区潜在的生态廊道㊂剔除重复路径和经过生态源地内部的无效路径,最终得到21条生态廊道,总长度为159.40km㊂其中,生态源地14在地理位置上与其他生态源地存在海域的阻隔,彼此之间未能构筑起生态廊道㊂因本研究的生态阻力系数设置比较大,由此计算得到的各生态源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较大(表6)㊂参考相关文献[6],以10为临界值对生态廊道的重要性进行等级划分,大于10的视为关键生态廊道,小于10的则为一般生态廊道,共得到关键生态廊道9条,长度为83.11km,一般生态廊道1922㊀6期㊀㊀㊀李倩瑜㊀等: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㊀12条,长度为76.29km(图6)㊂表6㊀基于重力模型的生态源地相互作用矩阵Table6㊀EcologicalsourcesinteractionmatrixbasedonGravityModel源地Source1234567891011121314166.5019.3143.582.6212.180.843.563.481.161.190.720.60-279.2988.0814.1617.582.274.985.302.841.470.910.77-31365.278.8391.452.1111.6410.462.922.501.471.22-45.063.325.292.053.574.560.850.560.49-541.540.9014.7211.081.511.831.020.82-61.030.731.1736.820.400.280.26-76.0150.251.503.541.701.24-85.291.872.811.381.05-92.060.730.500.45-101.911.130.94-1119.187.34-1231.01-13-图6㊀生态廊道空间分布Fig.6㊀Spatialdistributionofecologicalcorridors结合景观连通性与重力模型分析结果(表5与表6)可知,对景观连通性具有重大贡献的10号和6号生态源地,两者之间距离较远,但相互作用力较大,表明其间的生态廊道是生态要素流动和传递可能性较大的路径,相对重要性较高㊂7号生态源地对景观连通性的贡献程度也较高,与9号生态源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大,其次为8号生态源地,与南北方向的生态源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体偏弱,表明7号生态源地对景观连通性的贡献主要在于连通东西方向的生态源地,特别是与之距离较远的9号生态源地㊂由此本研究认为,生态源地之间距离越近并不意味着彼此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远距离的生态源地之间也存在频繁的生态要素流动和传递㊂2号㊁3号和4号生态源地面积均较小,斑块重要性(dPC)也较差,特别是4号生态源地,其dPC值几乎为0,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表明对景观连通性贡献度不高的生态源地之间生态要素的流动和传递也具有较大的可能性,其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也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意义㊂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以往研究根据斑块重要性(dPC)的大小筛选生态源地,可能导致部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斑块被排除在外,从而影响生态廊道的提取㊂因此,本研究保留斑块重要性较差的生态源地,可使生态安全格局更具有完整性㊂3.4㊀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分区管控基于上述分析可知,研究区共有生态源地14个,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5.39%,呈现出西北多东南少的分布特征,基本涵盖了多个国家级或省级森林公园㊁水源保护区等㊂其中,西北部连片的生态源地为研究区筑起了天然的生态保护屏障,有利于维护研究区的生态安全㊂研究区的生态廊道共21条,总长为159.40km㊂关键生态廊道和一般生态廊道纵横交错,将各个生态源地串联起来,是研究区生态安全网络至关重要的组成292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图7㊀生态安全格局分区管控Fig.7㊀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zoningcontrol部分,保障了水源涵养㊁水体保持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发挥㊂叠加MSPA分析结果发现,在不属于生态源地的核心区中,有15个处于生态廊道与生态源地之间㊁生态廊道与生态廊道之间的交汇处,是生态要素流动和传递的重要节点;有23个处于生态廊道的沿线,可与孤岛共同发挥踏脚石的作用㊂基于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性程度,对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分区管控(图7)㊂将生态源地划为一级管控区;将关键生态廊道及其沿线的一般核心区和孤岛列为二级管控区,关键生态廊道长度为83.11km,一般核心区面积为11.29km2,孤岛面积为0.16km2;将一般生态廊道及其沿线的一般核心区和孤岛列为三级管控区,一般生态廊道长度为76.29km,一般核心区面积为10.98km2,孤岛面积为0.06km2㊂4㊀讨论本研究基于生态源地识别一阻力面构建一生态廊道构建的基本框架,构建了厦门市的陆域生态安全格局㊂‘厦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20 2022年)“(以下简称‘计划“)中的生态修复项目分布图也是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上进行识别的㊂何子张等对‘计划“所采用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和结果进行了介绍[31]㊂通过对比可知本研究与‘计划“所识别的生态源地较为一致,但也存在些许不同:(1)‘计划“所识别的生态源地面积明显大于本研究的识别结果,特别是西北部的生态源地,‘计划“的识别结果范围更广,斑块整体性更好㊂主要原因在于‘计划“所采用的基础数据为 三调 数据,数据更加真实可信㊂此外,‘计划“将耕地纳为生态源地,而本研究则将耕地视为背景未进行分析㊂前景分析的目的在于识别出适宜生物栖息和活动的区域,多数学者在进行前景分析时也大多选择生态功能较好且受人类影响较小的自然景观[32 33],耕地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一般不作考虑㊂(2)‘计划“兼顾了陆域和海域,本研究因数据获取有限,且海域与陆域评价方法不同,因此未考虑海域范围㊂(3)‘计划“将风景名胜区㊁自然保护区㊁生态红线区等直接识别为生态源地,而根据本研究的分析,鼓浪屿不属于生态系统服务中度及以上重要区域,因此未列为生态源地㊂在生态阻力面构建过程中,‘计划“所构建的生态阻力面同一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阻力系数较为均等㊂本研究为进一步识别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各生态阻力系数的差异,以HSI修正生态阻力面㊂相比单一使用夜间灯光数据进行修正,HSI综合考虑了夜间灯光数据和NDVI数据,可弥补夜间灯光指数过度饱和的缺陷,更能精细地刻画人类活动干扰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修正效果更好[34 35]㊂因生态源地和生态阻力面有所差异,从而导致本研究和‘计划“基于MCR模型构建的生态廊道也有所不同,但生态廊道的走向大致相同,且本研究所识别的生态廊道既包含了‘计划“基于MCR模型所构建的潜在生态廊道,也包括部分山脊廊道,说明本研究所构建的生态廊道具有一定的合理性㊂本研究虽然构建了生态廊道,但因各生态要素对生态廊道的宽度要求不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划定标准㊂因此,本研究未对生态廊道的宽度做进一步分析,今后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㊂厦门市作为一个滨海城市,海域也占据一定的面积,本研究仅考虑陆域生态安全格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将统筹考虑陆域和海域,更加全面地构建全域的生态安全格局㊂5㊀结论本研究采用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和MSPA分析识别生态源地,兼顾了生态功能和结构,定量分析的3922㊀6期㊀㊀㊀李倩瑜㊀等: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㊀。

厦门山水格局概念研究

厦门山水格局概念研究

北辰山 郭山
大帽山
天马山 潘涂节点 丙洲节点 琼头
酒店群节点
香山 吕塘村
内垵节点
蔡林村
杏林节点
集美学村 东渡节点
高崎节点
海峡商贸城节点 五缘湾节点
南部港汊节点
马銮湾节点
吴冠节点
蔡尖尾山 慈济东宫 龟山
太平山
海沧大桥
仙岳山
狐尾山
海沧节点 鼓浪屿
厦门老街区 轮渡节点 御屏山
五通节点 奥体中心节点 观音山节点
控制要素
同安老县城地理主轴线上,由于机场的搬迁将形成高崎中心区;另外,东部新中心地 理主、辅轴线交汇于内垵,从而界定出另一个城市中心的坐落区位。
云顶山(主山)
大帽山
厦门北站片区
同安老县城 地理主轴线
东部新中心 地理主轴线
东部新中心地理 (出洋龙)辅轴线
杏林湾片区中心
高崎中心区
厦门新世纪 海上城市客厅
利用未来高崎机场的迁移,重塑岛内外中心体系关系,强化 各中心间视觉的互动性,结构化城市开发空间的整体认知。
控制要素
厦门北站片区 杏林湾片区中心
海沧湾片区中心
厦门山水格局概念研究
高程50 高程150 高程250 高程350
轮渡片区中心
会展片区中心
HHD
华汇(厦门)环境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15
2 城市高度指引 (1) 城市中心群
丙洲岛 鳄鱼屿
岛屿节点
HHD
华汇(厦门)环境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22
2 景观节点系统 (3) 海滨节点指认
重要滨海突出部所形成的景观节点,应以具地标性的建筑物强化。
控制要素
丙洲节点 潘涂节点
蓝宝石酒店群节点

2017年高考 城市空间结构

2017年高考  城市空间结构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C.公路交通枢纽 A.位置适中 C.气候宜人 B.气候 D.港口
(
)
(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B.资源丰富 D.经济中心
(
)
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 西岸,扼红海入印度洋的要冲,海运便利,这是甲地形成城市 的主导区位因素。 第(2)题, 甲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 通条件促使该城市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答案:(1)D (2)D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因素与城市等级体系
1.(2015· 江苏高考)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 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 (2)题。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
(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A.文化底蕴深厚 C.人口高度集聚 (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A.行政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B.商业繁荣发达 D.水陆交通便利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
三、中心地理论 1.概念 研究城市 空间组织 和 功能布局 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2.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 反比 。 (2)在一定的市场区域,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为六边形 ,且 各级中心地的六边形大小也不相同。 (3)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 低级服务 范围。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
(3) 交通运输 枢纽处形成较大的城市。 (4) 历史文化胜地 、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 和边 境口岸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温馨提示] 自然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 展。城市的分布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是一致的,即城市 密集地区必然是人口密度高,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共50张PPT)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共50张PPT)

在读图析图中落实双基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高考达标练
城市空间结构


考点一 城市的区位与城市等级体系
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在读图析图中落实双基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高考达标练
城市空间结构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在读图析图中落实双基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高考达标练
城市空间结构


在读图析图中落实双基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高考达标练
城市空间结构


2.读“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中,A表示 同心圆模式,B表示 _扇__形__模式,C表示 多核心 模式。 (2)三类模式图中,均有的功能区为商业区 、 住宅区 和工业 区,它们构成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在读图析图中落实双基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高考达标练
城市空间结构


[典例] (2016·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 图,回答(1)~(2)题。
(1)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 D.④
在读图析图中落实双基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高考达标练
城市空间结构


(2)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
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
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1)~(2)题。
在读图析图中落实双基
在讲练结合中突破考点
高考达标练
(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城市空间结构

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二)

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二)

(公顷) 703.56 151.95 60.48 96.01 12.17 222.24
44
1246.41
带状公园
个数
面积
(个) 3 5 15 10 19 23
(公顷) 95.71 148.54 357.74 504.29 578.82 1146.61
75 2831.71
社区公园
个数
面积
(公顷
(个)
)
(3)远景绿地觃划指标
参照其他类似的国内先进园林化城市标准,幵考虑厦门市地域环境条件及城市绿地现状分布特点及指标情况, 建议远景厦门市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6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0.0%以上,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90%以上。
七、市域绿地系统总体规划
1、规划结构
“一区一环两带多廊道” 一区:觃划城市建设区外围山体 一环:本岛滨海休闲绿环 两带: 环湾滨海休闲绿化带 岛外市政走廊绿化带 多廊道: 五缘湾生态廊道 万石山生态廊道 蔡尖尾山生态廊道 马銮湾生态廊道 杏林湾生态廊道 美人山生态廊道 同安湾生态廊道 下潭尾生态廊道 东坑湾生态廊道 西山岩生态廊道 九溪生态廊道
莲花水库(饮用水),曾溪水库。
滨海湿地保护觃划:
觃划在西海域的马銮湾、同安湾海域的丙洲岛 及下潭尾设置湿地公园,切实改善海岸生态环境。
市域大环境绿地规划图
八、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规划策略
本岛实施“保绿量、调结构、创精品”策略,鼓浪屿作为精品纳入到绿地系统觃划中。 岛外实施三方面措施:一是“拓绿廊”, 严格划定生态绿廊,溪流两侧200米范围定为生态绿地控 制区,控制区内丌再批准新的大型建项目,严格控制已经建的项目,已经占地未建的项目则予以清退; 二是“增公园”,特别是社区级公园,让绿地公园的效益真正落实于民;三是“贯绿道”,强化山海绿 廊控制,凸显组团隔离绿楔。通过整体系统的提升,实现“环湾翡翠绿明珠,山海辉映花园城”的厦门 愿景。

厦门城市景观特色分析优秀课件

厦门城市景观特色分析优秀课件

4
2020/4/12
• 2)地域景观之脉——山水轴线
• 由鼓浪屿和三条滨海生活岸线组成“一条三线”的观景主轴线与海湾、 沙滩、岛屿、礁石峭壁、海蚀岩洞等丰富多彩的景观要素和谐、有序 地勾出了自然区域组团,呈现出“城存海中、海在城中”的特殊风貌, 构成了城市独特的地域景观体系。四周的水体有一部分渗透入岛屿的 中部,在筑堤拦海后形成内湖;海湾内的河流众多但短促,径流多发 源于市域范用内,流域面积不大。其余城市组团则分和于山与海之间, 由于自然山水的分隔,组团之间相对独立,各组团沿海湾发展与厦门 岛隔海相望,形成了形态万千的山海景观。
6
2020/4/12
人文景观 • 1)物质要素 • 现风土质感的景观一闽南传统红砖大厝:
• 厦门建筑以早期的闽南大厝为代表,“厝”在闽南方言中意指“大厦” 和“院子”,她具有地方传统风土质感和场所精,是闽南地域立化在 建筑形式上最重要的表征之一。闽南大厝总体布局有明确的中轴线, 以厅堂为中心组织空间,左右对称、主次分明,体现中国传统的“礼 制”。庭院组合内部以木结构为主,屋脊曲翘夸张,屋顶轮廓丰富。 墙以灰白色花岗岩和红砖组台砌筑,构成独特的红砖图案。闽南大厝 注重环境的综合关系,在建造时往往因地制宜,保持城市原有肌理的 完整性并营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厦门最富特色的传统民居形态。
9
2020/4/12
• 体现多元特色的景观——中西合璧的嘉庚建筑
• 嘉庚建筑以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村、厦门大学为主体,以“穿西 装、戴斗笠”的建筑风格驰名海内外,建筑将南洋和西方建筑形式与 本土建筑形式相融合,因地制宜的建筑构思很好的处理了与环境的关 系,依山傍海,就势而筑。它把闽南的燕尾脊、马鞍脊和中传统的歇 山顶,压在西洋建上。同时外廊的使用,能遮风避雨,减少日晒,适 台闽南湿热气候。廊道不仅作为交通空间,也为人在其中的活动提供 了绝佳的场所。嘉庚建筑体现出了中西合璧、创新求娈的精神,是厦 门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建筑景观的特色。

系列练习027(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系列练习027(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厦门一中2014届高三地理系列练习027(城市内部结构)班级姓名座号请先预习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下图为某城市地租水平与空间变化关系图,据图判断1~2题。

1.图中地租水平次高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离市中心较近B.道路交汇处C.知名度高D.商业活动频繁理由:2.若该城市计划建立高教园区,一般宜选择在()A.①②之间地段B.②地段C.③地段D.④地段理由: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 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A.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 住宅区、工业区、旅游区D. 住宅区、绿化区、工业区理由:4. 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B. 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C. 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D. 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理由:5.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图中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 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 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C. 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 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理由: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据此完成6~7题。

6.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理由:7.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理由: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

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

读图完成8~10题。

8.从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A. 东B. 南C. 西D. 北理由:9.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A.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B. 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C.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D. 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理由:10.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A. 钢铁厂B. 印染厂C. 化肥厂D. 服装厂理由: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左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右图示意地租变化。

厦门城市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厦门城市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厦门——城市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搜集资料:赖兆杰 PPT制作:黄志平 PPT演讲:黄志平
厦门简介

厦门市是福建省的一个副省级城市,是全国 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同时也是全国首批实 行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享有省级 经济管理权限并拥有地方立法权。位于福建 东南部,西部与漳州毗邻,北接泉州,东南 与金门岛隔海相望,曾是国共双方距离最短 的前线阵地,在两岸敌对期间曾经炮火连绵。 著名景点有鼓浪屿、集美归来堂、万石植物 园、厦门大学、海沧大桥、同安影视城、厦 门园博园、南普陀寺等。面积1573平方公里, 人口约353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Thank
you!
规划管理体制也存在问题

一方面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现象,一些开 发区、指挥部和基层组织擅自审批规划,削弱 了城市规划的整体调控作用;另一方面规划行 政主管部门既要负责编制规划;事实上又是各 类规划的批准机关,同时还要负责规划的实施 和监督检查,各项权力集于一身,这种情况造 成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无法保证,同时也容易 使矛盾集中到规划管理部门,使规划部门有时 面对压力会“挡不住磨不起”,使规划在实施 过程中容易走样。
规划实施过程中随意性强

厦门的建筑经常存在“长高长胖”的问题,究 其原因,就是规划实施过程中刚性不足,随意 性强。由于一些规划编制没有严格按“城市规 划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影响其法律效 力,一些技术性指标实施过程中很容易突破, 如人均用地、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时 常得不到严格遵守和控制,其些指标说变就变 ,让人无所适从。源自
2011中国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报告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11月5日公布《2011中国城市 发展综合评价报告》,根据报告公布的城市排名, 厦门市、宁波市、苏州市位列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综 合排名前三甲,杭州、常州、珠海、深圳、北京、 中山和无锡依次入围前十名,而上海和广州分别列 第11名和第13名。据报导,报告认为,现阶段,中 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经济发展水平、 财政支出与公共投入、居民实际享有三者之间未能 实现协调、共生式的发展,换句话说,即城市经济 的发展未必能有效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
• 四次:分别为海沧城市次中心、集美城市次中心、同安新 城次中心、翔安新城次中心。 城市中心建设总体时序为 先北部后东部再西部
• 规划期内重点提升本岛城市中心职能,建设海沧新城、集 美新城、同安新城和翔安新城中心,形成“单心多核”格 局
-
R 2011 2010—-2020
厦图 门
(来[
源 :



厦门城市形态 Xiamen Urban Morphology
-
R .2011 .
2010-2020
(来[
图厦 源


门厦
城)
门 市
市人 民
空政 府
间 厦
布 门 海沧辅城 市
局城 市
结总 体
构规 划
同安辅城
大同
集美辅城
集美
西柯
杏林
马銮
海沧
本岛主城
-
翔安辅城
马巷 新店
空间布局结构: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
门 )市

人 民
.
——

政 府
总 土厦


门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
城市中心职能定位
• 六大城市中心职能各异 厦门城市中心等级结构为“单心 多核”的模式,具体分布为“一主两副三次”的等级机构
• 厦门本岛城市主中心职能:市级行政、商务、文化、会议 和展览中心
• 海沧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 • 西部马銮湾城市副中心职能:市级水上运动中心,地区级
来源:厦门蓝房网
-
厦图


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二)

厦门市绿地系统规划(二)

(公顷) 703.56 151.95 60.48 96.01 12.17 222.24
44
1246.41
带状公园
个数
面积
(个) 3 5 15 10 19 23
(公顷) 95.71 148.54 357.74 504.29 578.82 1146.61
75 2831.71
社区公园
个数
面积
(公顷
(个)
)
海沧区觃划布局形成“一心、两廊 、多带”的网状结构。“一心”为海沧 湾市民公园,“两廊”指蔡尖尾山生态 廊道和市政交通走廊,“多带”是沿海 翔大道、孚莲路、翁角路、马青路、角 嵩路、海新路、海景路等城市干道和过 芸溪水系形成的带状绿轴。远景海沧区 绿地总面积3837.92公顷,其中全市性 公园2046.07公顷,区域性公园226.91 公 顷 , 与 类 公 园 60.48 公 顷 , 带 状 公 园 357.74公顷,社区公园156.55公顷;街 旁绿地39.58公顷,防护绿地950.59公 顷。
(3)远景绿地觃划指标
参照其他类似的国内先进园林化城市标准,幵考虑厦门市地域环境条件及城市绿地现状分布特点及指标情况, 建议远景厦门市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6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0.0%以上,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90%以上。
七、市域绿地系统总体规划
1、规划结构
“一区一环两带多廊道” 一区:觃划城市建设区外围山体 一环:本岛滨海休闲绿环 两带: 环湾滨海休闲绿化带 岛外市政走廊绿化带 多廊道: 五缘湾生态廊道 万石山生态廊道 蔡尖尾山生态廊道 马銮湾生态廊道 杏林湾生态廊道 美人山生态廊道 同安湾生态廊道 下潭尾生态廊道 东坑湾生态廊道 西山岩生态廊道 九溪生态廊道
3、规划期限

厦门市生态功能区划

厦门市生态功能区划

提高绿地率, 近期不低于 30%,远期大于 35%;人均公共绿 大岭村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 地面积大于 11m2。中期退化土地治理率达 90%以上,生活 的建设;马銮湾、集杏海堤、集美城区防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 70% 。 潮工程的监护; 马銮湾、 杏林湾区及各条
完 路、会展中心风景游览区的生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规
善市政污水处理设施,不得在本区内新建、扩建有大气污染
划;做好停采石场大厝山采石场的生态恢
物排放的项目,现有大气污染源要从风景区迁出;保护区内
复及水土流失敏感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工
山体,禁止开山采石;禁止畜禽养殖。在建设开发过程中,
作;沙波尾海堤的维护;按《厦门市生活
治理和监控; 通过土地置换等途径为加强中心区的功能建设
好湖边水库和员当湖的综合整治工作; 环
提供空间,提高本区的城市用地效率,严格执行城市用地的
岛绿化环、 钟宅水库及其风景林地、 湖边
审批制度; 加大绿色通道建设力度, 保证道路绿化覆盖指标, 水库及其水源保护绿地、虎仔山风景林
对城市快速通道、高速路、铁路、河岸等应确保两侧绿地每
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 加强管理力度, 建设。采取措施保护好现有的生态服务功
禁止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构筑厦门市生态安全的
“绿 能较好的林分; 改造生态服务功能差的林
色屏障 ”。保证其绿地率不低于 65%。近期水土流失治理率 分,应有计划地使其向针阔混交林演替。
达 70%,中期达 90%以上。
洗箱水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达标后汇入嵩
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海; 建立港口与船
舶污染处理、 监测和事故应急系统, 包括

海绵城市试点案例:厦门经验

海绵城市试点案例:厦门经验

给水排水|海绵城市试点案例:厦门经验城市概况:厦门市域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内陆沿海地区组成,全市现状土地面积1573.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5万人。

城市性质:我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城市空间结构:“一岛一带双核多中心”的组团式海湾城市下垫面概况:厦门市以低丘、台地类型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62.5%,其次是平原和滩涂,各占14%和7.7%厦门市植被覆盖率约为60%,其中山区的植被覆盖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降雨:多年平均降雨量1530mm ;时空分布不均,3~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10月至来年2月为秋冬少雨干燥季节厦门年暴雨日数(一年内日降雨量达到或超过 50mm 的天数)平均4.4天,近几十年来,厦门暴雨日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频繁出现海绵城市建设特征分析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依托山体、溪流、海岸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建设格局,构建“山、水、林、田、湖”相融共生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

海绵城市建设需求:水资源问题本地缺少大的储存调蓄水库,河道独流入海,河短坡陡,降雨不易收集和储存人均水资源 331 立方米 / 年,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城市用水 75% 靠外调,本地水资源短缺严重水安全问题常受台风天气影响,短历时暴雨强度大;排水易受海潮顶托,湾区容易产生内涝,部分旧城区(城中村)排水管网建设标准偏低,改造难度大水环境问题近年来厦门市主要溪流劣 V 类河段比例居高不下( >80% ),离《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确定的 2020 年的要求(20%以下)差距甚远厦门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水质类别比例仅占1.2%,三、四类海水水质类别为4.8%,其余均为劣四类海水。

近海岸水域的水质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水生态问题早期的防洪工程建设中,河道硬质化,渠道暗涵化,明沟“三面光”,造成渗、蓄、净能力降低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分析:优先构建大海绵体城市建设区外围海绵体建设,极大的提高绿化率,植被覆盖率,做成巨大的绿色海绵体;把10条溪流的水源地的水文过程搞平缓,去极值化;山区的洪水和平原的涝水要分割治理。

厦门市城市空间结构分布的自组织特征

厦门市城市空间结构分布的自组织特征

厦门市城市空间结构分布的自组织特征
陆关祥;杨志峰;何孟常
【期刊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4(40)6
【摘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模块 ,对 2 0 0 2年TM遥感图像的综合分析 ,以及对厦门市地质地貌、植被、城镇分布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充分研究 ,指出了厦门市生态空间结构的自组织特征 ,厦门市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演进过程中所遵循的自组织规律及城市规划方向 .
【总页数】6页(P825-830)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自组织;城市空间;生态
【作者】陆关祥;杨志峰;何孟常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
【相关文献】
1.中国城市发展的自组织特征与判据——为什么说所有城市都是自组织的? [J], 陈彦光
2.武汉市木兰乡自组织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J], 陈铭; 何丽阳
3.上海市城市林荫道空间结构对NOx和SO2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J], 阚丽艳
4.基于人流活动特征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J], 黄建中; 胡刚钰;
许晔丹
5.推移质运动的分形与自组织特征研究——Ⅱ推移质输沙率的分形分布及自组织临界性 [J], 汪富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贸中心、文化中心为主 • 同安大同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 • 东部翔安城市副中心职能:市级体育中心、地区级商贸中
心、文化中心 • 杏林湾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
城市空间发展导向
• 优化厦门本岛:疏导居住人口,控制建筑密度,提升本岛环境 品质;完善大型公共设施,强化中心区职能;完成制造业产业 空间的置换和优化,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保 护城市风貌特色,强化风景旅游功能
• 四次:分别为海沧城市次中心、集美城市次中心、同安新 城次中心、翔安新城次中心。 城市中心建设总体时序为 先北部后东部再西部
• 规划期内重点提升本岛城市中心职能,建设海沧新城、集 美新城、同安新城和翔安新城中心,形成“单心多核”格 局
R 2011
厦 门
来[
源 :



门 市

人 民
.
——

政 府
• 整合沿西海域发展区:推进新城建设,整合完善公共设施和基 础设施配套。加快建设集美新城,重点建设厦门北站片区和西 亭工业区;依托集美学村,建设集美大学城;整合灌口、后溪 等工业区,形成机械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海沧新城,重点建 设海沧湾中心区、居住区;整合海沧港区和物流园区建设,形 成海沧南部工业区、厦门出口加工区、新城工业区等临港与生 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来源:厦门蓝房网
厦 门 城 市 对 外 交 通 图
来 源 : 谷 歌 地 图
——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0
厦门市跨海交通图 来源:谷歌地图
厦 门 市 市 内 交 通
来 源 : 谷 歌 地 图
——
总厦
体 规 划土 地Biblioteka 利门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用划 (
2010—-2020


图 )
城市中心职能定位
• 六大城市中心职能各异 厦门城市中心等级结构为“单心 多核”的模式,具体分布为“一主两副三次”的等级机构
• 厦门本岛城市主中心职能:市级行政、商务、文化、会议 和展览中心
• 海沧城市次中心职能:综合性分区配套服务中心 • 西部马銮湾城市副中心职能:市级水上运动中心,地区级
《修编纲要》提出,建设未来的组团式海湾型城市,海岛与海湾 组团组合式空间布局结构将是“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
“一心”:即厦门本岛中心城 “两环”:围绕杏林湾、马銮湾和东屿湾为主的环西海域发展区
围绕同安湾、东坑湾为主的环东海域发展区 “一主”:即厦门本岛主城(含鼓浪屿) “四辅”:海沧辅城、集美辅城、同安辅城、翔安辅城 “八片”:海沧辅城的海沧和马銮组团
厦门城市形态 Xiamen Urban Morphology
R .2011 .
来[
厦源 :

门厦

门 市

人 民

政 府


厦 门

市 城
结市 总
海沧辅城

体 规

划 (
同安辅城
大同
集美辅城
集美 西 柯
杏林
马銮
海沧
本岛主城
翔安辅城
马巷 新店
2010-2020

空间布局结构: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
• 拓展环东海域发展区:促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公共设施和基 础设施配套。推进翔安新城建设,重点发展翔安南部新城核心 区、厦大翔安校区;完善火炬(翔安)产业区、巷北工业园、 银鹭工业区等翔安新兴产业集中区建设。推进环东海域旅游、 居住区发展,提升同安大同城区环境品质;玩啥那同安工业集 中区、城南工业区、西柯工业区等优势产业集中区建设
集美辅城的杏林和集美组团 同安辅城的大同和西柯组团 翔安辅城的马巷和新店组团
中心等级结构:一主两副四次
• 一主:城市主中心,即厦门本岛作为厦门市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的中心
• 两副:马銮城市副中心,岛外西部地区中心,同时起辐射 漳州、长泰方向作用;翔安城市副中心,岛外东部地区中 心,同时起辐射泉州、南安方向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