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知识基础知识点
税法基础知识
税法基础知识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
税法作为税收的法律依据,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了解税法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税法的定义、分类、税收主体、税收对象以及纳税义务等基础知识。
一、税法的定义税法是指国家为了实现财政收入的合法性和税收管理的规范性而制定的法律规章。
税法的制定目的是为了确保纳税人遵守税收法律法规,依法纳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税法的分类根据税种的不同,税法可以分为直接税法和间接税法两大类。
1.直接税法直接税法是指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
这些税种对个人和企业直接征收,征税的主体和对象较为明确。
2.间接税法间接税法是指税务部门通过对商品和服务征收的税收,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这些税收主要通过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三、税收主体和税收对象1.税收主体税收主体是指具有税收征收权的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特定的行政机关。
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税收的制定和征收,地方政府负责地方税收的制定和征收。
2.税收对象税收对象是指需要缴纳税款的主体,主要包括个人和企业。
个人作为纳税人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等,企业作为纳税人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等。
四、纳税义务纳税义务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规定下需要履行的税收义务。
根据税法的规定,纳税人应当自觉履行纳税义务,按时足额缴纳税款,提供真实的纳税信息。
同时,纳税人还有义务依法保管好税务登记证件和纳税资料,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检查。
五、税收征收程序税收征收程序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进行税款的征收和管理的过程。
根据税法规定,税务机关按照法定职权进行税务登记、核定应纳税款、发出税务通知书、实施税款征收等程序。
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程序履行纳税义务。
六、税收违法行为与处罚税收违法行为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以逃避缴税或者减少纳税义务的行为。
税务机关对于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追缴罚款、启动行政处罚程序等。
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
税法重点知识点归纳一、税法概述税法,简单来说,就是关于税收的法律规定。
它规范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三大基本特征。
强制性意味着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会面临法律制裁;无偿性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固定性则表现为税收的征收对象、税率等都是预先规定好的,相对稳定。
税法的构成要素众多,包括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
其中,纳税义务人就是承担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对象则是对什么征税,比如货物、劳务、所得等;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常见的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二、增值税增值税是我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税种。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广泛,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进口货物等。
对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等于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则是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在计算销售额时,需要注意价外费用的处理。
价外费用通常包括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等,但不包括符合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等。
增值税的税率分为 13%、9%、6%三档,还有零税率。
适用 13%税率的有销售或进口货物(除适用 9%税率的以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适用 9%税率的有农产品、图书、报纸、杂志、自来水、暖气等;适用 6%税率的主要是提供增值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等。
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等于销售额乘以征收率。
目前,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通常为 3%,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 5%。
三、消费税消费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的一个税种。
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主要包括烟、酒、高档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小汽车、摩托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电池、涂料等。
税法基本知识(PDF 61页)
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40% 1、考勤:迟到、旷课 2、上课:积极、认真 3、作业
期末成绩:60%,闭卷 合计: 100%
第一章 税法基本知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认识税收 税收法律关系 熟悉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与税收管理体制
第一节 认识税收
任务一:理解税收和税法的概念
? ❖ 什么是税收呢
? 税法
❖ 所谓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需要,凭 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参与国民 收入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
税法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 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税法定义要点: 1.立法机关——有权的机关:在我国即是全国人民代表
3 征税对象
4
税目
5
税率
6
税基
立法依据、立法目的、适用原则 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税法中规定的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 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 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
7 纳税环节 8 纳税期限 9 纳税地点 9 减免税 10 罚则 11 附则
纳税对象选定的应当征税的环节 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后缴纳税款的期限 纳税人具体缴纳税款的地点 给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鼓励和照顾规定 对违反税法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 规定单行税法的解释权、生效时间、适用范围
的方法(又分为细列举、粗列举),如:消费税。
②概括税目:是按照商品大类或行业采用概括方法设计 税目(又分为小概括、大概括)。如:营业税。
❖ (四)税率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关系着国家 的收入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因而它是税收政策的中心 环节。
税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税法概述第一节税收概述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据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向纳税人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第二节税法一、税法的分类1、按基本内容和效力分: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我国目前没有税收基本法2、按职能作用分: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3、按征税对象分: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资源税法二、税法的制定(税法的渊源)1、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制定税收法律2、人大或人大常委授权国务院制定暂行规定或条例3、国务院制定税收行政法规4、地方人大及常委制定税收地方性法规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税收规章6、地方政府制定税收地方规章三、税法的构成要素(一)纳税人(二)征税对象(三)税目(四)税率1、比例税率: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关税、契税等。
2、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加成所得等。
3、定额税率:资源税、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等。
4、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五)纳税环节(六)纳税期限(七)纳税地点(八)加成征税、减免税(九)罚则(违法处理)第三节税收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一、主体1、征税主体:国家税务机关、海关(财政机关)2、纳税主体:法人、自然人、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个人、在华没有机构场所但境内有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二、客体,即征税对象,是区别税与税的标志.三、内容,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
税务机关的权利:征税、检查、处罚.税务机关的义务:宣传咨询、及时缴纳国库、受理纳税人申诉纳税人的权利:申请退还权、延期纳税权、申请减免税权、申请复议权、提起诉讼权纳税人的义务: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接受税务检查、依法缴纳税法。
注意:①税收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②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争执,必须先交税。
第四节本章近年注会考试试题(选)(近年来本章分值:1-2分)一、单选1、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
税法基础知识
税法基础知识一、什么是税法税法是指国家制定和实施的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的总称,是税收制度的最重要法律依据。
税法具有强制性,属于公法的范畴,旨在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维护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
二、税法的分类税法按照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直接税法和间接税法两大类。
1. 直接税法直接税法是指对直接税征税对象(一般是个人或企业)所制定的税法。
直接税法的特点是税务主体和税务对象是相同的,纳税人直接承担税收责任。
常见的直接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
2. 间接税法间接税法是指对间接税征税对象(主要是商品和劳务)所制定的税法。
间接税法的特点是税务主体和税务对象不同,税款由企业收取并代为上缴。
常见的间接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三、税法的原则税法的制定和执行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税收制度的公平、合理、有效。
1. 合法性原则税法必须依法制定,不得违背宪法和其他上位法规定。
2. 平等原则税法应当平等对待所有的税务主体,不得存在不合理的差别对待。
3. 稳定性原则税法一旦制定,应当保持相对的长期稳定,不得频繁修改,以提供税务主体合理稳定的预期。
4. 公平原则税法应当尽量体现公平,不得存在过度偏袒或压迫某一特定群体的情况。
五、税法的重要性税法作为国家的财政基础和调节经济的手段,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维护国家财政收入税法规定了纳税义务和缴税责任,确保了各类税种的征收与追缴,维护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可持续。
2. 调整收入分配税法通过税收的适度调节,可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缩小富贵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3. 促进经济发展税法可以通过减税政策或税收优惠,鼓励企业投资和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4. 规范税务行为税法对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得税务行为规范,避免了滥用权力和不公平对待的现象。
六、税法的适用和解释税法的适用和解释是税收实施的关键环节,需要依靠税务机关和相关部门进行具体操作。
税法重要基础知识点
税法重要基础知识点
税法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法律领域之一,它涉及到个人、家庭和企业等各个方面的税收。
对于公民和企业而言,掌握税法的重要基础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税法重要基础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1.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法有一些基本原则,包括税收合法性原则、法定征税权原则、税务平等原则和公平原则等。
掌握这些基本原则有助于理解税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
2.税收种类:税法中存在多个税收种类,包括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资产税等。
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征收方式,理解和区分这些税种对于纳税人来说十分重要。
3.纳税义务:税法规定了纳税人的义务和责任,包括申报纳税、缴纳税款和按时履行税务义务等。
掌握纳税义务可以帮助纳税人合法合规地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可能的违法风险。
4.减免和优惠政策:税法中存在一些减免和优惠政策,旨在鼓励特定的经济活动或社会群体。
了解这些政策可以帮助纳税人最大限度地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
5.税务管理:税法不仅包括了税收的具体规定,还涉及了税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务审计和税务争议解决等。
了解税务管理流程有助于纳税人合理规划税务事务并妥善应对可能的税务问题。
总之,税法重要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纳税人应该努力学习和理解税法,以合法合规方式履行纳税义务,并善
用相关的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以优化个人财务状况或提高企业竞争力。
税法概论基础知识
• 我国税收执法管理权限主要由国务院、地方主管部 门、少数民族自治区和经济特区等分别承担相应的 管理权限。
• 中央税 国务院及其税务主管部门(财政部
和国家税务总局)掌握,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
• 地方税 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税务主管部门掌握
,地方税务机构负责征收;
•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
等地方性税种暂行条例都是由地方政府制定 实施细则。
制作讲解:吕晓青
二、 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现状
• 我国税收立法权的现状为: • 一是中央税、共享税以及全国统一实行
的地方税的立法权集中在中央; • 二是依法赋予地方适当的地方税收立法
权。
制作讲解:吕晓青
二、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现状
• 具体说我国税收立法权划分层次如下: •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国性税种的立法 • 2、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 • ①发布实行“条例”或“暂行条例” • ②制定税法实施细则,增减税目,调整税率 • ③税法解释权 • 3、经国务院授权,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
•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实质是:
• ①保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国家财政 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 ②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对 等的。
• ③对权利享有者的保护,就是对义务承担者 的制约。
制作讲解:吕晓青
第二节 税制要素和税法分类
• 一、税制概念 • 税收制度总称。指一个国家一定历史条件下
(3)税收属于分配范畴。 国家税收就是把一部分社会产品由其他社会成员所有,强
制地转变为国家所有,由国家分配使用。
制作讲解:吕晓青
第一节 税收、税法的概念
• 2、税法的定义
•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
税法知识点基础总结归纳
税法知识点基础总结归纳税法是指规范税收活动的法律规定和规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法律基础,也是税收管理的依据。
税法的学习对于财务、税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就税法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税法知识。
一、税法的基本概念1. 税法的含义税法是指规范税收活动的法律规定和规范,包括税收管理法规、税收法律、税收法规和税收法令等内容。
其主要目的是规范纳税人的税收行为,维护税收的合法权益。
2. 税法的基本特征(1)税法的强制性税法对纳税人和税务机关都具有强制性,税法规定了纳税人应缴纳的税金数额、支付期限、征收方式等,同时也规定了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监督和管理。
(2)税法的普遍适用性税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纳税人和税收的征收管理。
(3)税法的专门性税法是一门专门的法学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税收活动的法律规定和管理方式。
(4)税法的稳定性税法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法律体系,它不会随着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而频繁变动。
二、税法的体系结构税法包括宪法规定的税收相关内容、税法和税收管理法规等。
其具体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1. 宪法规定的税收相关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关于税收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是国家,国务院严格管理国家财政,税收应当依法征收等。
2. 税法税法是国家对税收活动进行法律规范的文件,它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
税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种、税率、税收征收管理等。
3. 税收管理法规税收管理法规主要是依据国家的税法,由国务院的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关于税收管理的具体工作程序和规范文件。
4.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主要是依据国家的税法和税收管理法规,在本地区制定的具有地方性特征的税收管理文件。
三、税法的法律体系税法是以国家的法律体系为基础的,它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的宪法原则和权利、国家的税收权等内容。
税法常见知识点
税法常见知识点税法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领域,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必须了解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税法的常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1.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筹集财政收入而对公民和企业征收的一种强制性支付。
税收的基本概念包括税种、税率、纳税义务人和纳税义务等。
2.税种税种是指不同的税收项目,常见的税种包括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等。
不同的税种根据其征收对象和征收方式的不同,具有各自的特点。
3.税率税率是税务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对纳税基数计算税款的比例。
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纳税人的税负。
在税法中,通常会根据纳税人的收入水平或者商品的销售价格确定不同的税率。
4.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具有纳税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不同的纳税义务人根据其纳税对象的不同,需要履行不同的纳税义务。
5.纳税义务纳税义务是指纳税义务人按照法律规定,按时足额地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义务。
纳税义务人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的方式计算并缴纳税款,同时提供相应的纳税申报和报告。
6.税法的原则税法的原则是指在税法实施中所依据的基本原则。
常见的税法原则包括公平原则、平等原则、便利原则、合法原则等。
这些原则确保税法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7.税收的税基税基是税法确定税收征收对象和计算税款的基础。
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税基,例如所得税的税基是纳税人的收入额,增值税的税基是销售商品的价格。
8.税收的征收方式税收的征收方式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进行税收征收的方式。
常见的征收方式包括按月预缴、按季度预缴和按年度结算等。
9.税收的减免和优惠为了鼓励经济发展和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税法中通常会设定一些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
纳税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享受相应的减免和优惠,从而降低税负。
10.税务机关和纳税服务税务机关是国家负责税收征管和税务管理的部门。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的相关服务,包括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收咨询等。
税法基础知识
1税法基础知识一、税收(一)税收的概念税收,是以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利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想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和特定行为所实施的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国家征收行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税收,是国家或政府为了视线其公共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强制、无偿地征收一定货币或实物,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活动。
(二)税收的特点1、强制性。
国家以政治权利为依托,依照税法的规定进行强制征收。
2、无偿性。
国家征税后不需要直接偿还,不需直接付任何报酬。
但无偿性是针对个体而言的,整体上是具有返还性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固定性。
征税前,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数额,按预订标准进行征收。
(三)税收的职能1、组织财政收入。
2为国家筹集资金,它是国家获取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最基本、最核心的。
2、调节经济职能。
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是对个人收入的调整。
3、监督管理职能。
一方面是对纳税人的监督,使有关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税法,履行纳税义务。
另一方面,对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四)税收的分类1、按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三种。
也有的教材按征税对象不同,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五种。
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流转税附加税(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
所得税主要有: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财产税主要有:房产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以上是对国内的单位或个人适用的。
海关船舶吨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是对涉外单位或个人适用。
资源税主要有: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
行为税主要有: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固定资产投资方3向调节税(已停征)、屠宰税(税费改革中停征)、筵席税(由各省决定是否开征,但目前各省均已停征)。
税法知识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税法概念及体系(一)财政学上税收概念☐王国清等: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二)法学意义上的税收概念☐税收是国家或其他公法团体为财政收入或其他附带目的,对满足法定构成要件的人强制课予的无对价金钱给付义务。
(刘剑文,2004)☐ 1. 税收的权利主体是国家或地方自治团体;☐ 2 税收的义务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公民、外国人、财产权☐ 3 税收以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或附随目的;宪法国家职责,管制诱导☐ 4 税收以满足法定构成要件为前提条件;☐ 5 税收是一种公法上的金钱给付义务;为什么;税收与私法之债(依据、优越、限制)☐ 6 税收是一种无对价的给付;法律层次;宪法层次☐7 税收是一种强制性的给付;税收与捐赠(发生、实现);税收自愿与非自愿;☐宪法上的税收概念1 税是面向不特定公众强制征收的无对价金钱给付;2 税是遵从宪法最低约束的给付:税收法定主义、公平课税原则、比例原则3 税是用于合宪开支的给付;二税法概念和特征☐税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罗玉珍,1993;徐孟洲,1999)。
☐(1)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关系,有关税收活动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如税收征纳关系、纳税人与国家的关系、税收权限划分关系、税收救济关系、国家间税收权益分配关系等。
(2)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区别于其他法律规范的个性:☐(1)结构的固定性。
1 税种与税种法的相对应性;2 税收要素的固定性;(2)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统一。
(3)技术性。
复杂的制度设计,实体法和程序法。
(4)经济性。
调节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
☐此外,保障国家公共品供给职能;调整和确认税收关系;由一系列单行税收法律文本构成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三税法的性质和作用二)税法的作用☐(1)税法是税收基本职能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
税收的财政收入职能、资源配置及宏观调控职能、公平收入分配职能☐(2)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保证各方主体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税收秩序的准则。
税法知识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税法概念及体系(一)财政学上税收概念☐王国清等: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二)法学意义上的税收概念☐税收是国家或其他公法团体为财政收入或其他附带目的,对满足法定构成要件的人强制课予的无对价金钱给付义务。
(刘剑文,2004)☐ 1. 税收的权利主体是国家或地方自治团体;☐ 2 税收的义务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公民、外国人、财产权☐ 3 税收以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或附随目的;宪法国家职责,管制诱导☐ 4 税收以满足法定构成要件为前提条件;☐ 5 税收是一种公法上的金钱给付义务;为什么;税收与私法之债(依据、优越、限制)☐ 6 税收是一种无对价的给付;法律层次;宪法层次☐7 税收是一种强制性的给付;税收与捐赠(发生、实现);税收自愿与非自愿;☐宪法上的税收概念1 税是面向不特定公众强制征收的无对价金钱给付;2 税是遵从宪法最低约束的给付:税收法定主义、公平课税原则、比例原则3 税是用于合宪开支的给付;二税法概念和特征☐税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罗玉珍,1993;徐孟洲,1999)。
☐(1)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关系,有关税收活动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如税收征纳关系、纳税人与国家的关系、税收权限划分关系、税收救济关系、国家间税收权益分配关系等。
(2)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区别于其他法律规范的个性:☐(1)结构的固定性。
1 税种与税种法的相对应性;2 税收要素的固定性;(2)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统一。
(3)技术性。
复杂的制度设计,实体法和程序法。
(4)经济性。
调节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
☐此外,保障国家公共品供给职能;调整和确认税收关系;由一系列单行税收法律文本构成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三税法的性质和作用二)税法的作用☐(1)税法是税收基本职能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
税收的财政收入职能、资源配置及宏观调控职能、公平收入分配职能☐(2)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保证各方主体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税收秩序的准则。
税法基础知识
税法基础知识税法是指国家对公民和法人征收税收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税收是国家税务机关依法向纳税人收取的国家财政收入,用于支持国家的各项开支。
税法是调节税收关系的法律法规,是税收制度的基础。
税法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税种分类。
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税法将税种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根据其所得、财产等直接缴纳的税收,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间接税是指由生产者或销售者根据货物和劳务的交易、流量等承担的税收,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二、纳税人。
纳税人是指依法应当纳税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纳税人根据其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按照法定的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履行纳税义务。
三、税收征收。
税收征收主要包括税收的征收对象、征收方式、征收依据和征收程序。
税收征收的对象即纳税人,纳税人根据其应纳税款的规定,按照征收方式进行缴纳。
税收征收依据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的应纳税款的计算方法和依据。
税收征收程序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时需遵循的程序和责任。
四、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为了鼓励某些行业和个人发展,采取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免税、免税、特殊税率等。
这些优惠政策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纳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税法违法行为与处罚。
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如有违法行为,将面临相应的法律处罚。
税法规定了一系列的违法行为和相应的处罚措施,如逃税、偷税、偷漏税等行为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行政处罚。
总之,掌握税法基础知识对于纳税人和税务部门来说都非常重要。
纳税人需要了解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和纳税优惠政策,以便正确、合理地履行纳税义务;税务部门需要熟悉税法规定的征收方式和程序,以便依法履行征收职责。
只有通过合法合规的纳税行为,才能实现税收的公正、透明和有效征收,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00233税法知识点
00233税法知识点一、税法概述。
1. 税法的概念。
-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
2. 税法的功能。
- 财政收入功能:为国家筹集财政资金,这是税法最基本的功能。
通过对各种税收的征收,国家能够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用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
- 经济调节功能:- 调节宏观经济总量。
例如,在经济过热时,通过增加税收,减少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抑制总需求,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在经济衰退时,通过减税等措施,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 调节产业结构。
对不同产业实行差别税收政策,如对高新技术产业给予税收优惠,鼓励其发展;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征收较高的税收,限制其发展。
- 监督管理功能:通过税收征管过程,监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确保纳税人依法纳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3. 税法的原则。
- 税收法定原则。
- 含义: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
- 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等税收要件必须以法律形式作出规定)和税务合法性原则(税务机关按法定程序征税,不得随意减征、停征或免征)。
- 税收公平原则。
- 含义:纳税人的税负应与其负担能力相适应,能力相同的人税负相同,能力不同的人税负不同。
- 衡量标准:受益原则(根据纳税人从政府公共支出中受益的多少来确定税负)和能力原则(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如收入、财产等确定税负)。
- 税收效率原则。
- 经济效率原则:要求税收应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尽可能减少税收对经济的扭曲。
例如,避免对生产、消费等经济行为产生过度干扰的税收政策。
- 行政效率原则:强调税收征管过程中的效率,即降低税收征管成本,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这包括简化税制、优化征管流程等措施。
4. 税法的分类。
税法知识点笔记归纳总结
税法知识点笔记归纳总结一、税法基础知识1.1 税法概论税法是规范国家税收制度的一门法律学科,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法律基础。
税法的目的是把国家的税收规章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保证国家能够合理地征收税收,同时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1.2 税法的分类税法可分为直接税法和间接税法两大类。
直接税法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等,间接税法主要包括增值税法、消费税法等。
1.3 税法的功能税法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规范纳税行为、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国家税收的合理征收以及保障国家利益。
1.4 税法的制定程序税法的制定程序主要包括税法的起草、审议、通过、公布和实施等环节。
二、税法基本原则2.1 税法平等原则税法平等原则是指税法应当适用于所有的纳税人,不得对不同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
2.2 税法公平原则税法公平原则是指税法应当按照纳税人的财产状况、经济能力等因素来确定税收的征收标准和征收水平。
2.3 税法合法原则税法合法原则是指税法的征收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2.4 税法便民原则税法便民原则是指税法的征收应当便利纳税人的纳税行为,简化税收征收程序,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2.5 税法限制权原则税法限制权原则是指税法的征收应当符合国家的征税权限,不得超越国家的征税权限。
2.6 税法稳定原则税法稳定原则是指税法的征收应当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税收政策。
三、税法基本内容3.1 税收主体税收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和纳税人两个方面。
政府是税收的征收主体,纳税人是税收的缴纳主体。
3.2 税收对象税收对象是指需要缴纳税款的具体对象,包括个人、企业、组织等。
3.3 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指税收的征收方式、税率、税种等具体规定。
3.4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指国家对税收制度的总体规划和调控,包括税收优惠政策、税收激励政策等。
3.5 税收征收税收征收是指政府根据税收法律规定对纳税人进行税收的征收行为。
税法基础知识重点
税法基础知识重点一、税法的概念与特征1.税法的概念(1)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税法构建了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体系,其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税法的特征(1)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以规定纳税人的义务为主。
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并不是指税法没有规定纳税人的权利,而是指纳税人的权利是建立在其纳税义务基础之上,处于从属地位。
这一特点是由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特点所决定的。
(2)税法的另一特点是具有综合性,它是由一系列单行税收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制度组成的体系,其内容涉及课税的基本内容、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税收管理规则、法律责任、解决税务争议的法律规范等。
综合性特点是由税收制度所调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法律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3.税法的本质税法的本质是正确处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因税收而产生的税收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既要保证国家税收收入,也要保护纳税人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
二、税法的构成要素(一)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或纳税人又叫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1.纳税人的基本形式: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本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法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2.扣缴义务人(1)代扣代缴义务人是指虽不承担纳税义务,但依照有关规定,在向纳税人支付收入、结算货款、支付费用时,有义务代扣代缴其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代收代缴义务人是指虽不承担纳税义务,但依照有关规定,在向纳税人收取商品或劳务收入时,有义务代收代缴其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二)征税对象、税目、税基1.征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2.税目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税法基本知识
件
二、税收的发展
(一)奴隶制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初级阶段 税收主要体现于被征服部落上的“贡”,虽具有强制性和 无偿性,但固定性特征并不完备。
(二)封建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税收——成熟阶段 税收主要体现于土地税、人头税、盐税、酒税、茶税、矿 税等等。
(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税收——现代税收 税收主要体现于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
4.税源:是税收收入的来源,即各种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
(三)税率 是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即税额除以征税对象 的数量。 税率有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分。 名义税率,就是税法规定的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 的比例。 实际税率,是实纳税额与实际征税对象的比例。 我国现行的税率分为以下三种: 1.比例税率: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为等比关系。 (1)单一比例税率:即一个税种只规定一个税率。 (2)差别比例税率:即一个税种规定不同比率的比例税 率。 (3)幅度比例税率:国家只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 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在此幅度内自由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第一章 税法基本知识 第二章 增值税 第三章 消费税 第四章 营业税 第五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第六章 资源税和烟叶税 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 第九章 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 第十章 关税和船舶吨税 第十一章 契税、印花税和房产税 第十二章 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 第十三章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 1.中央政府固定收入 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船舶吨税和海关代征的增值
税。
2.地方政府固定收入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车 船税、烟叶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税法概念及体系(一)财政学上税收概念☐王国清等: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二)法学意义上的税收概念☐税收是国家或其他公法团体为财政收入或其他附带目的,对满足法定构成要件的人强制课予的无对价金钱给付义务。
(刘剑文,2004)☐ 1. 税收的权利主体是国家或地方自治团体;☐ 2 税收的义务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公民、外国人、财产权☐ 3 税收以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或附随目的;宪法国家职责,管制诱导☐ 4 税收以满足法定构成要件为前提条件;☐ 5 税收是一种公法上的金钱给付义务;为什么;税收与私法之债(依据、优越、限制)☐ 6 税收是一种无对价的给付;法律层次;宪法层次☐ 7 税收是一种强制性的给付;税收与捐赠(发生、实现);税收自愿与非自愿;☐宪法上的税收概念1 税是面向不特定公众强制征收的无对价金钱给付;2 税是遵从宪法最低约束的给付:税收法定主义、公平课税原则、比例原则3 税是用于合宪开支的给付;二税法概念和特征☐税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罗玉珍,1993;徐孟洲,1999)。
☐(1)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关系,有关税收活动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如税收征纳关系、纳税人与国家的关系、税收权限划分关系、税收救济关系、国家间税收权益分配关系等。
(2)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区别于其他法律规范的个性:☐(1)结构的固定性。
1 税种与税种法的相对应性;2 税收要素的固定性;(2)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统一。
(3)技术性。
复杂的制度设计,实体法和程序法。
(4)经济性。
调节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
☐此外,保障国家公共品供给职能;调整和确认税收关系;由一系列单行税收法律文本构成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三税法的性质和作用二)税法的作用☐(1)税法是税收基本职能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
税收的财政收入职能、资源配置及宏观调控职能、公平收入分配职能☐(2)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保证各方主体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税收秩序的准则。
税收征纳关系(实体、程序)☐(3)税法是贯彻和执行国家政策的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
经济政策、社会政策。
☐(4)税法是维护国家税收主权的法律依据。
国家间税收利益分配关系,涉外税法☐(5)税法对税收法律关系主体起到教育和宣传作用税法的本质☐税法本质国家征税之法纳税人权利保障之法四税法的地位☐税法的地位是明确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税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关系如何。
☐ 1 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具有综合性☐ 2 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五税法体系☐指一个国家不同的税收法律规范有机联系而构成的统一整体。
六税法的渊源和效力☐税法的效力,也即税法的适用范围第二章:“税收国家”理论一税收国家理论的由来☐财政宪法角度的国家行为:财政国家(政治国家的另一面是财政国家)☐财政国家划分:☐(1)财政支出角度:自由国家,福利国家☐(2)财政收入角度:税收国家、资产收益国家、规费国家、公债国家“税收国家”是熊彼特于1918年在《税收国家的危机》提出的概念。
税收自古便有,但有税收的国家不一定是税收国家。
熊彼特区分了两类国家:‘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
前者是封建主义的产物: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后者的特征是中央政府及下级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用税收的方式来汲取财力。
二“税收国家”认定标准☐德国伊森西( Issensee) 税收国家构成要件☐ 1 税收的缴纳以金钱给付为原则☐ 2 金钱给付必须定期支付☐ 3 税收为满足支出需求的主体☐ 4 税收是现代国家主权的体现(强制性)☐ 5 税收义务与纳税义务人的对待给付无关☐ 6 以财政收入为目的,非营利为目的☐7 税收国家以国家、社会二元化为前提☐8 国家不从事(有限)经济活动☐9 税收一定程度上偏离财政目的和自由放任☐10 税收国家遵循课税平等原则和税源保持原则三“税收国家”课税权力的来源课税权力来源于人民☐税是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代价,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税收源于民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受制于民☐税权源于民授、用于服务于民、受制于民课税权力来源于人民理论之现实意义税收国家课税权来源于人民是实在和具体的☐ 1 课税权不能背离其宗旨——人民有畅通渠道参与权力运作,税收立法☐ 2 课税权力的相互制约——税收立法、执法、司法☐ 3 税收符合人民的公共需要(分权)——中央和地方税权配置☐ 4 违宪审查(税收背离宗旨的最后一道防线)四“税收国家”的中国适用☐现实与税收国家的契合☐ 1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宪法15条);☐ 2 产权主体多元化形成;☐ 3 国家和国有企业间利益分配日趋规范;所有者身份和权力者身份分离☐ 4 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地位日益重要;☐ 5 税收发展规律受到重视☐公平、效率、法治(税收法定主义,实体、程序)税收国家理论对中国的意义☐ 1.税收国家要求国家社会二元化☐ 2.税收国家要求实现纳税人平等牺牲☐ 3.税收国家要求财政收入以税收收入为主☐ 4.税收国家要求对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 5.税收国家要求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税收国家的距离☐税收基本事项如税收法定写入宪法,税制不完善不合理,税收民生福利理念和课税平等原则未充分体现,纳税人主人地位没能真正确立,纳税人权利没有充分保障等。
五“税收国家”课税权力的横向配置1税收立法权☐税收立法权重要性☐税收法定主义科学性;☐税收授权立法税收法定主义的阻力与优化☐ 1 树立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的权威☐ 2 改革立法机关的组成方式和运作模式☐ 3 坚持税收法定主义、限制授权立法☐ 4 改进立法程序2税收征收权3 税收司法权☐税收司法代表着权利的保护和救济;☐税务法院问题4 税收违宪审查权☐违宪审查目的、对象、模式(普通法院、宪法法院、宪法委员会);☐我国为议会审查模式六“税收国家”课税权力的纵向配置☐内容:税收立法权、税收收益权、税收征收权1 课税权力纵向配置的必要性☐财政分权:公共品层次性、偏好识别和信息;☐宪法上:人自我负责、自由发展,自由空间的扩展;2 课税权力纵向配置(1)税收立法权☐重要性。
地方立法权的限制:1对经济社会影响程度;2 税基的移动性;3 课税对象跨区域性;4 相同种类税目,上级优先;5 货物流通障碍禁止;☐关于地方乱收费,恶性税收竞争,过头税问题(2)税收收益权☐税收收益权与税收收益☐税收收益权划分的法律形式(3)税收征收权第三章: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概述☐税收法律关系指由税法所调整而形成的,在税收活动中各种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发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的范围(一)按税法调整社会关系内容分(二)按法律规范的功能分类二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1 权力关系说奥托.梅耶:税收法律关系是以“查定处分”为中心所构成的权力服从关系。
2 债务关系说阿尔伯特.亨泽尔:将税收法律关系定性为国家对纳税人请求履行税收债务的关系,国家和纳税人之间是法律上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为公法上的债务关系。
3二元关系说金宏子:权力关系说是从税收征收程序来论述,债务关系说主要是纳税人对国家的债务来论述问题。
(事实层面)——(法理念)4分层关系说刘剑文和熊伟:在抽象层面,将税收法律关系性质整体界定为公法上的债务关系;在具体层面,分别界定为债务关系和权力关系。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平等性☐平等性是税收法律关系的根本特征。
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平等——税收宪法性法律关系的平等性,征税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平等——税收征纳法律关系的平等。
☐ 1 从税收的经济本质看税收法律关系的平等性税收本质:公需说、保险说、义务说、利益说或交换说——税收价格论☐ 2 从法治理论看税收法律关系的平等性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平等关系;私权利和公权利;☐ 3 从税收、税法的发展史看税收法律关系的平等性税收、税法的发展史是税收法律关系由不平等到平等发展演变的历史。
☐4认识税收法律关系平等性的意义征税机关和纳税人非平等关系及其危害税收法律关系平等性的实践价值纳税人行为;征税机关行为;公民权利意识和法治社会建设四税收法律关系的要素(一)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1 征税主体:税务机关、财政机关、海关2 纳税主体: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二)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税收征纳关系)☐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1 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纳税人的权利(1)税收优惠权;(2)退税请求权;(3)陈述申辩权;(4)税收知情权;(5)税收保密权;(6)控告检举权;(7)要求回避权;(8)延期申报权;(9)延期纳税权;(10)索取完税凭证权;(11)拒绝税务检查权;(12)税务代理权;(13)税收救济权;纳税人的义务(1)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义务;(2)账簿、凭证和发票方面的义务;(3)按期进行纳税申报的义务;(4)依法纳税的义务;(5)主动接受税务检查的义务;2 税务机关的权力和义务税务机关的权力(1)税务管理权(登记、账簿凭证、申报审核等);(2)税款征收权(税款审核、减免税、税收保全及强制执行等);(3)税务检查权;(4)税务违法处罚权;税务机关的义务(1)依法征税的义务;(2)提供服务的义务;(3)回避的义务;(4)保守秘密的义务;(5)依法进行税务检查的义务;五税收法律关系的运行指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的过程。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发生指因一定法律事实的产生在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指因一定法律事实的产生使得已经发生的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内容、客体等要素方面发生变化。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消灭指因一定法律事实的产生使得已有的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第四章:税收法定原则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法基本原则,是指导一国有关税收法律文件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诸环节的基础性法律理念。
二税收法定原则的内涵形式上,税收法定原则要求有关税收法律文件的法律渊源是“法律”,即税法应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通过。
实质上,税收法定原则要求有关税收法律文件的内容应该是基于法治国家的基本理念而制定的,即税法的制定者应该具有自觉的纳税者意识的权力机关的代表,税法的具体内容应该充分维护纳税人权利,合理界定国库利益与纳税人的财产权利,并对税务机关的课税权作出明确的界定,防范税务机关滥用行政权力。
☐税收法定主义内容:☐税收要件法定原则,要求纳税主体、课税对象、归属关系、课税标准、纳税程序等,应尽可能在法律中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
☐税务合法性原则,要求税务机关严格依法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