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馈系统基本概念和天线安装规范
天馈线安装规范标准[详]
![天馈线安装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c2e11e7d59eef8c75fbfb3e6.png)
0.5°)
6.天线外罩抱杆垂直度
7.天线是否有变形、破损等情况
1.天线安装完成后,必须保证天线在主瓣辐射面方向
上,前方围 10m 距离无任何金属障碍物
2.天线安装时,天支顶端应高出天线上安装支架顶部
定 20cm。天支底端应比天线长出 20cm,以保证天线的牢
向 天
固
线 3.微波天线与 CDMA 天线安装于同一平台上时,微波
30cm
2.跳线与天线、馈线的接头应连接可靠,密封良好
3.跳线应用扎带绑扎牢固,松紧适宜,严禁打硬折、死弯,
以免损伤跳线
WORD 版本.
.
4.应避免跳线与尖锐物体直接接触 5.跳线与天线的连接处应留有适当的余量,以便日后维护 6.跳线与馈线的接头处应固定牢靠,防止晃动
天馈系统的防雷接地安装要求 1.铁塔的两道防雷地线(40mm×4mm 以上的镀锌扁铁),应直 接由避雷针从铁塔两对角接至防雷地网。 2. 主馈线必须至少在距室外天线侧馈线头 25-30cm 处(A 点) 与馈线防水弯前(C 点)有两处接地。 3. 当天线安装在铁塔上时,要求在馈线在下塔拐弯前 0.5 -1 米处(B 点)接地。 4.当机房上没有铁塔,天线是固定在支撑杆时,要求馈线在 由楼面拐弯下机房前实施 B 点接地。 5.室外馈线要求当在 A 点到 B 点,或 B 点到 C 点的路由长度 大于 20 米时,中间宜增加一次接地。 6.制作主馈线防雷接地线必须顺着雷电泻流的方向单独直接 接地,防雷接地线禁止回弯、打死折。 7.主馈线地线制作好以后必须用胶泥、胶带的缠绕密封。 8.密封包长度应超过密封处两端约 5CM 左右。在密封包的两 端应用扎带扎紧,防止开胶渗水。 9.防雷接地点应该接触可靠、接地良好,并涂覆防锈油(漆)。 10.各小区馈线的接地点要求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并 作防氧化处理。
天馈线安装规范
![天馈线安装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0df4ee9e45c3b3566ec8b51.png)
±°)
6.天线外罩抱杆垂直度
7.天线是否有变形、破损等情况
定 向
1.天线安装完成后,必须保证天线在主瓣辐射面方向
天 线
上,前方范围 10m 距离内无任何金属障碍物
2.天线安装时,天支顶端应高出天线上安装支架顶部
20cm。天支底端应比天线长出 20cm,以保证天线的牢
固
3.微波天线与 CDMA 天线安装于同一平台上时,微波
天线 天线安装方式和要求
类型
全 向
1.铁塔顶平台安装全向天线时,天线水平间距必须大
天 线
于 4m
2.天线安装于铁塔塔身平台上时,天线与塔身的水平
距离应大于 3m
天馈系统方案
![天馈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e105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7.png)
天馈系统方案1. 引言天馈系统是电信运营商用于将信号从室外天线传送到室内设备的关键系统之一。
它在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天馈系统的概述,其组成部分以及不同组件的功能和特点。
2. 天馈系统概述天馈系统是指由天线、馈线、分配器等组成的一个集中的传输系统,用于把无线电频率的电磁波从室外传送到室内设备。
它是无线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信号传输、增强和补偿的作用。
3. 天馈系统组成部分天馈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3.1 天线天线是天馈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负责接收和发送电磁波信号。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选择不同类型的天线,包括定向天线、全向天线等。
天线的选择要考虑到信号的频率范围、增益、方向性等因素。
3.2 馈线馈线是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传输到室内设备的媒介。
常用的馈线类型有同轴电缆、平行线等。
馈线的选择要考虑到信号损耗、阻抗匹配和可靠性等因素。
3.3 分配器分配器是将馈线的信号分配到不同的室内设备的组件。
它可以根据需要分配信号的数量和功率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分配器,如功率分配器、信号分配器等。
3.4 放大器放大器是用来增强天馈系统中的信号强度的设备。
它可以根据馈线的损耗和传输距离的要求选择不同功率和增益的放大器。
3.5 过滤器过滤器是用来滤掉不需要的频率信号的设备。
在天馈系统中,过滤器可以用来滤掉干扰信号,以保证通信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3.6 连接器连接器是用来连接天线、馈线和设备之间的接口。
它要具备良好的防水、耐腐蚀和可靠的连接特性。
4. 天馈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天馈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信号传输、增强和补偿。
它具有以下特点:•低损耗:天馈系统中的馈线采用低损耗的材料,以降低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高增益:通过选择合适的天线和放大器,天馈系统可以增强信号的强度,提高通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阻抗匹配:为了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天馈系统中的各个组件要保持良好的阻抗匹配。
天馈系统的安装
![天馈系统的安装](https://img.taocdn.com/s3/m/dd318844be1e650e52ea993d.png)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线安装工程施工与维护2012 届电信工程系专业移动通信技术班级电0904-14学号 30907002027姓名方玉娥指导教师李影完成日期目录摘要1天馈系统的介绍1.1 天线的概念1.2 天线的类型1.2.1 全向天线1.2.2 定向天线1.2.3 室内吸顶天线1.2.4 室内壁挂天线1.2.5 缝隙天线1.2.6 微带天线2 天线的特性2.1 天线的增益2.2 天线方向图2.3 天线的极化方式2.4 天线的下倾3 天馈系统安装前的设计与选择3.1 天线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选择3.1.1 市区基站天线选择3.1.2 农村基站天线选择3.1.3 郊区基站天线选择3.1.4 公路覆盖基站天线选择3.1.5 山区覆盖基站天线选择3.1.6 近海覆盖基站天线选择3.1.7 隧道覆盖基站天线选择3.2 基站天线基本参数选择和调整3.2.1 天线波束宽度与增益之间的关系3.2.2 极化方式的对比3.2.3 天线增益的选择3.2.4 机械下倾与电子下倾的比较3.2.5 前后比的选择3.3 馈线选择4 天馈系统的安装4.1 天馈系统的安装工艺4.2 天线的安装4.3 馈线的安装5 天馈系统的维护5.1 天馈线的故障处理5.2 天馈线系统的监控5.3 天馈系统的维护5.3.1 通过对基站天馈系统优化来维护 5.3.2 基站天馈系统的防雷维护5.3.3 基站天馈系统的日常维护摘要本文讨论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线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和维护技术要求。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线施工维护技术天馈线是辐射和接收空间电磁波的主要设备,它是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将调制的高频电流经过馈线传输到发射天线变换成电磁波,接收天线再把电磁波经馈线传输到接收机变换成高频电流。
天馈线系统实际是移动通信基站的换能系统,它能起到匹配、移相、能量耦合等作用。
天馈线系统的安装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它的维护质量好坏,又直接影响网络的通信质量,因此提高天馈线系统工程施工质量和维护质量,是移动通信基站工程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中国移动通信基站天馈、设备安装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基站天馈、设备安装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6c49c3dcf84b9d529ea7a57.png)
F、同一扇区两天线间隔>4米 ,邻扇区天线间隔>1米。
G、同一水平面天线与其他设备天线间隔>8米,同一垂直天线与其它设备天线的间隔>2米。
6 January 2020
安徽博达监理公司设备铁塔项目部
6
2﴿、馈线:
A、馈线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
D、馈线的弯曲半径符合设计要求。
E、馈线进室前的入口应安装防水板,套好防水圈做好防水处理,并且穿过进户板时要有回 水弯,防止雨水沿着馈线渗入机房,回水弯的切角大于60度。
移动通信基站安装
规范简介
目录
移动通信基站简介 天馈安装 主设备及配套设施安装要求 相关图片
6 January 2020
安徽博达监理公司设备铁塔项目部
2
移动通信基站简介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种类大致分为GSM、CDMA、 SCDMA等几种。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 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 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化。公司现阶段进行的设备监理项目主要是基站设备安 装监理以及传输设备安装监理等。现在简单介绍移动通信GSM基站的一些基础知识。
三、天馈系统安装规范:
1﴿、天线:
1、抱杆 (图5) :安装天线的载体,其安装位置应距塔身距离(全向)>3米,定向>1米, 接地、固定都应符合要求。抱杆的高度应比天线长10cm以上。抱杆垂直度、方位角符合设计要求。
2、天线的安装要求:
基站使用的天线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天线安装的俯仰角、方位角正确(使用罗盘等工 具测量。一般情况下方位角偏差不能大于5度;俯仰角必须符合设计或局方要求),天线的软跳线 应与塔抱杆使用专用扎带连接牢固。
天馈系统及设备安装规范
![天馈系统及设备安装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97a718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f.png)
天馈系统及设备安装规范1.室外天线及馈线或GPS天线跳线,安装位置与设计图纸相符,误差应≤±2°。
2.天线连接牢固,所有螺丝都应用平堑加弹堑,并检查天线支架及走线架安装牢固。
3.天线及配件、主馈线以及GPS天线跳线相互连接正确牢固。
天线前方水平距离400m 内,要没有障碍物。
4.所有天线应该在避雷针45度保护范围内。
5.同一扇区天线应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误差不大于1米。
6.全向天线垂直放置,且护套顶端应与支架齐平或略高出支架,定向天线方位角误差不大于3度,下倾角误差不大于0.5度。
所有天线应离开塔体1—2米。
7.若为单极化天线,同一扇区两天线方位角误差应小于1度,水平距离大于4米,垂直距离小于2米。
不同扇区的天线水平距离应该大于1米。
8.GPS天线与其它TX天线在水平及垂直方向应至少保持3米间距,基站天线与GSM天线间距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9.GPS天线按规范垂直安装,并且在水平45°以上无遮档,处于北半球基站的GPS天线应与铁塔朝南一面保持3度以上的夹角,保证GPS至少与4颗卫星无遮档直线连接。
10.主馈线应按分层分扇区原则整齐排列,无交叉无扭曲,表皮无损伤,弯曲半径小于馈线半径的20倍。
11.GPS跳线长度若超过103米时,应安装放大器,放大器应离天线10米左右,跳线表面无破损扭曲。
12:主馈线用馈线夹固定,且固定夹间距均匀(每隔1米左右一个),方向一致,GPS 跳线用扎带或馈线夹固定,间隔均匀。
13.所有室外跳线均应做防水处理。
14.主馈线进窗后应保持0.5M以上的垂直,室内避雷架应距馈窗1M—1.5M。
15.主馈线进窗前应做防水弯,并且在结束后馈线窗应做防水处理。
16.机柜顶处测试驻波比应小于1.5。
17.主馈线自塔顶到机房应有三处接地点(离开塔上平台1米内;离开塔底走线架前1米内;进馈窗前1米内),连接牢固,做防水处理。
对于无塔情况,同样采取三级接地点。
三点接地时,每两根馈线必须在同一孔正反两面,加上弹簧垫圈接地,也即每个接地点要打3个孔孔距要大于20MM。
天馈系统安装介绍天馈系统
![天馈系统安装介绍天馈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41957ca6edb6f1afe001f06.png)
天馈系统安装介绍天馈系统天馈安装主要包括:1、天线的安装;2、馈线的室外布放;3、馈线的接头制作;4、馈线入室、与避雷器连接;5、室内跳线制作与布放、绑扎;6、天线与馈线的跳线连接;7、馈线接地夹安装;8、接头的密封处理;一、工程准备在天馈系统设备的信息系统装上开始之前,先进行工作准备,该步骤中主要基本完成:安装人员的准备装上和对安装环境的检查、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等。
1、安装人员准备安装人员应该保有丰富的配备天馈施工经验,或经培训并获得认证的人员。
对于高空作业人员应拥有相关相关人员的认证资格证明。
2、安全措施检查A 、天馈室外施工尽可能尽可能安排在晴朗无强风的夜里进行,为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在雨雪和夜间进行施工,为保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在雷雨天不容许采取进行天馈施工;B 、塔上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保险带,天馈施工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安装队配备应急药包。
塔上人员一律不许穿宽松衣服及易打滑的鞋,并随身携带简单创伤包扎品(如创可贴等);C 、竖立明显标记以提醒施工无关人员远离施工现场。
塔上使用的所有可能处理造成塔下人员伤害的器具必须做做安全滑落。
对倘不使用的工具、金属安装件等装入工具袋,工具袋随用随封口。
D 、上塔时应让佩带工具的人员后上,而下塔时应载运让携带工具的人员再来下,防止工具等物脱落作人。
E 、对天线支撑架的牢固地程序进行检查,能否独自承担天线的安装操作。
二、天馈各部分安装介绍(加以下面按照工程安装先后顺序对各安装部分加以介绍) 1、接头制作在整天个馈的安装关键步骤中,接头制作一项是一项非学重要的在工作中,操作的规范性与正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天馈系统的工作性能,接头制作参照配套的接着制作说明书进行。
跳线接头(7/16N头)制作(7/16丁头与7/16N头制作相同)取出说明书、熟悉接头制作流程将接头制作专用工具准备妥当根据工程施工图纸截取适当长度的跳线用快割切线器在离接头7毫米处去除外导体(切割面要保持平整)在离接头28毫米处,用安全刀切去电缆外皮用安全刀小心去掉泡沫塑料和黏贴剂(不要损坏内导体)用锉刀或尖嘴钳,削内心导体,用刷子拔除剩余残渣套上塑料密封圈,在塑料密封圈内涂油质先用手将手紧固螺母拧到电缆上为,再用扳手拧紧,直到电缆塑料熔融直到涨平为止安装接头冒,两个扳手操作,紧固螺母上扳手不动,拧动接头冒用万用表,测量接着情况,如图:用电吹风加热热缩套管:对所做接头最后测试,合格后放可破土动工。
天馈系统安装规范(修订版)
![天馈系统安装规范(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416924f7ec4afe04a1dfeb.png)
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馈系统安装规范天馈系统安装规范(GSM/CDMA)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月郑重声明:为确保通信网络的运行质量和天馈系统的规范化安装,特制定以下安装规范,要求海天公司工程人员在有关天馈系统的安装和服务工作中严格遵守;同时,凡使用海天公司天馈产品的单位,在自行安装时也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安装规范,否则由于安装不规范所引起的质量事故,海天公司概不承担任何法律和经济责任。
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月15日一.天支(抱杆)1.天支的位置应与设计相符。
2.天支应保证施工人员安装天线、馈线、跳线时的安全和方便。
3.天支安装必须垂直。
(允许误差0.5°)4.全向站天支到塔身的距离应大于3米。
5.定向站天支应符合定向天线安装距离要求(且使用标准天支、天支长3米)。
二.天线安装1)全向天线1.铁塔顶平台安装全向天线时,天线水平间距必须大于4m。
2.全向天线安装于铁塔塔身平台上时,天线与塔身的水平距离应大于3m。
3.同平台全向天线与其它天线的间距应大于1.5m。
4.上下平台全向天线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m。
5.天线的固定底座上平面应与天支的顶端平行。
(允许误差±5cm)6.全向天线安装时必须保证天线竖直。
(允许误差±0.5°)7、天线的接口是天线和跳线的连接口,并非承重口。
安装时不能直接和7/8″馈线连接,应先与1/2″跳线连接,再连接7/8″馈线。
严禁用天线和7/8″馈线直接相连,并用天线吊装馈线选用1/2″跳线时,根据铁塔及安装平台的规格选用1.5米、2.0米、3.0米、5.0米、6.0米等相应规格的1/2″跳线,以确保网络优化中天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有充足的调整余地。
2)定向天线1.同一小区两单极化天线在辐射方向上间距应大于4m。
(最小不小于3.5m)2.相邻小区间两天线间距应大于0.5m。
3.上下平台间天线垂直分极距离应大于1m。
天馈系统方案
![天馈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63081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4.png)
天馈系统方案天馈系统方案:为通信行业保驾护航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通信行业发展迅猛。
而作为支撑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天馈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天馈系统是信号传输的关键环节,它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
本文将探讨天馈系统的方案选择和技术优化,以保证通信行业的持续发展和服务质量。
一、天馈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天馈系统是指从发射台到天线之间的传输线路和设备。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发射设备输出的电信号转化为无线电波,并通过传输线路传输到接收设备。
因此,天馈系统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和传输距离。
天馈系统的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 带宽和频率适配:天馈系统需要适应不同频段和带宽的信号传输要求,充分利用无线频谱资源。
2. 传输损耗:天馈传输线路应尽量减少信号的损耗,以确保信号到达接收端的强度足够。
3. 抗干扰性:天馈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以避免外界信号对传输的干扰。
4. 可靠性:天馈系统需要具备高可靠性,能够承受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风雨考验。
二、天馈系统方案的选择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天馈系统的方案选择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天馈系统方案:1. 微带天线系统:微带天线是一种在微带介质上制作的天线,适用于高频段的通信。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和重量轻的优点,常被用于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系统。
2. 铜缆系统:铜缆是一种传输信号的传输介质,常用于室内和短距离的天馈传输。
它的传输损耗较低、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对信号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景。
3. 光纤系统:光纤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进行传输的介质。
光纤系统传输速度快、损耗低,适用于长距离和高容量需求的通信。
4. 天馈材料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天馈材料技术也在不断革新。
例如,使用低损耗的介质材料和优化设计,能够减少信号损耗,提高天馈系统的性能。
三、天馈系统的技术优化除了选择合适的天馈系统方案,技术优化也是提升天馈系统性能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技术优化方法:1. 天馈线路设计:合理选择天馈线路的长度和直径,减少信号损耗和反射。
天馈线安装规范
![天馈线安装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296711c3c1ec5da50e270e3.png)
二次弯曲的半径
一次性弯曲的半
径
7/8”
360mm
120mm
1/2”普通
210mm
70mm
1/2”超柔
120mm
40mm
跳线的安装方式和要求
1. 1/2″跳线的单次弯曲半径应≥20cm;多次弯曲半径应≥
30cm
2.跳线与天线、馈线的接头应连接可靠,密封良好
3.跳线应用扎带绑扎牢固,松紧适宜,严禁打硬折、死弯,
观、工艺良好
10.馈线夹是用于固定馈线于走线梯上,使馈线走线整齐美
观。如无法用馈线卡子固定时,用扎带将馈线之间相互绑扎。
对于不同线径的馈线,馈线夹的固定间距如下表:
1/2 " 馈线 7/8 "馈线 15/8" 馈线
馈线水平走线时: 米
米
米
馈线垂直走线时: 米
米
米
11.馈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以下要求
线径
天线朝向应处于 CDMA 同一小区两天线之间
4.天线安装在楼顶围墙上时,天线底部必须高出围墙
顶部最高部分,应大于 50cm
5.当天线安装在外墙面时,天线主瓣方向与外墙面夹
角应大于 45° 6.直放站中的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的水平间距≥ 30m,垂直间距≥15m 7.同一扇区两个单极化天线的方位角必须一致,(允 许误差在±5°) 8.天线外罩抱杆垂直度 9.天线是否有变形、破损等情况 天线安装应牢固,应能适应各种天气状况。应安装在 坚固的金属框架上,不能使用木头,塑料等材料。应 用螺栓固定,不能使用绳、塑料、钉子、木材、线等 固定。所有外部接头都必须使用黑色防水胶带保护, 胶带需将接头全部覆盖,并在接头两端延长 5 厘米, 中间不能有缝隙。
天线安装方式和要求
移动通信基站天馈、设备安装规范简介
![移动通信基站天馈、设备安装规范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198725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5.png)
三、天馈系统安装规范:
1﴿、天线: 1、抱杆 (图5) :安装天线的载体,其安装位置应距塔身距离(全向)>3米,定向>1米,接 地、固定都应符合要求。抱杆的高度应比天线长10cm以上。抱杆垂直度、方位角符合设计要求。 2、天线的安装要求:
基站使用的天线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天线安装的俯仰角、方位角正确(使用罗盘等工 具测量。一般情况下方位角偏差不能大于5度;俯仰角必须符合设计或局方要求),天线的软跳线 应与塔抱杆使用专用扎带连接牢固。
第一小区发: CELL0ANTO 第一小区收: CELL0ANT1 第二小区发: CELL1ANTO 第二小区收: CELL1ANT1 第三小区发: CELL2ANTO 第三小区收: CELL2ANT1 另:TX为发射
RX为接收
11/3/2023
安徽博达监理公司设备铁塔项目部
8
S、馈线接地
塔高65米以内的馈线应三点接地,第一点应在天线跳线接头下方1.5米处左右,第二点 在馈线中(离开塔前1米),第三点在馈线进入馈线窗前,接地线走向顺着馈线方向,在塔上接地 时应垂直向下,接在塔体上,最后一次接地线接在室外接地铜排上。塔高90米以内的馈线还要增加 一处接地。90米以上馈线应为5次接地。馈线接地的要求是:用馈线割刀除去馈线绝缘外皮,注意 馈线外皮去除尺寸要适当。接地箍应牢固连接到馈线外导体上,先用胶带包扎一层,第二层用防水 胶泥,第三层用防水胶带,由下而上顺缠绕三层,每圈重复1/2。
天馈线系统安装程序和规范
![天馈线系统安装程序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a9fbc3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79.png)
天馈线系统安装程序和规范1天馈线安装位置的质量要求为了使基站内外设备布局合理、美观,有必要在新建基站对将要安装的设备和未来的增网、扩容作整体通盘安排,先进场安装的要给后续进场的留下位置和方便。
2天馈线的组装吊挂质量要求2.1天线组装天线组装时应在比较平坦的地方,应在地面上铺上包装盒纸,勿使天线外表面受到损伤和污染;应使用专用安装附件按生产厂家安装说明书安装牢固,螺丝不能缺少或松动;1/2室外跳线应先行与天线接好并作好防水包裹绑扎。
2.2馈线的量裁馈线的量裁应按照节约的原则,先量后裁。
馈线的允许余量为不超过5%。
2.3馈线头制作馈线头应在塔下制作,一般情况下,制作馈线头必须使用专用馈线刀,按馈线头厂家规定的规范步骤进行。
切割外皮时不能划伤馈线外导体,馈线的内芯不得留有任何遗留物,如碎屑,灰尘、雨水、汗滴等,切割制作过程至头子装上前应使馈线头部向下,上头前应用专用清洁毛刷除去杂物,用刀具去毛刺;应尽可能防止脏手接触外内导体,不能忘掉密封橡皮圈。
天线与1/2跳线的连接、7/8馈线头与避雷器的接头连接必须紧固不松动、无划伤、不露铜。
2.4天馈线的吊挂要用专用电缆盘支架、滑轮、绳索等设备。
捆绑天馈线的绳索要牢靠,吊装时要用小绳控制,不能让天馈线碰触地面、塔体或墙体以免磨损,馈线裁割后应及时用塑料布袋包封,不能让杂物进入内腔;吊装中两头都应做好标记。
3天馈线安装质量要求1天线的安装天线的数量、规格、型号和安装位置路由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特别应检查天线是否有内置倾角及波束宽度、增益等指标)。
1.天线安装位置天线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六根天线在塔上的排位顺序为:正北:1扇区,左边接TRX1;右边接RX1;2、3扇区类推;双极化天线+45°接TRX,-45°接RX。
天线应符合水平和垂直度隔离度要求。
2.CDMA800天线系统分离度要求(记为“分离度4132”)CDMA800天线系统水平分离度的要求如下:对于单极化天线,同一扇区分集接收天线水平分离度应大于4.0米;对于所有天线,同一平台不同扇区内天线水平分离度大于1.0米。
天馈系统基本概念和天线安装规范
![天馈系统基本概念和天线安装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ef2434eb0717fd5360cdcf9.png)
天馈系统基本概念和天线安装规范————————————————————————————————作者:————————————————————————————————日期:天馈系统基本概念和天线安装规范天馈系统是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中关键的一环,包含天线和与之相连传输信号的馈线。
天馈系统的各种工程参数在进行网络优化和规划时的设计是影响网络质量的根本因素。
因此,理解、学习天馈系统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逐一介绍天馈系统的各种概念。
1)天线的基本概念a)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基本电振子的场强叠加);当导线载有交变电流时,就可以形成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短和形状有关。
在理论上,如果导线无限小时,就形成线电流元,线电流元又被称为基本电振子。
在天线理论中,分析往往都是从基本电振子开始的,因为任何长度的线天线都可以分解为许多无限小的线电流元;而这些天线的辐射场强就是线电流元的场强叠加,因此,天线的辐射能力是随着天线的长度变化而变化的。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考虑线电流元远区场(辐射区)的情况,当两根导线的距离很接近时(左下图),两导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几乎可以抵消,因此此时产生的总的辐射变得微弱。
但如果将两根导线张开(右下图),这时由于两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同,由两导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也相同,因而此时产生的辐射较强.当导线的长度L远小于产生的电磁波的波长时,导线的电流很小,因而所产生的辐射也很微弱。
;而当导线的长度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就显著增加,此时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我们把能产生较强辐射的直导线称为振子。
当两根导线的粗细和长度相等时,这样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当振子的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时,称为半波对称振子(见下图)。
当振子的全长与波长相等的振子,称为全波对称振子。
将振子折合起来的,称之为折合振子。
对称振子是工程中用到的最简单的天线,它可以作为独立的天线使用,也可以作为复杂天线阵的组成部分或面天线的馈源.对称振子的方向性比基本电振子强一些,但仍然很弱。
天馈系统的安装(天线的安装)
![天馈系统的安装(天线的安装)](https://img.taocdn.com/s3/m/8f51a43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9.png)
天馈系统的安装(天线的安装)天馈系统图这里说的是我个人认为部分重要的天线跟RRU的接线方式及安装规范。
如果有不一样的想法或者想了解其他方面的,可以在评论区评论,我尽力。
天线类型全向天线分集距离对于450 MHz系统,要求≥8 m;对于800 MHz系统,要求≥4.5 m;对于1900 MHz系统,要求≥3.5 m。
对于800 MHz系统,分集距离≥3.5 m;对于1900 GHz系统,分集距离≥1.5 m;对于450 MHz系统,分集距离≥6.7 m。
同一基站不同扇区的两副相邻定向天线的水平隔离距离≥0.8 m三点接地1)通常每根主馈线应至少三处安装馈线接地卡,位置分别为:在铁塔平台处,主馈线离开铁塔至室外走线架处,主馈线入室之前。
当主馈线长度超过60 m时,还应在主馈线中间增加馈线接地卡,一般为平均20 m安装一处。
(2)在楼顶安装的天馈系统、天线支架、新装走线架均需焊接到建筑物避雷网上。
馈线也需有三处接地,位置分别为:馈线离开天线抱杆处,馈线离开楼顶处,馈线进入机房处。
(3)主馈线从楼顶沿墙入室时,网络运营商所做的室外走线梯必须接地。
1)当主馈线>80m,选用5/4”馈线2)当 20m<><80m,选用7>80m,选用7>3)当主馈线<20m,直接选用1>20m,直接选用1>馈线窗固定在室外一侧的墙上,馈线窗上凸起的馈线孔朝向室外。
防水弯:(1)馈线从室外进入机房前,如果馈线高于馈线窗下沿,必须在室外馈线窗处做一防水弯,每根馈线做防水弯后的的最低点必须低于馈线窗下沿10 cm~15 cm;(2)馈线进机房前,如果馈线低于馈线窗下沿,则不需要做防水弯。
避雷避雷器安装(1)使避雷器、避雷接地铜条和走线架绝缘。
(2)避雷器和避雷接地铜条之间用16 mm2黄绿色阻燃多股导线连接,其中在避雷器侧需做铜鼻子;(3)避雷接地铜条和室外接地铜排之间用35 mm2黄绿色阻燃多股导线连接,其中在室外接地铜排侧需做铜鼻子。
天馈安装规范
![天馈安装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3303531eefdc8d376ee321c.png)
安装规范一、天线安装规范1、天线的安装位置应与设计相符。
2、天线应在避雷针顶点下倾45度范围内。
3、全向天线离塔体距离应不小于1.5m;定向天线离塔体距离应不小于1m。
4、全向天线收、发水平间距应不小于3.5m。
5、定向天线两接收天线分集间距不小于4m。
6、定向天线收、发水平垂直线间距不小于2.5m。
7、装在同一根天线支架上的两定向天线的垂直间距应不小于0.5m。
8、全向天线护套顶端应与支架齐平或略高出支架顶部。
9、全向天线应保持垂直,误差应小于±2度10、全向天线在屋顶安装时,其与避雷针之间的水平间距应不小于2.5m。
11、全向天线在屋顶上安装时,尽量避免产生盲区。
12、接天线的跳线应沿支架横杆绑至铁塔钢架上。
13、定向天线方位角误差不大于±5度,定向天线倾角误差应不大于±0.5度。
二、馈线安装流程1、馈线切割留有一定余量,防止过分浪费,严禁弯折和车辆碾压2、粘贴临时标签 TX、RX、RXD、TRX3、室外接头制作,使用专用工具,吊装预处理,防水预处理4、馈线吊装5、固定室外标牌,离馈线端0.3m处6、馈线布放,馈线固定夹(1卡1、1卡3)7、馈线接地,馈管接地夹8、馈线入室,制作防水弯9、室内接头制作10、粘贴室内标签三、馈线安装规范1、主馈线连接正确,扇区正确。
2、按照规范要求粘贴馈管标签,标签排列应整齐美观,方向一致。
3、馈管无明显的折、拧现象,馈管无裸露铜皮。
4、馈管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馈管半径的20倍。
5、安装后的馈管固定夹间距应均匀,方向应一致。
6、馈管入室的室内、室外部分馈管应保持0.5米以上平直,避雷架两侧应有0.3m平直。
7、馈管布放不得交叉,室外要整齐美观,入室后行、列整齐、平直,弯曲度一致。
8、机柜正面与馈管入室方向平行或机柜背面正对馈管入室方向时,一个扇区排成一行,每行的排放次序应一致;当机柜正面正对馈管入室方向时,一个扇区排成一列,每列的排放次序应一致。
《天馈系统安装手册》课件
![《天馈系统安装手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d13d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9.png)
防止天馈系统受到损坏、干扰和 窃听,保障通信安全和用户隐私
。
预防因雷电等自然灾害对天馈系 统造成的损坏,保障设备和人员
的安全。
雷电防护措施的介绍与实践
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防雷设备,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对天馈系统造成损坏。 在天馈系统中安装浪涌保护器,吸收雷电产生的浪涌电流,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定期检查防雷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数字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 ,天馈系统将逐渐实现数 字化,提高信号传输的稳 定性和效率。
智能化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 术,天馈系统将具备智能 化的特点,能够自动优化 信号覆盖和传输质量。
集成化
未来天馈系统将趋向于集 成化,实现多频段、多制 式的信号传输,满足不同 通信系统的需求。
天馈系统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其他安全防护措施的介绍与实践
定期巡检天馈系统,检查天馈线、天线塔等设施 是否完好,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采取加密、认证等措施,保障天馈系统中的数据 传输安全和用户隐私。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防止人为破坏和窃听。
பைடு நூலகம்5
天馈系统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天馈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优势
天馈系统具有信号覆盖范围广、传输 质量稳定、设备维护方便等优势,能 够满足各种复杂环境和不同业务需求 。
02
天馈系统的安装流程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现场勘查
对安装地点进行实地考 察,了解周围环境、障 碍物、可用资源等情况
。
设备检查
核对所需设备数量、规 格、完好程度,确保符
合安装要求。
工具准备
根据安装需要,准备合 适的工具和安全设备。
基站地网天馈及设备安装规范
![基站地网天馈及设备安装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6a07e52312b3169a451a481.png)
移动公司地网、天馈及设备安装施工规范一、地网工程(一)电缆下埋引入1、地埋电缆沟与基站地网沟连为体,沟深0.5-0.7米,同时作为基站地网的一组延伸辐射体。
电缆不得与地网扁铁缠绞,下埋长度应大于15m。
2、地埋铠装电力电缆两边均需用3米热镀锌钢管做引下及引上保护,且电力电缆屏蔽层在两边与基站地网做可靠接地,保护钢管用抱箍与市电终端杆和机房墙面必须作不少于3处的固定。
3、铠装电缆在终端杆作引接时必须做回水弯处理,做法:电缆先在电杆横担处绕缠两圈(不得超过三圈),电缆开口应朝下与架空电力线接。
4、地埋沟与机房散水坡相接处,须用水泥和砂石复原处理。
引入孔洞用防火泥做堵塞处理。
5、电力电缆引入需走专门预留孔洞引入,或在离配电箱安装位置较近处开墙洞引入,不得直接从馈线窗引入进机房,破墙处需恢复。
(二)交流配电箱安装1、配电箱须使用膨胀螺丝固定安装在市电进线孔侧并位于室内接地铜排的左侧下方,箱底距地面约1400mm左右为宜。
2、配电箱必须做接地处理,用16平方铜线配铜头与室内接地铜排可靠连接。
3、接头需用合适的铜鼻子并用夜压钳压紧接牢,三相电源线头需用红、绿、黄三色包扎。
4、配电箱安装必须牢靠,安装端正,箱面不得有施工灰土(三)防雷地网埋设1、地网采用闭合环形,在机房和铁塔塔座周围2-5米范围内开挖一圈宽约0.4米,深0.5-0.7米的沟(根据实际情况开挖),敷设40mm×4mm热镀锌扁钢作为机房地网的环形接地体。
2、在环行地网内每隔3米(不大于垂直接地体长度的2倍)埋设一根50mm ×50mm×5mm× 1500mm的热镀锌角钢做垂直接地体(如果岩石山土,每隔2米埋设一根1米角钢地桩),垂直接地体与环形接地体之间焊接连通,在焊接处用沥青作防腐处理,方便雷电流的泄放。
用接地扁钢电焊连接每个角钢接地极,接地扁钢连接必须搭接满焊(不可单点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自身宽度的2倍,电焊四边焊接;3、地网凡电焊过的地方必须做防腐处理,首先清除焊渣,表面除锈,涂防锈漆或涂沥青防锈(涂上第一道沥青,包缠麻布或玻璃丝带,而后涂上第二道沥青方可回填土夯实封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馈系统基本概念和天线安装规范天馈系统是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中关键的一环,包含天线和与之相连传输信号的馈线。
天馈系统的各种工程参数在进行网络优化和规划时的设计是影响网络质量的根本因素。
因此,理解、学习天馈系统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逐一介绍天馈系统的各种概念。
1)天线的基本概念a)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基本电振子的场强叠加);当导线载有交变电流时,就可以形成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长短和形状有关。
在理论上,如果导线无限小时,就形成线电流元,线电流元又被称为基本电振子。
在天线理论中,分析往往都是从基本电振子开始的,因为任何长度的线天线都可以分解为许多无限小的线电流元;而这些天线的辐射场强就是线电流元的场强叠加,因此,天线的辐射能力是随着天线的长度变化而变化的。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考虑线电流元远区场(辐射区)的情况,当两根导线的距离很接近时(左下图),两导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几乎可以抵消,因此此时产生的总的辐射变得微弱。
但如果将两根导线张开(右下图),这时由于两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同,由两导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也相同,因而此时产生的辐射较强。
当导线的长度L远小于产生的电磁波的波长时,导线的电流很小,因而所产生的辐射也很微弱•;而当导线的长度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 导线上的电流就显著增加,此时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我们把能产生较强辐射的直导线称为振子。
当两根导线的粗细和长度相等时,这样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
当振子的每臂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波长时,称为半波对称振子(见下图)。
当振子的全长与波长相等的振子,称为全波对称振子。
将振子折合起来的,称之为折合振子。
对称振子是工程中用到的最简单的天线,它可以作为独立的天线使用,也可以作为复杂天线阵的组成部分或面天线的馈源。
对称振子的方向性比基本电振子强一些,但仍然很弱。
因此,为了加强某一方向的辐射强一个1/2波长的对称振子在800MHz 约200mm 长400MHz 约400mm 长度,往往要把好几副天线摆在一起构成天线阵。
在GSM系统中,我们采用的就是各种类型的天线阵。
b)天线的方向图和能量辐射方向的控制在实际的工程中,我们往往需要天线只接受或只向某一个方向发射。
因此,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具有方向性的天线。
天线的方向性就是指天\、线向一定方向辐射电磁波的能力。
对于接收天线而言,方向性表示天线对不同方向传来的电波所具有的接收能力。
天线的方向性的特性曲线通常用方向图来表示•如下图所示,这就是工程意义上的典型的方向图。
方向图又分为水平方1/2波长向图和垂直方向图两种。
方向图可用来说明天线在空间各个方向上所具有的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能力。
那么,天线的辐射方向是如何被控制的呢?在上一节中,我们了解到最简单的天线系统是“对称振子”,因此,我们先看一下,一个单一的对称振子的方向图是什么样的。
如下图所示,对称振子具有面包圈形的方向图。
实际工程中,为了把信号集中到所需要的地方,我们往往要求把面包圈”压成扁平的形状(下图),以此达到更集中的能量输出。
而对称振子组阵能达到这一效果,增强能量的方向性。
antennaHoriz on tal and vertical diagram with some antenna顶视侧视当对称振子组阵将辐射能控制成扁平的面包圈”形状后,在水平方向的能量就大大增加,增加的能量称为”天线的增益”。
由此引出“增益” 的概念。
“增益”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场强的平方之比,即功率之比。
增益一般与天线方向图有关,方向图主瓣越窄,后瓣、副瓣越小,增益越高。
在这儿增益=10log(4mW/1mW) = 6dBd我们为了将能量更加集中,可把辐射能控制聚焦到一个方向,达到扇形覆盖的效果,我们可以将反射面放在阵列的一边构成扇形覆盖天线。
(如下图)一个对称振子,假设在接收机中有1mW功率在阵中有4个对称振子在接收机中就有4 mW功率侧视在我们的扇形覆盖天线”中,反射面把功率聚焦到一个方向进一步 提高了增益。
这里 ,扇形覆盖天线 ”与单个对称振子相比的增益为 10log(8mW/1mW) = 9dBd1dbd = 3dbd =+ 3db = c) 天线的极化方向\天线所产生的电磁波,在远处接受点处的局部范围内可视为平面波, 该平面波按极化可分为线极化波、椭圆极化波或圆极化波。
相应产生这些\ 一个天线与对称振子相比较的增益 用“dBd 表示一个天线与各向同性辐射器相比较 的增益 用“dB 表示 例如:3dBd =极化波的天线称为线极化天线、椭圆极化天线或圆极化天线。
天线的极化在这里,我们注意到 dbd ”这一单位,而 dBd 和dBi 是有区别的。
扇形覆盖天线”将在 接收机中有8mW 功率也就是说:面包圈形的方向图辐射一个各向同性的辐射器,在方向就是天线辐射的电磁场的电场方向。
在现在实际的工程中,还出现了一种双极化天线,它有如下特点:两个天线为一个整体,封装在一个面包板内天线上两个波各自独立发出。
^nT-在接受天线端,当来波的极化方向与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不一致时, 在接收过程中通常都要产生极化损失,例如:当用圆极化天线接收任一线极化波,或用线极化天线接收任一圆极化波时,都要产生3分贝的极化损失,即只能接收到来波的一半能量。
因此,当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例如水平或右旋圆极化)与来波的极化方向(相应为垂直或左旋圆极化)完全正交时,接收天线也就完全接收不到来波的能量,这时称来波与接收天线极化是隔离的。
在极化天线中,还有一个隔离度的概念:也即代表馈送到一种极化的信号在另外一种极化中出现的比例。
如下图所示:d) 天线的波束宽度在方向图中通常都有两个瓣或多个瓣,其中最大的瓣称为主瓣,其余的瓣称为副瓣。
主瓣两半功率点间的夹角定义为天线方向图的波瓣宽度。
称为半功率瓣宽,也称为半功率角。
主瓣瓣宽越窄,则方向性越好,抗干扰能力越强。
方位”即水平面方向图10dB波束宽度/120-10dB 点峰值X.______-10dB 点-10dB点在这种情况下的隔离为10log(1000mW/1mW) = 30dB603dB3dB波束宽度峰值、___ )-3dB32俯仰面”即垂直面方向图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方向图旁瓣显示上旁瓣抑制下旁瓣抑制e)天线的前后比方向图中,前后瓣最大电平之比称为前后比。
它大,天线定向接收性能就好。
基本半波振子天线的前后比为1 ,所以对来自振子前后的相同信号电波具有相同的接收能力。
后向功_J--------------------------------------------------------------------------------------- 率以dB表示的前后比=10 log (前向功率)(反向功率)典型值为25dB左右,目的是有一个尽可能小的反向功率f)天线的分集技术天线的分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对付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衰落。
如前一章所述,多径效应引起的快衰落往往会降低话音质量,为了保障通话质量就要有衰落储备,也就是接受电平的冗余量,接受质量要求越高,衰落储备也就越高。
如果不采用分集技术的话,发射机就必须提高功率电平以满足衰落储备的要求。
在移动通讯中,由于上行链路受到移动台终端电池容量的限制,因此就采用基站分集技术来降低对移动台功率的要求。
在GSM系统中常采用空间分集和极化分集。
空间分集是GSM常采用的一种方式,通常基站天线都是一发两收所组成,也有互为收发(两根天线)的。
分集接受由两根相距一定距离的接受天线共同接受信号来实现。
两根接受天线距离的大小由两路接受信\ 号的相关性来决定。
一般来讲,两天线间隔距离越大,两接受信号的相/关系数越小。
而最佳的接受方向是与两分集天线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
对于目前我国市区的情况,其小区半径若在3公里左右,基站天线在30米左右,则采用相距3米的分集天线来克服多径衰落。
空间分集又分为水平分集和垂直分集两种,通常要获得相同的相关系数,垂直距离应当为水平距离的5倍。
因此,目前一般采用水平分集来增加3分贝的增益。
由于受到天线铁塔平台的空间限制,因此空间分集实施的工程难度较大。
极化分集是另一种GSM系统中采用的分集方法。
在移动通信中,很少有用户会完全直着手机进行通话,而产生完全垂直的极化波;此外,多径环境也会使传播的电磁波方向发生随机变化,称为去极化相应。
因此,倘若采用接受极化分集就会对这些不良影响产生较好的改善效果。
极化分集是通过极化分集天线(双极化天线)来实现的。
双极化天线一般是在极化平面上由两个互相垂直(正交)的半波振子所构成的交叉振子天线。
这两个互相垂直的天线可以合成在同一个天线单元体内,这意味着如采用收发共用,则每个扇区只需要一根天线。
双极化天线有正交/ 和45度两种极化方式,正交极化方向天线的两个接受信号的相关系数为0,45度极化方向天线的接受信号的相关系数为。
极化分集工程实施简单,但在下行链路上由于信号功率要分路,因此有3db的损耗。
这两种分集方式按性质来讲都属于微分集技术,微分集技术只利用接收机进行分集,接受同一发射点发射的同一信号,对于改善多径效应带来的瑞利衰落作用突出,但对于阴影效应引起的慢衰落作用不大。
要克服这些阴影效应,可以采用宏分集的方法(也称为基站分集),它允许移动台同时链接到不同的基站上,同时接受几个基站来的信号和同时发给几个基站信号。
IS-95 CDMA采用宏分集来消除阴影和实现软切换。
g)天线的下倾角为使波束指向朝向地面,需要天线下倾。
一般天线有两种下倾:机械下倾和电下倾。
机械下倾是利用天线系统的硬件结构调整安装螺母使天线不再垂直安装,而是下倾指向地面。
这种天线在调试下倾角时必须注意,因为这会干扰小区覆盖形状并且可能发生无法预计的反射;另一种电下倾是利用相控阵天线原理,采用赋形波束技术,调整天线各单元的相位,使综合后的天线波形近似于余割平方函数而产生下倾的效果。
这种天线的安装是垂直的、但天线的波束是指向地面的。
在现场使用中,这两种天线都有,有些还是机械加电子下倾,所以一定要辨明天线型号,区别对待。
天线波束下倾的演示h)天线的输入阻抗天线和馈线的连接端,即馈电点两端感应的信号电压与信号电流之比,称为天线的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有电阻分量和电抗分量。
输入阻抗的电抗分量会减少从天线进入馈线的有效信号功率。
因此,必须使电抗分量尽可能为零,使天线的输入阻抗为纯电阻。
输入阻抗与天线的结构和工作波长有关,基本半波振子,即由中间对称馈电的半波长导线,其输入阻抗为(+j)欧姆。
当把振子长度缩短3%〜5%时,就可以消除其中的电抗分量,使天线的输入阻抗为纯电阻,即使半波振子的输入阻抗为欧(标称75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