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6.3尚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大人之务
王公大人
B.不义不近
使……接近
C.门庭庶子、国中之众 国家
D.则上得要也
要领
解析:C项中的“国”意为“都城”。 答案:C
百度文库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 译文:(1)这样以后国家的善于射箭驾车的人 才可能多起来。
8.则是本失其所欲
名词作状语,从根本上
六、文言句式 1.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2.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 3.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4.贤士不可不举 5.此若言之谓也
判断句 判断句 判断句 被动句 固定句式
启迪智慧
1.选文中提到的“善射御之士”是“国之良士”吗?
明确:墨子认为“善射御之士”不是“国之良士”。 因为“国之良士”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 术”,就是说那些道德品行纯厚,有口才,在治国方面 有特长的人才才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而“善射 御之士”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只是墨子拿来论证的一个 事例而已。
解析:A项,根本;从根本上。B项,从事;征服。 C项,通“避”,回避,躲避;通“避”,避免,免除。 D项,均为“提拔”。
答案:D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 )
A.以我.德始就以.列远为无恃 B.任 有之能.则 以举 事之.
C.皆 非竞 为.为 贤.赐 义也
D.不亦得退治而.而谋.得曰乱
(2)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
译文:(2)皇上用来驱使臣下的,只有尚贤事能 这一件事。


5.泰颠于罝罔(同“网”,理解为渔猎之网)
6.莫不敬惧而施(通“惕”,理解为警惕)
7.美章而恶不生(通“彰”,理解为明显,显著)
三、一词多义 尚贤动词,崇尚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副词,尚且 1.尚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名词,志向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形容词,高尚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动词,效法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
归纳主旨
本课选文具体阐述了墨子的“夫尚贤者,政之 本也”的主张。这种主张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 管理阶层开启了希望之门,高举起了以公义为标准选 拔官员的大旗,向任人唯亲的弊政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则国家之治厚

B.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既然这样……那么
6.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题 墨梅》)
7.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元·李寿卿《伍员吹萧》)
8.养军千日,用军一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 折》)
9.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 《牡丹亭》)
10.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祖 动词,出行时祭祀路神,引申为饯行 吾祖死于是名词,先祖
3.逮盖逮当至蓼远洲鄙周郊公外之之被臣逮动动词词,,到逮,捕及, 赶上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名词,手工业作坊 4.肆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名词,店铺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动词,延伸,扩张
有能则举之动词,推荐,选用 举大计亦死动词,发动
5.举 戍卒叫,函谷举动词,攻克,占领 举止失措名词,举动
1.谨上为凿一门
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2.无能则下之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下
3.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辅助的人、帮手
动词作名词,
4.然则众贤之术 用法,使……增多
形容词的使动
5.美章而恶不生 美好的事,丑恶的事
形容词作名词,
6.必将富之贵之 用法,使……富有,使……尊贵
形容词的使动
7.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名词作动词,任用
2.墨子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 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体现了墨子 什么样的思想?
明确:在古代,统治阶级对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看不起 的,那些出身下层的人即使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 墨子的尚贤思想有突破性的意义。他大胆地提出:“官无 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种思 想,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状态,为出 身社会下层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突破了 任人唯亲的弊政,这正是墨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 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 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 宫,宫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 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四鄙之萌人闻之 B.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C.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D.下之所以事上者 解析:A项中的“萌”通“氓”,平民。 答案:A
答案:A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 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 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 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 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 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 在于众贤而已。”
举国上下形容词,全
蓄禄不厚,则民不信动词,信任 言而无信形容词,诚实
6.信 信而有征形容词,真实的 半信半疑动词,相信
烟涛微茫信难求副词,确实
四、古今异义 1.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古义:指在高位者 今义:成人 2.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 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五、词类活用
3.在所谓的“上”和“下”上,墨子和孔子的观点 有何不同?
明确: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要能上 能下,做到择优汰劣。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孔子则认为“上智下愚不移”。意思是说统治者是智 慧的,百姓是愚昧的,这种状况是雷打不动的,具有很浓 的等级观念和愚民思想,应该批判。
4.选文在论述“众贤之术”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
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 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 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 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 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 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 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 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 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 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 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 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C.谨上为凿一门
通“仅”,只
D.阖其自入而求之
全部
解析:D项中的“阖”,意为“关闭”。
答案: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组是( )
A.则夫是尚本贤.失者其,所政矣之本.也 B.以 授官 之政服.事 ,西士服.
C.举今公上义举,义辟不.私辟.怨远
D.禹有举能.益则于举.阴之方之中
《墨子》选读
三、尚 贤
常见名句小集
1.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 《宝剑记》)
2.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元·王实甫 《西厢记》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
4.不是一番寒彻骨,争(通“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琶琶记》)
5.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喜 来春》)
解析:A项,认为;按照。B项,均为人称代词, 他。C项,实行;因为。D项,表顺承;表转折。
答案:B
4.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②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 也 ③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④况又有贤良之士厚 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①②为判断句;③④为定语后置。
明确:文章在论述使“贤良之士”增多时,运用“善 射御之士”进行类比,采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国家想要 让善射御的人增多就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同样 的道理,国家要想使“国之良士”增多,也要“富之贵之、 敬之誉之。”
5.选文为什么引用尧举舜、禹举益、汤举伊尹、文王 举闳夭、泰颠的事例?
明确:文章为了更进一步说明“列德而尚贤”而采用 了引证法,通过列举尧举舜、禹举益、汤举伊尹、文王举 闳夭、泰颠等事例,用事实来证明“尚贤”的重要性。
一、字音识记
1.尚贤(shànɡ)
2.社稷(jì)
3.庖厨(páo)
4.远鄙(bǐ)
5.阖门(hé)
6.罝罔(jū)
二、通假字
1.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通“倘”,理解为倘若)
2.今上举义不辟贫贱(通“避”,理解为避开)
3.四鄙之萌人闻之(通“氓”,理解为民)
4.谨上为凿一门(通“仅”,理解为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