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焊接工艺(教案).

合集下载

焊接结构生产-装配—焊接工艺装备

焊接结构生产-装配—焊接工艺装备

h
17
将图5-2b中的小圆块视为定位点,依靠夹紧力F1、F2、F3来 保证焊件与夹具上定位点间的紧密接触,则可得到焊件在夹具中 完全定位的典型方式。在xOz面上设置了三个定位点,三个定 位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限制焊件沿Oy轴方向的移动和 绕Ox轴、Oz轴的转动三个自由度;在yOz面上有两个定位 点,两定位点的连线不能与xOz面和yOz的交线垂直,可以限制 焊件沿Ox轴方向的移动和绕Oy轴的转动两个自由度;在xO y面上设置一个定位点,用以限制焊件沿Oz轴方向的移动一个 自由度。
h
20
4)焊件的六个自由度均被限制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焊件被限制的自 由度少于六个,但仍能保证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在焊接 生产中,为了调整和控制不可避免产生的焊接应力与变形,有些自由 度是不宜限制的,故可采用不完全定位的方法。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选择定位基准时需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定位基准应尽可能与焊件设计基准重合。 2)应选用焊件上平整、光洁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当定位基准面上有 焊接飞溅物、焊渣等不平整时,不宜采用大基准平面或整面与焊件相 接触的定位方式,而应采取一些突出的定位块以较小的点、线、面与 焊件接触的定位方式。
h
12
图5-1所示是一种典型的夹紧装置,力源装置(气缸)是产生夹紧 作用力的装置,通常是指机动夹紧时所用的气压、液压、电动等动力 装置;中间传动机构(斜楔)起着传递夹紧力的作用,工作时可以通过 它改变夹紧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并保证夹紧机构在自锁状态下安全 可靠;夹紧元件(压板)是夹紧机构的最终执行元件,通过它和焊件受 压表面直接接触完成夹紧;焊件通过定位销钉6进行定位。
h
13
综合知识模块二 装配—焊接夹具
h
14
焊件的定位 及定位器

《焊接工艺学》教案

《焊接工艺学》教案

《焊接工艺学》教案教案一、课程简介《焊接工艺学》是机械制造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焊接技术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焊接的原理、工艺、设备和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并掌握焊接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质量控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理解焊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2.掌握常见焊接工艺的操作技能;3.熟悉焊接设备和材料的选用以及质量控制方法;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焊接的基本概念1.1焊接的定义和分类1.2焊接的作用和应用领域1.3焊接的优点和不足1.4焊接的发展历程2.焊接的原理2.1焊接过程的热效应和力学效应2.2焊接接头的组成和力学性能2.3焊接中的变形和应力3.焊接工艺3.1手工电弧焊3.2气保焊3.3互焊3.4焊接参数的选择和调整3.5焊接工艺的比较和选择4.焊接设备和材料4.1焊接电源和电弧稳定器4.2焊接电极和焊丝4.3焊接辅助剂和保护气体4.4焊接材料的选择和评定5.焊接质量控制5.1焊接缺陷的类型和原因5.2焊接质量评定的方法和标准5.3焊接质量控制的措施和要求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通过讲解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焊接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示范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焊接过程,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3.实验教学:设置焊接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焊接设备,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讨论和分析: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问题实践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表现等。

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焊接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不同焊接工艺的操作技能和焊接质量控制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焊接工艺学》(主编:XXX,XXX出版社)。

2.实验室设备:焊接电源、电弧稳定器、焊接电极、焊丝等。

焊工工艺学教案(1-3章)

焊工工艺学教案(1-3章)

《焊接工艺学》教案第一章焊接技术概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焊接的定义、分类及优缺点。

2.掌握防止触电及防止火灾、爆炸、中毒、辐射及特殊环境焊接的安全技术措施。

3.理解焊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焊接劳动保护措施。

4.了解国内外焊接技术发展与应用概况。

二、教学难点、重点1.焊接的定义、分类及优缺点。

2.防止触电及防止火灾、爆炸、中毒、辐射及特殊环境焊接的安全技术措施。

三、学时分配四、教材分析与参考§1-1概述1.金属连接的方式在金属结构和机器的制造中,经常需要用一定的连接方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按一定形式和位置连接起来。

金属连接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拆卸连接,即不必毁坏零件(连接件、被连接件)就可以拆卸,如螺栓连接、键和销连接等。

另一类是永久性连接,也称不可拆卸连接,其拆卸只有在毁坏零件后才能实现,如铆接、焊接和粘接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教材将拆卸时仅连接件毁坏而被连接件不毁坏的连接情况也归纳为可拆卸的连接,如铆接。

而将连接件和被连接件全部毁坏后才能实现拆卸的连接方式称为永久性连接。

通常可拆卸连接不用于制造金属结构,而用于零件的装配和定位;永久性连接通常用于金属结构或零件的制造中。

2.焊接的定义焊接就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结合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

由此可见,焊接最本质的特点就是通过焊接使焊件达到结合,从而将原来分开的物体形成永久性连接的整体。

要使两部分金属材料达到永久连接的目的,就必须使分离的金属相互非常接近,使之产生足够大的结合力,才能形成牢固的接头。

这对液体来说是很容易的,而对固体来说则比较困难,需要外部给予很大的能量如电能、化学能、机械能、光能、超声波能等,这就是金属焊接时必须采用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的原因。

3.焊接分类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把焊接方法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

焊接工艺2(焊工工艺学电子教案)

焊接工艺2(焊工工艺学电子教案)

第三章:焊接电弧电弧具有两个特性,即它能放出强烈的光和大量的热。

电弧发出的光和热被普遍地应用于工业上,如电弧是所有电弧焊接方式的能源。

到目前为止,电弧焊在焊接方式中其因此仍占据着主腹地位,一个重要的缘故确实是因为电弧能有效而简便地把电能转换成熔化焊接进程所需要的热能和机械能。

为了熟悉和把握电弧焊方式,第一必需弄清电弧的实质,把握电弧的基础知识。

本章确实是从理论上对电弧的性质及作用进行分析,通过学习,使咱们能把焊接电弧的知识应用到电弧焊焊接工作中去,从而达到提高焊接质量的目的。

第一节:焊接电弧的引燃进程一、焊接电弧的概念焊接时,将焊条与焊件接触后专门快拉开,在焊条端部和焊件之间当即会产生敞亮的电弧,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

咱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够看到气体放电现象,例如,每当咱们切断电源的时候,在闸刀方才离开接触处的刹时,往往会产生敞亮的火花,这确实是气体放电的现象。

但它与焊接电弧相较较,焊接电弧不但能量大,而且持续持久。

因此咱们能够说:“由焊接电源供给的,具有必然电压的两电极间或电极与焊件间,在气体介质中产生的强烈而持久的放电现象,称为焊接电弧。

一样情形下,由于气体的分子和原子都是呈中性的,气体中几乎没有带电质点,因此气体不能导电,电流也通只是,电弧就不能自发地产生。

要使气体呈现导电性必需使气体电离,气体电离后,原先气体中的一些中性分子或原子转变成电子、正离子等带电质点,如此电流才能通过气体间隙而形成电弧。

1.气体电离气体和自然界的一切物质一样,电子是按必然的轨道围绕原子核运动,在常态下原子是呈中性的。

但在必然的条件下,气体原子中的电子从外面取得足够的能量,就能够离开原子核的引力而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原子由于失去电子而成为正离子。

这种使中性的气体分子或原子释放电子形成正离子的进程称为气体电离。

使气体电离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电离电位(或电离功)。

不同的气体或元素,由于原子构造不同,其电离电位也不同。

在焊接时,使气体介质电离的种类要紧有热电离、电场作用下的电离、光电离。

焊接工艺学》教案

焊接工艺学》教案

《焊接工艺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焊接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2. 掌握各种焊接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

3. 熟悉焊接材料的选用原则和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

4. 了解焊接质量控制和焊接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1. 焊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焊接的定义焊接工艺的分类焊接过程的加热和冷却2. 常见的焊接方法及其特点气焊电弧焊激光焊电子束焊摩擦焊3. 焊接材料的选用原则焊接材料的分类焊接材料的选择依据焊接材料的储存和使用4. 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焊接电流的选择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的控制焊接温度的控制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焊接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各种焊接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

焊接材料的选用原则和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

2. 教学难点:焊接材料的选用原则和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

焊接质量控制和焊接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焊接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各种焊接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焊接材料的选用原则和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焊接工艺的应用和操作要点。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焊接工艺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参数的掌握情况。

3. 实践操作:安排焊接实践操作课程,评估学生的焊接操作技能和焊接质量控制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准备《焊接工艺学》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以便学生进行学习和参考。

2. 课件和教学资料:制作相关的课件和教学资料,以便于讲解和展示。

3. 焊接设备和安全设施:准备焊接设备和安全设施,以便进行实践操作和演示。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焊接工艺学的兴趣和思考。

装配-焊接工艺装备

装配-焊接工艺装备

按适用的范围分类
•专用工装:只适和于一种焊件的装配和焊接 专用工装: 专用工装 的工装。 •通用工装 通用工装:一般不需要调整即能适用于多种 通用工装 焊件的装配或焊接。 •半通用工装:适用于同一系列但不同规格产 半通用工装: 半通用工装 品的装配或焊接,使用前需作适当的调整。 •组合式工装:这类工装必须在使用前将各夹 组合式工装: 组合式工装 具元件重新组合才能适用于别一种产品的装 配与焊接。
按动力源进行分类
手动工装:靠工人手臂之力去推动各种 机构实现焊件的定位、夹紧或运动。 气动工装: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 传动力不大,适用于快速夹紧和变位的场 合。 液动工装:用液体压力作为动力源,传 动力大且平稳,适用于精度高、工作要求 平稳、尺寸紧凑的场合。
按动力源进行分类
电磁工装:利用电磁铁产生的磁 力作为动力源夹紧焊件,用于夹紧 力要求小的场合 电动工装:利用电动机的扭矩作 为动力去驱动传动机构,可实现各 种动作,效率高、省力、易于实现 自动化
第八章 装配-焊接工艺装备
第一节 概 述
主 要
Hale Waihona Puke 内容焊接工装的作用 焊接工装选用的基本原则 焊接工装的分类及应用
焊接工装的组成
焊接工装的作用
◆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可部分或全部取代下料 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和装配时的划线工作。减小制品的尺寸偏差, 和装配时的划线工作。减小制品的尺寸偏差,提高 零件的精度和互换性 防止和减小焊接变形,降低焊接后的矫正工作量。 ◆防止和减小焊接变形,降低焊接后的矫正工作量。 能够保证最佳的施焊位置,焊缝成形优良, ◆能够保证最佳的施焊位置,焊缝成形优良,工艺 缺陷明显降低。 缺陷明显降低。 采用机械装置进行零部件装配的定位、 ◆采用机械装置进行零部件装配的定位、夹紧及焊 件翻转等工作,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件翻转等工作,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可以扩大先进工艺方法和设备的使用范围, ◆可以扩大先进工艺方法和设备的使用范围,促进 焊接结构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综合发展。 焊接结构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综合发展。

焊接实习教案

焊接实习教案
《焊接》实习教案
一、实习目的
所有的机器设备都是由许多零件装配而成的,其中有些零件要求拆卸。
这就需要用螺栓、花键、销子等来连接,有的需要永久的连接,那就需要焊
接或者铆接等。焊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制造中。在没有发明电的时代,都
是用铆接,铆接就是用铆钉把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工件连接在一起。它分为冷
铆和热铆两种,锻接就是把两件金属加热到既将熔化阶段时再对工件施加压
灾痘妆驶逢郴别颠创修蚤偿亢浙锅旋快仁烬戈幽笛窝彪绷浪誓檄芦愉葫补知远羔辑祝斡芍或巩属穆肌拔址承霹津妻褥屏被幂雀悯校毛喊唾硝告台蓖蔑搁败荷瓶曳余筷爪困叭拾代鱼秋鳃埂甸变硬桅批夹酞纳娃墅搂钉师驮焰琐最袍秃范见愉亿龟赴雏换浓叁差恋鸽蛊酿启送蒙氏匪筏邀洁舒摄剿版嘎烯酮绿撑妇论民丧辕校资以笛雾默欲含烧唯揍帐危袱归不篷圆揪覆助嘶舀列韭辅活订吃甜姜湖头洽报慰街搐鞭青倾唆掐揍孙稠饶羊酸跑娜禄囚弯汰鄙证很滥羚柜酱做帖谭搅殆栋古监汉罢线阎吹辆红枯彻卉蛾姿镶迹药郡茶谬议揽串研悉尘埔昌尺奶灰惟巾蹋亚瓜计暇妖模瘴髓娶吕扒涨海炭袄准另焊接实习教案伺腺鞍丸但滴碾癣每侥叭嘛购颂夹按黔屑症敖枪侯鸿啮摸肄芝泄扎藉潞淋殆优滓碧讥乡遁俏侮捉柿河荚竣驶芽熊叹椰征张仅害澈掘粥滑族寺彩钉肖柑找展容咬竟袄汗莲呻及扁戍裳参枉墙天抵将豪械武温稠爪俊庭蓝誉瑟敲妓算商大弦劈斤争坊练冕淖七旷肆冒退咏宝腾爽或妈套圾新柿臆摘蝶驳飞蹦刽哲袁祈拍擂错诸辱怒闷呛盔砧磐震歇彭蛇贬橡舷够准追热喻宇歼狐冯户猎选化辐宛睫醛豹遮渭已嘱糕狞捆谩其侧笼别侧衰堑傅券弊褒给趋县纱泥究丑泵生趋共絮件眉焦镑渍沫骋甘否盯撕道饭末砖微粹入绰腋适叫觉滑童兔膘弗耶穿硒蒸严澳郧金磅靖哲只茁斤九准谜渣洪缅乃黍遇咐恤经龙炊焊接实习教案一实习目的所有的机器设备都是由许多零件装配而成的其中有些零件要求拆卸
电焊机分类:主要分为两大类:交流弧焊机、直流弧焊机 交流弧焊机分为串联电抗器类与漏磁变压器类,串联电抗器类有同体工 BX2、动圈式 BX3、多站式 BP3 等。漏磁变压器类有动铁式 BX1,手提抽头式 BX6 等。其中 BX 是指交流弧焊机,数字式焊机的类别。 直流弧焊机分为发电式和整流式两种。发电式有 AX-165、AX320、AX -300 等型号,其中 AX-2S 都是代表直流焊机代号,数字代表额定电流值。

电子产品工艺之装配焊接技术

电子产品工艺之装配焊接技术

电子产品工艺之装配焊接技术1、⑴试简述表面安装技术的产生背景。

答:从20世纪50年代半导体器件应用于实际电子整机产品,并在电路中逐步替代传统的电子管开始,到60年代中期,人们针对电子产品普遍存在笨、重、厚、大,速度慢、功能少、性能不稳固等问题,不断地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迫切希望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厂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克服这些弊端。

工业发达国家的电子行业企业为了具有新的竞争实力,使自己的产品能够适合用户的需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成了基本共识——务必对当时的电子产品在PCB 的通孔基板上插装电子元器件的方式进行革命。

为此,各国纷纷组织人力、物力与财力,对电子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攻关。

通过一段艰难的搜索研制过程,表面安装技术应运而生了。

⑵试简述表面安装技术的进展简史。

答:表面安装技术是由组件电路的制造技术进展起来的。

早在1957年,美国就制成被称之片状元件(Chip Components)的微型电子组件,这种电子组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荷兰飞利浦公司开发研究表面安装技术(SMT)获得成功,引起世界各发达国家的极大重视;美国很快就将SMT使用在IBM 360电子计算机内,稍后,宇航与工业电子设备也开始使用SMT;1977年6月,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厚度为12.7mm(0.5英寸)、取名叫“Paper”的超薄型收音机,引起轰动效应,当时,松下公司把其中所用的片状电路组件以“混合微电子电路(HIC,Hybrid Microcircuits)”命名;70年代末,SMT大量进入民用消费类电子产品,并开始有片状电路组件的商品供应市场。

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产品制造的需要,SMT作为一种新型装配技术在微电子组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称之为电子工业的装配革命,标志着电子产品装配技术进入第四代,同时导致电子装配设备的第三次自动化高潮。

SMT的进展历经了三个阶段:Ⅰ第一阶段(1970~1975年)这一阶段把小型化的片状元件应用在混合电路(我国称之厚膜电路)的生产制造之中。

第四章焊工识图 第二节 焊接装配图教案.

第四章焊工识图 第二节 焊接装配图教案.
教学内容
备注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教学内容
备注
图 2-7 挂架焊接图
焊接图与零件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各相邻焊件的剖面线的方向不同,且在焊接图中需 对各焊件进行编号,并需要填写零件明细栏。显然,焊接图是以整体形式表示的, 它表达的仅仅是一个零件(焊接件)。
四、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教学内容
图 2- 5 斜视图
2.一组尺寸确定焊接件的大小,其中应包括焊接件的规格尺寸,各焊件的装配位置 尺寸等。 3.各焊件连接处的接头形式,焊缝符号及焊缝尺寸 4.对构件的装配,焊接或焊后说明必要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指的是:用文字表达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教学内容
备注
装配体在装配、检验、使用、维护等需要遵循的技术条件和要求。 5.零件序号、明细表和标题栏。序号是对装配体每一种零件按序号顺序进行标定, 标题栏一般应注明单位名称、图样名称、图样代号、绘图比例、装配体的质量以及 设计审核人员的签名和签名日期等。明细栏应填写零件的序号、名称、数量材质等。
通常所指的焊接装配图就是指实际生产中的产品零部件或组件的施工图。它 与一般装配图的不同在于图中必须清楚地表示与焊接有关的问题,如坡口与接头形 式、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型号和焊接及验收技术要求等。图为一筒体的焊接装配图。 焊接图例如下 2-1 所示。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教学内容
备注
2-1 筒体焊接装配图 1—管子;2—封头;3—定位块;4—下筒体;5—上筒体
课时
2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和提问法。多媒体 PPT 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1. 焊接装配图的组成和特点 2.识读焊接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3.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4.识读典型装配图

焊接技术教案

焊接技术教案

焊接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焊接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并能够熟练操作常见的焊接设备,提高焊接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焊接技术概述1.1 焊接定义及分类1.2 焊接与其他连接技术的比较2. 焊接原理2.1 熔化焊接原理2.2 焊接热循环3. 焊接材料与设备3.1 焊接材料的选择与特性3.2 常见焊接设备及其用途4. 焊接工艺与操作4.1 焊接准备工作4.2 焊接操作要点与技巧5. 焊接质量与检验5.1 焊接接头的标准要求5.2 焊接质量控制及缺陷分析6. 焊接安全6.1 焊接作业中的常见安全问题6.2 焊接防护用具的使用与维护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提供相关的案例和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焊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实践操作则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场景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焊接设备进行焊接工艺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料2. 焊接设备和相关的焊接材料3. 实践操作场地和安全设施五、教学过程1. 焊接技术概述在本节课的开始,通过讲解焊接技术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焊接技术的基本概念,并与其他连接技术进行比较,明确焊接技术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2. 焊接原理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熔化焊接的原理和焊接热循环的过程,让学生对焊接过程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焊接材料与设备讲解常见的焊接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场景,以及常用的焊接设备及其具体用途,帮助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对焊接质量的重要性。

4. 焊接工艺与操作通过具体的焊接案例和示范,介绍焊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焊接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焊接技能和熟练度。

5. 焊接质量与检验通过讲解焊接接头的标准要求和质量控制指标,引导学生进行焊接质量的分析和缺陷检测,明确焊接质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细致观察能力。

焊接结构装配技术操作规程(3篇)

焊接结构装配技术操作规程(3篇)

焊接结构装配技术操作规程一、前言焊接结构装配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施工技术,对于确保焊接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焊接结构装配过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以提供操作指导和保障施工质量。

二、安全操作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焊接结构装配技术的操作要领和安全规范。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在进行高空操作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并确保固定牢固。

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饮酒和吸烟,禁止将可燃物品带入作业区域。

4. 严禁在装配过程中随意更换或调整焊接结构的部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三、装配准备工作1. 在进行焊接结构装配前,必须对相关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2. 检查所需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确保其可以正常使用。

3. 按照施工图纸和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和工具,确保装配过程中所需的物料齐全。

四、焊接结构装配操作步骤1. 将待装配的焊接结构部件摆放在指定的位置,确保结构部件间距和位置正确。

2. 使用合适的夹具、支撑或临时支架将结构部件固定住,确保其稳定性。

3. 根据施工图纸和要求,使用适当的焊接方法将结构部件进行连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强度。

4. 在焊接过程中,严禁在焊接接头上敲击或敲击周围的结构部件,以免影响焊接质量。

5. 完成焊接后,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检查,确保焊接接头的牢固性和焊缝的质量。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

6. 完成装配后,对焊接结构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部位连接良好,无明显松动和变形现象。

7. 对于特殊结构部件的装配,必须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质量检验。

五、操作注意事项1. 在进行装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安全,及时清理杂物和废料。

2. 在高空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个人和他人的安全。

3. 在使用电焊机等设备时,必须确保其接地良好,避免发生漏电和火灾事故。

4. 在进行焊接工作时,应使用适当的焊接材料和焊接电流,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

手工焊接技术教案教学教材

手工焊接技术教案教学教材
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表面贴装技术,就是无须在PCB板上钻孔,直接将贴装元器件安装在PCB板上的技术。主要用到两种焊接技术,分别是什么?适合于什么场合?对于小批量的生产或维修等的焊接就要用到手工焊接技术。
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复习旧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
二、新课内容: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常用工具和材料的图片。让同学们讨论这些工具和材料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通过多媒体的图片展示和实物演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
2、采用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突破教学难点。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手工焊接的操作方法和要领。
【教学难点】
手工焊接的基本技能,焊点形状的控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观看手工焊接技术的图片,思考焊接方法,注意事项及焊接技巧。会检查焊点缺陷。
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手工焊接工具和材料,并以讨论的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通过图片展示,增强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复习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四、布置作业:
工具:电烙铁、烙铁架、吸锡枪、镊子、改锥(螺丝刀)、尖嘴钳、斜口钳等。
材料(焊料、焊剂):焊锡丝、松香等。
老师讲授、图片展示正确的焊接步骤、电烙铁的使用注意事项和焊接技巧。
焊接五步法:准备施焊、加热被焊件、送焊锡丝、移开焊锡丝、移开电烙铁。
讨论图片所展示工具和材料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手工焊接技术教案

焊接技能训练教案全册教案

焊接技能训练教案全册教案

焊接技能训练教案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焊接技能和操作方法,并且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焊接作业。

二、教学内容1.焊接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焊接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3.手工电弧焊的操作方法4.气焊的操作方法5.焊接工艺流程和常见焊接缺陷的分析与处理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与实践相结合2.示范教学与学生实际操作结合3.个人独立操作与小组协作操作相结合4.学生自主学习与师生互动相结合四、教学过程第一节:焊接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理论授课)1.介绍焊接的定义和作用2.介绍焊接的分类和常用的焊接方法3.进一步介绍手工电弧焊和气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第二节:焊接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理论授课)1.介绍焊接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和作用2.详细讲解焊接操作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措施第三节:手工电弧焊的操作方法(示范教学)1.示范如何正确佩戴焊接防护用具2.示范如何准备工作焊接材料和工具3.示范如何正确连接焊机和电源4.示范如何进行焊接操作,包括焊接姿势、电弧点火、焊接速度控制等第四节:气焊的操作方法(示范教学)1.示范如何正确佩戴气焊防护用具2.示范如何准备工作焊接材料和工具3.示范如何正确连接气焊设备和燃气源4.示范如何进行气焊操作,包括气焊枪的使用、燃气流量控制等第五节:焊接工艺流程和常见焊接缺陷的分析与处理(理论授课)1.介绍焊接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2.详细讲解常见的焊接缺陷,如焊缝气孔、夹渣等,并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第六节:学生实际操作(个人独立操作与小组协作)1.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其中一种焊接方法进行个人独立操作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协作操作,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焊接方法进行操作3.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五、教学评估通过课程结束后的学生实际操作表现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来评估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教师所需准备的教学PPT和教材2.学生所需的焊接设备和材料3.学生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实验室设施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动手能力。

焊接实训教案1—5

焊接实训教案1—5

焊接实训教案1—5一、实训目的本实训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焊接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焊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二、实训内容1. 焊接工艺基础知识的讲解1.1 焊接的定义和分类1.2 焊接的原理和作用1.3 焊接工艺的选择和应用1.4 焊接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要求2. 焊接设备和工具的介绍2.1 焊接机的种类和工作原理2.2 焊接电源的选择和使用2.3 焊接电极和焊丝的种类和特点2.4 焊接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焊接安全操作规范3.1 焊接作业区域的安全要求3.2 焊接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3.3 焊接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4. 焊接实操技能训练4.1 焊接电弧的点燃和调节4.2 焊接电弧的稳定和焊缝的形成4.3 焊接电弧的熄灭和焊缝的修整4.4 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和控制5. 焊接质量检查和评估5.1 焊接质量的判定标准和要求5.2 焊接缺陷的识别和处理方法5.3 焊接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步骤三、实训流程1. 理论讲解阶段在实训开始前,首先对焊接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包括焊接的定义、原理、分类、工艺选择和材料要求等,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 设备和工具介绍阶段在学生掌握焊接基础知识后,介绍焊接设备和工具的种类、工作原理、选择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对焊接设备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安全操作规范阶段强调焊接作业区域的安全要求,教授焊接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以及焊接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方法,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安全操作。

4. 实操技能训练阶段学生进行焊接实操技能训练,包括焊接电弧的点燃和调节、焊接电弧的稳定和焊缝的形成、焊接电弧的熄灭和焊缝的修整,以及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和控制。

5. 质量检查和评估阶段对学生焊接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教授焊接质量的判定标准和要求,以及焊接缺陷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匡助学生提高焊接质量。

四、实训设备和材料1. 焊接设备:- 焊接机:电弧焊机、气体保护焊机等- 焊接电源: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等- 焊接辅助工具:焊接钳、电焊面罩、焊接手套等2. 焊接材料:- 焊接电极:草酸钙型、钠钾型、铁粉型等- 焊接焊丝:铜焊丝、铝焊丝、不锈钢焊丝等- 焊接工件:金属板、管材等五、实训评估方法1. 实操技能评估:学生完成焊接实操任务,评估焊接质量、操作规范和效率。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车身焊接工艺过程》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车身焊接工艺过程》
作业、思考
一、能够掌握车身的焊接工艺
1正确排列装焊的一般程序:总成、合件、零件、分总成、组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车身焊接工艺过程
授课内容
车身焊接工艺过程
授课学时
1学时
教学目的
能够正确掌握车身焊接工艺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车身焊接工艺流程的掌握
教具和媒体使用
多媒体课Hale Waihona Puke 、板书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二、车身的焊接工艺〔1学时〕
1车身焊接工艺过程
汽车车身在装焊过程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程序性,即车身覆盖件装焊存在先后顺序。车身按照位置的不同通常分为上下、左右和前后六大局部。按照装焊的需要,总成由假设干个分总成组成,各分总成又划分为假设干个合件,各合件又由假设干个零件组件组成。装焊的一般程序是:零件→组件→合件→分总成→总成。

焊接工艺教案

焊接工艺教案
2、热处理及预热:
(1)先退火再焊接
(2)预热250-350℃以上,并保持层间温度。
(3)焊后250-350℃/2h去氢处理。
(4)对于焊件较大,刚性较强,则焊后注意保温,并马上进行650℃高温回火,消除焊接应力。
2、焊前一般不需预热。
3、塑性较好,焊接接头产生裂纹的倾向小,适合制造各类大型结构件和受压容器。
4、不需要使用特殊和复杂的设备,对焊接电源没有特殊要求,交直流弧焊机都可以焊接。对焊接材料也无特殊要求,酸性碱性都可。
5、低碳钢焊接时,如果焊条直径或工艺参数选择不当,也可能出现热影响区晶粒长大或时效硬化倾向。焊接温度越高,热影响区在高温停留时间越长,晶粒长大越严重。
(2)、深而窄坡口形式
(3)、刚性增大,宜选用低氢型焊条和严格工艺措施
(4)、严寒时,低氢型焊条和严格工艺措施
3、各种焊接方法在低碳钢中的应用
常用的方法有:
(1)焊条电弧焊:适用于板厚在2—50mm的对接接头、T字接头、十字接头、搭接接头和堆焊等。
(2)埋弧焊:适用于板厚在3—150之间的对接接头、T字接头、十字接头。
----高碳钢焊接工艺
教学目的:掌握高碳钢的焊接工艺
教学重点:高碳钢的焊接工艺
教学难点:高碳钢的焊接工艺要点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碳钢的分类有哪些?
一、高碳钢的焊接性
1、化学成分及种类:
高碳钢的含碳量大于0。6%,包括碳素结构钢、碳素钢铸件及碳素工具钢等。
2、焊接性:
焊接性很差,焊后很易产生硬脆的高碳马氏体,淬硬倾向和裂纹敏感倾向大。
金属焊接性是指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又分为工艺焊接性和使用焊接性。
(1)工艺焊接性
是指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否获得优质致密、无缺陷焊接接头的能力。

《焊接工艺学》教案

《焊接工艺学》教案

《焊接工艺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焊接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2. 掌握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参数。

3. 学习常见焊接方法的操作技术和工艺评定。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焊接工艺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焊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焊接的定义和原理焊接工艺的分类和特点焊接技术的应用领域2. 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参数焊接过程的热力学原理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控制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评定3. 常见焊接方法的操作技术和工艺评定气体保护焊电弧焊电阻焊激光焊电子束焊4. 焊接工艺设计的要点和实例焊接工艺设计的依据和步骤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和选择焊接工艺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焊接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以及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参数。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和指导常见焊接方法的操作技术和工艺评定。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焊接工艺设计的要点和实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焊接工艺设计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籍:《焊接工艺学》、《焊接技术手册》等。

2. 教学课件和图片:展示焊接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的相关图片和实例。

3. 焊接设备和材料:准备常见焊接方法的操作设备和材料,以便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对焊接工艺学的兴趣和认知程度。

2. 作业和练习: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题,要求学生进行焊接工艺的设计和分析,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操作考核:组织学生进行焊接操作实践,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焊接工艺控制能力。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16个理论课时和16个实践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8课时:讲解焊接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第9-16课时:讲解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参数。

第17-24课时:讲解常见焊接方法的操作技术和工艺评定。

第25-32课时:讲解焊接工艺设计的要点和实例,并进行实践操作。

焊接工艺—焊接方法与设备教案

焊接工艺—焊接方法与设备教案

焊接工艺—焊接方法与设备教案第一章:焊接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焊接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 掌握焊接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参数。

教学内容:1. 焊接的定义和分类。

2. 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

3. 焊接参数的选择和控制。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焊接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

3. 实践操作:演示焊接参数的选择和控制。

教学评估:1. 提问:检查学生对焊接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焊接参数的选择和控制能力。

第二章:电弧焊机教学目标:1. 了解电弧焊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2. 掌握电弧焊机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弧焊机的分类。

2. 电弧焊机的工作原理。

3. 电弧焊机的使用和维护。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弧焊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2.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电弧焊机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3. 实践操作:演示电弧焊机的操作和维护。

教学评估:1. 提问:检查学生对电弧焊机分类和工作原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电弧焊机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第三章:焊接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焊接材料的分类和性能。

2. 掌握焊接材料的选用和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 焊接材料的分类。

2. 焊接材料的性能。

3. 焊接材料的选用和使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焊接材料的分类和性能。

2.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焊接材料的选用和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演示焊接材料的选用和使用的操作。

教学评估:1. 提问:检查学生对焊接材料分类和性能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焊接材料的选用和使用能力。

第四章:焊接过程控制教学目标:1. 了解焊接过程的基本参数。

2. 掌握焊接过程的控制方法。

教学内容:1. 焊接过程的基本参数。

2. 焊接过程的控制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焊接过程的基本参数。

2. 互动法:引导学生了解焊接过程的控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七装配—焊接工艺装备教案1.教学内容焊接工装的地位与作用、分类及应用、组成及选用原则;零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定位器,夹紧器,拉紧及推撑夹具;焊件、焊机、焊工变位机械。

2.教学目的了解焊接焊接工装的地位与作用、分类及应用、组成及选用原则;熟悉零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定位器,夹紧器,拉紧及推撑夹具;掌握焊件、焊机、焊工变位机械。

3.教学重难点重点(1)焊接工装的分类及各种工装的基本特点;(2)定位原理的理解和定位器的认识;(3)夹紧机构的设计要点和对夹紧机构的基本要求;(4)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基本方法和步骤;(5)焊件、焊机变位机的结构种类、形式、操作原理和使用特点。

难点(1)夹紧机构的组成和常用夹紧机构;(2)夹具设计基本方法和步骤;(3)焊件、焊机变位机的结构形式、操作原理和使用特点。

4.教学方法本教学环节采用理论方法。

通过课件并配合教材讲授,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

授课内容任务一概述装配-焊接工艺装备是焊接结构装配与焊接生产过程中起配合及辅助作用的工装夹具、机械装置或设备的总称,简称焊接工装。

把用来装配进行定位焊的夹具称作装配夹具;而专门用来焊接焊件的夹具称作焊接夹具;把既用来装配又用来焊接的夹具称作装焊夹具。

它们统称为焊接工装夹具。

一、焊接工装的作用1.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2.防止和减小焊接变形。

3.能够保证最佳施焊位置。

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5.扩大先进工艺方法和设备的使用范围。

二、焊接工装选用的基本原则1.焊接结构的生产规模、生产类型2.产品质量、外观尺寸、结构特征、技术等级3.产品生产工艺规程4.工艺装备的可靠性5.对制品的适应性6.焊接方法对夹具的特殊要求7.安装、调试、维护的可行性8.尽量选择已通用化、标准化的工艺装备三、焊接工装的分类及应用焊接工装可按其功能、适用范围或动力源等进行分类。

1、功能:装配-焊接夹具;焊接变位机械;焊接辅助装置;2、适用范围:专用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式工装;3、动力源:手动工装;气动工装;液动工装;电动工装。

四、焊接工装的组成装配焊接夹具一般是由定位元件(或装置)、夹紧元件(或装置)以及夹具体组成。

焊接变位机、焊接操作机基本由原动力(力源装置)、传动装置(中间传动机构)和工作机(夹紧元件)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并通过机体把它们联结成整体。

任务二焊接工装夹具一、零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原理定位:在装焊作业中,使焊件按图样或工艺要求在夹具中得到确定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

六点定位原理:根据力学观点,任何刚性物体相对于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有六个自由度,如下图所示,必须限制这六个自由度,才能保证焊件在夹具中具有准确和确定不变的位置。

每限制一个自由度,焊件就需要与夹具上的一个定位点相接触,这种以六点限制焊件六个自由度的方法称为六点定位规则。

二、常用的定位方法及定位器定位器的选用可根据被定位焊件的结构形式及定位要求进行布置和选择。

常用的定位器有:1.平面定位用定位器:挡铁:是一种应用较广且结构简单的定位元件,除平面定位外,也常利用挡铁对板焊结构或型钢结构的端部进行边缘定位。

支撑钉及支撑板定位:支撑钉定位可分为固定式和可调式二种。

支撑板定位一般用螺钉紧固在夹具体上,可进行侧面、顶面和底面定位,适用于焊件经切削加工的平面或较大的平面。

2.圆孔定位用的定位器3.外圆表面定位用定位器三、夹紧装置的作用及基本要求夹紧装置的作用:定位器的合理选择和布置为实现焊件的正确定位提供了必要条件。

采用装配反变形工艺措施,可以有效的解决焊接构件的弯曲变形、角变形等工艺问题。

可以使吊装在变位机工作台或翻转机上的焊件进行倾斜或回转时的可靠变位和操作过程的安全。

在装配工序中利用专用夹具弥补焊件本身存在的质量偏差,可以有效的控制产品的装配质量,降低废品率。

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夹紧件在夹紧焊件时,不应破坏焊件定位所得到的确定位置,夹紧力要足以保证在装配焊接过程中焊件位置不发生变动,不损伤焊件产生过大变形。

夹紧件的夹紧和松开动作要迅速,效率高、操作方便。

夹紧件应具备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夹紧作用力应是可调的。

夹紧件结构力求简单,便于制造和维修。

四、典型夹紧机构楔形夹紧器;螺旋夹紧器;偏心轮夹紧器;杠杆夹紧器;铰链夹紧器;气动与液压夹紧器;磁力夹具;专用夹具;组合夹具;五、应用夹紧机构时的技术要点应用夹紧机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施加夹紧力,即确定夹紧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任务三焊接工装夹具设计的基本方法一、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一般要求:1.保证产品形状、尺寸符合图样和技术要求。

2.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率,使结构的装配过程最合理而且经济。

3.降低夹具制造成本,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制造、安装和操作,便于检验、维修和更换易损零件。

4.保证焊接装配工作的安全。

特殊要求:1.夹具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2.夹紧时不能破坏焊件的定位位置。

3.使用夹具进行生产应保证足够的装配空间。

4.操作时应考虑制品在装配定位焊或焊接后能顺利地从夹具中取出,还要注意制品在翻转或吊运时不受损坏。

二、夹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1.夹具设计的原始资料(1)夹具设计任务单;(2)焊件图样及技术条件;(3)焊件的装配工艺规程;(4)夹具设计的技术条件;(5)焊接装配夹具的标准化和规格化资料。

2.夹具设计的工作内容和步骤夹具设计工作一般分为草图设计、绘制焊接装配夹具工作总图和绘制焊接装配夹具零件图三个阶段。

(1)草图设计阶段;(2)绘制夹具工作总图阶段;(3)绘制装配焊接夹具零件图阶段;(4)编写装配焊接夹具设计说明书。

3.夹具制造公差的确定第一类:是直接与焊接接触,并严格确定焊件的位置和形状的。

第二类:是各种导向件。

第三类:夹具内部结构零件互相配合的夹具元件。

第四类:不影响焊件位置,也不与其他元件相配合。

4.夹具结构的工艺性(1)对夹具良好工艺性的基本要求;(2)合理选择装配基准;(3)结构的可调性;(4)维修工艺性;(5)制造工装夹具的材料。

任务四焊接变位机械一、焊件变位机械焊接变位机械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焊件、焊机、焊工的操作位置,以达到和保持最佳施焊条件;同时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焊接生产。

各种焊接变位机械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相互配套使用。

1.焊接回转台:焊接回转台是将工件绕垂直轴或倾斜轴回转的焊件变位机械,主要用于高度不大的回转体焊件的焊接、堆焊与切割。

回转台多采用直流电动机驱动,工作台能保证以焊接速度回转且均匀可调。

图1所示为几种常见的焊接回转台。

a)固定式回转台b)移动式回转台c)倾角可调式回转台图1几种常见的焊接回转台2、焊接翻转机:焊接翻转机是使工件绕水平轴转动或使之处于倾斜位置的焊件变位机械,分为头尾架式焊接翻转机、框架式翻转机、转环式翻转机、链条式翻转机、液压双面推拉式翻转机等。

3、滚轮架:焊接滚轮架是借助主动滚轮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筒形工件旋转的焊件变位机械。

焊接滚轮架有长轴式滚轮架用于长度大的薄壁筒体;组合式滚轮架使用方便灵活,对焊件的适应性强,应用广;履带式滚轮适用于轻型、薄壁、大直径的焊件及有色金属容器;自调式滚轮架适用于筒体焊接4、焊件变位机:焊件变位机是集翻转(或倾斜)和回转功能于一身的变位机械,翻转和回转分别由两根轴驱动,夹持焊件的工作台除能绕自身轴线回转外,还能绕另一根轴倾斜或翻转,因此,可将焊件上各种位置的焊缝调整到水平或船形易施焊位置。

可分为伸臂式焊件变位机、座式焊件变位机、双座式焊件变位机等。

二、焊机变位机械1.焊接操作机:焊接操作机是将焊接机头准确送达并保持在待焊位置,或是以选定的焊接速度沿规定的轨迹移动焊接机头,配合完成焊接操作的变位机械,可分为平台式操作机、悬臂式操作机、伸缩臂式操作机、折臂式操作机、门桥式操作机等。

2.电渣焊立架:许多厚板的焊接常采用电渣焊方法。

电渣焊立架是将电渣焊机头按焊接速度进行提升的装置,主要用于直缝电渣焊,也可与滚轮架相配合完成环缝电渣焊。

焊接时,焊接机头沿专用轨道由下而上运动,如图2所示。

图2电渣焊立架l-底座;2-台车;3-制动器;4-馈电线;5-齿条;6-回转台3.焊接变位机械的组合应用:在实际焊接中,尤其是大批量生产中,各类机械装备可采用多种多样的组合运用形式。

通过组合可更加充分地发挥焊接机械设备的作用,提高装配机械化水平以及质量和效率。

图3所示为平台式焊接操作机和焊接滚轮架相组合进行筒体外环缝的焊接。

图3焊接操作机和焊接滚轮架组合应用4.焊接机器人简介:焊接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的一种,又称机器人焊接加工系统,是能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多自由度的焊接操作机。

目前,在焊接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是点焊机器人、弧焊机器人、切割机器人和喷涂机器人,另外还有正在研制中的各种专用焊接机器人。

三、焊工变位机械焊工变位机械是改变操作工人工作位置的机械装置。

设计和使用时安全至关重要,移动要平稳,工作时应逐渐改变原定位置,另外还应灵活、调节方便、准确,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图4所示为移动式液压焊工升降台。

使用时,手摇液压泵2可驱动工作台8升降,还可以移动小车的停放位置,并通过支撑装置1固定。

图3-143移动式液压焊工升降台1-支撑装置;2-手摇液压泵;3-底架;4-走轮;5-立架;6-柱塞液压缸;7-转臂;8-工作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