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用放大镜看孩子优点
教育学生要用放大镜

教育学生要用放大镜第六小学张彩玲[内容摘要]教育学生要用放大镜,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教育过程中一要改变教育观念,二要善于观察发现,三要适时放大鼓励。
只有这样教育才会成功。
[关键词] 放大镜闪光点教育鼓励潜能正文:俗话说的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个人也是如此,在学生这一群体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孩子的个性发展也有很大的差异。
学生学习的好、中、差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普通问题,面对学困生,也就是所谓的差生,有许多老师提起学困生就头痛。
更有班主任认为:在学困生身上下功夫,那真是“瞎子点灯一白费蜡”。
其实任何人都有优点;孩子更有闪光点,只是太多的老师都在对待这一类学生的时候都喜欢用显微镜去看,越是差生越看的仔细,有的时候像解剖学一样,把差生解剖的一无是处,孰不知,如果我们换种方式用放大镜来看,这样的教育或许更有效果。
批评和处罚固然是一种教育手段,但绝不是唯一的一种教育手段。
所以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带上放大镜,让学生在鼓励与表扬中受到启迪,也许教育会变得更简单.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用好这个放大镜呢?一、要改变教育观念学生是人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老师教育的对象,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有权力享受教育,有权力得到老师的尊重。
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常常将学生分成好生和差生,任何一位老师都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对这部分班内的姣姣者,经常是吃偏饭,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和尊重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差的就像后娘生的一样,无人问津。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力优势和潜能,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往往处于后进的位置,但不意味着这些孩子就一无是处,这类孩子一般机械能力强,艺术兴趣较高,有创造性。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成绩差就否认了他们的一切。
这样单一的评价,损害了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利益,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的挖掘,不利与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要善于观察发现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带上“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

带上“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作者:朱国梅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13期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要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培根也曾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其实就是利用放大镜的聚光功能,汇集学生的优点和能量,使其环境“温度”达到大脑的燃点,让学生在不断燃烧中实现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用“放大镜”看学生,让老师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能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
记得我刚做班主任是火气比较大,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在课堂上大发脾气批评,有时弄的自己很难堪,下不了台,而且我发现如此批评学生,表面上他很服气,其实他只是慑于班主任的威严,敢怒不敢言而已。
一次期中考试,我讲评试卷的时候,一些学生漫不经心。
我心里很着急,于是便在课堂上直接批评了他们,下课还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又批评教育了一顿,本以为这样做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会好一些,可是情况并没有因为我不断地批评而改进,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明白了什么叫“欲速则不达”。
没有一个学生是不喜欢被老师赞扬的,老师应该尽量赞扬到每一个孩子,当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前提是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且能够理解和宽容。
这样学生才会对你讲真话说真心话和你沟通,老师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老师要善于置换角色,将心比心,面对学生的错误更能以一颗冷静的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所在,能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至于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用三块糖果处理了学生的打架事件,整个过程中只字未提“惩罚”二字,而是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
只有走进学生内心,工作才能深入人心。
二、用“放大镜”看学生让学生更自信、自主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特别是对平时调皮又不受老师重视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有这种自尊感,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教师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身上的优点,要具有“五心”

教师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身上的优点,要具有“五心”1、要有一颗“爱心”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教育学生的最佳方法就是爱。
可以想象没有爱心的教师,是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的。
教师这份工作与别的工作例外,你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你只有爱这份工作,爱你的学生,树立关爱学生的好思想,你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2、要有一颗“诚意”既然你爱学生,那就应该真诚地对待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用诚意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向你倾诉自己的忧愁、苦楚、心思等。
想想我们教师也曾经历过他们的年龄段,那时候的我们不也很想老师能体谅我们,听我们诉诉苦吗。
教师用诚意对待学生,能够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正确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3、要有一颗“良知”做任何一件事,一份工作,我们都要用良知去工作,教师这份职业更是如此。
做过老师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课前备课不充分,你会良知不安;学生的作业未能按时批改,你会良知不安;批改不认真,你会良知不安,你会觉得欠学生的太多太多。
4、要有一颗“耐烦”有这样一种说法:世上有两类是最调皮的——羊和学生。
意思是说,羊和学生天生就是这世界上最调皮的。
由此可见,你若对学生没有耐烦,你肯定是要被“打垮”的。
做学生思想工作应耐烦细密,不能焦急。
所谓欲速则不达。
我们面对的是个性各异的学生,如果我们怀着“望子成龙”的弁急心情,对学生采用残忍训斥,无情数落的教育方式,就会损害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对我们的产生畏惧心理,加剧他们的逆反行为。
所以只有对学生有耐烦,才能保证我们工作既有好的动机,又有好的结果。
5、要有一颗“信心”教育工作就是琐碎而又单调的,常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努力与收获不成正比。
你累死累活地工作,可是学生的成绩总是平淡,总给人一种毫无成就的感觉。
但作为教师此时千万不要泄气,应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相信滴水穿石,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相信通过自己持之以恒的辛勤劳动,学生一定能健康成长。
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

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沁源一中的英语教师,我叫蒲京媛。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的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
经验表明:在批评中长大的学生,会养成自卑、指责、挑剔的习性;在表扬中长大的学生,则会养成自信、欣赏、合作的习性。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学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在充满宽容和鼓励的氛围中,让我们的学生少一点自卑,多一些自信;少一点指责,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挑剔,多一些合作,从而走向人格独立、身心健康的理想彼岸。
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多次强调: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个等待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等待点燃的火把。
他们好比石油、煤和柴草,充满燃烧发光的潜质。
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其实就是利用放大镜的聚光功能,汇集学生的优点和能量,使其环境“温度”达到大脑的“燃点”,让学生在不断“燃烧”中,实现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
能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
记得我刚做班主任时火气比较大,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在课堂上大发脾气批评,有时弄得自己很难堪,下不了台。
而且我发现如此批评学生,表面上他很服气,其实他只是慑于班主任的威严,敢怒不敢言而已。
一次期末考试,我讲评试卷的时候,一些学生漫不经心,我心里很着急,于是便在课堂上直接批评了他们。
下课还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有批评教育了一顿。
本以为这样做,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好一些,可是情况并没有因为我不断的批评而改进。
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明白了什么叫“欲速则不达”。
即便是柴草,也不一定每次都能点着。
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肯定,让他们相信自己,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始终在用欣赏的目光看他。
电视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镜头:老虎凳凶猛的动物在进攻前首先是身体向后撤退,而撤退是为了更好的进攻!其实,批评也该以退为进,即先说优点再指出其不足。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老师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虽然有时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的大金矿。
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桥市镇初级中学戴新爱【摘要】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我们担负着培养学生、塑造学生的重要职责,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既会取得成绩,也会暴露出许多不足,面对学生的不足,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从本人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中得出,如果对学生一味的严格要求,对于他们出现身上的一些缺点横加指责,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一些闪光点,那样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学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赏识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学生赏识教育理念前提原则蹊径【正文】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我们担负着培养学生、塑造学生的重要职责,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既会取得成绩,也会暴露出许多不足,面对学生的不足,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不同的态度对于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有些班主任似乎多了一些急躁,面对学生的不足,常常会把他们批得体无完肤,讽刺,挖苦的话语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伤害,甚至是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从而使他们的逆反心理也增强,这时我们班主任教育的目的不但没有达到,反而起到了消极作用。
我从本人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中得出,如果对学生一味的严格要求,对于他们出现身上的一些缺点横加指责,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一些闪光点,那样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学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赏识学生。
赏识——在词典中的解释为认识到别人的才能并给予重视或赞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它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干起事来有劲。
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
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精选五篇)

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精选五篇)第一篇: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正果中学吴章金“好孩子是赞扬出来的。
”我非常欣赏教育专家欧阳维建的这观点。
我是位新老师,担任七(12)班的班主任。
不知不觉在班主任工作中“摸着石头过河”差不多一年了。
回想第一学期的12班,课室总是乱糟糟的,垃圾经常没人按时倒掉,早读昏昏沉沉,晚修乱哄哄,平常还有不少打架,吸烟的同学。
所以每次大大小小的评比奖都与12班绝缘。
作为该班的班主任,真的感到沮丧。
年轻气盛的我于是在早读或班会上训导学生,批评学生,但效果都不见好。
还记得有位学生在语文周记写到:班主任一进课室就充满火药味,一开口就批评我们班,在这个班真么趣。
第二学期,我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
我想整天在班上说这个不好那里不好,学生的心理肯定会充满灰暗的阴影,甚至对这个班失望。
在这里的学生,几乎大部分来自农村,有很多学生成绩基础差,他们也不像城里的孩子那样,有很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行为自然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来到学校,他们还整天被老师说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他们觉得读书很没有成就感。
于是我尝试变化教育学生方法,捕捉学生的优点,并且不吝惜的表扬。
通过一学期的尝试,班里的情况大大改变。
潘智辉,现在是我班的纪律委员和体育委员。
上学期他成绩很差,厌学心理很严重。
上学期还和班上的另外一个同学打架,被打伤送到市医院。
我经常做他思想工作,也经常联系他家长,但效果都不是很好。
后来我发现该生胆大,爱张扬,爱管闲事。
于是我选了他做体育委员。
他做了一段时间体育委员后,我发现他做起事来和威严,而且很有责任心,甚至经常向我报告班的情况和提一些建议。
后来我选他兼做班上的纪律委员,这学生够严,不讲人情,很多班上的调皮生都怕了他,所以班上一有不好的情况他都会向我汇报。
于是班上的晚修纪律好了很多。
我还时常找他聊天,了解班里情况,告诉他,一个学生如果办事能力好,而且成绩也不差的话,那同学会更加佩服他。
用显微镜看缺点,放大镜看优点五我教育案例

用显微镜看缺点,放大镜看优点——五我教育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彭飞(化名)今年六岁,男,一年级学生。
长得聪明可爱。
学习习惯非常差,上课经常玩东西,把铅笔衔在嘴里,把橡皮擦弄得碎碎的,根本没有规矩;作业书写迹潦草不是没有铅笔,就是没有橡皮擦。
他是一个聪明的男孩,反映快,上课似乎不太听讲,但抢答速度快,回答问题准确,学习不用老师操心,成绩较好行为习惯也很差,上课经常影响别人,特别是“人来疯”,越是有人,他越是表现自己,十分反常。
下课喜欢动手打人,别人无意挡住他的路,他就顺手把别人推到一边。
从班主任那了解到爸爸在外做生意,经常不在家,妈妈爱打麻将,对他疏于管理,爷爷奶奶也很溺爱,父母都十分宠爱他。
在学校里目中无人,喜欢自我为中心,不晓得怕人,我行我素。
可是,我感觉他的思想比较单纯幼稚,有时不能控制自己行为,但有改正的愿望。
二、原因分析彭飞比较聪明,在学前教育阶段,习惯方面的问题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认为他聪明,虽有许多缺点,但关系不大,因此没有及时纠正;再加上家长的文化程度并不太高,没有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软弱无力,缺乏针对性。
三、采取的措施1、加强学校老师与家庭的联系,保持双方教育的一致性、同步性。
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学校教育的宗旨,明白孩子行为上的偏差在学校生活中显现出来,正是家庭教育的不完善措施造成的,我劝导彭飞的家长不要过于溺爱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原则问题不能让步。
2、采取正确引导,逐步纠正,适时激励的手段。
孩子行为的偏差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纠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程。
那么教师就要需要树立一个循序渐进的目标,切忌不要害怕教育过程中出现反复现象,而因此急燥泄气。
在教育中我用显微镜看缺点,放大镜看优点,采取正确引导,逐步纠正,适时激励的手段。
3、引导他正视自己的缺点,并认识做任何事都要遵守规则。
一开始,我采用摆事实,利用浅显的道理引导,使他认识到;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119--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

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起了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他的名字叫王靖,是我导师制辅导的对象,英语成绩一直不理想,其他的课成绩也不怎么样。
我和王靖很熟,因为从高一我就教他。
第一次进行导师制谈话时,他明显有些信心不足,觉得自己的英语成绩差,总成绩也不好,似乎还有点不好意思。
那时我就对自己说,我应该用显微镜去看待他的缺点,用放大镜去看他的优点。
可是他是个太调皮的男生,平时上课老是爱接老师的话,所以很多老师对他印象不是太好。
有次数学老师对我说王靖上课乱说话被罚站了一节课。
英语课上有时他也爱哗众取宠,博得大家一笑。
有一次他上课接话头,被我罚了,还很高兴的样子。
于是我想了另外一个办法,我说感谢他为大家带来快乐,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其实他也是要求上进的学生,只是自制力太差了,老管不住自己。
但是他很好学,乐于问问题,而且高二以来学习也一直很努力。
但是成绩的提高绝对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在他学习情绪低落的时候我和他说,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有时你这个学期付出的努力或许要下个学期才会看到回报。
我对他说学习最主要的是尽力,尽力了就没有遗憾了;退一步讲,如果竭尽全力也学不好,没关系,但是做人方面必须学好。
虽然就这么几句短短的话,但从他的神情中我看的出他听进去了,并且意识到自己上课老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后来我反思了一下,如果我一味地批评他,只能激起他的逆反心理,让他上课的时候越发地表现不好,跟老师对着干。
在与王靖的交流过程中,我明白了作为学生的老师,不仅要走进他们的生活,更要走进他们的心灵。
应该善用语言的份量、时机,并且能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从生活和学习细节中,触及其心灵,在其人生成长道路的关健时刻,帮助指引他们。
教育一定应该是充满智慧的,不断学习与反省的过程。
伴着学生的成长,我自己的教育人生也丰富起来了。
教育笔记-我优点放大法

教育笔记-我优点放大法
教育笔记-我优点放大法
在成人的眼里,安静、守规则的孩子,事事省心,所以总能淘得更多的喜爱。
而那些活泼、好动、不守规则的孩子,往往令大人们头疼。
今年,我带的班级里就有这么一位小朋友,他性格外向,爱说爱笑,做起事儿来风风火火,经常会跟小伙伴发生一些身体上的'冲突。
集体教育活动时,他的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刚接班这个班时他的妈妈就告诉我:“老师,我家孩子总是惹事儿,您对他严厉一点,要不他是不会听你的话的。
”听了家长的话,我对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儿格外关注,并且认真地思考:如何教育这样一位的“自由人”呢?最后我和班级其他老师商定首先对孩子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
半个多月下来,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那就是找优点。
据我的观察和了解,这个孩子特别聪明,思维敏捷、反应快。
上课时,他经常第一个找到问题的答案;有时其他班老师来我们班,他总会第一个跑过去,给老师打开门,并且热情的打招呼;遇到小伙伴有困难,他总是停下自己手中的活动及时地给与别人帮助。
每到这时我就会过去和他来一个大大的拥抱,向他竖起大拇指,并在集体面前表扬他的行为。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我和这个小家伙儿越来越默契,而且彼此也越来越喜欢对方,我的肯定让他越来越守规则,集体的表扬让他越来越自信,这一切让他获得了全新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他产生了更多的积极行为,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深受大家喜爱的好孩子。
通过这件事情,我觉得作为老师,对于这样的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准切入点、循序渐进地利用“优点放大法”来引导他们既不失活泼好动的个性,又能够渐渐地学会遵守规则。
拿着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

拿着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
放眼看去,这个世界谁不需要别人欣赏呢?
而欣赏型教师的最大特点是在他们眼里,所有的事物都是美好的,都有值得称赞的一面。
因此,他们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没有“十恶不赦”的缺点,尤其对于那些看似没有优点的学生,这种教师会拿着放大镜去寻找他们的优点。
欣赏型的教师往往很容易得到学生的尊敬与喜欢,因为他们的言行一直在帮助学生逐步发掘自己的优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进而享受到成就感。
经典案例
王金战,全国数学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现任人大附中副校长兼网校校长。
王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懂得欣赏他人,即便是那写调皮捣蛋的学生,王老师都认为他们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优点。
王老师有句豪言壮语:只要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中学生,都有考上名牌大学的潜能!王老师之所以敢出此“狂言”,是因为他把自身最大的特色——善于欣赏他人,深植于数学实践的土壤之中,实践者独特的“欣赏教育”。
也正是因为他的欣赏,让学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认为自己原来也可以成为优秀者。
用显微镜看缺点,放大镜看优点五我教育案例

用显微镜看缺点,放大镜看优点——五我教育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彭飞(化名)今年六岁,男,一年级学生。
长得聪明可爱。
学习习惯非常差,上课经常玩东西,把铅笔衔在嘴里,把橡皮擦弄得碎碎的,根本没有规矩;作业书写迹潦草不是没有铅笔,就是没有橡皮擦。
他是一个聪明的男孩,反映快,上课似乎不太听讲,但抢答速度快,回答问题准确,学习不用老师操心,成绩较好行为习惯也很差,上课经常影响别人,特别是“人来疯”,越是有人,他越是表现自己,十分反常。
下课喜欢动手打人,别人无意挡住他的路,他就顺手把别人推到一边。
从班主任那了解到爸爸在外做生意,经常不在家,妈妈爱打麻将,对他疏于管理,爷爷奶奶也很溺爱,父母都十分宠爱他。
在学校里目中无人,喜欢自我为中心,不晓得怕人,我行我素。
可是,我感觉他的思想比较单纯幼稚,有时不能控制自己行为,但有改正的愿望。
二、原因分析彭飞比较聪明,在学前教育阶段,习惯方面的问题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认为他聪明,虽有许多缺点,但关系不大,因此没有及时纠正;再加上家长的文化程度并不太高,没有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软弱无力,缺乏针对性。
三、采取的措施1、加强学校老师与家庭的联系,保持双方教育的一致性、同步性。
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学校教育的宗旨,明白孩子行为上的偏差在学校生活中显现出来,正是家庭教育的不完善措施造成的,我劝导彭飞的家长不要过于溺爱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原则问题不能让步。
2、采取正确引导,逐步纠正,适时激励的手段。
孩子行为的偏差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纠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程。
那么教师就要需要树立一个循序渐进的目标,切忌不要害怕教育过程中出现反复现象,而因此急燥泄气。
在教育中我用显微镜看缺点,放大镜看优点,采取正确引导,逐步纠正,适时激励的手段。
3、引导他正视自己的缺点,并认识做任何事都要遵守规则。
一开始,我采用摆事实,利用浅显的道理引导,使他认识到;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教育随笔:优点放大镜

教育随笔:优点放大镜
我们班汪家成小朋友性格内向,胆小,不爱说话,长期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对于汪家成的一切,爷爷都是包办,所以汪家成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由于胆小又不会脱裤子,汪家成每次都不去解小便,需要老师时刻提醒。
我们引导了很多次,效果也不大。
真是伤透了脑筋。
一次组织孩子们画画《样样食物都爱吃》,给小熊的大嘴巴上添画各种各样的食物,汪家成小朋友画的非常丰富,画了苹果,香蕉,梨,三角形的饼干,我拿起他的画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汪家成的脸上露出了很开心的笑容。
从那以后,我发现汪家成的手工其实特别好,也经常性的表扬他,慢慢的,汪家成变得有了些自信,在一次入厕活动中,我对他说:“宝贝,你的画画的那么棒,”我相信你很快就会学会脱裤子,提裤子的,我认真的教了他,他没有抵触,而是认真的学脱裤子。
虽然有点慢,但是学会了。
慢慢的,汪家成愿意自己独立入厕了,就这件事情我也和他爷爷做了沟通,让爷爷不要包办太多,尽量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过我们家园一起的努力,汪家成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变得越来越开朗,我很欣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老师真的要耐心的引导孩子,一个小小的鼓励也许就是一个大转机。
教育笔记: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

教育笔记: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引言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往往会关注孩子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但很少有人真正花时间和精力去发现和欣赏孩子的优点。
然而,用放大镜看待孩子的优点能够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潜力,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用放大镜看待孩子的优点,并给出一些建议。
1. 认识孩子的优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有的孩子可能在学习上表现出色,有的孩子可能擅长运动,而还有一些孩子可能在人际交往方面很有天赋。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观察和了解,认识孩子所具备的优点,并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
2. 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是有自己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能力的个体。
我们应该倾听他们的声音,并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
通过倾听,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梦想和目标,从而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潜力。
同时,倾听也能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感受到被接纳和尊重。
3. 提供积极的反馈当我们发现孩子的优点时,应该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
不仅仅是口头的赞美,还可以通过奖励和激励的方式来鼓励孩子。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动力,使他们更加愿意发挥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4. 创造有利于发展优点的环境除了赞美和激励,我们还可以通过创造适宜的环境来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优点。
例如,如果孩子擅长音乐,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参加音乐学习班或加入音乐团队;如果孩子喜欢绘画,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画画的材料和空间。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将有更多机会去发展和展示自己的优点。
5.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除了发展已有的优点外,我们也应该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多元能力和兴趣爱好,拓宽他们的视野。
虽然孩子可能并不擅长某些新事物,但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勇敢尝试,相信他们有可能在新领域中发现新的优点和潜力。
6. 坚持用放大镜看待孩子的优点用放大镜看待孩子的优点不是一次性的事情,而是一种持续的态度和行为。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关注并发现孩子的优点。
案例 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

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一、问题的提出:天下父母哪个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我们中国的父母总有一部分往往把孩子的毛病,缺点挂在嘴角上,不停地数落,千百年来我们的教育观念就是先找尽孩子的缺点,然后不断地提醒,警告,让他改正缺点。
总认为改正了缺点,孩子就进步了。
没缺点孩子就完美了,完美了就杰出了。
作为当老师的我,以前也这个观念,在平时教育自己的学生,或是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也是这样的。
我的侄子范宇,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他和奶奶一起生活,上五年级了还是奶奶给他收拾被褥,每天洗脸用手指沾点水只洗两个眼睛,没办法,奶奶给他洗脸。
更甚的是,他竟然到我家偷拿过钱,邻居家也没放过,更不用说他奶奶的、妈妈的钱了,邻里亲戚没有说他好的,在我以前的眼里也是“坏孩子”“无药可救”了。
他父母曾当着他的面说“学习不好找你大伯母,不听话找你大伯。
”我感觉责任重大,因为我摆脱不了那种旧观念:他是家里的男孩,要由他来光宗耀祖。
所以想让他成为有用人。
但看他“坏事做尽”也就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气愤,所以成天不是打他,就是挖苦他,或向他父母告一状。
他爸爸也是一顿狠打,久而久之,打骂对他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满脸不在乎,坏事还是照做。
教过他的老师都说他头脑相当聪明,语言逻辑性很强,可作业从不写一点点,上课坐不上10分钟,成绩一塌糊涂,我都坚信“这孩子完了”。
但一次家长会让付老师改变了我的看法。
他爸妈忙,我正好也是这个学校里的老师,替他父母去开家长会,家长会有这么一个内容,“请你找出孩子的五个优点写下来”可我费了半天的劲在他身上一个优点都没找到,何况五个呢?我就找到他的班主任付老师,。
我真佩服付老师。
付老师说:“对范宇你不能希望他一下子就成为完美的孩子,咱们得用放大镜看他的优点,看他一点点的进步,逐渐树立他的自信心……他这段时间进步很大,他爱劳动了,关心集体,帮值日生值日,每天关好窗锁好门最后一个走,学习进步更大呢……”听着付老师如数家珍般地列举着他自己的闪光点,我傻了:这真是我侄子吗?吃惊之余我们制定了一套专门教育他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笔记我的“优点放大法”

幼儿园教育笔记我的“优点放大法”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影响着幼儿园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采用了“优点放大法”进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们的信任。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优点放大法”教育笔记。
一、什么是“优点放大法”“优点放大法”是一种心理学中的技巧,其核心理念是通过不断强调人的优点和潜能来激发其自信和积极性,提升其学习和工作效率。
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使用“优点放大法”的方法,主要是在教育中借助各种情境和体验,帮助孩子们发掘和扩展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自信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二、如何运用“优点放大法”教育1. 留意孩子的优点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和优点,而我们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善于发现并加以利用。
所以我们要不断留意孩子们的表现和行为,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例如某个孩子可能擅长画画、某些孩子可能非常聪明、口齿伶俐等等。
2. 鼓励孩子发挥优点孩子们的优点需要得到鼓励和发挥,否则这些优点就可能消失。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不断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优点,从而使他们的自信心不断提升。
例如,如果发现某个孩子画画非常好,我们就应该多次夸奖他,激发他的兴趣,让他更加努力地创作。
3. 利用情境和体验优点放大法的核心是要通过情境和体验帮助孩子发掘和扩展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情境和体验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
例如,在生日会上,我们可以让擅长表演的孩子表演节目,让擅长秀才艺的孩子展示自己的才能。
这样不仅可以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优点,也可以通过互相学习,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4. 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也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果和收获,例如让孩子把画作挂在墙上,让他们欣赏自己的作品,从而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和价值。
三、总结“优点放大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方法。
降低期望值,拿放大镜寻找孩子的优点,你会收获一个崭新的孩子

降低期望值,拿放大镜寻找孩子的优点,你会收获一个崭新的孩子制作:大黄蜂团队--月亮老师D音直播间学员分享:袁春迎(音频分享更精彩)◐01感统失调急坏了妈妈从孩子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一直到了学习之前整整4年的时间,我到处寻找方法来搞定爱多动的孩子。
在育儿知识上的缺乏让我对待孩子也是简单粗暴,从一开始的哄升级到了吼叫,打骂。
再后来就是去找到机构寻求方法,在一个感统机构给孩子测评的结果是孩子感统失调,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一些问题,于是让孩子在机构进行训练。
两年下来,我和孩子都身心疲惫,这两年为孩子花了不少钱。
对于我们这种工薪家庭来说压力很大。
我也不想再勉强孩子,想着他能健康成长就好……挂了机构院长劝勉回院治疗的电话,我再也控制不住了,一个人哭了好久……从此孩子的眼里没有了光芒,而我也如同行尸走肉一样。
学校老师的投诉抱怨也一直没有断过,刷了好多育儿视频,好像所有的视频都是千篇一律的大道理,没有觉得哪一个对我是有用的。
02把生活中的挫折遗憾强加在了孩子身上直到有一天我刷到了大黄蜂老师,我听到老师说:教育的本质就是经营孩子的精神世界,让孩子有魂。
这句话深深触动着我,这是我从来都没有听过的一句话,想想我的孩子一开始也是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的,现在就像丢了魂一样,每天痛苦的活着!6月1日我正式开始了我的学习之旅,通过学习,我才发现之前的自己的教养模式是多么的错误!对孩子各种包办代替。
吃饭慢了怕孩子吃了冷饭会生病吃少了怕孩子饿着不长个孩子每天都在家里面不停地叫妈妈妈妈给我找衣服妈妈帮我拿一下鞋子。
妈妈,我的袜子在哪?妈妈这个字怎么读??妈妈这道题我做得对不对?妈妈再回答我最后一个问题…………这就是我的心疼,心急,心疑,心小,让孩子没有了自信和主见,无论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非常的依赖我。
当孩子事事问我的时候,我又抱怨他自己不动脑筋思考,抱怨他学习不独立,我就是那个亲手剪断孩子的翅膀又怪孩子不会飞翔!我知道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虽然我在书香世家长大,但是家人严厉,我很少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笑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笔记-用放大镜看孩子优点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育笔记: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
诺诺是我班非常可爱的孩子,皮肤白白嫩嫩的,可是她在上课的时候却总是进不了状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少,也不举手发言,有时请她回答,也总是答非所问。
今天上课,我按照惯例会环视一周,看看小朋友是否有坐好,表扬坐得好的小朋友以此激励所有幼儿,顺便检查他们的小鞋子有没有穿反,就在这时候,我发现了诺诺的“怪异”。
两只小手似乎很用力地撑在膝盖上,背也挺得直直的,就连她的小嘴巴也是闭得紧紧的。
看到我在看她,她就坐得更直,一双漂亮的小眼睛圆溜溜的,盯着我看。
这一瞬间我好像突然明白了,明白了她所有的用力,所有的用心,都在向我传达,“老师,
表扬我,我也可以表扬的。
”
“诺诺今天表现很棒,今天穿衣服速度很快,而且今天上课坐得也很好,要表扬的。
”听到这样的表扬,她背挺得更直了,很开心的笑了……
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是那么优秀的,但是每个孩子都是同样渴望被表扬与肯定的。
对于优秀的孩子来说,表扬能让他更上一层楼;对于诺诺这样的孩子来说,表扬能让她增强信心,就像是阴雨过后的彩虹,令人难忘!
让我们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吧!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