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秋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五首》及《观刈麦》知识点梳理
一、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1、《渔家傲秋思》表现了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2、诗歌上、下片内容及表达方式
上片描写边塞秋景,下片抒发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塞下秋来风景异”妙在何处。
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致?暗示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
•描写了边塞荒凉冷清、壮阔奇异的景致。
•暗示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悲凉的风声、马嘶声和号角声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群山峻岭中,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核心句)写出了什么矛盾心理?
•写出守边将士思念家乡与功业未成的矛盾心理。
5、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
•运用对比手法,句中“一杯”和“万里”形成鲜明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语句雄浑有力。
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什么感情?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这一句。
•表达壮志难酬、忧国思乡之情,含蓄批评朝廷消极备战。
•这句诗运手互文。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未归,满头白发;流泪的不只是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流泪。抒发了他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
1、《江城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表达作者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
2、上片写了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下片写什么内容?
•上片写出猎的盛况。(叙事)表现作者刚强勇武的英雄气概,为下阕作铺垫。
•下片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抒情)
3、“千骑卷平冈”中哪个字用得好?
“卷”写出千骑疾驰过平冈的气势,极言速度快、声势浩大(场面宏大)。
4、从炼字角度说说“狂”与“挽”字的好处。
•“狂”字激情奔放,领起全词,表现粗犷豪放的风格。
•“挽”字表现了拉满弓的强劲姿态,信心百倍,激情满怀。
5、词中使用了哪些典故?分别有什么表达作用?
•(1)孙郎射虎——表现作者老当益壮的豪情壮志。
•(2)冯唐持节——以魏尚自比,表达作者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立功边陲的急切心情。
•(3)射天狼——表达作者杀敌报国、抗击侵略的决心。
“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含义:什么时候,朝廷才能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一样重新启用我?
•好处:运用典故,使表达更含蓄。
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念念不忘杀敌报国)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军容雄壮,战斗情绪高昂)
沙场秋点兵。(列队布阵、检阅军队场面)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激烈的战斗场面)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可怜白发生。(壮志难酬的悲愤)
1、《破阵子》表达什么感情?
表达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翻译:将士们在军营中分吃牛肉,各种乐器演奏出悲壮粗犷的战歌。
营造什么氛围?将士们吃肉奏乐、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修辞:对偶、用典、借代
描写角度:视觉、听觉
表现什么?表现军容雄壮,将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沙场秋点兵”表现什么场面?哪个字用得最好?
写出秋天在战场上列队布阵、检阅军队的场面,“秋”字用得好,点明季节,渲染肃杀气氛。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赏析(翻译、修辞、角度、表现什么)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发出霹雳般的响声。
•运用比喻、对偶,
•视觉、听觉
•激烈的战斗场面。
5、“天下事”指什么?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
“可怜白发生”赏析:这句词笔峰陡转,感情一落千丈,表现壮志难酬的悲愤,笼罩浓郁的悲壮色彩。
《观刈麦》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交待了诗歌内容的时间及写作背景,表明五月是麦收的农忙季节,为下文写农民麦收的繁忙作铺垫。
2、“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侧面表现了农民麦收的繁忙。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一句中“蒸”“灼”的表达效果。
“蒸”受熏蒸,“灼”受烘烤,既写出了天气的炎热程度,又突出了劳动人民忍受酷热的炙烤,辛苦劳作的情景。
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侧面描写天气的酷热和劳作的艰辛。“惜”珍惜,表达了农民的矛盾心理。
5、“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表达方式:议论,直抒胸臆)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反思自己并同情人民。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6、“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中“此”指代什么?从本句诗中,你可否总结出白居易是个什么样的官员?
“此”指代以上农民辛苦悲惨生活的句子和自己无功而获得俸禄的事。刻画出一个忧国忧民但无力改变现实的低微官员形象。
7.本诗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有什么作用?
诗人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统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生活的艰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8、有人认为《观刈麦》的感情基调是“悲怜自责”,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本诗诗句加以说明。
同意。“悲怜”是指对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寄以同情。如“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自责是看到农民的悲惨生活想到自己“无功”而拿俸禄,深感惭愧之情,这些都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9、理解性默写
写农人们在收获季节忙碌的诗句是: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⑵写农人们辛勤劳作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⑶写农人们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⑷表达出作者对社会不公进行批判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⑸写作者深深自责的诗句是: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10、思想内容:本诗通过旁观农民刈麦,目睹农民艰辛的劳动场面,听了贫妇人的悲惨诉说,反映了当时赋税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自己没有“功德”却过得丰衣足食的生活而感到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