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

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

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跨越了隋朝和唐朝两个朝代,分别在公元581年至618年和618年至907年间统治了中国。

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政治1. 盛世强统隋朝由隋炀帝杨广创立,统一了分裂的北方政权,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短暂而强大的王朝。

杨广推行一系列严厉的改革政策,例如增设官吏、推行法制、修建灌溉工程等,使隋朝政权得以稳定。

然而,隋炀帝的暴政和残酷统治最终导致了自身的衰亡。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王朝之一,以其开放的政策和宽容的统治而闻名。

唐太宗李世民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征服,将中国重新统一,并采用了多样化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的稳定。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加强地方行政管理,继续推行法制,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稳定。

2. 对外交往隋朝和唐朝都积极发展对外交往。

隋朝时,隋文帝通过外交手段加强了对北方蛮族的控制,扩大了对外贸易。

唐朝时期,唐太宗推动西域出使,扩大了对中亚和欧洲的影响力,开展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贸易,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富裕和繁荣的国家之一。

同时,唐朝通过外交婚姻等手段,巩固了对边疆民族的统治,维护了边疆的稳定。

二、经济1. 农业发展隋朝时期,隋炀帝推行了一系列治水工程,例如修建大运河,使得农业生产从南方向北方迅速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和粮食储备。

唐朝时期,农田的扩大和耕地的合理利用使得农业产量大幅增长。

唐朝推行均田制,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此外,唐朝推广了新的农业技术,如水稻、柑橘等作物的引进,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 商业繁荣隋唐时期,对外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东方和西方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

此外,唐朝时期的都城长安和洛阳成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各类商品如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在城市中交易繁忙。

商业的繁荣使得手工业和金融业蓬勃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通史复习:隋唐时期

通史复习:隋唐时期

• 2、按照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 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 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 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 敇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敇三、 四出”,魏征拒不署敇,严词反驳唐太宗说: “竭泽而渔,非不得渔,明年无渔。”最终此 提案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 •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敇超越其部门的权限 • 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D.体现了三权分立、制衡的原则
•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 实行三省六部制,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约, 提高了行政效率 • 实行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僚队 伍素质。 • 唐初统治者政治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 和“开元盛世”。 • 唐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思想文化:全面辉煌、领先世界、兼收并 蓄、影响深远。
● 重点阐释
1.三省六部制
沿革:魏晋时期形成三省体制,
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时期完善。 三省: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最高行 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一一主管户口、赋 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 ──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 2、(2009高考江苏单科)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 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 3、(10年福建卷)《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 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 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 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 4、(10年广东卷)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 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 拔,主要 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完整版)通史:隋唐

(完整版)通史:隋唐

隋唐(6世纪晚期至10世纪中期)
1、手工业:制瓷业:南青北白。 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坊市、夜市); 经济 主要商业城市(唐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长安出现柜坊和飞钱;广州外贸港口,设市舶 使管理)。
政治
文化
一、经济
1、发达的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 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 (2)灌溉工具的革新:
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
(581—907年)公元6—10世纪 封建社会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的发展时期。
【阶段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1、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 2、经济: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安史之乱后,经 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赋税 制度出现重大改革。 3、民族: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 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4、对外: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 对外政策。 5、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 深远。
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 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 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 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 重要人类遗产。完成下列问题。
唐沿用隋开辟的大运河。唐高祖、唐太宗在位期 间,每年从外地通过运河输送到长安的粮食约20万石. 唐玄宗天宝年间增加到250万石。安史之乱后,唐朝 还能再延续150多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靠运河转动 的东南财赋支持。大运河把长安、洛阳、涿郡、江都 ( 扬州 )、余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联系起来。杭 州在中唐以后日益繁华,“万商所聚,百货所殖……

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

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

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它涵盖了隋朝(581年-618年)和唐朝(618年-907年)两个朝代。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达到巅峰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全面地探讨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

一、政治1. 隋朝政治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短暂而强大的朝代,它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

首先,隋文帝杨坚实行了统一法制,制定了《隋律》和《隋历法》,加强了中央集权。

其次,杨坚设立了三省六部制,实行直接任命制,削弱了地方豪强势力,提高了中央政府的统治效率。

隋炀帝杨广则大力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平定了农民起义,加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2. 唐朝政治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实行了“贞观之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平定了安史之乱,巩固了唐朝的统治地位。

唐玄宗时期,通过推行科举制度、扩大文人阶层的权力,进一步加强了封建帝国的统治。

二、经济1. 隋朝经济隋朝时期,由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农业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

隋朝政府实行均田制,确保了农民的耕作权益,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此外,隋朝还大力发展水利工程,修筑了大运河,方便了南北货物交流和水运贸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2. 唐朝经济唐朝时期,农田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垦和提高利用率,农业产品的生产大大增加。

同时,唐朝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商业贸易活动,广泛与外国进行交流与贸易,丝绸之路成为了著名的国际贸易通道。

唐朝的繁荣经济为社会各阶层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使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社会之一。

三、文化1. 隋朝文化隋朝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隋文帝杨坚开创了隋乐府,流传至唐代,成为当时文艺作品的重要形式之一。

同时,佛教在隋朝兴盛并传入了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唐朝文化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被誉为“盛唐”。

唐朝时期,诗歌成为了主要的文学形式,唐诗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隋唐阶段

隋唐阶段

文化: 思想:儒学复兴; 科技:雕版印刷,868年《金刚经》、火药发明、 唐末火药应用于军事; 文艺:进入黄金时期,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 通俗文学传奇”出现。书法楷书步入盛世,欧体、 颜体、柳体,注重规范法度;张旭、怀素。绘画 吸取外来美术风格,(展子虔、阎立本、吴道 子);莫高窟壁画,山水画; 教育:科举制度推行; 音乐舞蹈:民间音乐进入宫廷,称燕乐,反映民 族融合;宫廷舞规模宏大,吸收各族风格;
答案:B
4. 唐朝学者吕总 《续书评》 中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时说: “援 毫掣电,随手万变”,宋代朱长文《续书断》则说:“如壮 士拔剑,神彩动人。”该书法家是 A.钟繇 C.欧阳询 B.怀素 D.苏轼 ( )
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如壮士拔剑, 神彩动人”可知此书法应为把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 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感情的草书,故 B 项正确;钟繇 和欧阳询均擅长结构形体严整的楷书, 苏轼擅长工整清晰的行书, 均可排除。
B.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从“东扼岛夷,北控辽左,南通吴会,西翼燕云”,可以 看出其军事地位相当重要, 故①正确; 从“丝竹笙歌, 商贾云集”, 可见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②正确;而政治因素在材料中不明 显,而且政治中心一般指首都,故③错误;从“经由高丽、渤海 道至登州,登陆往长安的朝贡者络绎不绝”,可见其交通便利, 故④正确。
答案:C
3.(2014· 重庆高考)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 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 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韦宙 出示约束, 使略如(汉)礼, 俗遂改。 可见, 韦宙 ( )
考查唐代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 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 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 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 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

高三历史隋唐时期知识点梳理

高三历史隋唐时期知识点梳理

高三历史隋唐时期知识点梳理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涵盖了隋朝和唐朝两个朝代。

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发展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对高三历史隋唐时期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1. 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在统一北方后,于581年建立隋朝,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

2. 隋炀帝的改革:隋炀帝杨广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改革,包括封禅制度、均田制度等,但后期统治不善导致国家内外交困。

3. 安史之乱:唐朝初年的唐玄宗时期,安禄山和史思明领导的安史之乱爆发,给唐朝带来严重的政治动荡和战乱。

4. 延续与发展:唐朝通过变法和政治手段,逐渐稳定国家局势,实行科举制度,开创了贞观之治。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与农业1. 天下统一:隋文帝杨坚统一华北后,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修筑了大运河,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

2. 粮食生产:隋唐时期实行的均田制度,有效分配了土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保证了国家的稳定。

3. 经济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国家开展了轮作耕作、水利工程建设等,加强了农田开垦和水利灌溉。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与教育1. 科举制度:唐朝贞观年间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进入官府,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2. 文学艺术: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高峰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如王勃、杜甫、李白等。

3. 文化交流:隋唐时期与西域、中亚等地的交流频繁,带来了佛教、回纥文化等的传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隋唐时期的科技与发明1. 造纸术:隋朝末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书写、阅读和传播知识的便利性。

2. 印刷术:隋唐时期,唐朝宰相韩愈推动了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书籍的大规模印刷和流通。

3. 航海技术:隋唐时期的航海技术大幅提升,促成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加强了东西方交流。

五、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1. 与北方民族的关系:唐朝通过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与突厥、回纥等北方民族建立了友好关系,确保了边疆的稳定。

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

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

文化上: 文化上: (1)唐朝文化兼收并畜,博大精深,全面繁荣,世界领先,泽被东 )唐朝文化兼收并畜,博大精深,全面繁荣,世界领先, 影响深远.( .(2) 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形成. 西,影响深远.( )"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形成. 二,单元体系构建及基础梳理 建 立 581 , ,建 隋 唐 时 期 ---封 建 社 会 的 繁 荣 唐 朝 的 统 治 ( 618--907 年 开 国 618 基 , 全 . ( 唐 ), 唐, 唐, , , 灭 亡 : : 的 短 暂 的 隋 朝 ( 581---618 618 年 ) 统 一 工 程 建 设 1, 1, 2, , :589 : ( :( 建 ) ) 3, 3, 4, , 1, , 3, , ,618 化 唐 . 2, , 4, , ( , , 全 , ) )
三,要点归纳探究
3,(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2) ,( A,封建土地私有制: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一直到解放后全国土 ,封建土地私有制: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地改革的完成,这种土地制度一直是我国基本的土地制度.隋唐时期的均田制也没 地改革的完成,这种土地制度一直是我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能冲击土地私有制的统治地位,唐代以后,土地私有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能冲击土地私有制的统治地位,唐代以后,土地私有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封建土地私有制有两种形式:第一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有两种形式:第一是地主土地私有制.第二是农民的土地私有 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在整个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 制.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在整个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地主 土地私有逐渐发展,农民私有土地和国有土地逐渐被地主兼并, 土地私有逐渐发展,农民私有土地和国有土地逐渐被地主兼并,这就是土地兼并的 过程.一个朝代前期,土地兼并一般不很严重,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 过程.一个朝代前期,土地兼并一般不很严重,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 会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一般是引发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会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一般是引发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不利于社会的 持续发展.中国古代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农民起义. 持续发展.中国古代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农民起义. B,国有土地:我国封建王朝一般都掌握部分土地,这些土地是国有的,土地国有 ,国有土地:我国封建王朝一般都掌握部分土地,这些土地是国有的, 在秦汉就存在,到隋唐逐渐形成均田制.唐代以后,土地私有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在秦汉就存在,到隋唐逐渐形成均田制.唐代以后,土地私有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但国家和皇室仍保有大量土地. 但国家和皇室仍保有大量土地. 4,唐朝诗歌空前繁荣的原因 , (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发展,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政治,物质基础. )国家统一,强盛,经济发展,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政治,物质基础. (2)唐朝是庶族地主登上历史舞台的时期,给诗坛增添了新鲜血液.他们从 )唐朝是庶族地主登上历史舞台的时期,给诗坛增添了新鲜血液. 不同角度,以不同的风格来反映现实生活, 不同角度,以不同的风格来反映现实生活,使唐诗能够突破六朝时期只重形 不重内容的浮靡文风,丰富,充实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式,不重内容的浮靡文风,丰富,充实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

第1章.中国历史1.4.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1.4.1. 知识体系基本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期。

1.政治。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1)政权更迭。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618年,隋政权覆灭。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907年唐朝灭亡。

(2)重要制度和重大事件。

1)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加以完善。

2)军事上隋朝沿袭府兵制,唐朝加以调整并健全,唐玄宗实行募兵制,强大了国家的军事力量,但也导致地方军阀的形成。

3)唐朝前期,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励精图治;武则天广揽人才;唐玄宗统治前期力图改革;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盛世景象。

4)唐朝后期先后出现“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唐末农民战争瓦解了唐政权。

2.经济。

隋朝在短期中实现繁荣,唐朝前期经济繁荣,后期经济凋敝。

(1)措施。

1)唐初统治者轻徭薄赋,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隋朝和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保障农时,减轻赋役,增加政府收入。

3)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租庸调制被破坏,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杨炎实行两税法。

(2)表现。

1)农业上,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出现围湖造田和开垦山地的现象,水利灌溉事业发展,创制了新的农具曲辕犁和筒车,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

2)手工业产地分布广,生产规模大,分工细,品种多,技术融入外来风格。

丝织业、制瓷业、造纸业技术发展较快。

3)商业上,隋朝使用五铢钱,唐朝用开元通宝。

长安、洛阳、扬州等兴旺的商业大都会形成。

出现夜市、草市。

3.民族关系。

民族联系加强,民族政策开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1)边疆的各少数民族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如北方的突厥、回纥,东北的,云南的南诏,西藏的吐蕃等,他们与唐朝政府友好往来,学习唐朝先进文化,一方面促进了民族自身的进步,另一方面使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政治、经济、文化均得到较快发展。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



6.(2013济南中考)“繁荣与开放”是唐朝的社 会特征。以下史实能够说明唐朝“开放”的是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日本 ③玄奘西游天竺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7.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 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为这组图片拟定了一 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隋唐时期(581---907)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唐太宗----贞观之治 经济上: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 (吸取隋亡教训) 政治上: 合并州县、 任用贤才(房谋杜断)、 虚心纳谏。(魏征) 民族: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例: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同为一家” 外交: 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例:玄奘西游 2、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唐玄宗-----开元盛世唐朝全盛的时期 对外:鉴真东渡


10.《新唐书》的选举制提及“唐制,取士之科, 多由隋旧”。这表明 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科举制源于隋朝 C.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 D. 隋朝选举制度陈 旧 11.(2012济南中考)从唐太宗的“天下英雄,入 吾彀中矣”到顾炎武的“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 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能直接反 映出科举制哪一方面的变化 A.考试的内容 B.考试的形式 C.考试的目的 D. 考试的影响
(3)你是否认同马克思对清朝前期这一对外政 策的评价?请说出理由。(4分) 观点:同意 理由:因为闭关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唐朝新农具:曲辕犁、筒车
曲辕犁
筒车
玄奘西游 唐太宗时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
4、科举制 创立:隋朝(隋炀帝---进士科) 完善:唐朝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评价: 改善了用人制度; 促进教育、文学、艺术的发展 变化:明朝(八股取士) 评价:束缚了思想,扼杀了人才。 废除:清末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

3、科举制:唐代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 考试选官制度。意义: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①它把读 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门阀士族特权垄断、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统治基础;②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 步成熟,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 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③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 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 4、谏议制度: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就是谏议制度。 隋唐时期的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 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到宋代还 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5、藩镇割据:“安史之乱”(755—763)后,唐分封安史降 将和平叛将领为节度使,他们管辖一方,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或由部下拥立,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唐朝 末年,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
三、唐朝(618年——907年) (一)经济 1、农业:①曲辕犁出现,犁评可调节深浅,汉代之后农具改 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②筒车:借助 水力灌溉。 2、手工业:①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 大制瓷系统。②纺织业:出现缂丝技艺,“通经断纬”;还吸 收波斯风格。 3、商业:(1)内贸:①隋唐时期,都市商业发展,柜坊和飞 钱问世;②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2)外贸:①丝绸、 瓷器:远销欧洲、非洲;②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 设市舶司;③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4、都市:(1)兴起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 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2)长安特点:① 空间:“坊” (居民区)“市”(商业区)分开。②时间:按时开市、闭市, 闭市后不许交易。③管理:设市令或市长,严格管理。(3) 表现:唐代出现长安、洛阳等大都市,后期则有了“扬一益二” 的说法。 4、南迁与江南的发展:①唐中期后安史之乱,黄河流域再次 遭受大破坏,北方人口涌入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②南方经济 实力大为提高,农工商及都会加速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5、制度:租庸调制:(1)含义:①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 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②户调:缴纳定量的绢和布;③庸(代 役):服徭役期限内,不去服役可纳绢或布代役。(2)背景: ①隋唐都经历了战乱,建立初期,社会生产需要恢复发展,农 民也迫切需要土地和劳动时间。②条件:封建国家掌握大量无 主荒地,能够实行均田制。(3)进步作用:①保证农民生产 时间,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农民赋役负担,垦田数量增加;②政府赋税收入得 到保障;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隋文帝像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开通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 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 吏的选拔范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6.唐朝兴盛的原因:国家统一;统治者励精图治;善于用人;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
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7.盛唐气象政治上的主要表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8.盛唐气象经济上的主要表现:发明曲辕犁和筒车,唐三彩。
9.盛唐气象民族关系上的主要表现: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遣唐使来华 多彩的文学艺术
经济的繁荣
开放的社会风气
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政治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女皇帝武则天
“开元盛世”
经济
经济的繁荣
民族关系
民族交往与交融
对外关系
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开放的社会风气 多彩的文学艺术
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定都长安
政治
“贞观之治” 女皇帝武则天
“开元盛世”
10.盛唐气象社会、文学上的主要表现:开放的社会风气,唐诗盛行
11.盛唐气象对外关系上的主要表现: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大唐西域记》
12.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安史之乱。
13.唐朝灭亡后的局面: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多彩的文学艺术
唐诗:黄金时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
对外关系

隋唐历史

隋唐历史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为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两个朝代的合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是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两个大一统皇朝。

在民族思想上比较开放。

两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隋唐两朝君主在治国政策上较为开明,也影响了周边诸国向中国朝贡、学习。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在二百八十多年的战乱之后重新统一了中国。

隋末大乱严重分裂,经过九年的统一战争唐朝建立。

所以史学家常把“隋唐”并称。

在这三百多年间中国的封建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隋朝鼎盛时期北至东北辽宁一带,西至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东临东海,南至越南北部一带。

唐朝鼎盛时期北至贝加尔湖以北和外兴安岭,西至中亚的咸海,东至库页岛,南至越南北部。

中文名称隋唐时期英文名称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简称隋唐所属洲亚洲首都长安、洛阳主要城市长安、洛阳、成都、扬州、太原官方语言汉语货币开元通宝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国家领袖杨坚、杨广、李渊、李世民、李隆基等主要民族汉族、突厥、吐蕃、回鹘、靺鞨等主要宗教道教、佛教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科举制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隋文帝是开国皇帝,主要的贡献是创立新的选官制度;创立《开皇律》;律法不比南北朝时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更加残酷,兴建义仓;简化地方官制。

隋文帝时期,国家繁荣强盛,政治清明,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好局面,为了纪念隋文帝的功绩,人们把隋文帝时期尊称为“开皇之治”。

隋炀帝过度残暴的征敛,导致民不聊生,百姓大规模起义,发生严重战乱,人口锐减到200余万户,隋炀帝逃到江都,叛军反,被缢弑于江都,仅存在了几十年隋朝便宣告灭亡。

唐朝,从公元618年建立,到907年被朱温灭掉,共存在了289年。

唐朝分前期和后期,中间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前期是昌盛期,后期则是衰亡期。

唐高祖建立了唐朝,而唐太宗李世民领兵用十年时间完成了统一大业。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581-907)一、隋唐时期的政治(一)隋唐的政局1、隋朝(581-618)(1)隋的建立和统一:581建立,文商杨坚;589统一(灭陈)(2)隋的建设:营建两都,大运河;科举制;(3)隋的灭亡:炀帝的暴政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唐代隋2、唐朝(618-907)(1)唐的建立:618,唐高祖李渊,长安;(2)唐前期的统治: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继续发展;唐玄宗前期=开元之治;(3)唐朝的转折点:安史之乱(4)唐朝后期的政治: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5)唐的灭亡:-907朱温废唐建立后梁(五代:梁唐晋汉周)(二)隋唐的制度创新1、三省六部制(1)历程:渊源-汉魏官制;创立-隋;完善=唐;继承发展-宋元明清(名称不同实质相同);(2)内容:A、三省:中书(草拟,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办公形式:政事堂会议;B、六部:吏(贵)户(富)礼(贫)兵(威)刑(严)工(贱);(3)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相互合作,保证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分工合作,牵制监督,提高行政效率;后世沿用,影响深远)2、科举制(1)背景:士族衰落,庶族兴起,九品中正制不能推行下去。

(2)目的:扩大政权的统治基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3)历程:创立-隋(文帝开科考试,炀帝设进士科);完善-唐;发展-宋;僵化-明清;废除-1905清末新政;(4)历代选官制演变:先秦:世官制(血缘,世袭);汉代:察举制(孝廉,以官举士);魏晋:九品中正制(门第,以官举士);隋唐以后:科举制(考试成绩,老试)(5)评价:完全按书上走。

3、均田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北魏-唐前期)4、租庸调制:纳庸代役,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5、后制:府兵制-募兵制6、赋役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中国古代史通史资料:隋唐时期

中国古代史通史资料:隋唐时期

第四讲【隋唐时期】隋(581-618);唐(618-907)※阶段特征1、政治上:全国统一,政局稳定,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科举制使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建经济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均田制逐渐瓦解,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快速发展;赋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宏大;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对外贸易发达;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文化上: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复兴运动兴起,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加强;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并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4、对外关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唐朝还加强了和周边各国及欧亚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技术和文化交流,并加强了各国间的政治往来,扩大了唐朝的影响。

※核心主干知识政治【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1、演变: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2、唐代:三省六部制(1)内容:①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设六部。

②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③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

(2)特点①相权三分,相互牵制;②职责明确,提高效率;③协商政务,集思广益;④制度约束,节制君权。

(3)影响①在当时的作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结构效能,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对历史的作用:是我国官制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地方制度--郡县制到道州县】1、隋朝:郡县制。

2、唐朝:(1)唐初:道(用来监察州,带有监察性质的行政区)、州(府)、县。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知识点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知识点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开通大运河奠定经济基础。

②隋朝国家统一。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9、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隋唐时期课件ppt

隋唐时期课件ppt
隋唐时期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隋唐时期概述 • 隋唐时期的文化 • 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 隋唐时期的著名人物 • 隋唐时期的遗产
01
CHAPTER
隋唐时期概述
历史背景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 的阶段,创造了著名的唐文化,
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 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其书法作品行云流水,气韵生动

阎立本
唐代著名的画家和建筑师,其作 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独
特的个人风格。
05
CHAPTER
隋唐时期的遗产
物质遗产
建筑
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独特,如大明宫 、洛阳宫等宫殿建筑,以及佛教寺庙 等,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艺术品
文献
成就。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 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
政治制度
隋唐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使 得更多人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 ,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
隋唐时期还推行了一系列政治 改革,如三省六部制等,加强 了中央集权。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对于中国 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社会经济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 发展达到了巅峰,文 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
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发展对于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 发展,商业也逐渐繁 荣起来,形成了许多 商业城市。
02
CHAPTER
隋唐时期的文化
文学
总结词
繁荣发展,影响深远
详细描述
隋唐时期,中国文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诗歌、散文、传奇、话本等各类文学 形式百花齐放,涌现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杰出诗人,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1)政治:隋朝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但它本身是短命王朝,隋朝进行了多项重要的工程建设。

唐朝前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封建盛世。

一.短暂的隋朝(一)隋的建立和统一 1.建立:时间、创建人、都城2.统一:(时间:589年)(1)原因:①条件成熟:魏晋南北朝后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融合;②经济基础: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③渡江准备: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④对手衰落:隋朝君臣腐化,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驰。

(2)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统一、安定和社会发展,也为唐的强盛奠定了基础(类似秦与汉的关系)。

(3)结论:勤政、改革、自强,才能走向成功;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二)隋朝的建设1.兴建两都:隋文帝时修大兴城和隋炀帝时修洛阳城,都是宇文恺设计。

两都的兴建,统一是前提,实力的体现,唐朝时扩建。

2.广设仓库:洛口仓(河南巩义)、含嘉仓(河南洛阳):洛口不在洛阳。

广设仓库:体现农业发展;见证封建剥削。

3.开通运河(1)概况:三点四段五河六省(另掌握广通渠)(2)评价:①古人的认识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宗元鼎:帝业兴之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李敬之: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②现代人的认识进步性:它的开凿在当时加强了南北交通,有利于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它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局限性: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包含了加强对江南地区经济的掠夺和到江南繁华地区巡游等,是"天下为私"的反映。

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

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

02
03
科举制度
隋唐时期创立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 选拔官员,推动了教育公平和学术繁 荣。
学术研究
经学研究
隋唐时期的经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学者 们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的注释和解读。
史学发展
史学在隋唐时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出现了许多重 要的历史著作,如《晋书》、《隋书》等。
文学繁荣
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诗词、散 文等文学形式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均田制的推行
隋唐政府推行均田制,使大量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 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商业的繁荣
隋唐时期,城市商业繁荣,市井文化兴起,商人阶层 崛起,城市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社会观念的演变
儒学的发展
隋唐时期,儒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出现了以韩愈、柳 宗元为代表的新儒学,强调经世致用和个性解放。
政治统一
隋唐时期,中国实现了政治统一,对东亚各国产生了政治示范效应, 推动了东亚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经济繁荣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对东亚各国的经济产生了积 极影响,推动了东亚地区的经济繁荣。
对东南亚的影响
宗教传播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文 化传播至东南亚地区, 对当地的宗教信仰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学术交流与影响
中外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互动,如佛教 文化的传播等。
影响后世
隋唐时期的学术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调。
05
隋唐时期的社会整合
社会结构的变化
士族门阀的衰落
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士族门阀逐渐失去 了对政治权力的垄断,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09.隋唐时期

09.隋唐时期
民族关系上: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疆域空前广大,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对外关系上:对外交通发达,唐和亚洲、欧洲等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文化上:唐朝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3.关于对唐玄宗的评价
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有才干的姚崇,宋璟为相,重视地方官的人选,使唐社会安定、生产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册封靺鞨族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其功。
(6)中唐: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原来的均田制被破坏。唐政府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推行两税法。其内容是:①取消租庸调和杂税;②不分主户和客户,一律以现在的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纳税;③放弃按丁征税的办法,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④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夏不过六月,秋不过十一月。两税法改变了税收的方式,由人丁税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要依据收税,两税法也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第二、因为上述因素,唐太宗确定了“安百姓”、“重人才”、“强政治”的治国思想,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措施和不懈的实践去实现。首先,唐太宗认识到了统治者与人民是“舟与水”的关系,通过土地赋税制度的调整以“安百姓”。二是认识到了重用人才,虚怀纳谏的意义,得人善任,从谏如流,营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围,保证了较为开明正确的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定和实施。三是加强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以巩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扩大统治基础。
唐代宦官专权的特点是:宦官不仅操纵政权,而且掌管禁军。后来,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全由他们把持。
宦官是地主阶级中最腐朽的阶层,宦官专权是政治腐败的表现。

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

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

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隋唐至宋元大事年表正文:隋唐至宋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这段时期的主要大事年表。

一、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1. 隋朝建立: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废隋朝的前任皇帝陈霸先,建立隋朝,定都于长安。

2. 隋朝统一全国:公元606年,隋文帝杨坚攻打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50多年南北朝分裂的局面。

3. 开凿大运河:公元605年,隋文帝杨坚下令开凿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4. 科举制建立: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颁布《科举制》,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度,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选拔制度之一。

5. 唐朝建立:公元618年,隋朝灭亡,隋炀帝杨广被推翻,唐朝建立,定都于长安。

6. 安史之乱:公元755年至763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迅速衰落。

7.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至960年,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割据政权,如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

二、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1. 宋朝建立:公元960年,北宋太祖赵构取代南宋末代皇帝赵昚,建立宋朝,定都于临安(今浙江杭州)。

2. 宋朝经济繁荣: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之一。

3. 宋朝文化发达:宋朝时期,诗词、绘画、书法等文化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宋朝军事弱小:宋朝虽然拥有强大的军队,但由于内部腐败、军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其军事实力较弱。

5. 元朝建立:公元1271年,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于北京。

6. 元朝统一全国:公元1279年,元朝军队攻打南宋,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50多年分裂的局面。

7. 元朝开放对外贸易: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发达,对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8. 元末农民起义: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导致元朝迅速衰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讲隋唐时期(2):三、唐朝:开放的帝国(一)唐朝的建立(一)关陇大族的兴起与唐朝的建立▲1、关陇大族所谓关陇大族,指的是自北魏以来在北方特别是关陇地区建立的政权中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集团。

关陇大族兴起于魏晋之际。

关陇大族凭借其政治、经济上的优势,支撑着西魏、北周政权的局面。

其势力之庞大,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

据统计,隋代三省18名高级官员,有11人曾在北周任职,15人来自西起天水京畿地区东迄洛阳这条东西向的地带。

六部的46名尚书中42人是北魏(13人)和北周(29人)官员的子孙,其中3人有任职北齐的经历。

46人中的30人来自天水、京畿及洛阳地带,7人来自山西,其余来自华北平原。

而武川(今内蒙武川东北)系军事贵族则居于隋朝政权的统治核心。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页177。

)2、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1)618年,李世民灭其继承人薛仁杲,占陇西全境。

619年,推翻李轨政权,有河西五郡。

620年,灭刘武周,恢复巩固了在山西的统治。

2 )罗艺:据涿郡,称幽州总管。

618年归附。

➢王世充:据洛阳。

620年,李世民出关攻之,621年出降。

➢刘黑闼(ta):有河北。

621¡ª623年遭镇压。

➢高开道:冀北。

亦相继败亡。

3 )江南地区:➢萧铣:据巴陵(岳阳),迁江陵,称梁帝。

控两湖地区。

621年,在唐军突袭下,降唐。

➢林士弘:有江西,建楚国。

622年,遭唐军镇压。

➢辅公祏(shi):624年,遭唐军镇压。

4 )漠南:➢梁师都:据朔方(内蒙杭锦旗北),国号梁,突厥封他为¡°解事天子¡±。

628年(贞观二年),太宗乘突厥衰乱,击灭之。

(二)大唐盛世及其衰亡1、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玄武门之变2)贞观之治3)武则天时代的革旧鼎新4)开元盛世2、唐中后期的政局及其衰亡1)安史之乱2)藩镇割据3)朋党之争、宦官专权与唐的衰亡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

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则过之。

所以能及此者,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李世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

魏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唐太宗3)武则天时代的革旧鼎新(1)从“废王立武”到“二圣”(2)从“圣母神皇”到大周皇帝(3)武周的结局4)开元盛世(1)李隆基即位(2)开元之治(3)盛唐气象(4)天宝政局705年(神龙元年),张柬之等拥立中宗李显,复唐国号,将政治中心移回长安。

中宗昏庸懦弱,韦后专权,李隆基(李旦三子)杀韦后,睿宗立。

712年(先天元年),李隆基即帝位。

粉碎太平公主阴谋。

玄宗登基之后,先后任命干练正直的姚崇、宋璟、张嘉贞、张九龄、韩休等人为宰相,在他们的辅佐下,针对当时的弊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开元盛世:①吏治改革②抑制食封贵族③压抑佛教④重视农业生产《礼五台山偈一百十二字》(巴黎藏敦煌伯3644号)天长地阔杳难分,中国中天不可论。

长安帝德谁恩报,万国归朝拜圣君。

汉家法度礼将深,四方取则慕华钦。

文章浩浩如流水,白马軳经远自临。

故来发意寻远求,谁为明君不暂留。

将身岂惮千山路,学法宁辞度百秋。

何期此地却回还,泪下沾衣不觉斑。

愿身长在中华国,生生得见五台山。

2、唐中后期的政局及其衰亡1)安史之乱2)藩镇割据3)朋党之争、宦官专权4)唐末农民大起义与唐的衰亡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漫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长恨歌(2)➢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扁,转教小玉报双成。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学会副会长。

历任南开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教授,历史系副主任、主任,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6年生,安徽安庆人。

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隋唐史,中外交流史,中国政治制度史。

著有《唐代藩镇研究》等三、唐代制度概观(一)中枢政制(二)地方行政(三)府兵制度(四)科举制度(五)法律制度翰林学士、枢密使➢武则天时上官婉儿过问政事,中宗时更独当诏书之任。

738年(开元26)设翰林学士院,始置翰林学士,选文学者充任,专掌内命,如拜免将相、号令征伐之类。

然只是差遣,与舍人之为职官者迥异。

自是迄大历(代宗,766¡ª779),任员无多,德宗以后,阙任始重,礼遇益隆,时人至号为内相。

(陆贽)宪宗即位,805(永贞元年),始选学士中一人为承旨,宰相之任用,多出于其间,成为法定的内相。

翰林学士-----内制中书舍人-----外制学士不拘资历,上自诸曹尚书,下迄校书郎,皆得充,其阶未至或高于中书舍人者,往往加¡°知制诰¡±之衔。

德宗至懿宗朝,宰相25---45%(均34%)出自翰林学士。

➢玄宗常委宦官监军,肃宗更用李辅国掌禁兵,德宗设护军中尉二、中护军二,全以宦官任,掌禁军。

掌机密(玄宗朝:高力士)元和初年,宪宗拣宦官二人传达口命,谓之枢密使(即宋代枢密使所本)。

宣宗朝,设枢密院,使下设枢密承旨,再下设枢密院使。

任务:传宣诏令,承受外朝表录。

2、唐代的司法体系➢1)中央:刑部、大理寺、御史台➢2)州:刺史,长史,司法参军➢3)县:县令,县尉,司法佐四、唐代的经济(一)唐代的经济制度1、授田制2、租庸调3、唐中期专卖制度的确立与刘晏的财政改革4、两税法两税法的实行“两税之法,乃取暂时法外之法,收入于法之中”。

“他日者,变故兴,国用迫,则又曰:此两税者正供也,非以应非常之需者也,而横征又起矣。

” 王夫之《读通鉴论》两税法的内容(1)以大历十四年(779)全国税收总额作为新税征收的标准额分摊于各州,以后则按“量出以制入”的原则,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确定应纳税额。

(2)“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不论土著与外迁户,一律在现居地立籍纳税;不论行商与坐商,都要交纳。

(3)“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废除租庸调及一切杂税,主要依据田地及户等、资产征税,即主要征收地税与户税,“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但丁额保留不废。

(4)两税“计钱而输绫绢”,即政府以钱计算税额,百姓则以实物折缴。

(5)商人据其收入,征税1/30。

(6)两税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以六月末为限,秋税以十一月末为期。

两税法的实质与效果➢实质:舍丁税地意义:①“舍丁税地”的趋势。

②税收更合理,负担较平均。

③扩大纳税面。

➢效果:史载“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

自是,轻重之权,始归朝廷。

”780年,诸道按比户口,得土户180余万,客户130余万。

➢日久弊端滋生。

白居易《重赋》:“国家定两税。

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五、唐朝的文化与社会生活(一)唐代佛教中国化的完成在佛教诸派中,以天台、法相、华严、禅宗影响最大。

➢以智顗(岂页yǐ)为代表的天台宗,因奉《法华经》,又称法华宗。

着重宣传一切“皆由心生”,世界本体是空无的,故又称“空宗”。

➢以玄奘为代表的法相宗,以论证“万法唯识”、“心外无法”为宗旨,故又称“唯识宗”。

它说的“识”是指精神本体,而宇宙万有即由识幻化而成。

➢以法藏为代表的华严宗,以奉《华严经》而名。

主要是通过论证所谓“尘是心缘,心为尘因。

因缘和合,幻相方生”,以及“事”与“理”的关系,宣扬客观世界是依赖于主观世界而存在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以慧能为代表的是禅宗。

“禅”是梵文“禅那”的简写,意即“静虑。

禅宗相传为南印度僧人达摩在北魏时创立的。

武则天时分为南、北二宗。

(五祖弘忍后,神秀开北宗,慧能开南宗)(二)文学艺术与个性伸展-----唐诗的惊采绝艳1. 中国诗的成熟➢唐代是中国诗歌成熟的时代,而这种成熟首先表现在对汉魏六朝诗歌传统的兼收并蓄与创新性改造。

➢唐代诗人推扬“质胜文”的汉魏古诗,却也决不排斥“文胜质”的晋宋齐梁诗。

唐人对汉魏、齐梁诗歌传统的涵容与创造性消化,终于推出了金光熠熠的唐诗。

“正因为有建安的风骨,然后形成唐诗的遒劲;有两晋的意境,然后有唐诗的高妙;有宋齐的藻绘,然后形成唐诗的清丽;有齐梁的声病之论,然后形成唐诗声韵的谐美;有梁陈的宫体,然后形成唐诗的细腻”。

唐人对汉魏六朝诗的¡°兼收并蓄¡±,将中国诗推入一个飞动壮美、高度成熟的境地。

2. 李白、杜甫、王维——三种人格精神➢在中国士大夫中,李白是一位傲岸不驯,恣意反抗的典范,他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

“壮浪纵恣”之极,他敢于“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甚至让国舅磨墨,得宠太监脱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在世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杜甫一生遭际颇多悲愁,然而他却将一己命运化入广阔的社会人生,从而铸定了他的博大。

天宝十四载(755),杜甫返奉先县省亲,此时正直安史之乱前夕,社会混乱已见端倪。

奉先县正处在饥荒之中。

面对“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的人间惨剧,他的沉哀深痛并未溺陷于个人遭际不拔,而是由自我联想到比自己更为不幸的同胞:“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倾洞不可掇。

”➢与李白相似,王维的性格也有多元的一面。

然而他的总体性格却是一种“禅”的精神。

➢“与世淡无事,自然江海人”。

➢“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