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初一下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答案
一、历史的足迹(共10 分)
1.(4 分) D → B → F → E → A → C
2.(3 分)
实物史料:B、C 文献史料:F
模拟、示意、复原:A、D、E
3.(3 分)
根据基本要素的涵盖度、叙述的完整性、历史语言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分层赋分。
二、中国近代化历程(共10 分)
1.(4 分)
洋务运动( D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A )
新文化运动( B )2.(6 分)
1史料价值最高的是D,理由:D 是研究李鸿章的一手文献史料,直接证据。
2史料价值最低的是A,理由:A 是文学作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可信度低。
(言之成理即可)
(三).复兴之路(共10分)
1.第一次鸦片(1 分)侵略与屈辱;侵略与危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
(2 分)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从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走向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等。
(2 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等。
(任答三条,得5 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本文档包含了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试卷内容
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
1. 以下哪个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A. 长安
B. 洛阳
C. 嘉峪关
D. 西安
2. 以下哪个汉朝皇帝的儿子曾统一中国并开创了唐朝时期?
A. 汉武帝
B. 刘邦
C. 朱元璋
D. 李渊
......
第二部分填空题(30分)
1. 丝绸之路东端是(敦煌)。
2. 成语“画龙点睛”出自晋朝庾信的故事,庾信的字是(范)。
3.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布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
......
第三部分问答题(30分)
1. 请简述人类祖先的迁移路线。
2. 请简述丝绸之路的作用和意义。
3. 请简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相关内容。
......
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C
2. D
......
第二部分填空题
1. 敦煌
2. 范
3. 度量衡
......
第三部分问答题
1. 人类祖先的迁移路线包括非洲、欧亚大陆、大洋洲、美洲等。
2.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重要贸易路线,促进了不
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3.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通过他的改革,建立了贞观之治。
其中包括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改革。
总结
该试卷主要涵盖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
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相关知识,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七下历史科目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下历史科目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3. 隋朝时期,哪位人物开创了科举制度?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武则天答案:A4.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A. 秦朝B. 汉朝C. 元朝D. 清朝答案:C5. 明朝时期,哪位人物领导了农民起义?A. 李白成B. 张献忠C. 洪秀全D. 孙中山答案:A6.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7. 下列哪位人物是辛亥革命的首领?A. 孙中山B. 毛泽东C. 周恩来D. 邓小平答案:A8.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 五四运动B. 南昌起义C. 抗日战争胜利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D9. 以下哪个政策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 抓革命、促生产答案:B10.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A. 四人帮被粉碎B. 中共十大C. 邓小平复出D. 毛泽东逝世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汉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主要货币。
答案:铜钱3. 隋朝时期,______开创了科举制度。
答案:隋文帝4. 唐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答案:长安5. 宋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经济中心。
答案:江南6. 明朝时期,______领导了农民起义。
答案:李白成7. 1840年,英国发动了______,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部编初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初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下图文物是1970年在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其造型是西方一种叫“来通”的酒具,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
该文物可以用于研究唐代()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开放的社会风气C.民族交往与交融D.多彩的文学艺术2.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交子的出现B.热闹的夜市C.景德镇的兴起D.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3.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
以下科技成就属于宋代的是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4.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实行重武轻文政策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5.下图所示的是明朝都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这种设计意在突出()A.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B.宫殿宏伟壮观的景象C.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D.紫禁城建筑的时代感6.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郾城大捷南宋与金签订和约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7.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为新航路开辟提供重要条件的是()A.火药B.造纸术C.印刷术D.指南针8.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9.下图是某著作中描绘我国古代井火煮盐工艺的一幅插图。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D )A.西晋灭吴,统一全国B.北魏建立强大的政权C.大运河的开凿D.隋军南下灭掉陈解析:D 本题考查隋统一全国的标志性事件。
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方法。
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统治前期,他们在治理国家方面都( C )A.善于纳谏B.轻徭薄赋C.重视人才D.减轻刑罚解析:C 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如房玄龄和杜如晦;武则天发展科举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唐玄宗重用贤能,如姚崇和宋璟等。
由此可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重视人才。
3.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到高地灌溉”。
它的主要用途是( C )A.交通运输B.纸张印刷C.农业生产D.陶器制作解析:C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图片可知,这是我国唐代发明的灌溉工具筒车,与农业生产有关,故排除A、B、D三项,选C项。
4.在一次故事会上,主持人讲述了“魏征进谏”“玄奘西行”的故事。
这些故事发生在( B )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解析: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征进谏”“玄奘西行”的故事发生于唐朝,故选B。
5.五代十国的“十国”政权中,位于北方的是( D )A.吴越B.前蜀C.闽D.北汉答案:D6.读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下列史实与朝代相符的是( B )A.①——出现文景之治B.②——推行崇文抑武C.③——创立行省制度D.④——戚继光抗倭解析:B ①是唐朝,西汉时出现文景之治,A项不相符;②是北宋,当时推行重文轻武政策,B项符合;③是明朝,创立行省制度的是元朝,C项不相符;④是清朝,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D项不相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七年级历史满分:70分时间:60分钟说明:1.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卷共两个大题,20小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每题2分。
共34分)1.“灭掉陈朝,开创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统一局面”的统治者是A. 北魏孝文帝B. 隋文帝C. 隋炀帝D. 唐高祖2.某小说以玄奘西行为原型,用神话的方式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
玄奘历经艰辛去的“西天”是指A. 大秦B. 大食C. 天竺D. 波斯3.杜甫的诗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反映的是A. 开皇之治B. 藩镇割据C. 安史之乱D. 宋金和战4.“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饱含忧国忧民的神情的特点。
”这里的“他”是唐朝的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李清照5.“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A. 休养生息B. 兵民合一C. 重文轻武D. 外重内轻6.《全球通史》称“宋朝的黄金时代”除了文化成就更主要是发生“商业革命”,对应的史实是A. 海外贸易发达B. 经济重心南移C. 瓦子出现D. 交子出现7.文化旅游融合唤醒城市记忆。
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A. 秦俑故乡,丝路源头B. 繁华汴水,精彩开封C. 六朝古都,金陵风韵D. 千古宋城,梦回临安8.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
历史上统一蒙古地区建立蒙古政权的是A. 耶律阿保机B. 成吉思汗C. 忽必烈D. 努尔哈赤9.“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史实。
”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A. 明长城B. 兵马俑C 北京故宫 D. 都江堰10.描写了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A.《红楼梦》B.《三国演义》C.《西游记》D.《水浒传》1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在中国历史上,结束了魏晋南北朝近40年的分立时期的朝代是()A.秦朝B.唐朝C.隋朝D.元朝2.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这位统治者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3.如果给如图鉴真塑像作文字注解,应该选择()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西游天竺,求取佛经D.主动请缨,和亲塞外4.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
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A.大泽乡起义B.隋末农民大起义C.安史之乱D.唐末农民大起义5.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C.三国鼎立D.和平共处6.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7.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元朝时候,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A.维吾尔族B.满族C.藏族D.回族8.大相国寺举办庙会时,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杂技等各种表演:过节时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
上述这段文字描述反映了何时何地繁华的都市生活()A.唐朝的长安B.北宋的开封C.南宋的临安D.元朝的大都9.穿越时空,回到宋元时期,下列科技成就你不可能见到的是()A.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D.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1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①废丞相,设三司②建立厂卫制度③八股取士④设置军机处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1.明朝中后期,因为海防松弛,倭患严重,下列属于抗倭将领的是()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文天祥12.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及试题解析(附参考答案)共五套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隋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开凿了全长2000多公里,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中心是()A.涿郡B.长安C.洛阳D.余杭答案:C解析: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故选C项。
2.下图框中的这段话,反映的这位皇帝的治国思想是()A.以民为本B.严刑峻法C.无为而治D.穷兵黩武答案:A解析:图中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的这段话里体现了“以民为本”的重民思想,故选A项。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A.重用贤人B.重视生产C.提倡节俭D.强化皇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唐玄宗在位时唐朝达到全盛的原因,A、B、C三项都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D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4.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
这种变化说明()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出现本题题干中的现象是因为科举制的完善,以才选官,使许多有才学的人担任官职,故选B项。
5.唐朝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的高僧是()A.鉴真B.玄奘C.晁衡D.郑和答案:B解析:本题唐朝时,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故选B项。
6.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
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当时唐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故①不正确,符合题意的选项是D项。
人教版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期末考试试卷考试范围:七年级下学期全册;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1.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兴起于唐,繁盛于宋。
宋朝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①苏轼②柳永③李清照④辛弃疾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这部史书及作(编)者应是A.《春秋》——孔子B.《天工开物》——宋应星C.《史记》——司马迁D.《资治通鉴》——司马光3.“今天,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渤海之滨的东营市是山东省省辖地级市,国家规划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该地在元朝时应属于:()A. 中书省辖地B. 宣政院辖地C. 江浙行省D. 辽阳行省4.“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历史上,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A.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 B. 在会宁称帝,建立金C. 建立元朝D.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5.元朝开创的重要制度是()A. 八旗制度B. 分封制C. 行省制D. 三省六部制6.两宋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①扬州②广州③泉州④莱州A. ①②③④B. ②③C. ①③D. ③④7.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
该制度正式诞生于()时期。
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8.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 市舶机构B. 城管机构C. 枢密机构D. 按察机构9.“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这段话反映了我国明末清初时期,台湾曾经被西方殖民者占据。
话中“贵国”指的是:()A. 西班牙B. 葡萄牙C. 荷兰D. 英国10.元朝时创立、现在还在实行的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的制度是()A. 行省制度B. 郡县制C. 三省六部制D. 分封制11.“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A. 统一全国,疆域辽阔B. 文化事业发展C. 中外交往频繁D. 民族融合发展1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七年级历史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说明:1.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卷共五个大题,31小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现了统一B.统治者残暴C.繁荣而短暂D.大运河开通2.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同时连通五大水系,运河沿岸形成大片良田,对灌溉和运输都有重要意义,带动了沿河城市的整体兴盛。
这反映了大运河A.推动政治中心南移B.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D.使江南地区成为经济中心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的出现原因时,发现共同点有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治世出现的前提②统治者善于用人,注重科举选才③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百姓负担④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4.宋朝时期赵汝鐩在《耕织叹》中用“春催农工动阡陌,耕犁纷纭牛背血。
种莳已遍复耘耔,久晴渴雨车声发”场景描述农业生产,其中“久晴渴雨车声发”中提到了下列哪一生产工具A B C D5.阎立本创作的《步辇图》,描绘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使者到长安请求和亲,唐太宗欣然允诺的故事。
这一事件A.加强了汉藏两地的和平友好交往B.消除了唐政府和边疆地区的矛盾C.加强了唐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D.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6.唐朝引进了波斯文明中的琉璃制造、钻石制作、建筑等工艺,唐代服装也借鉴了波斯时装的款式。
材料意在强调A.唐朝社会兼容并包B.唐朝民族政策开明C.波斯享乐之风盛行D.波斯科技文化先进7.五代十国时期,真正敌对的政权是个别,绝大多数政权奉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
在某种程度上,这就减少了进一步分裂的因素,相反增加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材料反映了A.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出现B.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完成统一C.五代十国时期蕴含着统一的趋势D.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8.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弱宋”二字似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
2021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共三套)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评价等级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1.本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一律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春上答题视为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1分)一、单项选择题:1-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题卡上每一小题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符号涂黑。
1.这一制度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卖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这一制度”是A.神让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贞观遗风D.开元盛世3.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热盛时期,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盛唐气象的是①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曲辕犁②国内各族和国外商人、使者、艺人等云集长安③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调北少数民族风俗的影响④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A.①②③B. 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下列历史事件中,使唐朝国势山盛转衰的是A.七士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靖难之役5.下列属于宋朝从军事角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A.派文臣指任各地州县的长官B.设立多重机构分制相权C.在地方设置转运使D.解除禁军将额的兵权6.宋代有这样条流话:“做人发做军,做铁类做针。
”出现这读格的原因是未代实行A.重用武官政策B.重文轻武政策C.重用文官政策D.重农抑商政策7.下列语句中,能够反映长江流域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江南好,风景旧曾语C.稻米流脂梁米白,公私仓腺俱丰实D.苏湖熟,天下足8.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发明者是A.主被B.沈括C.毕昇D.徐光启9.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详解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选用)2024.6(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6页,共两部分。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周灭商后,旧有的方式不便于直接管辖更广大的地区,于是周王授权一批诸侯管理地方,他们大部分是周王的亲戚,还有一些是周王的亲信和地方贵族。
材料描述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2.某班同学开展“小钱币,大历史”小型展览活动,以下这组钱币应归入的展览主题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3.魏晋南北朝时期,蓟城(今北京地区)是塞外各族人民从游牧生活过渡到农耕生活的良好场所,在这里,少数民族与当地汉人一起发展着蓟城的历史。
这说明当时蓟城()A.农业经济超过了南方B.成为北方地区贸易中心C.是北方军事防卫重镇D.是民族交融的重要地区4.下面是一位皇帝传记的目录(部分)。
这位皇帝是()第八章求谏与纳谏第一节恐人不言,导之使谏1.鼓励极言规谏2.直谏者首推魏征第二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5.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防止了武将跋扈,有稳固政权的作用,但也导致了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下降,财政支出增加等问题。
对以上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全面分析了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B.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质是轻视武备C.对重文轻武政策持完全肯定态度D.说明了重文轻武政策的具体措施6.以下是中国古代不同朝代平民出身的人入仕为官的比例。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是哪个?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2.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焚书坑儒”?A. 春秋B. 战国C. 秦朝D. 汉朝3. 下列哪个成语与楚汉争霸有关?A. 三顾茅庐B. 逐鹿中原C. 鸿门宴D. 破釜沉舟4. 下列哪个成语与唐朝有关?A. 安史之乱B. 隋唐演义C. 开元盛世D. 五代十国5. 下列哪个成语与明朝有关?A. 朱元璋B. 建文帝C. 明朝开国D. 明朝灭亡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建立了西周。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郡县制。
()3. 楚汉争霸中,刘邦最终战胜了项羽。
()4.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5. 明朝的一个皇帝是崇祯皇帝。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商朝的一个国王是______。
2. 秦朝的建立者是______。
3. 楚汉争霸中的两位主要人物是______和______。
4.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5. 明朝的建立者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主要措施。
2. 简述楚汉争霸的背景和结果。
3. 简述唐朝繁荣的原因。
4. 简述明朝衰落的原因。
5. 简述清朝建立的历史背景。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三国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2. 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唐朝的主要文化成就。
3. 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明朝的主要科技发明。
4. 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清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5. 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近代中国的主要历史事件。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张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2. 请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张中国历史重要事件时间轴。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A. 汉武帝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光武帝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唐末民变D. 五代十国A. 火药B. 造纸术C. 指南针D. 印刷术A. 郑和B. 麦哲伦C. 哥伦布D. 达伽马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
(×)2. 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 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的治理时期。
(√)4. 宋朝时期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
(√)5. 明朝时期的戚继光是著名的抗倭名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__。
2. 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_,终点是_______。
3. 唐朝时期的“开元盛世”是指_______皇帝的治理时期。
4. 宋朝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5. 明朝时期的_______是著名的抗倭名将,他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保卫了国家安全。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
2. 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3. 简述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
4. 简述宋朝时期的海外贸易发展。
5. 简述明朝时期的戚继光抗倭事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秦始皇,如何巩固统一六国后的政权?2. 假设你是汉武帝,如何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3. 假设你是唐太宗,如何实现“贞观之治”?4. 假设你是宋朝时期的商人,如何进行海外贸易?5. 假设你是戚继光,如何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保卫国家安全?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特点及影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七年级历史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与如图中①所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崇文抑武,“积贫”“积弱”C. 开凿运河,创立科举D.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古代《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
”“炀”是古代中国最差的谥号了。
隋炀帝得到这个谥号主要是由于()A. 设置进士科B. 不恤民力,奢侈无度C.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D. 渡江灭陈,完成统一3.学生甲:“三省六部制的创立与完善为其走向强盛奠定了基础。
”学生乙:“我认为统治者的主观努力是最关键的。
比如:知人善任、政治清明,以至社会安定;重视发展经济;开明的民族政策带来和睦的民族关系;开放的对外政策带来包容的社会心态。
”据此可知,他们讨论的是()A. 西汉休养生息的表现B. 隋朝统一全国的贡献C. 唐朝盛世形成的原因D. 北宋重文轻武的后果4.唐代,边将中胡人后裔者比比皆是,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都是胡人;越南人姜公辅可任宰相,日本人晁衡可服务朝廷,高丽人高仙芝可为将。
这些现象可以佐证唐代()A. 民族融合出现高潮B. 中央政权潜伏着危机C. 唐朝的统治政治清明D. 社会发展具有开放性5.奶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相传唐太宗时期,某位公主嫁到吐蕃以后,喝不惯当地牛奶,便在牛奶中加入煮好的茶再饮用,奶茶也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见证。
下列史实可以与这段传说相印证的是()A. 金城公主入藏B. 文成公主入藏C. 设宣政院D. 驻藏大臣的设立6.“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天竺)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把自己淹没于三千佛经的精义。
……孤独的灵魂,却在万众的仰慕中升腾,你,才是真正的行者!”对诗歌中“你”的精准评价是()A. 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B. 中印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C. 中非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D. 中阿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7.如表是胖虎同学在复习时归纳的,请你帮他总结出最合适的教训()A. 国家是否稳固统一完全取决于皇帝的素质B. 必须预防地方势力的恶性膨胀C. 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D. 中央与地方永远是对立的关系8.自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以来,为加强皇权,历代最高统治者都在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做文章:一是相权与皇权的关系,二是军事权力的掌控,三是对地方官员的控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考试范围:全册)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1.唐朝诗人XXX的诗《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XXX。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中评论的是()A.都江堰和XXX父子C.大运河和XXXB.灵渠和XXXD.大运河和XXX2.XXX是中国历史上即位时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XXX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以下关于XXX的说法,正确的是()A.XXX建立了唐朝B.XXX创立殿试制度C.XXX通过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D.XXX是XXX的皇后3.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你认为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从世家豪族且具有不学无术的子弟中提拔官员B.由皇帝直接录用有不学无术的人做官,加强皇权C.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D.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4.唐朝对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安宁,政治腐败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包容B.唐朝经济繁荣D.唐朝文教昌盛5.“万国尽征战,烽火被XXX。
积尸草木腥,留学XXX。
”杜甫的名作《垂老别》描写的社会现实是()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五代十国D.宋金之战6.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为巩固统治,北宋釆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在官员的运用上其特点是()A.消除禁军将领的领兵权ccB.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减弱相权C.大幅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D.重文轻武7.历史上很几何数民族首领都对民族交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材料中所评价民族首领属于()A.契丹族B.羌族C.女真族D.蒙古族8.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初一下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
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
”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A.设立军机处B.采用八股取士C.废除丞相制度D.设立厂卫机构2.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元朝时候,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A.维吾尔族B.满族C.藏族D.回族3.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详细记载某历史事件:宴会的第二天,赵匡胤的部将个个心领神会,“皆称疾,请解军权。
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
这一事件是A.隋炀帝被杀B.杯酒释兵权C.靖康之变D.宋金和议4.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世祖为了有效统治全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行省制C.分封制D.郡国制5.成功地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人物是A.杨坚B.杨广C.李渊D.李世民6.能区分史实和观点是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
下列属于“观点”的是A.杨坚统一全国B.黄巢发动起义C.遣唐使来华D.岳飞是民族英雄7.唐朝时能从外地远距离、大批量运输粮食经洛阳到长安,直接得益于A.修筑都江堰B.修筑长城C.建造赵州桥D.开通大运河8.下列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A.隋文帝灭掉陈朝B.隋朝创立科举制C.隋朝统一度量衡D.隋朝开通大运河9.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10.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
材料陈述的是()A.诸子百家争鸣B.大运河的开通C.中外交流频繁D.都市生活繁华11.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A.河北曲阳B.福建泉州C.江西景德镇D.河南开封1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A.集市B.邸店C.瓦子D.夜市13.唐朝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这两位宰相都是什么时期?A.隋文帝B.贞观C.武则天D.开元14.清初统治者为恢复经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的措施是A.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建立行省制度C.推行重商政策D.推行垦荒政策15.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史实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B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创立C戚继光领导抗倭斗争伟大的民族英雄D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明代末年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A.A B.B C.C D.D16.《隋书》记载:“大业七年(公元611年),上自江都御龙舟入通济渠,遂幸於涿郡。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隋朝()A.修筑了长安城B.完成南北统一C.开通了大运河D.开创了科举制17.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对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有这样的记载:“民田一亩值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
”这说明当时A.农民较为富裕B.土地价格偏高C.赋税完全货币化D.官吏对民众百般盘剥18.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朝,那么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9.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与这些内容相关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元世祖20.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A.永济渠,江南河,邗沟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D.通惠河,江南河,邗沟21.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
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A.民族关系融洽B.科学技术发达C.对外贸易繁盛D.军事实力强大22.某位科学家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考察和研究,他的著作形象再现400年前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状况和先进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这位科学家的著作是A.《农政全书》B.《梦溪笔谈》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23.“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
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
”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黄巢起义D.李自成起义24.在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有多数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关键时期。
下列说法可以论证此观点的是()①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②宋朝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③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④吴道子被誉为“画圣”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25.《明史》记载某人:明朝人,回族,深受明成祖器重,人称“三宝太监”。
此人()A.率领船队七下西洋B.荡平东南沿海患C.收复祖国宝岛台湾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二、材料分析综合题26.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从图一得知北宋时期已经产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是?(3)材料二中,《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宋朝社会风俗画卷,他的作者是?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4)综合上述材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2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一位皇帝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库俱丰实。
”(1)材料一的那位皇帝是谁?这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是什么?他善于纳谏,被他比喻可以“知得失”的大臣是谁?(2)材料二描述了唐朝另一个盛世局面是什么?在位的皇帝是谁?28.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北宋的灭亡与其说是被金国从军事上打败的,还不如说是北宋王朝统治集团无穷无尽地挥霍与奢靡耗尽了社会财富,最后由富宋强宋变成了弱宋,“内不安邦,外不抵金”,从而走向灭亡。
(1)根据材料一中北宋由强变弱的史实,写出你的感悟。
(经济篇)材料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明最光辉的朝代,经济繁荣发展,取得光辉的成就。
(2)请简要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生活篇)材料三正当下最流行的是“穿越”。
……真可谓“世界真奇妙,穿越才知道”。
这学期的宋朝历史让我颇感兴趣,于是我通过时光隧道来到了偏居一隅的南宋临安城……(3)请续写这段文字,把你在南宋都城临安一天的见闻写一下。
(民族篇)材料四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频繁的冲突与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使不同民族在斗争中走向交融。
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
(4)请举例说明材料四中“和”是主流的论断。
(感悟篇)(5)我们应该为宋朝对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而自豪。
我们应该为我们是宋人的后代感到骄傲。
请简要总结宋元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大业年间,增设进士科,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
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子弟通过门第进入仕途的局面。
材料二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本地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自然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材料三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明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整合的模式是以中原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
在此过程中,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但这文明的完整性,延续性从未被打破。
这种完整性,延续性成了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1)材料一中的“考试制度”是我国的什么制度?对这种“考试制度”,谈一下你的认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元代“行省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概括这种划分的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
请你任举一例你引以自豪的中华文明。
30.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材料二: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眯,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材料三:宋朝读书风气很浓,人们希望用勤苦来获得学问,再以学问来打通权力之门。
——萧子文《简读宋朝史》材料四: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
——部编版七下历史教科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3)材料三中为方便宋朝读书人“打通权利之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反映了宋朝实行什么样的国策?(4)结合材料四及教材指出明朝科举考试文体发生了什么变化?(5)综上所述,谈谈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1.选官制度的变化影响到社会政治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选官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隋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的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
”——刘宗绪《唐代的选和举》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
”……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顾炎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代科举制度的选官标准是什么?并从材料中找出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是什么?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八股之害”反映了明朝的科举制度有了怎样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使用这种制度选拔官员有何突出的弊端?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示意图材料二材料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