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案(第一册)
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第一册四年级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年级学科设计者:总课时 1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年级学科设计者:总课时 2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年级学科设计者:总课时 3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州市萝岗区九龙第二小学教学设计。
广东教育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
第1课与键盘交朋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写字板窗口。
(2)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熟悉主键盘中的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规律,在体验中感悟击键方法。
(3)让学生了解Shift键、Caps Lock键、回车键等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任务驱动学科整合师生合作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认识、操作键盘,使其在不断地尝试中,感受成功,体验学习计算机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使用主键区的几个控制键——Enter、BackSpace、Shift和Capslock键。
教学策略教法:本课主要采用引导法、演示法。
本节内容中,写字板的启动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来完成。
而键盘的认识,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键盘的分区。
学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尝试、讨论交流、评价竞争的学习方式进行。
评价方案本课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小组(同伴)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动态地完成成长纪录。
并于课程结束后,归于成长档案,关注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
教学准备演示型课件《和键盘握握手》练习型课件《找朋友》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小朋友,圣诞节快到了,咱们一起到电脑乐园里去逛逛吧!大家看,今天电脑乐园里可真热闹呀,我们快去瞧瞧吧!2、播放动画——《游圣诞电脑乐园》〖设计意图〗:在导入新课时,我结合圣诞节即将来临这一主题,设计了小动画——《游圣诞电脑乐园》。
小动画中,圣诞老人的出现、漂亮的圣诞礼物,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圣诞老人充满爱心、振奋人心的话语引出了对孩子们本节课的学习要求,激励着孩子们为得到礼物而努力。
这样,在上课伊始,孩子们就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
活动二:和写字板交朋友1、演示课件——《找朋友》游戏,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写字板。
2、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打开写字板。
师:写字板和画图是一对好邻居!,他们都是Windows自带的程序。
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
《和计算机交朋友》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对计算机已有一定的认识,但他们的认识大多数是从电视、报纸、别人的谈话等方式得到的,这些认识往往不够全面,甚至有些还是错误的。
在这一节课中,教师有必要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各部分设备的名称及作用等知识。
“软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学习者理解时会有点困难。
这一节是信息技术的第一节课,在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是小学信息技术的第一节课,属于常识课。
主要内容是介绍常用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区别与作用。
2、教学重点(1)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组成,了解计算机的部分名称及作用。
(2)难点:计算机软件概念的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区别与作用。
3、课时安排:1 课时。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用计算机的分类;(2)认识计算机的主机、常用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并了解它们的作用;(3)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概念;(4)了解主机的内部结构;(5)学会对一台简易的计算机进行接线操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观察计算机,直观地认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扩展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有个系统的了解,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 (3)通过让学生动手对计算机进行接线,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获得成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节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内容较多,而且有些还是比较抽象的,讲解时要结合实物、图片进行,使一些理念性的、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事例。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消除对计算机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设计了以下 2 个活动。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打开机箱的主机。
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课题名称: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一)教学内容分析《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1课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材安排了“猜猜木棉仔家”、“”说说身边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所带来影响;介绍了计算机组成、计算机应用和发展历程,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用;让学生知道计算机使用规范等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对于信息概念、表现形式和什么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还是不清晰。
学生对计算机极感兴趣,大多数学生知道一些有关计算机信息,不少同学已有接触。
只是了解还不够全面。
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名词术语等对于四年级学生比较难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2)了解计算机及其应用(3)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使用规范。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归纳事实,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作用。
(2)通过对计算机实物观察活动,了解计算机组成。
(3)通过小组讨论并归纳,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使用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巨大作用,养成学习信息技术浓厚兴趣。
(2)养成良好操作计算机习惯、信息技术课堂规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组成、使用计算机规范。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
(五)教学策略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活动“猜猜木棉仔家”、“”说说身边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引出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展示计算机组成。
对于计算机应用,我直接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常见应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强大功能。
学生沿着完成任务这条主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体验学习,在不断地认识冲突中慢慢地学习知识。
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设计
课题名称: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一)教学内容分析《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1课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安排了“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使用规范等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信息的概念、表现形式和什么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还是不清晰的。
学生对计算机极感兴趣,大多数学生知道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信息,不少同学已有接触。
只是了解还不够全面。
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名词术语等对于四年级学生比较难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2)了解计算机及其应用(3)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归纳的事实,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察活动,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3)通过小组讨论并归纳,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养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2)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信息技术课堂规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使用计算机的规范。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
(五)教学策略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活动“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引出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展示计算机的组成。
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我直接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常见的应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强大的功能。
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设计
课题名称: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一)教学内容分析《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1课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安排了“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使用规范等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信息的概念、表现形式和什么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还是不清晰的。
学生对计算机极感兴趣,大多数学生知道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信息,不少同学已有接触。
只是了解还不够全面。
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名词术语等对于四年级学生比较难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2)了解计算机及其应用(3)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归纳的事实,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察活动,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3)通过小组讨论并归纳,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养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2)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信息技术课堂规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使用计算机的规范。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
(五)教学策略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活动“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引出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展示计算机的组成。
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我直接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常见的应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强大的功能。
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案
上创建以自己名字命名
2.磁盘操作
的文件夹。
(1)格式化软盘
教师介绍:①未经过格
式化的软盘不能进行存储
等操作;②存有信息的软
. 下载可编辑 .
..
盘,经格式化后原来保存的
信息消失。
培养学生
教师讲解并演示格式化软
分类存
盘的操作方法,介绍选择全
放、管理
面格式化和快速格式化的 学生上机操作,练习格 文 件 的 习
区别后,
式化软盘的方法。
惯。
(2)软盘复制
教师介绍:①什么是软盘
复制;②什么是源盘、目标
培养学生
盘;③复制软盘时,两张软 学生复制存有“科技小 做 事 认
盘的类型要完全相同。
报”的软盘。
真、负责
教师讲解并演示复制软
的精神。
盘的操作方法
三、课堂练 后,
习
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 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本节 1.在 A 盘上,建立名为
..
课题 第一课 上网查找资料
课型 新授
教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图片、网页的方法。
学
培养学生在网上迅速搜集信息、保存信息、整合信息的能
目 能力目标 力;
标
情感目标 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如何将每一网页中的其中一段文字拷贝到自己的文件中。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网上迅速搜集信息、保存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学生练习。 在 IE 浏览器上网时接收 电子邮件
的邮件窗口中双击所附带的 文件就可以了。
单击 IE 浏览器工具栏中的 “邮件”按钮及阅读邮件命
令,计算机就立即链接 “Outlook Express”,弹出 学生练习。 “收件箱”窗口接收电子邮件
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设计
课题名称: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一)教学内容分析《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1课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安排了“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使用规范等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信息的概念、表现形式和什么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还是不清晰的。
学生对计算机极感兴趣,大多数学生知道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信息,不少同学已有接触。
只是了解还不够全面。
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名词术语等对于四年级学生比较难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2)了解计算机及其应用(3)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归纳的事实,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察活动,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3)通过小组讨论并归纳,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养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2)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信息技术课堂规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使用计算机的规范。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
(五)教学策略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活动“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引出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展示计算机的组成。
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我直接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常见的应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强大的功能。
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课题名称: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一)教学内容分析《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1课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安排了“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使用规范等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信息的概念、表现形式和什么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还是不清晰的。
学生对计算机极感兴趣,大多数学生知道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信息,不少同学已有接触。
只是了解还不够全面。
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名词术语等对于四年级学生比较难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2)了解计算机及其应用(3)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归纳的事实,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察活动,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3)通过小组讨论并归纳,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养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2)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信息技术课堂规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使用计算机的规范。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
(五)教学策略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活动“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引出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展示计算机的组成。
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我直接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常见的应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强大的功能。
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册(上)
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一册(上)第 1 课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信息与计算机的关系。
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和外部设备。
了解计算机的应用和使用计算机的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计算机的组成、应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2、难点:信息与计算机的关系。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家都有电视吧?你们平常看电视是为了解什么呢?(看新闻、看天气预报、看电视剧、动画、生活常识、看旅游知识)(板书:信息与计算机)新授知识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一本课本,通过眼睛,我们可以看到课本的颜色、形状、还有课本上的文字,图画等;通过耳朵,我们可以听见翻书时的声音;通过手触摸,我们可以感觉到课本的厚度,轻重;用鼻闻闻,我们还可以闻到课本的味道呢。
在我们生活中凡是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都属于信息。
(请学生举例子,说一说身边还有那一些信息)哇,同学们真利害啊,可以知道这么多的信息。
信息可以以文字、符号、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出现。
(列举例子)而我们的今天们要学习的计算机正是处理这些信息的高手。
(列举例子)同学们,我们学习电脑也有三年的时间了,那么大家现在都来说说,通过电脑,我们都可以干些什么呢?(学生举手回答)很好,大家对电脑的了解还真不少!电脑有这么多的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
同学们,我们学习电脑已有三年了,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们掌握了许多有关于电脑的知识,也学会了许多电脑的操作方法。
那么大家现在都来说说,你所了解的电脑由那几部分组成的呢?每一个部分又有什么样的工能呢?(电脑组成图片展示)(板书:计算机的组成)二、老师总结:一台计算机由两大部分组成:硬件和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里一种摸不着的东西,计算机也要有了软件才能工作,如我们的图画工具、金山打字等工具。
硬件就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计算机组成部分,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等。
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课题名称: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一)教学内容分析《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1课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安排了“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使用规范等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信息的概念、表现形式和什么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还是不清晰的。
学生对计算机极感兴趣,大多数学生知道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信息,不少同学已有接触.只是了解还不够全面.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名词术语等对于四年级学生比较难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2)了解计算机及其应用(3)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归纳的事实,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察活动,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3)通过小组讨论并归纳,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养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2)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信息技术课堂规范.(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使用计算机的规范。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
(五)教学策略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活动“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引出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展示计算机的组成。
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我直接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常见的应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学生沿着完成任务这条主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体验学习,在不断地认识冲突中慢慢地学习知识。
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设计
课题名称: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一)教学内容分析《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1课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安排了“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使用规范等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信息的概念、表现形式和什么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还是不清晰的。
学生对计算机极感兴趣,大多数学生知道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信息,不少同学已有接触。
只是了解还不够全面。
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名词术语等对于四年级学生比较难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2)了解计算机及其应用(3)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归纳的事实,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察活动,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3)通过小组讨论并归纳,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养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2)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信息技术课堂规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使用计算机的规范。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
(五)教学策略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活动“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引出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展示计算机的组成。
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我直接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常见的应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强大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让鼠标听我指挥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打机,认识鼠标及鼠标指针形状;
2、学会操作鼠标;
3、通过操作鼠标练习(玩鼠标游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计算机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操作鼠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计算机、课件、鼠标游戏五、教学过程
本课的学习者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高的学习热情,目前能熟练地掌握鼠标的运用。
在《画图》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打开、新建和保存画图窗口,对“画图”软件有很大的兴趣。
在上节课,学生掌握“直线”、“颜色填充”等工具,并开始设计了“房子的效果图”,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容分析:
《装扮新家——“曲线”工具的运用》是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第6课的教学容。
本课着重于“曲线”工具的学习,是基于上节课用“直线”、“颜色填充”等工具设计房子效果图的基础上设计的一节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曲线”工具的运用,并灵活运用曲线工具进行创作。
“曲线”工具的绘制方法有别于“直线”工具,教材按“一个弯的曲线——两个弯的曲线——多个弯的曲线——闭合曲线”的顺序呈现知识,促进学生掌握更多技巧,也为下节课学习几何图形作铺垫。
重点:“曲线”工具基本操作方法。
难点:“闭合曲线”的画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观察出设计图中的曲线。
(2)能够画出一个弯、两个弯的曲线、多个弯的曲线。
(3)能够用“曲线”工具画出闭合曲线。
(4)能够将“曲线”工具应用于绘画作品创作中。
2.情感态度
(1)感受用电脑绘画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以做中学的思想为指导,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任务为驱动,例为指导,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得知识,掌握技能。
“画山水画—画门—画窗帘”等任务为驱动,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操作方法,运用操作方法去实践。
教学过程,设置“创设情景,引入新知——画山水画——画门——画窗帘(选做)——学习评价——总结升华”五个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
首先,以贝贝新家图片的展示和课前练习作品的对比,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装扮新家”的兴趣,由此引入本课的学习任务。
然后,通过“任务1:画山水画—>任务2:画门—>任务三:画窗帘”分层递进教学。
通过任务1的完成展开“曲线”工具的3种模式画法的学习。
通过任务2巩固“一个弯曲线”的难点知识,增加新的难点知识“闭合曲线”的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同伴的示操作和教师的讲解演示,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任务3可作为选做容,要求对“曲线”工具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尽量尝试完成,对层次高的学生增加要求梯度,给予学生挑战自我的机会,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任务完成的点拨者。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课件、练习素材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选定、任意形状裁剪工具的使用和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的操作
一、教学容分析:
本课是省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上)第十一课“伙伴随我加”的容,主要学习“选定”、“任意形状裁剪”工具的使用和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操作方法。
本节容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添加伙伴,主要是教学在同一画图窗口(文件)中的图像“复制”与“粘贴”操作,第二课时布置贝贝的家,则是在两个(多个)画图窗口间的图像“复制”与“粘贴”操作。
重点:复制、粘贴图像的操作方法;
难点:如何透明选定图像中不需要的底色。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之前已掌握了“画图”软件中的“矩形”“椭圆”“铅笔”“刷子”“喷枪”等基本绘图工具操作方法,并能完成一些简单作品。
但对复制、粘贴等图像编辑知识大部分同学还不了解,学生都希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通过上一节课学习使用喷枪、刷子工具来“美化校园”,已为校园增添了花圃、和一棵大树(有的学生还画了两棵树),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为校园多增添更多大树和花草,如何快速地画出更多“花”和“树”是学生感兴趣的事,因此,在上教学复制、粘贴图像操作,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会使用“选定”工具选定图像。
(2) 会使用“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选定图像。
(3) 会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绘作具体的图像实例,掌握“选定”、“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的使用和“复制”、“粘贴”图像的操作方法和技能,提升对windows“画图”软件的学习能力,积累应用“复制”、“粘贴”命令进行画图创作的经验。
(2)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活动和结果进行评评价。
3.情感态度
保持审美情趣和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四、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通过例对比发现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学生尝试操作解决问题等环节开展课堂教学。
通过在同一画图窗口中图像复制与在两个画图窗口之间的图像复制等操作的知识学习来实现教学目标。
通过创设“变”出一条鱼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尝试操作环节,培训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习惯,在探索中学习新知。
通过添加伙伴的操作,让学生在增添“鱼”、“树”“花”等图像的过程中体
第12课图像变变变
——图像的“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
一、教学容分析:
本课是省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上)第十二课“图像变变变”的教学容,主要学习图像的“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命令使用方法,包括使选定对象水平翻转、垂直翻转、按一定角度旋转和水平拉伸、垂真拉伸、水平扭曲、垂直扭曲等命令,是继复制、粘贴之后学生学习的图像编辑命令。
本节容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是教学“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命令的使用,第二课时主要是通过制作小手帕,巩固图像的“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命令的使用。
重点:图像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命令的使用方法;
难点:对图像翻转或旋转以及拉伸或扭曲的变化效果的理解。
二、学习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高的学习热情,他们已掌握了画图软件中基本工具的运用,也掌握运用“图像”菜单的“属性”命令设置画布的大小和“编辑”菜单中的“复制”、“粘贴”命令对选定图像进行复制、粘贴、移动等操作技巧。
但对图像的“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操作不了解,他们对理解“水平翻转”与“垂直翻转”及“按不同角度旋转”的区别不好理解,特别是“扭曲”角度理解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选定图像翻转与旋转的操作;
(2) 掌握选定图像拉伸或扭曲的操作;
(3) 领会图像翻转或旋转效果,并能运用在画图创作中;
(4) 领会图像拉伸或扭曲效果,并能运用在画图创作中。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反向行驶帆船的环节,使用学生掌握图像的“水平翻转”和“拉伸”命令,通过制作帆船的倒影的环节,掌握“垂直翻转”和“扭曲”命令,通过制作不同游向的鱼,实现“按一定角度旋转”命令的教学。
3.情感态度
⑴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和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⑵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⑶培养学生将信息技术技能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意识,学以致用;
四、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通过例欣赏导入,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分析例画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学生尝试操作解决问题等环节开展课堂教学。
通过制作反向行驶帆船的环节,使用学生掌握图像的“水平翻转”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