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提取外文文献以及中文翻译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和纯化英语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和纯化英语](https://img.taocdn.com/s3/m/7ea0a63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9.png)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和纯化英语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Edible Fungi Polysaccharides.Edible fungi, known for their nutritional and medicinal properties, have gain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mong their various bioactive components, polysaccharides stand out due to their potential health benefits.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se polysaccharides is crucial for their effective utilization in food, pharmaceutical, and cosmetic industries.Extraction Methods.The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edible fungi typically involves two main steps: solvent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Common solvents used for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include water, dilute acids, and alkaline solutions. Water extractio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 due to its simplicity and effectiveness. However, for somefungi species, dilute acid or alkaline extraction may be necessary to disrupt the cell wall and release the polysaccharides.During the extraction process, temperature, time, and solvent-to-solid ratio are critical parameters. Generally, higher temperatures and longer extraction times enhance the yield of polysaccharides. However, excessive temperatures can lead to degradation of the polysaccharides, thus affecting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optimize these parameters for each specific fungi species.Purification Methods.After extraction,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 mixture often contains impurities such as proteins, lipids, and small molecules. Purification is necessary to obtain a pure polysaccharide fraction with high biological activity. Common purification methods include precipitation, chromatography, and dialysis.Precipitation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remove proteins and other impurities. By adjusting the pHor adding specific chemicals, the polysaccharides can be precipitated while the impurities remain in the supernatant. Chromatography, especially anion-exchange and gel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is widely used to further purify the polysaccharides. These methods allow for the separ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based on their charge and molecular size, respectively.Dialysis is another purification technique thatinvolves the diffusion of smaller molecules through a semi-permeable membrane. This method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removing small molecules and salts from the polysaccharide solution.Applications of Edible Fungi Polysaccharides.The purified polysaccharides from edible fungi exhibita range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ing antioxidant, antitumor, immunomodulatory, and hypoglycemic effects. These properties make them valuable ingredients infunctional foods, nutraceuticals, and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In functional foods, edible fungi polysaccharides can enhance the nutritional value and provide health benefits to consumers. For example, they can be added to beverages, yogurts, and cereals to improve their nutritional profile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edible fungi polysaccharides are being investigated for their potential in treating various diseases such as cancer, diabetes, and immune disorders. The purified polysaccharides can be formulated into tablets, capsules, or injectable formulations for therapeutic use.Conclusion.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edible fungi is a crucial step in harnessing their numer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By optimizing extraction conditions and employing suitable purification methods, it is possibleto obtain pure polysaccharides with high biologicalactivity. These polysaccharides find applications invarious industries, including food, pharmaceutical, and cosmetics, offering health benefits to consumers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treating various diseases.(Note: This article is a simplified overview of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edible fungi polysaccharides. For a more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it is recommended to consult research articles and technical reports in this field.)。
微生物英文文献及翻译—翻译
![微生物英文文献及翻译—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a4e4dd580eb6294dd886c67.png)
A/O法活性污泥中氨氧化菌群落的动态与分布摘要:我们研究了在厌氧—好氧序批式反应器(SBR)中氨氧化菌群落(AOB)和亚硝酸盐氧化菌群落(NOB)的结构活性和分布。
在研究过程中,分子生物技术和微型技术被用于识别和鉴定这些微生物。
污泥微粒中的氨氧化菌群落结构大体上与初始的接种污泥中的结构不同。
与颗粒形成一起,由于过程条件中生物选择的压力,AOB的多样性下降了。
DGGE测序表明,亚硝化菌依然存在,这是因为它们能迅速的适应固定以对抗洗涤行为。
DGGE更进一步的分析揭露了较大的微粒对更多的AOB种类在反应器中的生存有好处。
在SBR反应器中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微粒共存,颗粒的直径影响这AOB和NOB的分布。
中小微粒(直径<0.6mm)不能限制氧在所有污泥空间的传输。
大颗粒(直径>0.9mm)可以使含氧量降低从而限制NOB的生长。
所有这些研究提供了未来对AOB微粒系统机制可能性研究的支持。
关键词:氨氧化菌(AOB),污泥微粒,菌落发展,微粒大小,硝化菌分布,发育多样性1.简介在浓度足够高的条件下,氨在水环境中对水生生物有毒,并且对富营养化有贡献。
因此,废水中氨的生物降解和去除是废水处理工程的基本功能。
硝化反应,将氨通过硝化转化为硝酸盐,是去除氨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是分两步组成的,由氨氧化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完成。
好氧氨氧化一般是第一步,硝化反应的限制步骤:然而,这是废水中氨去除的本质。
对16S rRNA的对比分析显示,大多数活性污泥里的氨氧化菌系统的跟ß-变形菌有关联。
然而,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在氨氧化菌的不同代和不同系有生理和生态区别,而且环境因素例如处理常量,溶解氧,盐度,pH,自由氨例子浓度会影响氨氧化菌的种类。
因此,废水处理中氨氧化菌的生理活动和平衡对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这个原因,对氨氧化菌生态和微生物学更深一层的了解对加强处理效果是必须的。
当今,有几个进阶技术在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被用作鉴别、刻画微生物种类的有价值的工具。
[生物学]多糖提取纯化以及结构解析
![[生物学]多糖提取纯化以及结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94e399aaea998fcd220e06.png)
凝胶柱色谱原理
除此之外,还有膜分离技术、超滤膜术等也应用于多 糖的分离纯化
2012.10.31
常用的脱色方法
对于植物来源的多糖,可能含有酚型化合物而颜色较深,对其进行脱 色可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常用的脱色方法有:离子交换法、氧化法、 金属络合物法、吸附法(纤维素、硅藻土、活性炭等)。
Add your title
三氯乙酸法(滴加3%三氯醋酸) 酶法 等电点沉淀法
2012.10.31
糖类介绍
多糖提取
多糖纯化
多糖纯化
多糖结构分析
由于提取液还含有多种组分的多糖混合物,因此需 要进一步纯化
(1)沉淀法(分级沉淀) (2)盐析法 (3)季铵盐沉淀法 (4)纤维素柱色谱法(吸附+分配) (5)离子交换色谱法 (6)凝胶柱色谱法 (7)制备区域电泳法 (8)金属配合物法
全甲基化甲醇解:
2012.10.31
苷键构型的确定
酶水解 转化糖酶--------水解β-果糖苷键 麦芽糖酶--------水解α-葡萄糖苷键 杏仁苷酶--------水解β-葡萄糖苷键,专属性较低 纤维素酶--------水解β-葡萄糖苷键 NMR谱法测定 利用端基质子的偶合常数
利用α-苷键和β-苷键的端基碳的化学位移差别 利用2D-NMR谱
H HO
H
OH H OH
H
OH
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多羟基醛或多羟
基酮的衍生物。 OH
OH
O
HO
H
H
OH
H
OH
OH
2012.10.31
Content
糖类分布 糖we类lc广om泛e 分to布us于e t生he物se体Po中we,rP可oin以t t分em为p单lat糖es,、N低ew聚Co糖n和ten多t d糖es。ign,
(整理)文献翻译中文版
![(整理)文献翻译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7e2bde998fcc22bcd10d95.png)
在现有的技术下非水溶性马铃薯淀粉废物转化成还原糖文摘:在这种探索性的工作中,研究了利用不同的非现有技术(超声和微波炉射线)将一个复杂的工业淀粉基解聚为还原糖。
之后,还原糖可以转化成为更高的高级醇等提供的化合物。
这个实验研究了三种不同的起始物料,他们分别为“马铃薯粉”、“湿土豆泥”、“干土豆泥”。
在酸性条件下,马铃薯面粉通过微波辐射,一个小时之内的转化率达到了61%。
在低频和高频超声波照射下,120分钟内它的转化率分别是70%和80%。
关键词:生物量基于淀粉的废物微波辐射超声辐照1 介绍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世界能源消耗已经猛增了30%。
2010年,石油消耗已经增长了大约4%。
几乎80%的化石燃料成为主要能源消耗,其中58%是由传输部门所消耗。
(尼格和辛格,2011)为了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生物量可以考虑成代替能源的一种,因为它是一种丰富和新兴的能源,这种能源可能用作原料。
全球生物燃料的生产达到62亿升,在能源方面,这仅仅是全球运输燃料的1.8%。
几乎80%为乙醇燃料,其余为生物柴油(Scheffran2010,第一章2)。
然而,被选的生物量不应该和粮食有冲突,也不可能解决伦理问题。
废物转化为能源的过程可以成为再生能源,从而不依赖于化石燃料。
因此,我们想向您介绍我们的不可食用的废料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化合物,然后进行发酵,以提供生物燃料的探索性工作。
我们的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是一家名为Jepuan Peruna Oy的芬兰公司提供的淀粉基废物、马铃薯皮。
在2010年,这家公司平均每天产生20吨。
马铃薯废物转化为生物燃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淀粉基的废物转化(解聚)成还原糖,然后将其转化成高级醇,如丁醇或戊醇。
工作的重点是在催化转化的第一部分。
生物量的生产也必须是可持续的,这就强调了有必要设计一个渐进的、清洁的、可能的过程,逐步放弃化石能源,随后建设成一个更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在绿色化学的十二项原则(阿纳斯塔斯&华纳,1998)指引下,做到这一点是可能的。
多糖研究进展
![多糖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09d45ffc8d376eeaeaa31af.png)
OD值
13
17
21
25
29
33
37
41
45
49
53
57
61
65
Sephadex G-200色谱流出曲线
69
管号
1
5
9
RI 1U 0
uRI
U
-5
-5
-10 0 1 2 3 4 5 6 7 Minutes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HPLC图谱(>2×106 )
1988年牛津大学德威克教授在当年的《生化 年评》中撰写了 “糖生物学” 综述,这标志了糖 生物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的诞生。 糖生物学(glycobiology)是研究聚糖及其衍生 物的结构,化学,生物合成及生物功能的科学。 也有人沿袭“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的概念把这们学科叫做“糖原组学”或“糖组学” (Glycomics)。 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新热点。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多糖除了有增强免疫 功能、抗肿瘤作用、抗氧化、抗衰老、消化系统 保护作用的生物学效应外,还有抗菌、抗病毒、 降血糖、降血脂、抗辐射、抗凝血、抗肿瘤等作 用。 随着多糖的制备、结构、合成、药理学及临 床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糖药物将具有更广阔的 前景。
多糖的提取
多糖的生物活性倍受关注,但不少多糖的提 取方法和工艺尚未成熟,各种方法的开发、比较、 分析是研究工作的焦点之一。 目前多糖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酸提 法、碱提法、酶解法、超滤法、超声法、微波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酸提取法
有些多糖,含葡萄糖醛酸等酸性基团的多 糖,适合用稀酸提取。可用乙酸或盐酸使溶液 成酸性再加乙醇,使多糖沉淀析出。 由于H+的存在抑制了酸性杂质的溶出,稀 酸提取法产品纯度相对较高,但在酸性条件下 可能引起糖苷键断裂,因此,只在一些特定的 多糖提取中占有优势。
海参多糖中药提取物
![海参多糖中药提取物](https://img.taocdn.com/s3/m/ffd3f91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c.png)
海参多糖中药提取物海参多糖【提取来源】本品为刺参科动物刺参Sticho pus japonicus Selenka、海参Sea cucumber Lud Wigothurea Grisea的肉体提取的多糖类成分,总多糖含量≥60%。
【制法】干海参碱水浸泡,软化,洗涤,绞碎,酶解提取离心,浓缩,乙醇沉淀,透析,除蛋白,喷雾干燥,最后加入10%水提干粉混合而成。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粉末,可溶于热水。
【鉴别】取本品和海参多糖对照品各20mg,分别加入2mol/L硫酸2ml,100℃水解6小时,BaCO3中和至pH=6~7,离心,上清液浓缩至1ml,各取5"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板,以乙酸乙酯-吡啶-冰醋酸-水(5:5:1:3)展开,喷邻苯二甲酸苯胺试液,热风吹显,斑点对应率≥80%。
取海参标准对照药材1.0g加热水30m/,超声提取20分钟,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对照液。
取本品加甲醇制成57%溶液。
取上述两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一次点二板。
(1)以氯仿-甲醇-水(13:7:2)下层展开,喷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显。
(2)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5)展开,喷0.1%茚三酮溶液,热风吹显。
以上二板,斑点对应率≥80%。
【检查】淀粉:不得有正反应(附录Ⅱ)水分:不得过4.0%(附录Ⅸ H)灰分:不得过3.0%(附录Ⅸ K)重金属:不得过10ppm(附录Ⅸ E)砷盐:不得过2ppm(附录Ⅸ F)糊精:不得过0.5%(附录Ⅳ)【含量测定】照多糖含量测定法(附录Ⅲ)测定,总多糖含量不少于60%。
【功能】降血脂,抗凝,抗肿瘤,增强免疫。
【贮藏】阴凉,干燥,避光。
南瓜多糖降糖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及降糖作用的研究_英文_熊学敏
![南瓜多糖降糖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及降糖作用的研究_英文_熊学敏](https://img.taocdn.com/s3/m/4439fdc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b.png)
南瓜多糖降糖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及降糖作用的研究_英文_熊学敏Rev Respir Dis,1990,141:456-465.9Eric Schultze A.Emeis JJ.and Ro th RA.Celluar fi-bro ncctin and yo n Willebra nd fac tor co ncentra tio n in pla sma o f rats tr ea ted with mo no cro taline py rr olc.B ioche Pha rmaco l,1996,51:187-191.10Ono S,et al.PA F antag onist inhibit monocr o ta line-in-duccd lung injur y a nd puhno nary hy pe rtensio n.J ApplPhysiol.1991,71(6):2483-2492.11Chao uat A.Weitzenblum E.H ig enbo ttam T.The ro le o f thro mbosis in sev ere puh no na ry hyper tensio n.Eur Respir J1996:9:356-363.收稿日期:2000-08-16This program w as app roved by J iangxi Provni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in2000.Ref.No.2000A-10 *1998年度江西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00A10熊学敏,男,43岁,江西省卫生系统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副主任药师,中药室副主任.Study of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of Effective Pumpkin Polysaccharide Component and its Reducing Glycemia Function* Xiong XueMin,Cao Jue(J iangx i Prov incial Institute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deicine and Materia Medica,N anehang P. R.China330077)ABSTRACT OBJECTIVE:T o study decr ea sing g lysemia effec t of the effectiv e pumpkin po lysaccha ride co mpo nent thro ugh ex trac tio n a nd isola tio n.METHODS:Cucurbia t mo schata Duch pumpkin wa s wa ter-ex tracted,alco hol-pro cessed,precipita ted and iso la ted by io n ex cha ng ecollumn,Sephero se and Sephadex A-200,the n poly saceharide co mponent wa s o btained,coo led and dried into w hite polysaccharide pow der.U sing rats that to ok Xiao ke pill(a kind of Chinese medicine to reliev e thir st)as positiv e co ntro l g ro up,th e w hite polysaccharide pow de r wa s giv en to a llox an induced diabetic r ats(3.8g/kg)fo r21running da ys.Fasting blood w as ta ken fo r the determina tio n of g lycemia chang es.RESULTS:This pumpkin polysaccha ride had r e-mar ka bly bet ter effect of reducing g lycemia on a llox an induced dia betic rats tha n that on Xiao ke pill g roup(PKEY WORDS Pumpkin Polysaccharide,Effec tive Co mpo nent,Allox a n,Glycemia Decline,Diabetic Ra ts M odel 南瓜多糖降糖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及降糖作用的研究*熊学敏曹珏1(南昌330077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1南昌330006江西医学院)摘要目的:对南瓜多糖有效部位进行提取、分离并进行降糖作用的研究。
提取多糖的实验报告(3篇)
![提取多糖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06beb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6.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多糖提取的原理和操作流程;2. 了解不同提取方法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3. 学习多糖的鉴定方法;4.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多糖是一类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
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
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热水提取法、酸提取法、碱提取法等。
本实验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多糖,并利用苯酚-硫酸法对提取的多糖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干燥的植物原料(如香菇、大枣、紫菜等);2. 实验试剂:蒸馏水、NaOH、HCl、苯酚、硫酸、乙醇、DPPH、卡拉菲指示剂等;3. 实验仪器:组织匀浆机、水浴锅、台式高速离心机、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移液管、烧杯、漏斗等。
四、实验步骤1. 多糖提取(1)将干燥的植物原料粉碎,过筛,取适量粉末;(2)将粉末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热至80℃,保持2小时;(3)冷却后,过滤得到滤液;(4)将滤液加入适量的乙醇,静置过夜,离心,收集沉淀;(5)将沉淀用95%乙醇洗涤,干燥,得到多糖粗品。
2. 多糖鉴定(1)苯酚-硫酸法鉴定①取一定量的多糖粗品,加入苯酚溶液,振荡均匀;②加入硫酸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③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确定多糖的存在。
(2)DPPH自由基清除法①配制一定浓度的DPPH溶液;②取一定量的多糖粗品,加入DPPH溶液,振荡均匀;③在一定时间后,测定溶液的吸光度;④计算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估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多糖提取实验结果表明,热水提取法能够有效地提取植物原料中的多糖,提取率较高。
2. 多糖鉴定(1)苯酚-硫酸法鉴定实验结果显示,多糖粗品与苯酚-硫酸溶液反应后,溶液颜色变为深棕色,说明多糖的存在。
(2)DPPH自由基清除法实验结果显示,多糖粗品对DPPH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清除率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六、实验结论1. 热水提取法能够有效地提取植物原料中的多糖,提取率较高;2. 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3. 本实验为多糖的提取和鉴定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多糖
![多糖](https://img.taocdn.com/s3/m/8b0757144431b90d6c85c726.png)
桑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含量测定来源:《时珍国医国药》时间:添加日期:2010-12-27 11:16:35 访问次数:280次摘要:目的:纯化桑叶多糖并测定其含量。
方法:采用10%三氯乙酸、大孔树脂初步纯化桑叶多糖,采用硫酸-蒽酮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用三氯乙酸除蛋白的方法是可行的;桑叶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2.62%,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为2.08%。
结论:该法可作为桑叶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关键词:桑叶多糖;提取纯化;硫酸 蒽酮法Pur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 in Morus alba L.OUYANG Zhen, CHANG Yu, LI Yong hui, CHEN Jun(P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Dep. of Biolog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School,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12013, 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purify and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polysaccharide in Morus alba L.Methods:The polysaccharide were preliminarily purified by 10% trichloroacetic acid and resin. The contents of polysaccharide were determined by sulfuric acid anthrone method and detected at 620 nm by UV/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Results:The average contents of polysaccharide in Morus alba L. was 2.62%. The recovery rate was 98.81% with 2.08% of RSD(n=5).Conclusion:The sulfuric acid anthrone method is reasonable.Key words:Morus alba L;Polysaccharide;Purification;Sulfuric acid anthrone桑叶为桑科Moraceae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
茶多糖提取毕业论文(含外文翻译)
![茶多糖提取毕业论文(含外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aa9c5d97c1cfad6195fa774.png)
茶多糖提取毕业论文(含外文翻译)茶多糖提取毕业论文(含外文翻译)湖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茶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学生姓名:范伟学号:080721031 专业:药学方向:药物化学指导教师:胡春弟2012年4月20日湖北科技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目录论文正文1 中文摘要1 英文摘眼1 前言2 实验部分3 结果与分析6 问题与讨论13 结论14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课题任务书17 外文翻译21 文献综述36 开题报告43 湖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茶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茶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学生:范伟指导老师:胡春弟(湖北科技学院药学院,湖北咸宁437100)摘要目的:本文以粗茶为主要原材料进行茶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方法:采取水提醇沉法,对茶叶中的茶多糖进行提取分离,然后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茶多糖的含量。
本文重点以pH值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考察了pH值、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以及乙醇浓度四因素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取L9(3)4 的正交实验设计,通过极差分析,得到茶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组合。
文献翻译中文版
![文献翻译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9c53c06edb6f1afe001f85.png)
在现有的技术下非水溶性马铃薯淀粉废物转化成还原糖文摘:在这种探索性的工作中,研究了利用不同的非现有技术(超声和微波炉射线)将一个复杂的工业淀粉基解聚为还原糖。
之后,还原糖可以转化成为更高的高级醇等提供的化合物。
这个实验研究了三种不同的起始物料,他们分别为“马铃薯粉”、“湿土豆泥”、“干土豆泥”。
在酸性条件下,马铃薯面粉通过微波辐射,一个小时之内的转化率达到了61%。
在低频和高频超声波照射下,120分钟内它的转化率分别是70%和80%。
关键词:生物量基于淀粉的废物微波辐射超声辐照1 介绍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世界能源消耗已经猛增了30%。
2010年,石油消耗已经增长了大约4%。
几乎80%的化石燃料成为主要能源消耗,其中58%是由传输部门所消耗。
(尼格和辛格,2011)为了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生物量可以考虑成代替能源的一种,因为它是一种丰富和新兴的能源,这种能源可能用作原料。
全球生物燃料的生产达到62亿升,在能源方面,这仅仅是全球运输燃料的1.8%。
几乎80%为乙醇燃料,其余为生物柴油(Scheffran2010,第一章2)。
然而,被选的生物量不应该和粮食有冲突,也不可能解决伦理问题。
废物转化为能源的过程可以成为再生能源,从而不依赖于化石燃料。
因此,我们想向您介绍我们的不可食用的废料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化合物,然后进行发酵,以提供生物燃料的探索性工作。
我们的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是一家名为Jepuan Peruna Oy的芬兰公司提供的淀粉基废物、马铃薯皮。
在2010年,这家公司平均每天产生20吨。
马铃薯废物转化为生物燃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淀粉基的废物转化(解聚)成还原糖,然后将其转化成高级醇,如丁醇或戊醇。
工作的重点是在催化转化的第一部分。
生物量的生产也必须是可持续的,这就强调了有必要设计一个渐进的、清洁的、可能的过程,逐步放弃化石能源,随后建设成一个更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在绿色化学的十二项原则(阿纳斯塔斯&华纳,1998)指引下,做到这一点是可能的。
英文文献简要翻译
![英文文献简要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4b172a9f524ccbff12184bd.png)
英文文献简要翻译亚砜和砜类作为溶剂(不需要加催化剂)制备烷基多苷摘要:亚砜和砜类可以作为各种多糖和正葵醇苷化反应的溶剂而不需要任何催化剂。
研究在二亚甲砜溶剂中制备的烷基多苷及其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重要实验参数。
多糖的焦糖化反应产生的有机酸对其苷化有很大影响,其他含硫溶剂也有类似效果。
环丁砜作为两相反应介质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备烷基多苷且产率达到83%。
环丁砜很容易通过液-液分离进行回收用于下一次的多糖苷化且不会降低产率。
关键词:亚砜和砜类;溶剂;多糖;烷基多苷1.引言烷基多苷(APG)是糖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其好的表面活性、能完全生物降解、低毒性和低的皮肤刺激性,被广泛用于洗涤剂、化妆品和工业清洗行业。
一般工业规模的生产中采用费歇尔苷化,这种方法存在需要加有腐蚀性或酸性的催化剂,反应过程要严格控制压力等缺点。
二亚甲砜作为多糖类化学反应的溶剂早有报道,我们用亚砜和砜类作为溶剂用于多糖和正葵醇的苷化反应,这种方法不需要加溶剂,避免有毒催化剂剂对产品APG的污染,减少了后处理工序,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反应时间。
本实验的溶剂分别用到了二甲基亚砜(DMSO)、二苯基亚砜(DPSO)、二甲基砜(DMSO2 )和环丁砜。
通过改变溶剂、时间和压力等条件对其产率进行测定。
2.实验过程下图为烷基多苷的反应方程式和反应过程示意图图一:烷基多苷的反应方程式图二:反应过程示意图1.将多糖、正丁醇和一定量溶剂加入到含有磁子的100mL圆底烧瓶中,在油浴中加热反应6h,然后冷却至室温。
2.去除反应介质溶剂后用气相色谱法测糖苷的产率,回收未反应的多糖和正丁醇。
3.结果与讨论1.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较高温度和较大压力可以得到更高产率。
2.用亚砜和砜类作制备烷基多苷的反应溶剂时,可以不用加催化剂,减少后处理,使产品质量更高,而且溶剂便于回收再利用。
其中环丁砜作溶剂时,产率最高可达83%。
多糖提取流程叙述
![多糖提取流程叙述](https://img.taocdn.com/s3/m/a0f8cb2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c.png)
多糖提取流程叙述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involves several steps to obtain the desired product. 多糖提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来获得期望的产品。
Firstly, the extraction process begins with the selection of the source material, which can be any plant, algae, or fungi that contain polysaccharides. 首先,提取过程始于选择原料,这可以是任何含有多糖的植物、藻类或真菌。
The next step involve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ource material, which usually includes washing, drying, and grinding the raw material to make it suitable for extraction. 接下来的步骤涉及准备原料,通常包括清洗、干燥和研磨原料,使其适合提取。
Once the source material is prepared, it is then subjected to the extraction process, which can be done using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hot water extraction, acid extraction, or enzymatic extraction. 一旦原料准备好,它就会被送入提取过程中,可以使用热水提取、酸提取或酶提取等各种方法来进行。
After the extraction process, the next step is to purify the extracted polysaccharides to remove any impurities and obtain a more concentrated and pure product. 提取过程之后的下一步是纯化提取的多糖,以去除任何杂质,获得更浓缩、更纯净的产品。
水提醇沉提取粗多糖英文
![水提醇沉提取粗多糖英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c6577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4.png)
水提醇沉提取粗多糖英文The process of extracting crude polysaccharides from water involves a meticulous series of steps, each crucial to the purity and yield of the final product.Starting with the selection of raw materials, the quality and source of the plant or algae are essential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polysaccharides. The extraction begins with a thorough washing to remove impurities, followed by a soaking period to soften the plant tissues.The next phase is the actual extraction, where the soaked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high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 This step is delicate, as it requires careful monitoring to prevent the degradation of the polysaccharides.After the initial extraction, the mixture is cooled and then subjected to a series of filtrations to separate the solid residue from the liquid containing the polysaccharides. The resulting liquid is rich in the desired compounds butstill contains many impurities.The purification process continues with the addition of ethanol, which precipitates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s. This step is critical as it allows for the separation of 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other soluble components.The precipitated polysaccharides are then collected bycentrifugation, a method that rapidly spins the mixture, causing the heavier particles to settle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tainer.Finally,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s are dried to remove any remaining moisture, resulting in a concentrated powder that can be further processed or used as a raw material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in the pharmaceutical, food, and cosmetic industries.This method, while complex, ensures the extraction of high-quality crude polysaccharides, which are known for their beneficial properties and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甘草多糖提取过程中除蛋白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甘草多糖提取过程中除蛋白方法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691e4e81eb91a37f0115c5d.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甘草多糖提取过程中除蛋白方法研究1 前言多糖是除核酸和蛋白质之外的另一类重要的生命物质,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机体中,具有能量储存、结构支持、防御功能等多方面的生物功能:同时多糖联系着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外界的能量和物质传递,决定着大分子与细胞及与其它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近年来,植物、海洋生物及菌类等来源的多糖己作为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出现,各种多糖所具有的抗肿瘤、免疫、抗凝血、降血糖和抗病毒活性已相继被发现。
据Franz等报道[1],已有近百种植物的多糖被分离提取鉴定出来,这类多糖来源广泛且没有细胞毒性,应用于生物体毒副作用小,因此多糖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日益活跃,成为天然药物、生物化学、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糖生物学也被称为“生物化学最的巨大前沿之一”,成为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滞后的另一研究热点。
多糖结构复杂,其生物活性与其纯度和化学结构有着重要的关系。
因此,对多糖的研究开发包含了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
‘甘草属(Glycyrrhiza L)植物为豆科蝶形花亚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该属植物共有29种6变种,我国产18种3变种,其中乌拉尔甘草(G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和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被各版中国药典收载,为传统中药甘草的来源。
甘草作为我国最常用传统中药之一,素有“十方九草”之称,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民间用于治疗乳腺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弱、咳嗽、肝炎、咽喉肿痛、食物中毒等症[2]。
2 甘草多糖2.1 甘草多糖的化学组成前苏联学者曾对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 L.)和粗毛甘草(Glycyrrhiza asperaPall.)的地上部分和根中的多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地上部分分别含水溶性多糖0.8%和4.0%,果胶含量均为5.8%,其多糖组分也相似,均由鼠李糖、萄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而光果甘草根中的水溶性多糖则为1.6%f[3]。
柚子皮等水溶性多糖提取的中文
![柚子皮等水溶性多糖提取的中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2c7949f7ec4afe04a1dfeb.png)
柚子皮水溶性多糖的提取摘要:水溶性多糖是从葡萄柚中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出来的。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法,对水溶性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液固比、温度、时间、pH值。
结果表明,PH值是多糖提取中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温度。
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参数为:液固比1:40, 温度在90˚C,时间是2.0小时,pH值为2。
粗多糖的最高提取率为8.30%。
关键词:葡萄柚,水溶性多糖,提取条件,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1 前言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细胞生长和衰老等生理功能[1]。
多糖被广泛用于医药、保健产品、材料和功能食品中。
作为一个绿色生物医学产品,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葡萄柚是芸香科,其表皮大约占总葡萄柚的40%。
农业和食品加工中大量的皮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污染环境[2]。
柚子皮潜在的价值和应用前景值得我们发展。
现在主要深加工的柚子皮萃取精油,果胶和色素[3,4],但其使用价值远不止这些。
水溶性多糖是柚子皮的一种重要的成分。
绝大多数与其他多糖或物质和氢键结合在一起的形式存在,自然的产品。
绝大多数以自然的产品的形式与其他多糖或物质与氢键结合在一起存在。
李夏,研究糖蛋白的去除和多糖含量的测定,做了柚子皮提取水溶性多糖的实验。
但他并没考虑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
本文对柚子皮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和优化。
利用热水回流的方法提取水溶性多糖。
对液固比、温度、时间、pH值分别进行实验。
用Sevage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粗多糖。
多糖质量分数由苯酚-硫酸的方法测定。
提取条件进行正交试验。
2 试剂和设备2.1 试剂所有使用的溶剂(纯酒精,浓硫酸、苯酚、丙酮、正丁醇、氯仿)都是分析纯,浓度(> 99%)。
2.2 设备721分光光度计真空烘箱(上海多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不锈钢电子恒温水浴锅(上海Guangdi仪器有限公司), 多用循环水式真空泵(郑州长城工贸有限公司), LD4-2低速离心机(北京医科离心机植物), DZF - 6021型真空恒温干燥箱(上海精香港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等。
外文翻译--苯酚-硫酸法测定传统中药温郁金多糖的含量
![外文翻译--苯酚-硫酸法测定传统中药温郁金多糖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6c06300679563c1ec5da71cf.png)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翻译译文题目:苯酚-硫酸法测定传统中药温郁金多糖的含量学生姓名:专业:药学指导教师:2012年3月15日2008年10月,卷2,NO.10 农业科技杂志,国际标准期刊编号1939 - 1250 ,美国苯酚-硫酸法测定传统中药温郁金多糖的含量SHAO Qing-song1,2 HU Run—huai1(1.浙江林业大学林业与生物科技学院,浙江杭州311300)(2.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温郁金在中国被广泛用作中药材。
本文将使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温郁金多糖的含量。
其中涉及三个因素,5%苯酚用量,硫酸用量,和水浴温度,我们采取L9(3)3的正交试验设计,得到了最佳的比色方案为:将3.0ml的多糖溶液,5%苯酚溶液1.0ml和硫酸溶液7.0ml 混合,于玻璃容器中以恒定的速率搅拌,然后保持水浴温度40°C 。
冷却到室温20min后,用UV-2501 PC 吸收光谱,测定在485nm波长处多糖的吸光度值,分别得到温郁金中多糖的含量为3.21%,3.23%,3.20%,3.18%,3.22%和2.38%。
结果表明这个方法是准确,有效,和实用的,也可以用于其它细菌多糖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含量测定;苯酚-硫酸法;正交实验设计;多糖;温郁金1前言在中国温郁金是一个传统的药用植物,它的根在中国药典中明确指定为草药,即温郁金根,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1-2]。
温郁金的首次使用记录是在公元627 - 649年的Yao Xing Lun 中,具有排除血液淤积和减轻疼痛的功效[3]。
现在它被用作治疗肝炎、月经不调和癫痫等,在很多中国家庭里,它的草药被用作温补食物。
近些年来,植物多糖已经被看作生物分子修饰中重要的一类。
文献显示[4-5]酚类色素、香精油和多糖等都是温郁金中的主要成分。
温郁金中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活性。
本文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温郁金多糖。
多糖的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用葡萄糖溶液制作标准曲线[6]。
多糖提取实验综述
![多糖提取实验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2a12c81a0116c175f0e4882.png)
综述摘要:一、什么是多糖n表示。
多糖不是一种纯粹的化学物质,而是聚合程度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
二、多糖的结构多糖(polysaccharide)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失水而成,是一类分子机构复杂且庞大的糖类物质。
凡符合高分子化合物概念的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均称为多糖。
多糖多糖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亦很重要。
有的是构成动植物骨架结构的组成成分,如纤维素;有的是作为动植物储藏的养分,如糖原和淀粉;有的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像人体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肺炎球菌细胞壁中的多糖有抗原作用。
多糖的结构单位是单糖,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千万。
结构单位之间以苷键相连接,常见的苷键有α-1,4-、β-1,4-和α-1,6-苷键。
结构单位可以连成直链,也可以形成支链,直链一般以α-1,4-苷键(如淀粉)和β-1,4-苷键9如纤维素)连成;支链中链与链的连接点常是α-1,6-苷键。
由一种类型的单糖组成的有葡萄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由二种以上的单糖组成的杂多糖(hetero polysaccharide)有氨基糖的葡糖胺葡聚糖等,在化学结构上实属多种多样。
就分子量而论,有从0.5万个分子组成的到超过106个的多糖。
比10个少的短链的称为寡糖。
不过,就糖链而论即使是寡糖,在寡糖上结合了蛋白质和脂类的,就整个分子而论,如果是属于高分子,则从广义上来看也属于多糖,因此特称为复合多糖(conjugated polysaccharide,complex poly -saccharide)或复合糖质(glycoconjugate)(糖蛋白、糖脂类、蛋白多糖)。
[1]三、多糖的功能通常具有贮藏生物能和支持结构的作用。
不均一多糖通过共价键与蛋白质构成蛋白聚糖发挥生物学功能,如作为机体润滑剂、识别外来组织的细胞、血型物质的基本成分等。
多糖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微生物的细胞壁中,是由醛基和酮基通过苷键连接的高分子聚合物,也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
多糖提取文献综述范文
![多糖提取文献综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7945bdf01dc281e43af088.png)
常见的多糖有哪些他们的提取方法比较希望有参考文献多糖的广义分类分为:均一性多糖和不均一性多糖。
均一性多糖:由一种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多糖,叫做均一性多糖。
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均一性多糖是淀粉和糖原、纤维素。
它们都是由葡萄糖组成。
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和动物中葡萄糖的贮存形式,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主要的结构组分。
1、淀粉淀粉是植物营养物质的一种贮存形式,也是植物性食物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① 直链淀粉:许多α-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依次相连成长而不分开的葡萄糖多聚物。
典型情况下由数千个葡萄糖线基组成,分子量从150000到600000。
结构:长而紧密的螺旋管形。
这种紧实的结构是与其贮藏功能相适应的。
遇碘显兰色。
② 支链淀粉:在直链的基础上每隔20-25个葡萄糖残基就形成一个-(1-6)支链。
不能形成螺旋管,遇碘显紫色。
淀粉酶:内切淀粉酶(α-淀粉酶)水解α-1。
4键,外切淀粉酶(β-淀粉酶)α-1。
4,脱支酶α-1。
6。
2、糖元与支链淀粉类似,只是分支程度更高,每隔4个葡萄糖残基便有一个分支。
结构更紧密,更适应其贮藏功能,这是动物将其作为能量贮藏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它含有大量的非原性端,可以被迅速动员水解。
糖元遇碘显红褐色。
3、纤维素结构许多β-D-葡萄糖分子以β-(1-4)糖苷键相连而成直链。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份,占植物体总重量的1/3左右,也是自然界最丰富的有机物,地球上每年约生产1011吨纤维素。
经济价值:木材、纸张、纤维、棉花、亚麻。
完整的细胞壁是以纤维素为主,并粘连有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
约40条纤维素链相互间以氢键相连成纤维细丝,无数纤维细丝构成细胞壁完整的纤维骨架。
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一些反刍动物可以利用其消化道内的微生物消化纤维素,产生的葡萄糖供自身和微生物共同利用。
虽大多数的动物(包括人)不能消化纤维素,但是含有纤维素的食物对于健康是必需的和有益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对是极品,一字一句翻译的,都有点不舍得上传说明:下面提供的是中文翻译,对应的英文原文下载方式:①谷歌学术搜索搜“Optim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from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 using Uniform Design”进入相关链接下载②中国知网搜索“Optim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from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 using Uniform Design”下载③大学里的图书馆网站外文数据库搜索“Optim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from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 using Uniform Design”下载④百度直接搜索“Optim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from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 using Uniform Design”进入相关链接下载⑤实在懒得不想下载的,和我联系。
注明需要英文原文QQ:1025325761原文的部分截图应用均匀设计优化提取绞股蓝多糖工艺的研究罗巅辉王昭晶蔡婀娜摘要:本文应用均匀设计优化提取绞股蓝多糖提取率的工艺条件,对以下四个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包括水提时间(min),料液比(g/ml),浸泡时间(min),水提温度(℃) 。
确定了优化条件,并通过数学模型绘制了三维响应曲面图。
T检验和P值表明浸泡时间和水提时间(X2X4)在响应值中出现了互动效应,接着还出现了水萃取时间 (X4)的线性项,浸泡时间和水提温度(X2X3)的互动效应。
考虑到效率因素,绞股蓝萃多糖提取的优化条件是:料液比比为1:67,浸泡时间10分钟,水提温度为95℃,水提时间为15分钟。
在优化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11.29%,接近预测提取率。
因此,应用均匀设计法从绞股蓝中提取多糖,能够极大缩短提取时间。
关键词:绞股蓝;多糖;提取;均匀设计目录摘要1.前言 (2)2.材料与方法 (3)2.1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绞股蓝中多糖的提取 (3)2.3多糖含量的测定 (3)2.4多糖提取率的计算 (3)2.5多糖提取因素的研究 (3)2.6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3)3.1单因素的实验结果 (5)3.1.1浸泡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5)3.1.2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5)3.1.3.水提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6)3.1.4水提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6)3.2数据分析和均匀设计 (7)4.结论 (11)1.前言碳水化合物能够作为细胞的结构组成部分和能量源泉,这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
而更为有趣的是,碳水化合物高度复杂的结构使其能够进行各种非常特殊的反应.。
这样,在与细胞间交流和信号传输相关的一系列分子识别进程中,这些生物分子都能参与其中,如细胞的附着、分化、发育、调整等等。
基于上述原因,人们对多糖基药物和多糖物质的分析、提取这一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东方国家,绞股蓝是一种著名的可食用的药用植物。
近来,绞股蓝以其抗癌活动、抗胃溃疡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性能、与高脂血治疗作用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绞股蓝在医学上的培植和提炼被大量生产,但是对于怎样优化提炼绞股蓝中的多糖还没有很多的研究。
均匀设计试验方法是一种建立在方开泰和王元研究举出上的新方法。
它适用于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试验,如正交设计,均匀设计提供了大均匀设计表为用户方便地使用。
均匀设计表的形式是仿照正交设计表,除了水平的数量等于一些试验的个数。
均匀设计允许的最大可能数额为每个因素以及水平的数量可以与实验的个数相同。
均匀设计确定影响因素的特性与最佳条件的因素。
本文采用正交阵列和方差分析作为分析工具。
当许多因素以及他们的相互作用对结果产生影响的时候,均匀设计是一种有效的优化这个过程的有效工具。
同时,均匀设计是一个集统计和数学技术于一身,并且成功地用于发展,改善和优化过程的方法。
总之,均匀设计是首选方法,因为它减少了一些实验的个数来评估多个参数及其相互作用。
所以,它是不费力费时并且能够更好地优化过程。
本研究涉及从绞股蓝中提取多糖的方法,介绍了经优化的热水提取法。
我们采用均匀设计研究料液比、浸泡时间、水提温度以及水提时间对于绞股蓝多糖提取量的影响。
2.材料与方法2.1实验材料与仪器从中国的福建省泉州市一个当地的商店购买的绞股蓝。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以及所有其他使用葡萄糖(C6H12O6)(AR级)作为化学药品进行结构分析。
722紫外分光光度计来自上海3号设备公司。
桌面离心机高速离心机来自上海安亭科学仪器的公司2.2绞股蓝中多糖的提取对绞股蓝的提纯应采用95%的乙醇在50℃条件下对原料进行提纯6h,干燥后,再用蒸馏水提纯。
每次用3g样品。
绞股蓝汁的提取则是将绞股蓝片按特定的比例和时间浸水,然后在特定温度下水浴加热一定时间,最后收集上清用于测定多糖产量。
2.3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葡萄糖浓度。
每次处理时,取1ml(精确)上清液倒入10ml 的试管中。
然后加入0.5毫升6% 的苯酚并摇匀。
接下来再向装有混合物的试管中加入2.5ml硫酸,摇匀后在室温下静置30分钟。
最后,用波长为490nm的722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
同时,以同样的方式测量空白混合液作为对照组。
2.4多糖提取率的计算多糖的提取率(%)为测定的多糖的含量与绞股蓝干重的比值2.5多糖提取因素的研究首先,我们研究单个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产生的影响。
也就是说,我们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单个因素不同水平对多糖提取率产生的影响。
2.6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本研究采用均匀设计,用于判定干绞股蓝多糖的热浸提优化条件。
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使用数据处理系统(DPS 3.0)软件,该软件用于提供试验设计、数据分析及回归模型的建立。
根据以上单因素试验结果设定每个因素的试验水平。
提取过程中独立变量X1(固体:液体比例,g/ml)、X2(浸泡时间,min)、X3(浸提温度,°C)与X4(水提时间,min)等的组合效果,共13个变量水平(表1)列于表2。
根据DPS 软件的四因素设计,按随机顺序,共挑取13个组合。
其编码值与实际值亦列于表2。
响应函数(Y) 即多糖产量。
这些数值与以下二次多项式(1)所编码的变量关联:211mmi i ii i i j i j i i i jY X X X X E ο--<=β+β+β+β+∑∑∑ (1) 其中,Y 是预测得率,οβ、i β、ii β和i j β是回归系数,i X 和j X 为独立变量。
每个系数的显著性由t 值和p 值决定。
最后取值是用于通过使用回归方程计算相应的Y 的函数值。
响应会被检测,结果也将与其它的预测值进行对比。
在这些条件下,最优条件将通过相关实验检测出来。
为了使每个因素的实验水平与所得结果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楚,进而推论出最优条件,可用多项式方程和等高线图来表示。
表1 单因素的种类及其水平单因素水平12345678910111213料液比(g/ml)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浸泡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水提温度(℃)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水提时间(min )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65180195表2 均匀设计法提取多糖的实验安排表及实验结果试验号 变量水平 实验值Ye 预测值YY-Ye X 1 X 2 X 3 X 4 1 1 5 9 11 7.13000 7.36332 -0.23332 2 2 10 4 8 5.30000 5.69461 -0.39461 3 3 1 13 5 4.89000 4.79510 0.09490 4 4 6 8 2 6.89000 6.33304 0.55696 5 5 11 3 13 5.05000 4.51014 0.53986 6 6 2 12 10 7.49000 7.21565 0.27435 7 7 7 7 7 6.99000 7.06128 -0.07128 8 8 12 2 4 6.31000 6.60065 -0.29065 9 9 3 11 1 5.67000 6.17014 -0.50014 101086125.20000 5.56554-0.3655411 11 13 1 9 3.39000 3.41620 -0.0262012 12 4 10 6 6.55000 6.58711 -0.0371113 13 9 5 3 8.09000 7.64082 0.449183.结果与讨论3.1单因素的实验结果3.1.1浸泡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固定条件下:料液比为1:30,选择不同的浸泡时间10、60、90、120、150min进行实验。
图1的结果显示多糖的提取率随浸泡的时间产生的变化很小。
图1 浸泡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3.1.2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固定条件下:水提温度为80℃,水提时间为120min下,选择不同的料液比1:10、1:20、1:30、1:40、1:50进行实验。
图2的结果显示多糖的提取率随着料液比的增加而增加。
图2 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3.1.3水提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固定条件下:料液比为1:35,水提时间为120min下,选择不同的水提温度30、40、50、60、70、80、90、100℃进行实验。
图3的结果表明随着水提温度的升高,多糖的提取率不断地增加,当温度到达80℃的时候,提取率最高,超过80℃后,多糖的提取率开始下降。
图3 水提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3.1.4水提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固定条件下:料液比为1:35,水提时间为120min,水提温度为80℃下,选择不同的水提时间30、60、90、120、150、180min进行实验。
图4的结果表明多糖的提取率随着水提时间的延长,多糖的提取率不断地下降。
图4 水提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所以在均匀设计实验,我们采用了料液比比1:10-1:70(g/ml)、浸泡时间的0 –120min,水提取温度35 - 95 ℃,水提时间为15 – 195min为进一步研究物体在热水提取。
3.2数据分析和均匀设计回归分析(表3)利用合适的实验数据数学模型针对一个最优的地区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