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教学案教案
中考 议论文阅读 讲义 教案 资料(详细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第一章:议论文阅读概述1.1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定义:议论文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任务的文体,通过阐述作者的观点,分析事实和理由,以说服读者接受某种观点或采取某种行动。
特点: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逻辑性强。
1.2 议论文的构成要素论点:作者提出的观点或主张。
论据:用来支持论点的证据或理由。
论证:通过论据来说明论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1.3 议论文的阅读方法理解论点:明确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分析论据:判断论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评估论证:判断论证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第二章:议论文阅读技巧2.1 快速阅读与理解浏览文章:快速阅读全文,抓住文章的大意和结构。
识别论点:找出文章中明确的论点,理解作者的观点。
2.2 分析论据和论证找出论据:找出文章中支持论点的论据,判断其真实性和相关性。
评估论证:分析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论证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2.3 批判性思维与评价判断论据的可靠性:评估论据的来源和有效性,判断其是否可靠。
评价论证的合理性:分析论证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判断其是否具有说服力。
第三章:常见议论文结构分析3.1 总分结构引言:提出论点或问题。
主体:分述论据,论证论点。
结尾:总结论点,重申观点。
3.2 总分总结构引言:提出论点或问题。
主体:分述论据,论证论点。
结尾:总结论点,提出建议或展望。
3.3 并列结构引言:提出论点或问题。
主体:并列分述论据,分别论证不同的观点。
结尾:总结论点,提出结论。
第四章: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型及解题策略4.1 选择题题型:判断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选择正确的论证方式等。
解题策略: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分析选项的逻辑关系,排除错误选项。
4.2 阅读理解题题型:理解论点、分析论据、评价论证等。
解题策略: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抓住关键信息,准确回答问题。
4.3 主观题题型:概括论点、分析论证、提出观点等。
解题策略:明确题目要求,梳理文章思路,组织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议论文阅读教案

议论文复习教案一——论点的把握复习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初步具有把握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复习难点培养归纳议论文的论点的能力复习过程一、导入在议论文复习中,同学生们觉得比较难的是对文章的论点的把握,有时问同学们,回答往往是瞎蒙的,那么,是不是考运气瞎猜的呢其实不然,对议论文论点的把握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我们就要进行这方面的复习训练二、回忆已学过的几篇议论文思考:这些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它们是怎样提出来的教师多媒体展示几篇议论文:多一些宽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成功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师生共同讨论后明确1、论点的特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事物或问题所要发表的见解和主张;2、论点的表达句式: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的形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3、论点出现的四种情况:一是文章的标题如多一些宽容文章的标题就是议论文的论点; 二是文章的开头,有许多文章开头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文章的论点,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的是在文章的篇末,文章在前面充分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归纳出文章的论点,如富贵不能淫;有的是在文章的论证过程中提出的,如成功;有的在文章的中找不到表明论点的句子,需要我们自己去领悟和概括;这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阅读,把握各段的关键句,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指向,归纳得出中心论点;这稍难一点,在我们已学的文章中还没有;三、明确分析论点的方法和步骤多媒体展示1、基本方法:认真阅读,把握各段的关键句,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指向,归纳得出中心论点;2、结合位置:1、看标题,议论文标题有时是揭示论题的,有时揭示论点的,不管是揭示论题还是揭示论点,对我们寻找论点都有帮助;2、看开头;为文之法,开篇点题;审察文章开头一段,抓住那些提挈全文内容的句子,往往可以得出论点;3、看结尾;作者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常常对全文论述的内容加以归纳,有时回扣中心,有时到结尾才揭示中心;3、审察论题;通过阅读明确文章的论题是什么,对文章的论题还是能把握的,然后在这一论题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什么,这样一问作者的观点就会比较明确;四、专项训练,学以致用阅读文章,明确下列文章的中心论点一生命,需要一个支点,因为生命很脆弱;生命一经有了支点,就会强劲起来,就会挺拔和旺盛起来;这支点不是别的,是对人类的关心和同情,是对生活和世界的爱,是对未来永不失落的希望;支点回报生命的,是永远的信心,永远的充实,永远的力量;生命只有找到这样的支点才不会堕落;生命也只有在这样的支点上才能造就辉煌;所以伽利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贵阳市2001年中考题二“风气”是怎么一回事风赋一文中说:“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注:青萍,浮萍无论哪一种风气,都不是从来就有的,都有它的始发期;当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都是微弱的,或是出现在于某个地方、某个单位,甚至表现在某个公民身上;因其微弱,是浊风,是邪气,就得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不让它发展,以至于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因其微弱,是清风,是正气,就应该适时予以扶正,予以彰扬,使之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此所谓“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社会风气的好转离不开这两方面的工作;然而,仅仅这么说,仍不免空泛虚茫;这两方面的工作靠谁去做人人有责,自然绝对正确,但老百姓应负的责任和领导者应负的责任毕竟是有区别的;比如说,有些地方交警坐出租车不付钱习以为常,不仅自己不付钱,连老婆孩子亲戚朋友也一起沾光,这当然是浊风邪气;对此老百姓可以反映,可以举报,也可以当场站出来说:“你不能怎样”但毕竟还不能针对这种浊风邪气制订某种制度,采取某种措施,并直接对有关人员予以处罚,他们已经把这种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公仆;因而,掌握某种权力的领导者理应对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负有相应的责任;当然,要担负起这种责任并非是轻而易举的;“风气”这个东西,本来就几乎是无色无味无形的,要区别它的清浊正气,先得有一点敏感的嗅觉,尤其是在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对它的发展趋势及其后果有足够的认识;浊风邪气之所以会成为一种风气,一种公害,其中必有某种利益使人处之若鹜;清风正气之所以在某些地方难以伸展,其中必有某种利益需要人舍得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要旗帜鲜明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还得有点“忘身殉国,秉道疾邪”的政治品格;群众中并不乏正气,缺乏的是对于这种正气的扶持;社会上并不缺乏抵御浊风邪气的力量,缺乏的是对于这种力量的的组织;而这一发,正是需要领导干部认真去做的;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是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关键,这句话不仅包含着“上梁”与“下梁”的关系,而且也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所以这样说:哪个地方、部门、单位的风气不正,不是那里的领导自身不正,就是那里的领导没尽到自己的责任;三爬起来再摔一个人刚开始练摔跤,他一次次地被人摔倒在地,教练喊着: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摔直到这个人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教练才露出了笑容:你学会摔跤了,找比你更强的对手摔吧;摔跤场上的骄子、拳击场上的英雄、武术界的高手、足球场上的豪杰,他们都是在“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打”、“爬起来,再刺”、“爬起来,再踢”的几近惨无人道的训练中使自己出类拔萃的;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小孩子,看到他一次次地摔倒,父母只能在一边心疼地看着,因为父母知道,他必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才能真正学会走路,否则,他就得永远靠别人扶着走;这下我们都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是必须自己做的,必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摔倒了靠别人扶起来,就永远没有自己走路的能力;摔倒了索性不起来了,就得永远趴在地上;因为害怕摔跤也害怕走路害怕做事的人,一生就被囚在了一所特殊的监狱中;一切有出息的人,一切生活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的人;而有大出息的人,得到了大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能爬起来,而且还有能力有信心找更强的对手去摔的人;摔倒了会受伤,摔伤了会很痛苦,可经历这种痛苦后会得到比痛苦多得多的幸福、快乐和满足;爬起来再摔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我想过去不会有,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的;就像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在想尽办法找长生不老药一样,可直到今天,人们还得依靠食物、药物和锻炼来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答题指导: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的把握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几个事实论据:一个练摔跤的运动员经过无数次的爬起来,再摔,最终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一个刚学走路的小孩子,经过多次摔倒爬起以后,才能真正学会走路;一方面把握文章的结尾的关键的一句话:爬起来再摔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从而可概括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一个人想要有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就必须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拼搏,不断进取;四马虎的字会令人困惑不说,也许还会贻误后人吧;我们的古典文学中“悬案”太多,因何而“悬”呢我常驻想,像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诗“逆者问鼎大”中的“逆”字,有的版本却作“送”字;辛弃疾的鹧鸪天词不达意“却将万字平戎策“中的”却“字,某些版酏又为”都有“字;甚至五代的一位大词家究竟叫冯延已还是冯延已,到今天还莫衷一是;此等例子真是俯拾即是,无非是因为当时传抄或刻印者的草率而”悬“起来的;古人误了一两笔,后人就争议一千年,这教训无论如何是够深刻的;道理很明白: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写字人就要时时想到看字人;不是说草体字不可以写,但是必须以“写端正”为先,工而后巧,正而后奇;即使最后“奇”到“狂草”的地步,也须依循书法的规矩;兴之所至,龙飞凤舞,乱写一气,实质上是把方便留给自己,将麻烦甩给别人;就像鲁迅曾经批评的,有些青年作者“赶快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许多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不是他的;”其实,甩给看字人的麻烦,结果仍会反射到写字人身上;写字,既是人与人之间的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那么它就与双方都有利害相关;一封字迹模糊的急信,固然使亲属友人摸不着头脑,归根到底却贻误了自己的大事;一分紧急求援的业务报告,可能会因为字体不堪卒读而在对方手中耽搁了时间;一篇胡乱泼墨的稿件到了编辑手中,首先会引起编辑不良的心理反应,削减阅读的兴趣……既麻烦人,又不利己;可见乱写一气的不好习惯,只有戒除,绝无保留的理由;上文的论点是A、马虎的字迹会贻误后人;B、写字是用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C、字首先要写端正D、做何事情要先为他人着想;五、总结:总之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认真的分析,文章的论点还是可以把握的,但还要注意作者的分论点不要替代中心论点,作者阐述性的语句是对中心论点的演化,当然也不能替代中心论点;议论文复习说课稿——论点的把握一、说教学内容:议论文阅读是中考阅读重要的一块,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讲的的道理,明白作者讲道理的方法、思路,体会讲道理时严密的语言,从而学会思考、学会说话、学会审视;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对议论文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复习课,一节课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基于议论文阅读对论点的考察是重点,我选取了其中关于论点的知识进行复习训练;通过复习训练,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技巧,提高做题的效率;二、说教法:精讲多练三、说学法:自主、合作、交流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议论文复习中,同学生们觉得比较难的是对文章的论点的把握,有时问同学们,回答往往是瞎蒙的,那么,是不是考运气瞎猜的呢其实不然,对议论文论点的把握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我们就要进行这方面的复习训练二、回忆已学过的几篇议论文思考:这些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它们是怎样提出来的教师多媒体展示几篇议论文:多一些宽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成功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师生共同讨论后明确1、论点的特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事物或问题所要发表的见解和主张;2、论点的表达句式: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的形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3、论点出现的四种情况:一是文章的标题如多一些宽容文章的标题就是议论文的论点; 二是文章的开头,有许多文章开头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文章的论点,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的是在文章的篇末,文章在前面充分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归纳出文章的论点,如富贵不能淫;有的是在文章的论证过程中提出的,如成功;有的在文章的中找不到表明论点的句子,需要我们自己去领悟和概括;这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阅读,把握各段的关键句,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指向,归纳得出中心论点;这稍难一点,在我们已学的文章中还没有;三、明确分析论点的方法和步骤多媒体展示1、基本方法:认真阅读,把握各段的关键句,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指向,归纳得出中心论点;2、结合位置:1、看标题,议论文标题有时是揭示论题的,有时揭示论点的,不管是揭示论题还是揭示论点,对我们寻找论点都有帮助;2、看开头;为文之法,开篇点题;审察文章开头一段,抓住那些提挈全文内容的句子,往往可以得出论点;3、看结尾;作者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常常对全文论述的内容加以归纳,有时回扣中心,有时到结尾才揭示中心;3、审察论题;通过阅读明确文章的论题是什么,对文章的论题还是能把握的,然后在这一论题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什么,这样一问作者的观点就会比较明确;四、专项训练,学以致用阅读文章,明确下列文章的中心论点一生命,需要一个支点,因为生命很脆弱;生命一经有了支点,就会强劲起来,就会挺拔和旺盛起来;这支点不是别的,是对人类的关心和同情,是对生活和世界的爱,是对未来永不失落的希望;支点回报生命的,是永远的信心,永远的充实,永远的力量;生命只有找到这样的支点才不会堕落;生命也只有在这样的支点上才能造就辉煌;所以伽利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贵阳市2001年中考题二“风气”是怎么一回事风赋一文中说:“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注:青萍,浮萍无论哪一种风气,都不是从来就有的,都有它的始发期;当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都是微弱的,或是出现在于某个地方、某个单位,甚至表现在某个公民身上;因其微弱,是浊风,是邪气,就得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不让它发展,以至于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因其微弱,是清风,是正气,就应该适时予以扶正,予以彰扬,使之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此所谓“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社会风气的好转离不开这两方面的工作;然而,仅仅这么说,仍不免空泛虚茫;这两方面的工作靠谁去做人人有责,自然绝对正确,但老百姓应负的责任和领导者应负的责任毕竟是有区别的;比如说,有些地方交警坐出租车不付钱习以为常,不仅自己不付钱,连老婆孩子亲戚朋友也一起沾光,这当然是浊风邪气;对此老百姓可以反映,可以举报,也可以当场站出来说:“你不能怎样”但毕竟还不能针对这种浊风邪气制订某种制度,采取某种措施,并直接对有关人员予以处罚,他们已经把这种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公仆;因而,掌握某种权力的领导者理应对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负有相应的责任;当然,要担负起这种责任并非是轻而易举的;“风气”这个东西,本来就几乎是无色无味无形的,要区别它的清浊正气,先得有一点敏感的嗅觉,尤其是在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对它的发展趋势及其后果有足够的认识;浊风邪气之所以会成为一种风气,一种公害,其中必有某种利益使人处之若鹜;清风正气之所以在某些地方难以伸展,其中必有某种利益需要人舍得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要旗帜鲜明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还得有点“忘身殉国,秉道疾邪”的政治品格;群众中并不乏正气,缺乏的是对于这种正气的扶持;社会上并不缺乏抵御浊风邪气的力量,缺乏的是对于这种力量的的组织;而这一发,正是需要领导干部认真去做的;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是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关键,这句话不仅包含着“上梁”与“下梁”的关系,而且也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所以这样说:哪个地方、部门、单位的风气不正,不是那里的领导自身不正,就是那里的领导没尽到自己的责任;三爬起来再摔一个人刚开始练摔跤,他一次次地被人摔倒在地,教练喊着: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摔直到这个人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教练才露出了笑容:你学会摔跤了,找比你更强的对手摔吧;摔跤场上的骄子、拳击场上的英雄、武术界的高手、足球场上的豪杰,他们都是在“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打”、“爬起来,再刺”、“爬起来,再踢”的几近惨无人道的训练中使自己出类拔萃的;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小孩子,看到他一次次地摔倒,父母只能在一边心疼地看着,因为父母知道,他必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才能真正学会走路,否则,他就得永远靠别人扶着走;这下我们都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是必须自己做的,必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摔倒了靠别人扶起来,就永远没有自己走路的能力;摔倒了索性不起来了,就得永远趴在地上;因为害怕摔跤也害怕走路害怕做事的人,一生就被囚在了一所特殊的监狱中;一切有出息的人,一切生活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的人;而有大出息的人,得到了大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能爬起来,而且还有能力有信心找更强的对手去摔的人;摔倒了会受伤,摔伤了会很痛苦,可经历这种痛苦后会得到比痛苦多得多的幸福、快乐和满足;爬起来再摔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我想过去不会有,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的;就像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在想尽办法找长生不老药一样,可直到今天,人们还得依靠食物、药物和锻炼来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答题指导: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的把握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几个事实论据:一个练摔跤的运动员经过无数次的爬起来,再摔,最终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一个刚学走路的小孩子,经过多次摔倒爬起以后,才能真正学会走路;一方面把握文章的结尾的关键的一句话:爬起来再摔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从而可概括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一个人想要有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就必须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拼搏,不断进取;四马虎的字会令人困惑不说,也许还会贻误后人吧;我们的古典文学中“悬案”太多,因何而“悬”呢我常驻想,像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诗“逆者问鼎大”中的“逆”字,有的版本却作“送”字;辛弃疾的鹧鸪天词不达意“却将万字平戎策“中的”却“字,某些版酏又为”都有“字;甚至五代的一位大词家究竟叫冯延已还是冯延已,到今天还莫衷一是;此等例子真是俯拾即是,无非是因为当时传抄或刻印者的草率而”悬“起来的;古人误了一两笔,后人就争议一千年,这教训无论如何是够深刻的;道理很明白: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写字人就要时时想到看字人;不是说草体字不可以写,但是必须以“写端正”为先,工而后巧,正而后奇;即使最后“奇”到“狂草”的地步,也须依循书法的规矩;兴之所至,龙飞凤舞,乱写一气,实质上是把方便留给自己,将麻烦甩给别人;就像鲁迅曾经批评的,有些青年作者“赶快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许多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不是他的;”其实,甩给看字人的麻烦,结果仍会反射到写字人身上;写字,既是人与人之间的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那么它就与双方都有利害相关;一封字迹模糊的急信,固然使亲属友人摸不着头脑,归根到底却贻误了自己的大事;一分紧急求援的业务报告,可能会因为字体不堪卒读而在对方手中耽搁了时间;一篇胡乱泼墨的稿件到了编辑手中,首先会引起编辑不良的心理反应,削减阅读的兴趣……既麻烦人,又不利己;可见乱写一气的不好习惯,只有戒除,绝无保留的理由;上文的论点是A、马虎的字迹会贻误后人;B、写字是用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C、字首先要写端正D、做何事情要先为他人着想;五、总结:总之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认真的分析,文章的论点还是可以把握的,但还要注意作者的分论点不要替代中心论点,作者阐述性的语句是对中心论点的演化,当然也不能替代中心论点;议论文复习教后反思——论点的把握对于复习课,一节课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基于议论文阅读对论点的考察是重点,我选取了其中关于论点的知识进行复习训练;通过复习训练,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技巧,提高做题的效率;公开课如期完成了任务,但感觉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师生梳理知识时,学生知识机械的回答问题,而不去深入理解,这就导致在做题时无从下手,不知干甚;其次、学生做题时缺乏思考,出现思考厌倦症,学以致用的能力较差,理论实践脱离,找不到思考的目标;第三,平时由于各种原因,对学生的阅读培养不到位,以致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做题的短板;这节课的当堂训练,学生阅读量较大,问题由浅入深,但学生的阅读、理解、思考等能力欠缺,做题时就出现偏差,寻找论点时,不是找不出,就是找不对;这节课带给我的启示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重视阅读,从早抓起、从小抓起、培养能力、培养素养;因为阅读是语文的灵魂;。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一、复习目标1.使学生明确考试要求。
2.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3.把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4.能够较顺利地完成议论文阅读。
二、复习思路和内容1.交待考试要求并作简要说明。
2.明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概念; (2)议论文三要素;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4)议论文的种类; (5)议论文的结构; (6)议论方法; (7)议论文的语言特征。
3.进行完整的议论文语段综合训练。
三、教学过程1.按照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考试说明中提出的考试要求,向学生交待现代文阅读的九点要求。
2.明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1)记叙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2)议论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①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如何找中心论点呢?A.看文章的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有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此法适用于论点型议论文,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B.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记叙文。
议论文的中心论区一般在开头部分,如《谈骨气》。
开篇就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便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在结尾,如《纪念白求恩》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自私自利的精神”,是结论,也是论点;还有少数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文中,如《想和做》一文先针对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空想”和“死做”提出论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②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
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作证明后,才会有说明力;没有根据的论点,既使正确,即使深刻,也不能说服人。
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同时,,也必须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据,比如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认为某个现象不好,根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根有据,以理服人。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回顾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点。
2.了解议论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重点:以议论文三要素为切入点,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难点:议论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应用教法: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教学设想:利用多媒体课件,目标点击,示例精析,突破重难点;专项练习,及时巩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年的中考增加了议论文知识的考查,所以,今天由老师带领咱们同学一起复习一下有关议论文的阅读知识。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有所收获!二.中考考查方向师: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比较明确,《新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生齐读)屏幕(显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学生齐读一遍。
师:其中“观点”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齐答):论点。
【板书】师:“材料”就是——生(齐答):论据,【板书】师:“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就是生(齐答):论证。
【板书】师:我们就称这三点就是议论文的——生(齐答):三要素。
三、知识梳理文体回顾:(屏幕)师:梳理了知识,我们就有了底气,那么,我们现在做考题是不是就能百战不殆了?不是,那还需要我们知彼!四、了解议论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师:在中考中,议论文阅读怎么考,老师课前统观了历年中考议论文阅读考题题型,归纳了以下几点,大家齐读一遍:(屏显) 1.明确中心论点; 2.分析补充论据; 3.分析论证方法; 4.理清论证思路; 5.品味语言特点。
6、联系实际,开放拓展谈看法师:怎样阅读议论文,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那这节课我们先探讨前三种类型(屏显)题型一:把握中心论点题型二:分析论据的作用,并补充论据题型三: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五、探讨议论文阅读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一)链接中考:[热点题一(论点题)]1、如衡阳市2007年中考题第16题:胡适先生在做北大教授和校长时,对青年人很关心,在演讲过程中,胡适先生反复强调并关心学生的中心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2分)答:不要抛弃学问师:指名回答怎么找到的呢?师:那么,如何准确而迅速地把握文章的论点呢?技巧点拨:看标题,看开头,看结尾,有些文章还可能在中间,比如《怀疑与学问》;温馨提示: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不能是疑问句,不能是短语,不能是修辞格式:“什么”是“什么”/应该+动词短语 /要(能)或不要(不能)怎么样师:北京中考实例:【09年】《俯而学与仰而思》(不是完整的句子、没有明确的判断)[10年】《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不是陈述句、没有明确的判断):考考你:(屏显)链接中考:[热点题一(论点题)]2、再如衡阳市2008年中考《不完满才是人生》第12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答题技巧:1、注意语言提示,有的议论文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示词语一般是“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所以我说”等2、通过论据反推论点。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及要素。
2.培养学生快速捕捉论点、分析论据、理解论证方法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评价议论文,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及要素,掌握阅读技巧。
2.教学难点: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评价议论文的合理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议论文知识,如议论文的定义、结构、要素等。
(2)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议论文的基本认识。
2.讲解议论文的结构及要素(1)议论文结构:引论、本论、结论(2)议论文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及要素3.训练阅读技巧(1)快速捕捉论点:让学生学会从文章中找出中心论点,理解论点的重要性。
(2)分析论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理解论据的作用。
(3)理解论证方法:让学生学会识别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对比法等。
4.实例分析(1)选取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让学生按照阅读技巧进行阅读。
(2)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5.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
6.作业布置(1)选取一篇议论文,让学生按照本节课所学技巧进行阅读分析。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有哪些亮点和不足?3.针对学生的反馈,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议论文知识,如议论文的定义、结构、要素等。
师:同学们,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很多议论文,那么大家能告诉我议论文是什么吗?生1:议论文是一种阐述观点、进行论证的文体。
师:很好,那么议论文的结构和要素有哪些呢?生2:议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论、本论、结论,要素有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2)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议论文的基本认识。
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第一篇: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梳理议论文文体知识。
2、议论文阅读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二、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佛说:前世500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今天,我们在此相会,真是天赐良机,如果我们抓住了这45分钟,就等于抓住了今年中考议论文阅读20分左右,同学们,想抓住这个机会吗?(生答)二)梳理议论文文体知识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板书)上战场前,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情况了如指掌。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议论文文体知识(填空形式):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发对某一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3、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必须要(正确鲜明)。
4、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论据的类型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据必须要(真实、可靠、典型)。
5、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联系(论点)与(论据)的纽带。
6、论证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7、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8、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
三)探讨议论文阅读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1、梳理了知识,我们就有了底气,那么,我们现在做考题是不是就能百战不殆了?不是,因为我们还不“知彼”,今天老师当了一回“刺探”,现在我就来汇报一下“敌情”:我统观了历年中考议论文阅读考题题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寻找或提炼论点。
2)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概括作者思路。
4)分析开篇或中间的某些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5)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或含义。
6)补充论据。
2、我已刺探了敌情,如何用良策应敌呢,同学们,就看你们的了!下面我们分组讨论,现在我给各小组几十秒钟时间快速选出一个组长来,各组长再快速选出一个记录员来。
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二轮复习教案—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一)复习目标1.回顾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点。
2.了解议论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重点:以议论文三要素为切入点,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难点:议论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应用教法: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教学设想利用多媒体课件,目标点击,示例精析,突破重难点;专项练习,及时巩固。
课时安排:1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子曰:“温故而知新。
”只要我们在复习中善于思考,探寻规律,总结方法,就一定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会有更大的收获。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议论文阅读的专项复习。
★二、出示目标★三、预习检测:议论文知识小测试(出示幻灯片)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2. 和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3.常见的论证方法有、、、等。
4.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
5.议论文语言的特点是、等。
6.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
★四、考点导航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比较明确,《南通市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议论文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幻灯片(显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阐述。
议论文阅读是中考难点。
了解考什么、怎样考,复习方法得当,就会化难为易。
★五.经典回顾、归纳考点★六、知识梳理(一)、准确找出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
1.请判断以下各句哪是论点,哪是论题。
(1)敬业与乐业()(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6)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议论文阅读复教案复目标:1.复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2.掌握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复内容:1.议论文的一般特点。
2.论点的辨析判断与提取归纳。
3.论据类型的辨析及论据的补写及分析。
4.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的区分、辨析及分析。
5.论证结构层次的判断与分析。
6.议论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7.重点词语、句子、段落的分析与理解。
8.有效信息的筛选与个性化感想的表达。
9.严密语言的分析与品味。
教学内容:一、议论文的基本定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人、事、物或某些现象表明态度,发表意见,分析事理,阐述观点,这就是议论。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叫议论文。
议论文以说理为主,针对客观事物,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通过判断、推理等形式阐明自己的观点、主张。
其重点在于以理服人,即通过阐述观点使读者受到教育和影响。
二、议论文的特点议论文的内容具有理论性,透彻而又充分;结构具有逻辑性,严谨而又条理;语言具有概括性,严密而又鲜明。
三、阅读议论文的要点阅读时,首先要注意整体感知,明确作者是针对什么问题在议论,提出了什么样的新鲜观点,其依据是什么。
还应进一步去揣摩,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论证说理的。
1.把握论点。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是统摄全文的纲。
2.能够区分论据。
论据是用以证明或反驳论点的依据,它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3.了解基本的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4.能够识别议论文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以及立论、驳论相结合的议论文。
5.能够分析议论文语言的特点,领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四、议论文的组成要素一)论点:1.论点的定义: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作者总得有一个基本观点,总得对某个问题持有一定的见解和主张,这就是论点。
2.论点的要求:正确和鲜明。
论点应该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绝不含糊。
正确指的是所提出的看法必须客观、实事求是,这些观点要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第一章:议论文阅读概述1.1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定义:议论文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任务的文体,通过分析、推理、对比等手法,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阐述。
特点: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简练。
1.2 议论文的结构引言:提出论点或问题,吸引读者的注意。
本论:论证论点,通过论据和论证方法展开论述。
结论:总结全文,重申论点,给出结论。
第二章:审题与提炼论点2.1 审题技巧理解题目要求,明确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找出文章的中心议题。
2.2 提炼论点的方法从文章的、开头、结尾等部分入手,找出论点。
通过分析文章的论据和论证方法,提炼出核心论点。
第三章:分析论据与论证方法3.1 论据的类型与作用事实论据:通过具体的事实或数据来支持论点。
道理论据:通过理论或逻辑推理来支持论点。
3.2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举例论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论点,增强说服力。
道理论证:通过理论或逻辑推理来支持论点,使其更具权威性。
对比论证:通过比较来突出论点的正确性或错误性。
第四章:评价与拓展4.1 评价文章的观点和论证过程判断论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分析论证过程的逻辑严密性和论据的充分性。
4.2 拓展思考从文章的论证中提炼出相关的结论或建议。
思考文章的论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应用。
第五章:实战演练与答题技巧5.1 议论文阅读练习题设计选择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论点和论证方法的理解。
问答题:考查对文章观点的评价和拓展思考。
5.2 答题技巧与策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审题后快速浏览文章,提炼论点和论据。
分析论据与论证方法,判断其合理性和充分性。
答题时注重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用事实或道理充分支持观点。
第六章:常见论证结构与逻辑谬误6.1 常见论证结构总分结构:先总述观点,再分述论据。
分总结构:先分述论据,再总结观点。
正反结构:先阐述正面观点,再反驳反面观点。
6.2 逻辑谬误及其识别偷换概念:在论证过程中改变或模糊论点的含义。
中考 议论文阅读 讲义 教案 资料(详细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第一章:中考议论文阅读概述1.1 中考议论文阅读的重要性1.2 中考议论文阅读的题型及分值分布1.3 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考试要求与评分标准1.4 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备考策略第二章:理解议论文的基本概念2.1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2.2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3 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引论、本论、结论2.4 提高理解议论文的能力的方法第三章:分析议论文的观点与论证方法3.1 判断议论文的观点是否正确3.2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3.3 评价议论文的论证过程与逻辑性3.4 提高分析议论文观点与论证方法的能力的策略第四章:解读议论文的论据与论点4.1 识别议论文中的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比喻论据等4.2 分析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4.3 判断论据是否支持论点,并分析其强度4.4 提高解读议论文论据与论点的能力的方法第五章:评价议论文的结论与反驳5.1 理解议论文的结论意义与作用5.2 评价议论文结论的合理性与严密性5.3 分析议论文中的反驳及其有效性5.4 提高评价议论文结论与反驳能力的方法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第六章:议论文阅读的快速阅读与信息提取6.1 快速阅读议论文的方法与技巧6.2 提取议论文关键信息的能力培养6.3 练习快速阅读与信息提取的实例分析6.4 提高快速阅读与信息提取能力的策略第七章:理解与分析议论文的和开头段7.1 议论文的理解与分析7.2 开头段落的作用与理解7.3 练习理解与分析和开头段的实例分析7.4 提高理解与分析议论文和开头段的能力的策略第八章:解读与评价议论文的论证过程8.1 解读议论文的论证步骤与方法8.2 评价议论文的论证逻辑与有效性8.3 练习解读与评价论证过程的实例分析8.4 提高解读与评价议论文论证过程能力的策略第九章:议论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与策略9.1 理解中考议论文阅读的答题要求9.2 掌握议论文阅读的答题技巧9.3 练习议论文阅读答题的实例分析9.4 提高议论文阅读答题能力的策略第十章:中考议论文阅读模拟训练与解析10.1 设计中考议论文阅读模拟试题10.2 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与评价10.3 针对学生答题问题的解析与指导10.4 提高中考议论文阅读模拟训练效果的策略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第十一章:议论文阅读的批判性思维培养11.1 批判性思维在议论文阅读中的重要性11.2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与技巧11.3 练习批判性思维的实例分析11.4 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第十二章:议论文阅读的文本类型与策略12.1 不同类型议论文的特点与阅读策略12.2 说明性议论文的阅读策略12.3 议论性议论文的阅读策略12.4 练习不同类型议论文阅读的实例分析12.5 提高不同类型议论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第十三章:中考议论文阅读的综合训练与提升13.1 中考议论文阅读的综合题型解析13.2 设计综合训练题目与活动13.3 学生综合训练情况的分析与评价13.4 针对学生综合训练问题的解析与指导13.5 提高中考议论文阅读综合训练效果的策略第十四章: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备考策略与时间管理14.1 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备考计划与策略14.2 议论文阅读的时间管理技巧14.3 备考中的误区与解决方法14.4 提高备考效率的策略与建议第十五章: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复习与检测15.1 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复习计划与方法15.2 设计复习题目与检测活动15.3 学生复习情况的分析与评价15.4 针对学生复习问题的解析与指导15.5 提高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效果的策略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一套完整的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内容详细版包括:1. 中考议论文阅读概述重要性题型及分值分布考试要求与评分标准备考策略2. 理解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定义与特点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常见结构:引论、本论、结论提高理解能力的方法3. 分析议论文的观点与论证方法判断观点正确性论证方法分析评价论证过程与逻辑性提高分析能力的方法4. 解读议论文的论据与论点识别不同论据分析论据与论点关系判断论据支持力度提高解读能力的方法5. 评价议论文的结论与反驳结论意义与作用评价合理性与严密性分析反驳的有效性提高评价能力的方法6. 议论文阅读的快速阅读与信息提取快速阅读方法与技巧关键信息提取能力培养提高快速阅读与信息提取能力的方法7. 理解与分析议论文的和开头段理解与分析开头段落作用与理解提高理解与分析能力的方法8. 解读与评价议论文的论证过程解读论证步骤与方法评价论证逻辑与有效性提高解读与评价能力的方法9. 议论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与策略答题要求理解答题技巧掌握提高答题能力的方法10. 中考议论文阅读模拟训练与解析设计模拟试题答题情况分析与评价解析与指导提高模拟训练效果的策略11. 议论文阅读的批判性思维培养重要性培养方法与技巧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12. 议论文阅读的文本类型与策略不同类型议论文特点与阅读策略说明性议论文阅读策略议论性议论文阅读策略提高不同类型议论文阅读能力的方法13. 中考议论文阅读的综合训练与提升综合题型解析设计训练题目与活动提高综合训练效果的策略14. 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备考策略与时间管理备考计划与策略时间管理技巧备考误区与解决方法提高备考效率的策略与建议15. 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复习与检测复习计划与方法设计复习题目与检测活动提高复习效果的策略与建议本文档的重点是提供一套全面的教案资料,帮助学生掌握中考议论文阅读的技巧与方法。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第一章:议论文阅读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征,包括论点、论据、论证等。
2. 培养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论证过程中的逻辑关系。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 议论文的阅读策略。
3. 论证方法及逻辑关系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议论文的基本特征。
2. 论证方法的识别及逻辑关系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特征、论证方法及逻辑关系。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识别其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并分析逻辑关系。
第二章:论点的寻找与判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寻找论点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判断论点是否明确、合理的能力。
1. 论点的概念及作用。
2. 寻找论点的方法。
3. 判断论点的明确性与合理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寻找论点的方法。
2. 判断论点的明确性与合理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论点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寻找论点的方法及判断论点明确性与合理性的标准。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找出其中的论点,并判断其明确性与合理性。
第三章:论据的筛选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筛选论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论据是否可靠、有力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论据的概念及作用。
2. 筛选论据的方法。
3. 分析论据的可靠性及力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筛选论据的方法。
2. 分析论据的可靠性及力度。
1.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论据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筛选论据的方法及分析论据可靠性、力度的标准。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筛选其中的论据,并分析其可靠性及力度。
第四章:论证方法的认识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论证方法进行有效论证的能力。
议论文复习教案用[精选多篇]
![议论文复习教案用[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0af67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a.png)
议论文复习教案用[精选多篇]第一篇:议论文复习教案用《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复习议论文基础知识2、明确议论文的考点和题型3、学会解题方法,掌握解题技巧复习重、难点1、把握中心论点;2、分析、补充论据;3、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理解论证思路;5、联系生活,发表见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什么是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用鲜明的态度来表明观点或主张;用充分的材料来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二、考纲要求:(见考试大纲)三、中考考试题型分析:1.找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2.辨别论据的类型概括论据的主要内容。
3.找出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写出本文(本段)的论证思路(过程)。
5.为文章再补充一个事实或道理论据。
6.对作者的观点发表看法,并说明理由。
四、解题指导论点:1、概念: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
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论点的表述形式:一般是个表示肯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提示性词语:是、要、应该、注意…3、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练习:请判断以下几句哪是中心论点,哪是分论点。
(略)4、如何找中心论点(1)、标题是否揭示:不是论题就是论点(2)、开头提出:第一种情况:开门见山,直接把中心论点点出。
第二种情况:引出论点。
文章一开头先引入一定的事例或现象,并对进行分析阐述之后才提出中心论点。
3.中间提出4、结尾归纳练习:请判断以下各句哪是论点,哪是论题。
(题目略)论据:1、概念:证明论点的材料。
(真实可信)2、论据的种类①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
(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
②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练习:请判断以下论据的类型。
(题目略)3、概括事实论据: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它的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
概括论据方法:人物+怎么做+结果;(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也可概括在内)。
3、根据论点补写论据补写论据方法:人物(谁)+怎么做(紧扣论点谈怎么做)+结果。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2. 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和论据的使用。
3.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议论文的能力,能够准确判断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正确性。
4. 提高学生阅读议论文的速度和理解能力,为中考阅读理解部分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和结论。
2. 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3. 论据的使用: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权威论据等。
4. 分析、评价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
5. 阅读议论文的策略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证方法和论据的使用。
2. 教学难点:分析、评价议论文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论证方法和论据的使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评价具体议论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实践训练法:提供阅读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a. 讲解议论文的三个部分:引论、本论、结论。
b. 举例说明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2. 第二课时: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a. 讲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
b. 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论证方法的应用。
3. 第三课时:论据的使用a. 讲解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权威论据等。
b. 分析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论据。
4. 第四课时:分析、评价议论文的方法和技巧a. 讲解如何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b. 引导如何评价议论文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5. 第五课时:阅读议论文的策略和技巧a. 讲解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步骤。
b. 分享阅读议论文的实用技巧。
c. 进行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策略和技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环节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

中考议论文阅读讲义教案资料详细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议论文观点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议论文的论证过程。
4. 提高学生在中考中应对议论文阅读题目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2. 议论文的特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3.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4. 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分析论据的真实性、合理性,评价论证过程的严密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引发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论证方式的特点。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分析其论证过程,评价其论证的合理性。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分析和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分析议论文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批判性思维在议论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论证方法等。
2. 议论文阅读材料:提供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议论文,供学生练习分析。
3.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议论文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
七、教学步骤:1. 引入案例:给学生提供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让他们阅读并理解其观点和论证过程。
九年级议论文专项复习教案

九年级议论文专项复习教案第一篇:九年级议论文专项复习教案九年级议论文专项复习教案复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议论文的基础知识点。
2、领会议论文语言的特点能力目标:1、在阅读时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2、把握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及论证方法,能用议论文知识阅读相关文章。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复习的热情,使学生学会正确阅读议论文的方法。
通过文段的阅读、理解,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
复习重点:能运用相关知识阅读、理解简单的议论文,并学会思考、判断。
复习难点:正确对一些议论文思考并作出判断。
教学方法:1、讨论探究法2、比赛法3、点评法4、分析归纳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或投影片)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二、整体复习知识点(一)强调复习议论文知识点的重要性现在的议论文阅读所选文章以课外为主;内容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比如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题型以主观题占主导地位,也有部分开放性试题,并有扩大的趋势。
阅读议论文,首先要有议论文的概念,即了解议论文的有关知识,把握其文体特征。
(二)由学生介绍自己平时积累的议论文知识先由学生发言,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后由教师明确。
明确:(课件或投影片)1、议论文的概念:又称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
2、议论文的分类:广义的议论文,一般可分为政治论文和学术论文。
通常所说的议论文,主要指的是政治论文。
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3、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4、议论文的要素: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
分论点是用采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能看出哪是主哪是从,哪是纲哪是目。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2. 学会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并能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一致。
3. 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中考语文阅读部分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难点: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议论文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3. 讲解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到关键信息。
4.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让学生学会判断论据是否支持论点。
5. 举例说明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 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一致。
3. 判断文章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并解释其作用。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中心论点的提炼方法等。
2. 布置一篇议论文阅读练习,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题。
3.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质的议论文,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议论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 互动与提问: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八、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知识和技能。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教案人教版

d.语言表达:检查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是否有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
2.对于学生分析优秀议论性文章的作业,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批改和反馈:
a.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检查学生是否准确地指出了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和技巧,并分析了其效果。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技巧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5)写作实践:布置一篇议论性文章的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学媒体和资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课文中的关键内容和论证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视频: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议论性文章的魅力和写作技巧。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讨论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时讨论和交流,提高课堂互动性。
(4)写作模板:提供一份议论性文章的写作模板,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效率。
(5)课文解析:提供一份详细的课文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论证方法。
2.案例分析法:我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议论性文章的写作技巧。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性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学理方面,我发现有时学生的讨论过于热烈,容易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我需要更好地控制课堂节奏,确保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
5.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议论性文章要求作者具备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合理的推理和论证来使文章的论点更加有力。同时,批判性思维也是议论性文章的重要技能,学生需要能够分析和评价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技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议论文阅读【教学目标】一、能归纳概括文章或文段的中心论点。
二、能辨析四种常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三、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四、能筛选议论文的重要信息,完成选择题和部分主观题。
五、能赏析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直击中考】议论文为中考必考内容,从近三年的题型来看,题型结构相对稳定,一般以选择题和主观题兼而有之的形式来考查信息筛选,内容理解和概括,观点分析和论证方法。
考查的形式与高考有所接近,但不过分拔高,文段较为浅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和点评能力。
【明师指津】针对中考对议论文的考查内容及侧重,我将主要从五个题型入手,让同学掌握解题方法。
题型一:观点分析(概括中心论点,评价作者观点)论点定义:一个陈述观点的句子。
(简略定义)论点位置:有的文章标题就是论点,有的文章开头提出论点,有的文章末尾得出论点,有的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提出论点,也有的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需要汇集概括。
注意: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
评价观点:注意结合文本内容,仔细读题,表述流畅。
题型二: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方法(常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论证方法的作用:1、举例论证:列举了……事例来证明……观点,生动具体,增强说服力。
2、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俗话谚语)来证明……观点,使作者的观点更具权威性,增强说服力。
3、比喻论证:把……(观点)比作……,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把……和……从正反两方面作对比,更为突出地论证了……观点,增强说服力。
【例题解析】相貌和心灵周国平世上很少有人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相貌。
一般来说,年轻人比年长者更在乎。
年轻人入世还浅,不免看重人际关系较浅的层面,留意别人对于自己的表面印象,所以在容貌上也比较敏感。
与关心名声相比,关心容貌更是一种虚荣,因为与名声相比,容貌离一个人的真实价值更远。
现代整容术已经能够把一张脸变成另一张脸,但在新脸皮下面的仍是那个旧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一、议论文: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
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议论文阅读要点(一)、准确找出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
1.请判断以下各句哪是论点,哪是论题。
(1)敬业与乐业()(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6)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我的发现:(1)论点在句式表达上应该是(2)论点可能出现在文中以下地方:;;;;有时论点表述不集中,要在把握段意的基础上,再加以概括。
3.论点的类型:中心论点、分论点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1)请判断以下几句哪是中心论点,哪是分论点。
A.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
B.珍惜梦想的“有效期限”。
C.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D.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
中心论点:分论点:(2)我的发现: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二)、要能分辨论据:论据是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
1.论据分为两类:(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的数字等);(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
2.请判断以下论据的类型。
(1)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
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
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
”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2)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下面是一位同学在作文《学贵有疑》中用到的论据材料,请按照材料必须说明观点的要求进行分析,看看这些材料是否都恰当。
①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牛顿就有了疑问:苹果为什么落地呢?他据此思考再思考,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②李政道:“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个为什么。
”③刘禹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④清代学者戴震,幼年读书时就敢于提问,经常把老师问得无言以答,后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⑤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⑥司马迁遭受腐刑,坚持撰写《史记》。
以上材料恰当的是(只填序号)(三)、掌握论证方法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过程就是由论据推导出论证观点的过程。
常见论证过程为:先提出观点,再举事实或讲道理等加以论证,最后再做结论。
论证方法就是由论据推导出论证观点的方法。
1.判断以下各题所用论证方法。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2)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3)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
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
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悯安抚百姓。
()(4)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四)了解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通过来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
(五)、理清文章结构1.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2.常见论证结构:——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
——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再分后总。
3.请判断以下文段的论证结构。
(1)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
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
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从结构上看,这两个文段采用的是(2)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从结构上看,这两个文段采用的是(3)《敬业与乐业》一文作者一开始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
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又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这篇文章的论证结构是4.我的发现:有时全文的论证结构与某些段落的论证结构。
(六)、体味文章语言1.请认真阅读以下句子,回答后面的问题。
(1)“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之一”能否去掉?(2)“有一回,他(百丈禅师)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这句话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语言。
(3)“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请说说“简直一词蕴含着作者内心怎样的情感。
2.我的发现:议论文的语言①;②;③。
三、中考演练:珍惜“有效期限”游宇明①曾经欣赏过台湾漫画家几米一幅题为《有效期限》的漫画,画的中心是一片浅绿的水,上部有一些叶片粗大、开满了紫花的藤儿,中间偏下是两块石头,大石头上坐着一大一小两个人,小石头上蹲着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左下角一只小纸船正悄然无声地驶来。
旁边有诗云:一艘小纸船,悠悠地飘过来,吸饱水分,渐渐沉没。
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
②美好的事物永远是有有效期限的。
我们喜欢梅花,是因为它独自绽放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喜欢菊花,是因为它只是微笑在金色的秋日。
假若世界上的花朵没有有效期限,我们对花的那份期待就会大打折扣。
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③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
父母可以陪伴你的上半生,却无法呵护你的下半生;儿女能够陪伴你的下半生,却不可能参与你的上半生……你无法在所有的时空里称心如意拥有你想要的全部天伦之乐,就像一只鸟无法在每一个季节都拥有自己优美的歌喉。
于是,有了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有了“香九龄,能温席”的孝行;有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慨叹……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充塞着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④珍惜梦想的“有效期限”。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有了梦想却不为之付出真诚努力,梦想便会成为空想。
怀抱强国梦想的屈原,用血泪凝结成千古传诵的《离骚》;济世救人为目标的李时珍,踏千山尝百草著成鸿篇巨著《本草纲目》;视科学研究为生的居里夫人,历经十二年的努力,提炼出世界上第一克镭……梦想的“有效期限”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
⑤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
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
因此,司马光用警枕提醒自己珍惜时间;雨果剃去了头发和胡须来拒绝浪费生命;鲁迅把别人喝咖啡时间用在不间断的工作上……生命向我们昭示这样的真理:越是害怕时间消失的人,他们脚步走得越远,生命的半径越大;越是觉得时间过剩的人,他们的世界越小。
⑥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这是大自然不可移易的规律,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珍惜。
(选自《黄河黄土黄种人》,作者游宇明,有改动)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证的?(3分)2.第①段引用吉米漫画及小诗的作用是什么?(1分)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作用:论证方法:3.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3分)4.选文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地方,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3分)四、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请将你的看法写出来并加以论证(至少用到一种论证方法)。
二、(一)1.论题、论点、论点、论点、论题、论点2.(1)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2)标题;开头;末尾;中间。
3.(1)C;ABD;(2)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二)1.事实论据、道理论据;2.事实论据、道理论据3.①②④⑤(三)1.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2.增强文章说服力;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可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四)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驳论证(五)3.并列式;层进式;总分式4.并不一致,要具体分析。
(六)1.(1)不能,“之一”强调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只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区分根据,去掉后成了主要根据,语言不够准确、严密。
(2)叙述简洁、概括(3)“简直”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慨。
2.①准确,严密;②叙述语言概括而简洁;③用词鲜明、生动,有感情色彩。
三、1.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2分)。
珍惜亲情珍惜梦想珍惜生命2.激发阅读兴趣,引出论题。
(1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3分)3.本段文字首先提出要“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这一观点,接着举了家庭生活的例子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最后,引用古人的观点来告诉我们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我们一定要珍惜。
(3分)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就语言特点或思想内容某一方面谈即可得满分。
(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联系生活谈感受2分) 例如:“香九龄,能温席”,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九岁的孩子尚且知道以行动孝顺父母,我们更应该关心父母,尊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