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公告栏2018正式版

职业危害公告栏2018正式版

职业卫生公告栏范本

职业卫生公告栏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的健康。 二、范围:全体员工。 三、责任部门:安全部及相关主管单位 四、程序: 1、总则 ⑴、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公司监督、部门负责、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体制。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⑵、公司职业卫生工作实行总经理负总责,公司对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对本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与考核负责。 ⑶、职业卫生工作是公司安全、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在建立、执行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须按本规定做好职业卫生有关工作。 ⑷、工会组织应依法维护职工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组织实施对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⑸、公司对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或单位给予奖励。 2、机构与管理 ⑴、公司职业卫生领导小组主管职业卫生工作,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职业卫生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 ⑵、公司安委会负责指导职业卫生工作,应有领导分管职业卫生工作。 ⑶、内部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网络”,负责各级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⑷、建立职业卫生工作例会制度。制定计划、研究工作、布置任务,通报公司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及劳动保护检查考核、职业卫生隐患检查及治理等情况。 ⑸、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职工能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的有关待遇。 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包括健康监护费、职业病诊疗康 复伤残费、有毒有害物质监测仪器设备购置费、监测费、职业卫生宣传 教育费、培训费、管理费、职业病危害调查费等)应列入公司年度资金 计划,专款专用,其经费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⑺、各管理部门,在其岗位责任制中应列入相关的职业卫生责任条款,协助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和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 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 告知规范》(GBZ/T203)等法律、规章和标准,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职业病危害告知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告、培训等方式,使劳动者知晓工作场所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检查结果等的行为。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是指在工作场所中设置的可以提醒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说明以及组合使用的标识等。 本规范所指的劳动者包括用人单位的合同制、聘用制、劳务派遣等性质的劳动者。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识别分析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将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劳动者,在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防治公告栏,并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以及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贮存场所等设置警示标识。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开展职业卫生培训,使劳动者了解警示标识的含义,并针对警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告知 第六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职业病危害公告栏

职业病危害公告栏 一、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企业设置了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了专职的职业卫生人员负责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 2、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制定了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年度计划及实施方案。 4、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定期组织检查实际情况。 5、建立了职业卫生档案和职工健康监护档案,按照安监部门部门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职工。 6、建立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职业病危害作业现场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价。 7、建立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按照《建立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向安监部门申请。 9、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10、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说明。警示说明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结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11、对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职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职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三、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总则 为了保证职工的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防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施工生产发展,制定本操作规程。 2、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 (1)防尘措施

常见职业危害告知牌(模板)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粉尘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 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 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 膜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 尘、混合性粉尘 注意防尘 应急处理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标准限值:xxx 检测数据:xxx 检测日期:xxxx年x月x日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xxxxxxxx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产生噪声,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噪声Nois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 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 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 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 音。 噪声有害 应急处理 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 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标准限值:xxx 检测数据:xxx 检测日期:xxxx年x月x日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产生高温,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高温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 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 病、热痉挛、热衰竭。热辐射 注意高温 应急处理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及时送医院。 注意防护 隔热、通风;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合理的劳动休息。 标准限值:xxx 检测数据:xxx 检测日期:xxxx年x月x日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xxxxxxxx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产生电离辐射,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电离辐射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短时间内接受照射 可引起机体是的急性损伤,长时间接受可引 起慢性放射性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 具有波的特性和穿透 能力,分为外照射和内 照射。 当心电离辐射 应急处理 设备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设备电源,发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到医院检查、救治 注意防护 外照射采取间隔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内照射采取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 标准限值:xxx 检测数据:xxx 检测日期:xxxx年x月x日

职业危害公告栏内容

职业病公告栏 一、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二、职业病防治制度 (一)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1、总则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止发生职业危害,切实保护企业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基本要求 1、做好厂区内的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签订职业危害告知书; 2、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3、制定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计划,结合三级教育培训和老员工培训做好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4、做好职业病防护设施台账及维护保养; 5、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发放用品并佩戴;

6、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 7、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8、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 9、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并做好处置与报告工作; 10、制定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并定期评估修订; 11、保障职业危害防治经费及正常使用。 (二)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劳动防护用品是企业免费发给员工个人保管使用的公共财物,是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职业危害的一种辅助措施,必须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 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主要依据《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DB37/1922-2011),《标准》未列入的工种可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参照本单位同类工种相似条件发放。 3、劳动防护用品中的服装(含工作棉衣)款式,必须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为主,做到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工作服的面料以全棉材料为主(特殊作业的例外)。 4、对于从事多种作业的员工,应当按其主要作业工种发给劳动防护用品,如果发给的防护用品在从事其他作业时不能适用的由部门提出申请,可借用其所需要的防护用品。 5、凡员工工种有变动时,应及时办理手续改发现行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原工种的劳防用品发放使用时间相应延长)。 6、员工因某种原因离开原生产岗位不从事生产工作,在六个月以上,其防护用品应按实际离开时间相应延长使用期限或停发。 7、对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防护用品、防毒面具、防尘(毒)口罩等特殊防护用品,必须建立定期品质检查制度,不合格和失效的一律不准使用。 8、特殊防护用品的购置,应根据实际需要编制计划,被购置的物品必须符合《职业危害防治法》中的相关规定以及具有合

全套职业危害告知卡(危化品)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粉尘dust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 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 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 注意防尘 应急处理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岛上应急电话:2685110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噪声,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噪声Nois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 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 音。 噪声有害 应急处理 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 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隔热、通风;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合理的劳动休息。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岛上应急电话:2685110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硫酸,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硫酸 SULFURIC ACID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或食入可能致死,会腐蚀眼睛、皮肤、呼吸道,可能造成失明、肺水肿(症状可能延 迟发生),含硫酸的无机酸雾滴具致癌性。 无色至暗褐色液体,具有油性、吸湿性,无味,加热有窒息味,稀释硫酸时只能注酸入水,切不可注水入酸 当心腐蚀 应急处理 吸入:移走污染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以温水缓和冲洗受污染的部位不少于20-30分钟。脱掉受污染的 衣服、鞋子或皮饰品。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将眼皮撑开,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眼睛20分钟。如果刺激感持续,反复冲洗。立刻就医。 食入: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挛,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 若患者意识清楚,让其用水彻底漱口。不可催吐。给患者喝下240~300毫升 的水,以稀释胃中的物质;若有牛奶,于喝水后再给予牛奶喝下。若患者自 发性呕吐,让其身体向前倾以减低吸入危险,并让其漱口及反复给水。立刻 就医。 注意防护 急救电话 :120 消防电话 :119 岛上应急电话:26851100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牌、公告栏、检测结果公示等需要补充的内容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警示标识 地面原煤筛分楼选矸皮带、原煤装车、地面各检修车间、机加工车间、坑木房、锅炉房、各平硐井口、井下采掘工作面入口等醒目位置悬挂“注意防尘”警示标识和“戴防尘口罩”、“注意通风”的指令标识,示意图见图1。 图1 粉尘警示、指令标识 在地面风机巡视处、空压机巡视处、地面原煤筛分楼选矸皮带、筛分机、地面各检修车间、机加工车间、坑木房等醒目位置悬挂“噪声有害”的警示标识和“必须戴耳塞”的指令标识,示意图见图2; 图2 噪声警示、指令标识 在地面检修、机加工车间悬挂“当心弧光”的警示标识和“必须戴防护面罩”的指令标识,示意图见图3。 图3 噪声、电焊弧光警示、指令标识 在地面检修车间、机加工车间、机车修理充电间、锅炉房等醒目位置悬挂“当心有毒气体”的警示标识和“必须戴防毒面具”、“注意通风”、“必须戴防护手套”的指令标识,示意图见图4。

图4 化学毒物警示、指令标识 在锅炉房醒目位置悬挂“注意高温”的警示标识和“注意通风”的指令标识,示意图见图8-5。 图8-5 高温警示、指令标识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栏 补充职业病常识、防治知识、个人防护用品佩戴知识、职业中毒急救知识等(内容可自选),做成2~3张宣传画,张贴在工业场地主井口。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卡 在工业场地主井口补充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卡,告知卡内容应包括粉尘、噪声,详见图6、图7。

火警:119 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或者是矿上的电话)图6 作业岗位粉尘危害告知卡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或者是矿上的电话) 图7 作业岗位噪声危害告知卡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告知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告知卡 工作地点:XX 检测时间:2014年X月检测项目职业接触限值检测结果 检测单位:四川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技术研究院责任人:XXX

职业卫生管理公告栏模板

职业健康管理公告栏 公布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销售分公司 电话:XXXXXXXXXXX 公布日期:XXXX 年XX 月XX 日 职业健康卫生管理机构 为切实做好我单位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工作,落实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经研究成立我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各级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2、定期召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会议,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并落实职业卫生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单位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顶级职业卫生培训。 5、用有资质的单位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岗中、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并对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6、拥有资质的单位对作业场所现场进行定期检测、评价,并将职业病位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外公布。 7、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 8、作业场所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企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品,迅速将患者移离现场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去除污染衣物,注意保暖、安静 2、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各至少20分钟。 3、呼吸困难者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 4、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 企业职业危害作业操作规程(加油员) 1、加油员要掌握本岗位职业安全健康防护知识,经过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按时参加职业危害岗位的健康体检。 2、加油区必须配有相应的消防器材,设施,并设有专人定期维护保养。 3、作业人员要按规定正确佩戴,使用职业病防护劳动用品(工作服、手套、防毒面具等),不许随便取下不用。 4、遵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加油员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防护。 5作业中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身体如有不适及时汇报,不准班中带病作业或饮酒后作业。 6、在作业过程中要爱护劳动防护用品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各种危害标识,不得故意损坏。 7、作业人员要按照规定要求及时更换防护用品,不得使用损坏、到期和不能够防护的防护用品。 8、班中要时刻检查防护用品、设施、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 9、作业中若发生职业危害事故要立即上报,并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救援。 企业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 1.组织机构与职责 2.职业危害申报。 3.职业危害告知。 4.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管理。 5.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检测和评价管理。 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7.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 8.职业卫生监护管理。 9.职业病诊断及职业病病人管理 10.职业危害事故管理。 11.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12.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职业危害管理。 企业主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 1、汽油的健康危害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2、柴油的健康危害 柴油为高沸点成份。故使用时由于蒸汽所致的毒性机会较小。柴油的雾滴吸入后可致吸入性肺炎。皮肤接触柴油可致接触性皮炎。多见于两手、腕部与前臂。柴油废气,内燃机燃烧柴油所产生的废气常能严重污染环境。废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醛类和不完全燃烧时的大量黑烟。黑烟中有未经燃烧的有雾、碳粒,一些高沸点的杂环和芳烃物质,并有些致癌物如3、4-苯并芘。 3、防护措施 局部排风、穿防静电服。禁止明火、火花,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火警:119 急救:120 职业安全健康举报电话:12350 齐齐哈尔市监督部门电话:XXXX-XXXXXXX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是2014年11月13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的文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等法律、规章和标准,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职业病危害告知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告、培训等方式,使劳动者知晓工作场所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检查结果等的行为。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是指在工作场所中设置的可以提醒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说明以及组合使用的标识等。 本规范所指的劳动者包括用人单位的合同制、聘用制、劳务派遣等性质的劳动者。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识别分析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将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劳动者,在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防治公告栏,并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以及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贮存场所等设置警示标识。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开展职业卫生培训,使劳动者了解警示标识的含义,并针对警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告知 第六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工作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岗位津贴、工伤保险等)等内容。同时,以书面形式告知劳务派遣人员。

职业卫生档案模板

附件1 档案编号:CJ-AQ-ZYWS-001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用人单位:成都市家具厂 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王海 | 联系电话: 028-******** 139******** 电子邮箱

目录 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登记表(表1-1) 2.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3.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 # 4.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5.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6.建设单位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病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评审意见7.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审查、验收批文 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责任承诺书 9.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 10.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 ~

表1-1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登记表 项目名称:成都市家具厂建设项目 项目类型:新建 项目投资: 1000万(壹仟万元整) 建设工期: 2013 年 1 月 1 日至 2013 年 12 月 1 日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1、噪声;2、震动;3、高温;4、木工粉尘;5、混合性粉尘;6、苯及苯系物;7、丙酮;8、胺;9、甲醛 编制日期: 2015 年 8 月15 日 说明:项目类型选择:新建、改建、扩建、技改(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引进)填报。 另附:

附件2 档案编号:CJ-AQ-ZYWS-002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2015 年度) 用人单位:成都市家具厂 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王海 联系电话: 028-******** 139******** 电子邮箱

职业危害告知牌(2017标准全套修改版)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2017版 作业场所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粉尘注意防尘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 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 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 膜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 尘、混合性粉尘 必须戴防尘口罩 应急处理 1、电焊作业中如发生不适症状或中毒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 2、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2017版 作业场所产生噪声,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噪声Nois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噪声有害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 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 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 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 音。 应急处理 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 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2017版 作业场所产生高温,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高温注意高温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 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 病、热痉挛、热衰竭。 热辐射 应急处理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2014]111号)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 理规范[2014] 2014-11-21 10:53:43 来源:评论:0点击:212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指导和规范用人单位做好职业病危害告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 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指导和规范用人单位做好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等法律规章,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工作是职业卫生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提升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区要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做好《规范》的宣传和落实工作。 各单位要通过多种方式组织用人单位学习《规范》,指导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并按照《规范》要求完善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及档案材料,设置和维护好警示标识,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要把贯彻落实《规范》要求作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的重要内容,指导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各项要求,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用人单位,依法予以惩处,确保按期完成《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确定的2015年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2014年11月13日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培训计划doc

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篇一:XX年度安全、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有限公司 XX年度安全、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好公司安全、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宣传国家有关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等,普及安全、职业卫生知识,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和职业卫生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升企业安全防控力度和职业病防治能力,依法维护员工的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各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新安全生产法》等法规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XX年度安全、职业卫生培训计划,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组织领导 为认真组织开展好公司XX年安全工作、职业卫生培训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特成立以总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各部室及系统负责人及安全专职管理人员为成员的安全工作培训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安全、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确保全年度安全、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职责分工 1、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安全培训和职业卫生培训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监督各系统、部门严格落实公司培训计划,

确保全年安全培训取得实效。组织开展好外部各种安全培训和职业卫生培训,根据上级要求和公司安排,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确保公司专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2、公司各系统、部门指定专人根据要求组织好本单位员工按时参加各种安全培训和职业卫生培训,确保本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全部参加职业卫生培训,并自行组织好本单位员工的日常职业卫生培训: (1)负责组织开展好安全工作和职业卫生培训,具体组织开展好员工上岗前、在岗期间、换岗及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时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职业卫生培训。 (2)负责参加职业卫生培训人员的考勤工作,对于无故缺勤、迟到、早退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负责职业卫生培训的考试、考核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培训档案,并按要求保存备查。 三、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广大员工了解国家有关新安全生产法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公司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隐患识别能力和预防能力,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熟悉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后果、防范措施及应急措施,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防治能力,自

职业卫生公告栏

职业卫生公告栏 有毒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中文名称)乙酸乙酯(醋酸乙酯)(英文名称)ethyl acetat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 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 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 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熔点(℃):-83.6 沸点(℃):77.2 相对密度(水=1): 0.9 饱和蒸气压(kPa): 13.33(27℃)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注意防护 应急救援电话东台市消防支队:119 东台市急救中心:120

职业卫生公告栏 有毒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中文名称) 乙二醇丁醚 (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吸入,高蒸气浓度,会对眼睛和呼吸道有 刺激性,造成头痛或眩晕;皮肤,经常接 触会造成不适,低毒和皮肤炎;会有中毒性; 可能引起肝脏及肾脏损伤; 熔点(℃):-70℃ 沸点(℃):171℃ 相对密度(水=1): 0.802 饱和蒸气压(kPa): 0.13(238℃)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注意防护 应急救援电话东台市消防支队:119 东台市急救中心:120

职业卫生公告栏内容(锅炉区域)

一、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企业应当设置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 2、企业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制定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年度计划及实施方案。 4、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定期组织检查实际情况。 5、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职工健康监护档案,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职工。 6、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职业病危害作业现场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职工公布。 7、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按照《建立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9、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10、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结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11、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职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职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企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三、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总则 为了保证职工的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防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施工生产发展,制定本操作规程。 2、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粉尘作业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各除尘用具应有效使用,在接触灰尘的工作地点必须佩带防护设施(口罩、防尘面具、防护眼镜),不得随意取下拒用; 2.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各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规程,经培训合格并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职业病危害宣传栏主要内容

制作数量: 共做四个大的公告栏,其中副井联建楼设置二个,厂前区办公楼设1个,食堂入口设1个。 工作地场所悬挂相应的《岗位职业操作规程》,共计20个,尺寸大小为长X高(75X20cm)。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告知牌》,尺寸大小为长75cm,高根据内容调整,共计21个牌子。 警示标示数量:一氧化碳告知卡4块(其中夜光3块),硫化氢告知卡3块(其中夜光材质1块),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告知卡1块,氯告知卡1块,告知卡大小为40*80cm,警示标示数量共计63块(其中夜光材质共计22块),大小标示30*30cm。 注意事项: 副井联建楼设1个《职业病危害防治公告栏》,公布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再设一个《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栏》,公布内容如下,可网上节选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相关内容,以图文结合形式制作。 厂前区、食堂入口处《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栏》可根据情况以图文结合形式增加以下内容,三个宣传栏不得重复。 一、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三、煤矿存在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煤矿工作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煤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噪声等。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造成的危害 1、煤尘 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的粉尘称为煤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5%的煤尘称为单纯性粉尘。 煤矿工作场所煤尘主要来源于井下采煤、掘进及运输过程中,除此之外,地面原煤转载、运输等过程均有煤尘产生。 健康危害:煤尘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害人的呼吸系统,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和局部刺激。如长期吸入煤尘引起煤工尘肺。煤尘侵入呼吸系统后,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局部刺激,引起鼻炎、咽炎、气管炎等。 接触限值:我国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煤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总尘不超过4毫克/立方米,呼尘不超过2.5毫克/立方米。 预防的措施:向煤层中注水,在采煤工作面喷雾洒水,有效通风等。 2、生产性噪声 定义:生产性噪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噪声,噪声作业是指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周噪声暴露A等效声级≥80dB的作业,根据持续时间和出现的形态,噪声可分为稳态声、波动声和脉冲声。 煤矿工作场所噪声主要来源于井下凿岩、打眼、放炮、割煤、运输、机修等作业环节,使用的凿岩机、风镐、风扇、煤电钻、乳化泵、采煤机、掘进机、胶带输送机为常见噪声源,此外,地面选煤厂、提升机、胶带输送机、通风机、破碎机、振动筛、洗煤机、脱水机、鼓

(完整版)职业卫生公告栏

职业卫生公告栏 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1、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个人使用的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劳动者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如实告知,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4、对从事接触职业病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5、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6、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职业卫生相关的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7、劳动者享有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一、总则 1.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作为工作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为了搞好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促进公司协调发展,特制定此操作规程,要求职工在作业中不折不扣执行操作规程。劳动者遵守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等于珍惜生命、保护健康。 2、职工在作业活动中要互相提醒,共同遵守,不能认为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是保护个人的,可以不予遵守。培训职工遵守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二、操作事项 1、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创建清洁工作场所; 2、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是预防职业卫生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 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正确配制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危害因素接触限制职业危害因素接触限制职业 病防 护措 施防尘防噪声防高温防毒物 氨20mg/m3噪声85dB(A) 设有通风除尘装置;劳动者佩戴防尘口罩工艺设计中尽量选用低噪声 设备;劳动者佩戴防护耳塞 车间内配备工作风扇、轴流 风机、空调,劳动者佩戴防 护面罩、防尘口罩、三防鞋 车间内配备独立通风和强制 通风机;劳动者佩戴防毒口 罩、防护眼睛、防护手套 磷酸1mg/m3高温工作场所30℃其他粉尘8mg/m3- -

职业病危害风险告知牌

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音的机械设备;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使用隔声、阻尼、 隔振等措施及加强个体防护,佩戴耳塞、耳罩、帽盔等防护用品;进行岗前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岗中体 检;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离开噪音环境。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咨询电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1、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2、加强个人防护,焊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防尘面罩或口罩; 3、强化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自觉遵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做好自我保护; 4、加强岗前、岗中职业健康体检及作业环境监测工作,提前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咨询电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 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咨询电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空气浓度超标时,应佩过滤式戴防毒面具。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 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场所严禁吸烟。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长时期 反复接触。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咨询电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急救电话:120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 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咨询电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职业病防治公告栏内容

职业病防治制度 1. 应当采用先进技术或有效治理措施,改善劳动条件,确保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要求。 2.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应设立危害告知卡,配备有效的紧急防范设施和医疗急救用品,并有应急救援的组织措施。 3.接触职业危害岗位(工种)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4.凡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女职工和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不得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 5.接触职业危害岗位(工种)的劳动者,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有职业禁忌症或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劳动者必须调离接触职业危害作业岗位。 6.接触职业危害岗位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必须接受卫生知识培训,学习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7.在岗期间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当每年接受一次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8.接触职业危害岗位的职工必须严格执行本岗位的各项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讲究个人卫生。 9. 必须为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指导和监督其正确使用。 10.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在离岗时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佩戴防尘口罩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 2.进入岗位后要认真检查喷洒装置(或洒水车),确认无异常时,开启喷洒装置(或洒水车)洒水抑尘。喷洒装置(或洒水车)出现故障时,要及时报告,以便安排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处理,确保正常运转。 3.对本岗位生产现场产生的各类粉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清理,杜绝粉尘任意飞扬。做好值班室卫生清理工作,防止粉尘危害。 4.岗位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对未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5.严禁在生产现场饮水、就餐,饮水、就餐必须在无污染源的值班室进行,并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后方可饮水、就餐。 6.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