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复习课件
归纳总结:
由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导亲代基因型及表现型思路: (1)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双亲均为杂合子。 (2)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双亲为杂合子、隐性纯合子。 (3)若子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4)若子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
基本概念的区分
二、不同交配方式的应用
• 生物性状的鉴定: • ①鉴定一只白羊(动物)是否纯合--测交 •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杂交 • ③鉴定小麦(植物)是否纯合最简单的方
法--自交 •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测交 • 5、提高农作物抗病品种的纯合度——自交
二、不同交配方式的应用
• 1、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 采用的最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
• A.绿色∶黄色=1∶1 B.绿色∶黄色=3∶1
• C.全部为黄色 D.全部为绿色
概率计算
• 6、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子常到50岁就死亡,纯合子 常到30岁就死亡,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妇,已 生了一个完全正常的儿子,再生一孩子能活到50岁的概率
• A.1/4
D.3/4
B.1/2
C.2/3
• 7、一对黑色豚鼠生了一白、一黑两只小豚鼠,若这对豚鼠再生两只 小豚鼠,一只为黑色、一只为白色的概率是
2)兔的白毛与黑毛
(是
)
3)狗的长毛与卷毛
( 不是
)
下面都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C )
①红葡萄与白葡萄
②黄菊花与白菊花
③黑头发与黄皮肤
④白猫与黑狗
⑤高杆水稻与矮杆水稻 ⑥黄牛与奶牛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③④⑥
D、③④⑤
生物必修二第一至四章复习课件
4、8、8
M与m分离
4、8、8 4、8、8
MmNn
4、8、8
N与n分离
分 离
4、 8、 8
m与m分离 n与n分离
相 同
2、2、0
2、4、4
2、4、4
4、4、0
M与M分离 N与N分离
分 裂
相 同
互 补
不 均 等 均 等
不 均 等
1.减Ⅱ前期 2.减Ⅰ前期 5.有丝后期 6.减Ⅱ后期
3.减Ⅱ前期 7.减Ⅱ后期
• (3)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 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 11% 。
第三、四章复习
学案34选择题答案 DDCCC DDBAA DADBC ACABB BABCC CCABA
白晓冰 徐博涛 刘万胜 许光旭 任世豪 代倩倩
陈玮奇 李晨 张文倩 陈震 胡晗 贺朝东
周辉 梁路明 于英环 杨雪滢 赵天宇 邱宪政
1.分别画出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期、减数第二次后期的细胞图(精原细胞含 4条染色体)
2.绘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DNA、染色体变 化曲线。
• 7.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 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B • A.F2的表现型比为3∶1 • B.F1产生的配子比为1∶1 •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 D.测交后代比为1∶1
• 12.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 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 自交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 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灰 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C • A.3∶1 B.5∶1 • C.8∶1 D.9∶1
• 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 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概率用分数表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优秀课件: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一)》(共30张PPT)
答案 父母都是杂合子,图解如下:
1.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子叶
活学活用
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
一代(F1)自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
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 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
种豆得豆
种瓜得瓜
课堂导入 遗传,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那么是谁发现了遗传的奥秘呢?
孟德尔——遗传学的奠基人,他利用豌豆 做实验材料,经过八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 规律。让我们循着150多年前孟德尔研究 豌豆的足迹,共同探索遗传规律,体会科 学探索的过程。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C.若子代中出现显性性状,则亲代中必有显性性状个体
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
解析 隐性性状并非一直不能表现出来,只是在子一代中不能表现;在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并非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而是只研
究其中的一对相对性状。
4.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 1 2 3 4 5 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F2中高茎∶矮茎为3∶1。下列选项中不是实现 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的是( D ) A.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B.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 C.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D.只需A项条件,而不需B、C两项条件 解析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条件有:①F1形成配子 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D配子和d配子; ②这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结合机会相等; ③含各种遗传因子的种子必须有实现各自遗传因子表达的环境条件。
1.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子叶
活学活用
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
一代(F1)自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
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 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
种豆得豆
种瓜得瓜
课堂导入 遗传,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那么是谁发现了遗传的奥秘呢?
孟德尔——遗传学的奠基人,他利用豌豆 做实验材料,经过八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 规律。让我们循着150多年前孟德尔研究 豌豆的足迹,共同探索遗传规律,体会科 学探索的过程。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C.若子代中出现显性性状,则亲代中必有显性性状个体
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
解析 隐性性状并非一直不能表现出来,只是在子一代中不能表现;在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并非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而是只研
究其中的一对相对性状。
4.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 1 2 3 4 5 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F2中高茎∶矮茎为3∶1。下列选项中不是实现 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的是( D ) A.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B.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 C.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D.只需A项条件,而不需B、C两项条件 解析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条件有:①F1形成配子 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D配子和d配子; ②这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结合机会相等; ③含各种遗传因子的种子必须有实现各自遗传因子表达的环境条件。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课件
5.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B
A.YR
B.Dd
C.BV
D.AB
6、下列各项中,基因型不同而表现型相同的
是C
A.RR和rr
B.Rr和rr
C.RR和Rr
D.Rr和Rr
规律性比值在解决遗传性问题的应用
后代显性:隐性为1 : 1, 则亲本遗传因子为:Aa X aa
后代显性:隐性为3 : 1,则 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 X Aa
2、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
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3、为什么选择形状、大小、质量等同的彩球? 模拟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 重复做50—100次的含义是什么? 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
如果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实验时, 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结果,他还 能正确的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
1
∶
1
假说—演绎法
科学实验发现事实 大胆猜测推出假设 演绎推理实验检测 反复实验揭示规律
一对相对性状 的杂交实验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测交实验
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的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__成__对__存__在__,不相__融__合___;在形成配子时,成 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分__离___,_分__离___后的遗传因 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配__子__遗传给后代
状的现象。 6、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7、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8、表现型: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 9、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 10、纯合子: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11、杂合子: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课件PPT
•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纯合体测交后代都是纯合体 B.纯合体自交后代是纯合体 C.杂合体自交后代都是杂合体 D.杂合体测交后代都是杂合体
• 4、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 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它 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B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1
∶
1
假说—演绎法
科学实验发现事实 大胆猜测推出假设 演绎推理实验检测 反复实验揭示规律
一对相对性状 的杂交实验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测交实验
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的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__成__对__存__在__,不相__融__合___;在形成配子时,成 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分__离___,_分__离___后的遗传因 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配__子__遗传给后代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
让F1与_隐__性__纯__合__子__杂交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Dd
×
矮茎 ① 用来测定F1的基 dd 因组合
测交
② 证明了F1是杂合子
配子 D d
d
③ 证明了F1在形成
测交 后代 Dd
高茎
dd 矮茎
配子时,成对的基 因分离,分别进入 不同的配子中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
豌豆
● 选取豌豆成功的原因
A.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
● 孟德尔的杂交试验-------人工杂交实验
去雄
套袋
传粉
高茎的花
接受花粉——母本
矮茎的花
提供花粉——父本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第一章-复习优秀课件
7.自由组合定律的意义
理论意义:基因重组,生物种 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为生物的多样 性提供了依据 。
实践意义:指导杂交育种, 选择培育新品种。
概念区分
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和结构 相同 ,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 方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与 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互称 为非同源染色体。
概念区分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
植物指自花授粉和同株异花授粉。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
指的是不同品种间的 交配。
测交: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
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1.孟德尔的解题思路
假说 演绎法
提
演
出 问
假 说
绎 推
验 证
结 论
题
理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5.分离定律的使用范围
有性生殖的生物 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细胞核遗传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6.分离定律的意义
培育显性性状 (1)指导育种
培育隐性性状
隐性遗传病 (2)遗传病预防
显性遗传病
概念区分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
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1)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由一对基因控制。
(2)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 由组合而进入配子中。
(3)受精时,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 组合。
高中生物复习必修2第1章(共27张PPT)
•统计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发现女性患
要Y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的男子,就会发病。 者多于男性,则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____为___性基因I区 显
伴X隐性遗传病
伴X显性遗传病
伴Y遗传病
三、遗传学解题思路
1.遗传系谱分析(以人类遗传病为例) (1)可直接确认的系谱类型
①细胞质遗传
系谱的典型特征为“母系遗传”。即母正常则子女均正 常,母患病则子女均患病
―― 最可能为“伴Y” Aa ×Aa →1/4 AA、1/2 Aa、1/4 a a(3种基因型) (3)如果这个正常儿子与一正常女人结婚,而这女人的兄弟有此病,那么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有此病的概率为______.
(2)需据“显隐性”确认的系谱类型
①首先确认性状显隐性(题目已告知的除外)
父母性状相同,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
性,新性状为隐性,如图所示:
②在确认了性状显隐性的前提下,一般通过先否定伴性遗传的方 式来肯定常染色体遗传,其方法如下
下一般是纯种
② 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③ 花冠部分结构较大,便于操作
④ 实验周期短
2、孟德尔成功的关键
① 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
② 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
三、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 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
F1
×
黄色圆粒
F2
黄色 黄色 绿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圆粒 皱粒
315 101 108 32 9 :3 :3 :1
{黄色种子 315+101=416
粒色
绿色种子 108+32=140
其中 圆粒∶皱粒≈ 3∶1
要Y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的男子,就会发病。 者多于男性,则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____为___性基因I区 显
伴X隐性遗传病
伴X显性遗传病
伴Y遗传病
三、遗传学解题思路
1.遗传系谱分析(以人类遗传病为例) (1)可直接确认的系谱类型
①细胞质遗传
系谱的典型特征为“母系遗传”。即母正常则子女均正 常,母患病则子女均患病
―― 最可能为“伴Y” Aa ×Aa →1/4 AA、1/2 Aa、1/4 a a(3种基因型) (3)如果这个正常儿子与一正常女人结婚,而这女人的兄弟有此病,那么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有此病的概率为______.
(2)需据“显隐性”确认的系谱类型
①首先确认性状显隐性(题目已告知的除外)
父母性状相同,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
性,新性状为隐性,如图所示:
②在确认了性状显隐性的前提下,一般通过先否定伴性遗传的方 式来肯定常染色体遗传,其方法如下
下一般是纯种
② 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③ 花冠部分结构较大,便于操作
④ 实验周期短
2、孟德尔成功的关键
① 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
② 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
三、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 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
F1
×
黄色圆粒
F2
黄色 黄色 绿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圆粒 皱粒
315 101 108 32 9 :3 :3 :1
{黄色种子 315+101=416
粒色
绿色种子 108+32=140
其中 圆粒∶皱粒≈ 3∶1
人教高中必修二生物总复习
。(同一个字母不管大小写,有几个就是几个染色体
组)
AAaaBBBb
Ab
AaBBDD
PPT文档演模板
人教高中必修二生物总复习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9
人教高中必修二生物总复习
ACU
GGA
UCU
人教高中必修二生物总复习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中心法则
②
③
① DNA 转录 ④ RNA 翻译
逆转录
⑤
蛋白质
场所,原料等
PPT文档演模板
人教高中必修二生物总复习
(二)基因控制性状
(1)、间接控制
基因通过控制___酶__或___激___素____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_性___状_____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PPT文档演模板
人教高中必修二生物总复习
DNA 变 化 曲 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PPT文档演模板
人教高中必修二生物总复习
一、确定遗传病类型
1.确定或排除伴Y遗传 2.确定显隐性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先假设 伴X遗传,则符合以下: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一)》优秀课件(60张)(共60张PPT)
配子: D
d
D
d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 量比接近3:1,具有规律性
如何解释实验现象呢?
二、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该如何解释3:1的性状分离比?
讨论1:用当时的主流观点能否解释?
“融合遗传”:由父本和母本提供的遗传物质 在子代细胞中完全融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 亲之间的性状。
相对性状
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相对性状的实例
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
图2 1、有卷舌
卷
舌
2、无卷舌
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
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请判断下列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
1)牵牛花的阔叶与小麦的窄叶 ( 2)兔的白毛与黑毛 ( 3)狗的长毛与卷毛 (
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 ——遗传
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变异
人类是怎样认识到基因 的存在的? 基因在哪里? 基因是什么?
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遗 传 与 进 化
基因的本质 基因的表达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这么多的性状,该如何研究呢? 复杂 简单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 植物杂交试验的常用符号: 1)父本: ♂ 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
♀ 异花传粉时,接受花粉的植株。 2)母本:
生物必修二-1-6章复习课件
DJ
稳定性
多样性
特异性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 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遗传信息的表达——转录、翻译) • 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DJ
复制 时间 场所 原料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 第一次分裂间期
转录 生长发育过程 四种核糖核苷酸
主要在细胞核,少部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
四种脱氧核苷酸
模板
条件 配对原则 特点
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场所 细胞核 细胞核 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RNA 含AUGC的核 含ATGC的脱 氨基酸 原料 糖核苷酸 氧核苷酸 多肽链 RNA 产物 DNA 细胞的结构 产物 子细胞 进入细胞质 和功能物质 去向 DJ
DNA双链 转 录 翻 译
A—C—T—G—G—A—T—C —T T—G—A—C—C —T—A—G—A —U
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P
配子
YY RR × yy rr
减数分裂
释 对 自 由 组 合 现 象 的 解
YR
受精
yr
F1
F1 配子
YyRr
减数 分裂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R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体 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Ⅱ)
DJ
染色体着 丝点分裂
变形
精子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
第一极体 第二 极体 卵细胞
稳定性
多样性
特异性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 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遗传信息的表达——转录、翻译) • 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DJ
复制 时间 场所 原料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 第一次分裂间期
转录 生长发育过程 四种核糖核苷酸
主要在细胞核,少部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
四种脱氧核苷酸
模板
条件 配对原则 特点
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场所 细胞核 细胞核 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RNA 含AUGC的核 含ATGC的脱 氨基酸 原料 糖核苷酸 氧核苷酸 多肽链 RNA 产物 DNA 细胞的结构 产物 子细胞 进入细胞质 和功能物质 去向 DJ
DNA双链 转 录 翻 译
A—C—T—G—G—A—T—C —T T—G—A—C—C —T—A—G—A —U
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P
配子
YY RR × yy rr
减数分裂
释 对 自 由 组 合 现 象 的 解
YR
受精
yr
F1
F1 配子
YyRr
减数 分裂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R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体 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Ⅱ)
DJ
染色体着 丝点分裂
变形
精子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
第一极体 第二 极体 卵细胞
生物必修二全册复习课件ppt
染色体 染色单体
2N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返回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三、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比较
精子形成
卵细胞形成
形成场所
动物睾丸
动物卵巢
细胞质分裂 方式
两次分裂中细胞质都是均 初级和次级卵母细胞的
等分裂,产生等大的子细 分裂均为不均等分裂,
胞
产生一大一小两个细胞
产生的生殖 细胞数
1个精原细胞
4种,因为一个个体有n个精原细胞,数量很大。所以形成的 精子类型为22 。
8、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 其上含有n对等位基因,能产生几种精子? 2
某雄性个体,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其上含有n 对等位基因,能产生几种精子? 2n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其上 含有n对等位基因,能产生几种卵细胞? 1
P
×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 黄色圆粒
F2 黄色圆粒
个体数: 315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108
101
绿色皱粒 3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 3 : 3 :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圆粒种子 315+108 = 423 粒形
皱粒种子 101+32 = 133 圆粒:皱粒≈ 3:1 黄色种子 315+101 = 416 粒色 绿色种子 108+32 = 140 黄色 :绿色≈ 3:1 豌豆的粒形、粒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P
×
YYRR黄色圆粒
yyrr 绿色皱粒
配子
YR
yr
F1
F1配子 YR yR Yr yr
YR
2N
间期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返回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三、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比较
精子形成
卵细胞形成
形成场所
动物睾丸
动物卵巢
细胞质分裂 方式
两次分裂中细胞质都是均 初级和次级卵母细胞的
等分裂,产生等大的子细 分裂均为不均等分裂,
胞
产生一大一小两个细胞
产生的生殖 细胞数
1个精原细胞
4种,因为一个个体有n个精原细胞,数量很大。所以形成的 精子类型为22 。
8、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 其上含有n对等位基因,能产生几种精子? 2
某雄性个体,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其上含有n 对等位基因,能产生几种精子? 2n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其上 含有n对等位基因,能产生几种卵细胞? 1
P
×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 黄色圆粒
F2 黄色圆粒
个体数: 315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108
101
绿色皱粒 3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 3 : 3 :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圆粒种子 315+108 = 423 粒形
皱粒种子 101+32 = 133 圆粒:皱粒≈ 3:1 黄色种子 315+101 = 416 粒色 绿色种子 108+32 = 140 黄色 :绿色≈ 3:1 豌豆的粒形、粒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P
×
YYRR黄色圆粒
yyrr 绿色皱粒
配子
YR
yr
F1
F1配子 YR yR Yr yr
Y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
请指出下列基因组成的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
AABB
AaBB
→ AB → AB、aB
(一种) (两种)
AaBb
→ AB、Ab、aB、ab
(四种)
(两种)
AABbCC → ABC、AbC
AaBbCc → ABC、ABc、AbC、Abc、 aBC、aBc、abC、abc (八种)
配子的种类 = 2n(n代表等位基因的对数)
自交、自由交配、个体致死/淘汰
• 1、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获得f1,淘汰掉其中 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获得f2,从理论 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植株占总数的 • A.1/4 B.1/6 • C.1/8 D.1/16 • 2、将杂合子个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 纯合子的比例为 • A.1/8 B.7/8 • C.7/16 D.9/16
二、不同交配方式的应用
• 1、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 采用的最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 • A.杂交、杂交 B.杂交、测交 C.自交、自交 D.自交、测交 • 2、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 A是否是纯合子 B.产生配子的比例 C.基因型 D.产生配子的数量 • 3、牦牛的毛色中,黑色对红色为显性。为了确定一头黑 • A.黑色杂合子 D. B.黑色纯合子 C.
不是
下面都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①红葡萄与白葡萄 ③黑头发与黄皮肤 A、①②⑤ C、③④⑥
(
C)
②黄菊花与白菊花 ④白猫与黑狗 B、①②③ D、③④⑤
⑤高杆水稻与矮杆水稻 ⑥黄牛与奶牛
杂交
P
概念
显性性状: 把在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F1
隐性性状: 把在F1中没有显现出来的 性状
自交
F2
•
性状分离: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 遗传因子 决定的。
显性遗传因子 , 决定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_
大写 英文字母表示,如高茎-D; 用的_____ 隐性遗传因子 , 决定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_ 用_____ 小写 英文字母表示,如矮茎-d。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俩个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Dd
表现型、基因型的比例关系计算
• 1、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从理论上分 析,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可能是 • A.1∶0或1∶1 B.1∶0或3∶1 C.1∶1或 1∶2∶1 D.3∶1或1∶2∶1 • 2、豌豆成熟豆荚绿色对黄色是显性,让杂合子绿色豆荚 豌豆的雌蕊接受黄色豆荚豌豆的花粉,所结出数十个豆荚 的颜色及比例是 • A.绿色∶黄色=1∶1 B.绿色∶黄色=3∶1 • C.全部为黄色 D.全部为绿色 • 3、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现对毛桃的雌蕊授以 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应为 • A.光桃 B. C.光桃的概率为1/3 • D.毛桃的概率为1/3
1.纯种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在F2中出现了黄色
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类型,其比
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F1的四种雌、雄配子自由结合 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 )
概率计算
• 6、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子常到50岁就死亡,纯合子 常到30岁就死亡,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妇,已 生了一个完全正常的儿子,再生一孩子能活到50岁的概率 • A.1/4 B.1/2 C.2/3 D.3/4 • 7、一对黑色豚鼠生了一白、一黑两只小豚鼠,若这对豚鼠再生两只 小豚鼠,一只为黑色、一只为白色的概率是 • A.1/4 B.3/8 C.3/16 D.7/16 • 8、有一种严重的椎骨病是由一隐性基因引起的,一对正常夫妇生了 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则该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 是 • A、1/4 B、1/2 C、2/3 D、1/3 • 9、假如丈夫和妻子都是白化隐性基因杂合体,他们生下双卵双生儿, 这两个孪生子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A.1/16 B.1/4 C.3/8 D.1
• 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 离是指 •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 性的后代 •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 性的后代 • 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 隐性的后代 • 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 代
• 4、表现型与基因型 •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 (关系:基因型+环境 → 表现型)
归纳总结:
由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导亲代基因型及表现型思路: (1)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双亲均为杂合子。 (2)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双亲为杂合子、隐性纯合子。 (3)若子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4)若子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
基本概念的区分
表现型、基因型的判断
• 1、玉米的紫粒和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同一品系X的黄粒 玉米,若自花传粉,后代全部是黄粒玉米;若接受另一品 系Y紫粒玉米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的也有紫粒的。由此 推测可知 • A.紫色是显性性状 B.黄色是显性性状 • C.品系X是杂种 D.品系Y是纯种 • 2、人的卷舌对非卷舌是显性,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 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这对夫妇和孩子的基因型依次是 • A.Rr、Rr、rr B.RR、RR、rr • C.Rr、rr、Rr D.RR、Rr、rr • 3、一对夫妇为单眼皮,丈夫的父母均为双眼皮。这对夫 妇经手术后均明显地变为双眼皮,则他们所生的孩子一定 是 • A.双眼皮 B.单眼皮 • C.眼皮介于单双之间 D.不能确定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复习小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
1、性状问题: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
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如:豌豆的花色、种子形状、子
叶颜色、茎的高矮等都可以称之为性状。
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相对性状
请判断下列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
1)牵牛花的阔叶与小麦的窄叶 ( 2)兔的白毛与黑毛 3)狗的长毛与卷毛 ( (
• 杂交与自交 •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 过程。 •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 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 植物的同株受粉) •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不同交配方式的应用
• • • • 生物性状的鉴定: ①鉴定一只白羊(动物)是否纯合--测交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杂交 ③鉴定小麦(植物)是否纯合最简单的方 法--自交 •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测交 • 5、提高农作物抗病品种的纯合度——自交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成对 存在的 ______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 纯合子 个体叫做______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 杂合子 个体叫做______
P
纯高 D D
纯矮 d d
F1
D
d
F2
• 3、具有下列基因型的个体,属于杂合体的 是 • A.RRHH B.rrhh • C.RRHh D.rr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