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宏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宏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 -支出模型1.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 0 而小于 1? 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 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 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 收入变动量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 MPC = C 或 MPC = C , YY 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 这就是平均 消费倾向, APC = C 。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 1,因为一般说 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即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也不会把增加的收 入全用于增加消费, 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 另一部分用于 增加储蓄,即 ΔY =ΔC+ΔS ,因此, 0<MPC = C < 1。

可是,平均 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 1。

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 也必须消费,那么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 1。

例如,在图 13-5 中,当收入低于 Y 0 时,平均消费倾向就大于 1。

当 收入低于 Y 0 时,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所成的夹角 总大于 45,因而这时平均消费倾向 C > 1。

Y图 17-50 Y 0 Y2. 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解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也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 年之后的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保持不变。

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

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是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宏观经济学简答题1.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②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③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④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⑤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⑥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2.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支出法: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算GDP。

支出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GDP=C+I+G+(X-M)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包括:①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③公司税前利润,④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⑤资本折旧。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3.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都不计入GDP。

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而人们购买普通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间接税为什么要计入GDP?间接税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

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也应视为成本,所以间接税要计入GDP。

5.简述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有何不同?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的.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向的.当税收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是税收增加量的倍数.反之则相反.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量的变化,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和总支出.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量是与总支出同方向的.这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倍数关系,但倍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6.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1. 2. 3.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 消费


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储蓄和投资
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 国民储蓄S=Y-C-G=(Y-T-C)+(T-G) 私人储蓄=Y-T-C 公共储蓄= T-G 对整个经济而言,S=I 消费C=a+b(Y-T)




练习题
考虑下列式子描述的一种经济情况: Y = C+ I + G Y=5000 G=1000 T=1000 C=250+0.75(Y-T) I=1000-50r 1.在这种经济中,计算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和国民储蓄。 2.找出均衡利率。 3.现在假设G增加到1250。计算私人储蓄、公共储蓄, 以及国民储蓄。 4.找出新的均衡利率。
稳定状态人均资本, k﹡
练习题

有以下生产函数的索洛增长模型描述了一个经济:


⑴解出y作为s, n, g, 和 的函数是稳定状态的值 ⑵一个发达国家的储蓄率为28%,而人口增长率 为每年1%,一个不发达国家储蓄率是10%,而人 口增长率为每年4%,在这两个国家中,g=0.02, =0.04,找出每个国家稳定状态y的值。 ⑶不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应采取什 么政策
3.000
1.400 1.435 1.529 1.657 1.894 2.096
2.100
0.600 0.615 0.655 0.710 0.812 0.898
0.900
k 0.200 0.195 0.178 0.150 0.080 0.002
0.000

思考题


解释高储蓄如何引起高生活水平。什么 因素会阻碍决策者努力提高储蓄率? 高储蓄率引起了暂时的高增长还是永远 的高增长?

《宏观经济学》第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YP Y (1 )Y1 YP为永久收入,为权数,Y和Y-1为
当前收入和过去的收入。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 假定C=cYp =0.9Yp,则当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为0.9·0.6=0.54 ,低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c。(权 数为0.6)短期MPC低于长期MPC,因为:收入 上升时,不会确信收入增加是否会继续下去,就 不会马上调整消费。收入下降,也不能断定是否 会一直持续下去。因此消费不能马上下降,短期 MPC仍较低。只有收入变动永久,才会在较低或 较高的永久收入上调整消费。
第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 ——解决GDP为什
么会这样
3.1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原理
和总需求相 等的产出
追根溯源:Keynesian Law
一、前提 1、短期分析:“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典型:技术
不变 2、价格刚性:价格一经形成,就不易变动。 二、背景 1929~1933年“大萧条” 1、资源闲置 2、AD↑→闲置资源被利用→产量↑、价格不变。 三、Keynesian Law: 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经济恢复均 衡,达到AD=AS状态,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二、储蓄函数:
1、定义: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一般可表示为:S=f(Y) 由于Y=C+S,所以,S=Y-C 在线性条件下,
S=Y-(a+bY)=-a+(1-b)Y
2、储蓄函数曲线:
S
S S=-a+(1-b)Y
O
O
Y
非线性曲线
Y 线性储蓄函数
3、MPS与APS
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 比值。
人均消费 城镇 农村 1211 535 4186 1617 7182 2185 7943 2555

宏观经济学之消费、储蓄和总支出函数国民收入的均衡(ppt58张)

宏观经济学之消费、储蓄和总支出函数国民收入的均衡(ppt58张)

消费函数之谜与其它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之谜 相对收入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 持久收入假说
消费函数之谜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得出的现行消费函数 ( C = a + bYd )得到现实的验证。但是, 在库兹涅茨对1869-1938年的资料进行回归 分析发现,消费函数表达式应为C = bYd , 即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为零;任何收入 水平上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相等。 这种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 来的差异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
线性消费函数(2)
APC=a/Yd+b MPC=b在图中表 现为斜率 a是基本消费部分 (自发性消费) 大于零。

C C=a+bYd
450 o
Y
线性消费函数(3)


存在自发性消费a,a为一给定常数 边际消费倾向为b,1 > b > 0,是一个常数。 平均消费倾向APC=C/ Yd =a/Yd+b 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 边际消费倾向。
讲宏观经济学
一、消费、储蓄和总支出函数
二、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
一、消费函数



与微观经济学中强调消费需求受相对价格影响不同, 决定总消费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宏观经 济学消费函数表述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 现期收入决定消费?还是现期收入与对未来收入预 期同时决定现期消费?如果说未来收入会对当期消 费发生作用,消费者怎样判断未来收入水平? 有关假说:凯恩斯(Keynes)的绝对收入假说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莫迪利安尼 (Modigliani)生命周期假说(或终身收入假说) (life cycle hypothesis )、弗里德曼(Friedman) 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假说等。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和企业的收入总和。

国民收入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2.国民生产总值(GDP):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可以用来衡量经济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经济总产出(GDP)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劳动力、加大投资等手段来实现。

4.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通货膨胀通常由货币供应过多、需求过热等因素引起。

5.失业:失业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就业的人数。

失业率是衡量失业程度的指标,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状况。

6.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央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控制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政策手段。

7.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周期和促进经济增长。

8.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交换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

9.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从高度增长(扩张期)到低迷(衰退期),然后再回到高度增长的循环过程。

经济周期会引起产出、就业和通胀等变动。

10.汇率: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比率,用来衡量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价值关系。

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以上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的影响。

产业经济学第一课观后感

产业经济学第一课观后感

产业经济学第一课观后感
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类,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中的级学科。

产业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

和微观经济学相比,产业经济学更关注政府的政策问题,并将其作为根本的问题来研究。

【微观经济学】是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研究单个经济主体(企业、家庭)在市场上的行为规律。

其特点是个量分析,考察企业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以求利润最大化;考察消费者或家庭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在各种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之间适当分配,以求效应最大化。

【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研究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规律,其特点是总量分析。

分析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总投资、总消费、物价水平、外汇收支等总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国民收入支出与国民收入来源之间的均衡状况以及由于不均衡所产生的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

宏观经济学只研究国民经济总量,只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最终产品的总和及其运动,而中间产品的生产与交换关系,即产业之间的关系却被抽象掉了。

产业经济学以产业这一子集合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一子集合的基本特征、企业间的现实竞争关系以及不同子集合之间的相互关系,覆盖了被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忽略的领域,可以说是介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宏观)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宏观)

四、完整的收入循环模型
政府部门 G 要素市场 厂商部门
出 口 产 品 出 口 收 入
T
家庭部门 商品市场 金融市场 国外部门
I
C
S
进 口 支 出
进 口 产 品
X
M

以家庭部门而言,家庭收入Y用于缴纳
税收T和消费支出C,剩余的资金就成为储
蓄S,所以
Y≡ C+ S + T (2.6)
以厂商部门而言,厂商总收入用于支付
1、GDP与GNP的相同之处 • 这两者都是指一个国家,在一 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市场价值的总和。
两者相同之处中需强调以下五点: 计算期 —— 一年内。 A 、反映计算期问题 , 说明国民收入是流 量,而不是存量。 B、不包括已有的商品的交易。 • 例如: 古董、旧房子的交易额(二手货
A国 1000 1200 1500
B国 1000 1200 1800
零售商出售面包
GDP 总计
1800
1800 1800
工农业生产总值
5500
4000

对农业来说,面粉是最终产品。对工业
来说,面粉是中间产品,每个环节之间具
有投入、产出的关系。一个国家工农业生 产总值远远大于GDP。
市场价值 • 表明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要经过市场交 换,这样才能产生价格和市场价值,有了 市场价值才能加总。
济成分的多种组合,现在国际通用GDP指 标。

统计常住居民——人的指标比较麻烦, 统计所在地的指标比较简便。从GDP 指标 的使用可以看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没有单纯的“国货”。
应以 “境内工业”来替代 “民族工业”。 从GDP 指标的使用可以看到全球经济一体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 • • • • • • • • •
4、市场交易原则:价值双向转移 市场交易:计入GDP 商品 卖方 买方 货币 非市场交易 家务劳动 :难题 ,不计入 农民自给自足的产品,我国计入 转移支付 :不计入 赠与:不计入 5、货币计算原则—-便于比较和加总,
• (二)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 GDP:按国土原则核算
• 3、政府购买(G) • 政府购买的各种商品 • 政府支付的劳务费 •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 4、净出口(X-M) • 净出口=出口-进口
支出法:GDP=C+I+G+(X-M)
• (二)收入法(成本法) • 各种要素所得加总得出GDP。 1、工资:劳动收入 酬金:包括应缴纳的工资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津贴:工资补充 • 福利费:住房补贴等 2、净利息 =本期得到的利息-本期支付的利息 • 包括利息税 • 不包括个人之间因借贷发生的利息和购买政府 • 债券而得的利息 3、租金 个人出租土地收入 • 个人出租房屋收入 • 个人居住自己房子的“估算租金”: 4、非公司企业收入 指个体医生、农民和个体商贩的综合 性收入。
第二章 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MPS和SNA体系 MPS和SNA为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适应计划经济管理 需 要,由前苏联建立,以后为前东欧各国、中国、古巴 蒙古等国采用。 • SNA:国民帐户体系。由英国威廉。配第创立;1939 年在凯恩斯指导下逐步完善;1953年和1993年在联合 国的组织下进行补充和修订,被大多数国家采用。我 国在92年放弃MPS,使用SNA体系,与国际接轨,便 于横向比较同时又有我国特点,便于和历史比较。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宏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宏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宏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宏观部分)1、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2、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3、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

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4、消费倾向定义①指一定消费者群体(如儿童、妇女、青年、中年、老年人)在不同时期对商品需求的变动趋向。

它取决于购买力水平、商品供应品种和社会风尚等。

②指消费开支占收入的比例5、平均消费倾向简称APC)又称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率,如用公式表示则是:APC=C/Y6、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它的数值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正数,这表明,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

7、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其公式为:APS=sy.平均储蓄倾向是递增的.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在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所占的比率,也就是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8、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

9、资本边际效率是凯恩斯提出的一个概念,按照他的定义,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乘数
500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
变化的比率。
k y
i
乘数的含义与表达式
乘数含义:某一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引起因变量变 动过程的度量,即变量的百分比。这里指国民收入的 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 率。
乘数的代数表达式
乘数
1
1 边际消费倾向
或 :k 1 1 MPC
y ci
几点说明
小写字母代表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的实际 值。
c和i是意愿消费和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实 际发生的。
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等于计划支出 (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指与计划 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 正好相等,从而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
三部门经济宏观均衡的条件
三部门经济中,从总支出即总需求的角度 看,国民收入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 出构成,从总收入即总供给的角度看,国 民收入由消费、储蓄、税收组成。因此,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是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支出之和等于消费、储蓄、 税收之和,即: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y-c=s 储蓄函数为:s=-α+(1-β)y 联立方程,求得均衡收入
y ai 1
图13-8 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决定收入
若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大于储蓄,社会 生产供不应求,企业存货意外地减少,企业就会扩大生产, 使收入水平向右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 若实际产量大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小于储蓄,社会 生产供过于求,企业存货意外地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 使收入水平向左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
造投资品所需的生产要素。从而使要素所有者收入增加100 亿元,这100亿元是投资对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消费者用这100亿元收入的80亿 元用于购买消费品。这80亿元又流入生产这些消费品的生产 要素所有者手中,从而使该社会居民收入又增加80亿元,这 是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 其他部门消费者又拿出80亿元中的64亿元用于消费……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学科,其中涉及到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这两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探讨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国民收入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居民(包括居民和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济活动获得的所有收入总和。

国民收入计算的方法有三种:生产法、分配法和支出法。

1. 生产法:通过统计各个生产部门的收入来计算国民收入,主要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

2. 分配法:从国民收入的分配角度来计算,主要包括劳动所得、资本所得和转移支付等。

3. 支出法:从国民收入的支出角度来计算,主要包括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

二、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民收入的增加往往与经济增长同步,而国家经济的总量和发展水平则通过国民收入的变动反映出来。

1. 国民收入的增加带动经济增长:当国民收入增加时,意味着居民的收入增加,进而推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消费需求的增加又会促使生产和投资的增加,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2. 经济增长带动国民收入的增加: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生产能力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这使得国家整体的产出水平增加,从而带动了国民收入的增加。

三、国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国民收入的水平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它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以下影响:1. 经济增长速度: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反映了经济的发展速度,高速增长的国民收入通常对应着较为繁荣的经济形势。

2. 社会福利水平:国民收入的增加使得国家有更多资源可以用于社会福利事业,如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从而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

3. 贫富分配:国民收入的增加可能会加剧贫富差距,需要通过相应的政策来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以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

四、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政策及措施为了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政策和措施:1. 经济结构调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在一年内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即:GNP=GDP+NFP2。

国内生产净值NNP即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之后的产值.公式为NNP=GNP-D3.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4。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5.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各种所得税6。

价格指数=某一年度的名义变量值/实际变量值7.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A支出法GDP=C+I+G+NX(其中NX表示净出口)B。

收入法GDP=要素收入+间接税=工资+利息+利润+地租+间接税C。

增值法GDP=各部门的增加值的和8。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经济恒等式1)简单的两部门(只包括生产和消费)经济恒等式:C+S=Y=C+I或S=I2)三部门的经济恒等式:政府的作用I+G=S+T即I=S+T-G.其中T—G是政府的储蓄T〉G时,差额为预算盈余,T<G 时,差额为预算赤字。

3)四部门的循环流量模型:对外贸易的作用.公式为Y=C+I+G+(X—M)其中X为出口,M为国外要素收入总和.9.实际支出=意愿支出+非意愿支出10。

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总需求=国民收入(总供给)11。

企业的意愿投资=实际投资—非意愿投资=I–非计划存货投资12.消费函数为C=a+bYd其中a为自发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bYd为引致消费,Yd为可支配收入。

13。

平均消费倾向(0〈APC<1)APC=边际消费倾向(0〈MPC<1)MPC=ΔC/ΔYd14。

平均储蓄倾向APS=S/Yd边际储蓄倾向MPS=ΔS/ΔYd=1—b储蓄函数:S=Yd—C=—a+(1—b)Yd15。

p42APC+APS=S/Yd+C/Yd=1MPS+MPC=ΔC/ΔYd+ΔS/ΔYd=116。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2016年经济学硕士考研: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是考研经济学中的必考知识点。

小编整理宏观经济学考点中与简答题相关知识点,帮助大家战胜考研,完梦考研。

1.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

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

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

其实不然。

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

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2. 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解答: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政府给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并不是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所以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 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

(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2.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

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3.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4.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5. 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6.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7.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8.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

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

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9. 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凯恩斯定律:凯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2.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

《宏观经济学》第三讲: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三讲: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三讲商品市场均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Y-E)模型国民收入核算等式: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从“总产出=总支出”来看,产出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因素。

从“总收入=总产出”来看,产出取决于资本、劳动、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个生产要素。

在经济危机后的大萧条时期,总需求是制约总产出的关键因素。

凯恩斯提出国民收入的大小由总需求决定。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围绕总需求分析,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仅分析产品市场。

在产品市场上,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总收入(Y)恰好等于总支出(E),则有Y=E,当Y=E时得到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模型称Y-E模型。

第一节消费一、消费与储蓄•消费(C)是居民户对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

•储蓄(S)是指收入中除用于消费外的余额。

(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1、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

如果用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是:C=f(Y)2、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

如果用S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储蓄函数是:S=f(Y)•②长期消费函数:C=by 其中b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长期储蓄函数:C=(1-b)y(二)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①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APC=c/y•平均储蓄倾向(APS)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APS=s/y•②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MPC=△c/△y•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APS=△s/△y消费与储蓄的关系•Y=C+S•APC+APS=1•MPC+MPS=1(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

凯恩斯认为,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得越来越小。

贾晓辉-宏观经济学习题课(12月25日)

贾晓辉-宏观经济学习题课(12月25日)


第六章 总需求

物品市场与IS曲线 货币市场与LM曲线 短期均衡
总需求
在一个既定物价水平时,国民收入波动是因为总需求曲线移动。 IS曲线表示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的情况,LM曲线代表货币供求的变 动,利率是联系IS-LM模型的变量。 IS-LM模型把物价水平作为 既定的,并说明这两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决定总需求曲线 的位置和斜率,从而决定短期中国民收入的水平。
2005年7月劳工统计局宣布,在所有美国成年 人中,就业者为1.42076亿,失业者为 0.07497亿,非劳动力为0.7658亿,用这些 信息计算:(1)劳动力;(2)失业率
劳动力=就业者+失业者 =1.42076+0.07497=1.49573亿 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 *100%=0.07497/1.49573=5.0%

失业率衡量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公式表 示为: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 公式中的劳动力总数是指失业人数和就业人数之和。 失业率可能高估了失业者的人数是因为一些所谓的失 业者并没有努力去找工作(完全可以就业而没有尽力 去找工作) 失业率可能低估了失业者的人数是因为丧失信心的工 人被认为不是劳动力因而不认为是失业者(尽管他们 实际上就是失业者),因此他们并没有被计入失业者 人数中
以下工人更可能经历短期失业还是长期失业? 由于天气被解雇的建筑工人。 在一个偏僻地区的工厂失去工作的制造工人。 由于铁路竞争而被解雇的驿站工人。 当一家新餐馆在马路对面开业时,失去工作 的快餐厨师。 当公司安装了自动焊接机时,失去工作的受 正规教育很少的专业焊接工。
练习题
以下工人更可能经历短期失业还是长期失业? 由于天气被解雇的建筑工人。 短 在一个偏僻地区的工厂失去工作的制造工人。长 由于铁路竞争而被解雇的驿站工人。长 当一家新餐馆在马路对面开业时,失去工作的快餐 厨师。短 当公司安装了自动焊接机时,失去工作的受正规教 育很少的专业焊接工。长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 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

(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2.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

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3.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4.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5. 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6.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7.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8.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

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

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9. 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凯恩斯定律:凯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2.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

宏观经济中的国民收入与产出

宏观经济中的国民收入与产出

宏观经济中的国民收入与产出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国民收入和产出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从各种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总收入,而产出则是指同一时间内经济系统中各种生产要素所创造的总价值。

国民收入和产出的互动关系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所在。

首先,国民收入是由产出决定的。

在一个经济体系中,产出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包括商品和服务的生产。

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最终以国民收入的形式回报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如劳动者、土地所有者和资本所有者。

国民收入的增长取决于产出的增长,只有经济产出不断增长,国民收入才能够持续提高。

其次,国民收入的分配会影响产出。

国民收入的分配是指将经济产出所得分配给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过程。

如果国民收入分配不公平,少数人占据了大部分收入,那么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将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需求和产出。

相反,如果国民收入分配较为平等,更多的人能够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他们的消费能力将得到提高,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另外,国民收入和产出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循环关系,即所谓的循环收入。

循环收入是指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被再度作为收入用于购买产品和服务,从而形成一种循环流动的现象。

假设一个人的收入是另一个人的支出,而后者的收入又是前者的支出,这种循环流动促进了经济活动的进行,推动了产出的增长。

此外,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也对国民收入和产出产生着重要影响。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手段来调控经济运行,从而实现稳定的国民收入和产出增长。

例如,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政府可以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政府可以影响消费和投资行为,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和产出。

综上所述,国民收入与产出是宏观经济学中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

二者相互影响和依赖,国民收入由产出决定,而产出则受到国民收入分配、循环收入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只有在一个平衡和可持续的国民收入和产出关系下,经济才能够稳定增长,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L
?Y ? F (? K, ? L) ? 规模报酬不变
物品与劳务的供给:由于资本和劳动供给以及技术
不变,所以产出不变。
2020/6/10
Y? F(K, L) ? Y
潜在 GDP:所有生产要素 得以充分利用时经济的产
出。 4
第二节 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
? 新古典分配理论 ——国民收入如何在生产要素 之间进行分配的现代理论。
(三)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利润函数:Z=TR -TC=PF(K, L)-WL -RK 企业要选择劳动投入量 L使利润最大化,令利润对 L 的一阶导数为0 ,得到: P ×MP L =W 即企业雇佣最后一单位劳动的收益必须与花费的成本 相等,企业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 MP L =W/P 即企业利润最大化要求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工资。
封闭经济中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有三种用途: Y=C+I+G 一、消费的决定 可支配收入=Y-T =消费+储蓄(私人)。 消费函数:C=C (Y-T)=a+b(Y-T) a: 自生消费,不随收入变化的消费。 b:边际消费倾向(MPC ),当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时消
费的变动量。 MPC =dc/dy 。MPC 在0和1之间。消费函 数的斜率是MPC 。
税收
消 费
生产要素 市场
金融市场
储 蓄
政府
政 府 购 买
产品劳务 市场
税收
投资
报 酬
厂商
收 益
第一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的总生产
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的产出 (GDP) 取决于:
(1)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 (2)把收入变为产出的能
力(技术关系,用生产函数表示 )。
生产函数
K?K
Y ? F (K, L)
量决定的各种要素报酬之和恰好等于总收入。 会计利润= 总收益-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 总收益-总成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 长期均衡时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但得到了正常利润,有 正的会计利润。零经济利润并不说明厂商的经营不好,它 只表明厂商所在的行业是竞争性的。
2020/6/10
11
第三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需求
? 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因此, 讨论国民收入的分配,就是要分析生产要素价 格是如何确定的。
? 假定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企 业生产只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 即企业的生产函数仍然是 Y=F(K, L)
2020/6/10
5
一、竞争性企业的决策
(一)利润函数
Z:利润,TR:企业的总收益, Y:产量,P:价格, TC: 企业的总成本, W: 工资,R: 租金。 收益和成本的关系:
费雪:跨期选择理论;
莫迪利亚尼:生命周期假说;
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
杜森贝利 :相对收入假说。
消费=F(现期收入,财富,预期未来收入,利率,
借贷限制,……)
2020/6/10
13
第三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需求
二、投资的决定
投资品需求量取决于利率,利率:衡量为投资筹措资金的 成本。I=I(r) 实际利率r与名义利率i的关系:r=i-π(通货膨胀率)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
? 本章介绍一个最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讨论宏观 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宏观经济均衡问题。
? 本章模型的假设 假定价格可变, 假定资本、劳动等要素和技术都固定不变, 假定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不考虑货币的作用和国际间资源的流动等。
? 在后继的章节里,上述假定被逐步放宽,使模型 更贴近现实经济。
2020/边际产量曲线实际上就是企业对劳动的 需求曲线。
(W/P)
S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劳动
的报酬就是劳动的边际产
量: MPL=W/P
(W/P)0
E
同理可分析资本价格的决 定: MPK=R/P
D=MPL
0
L
L
劳动市场的均衡
2020/6/10
9
三、国民收入的划分
?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每种要素都会按其在生产 过程中的边际贡献得到报酬。
TR=PY=PF(K, L) TC=WL+RK 利润函数 : Z=TR-TC=PF(K, L) -WL-RK 企业利润 Z由产品价格 P ,要素价格 W 和R,以及 要素投入量 L和K共同决定。完全竞争企业只能通 过选择不同的要素投入量来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2020/6/10
6
一、竞争性企业的决策
2020/6/10
1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
研究有关一国GDP 来源与使用的问题:
第一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的总生产 第二节 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 第三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需求 第四节 什么因素使物品与劳务的供求均衡
2020/6/10
2
货币在经济中的循环流程


储蓄
家庭
工人的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资本的 实际租用价格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
总的工资收入是 MP L×L ,而总的资本收入是 MP K×K。 ? 利润=Y-MP L×L - MP K×K 变换上式,得到:
? Y=MP L×L+MP K×K+ 利润
国民收入被分成三部分:劳动的报酬、资本的
报酬和利润。
2020/6/10
消费,C
消费函数
MPC
1
2020/6/10
可支配收入,Y-
T
12
第三节 什么因素决定物品与劳务需求
一、消费的决定
消费函数之谜: 凯恩斯认为,平均消费倾向 (APC=C/Y)随收入增加 而下降。即消费在收入所占比例随收入增加而下降。 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研究发现长期中平均消费 倾向是稳定的。(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
(二)要素的边际产边量际递产减量规递律减规律
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随着要素投入量的增 加,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是递减的。
Y
当资本投入不变
时,劳动的边际
F(K,L)
产量就是曲线上 每一点的斜率。
随着劳动投入量
的增加,曲线越
来越平坦,表明
劳动的边际产量
0
边际产量递减
L 不断减少。
2020/6/10
7
一、竞争性企业的决策
10
三、国民收入的划分
? 欧拉定理(Euler's Theorem):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 性质,国民收入将正好分配给各种生产要素,这时利润 等于零。(欧拉定理的证明见WORD 文件)
Y=F(K,L)=MP L×L+MP K×K ? 总收入Y正好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分配,即由要素边际产
实际利 率,r
2020/6/10
投资函数 投资量,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