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完美学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完美学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掌握感情表达的几种方式。
2.使学生能够在适当的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感情。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感情表达的方式。
2.辨别不同情感表达所使用的词语和句式。
3.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表达情感的技巧。
【教学难点】1.辨析词语和句式中的情感表达内容。
2.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用明快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温馨地打招呼,和学生一起唱一首欢快的歌曲。
(2)引导学生谈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高兴、伤心的事情,并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2.呈现(1)播放一段短视频,视频内容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失去了玩具熊,由此产生了伤心的情感。
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视频中的情感表达。
(2)课堂展示多媒体图片和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图片和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对情感表达的理解。
3.理解课文(1)读一段课文给学生听,并让学生尽量明确感情表达的方式。
(2)带领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感情表达方式,回答问题,进行简单的解读。
4.操练与运用(1)分小组进行情感表达练习。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表演,通过身体语言、声音、面部表情等方式来表达一种情感。
(2)分角色扮演,学生根据课文场景的描述,分角色进行表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情感表达。
5.总结(1)归纳总结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方式,让学生明确知识点,理解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2)回忆一下课程中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相互分享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课后作业】1.写一篇日记,描述自己的某个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并尝试用课堂上学到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找出一些有趣的情感表达方式,并写出来。
3.准备一个小故事,用多种情感表达方式来演绎,展示给同学们。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感情表达的方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能够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
2022语文绩优学案七年级上册
2022语文绩优学案七年级上册
一、课题:《欣赏古诗文·柳宗元的《望洞庭》》
二、教学目标
1. 能大致理解诗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感悟诗歌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分析结构和分析比较的能力
3. 锻炼学生的诠释、点评能力
4.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三、教学重点
熟悉望洞庭的大意和功能
四、教学难点
把诗句的表达与其背景联系在一起。
五、教学准备
1. 大屏幕多媒体设备
2. 背景资料
3. 诗歌本
六、教学过程
1. 板书: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诗句:万里洞庭湖水横,秋叶西岸红若血
2. 背景导入:教师分析湖南的地理位置,以及周围的景观,激发学生凝望洞庭的心情。
3. 激发感悟:教师与学生一起论述“湖水横,红若血”这句诗句产生的感悟。
同时,中心思想和诗中表达的最主要情感是什么?
4. 合作探究:同学A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柳宗元,同学B讨论诗歌的语言,同学C讨论柳宗元的笔调和诗歌的创作方式,同学D讨论结构,Teacher做简单提示。
5. 小结:教师让学生就望洞庭做一个形象的诠释,总结分析出望洞庭的主要功能及中心思想。
七、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总体上较为成功,学生对湖南地理和洞庭湖的景色进行了较
为深入的分析,识记了柳宗元的笔调和诗歌的创作方式,运用自身的
感悟去分析这首诗的语句,同时让学生有了一定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观,这也充实了我的课堂教学。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下课后,我将调
整教学策略,改善不足。
九年级上册语文绩优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绩优学案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册别:上册学案主题:绩优学案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知识点,包括字词、句子、篇章等;2.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案内容:一、课文学习1.通过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品味诗意。
2.分析课文中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总结和归纳课文的主题、情感和思想内涵。
二、阅读理解1.阅读理解类文章,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2.提取关键信息,归纳主旨要点。
3.分析作者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三、写作训练1.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包括写人、写景、写事等。
2.练习写作不同文体和体裁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四、课外拓展1.提供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团队活动,如朗诵比赛、作文大赛等。
3.鼓励学生参加语文相关的学术竞赛和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学案实施: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和笔记整理,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结构。
3.设置个人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升。
学案评价:1.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促进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提高。
学案总结:通过绩优学案的实施,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使他们在九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习惯,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综上所述,绩优学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值得在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
九年级上册语文绩优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绩优学案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九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将重点学习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文言文等内容,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学习古代文言文的语言风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九年级上册语文绩优学案。
第一单元:文言文阅读在九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学生将开始接触文言文,学习古代文学的语言风格和文学魅力。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阅读古代文学名著,如《论语》、《诗经》等,学生将提升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第二单元:古代文学鉴赏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了解古代文学的特点和文学价值。
学生将学习《红楼梦》、《西游记》等古代文学名著,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第三单元:现代文学赏析在九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学生将学习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了解现代文学的特点和文学风格。
学生将学习《茶馆》、《家》等现代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第四单元:文学作品创作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和方法,通过写作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
学生将学习文学作品的结构、文学语言和文学题材,通过创作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修养。
九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学生将学习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学习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表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学生将学习文学作品的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文学。
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 《语文园地》学案
语文园地学案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一、学习目标1.完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的内容训练。
2.了解小说的表现手法和塑造人物的方法。
背诵积累古诗,能读懂诗境。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的描写。
仿照示例,迁移运用。
【学习难点】拓展交流,图文结合,融情于诗,感悟作者的情感。
三、知识构建【素养储备】这三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点?(《穷人》《金色的鱼钩》《桥》)_四、知识训练【交流平台】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凸显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句段运用】1.《长板桥张飞退曹军》中张飞的形象如何?___2.围绕“忐忑不安”“犹豫不决”写一写心理活动。
__【日积月累】补充古诗,完成练习。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1.这首诗是我国_____代诗人_________的作品。
2.查查资料,说说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无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鬓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句子,写出相应诗句。
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
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__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参考答案知识构建【素养储备】三篇课文都是小说,有着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
知识训练【交流平台】①小说的情节②小说的环境③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词句段运用】1.(1)从张飞“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威猛骁勇的人;从“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可看出他不畏强敌、气势逼人;从“曹军闻之,尽皆股栗”侧面说明曹军闻声丧胆,凸显张飞的骁勇。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绩优学案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绩优学案第一课《留下爱》【阅读目的】通过学习“留下爱”的故事,感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
【预习导学】1. 你最近有没有做了一些让别人感到温暖和关爱的事情?如果有,请分享一下。
2. 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通常会向谁寻求帮助?为什么?3. 你觉得爱的力量有多大?为什么?【课堂探究】1. 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中的小男孩为何站在中央车站?他想要什么?(2)小男孩的妈妈为何不能与他在一起?有哪些感人的细节?(3)割下肝脏、父母离婚、妈妈离开……这一切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4)你觉得小男孩在车站这里等了很久,是不是很无助?这时候他需要的是什么?2. 读懂篇章理解要义。
很多人在车站看到这样的小孩子,都会给他钱买东西。
但真正让他高兴的,可能并不是几块钱或几件衣服,而是你们用善良和责任来对待他的心。
——题材的核心思想3. 细品佳句,品味情感(1)一个人的孤独可以面对,人们的冷漠更难以承受。
(2)这是一个关于爱和责任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孤独和困惑的故事。
(3)一个人孤立无援时,温暖的爱和宽容的心会给他无限的力量和勇气。
4. 探究语言运用,写出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孑身;愁容;拎着包;叽叽喳喳;讨地方;拥挤;苍白无力;离婚;寂寞【自主学习】1.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老师或同学,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赞美他/她的文章,表达你对他/她的感激之情。
2.阅读一篇新闻报道或一篇名人传记,思考对方的贡献和他们所传递的正能量是什么?通过你的表达方法,把你的思考写在作业本上。
【认知升华】1. 读完这篇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 你觉得故事中的小男孩最需要的是什么?为什么?3. 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否也做到像故事中的大人那样,对每一位有需要的孩子都表示出真心的关爱和关注?【课外阅读】推荐阅读《小王子》、《安徒生童话》、《鲁滨逊漂流记》这些经典读物,并分享其中的感悟。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学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学案第一课:词语辨析学习目标:掌握一些常见词语的辨析,加强词语用法的准确性。
学习内容:1. 实词与虚词的辨析2. 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3. 同音词与近音词的辨析实施步骤:1. 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2. 配对练习,将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搭配3. 听音比赛,辨别同音词与近音词4. 制作词语辨析表格,整理课堂学习的词语辨析内容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2. 找出三组有意义的同音词和近音词3. 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个小故事,使用至少五对近义词和反义词第二课:古诗赏析学习目标:能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提高对诗歌韵律的感知能力。
学习内容:1. 阅读古代诗词,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 掌握古代诗歌的常用韵律和押韵规律3. 分析古代诗词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实施步骤:1. 听读名篇,展示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2. 分析古代诗词中采用的韵律和押韵方式3. 针对某一首古诗,组织小组讨论,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4. 分组进行朗诵比赛,将古诗词的韵律和情感展现出来课后作业:1. 阅读自选古代诗词,写出对其的感悟与理解2. 记背一首自己喜爱的古诗3. 设计一套古诗词的抄写卡片,包括韵律和修辞手法的表达第三课:语法拓展学习目标:巩固语法基础知识,了解语法在实际运用中的特点。
学习内容:1. 复习基本的词类和句子成分2. 学习复杂句和并列句的构成及用法3. 分析实际语境中的语法错误,并进行纠正4. 练习运用语法知识,构建准确的句子实施步骤:1. 发放语法学习材料,复习基本的词类和句子成分2. 探讨复杂句和并列句的构成及用法,举例说明3. 分析实际语境中的语法错误,并进行纠正4. 组织语法小测验,巩固所学知识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文章,标出其中的复杂句和并列句2. 完成语法填空题,练习运用复杂句和并列句3. 编写一篇短文,包含至少两个并列句和一个复杂句通过以上三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词语辨析、古诗赏析和语法拓展等方面有所提高。
八年级下册语文绩优学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绩优学案学案目标:1.深入理解课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第一课: 《朋友》学案导入:1.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朋友》,并简单了解词语解释和生字词的意义。
2.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朋友,并谈谈为什么选择这个朋友。
阅读与理解: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朋友》,并进行问题回答。
2.学生针对课文中的名人名言,进行个人思考和讨论,谈谈对友谊的理解。
拓展思考:1.提问:你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请写一段话来描述你对真正朋友的理解。
2.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列举自己身边的真正朋友的优点和特点。
写作练习: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讨论,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身边的一位真正朋友,包括对他/她的认识、感受和欣赏之处。
2.鼓励学生通过描写身边真实的朋友,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第二课: 《疯狂阅读的秘密》学案导入:1.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
2.在班级中分享一些有趣和有影响力的阅读经历。
阅读与理解:1.学生分组阅读课文《疯狂阅读的秘密》,然后回答问题。
2.学生围绕课文中所提到的秘密,进行个人思考和讨论。
拓展思考:1.提问:你觉得阅读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影响?请写一段话来描述你对阅读的看法。
2.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并怎样被这本书深深吸引。
写作练习: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讨论,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并陈述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和启示。
2.鼓励学生通过描写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课: 《忆读书过程》学案导入:1.学生以小组形式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并谈谈对读书的态度和看法。
2.进行小组交流,了解不同的读书经验和感受。
阅读与理解:1.学生朗读课文《忆读书过程》,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2.学生讨论回忆自己的读书过程中的美好回忆和挑战,以及对读书的新认识和体验。
拓展思考:1.提问:你觉得读书与写作之间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七年级上册语文绩优学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绩优学案一、学案简介本学案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围绕教材内容,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任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助力学子攀登学术高峰。
二、学案内容1.基础知识巩固:本部分主要包括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通过丰富的练习题型,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语文基本知识。
2.阅读理解提升:本部分精选了适合七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涵盖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案中附有阅读策略指导和练习题,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提升阅读素养。
3.写作技巧指导:本部分围绕七年级写作要求,为学生提供写作技巧指导和优秀范文,以便学生掌握写作要领,提高写作水平。
4.口语交际训练:本部分设计了丰富的口语交际场景,帮助学生学会在不同场合进行有效沟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语文素养拓展:本部分包括文学常识、传统文化、名著导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学案特色1.紧扣教材:本学案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有助于学生同步学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层次分明:学案按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技巧、口语交际、语文素养的顺序进行设计,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
3.实用性强:学案中的练习题和范文均来源于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趣味性强:学案采用丰富的题型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使用建议1.学生可根据学案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2.教师可将学案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提高教学质量。
3.家长可辅导孩子使用学案,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为孩子的语文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本学案旨在为广大七年级学子提供一份实用的语文学习指南,助力他们在学术道路上攀登高峰。
希望每位学子都能在学案的陪伴下,不断进步,成为语文学习的佼佼者。
五年级上册语文完美学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完美学案五年级上册语文完美学案。
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我们与他人交流、表达思想的基础。
通过五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一、学习目标:1.掌握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重点课文,理解文章主旨,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感受。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提升自己的综合阅读能力。
3.熟练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基础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内容:1.课文阅读:认真阅读并理解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意图。
2.词汇记忆: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通过阅读课文并做好课后复习,加深对这些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3.语法学习:学习并掌握五年级上册的基础语法知识,如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句子的成分等。
4.综合阅读:选择一些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文章,进行综合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学习方法:1.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积极发言,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和解答问题。
2.记笔记,复习课文。
在课后,要将学习知识整理成笔记,便于复习和记忆。
3.多读课外书籍,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除了课本上的文章,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在书写作业和进行口语表达时,要灵活运用所学的课堂知识,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
四、学习安排:1.每周至少预习一篇课文,并在课后进行复习和总结。
2.每周进行一次语法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练习。
3.每周阅读一篇课外文章,并写一篇读后感。
4.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测试,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掌握情况。
五、学习评价:1.参加课堂活动,积极发言,与同学们互动。
2.课后完成作业,做好笔记和复习。
3.参加课外阅读,写读后感。
4.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和提问。
通过五年级上册语文的学习,我们将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语文金榜学案七年级上册
语文金榜学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生感悟【第一节】故事分享1.目标:通过故事的分享,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并引导他们从中汲取人生智慧。
2.活动:学生自选一篇感人的故事,进行分享。
要求分享者不仅能准确的讲述故事情节,还能深入分析其中的内涵,诙谐幽默,从中领悟到人生道理。
3.方法:采用小组分享的形式,每位同学有5分钟的时间进行分享。
4.总结:通过分享,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从中获得启发,提升自己的人生感悟力。
【第二节】名人漫谈1.目标:通过名人的经历和思想,让学生了解名人的成长历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2.活动:请学生选择一个名人,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该名人的成长历程,思想观念和成就,并进行演讲。
3.方法:演讲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演讲内容要突出名人的核心思想和成就,形式上可以选择PPT辅助演讲。
4.总结:通过名人漫谈,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人生轨迹和成功之道,在激励学生的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极性,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第三节】读书笔记1.目标:通过书籍的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活动:每位同学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并记录下自己的读书笔记。
在分享环节,每位同学有5分钟的时间进行分享。
3.方法:读书笔记的内容可以包括书籍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自己的感受等。
4.总结:通过读书笔记的分享,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体会到文字的美感,领悟到生活的智慧,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单元】写作达人【第一节】作文分享1.目标:通过作文的分享,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锤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活动:学生自选一篇自己喜欢的作文进行分享,并进行现场点评和改进。
3.方法: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优秀作文进行分享,每位同学有5分钟的时间进行分享。
4.总结:通过作文的分享,学生可以学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并从点评和改进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及答案1.《诗两首》学案设计:刘杜王军教师寄语: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艾青“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学习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填空1.艾青(1910~1996),原名,浙江金华人。
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
作品有等。
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等。
2.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
湖南衡阳人。
现居。
主要作品有《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二、理解探究1. 一首优秀的诗歌,往往会集中抒发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表达某种观点,《我爱这土地》抒发了;《乡愁》咏叹了。
2.《我爱这土地》升华主题的句子是哪几句?3.有人说,《乡愁》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显得有些重复,使全诗不简洁,所以第三节可以删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三、合作释疑1.《我爱这土地》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2.《我爱这土地》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
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3. 《我爱这土地》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有何深意?4.“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5.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四、课内精读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1.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什么内容?2.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共同特征?3. 下列对诗歌含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强烈要求两岸统一。
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19.怀疑与学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第五单元19 怀疑与学问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把握作者观点。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的方法;3.理解“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作用。
【了解文学文化常识】1.作者作品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
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
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中华书局2011年版)。
顾颉刚以治学严谨著称,他曾校点清代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
这本书很薄,他却花费大量时间查阅资料,几个月才校点完,由此,他知道了辨伪的必要性,发起编辑《辨伪丛刊》,同时决心要从“辨伪书”到“辨伪史”。
顾颉刚对于中国古史,做了许多辨伪的文字,他的一生几乎都与“怀疑”相伴,并以此为基础成为一代史学大师。
【掌握基础知识】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并规范书写。
程颐.(yí)譬.如(pì)腐草为萤.(yíng)虚妄.(wàng)盲.从(máng)停滞.(zhì)2.词语解释。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尽信书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
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3.文学文化常识填空本文作者,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
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答案:顾颉刚【初步感知文本】1.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划分文章层次。
语文教案学案.doc
语文教案学案篇一:市优秀语文教学设计比赛课一等奖《“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借助拼音,认识“叽、喳、蓬、跃、棱、巢、崭、牌” 8个生字,会写“羽、领、捉、理、跃、蹦、灵、晨” 8个生字。
(2)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课文。
(3)在阅读中积累“AABB”形式和“()的()”形式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活动中,创设活动条件,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并通过反复朗读和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的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学生有爱鸟护鸟的意识,并感受到“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和自豪。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随文识字,在阅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和学会积累词语。
难点:在阅读中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学写“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2、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积累AABB形式和“()的()”形式的词语。
3、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有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保护自然、保护鸟类的主旨。
教学过程:活动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提出贯穿全文的三个问题。
1、板书课题:“红领巾”真好。
2、设置悬念:课题中“红领巾”加上了引号,“红领巾” 指什么?谁夸“'红领巾'真好” ?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 ?活动二:学生自主探索、主体参与,以学定教,解决主要问题。
1、出示课件,默读课文,通过边读边画边想找答案。
2、学生自主读文,读中感悟。
随机教学,相机出示课件。
(1)指导朗读第一节。
朗读中理解“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梳理、蓬松的羽毛”等词语。
七年级上册语文绩优学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绩优学案主题:七年级上册语文绩优学案一、《人与自然》学案本学案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这一语文教材的内容,并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文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自然界的力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保护自然与人类的未来。
自然界的力量部分,主要介绍了地球上的自然力量,如火山爆发、地震、洪水等。
通过学习这些自然力量,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界的强大和复杂性,并思考自然界对人类的影响。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部分,主要讲述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学生将学习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人类如何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将培养环保意识,学会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与人类的未来部分,重点强调了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学生将学习到人类的行为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将意识到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同时也将思考如何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传统文化》学案本学案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品味。
文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节日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学生将了解到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以及庆祝方式和习俗。
通过学习这些节日,学生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如中国画、京剧、曲艺等。
学生将了解到这些艺术形式的特点和传统价值,同时也将学习到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将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部分,重点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如孝道、礼仪、忠诚等。
学生将学习到这些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同时也将思考如何将传统价值观融入现代生活。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七年级上册语文绩优学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绩优学案课程简介本学案适用于七年级上册语文课程,旨在提供给绩优学生一份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通过深入学习,帮助学生在语文领域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
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重点知识点;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3.培养对经典诗词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4.探索文化传统,增强对语文的兴趣。
学习内容第一章:文字的魔力本章主要介绍文字的起源和作用,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字的重要性,并培养正确的用字习惯。
•课文推荐:《甲骨文的发现和价值》、《古代书法与印刷术的发明》第二章:告别“征战”时代本章主要介绍纪实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纪实文学的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课文推荐:《撒哈拉的苦行者》、《国王的新装》第三章:文言文阅读本章主要介绍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和诗词的理解能力。
•课文推荐:《岳阳楼记》、《滕王阁序》第四章:诗词鉴赏本章主要介绍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通过学习,启发学生对诗词的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课文推荐:《登鹳雀楼》、《江雪》学习方法预习在课前,学生应仔细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前查找生词,为课堂上的讨论做好准备。
课堂笔记在课堂上,学生应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记录重要的知识点和思考问题,方便日后复习和提问。
复习总结每节课之后,学生应及时复习所学内容,总结重点,巩固学习效果,可以写下自己的学习收获和问题。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与同学合作学习,分享个人理解和观点,相互讨论,激发思维火花,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考查形式课堂讨论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学生展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书面作业布置适量的书面作业,包括课后阅读和写作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
小测验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推荐阅读材料•杨宪益:《怎样阅读一本书》•罗伯特·麦卡姆:《麦卡姆口述语文大师讲述密码》通过学习这些阅读材料,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语文优化学案必修一
语文优化学案必修一一、学习目标1.掌握必修一中的重点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了解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二、学习内容1.字词积累:掌握必修一中的重点字词,包括读音、含义、用法等。
2.古代诗歌鉴赏:了解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包括诗歌的主题、意象、语言特点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古代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阅读理解:通过阅读必修一中的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4.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包括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等技巧,以及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三、学习策略1.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课堂学习: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
3.课后复习:在课后及时复习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自主学习: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拓展知识面。
四、学习资源1.教材:必修一的教材是学习的重要资源,要认真阅读教材,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
2.教辅资料:教辅资料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辅资料进行学习。
3.网络资源:网络资源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教育网站等途径获取相关资源。
五、学习评价1.课堂表现: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听讲、回答问题等表现可以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2.作业完成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要认真完成作业并及时提交。
3.考试成绩: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争取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节
第一单元
1、想当一棵树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读通诗歌,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诗歌内容。
弄清诗歌的表达顺序。
2、过程与方法:读出诗歌的韵味,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感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学习重点:读通诗歌,掌握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正确地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
学习准备:预习课文和生字。
学习过程:
反思:
_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继续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结课文,启迪教育学生学习树脚踏实地,刚直不阿的精神。
学习重点: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学习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句子意思。
学习准备:在文中找出树的特征,收集写树的诗文。
学习过程:
反思:
_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节
2 美丽的“三潭印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默
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整体感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三潭印月”的美丽风光。
学习重点:掌握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条理。
学习准备:预习课文及生字,收集三潭印月的资料或图片。
学习过程:
_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继续学文,品读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体会
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以导游身份介绍“三潭印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三潭印月”景色的优美以及作者流露在文中的思想感
情。
学习重点:品悟文章美景。
学习难点:感悟文法。
学习准备:词语卡片,相关图片。
学习过程:
_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节
选读一“天涯”踏浪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有关词语,并注意积累。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喜欢阅读有关风景名胜的介绍或游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示大自然的美丽。
学习重点:读通诗歌,掌握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正确地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
学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直立着的树的图片。
学习过程:
教学后记:
_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节
语文乐园一导学案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复习字词,积累词语;学习并掌握比喻的修辞手法;阅读《灵隐题联》、《落叶》
2、过程与方法:读一读,说一说,自主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为别人做好事,甘于奉献。
学习重点:体会比喻这一修辞的表达效果,并在实际中运用。
学习难点:感悟阅读文的情感。
学具准备:抄有相关句子和词语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_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节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写好本单元习作。
2、过程与方法:欣赏习作、练习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为别人做好事,甘于奉献。
学习重点:描写景物抓住特点。
学习难点:能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具体,注意详略安排。
学具准备:搜集风景名胜以及家乡风景的图片或照片。
学习过程:
教学后记:
_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节
第三学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评改本单元习作。
2、过程与方法:欣赏、尝试评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为别人做好事,甘于奉献。
学习重点:描写景物抓住特点。
学习难点:能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具体,注意详略安排。
学习准备:范文一篇;批阅完学生习作。
学习过程:
教学后记:
__年__月__日第__周星期__总学时:__节
第四学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毛笔写“哥”“究”“成”,学习并掌握相关的书写要点。
2、过程与方法:观察、比较、临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学习重点:观察、比较
学习难点:能把笔画、结构写像。
学具准备:毛笔、墨水、纸
学习过程: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