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第十章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评价
![现代教育技术第十章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57ef5246137ee06eef91856.png)
联系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教学评 价的几项原则。
三、教学评价的原则和作用
(二)教学评价的作用
1. 诊断作用 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 了解教学活动各方面的情况, 从而判断其质量和水平、 成效和缺陷。
二、档案袋评估
(五)档案袋评估电子化的趋势
与标准化考试相比,档案袋能包含更多的信 息。常年的教师观察、学生访谈、对学生作 业的收集、学生自我分析和调查问卷等都是 对学生成长进行整体评定所采用的形式。
如果能将档案袋评估的部分工作利用计算 机的优势电子化,那么上面提到的一些问 题就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评价量规
核查表举例——单手肩上投篮核查表见表 10-1。
一、评价量规
2. 分值系统量规
分值系统量规很像一个核查表,但它描述的每一条评分指 标都被分配了具体的分值,评价者能通过设定不同的分值 来表明哪一条评分指标更重要。分值系统量规能用来评定 分数等级。 当教师运用分值系统量规评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某个特征 的某一指标的得分时,如果没有界定什么样的表现可以得 到某一具体分值,那么分值系统量规的运用就会出现问题。
分析不同评价量规有何特点?
二、档案袋评估
(一)档案袋评估的定义、起源及意义
1. 档案袋评估的定义 作为一种从实践中总结出的评估方法, 档案袋评估尽管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 了,但从教师对档案袋评估的使用情 况来看,很难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
2. 档案袋评估的起源 最早采用档案袋评估方法的教育研究实践 事例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开展的“零 点项目” 。1967 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 教授、哲学家戈德曼发起了艺术教育活动。
教育管理制度
![教育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81475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2.png)
教育管理制度一、制度介绍教育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有效管理和规范教育系统运行的一系列制度和规章。
它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育管理制度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目标与原则教育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实现优质、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管理制度需要遵循一些重要原则,如公正公平原则、科学决策原则、法制化原则、依法行政原则等。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教育管理制度能够在公正、透明的基础上发挥作用,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主要内容1. 教育规划与政策制定:教育管理制度应当包括教育规划和政策的制定、评估和调整。
通过制订明确的教育规划和政策,可以引导教育发展方向,落实各项教育改革任务。
2. 教育资源配置与管理:教育管理制度需要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和高效利用。
包括教师配备、教育设施建设、教材教辅物资的供给等方面。
同时,要加强对教育资源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益。
3. 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教育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
通过对学生学业水平、教师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过程和教育成果等方面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促进持续改进,提高教育质量。
4. 学校管理与评价:教育管理制度需要对学校管理与评价进行规范和指导。
包括学校组织与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
通过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价体系,提高学校整体素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四、实施方法1. 法制建设:教育管理制度需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和完善法制化的管理机制。
通过法制建设,可以规范教育管理行为,加强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 信息化支撑:教育管理制度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共享。
通过信息化支撑,能够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参与共建:教育管理制度应该倡导广泛参与和多元共建。
通过建立教育管理参与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十章近现代英国教育第一节近现代...
![第十章近现代英国教育第一节近现代...](https://img.taocdn.com/s3/m/92f58dc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7.png)
第十章近现代英国教育第一节近现代英国教育制度发展一、17、18世纪的英国教育(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时期)(一)初等教育这一时期英国的初等教育主要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领导权掌握在教会手里,经费主要靠各种津贴和私人捐款。
1、教会初等教育(主体):教区学校、慈善学校2、个人/团体初等教育:免费学校、贫儿学校、乞儿学校、流动学校、星期日学校3、私立收费初等学校:妇女(媪)学校(Dame School)、普通私立学校(Common Private School)特点:①国家不关心教育;②办学条件差,教育内容简单;③教师不是专职;④教育对象主要是贫民儿童。
(二)中等教育教育机构:文法中学和公学☆公学(public school):英国专为贵族、教士和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一种私立、寄宿、以升学为宗旨的中等学校。
源出于中世纪的文法学校。
到17世纪,英国最著名的文法学校有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
学校自成系统,管理权为贵族和教会掌握。
不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多数收费昂贵。
主要招收经过严格的选择性考试的预备学校毕业生,修业5年。
教学内容上注重古典语言和人文学科,以培养升入著名大学的高才生,造就未来的领袖人物和学术人才为主要目标。
由于学校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其教学培养的是一般公职人员,其学生是在公开场所接受教育,区别于私人延聘家庭教师的教学,故称“公学”。
(三)高等教育以牛津、剑桥为代表,注重古典文化,贵族性强。
经费宽裕,学术气氛浓厚,实力雄厚。
总的特点:国家对教育采取放任政策、教会渗透学校、学制双轨、通行初等慈善教育。
二、19世纪的英国教育(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一)国家逐步干预教育1、原因:①从经济上看符合资产阶级整体利益;②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③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的主张。
2、历程:1807年,《教区学校议案》:在每个教区设立由国家管理的学校。
1833年,国会决定每年从国库中拨出2万英镑的教育拨款,首开政府通过拨款形式间接管理教育的先河。
现代教育学(1)
![现代教育学(1)](https://img.taocdn.com/s3/m/0461e7e1aef8941ea76e057a.png)
现代教育学导论一、教育学雏形时期1、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
2、洛克《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3、卢梭《爱弥儿》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
(自然人)4、1717年,德国普鲁士王朝颁发了世界第一部义务教育法。
(军人和绅士)二、教育学学科形成时期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被任命为德国哥尼斯堡大学哲学和教育学讲座教授,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被世人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及“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神话起源论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达尔文观点:教育生物起源说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现代以来的自然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并且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教育的神话起源说,其开创性值得肯定。
但是,它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能区分出、甚至否认了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只是其缺陷之处。
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和一种学习方式,模仿不失为教育的途径之一,但是,这种观点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从而把有意识的和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排除在教育之外,走向了极端。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恩格斯这种观点认为,因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而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果冻,前者是社会性的,因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5、教育的生活起源论杜威二、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内容贫乏,方法简单,以口耳相传和实践模仿为主。
●教育与宗教等活动联系密切,教育具有宗教性。
●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教育●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
现代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
![现代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34bed2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b.png)
现代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管理,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教育质量,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章程是学校的基本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的根本依据,学校全体师生必须遵守。
第三条学校章程内容包括学校的宗旨和任务、管理机构及职责、师生权责利、教学科研、外事协作、校务公开与监督等。
第四条学校章程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教育部门的规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必须合法合规。
第二章学校的宗旨和任务第五条学校的宗旨是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六条学校的任务是依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学校的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七条学校设立行政领导机构和教学科研机构。
第八条行政领导机构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包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
第九条教学科研机构负责教学科研工作,包括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编写、课程设计等。
第十条学校领导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保护师生合法权益。
第四章师生权责利第十一条师生应当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
第十二条师生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得有违法违纪行为。
第十三条师生有权参与学校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五章教学科研第十四条学校倡导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升教学水平。
第十五条学校为教师提供科研经费支持,鼓励教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第十六条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
第六章外事协作第十七条学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学校国际化发展。
第十八条学校与国内外学校、机构开展合作项目,共同提升教育水准。
第七章校务公开与监督第十九条学校进行校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条学校领导必须接受学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保证学校管理的公正公开。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一条学校章程的修改必须经过学校管理机构讨论通过,报教育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本章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现代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的内容,希望全体师生遵守,共同努力,推动学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判断题b
![判断题b](https://img.taocdn.com/s3/m/694414ce9ec3d5bbfd0a744f.png)
导论一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
(×)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孟禄。
(√)2.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陶行知提出“教育即生活”理论。
(X)3.教育的本质是生产力。
(X )4.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
(X )5.在原始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合二为一,人人必须劳动,因而人人受教育,但到了古代教育阶段,教育只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所以古代教育不如原始教育。
(X )6.通过对生活世界中交往活动的探讨,胡塞尔确立起在哲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理论——交互主体论。
(√)7.教育本质的“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也是一种生产力。
(X)8.通过揭示教育内在的矛盾性质特征来说明教育的本质是“特殊范畴说”的观点。
(√)9.对教育进行事实描述的同时不能缺乏价值的追求。
(√)10.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上山下乡”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典型表现。
(X)1.教育的本质是生产力。
(×)2.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
(×)3.教育本质的“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也是一种生产力。
(×)第二章现代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抽象规定,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现实体现。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特殊,总与分的关系。
(√)3.我国教育应当有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也是一致的。
( X )4.教育目的应该是一元化与多元化的统一。
(√)1.我国教育应当有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也是一致的。
(×)2.教育目的应该是一元化与多元化的统一。
(√)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教育目的唯一依据。
(×)4.现代人的终极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
(√)5.全面发展教育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是矛盾的。
第十章 教育管理决策
![第十章 教育管理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af082b0d647d27284b7351a3.png)
第十章教育管理决策(一)概念解读1.决策决策包含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决策(动词)包括国家的法律及其制定、政府的规定及其制定、组织的决定等等。
狭义的决策指为实现某一目标,从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的、合理的而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即对多种方案的选择。
2.教育管理决策教育管理决策是为了实现教育组织的目标而对教育组织的未来事项和活动所做的安排。
第一节决策理论一、基本的决策模式类型二、经验决策模式(指凭借原有的经验对新问题进行决策)三、古典理性决策模式(把决策的过程看作完全理性的过程,试图寻找最佳的备选方案。
)四、满意决策模式(有限理性决策模式)五、渐近决策模式(鉴于组织问题的复杂性、难以预测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的丰富性,运用渐近的或小步子尝试着做出决策,以解决问题。
六、综合审视决策模式(利用部分信息寻求满意决策,先对问题进行整合,然后对细节问题进行探究的模式,主要包括两个问题:组织的宗旨和决策时什么;什么样的决策才能推动组织实现组织的宗旨和决策)七、垃圾罐决策模式——非理性决策模式(决策过程不是始于问题提出、终于问题解决,而是组织中互不依赖的事件偶然匹配的恶结果)模式比较相同点:经验决策模式、渐近决策模式、综合审视决策模式都十分重视经验的作用,重视根据现实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古典理性决策模式和满意决策模式都重视理性的作用。
不同点:经验决策模式依赖于组织和个人的经验,而经验具有局限性;渐近决策模式目标不明、结果未知;综合审视决策模式具有片面性;古典理性决策模式为决策提供一般决策框架,但过于理想化,;满意决策模式为现实中的大多数问题的决策提供方法,但不适用于全部问题。
第二节决策程序一、决策问题的确定二、决策方案的拟定三、决策方案的评价四、决策方案的选择(经验法、实验法、研究与分析法、比较法)五、价值分析法 [决策方案的价值取决于提供可靠功能的最低消耗,即价值]=功能(F)成本(C)第三节教育管理决策的有效性一、相关概念解析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第十章 美国近现代教育
![第十章 美国近现代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737e8bb65ce05087632135f.png)
(2)80年代中后期,美国教育为面向21世纪提出 了改革的新设想。1985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提出 著名的《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该计划包括总报告和五个专题报告。其总的指导思 想,是教育改革应以学科课程改革为重点,培养学 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思维能力,以适应信 息社会的需要。
(3)80年代后期,布什总统推行了新的教育政策, 颁布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正式提出了面向 21世纪美国的教育战略和教育目标,并宣称,到 2000年美国学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面的成绩,要 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其主要内容是提高学术水平,奖励学生努力学习, 鼓励教师热心工作;兴办新型学校,促进学校体系 更新;关注困难儿童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 育等。
18世纪初,许多城市兴起了私人学校,这些学校使 用英语传授现代外语和实科知识。在这种背景下, 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于1751年在费城创办了第 一所文实中学。 该校不重拉丁语而重英语;不重古典课程而重实用 课程;不仅以富家子弟为对象,也招收中产阶级子 弟;既实施升大学的预备教育,又教给学生就业所 需的知识;不限于男生也招收女生;并且收费低廉。 文实中学的出现,是美国中等教育的发展进入新阶 段的标志,在此后一个多世纪里,它一直是美国中 等教育的主要机构,直到19世纪美国内战后才被公 立中学所取代。
(F.P.Graves,1919)
图5: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厨房学校”
(F.P.Graves,1919)
图6:创办于1635年的波士顿拉丁文法学校
(F.P.Graves,1919)
这是美国最早的中等学校,后来成为哈佛学院的预 备学校。此后,拉丁文法学校就成为美国殖民地时 期中等教育的主要类型。
现代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现代学校各项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19d4a2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17.png)
现代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改革与完善。
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担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使命。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各项管理制度在现代学校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学校的组织结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现代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学校组织结构管理学校的组织结构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地对学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管理。
现代学校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财务处、后勤保障处等,每个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共同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当树立正确的领导理念,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全校师生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在现代学校中,还应当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和沟通机制,通过会议、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促进学校的发展。
此外,学校还应当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学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绩效评估,激励其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二、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育教学成果。
现代学校应当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建立多样化的教学体系,开设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课程,注重学科融合和跨学科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学校还应当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技能的培训,激励其不断进步,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管理中,学校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建立学生档案,定期进行学情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全面发展。
三、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涉及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现代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机制,包括学生守则、操行评比、奖惩制度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学校还应当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个性发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福建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试(中学)笔记资料
![福建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试(中学)笔记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69a6db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9.png)
最新福建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地五章学生与老师第六章课程第七章教学(上)第八章教育学(下)第九章德育第十章班级管理一、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奴隶社会初期,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可以有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语言的发展达到了较为完备的文字形态后,便出现了学校。
(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1)前制度化教育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从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的过程。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2)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第十章_德国近现代教育
![第十章_德国近现代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ddc8b050740be1e650e9ae0.png)
(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时期 (18世纪末—19世纪初)
(五)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 (二十世纪前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资产阶级镇压 了工人的革命运动,建立了资产阶级的 共和国,魏玛共和国。魏玛共和国期间 (1919年—1933年),德国学校进行了 改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复兴。 •主要措施如下:
1、行政管理和教育领导体制:根据 《联邦基本法》,实行地方分权制
•通过洪堡德改革,德国学校教育有了很大变 化,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四)教育上反复与倒退时期 (19世纪中叶—末叶)
在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下,德国终于在 1848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但革命很快失 败,贵族东山再起,革命后建立起封建贵族 与资产阶级的联合政体。这个政体对已改革 的教育进行了摧残,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教育 的封建性和宗教性,在学校宣传忠君思想和 宗教信条,取消了自然科学科目,致使德国 教育倒退回去一百年。 这一时期,教育具有明显的封建等级性。 •德国近代教育是在适应工业革命和在农业中 发展资本主义的“ 普鲁士道路 ”上曲折前进 的。
设立学校要经国家允许,所有公立学校都要 接受政府的监督和观察。
在世界教育史上,德国最早实施强迫义务初等教育; 西欧教育史上,将学校教育的管辖权从教会转归国家的开端。
但是:
(1)教师地位低。由仆人、手工业者 (裁缝师、鞋匠)、残废军人等兼任; (2)学习宗教教义,读、写、算水帄低, 管理松弛,学生众多,质量低下; (3)男女分校,实行严格隔离。
第十章 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第十章 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b674ea1b0717fd5360cdc9f.png)
本章主要内容教学目标:1、识记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2、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没的历史发展过程。
3、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4、义务教育的特点教学重点:1、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历程2、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一)教育制度的含义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但是,在教育学里,人们通常把教育机构与组织的管理规则当作教育管理问题来专门加以论述,所以教育制度这个题目论述的重点便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
(二)教育制度的特点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制度相类似的特点,又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1、客观性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定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
教育制度的制定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一些主观愿望和特殊的价值需求,但是,人们并不是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某种教育制度的制定或废止,有它的客观基础,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客观基础和规律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举例说明)2、取向性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是有其一定的取向性。
任何教育制度的变革都可以说是重新对教育取向选择的结果。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制度的取向性主要表现为其阶级性,即教育制度总是体现着某一阶级的价值取向,总是为某一阶级的利益服务。
3、历史性教育制度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又是一种取向的选择和体现,而客观性和取向性的具体内容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
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会有不同的教育制度,就需要建立不同的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随着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创新的。
教育学 第十章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学制
![教育学 第十章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b312dc3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a.png)
04
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学制的改革
改革的原因和必要性
适应社会发展:教育制度与学制需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促进教育公平:改革教育制度与学制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教育制度与学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促进了教育公平:改革后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分配教育机会更加平等。
提高了教育质量:改革后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推动了教育创新:改革后教育创新得到了大力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显著进步。
提高了教育国际化水平:改革后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
添加项标题
评价的改进和发展
教育公平:加强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高教育公平性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质量:加强教育质量的监管和评估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
汇报人:
感谢观看
教育制度的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制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作用:教育制度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教育制度的演变历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近代教育制度:引进西方教育理念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古代教育制度:以儒家思想为主注重道德修养和知识传授
现代教育制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05
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学制的评价
评价的标准和原则
教育公平性: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专业课《教育学基础》教案(交)
![专业课《教育学基础》教案(交)](https://img.taocdn.com/s3/m/b7e39e1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01.png)
专业课《教育学基础》教案(交)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1 教育概念与起源讲解教育的定义,教育的基本要素介绍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历程1.2 教育与社会发展分析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探讨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3 教育学基本理论介绍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阐述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2.1 教育目的概述讲解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的分类与层次分析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2 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介绍教育制度的定义,教育制度的层次与类型探讨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与改革2.3 我国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改革分析我国教育制度的现状与问题讨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策略第三章:学生与教师3.1 学生概述讲解学生的定义,学生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3.2 教师概述介绍教师的定义,教师的角色与职责探讨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专业发展3.3 师生关系与教育方法分析师生关系的类型与特点探讨教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第四章:课程与教学4.1 课程概述讲解课程的定义,课程的类型与结构分析课程编制的过程与方法4.2 教学概述介绍教学的定义,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探讨教学评价的类型与方法4.3 课程与教学改革分析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讨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策略第五章:教育评价5.1 教育评价概述讲解教育评价的定义,教育评价的类型与方法分析教育评价的原则与标准5.2 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介绍学生评价的定义,学生评价的方法与指标探讨教师评价的类型与方法5.3 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分析我国教育评价的现状与问题讨论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与策略第六章: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6.1 德育概述讲解德育的定义,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分析德育的原则与方法6.2 德育实践与改革介绍我国德育的现状与问题探讨德育实践与改革的策略6.3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第七章:教育改革与发展7.1 教育改革概述讲解教育改革的定义,教育改革的原因与动力分析教育改革的过程与方法7.2 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介绍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与问题探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与规划7.3 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国际教育改革的背景与特点探讨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第八章:教育技术8.1 教育技术概述讲解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的类型与作用分析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趋势8.2 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介绍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探讨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与价值8.3 教育技术应用与实践分析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与问题讨论教育技术应用的策略与方法第九章: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9.1 家庭教育概述讲解家庭教育的定义,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分析家庭教育的特点与方法9.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介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探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与协调9.3 社会教育概述讲解社会教育的定义,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分析社会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第十章:教育学前沿问题与展望10.1 教育学前沿问题概述讲解教育学前沿问题的定义,教育学前沿问题的特点与研究价值分析教育学前沿问题的研究领域与方法10.2 我国教育学发展现状与问题介绍我国教育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探讨我国教育学发展的战略与规划10.3 教育学发展展望分析教育学发展的趋势与挑战探讨教育学发展的前景与机遇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为专业课《教育学基础》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学生与教师、课程与教学、教育评价、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技术、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以及教育学前沿问题与展望等十个章节。
第十章 当代教育思潮
![第十章 当代教育思潮](https://img.taocdn.com/s3/m/d2ec382dbd64783e09122b57.png)
(三)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 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 不确定内在性 对科学理性的质疑 告别整体性和同一性
(四)后现代主义的教育主张 培养社会批判能力 强调差异性 对教育神圣性的质疑 去中心、“边界松散” 师生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研究范式的转变
四、“非学校化运动”教育思潮 非学校化运动”
第十章 当代教育思潮
一、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市场化:把教育视为一种市场,通过市 场化运作实现教育的价值。 教育产业化:教育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商品性, 教育服务就是商品。 国外以及中国教育领域的实践 对教育经济主义思潮的评价:市场的作用及 其限度。
二、终身学习思潮
终身教育
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是在正规学校教育 结束后便告终结, 结束后便告终结,是包括了贯穿人的一生不同阶段 的学前、小学、中学、大学以及成人教育。 的学前、小学、中学、大学以及成人教育。它是正 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总和。 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总和。
对现代学校制度的反思及其批判
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 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banking education
伊利奇的“非学校化运动” 伊利奇的“非学校化运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终身学习思潮的特征: 终身学习思潮的特征:
打破了学校的时间、空间和地理上的限制 学校、家庭和社会走向统一 以人为本,突出主体的选择 从受教育权向学习权转变 从学校化社会向学习化社会转变
三、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
(一)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 社会经济背景 对生存危机的反思 社会多元化趋势 (二)代表人物 尼采、福柯、利奥塔、哈贝马斯等
终身学习
社会确保人们适时地进行与其需要相应的 学习机会和条件;社会成员的学习是贯穿其 学习机会和条件; 一生的自觉的活动; 一生的自觉的活动;学习不仅仅是通过学校 等教育机构,而且包括各种文化设施和机构。 等教育机构,而且包括各种文化设施和机构。
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喀什大学
![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喀什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811dbf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a.png)
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喀什大学喀什大学第一章测试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
A:中国政府 B:教育部 C:人民 D:中国共产党答案:中国共产党2.党的领导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
A:经济优势 B:文化优势 C:制度优势 D:政治优势答案:政治优势3.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科学内涵是领导内容的全面性、领导范围的全覆盖、领导体系的全方位。
()A:错 B:对答案:对4.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必须不断提升领导能力和水平,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必须深入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创新。
()A:错 B:对答案:对5.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基本途径有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完善领导体制和组织体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善于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几方面。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我国教育培养人的宗旨是()。
A:教书育人 B:为理想和信念努力 C:言传身教 D: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答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2.我们能在社会建设层面树立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一项根本保证是()。
A:三十年改革开放 B:悠久的文化传统 C:我们的社会制度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我们的社会制度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3.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将自由的交换、相互的尊重粉饰成永恒的价值本身就是一种欺骗”,劳动者要孕育、释放出真正的公平、正义、道德只有()。
A:成为社会财富创造必不可少的一环 B: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展开斗争 C:掌握社会化大生产必须的科学文化技术 D:全面参与到社会生产的实践中答案:成为社会财富创造必不可少的一环;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展开斗争;掌握社会化大生产必须的科学文化技术;全面参与到社会生产的实践中4.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意识,个人很难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检验、验证它,它必须经由社会成员相互影响传播而形成。
教育学第十章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学制完整版PPT
![教育学第十章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学制完整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3e8096caaedd3382c4d3a9.png)
第二节 我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与沿革 二、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学制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与沿革
• 1922年仿美国“六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
三三”学制;
•时间长;
•又称新学制;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 •时间缩短;
壬寅 学制
癸卯 学制
壬子 癸丑 学制
壬戌 学制
1922年(旧历壬戌年),学校系统改革案颁布,称1922年学制,又称壬戌学制。 对高校的管理,由政府直接对学校实行行政管理,改变为通过立法拨款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 前段——基础阶段实行义务教育; 1996年2月29日,田永在参加电磁学课程补考过程中,随身携带写有电磁学公式的纸条,中途去厕所时,纸条掉出,被监考教师发现。 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是有其一定的取向性的。
癸卯学制:近代史上第一个实施的学制
1904年(光绪三十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因光绪二十九年(1903)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该学制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是我国现代学制之始。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颁布了《学校系统令》,即 “壬子学制”。到1913年,又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法令,形成了一个新的
将以15年左右的时间来普及高等教育,然后再以15年左 右的时间来从事提高的工作。
பைடு நூலகம்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主要内容
四、在校报上公开向我赔礼道歉,为我恢复名誉; 按教育程度划分,有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 职业技术教育,又称职业教育,是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 业道德、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四节:我国的职业教育制度和中等教育 结构改革(了解) 确立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 二、我国的现行教育制度和学制 全日制中学的修业年限为六年,一般是初中高中各三年。 一、为我颁发毕业证、学位证; “两基”、“两全”、“两重”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与沿革 给田永本人的通知,也已经通过校内信箱送达到田永所在的学院。 优点:分工明确,办学效益高;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 二、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制度 第三节: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自学) 优点: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
教育管理制度全文
![教育管理制度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a0912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3.png)
教育管理制度全文一、前言教育管理制度是指学校内部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它是学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工具。
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学校的良性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健全的教育管理制度是每个学校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二、教育管理制度的意义1、规范教育管理行为教育管理制度是对学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各方面进行规范的依据和标准,它能够约束学校教育管理人员的行为,确保他们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2、促进教育管理效率教育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学校内部各项管理活动,提高管理效率,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教育目标。
3、增强学校运行的稳定性教育管理制度是学校内部稳定秩序的重要支持,它能够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不断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1、法制原则教育管理制度的建设必须依法依规进行,在制定和执行教育管理制度时,必须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教育管理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政策。
2、科学性原则教育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保教育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真正服务于学校教育事业。
3、合理性原则教育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必须合理,不能任意制定不切实际的规定和规章,否则就会导致教育管理制度的失效。
4、改革性原则教育管理制度的建设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教育管理制度的内容教育管理制度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学校的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划分、学校教职工的管理、学生管理、学校财务管理、校园安全管理等等。
下面就分别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
1、学校的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划分学校的管理组织机构应该明确、合理,能够顺利推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规章制度要体现利于学生、教师、员工和学校整体的发展。
学校领导班子应该制定详细的职责分工方案,并建立工作督导机制。
2、学校教职工的管理学校教职工管理制度要包括教师招聘、培训、考核、奖励、惩罚等方面内容,确保学校有良好的教学队伍,保证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我国1986年颁布的《义 务教育法》规定四类义务
• 就学义务 设置义务 保障义务 避止义务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2.义务教育的特点
•强迫性
义务教育的英文名称“compulsory education”或“obligatory education”,本义有必须的或强迫性教 育的含义。义务教育法除规定就学义务之 外,还规定对不履行义务的罚规。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3.义务教育制度的发生与发展
义务教育发端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 17-18世纪,欧洲的一些专制国家纷 纷颁布了有关义务教育的法令。 19世纪上半期,西欧各国开始大力兴 办国民初等教育。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都已基本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1.现代高等教育的层次
现代高等教育是个 多层次的教育系统, 包括专科教育、本 科教育和研究生教 育三个层次。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2. 现代高等教育的扩 展 •(1)受教育对象的扩展
•(2)现代高等教育职能的扩展
生产、教学、科研一体化为现代大学的 特征。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2. 终身教育构想的提出
(1)终身教育思想缘起于成人教育
1965年保尔·朗格朗(Paul Lengrand):《论终身教育》
1972年埃得加·富尔(Edgar Faure):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1977年查尔斯·赫梅尔(Charles Hummel):研究报告《今日的教育为 了明日的世界》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进入20世纪以后,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 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 度,义务教育的年限 进一步延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我国1986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着我国义务教 育制度的确立。到2000年我国已基本普 及9年制义务教育。
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 它是“从幼儿期到死亡的不断的学校及校外 教育,不存在青少年、成人之区别,与培养 人格和职业生活的训练相结合。”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1)终身教育持一种大教育观
首先,它包括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所受 的全部教育,即所谓的“从摇篮到坟 墓”; 其次,它涵盖了各种教育形式; 再次,终身教育不止于满足人的工作和 职业需要,更重视发展个性,使每个人 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使个人具有更强 的适应性,以维持和改善生活质量。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及其特点
•学校教育制度呈现出三种形态
•双轨制 •单轨制 •分支型学制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
从结构上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各级 各类学校,各级学校和各类学校相互交错组 合,构成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网络化结构。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八)学校教育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终身教育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1.学校教育制度的局限
•(1)过分制度化
过于严密的制度化管理,使教育体系 缺乏弹性和灵活性,排斥教育活动中 人的个性和自主性。这有悖于现代社 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2.中等教育的阶段性
一阶段制是指中等教育阶段不分层次, 二阶段制是指将中等教育划分为初级中 学和高级中学两个阶段。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3.现代中等教育的结构及发展趋势
普职之争
中等教育阶段的分流
目前,中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谋求普通教 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和。一方面,普通中 学应进行着眼于生计准备的职业指导和 生涯教育,即普通教育职业化;另一方 面,职业学校也应该更多地担负普通文 化教育的责任,即职业教育普通化。
国教育管理的启示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本章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掌握现代教育制度、 现代学校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 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管理的 基本范畴,能理论联系实际,理 解当前教育制度改革、学校教育 管理变革中的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本章重点难点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历程 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校本管理的理念及其对我国教育管理的启示
(3)霸权性 随着教育的日益制度化,学校教育逐渐享
有一种独尊地位,而非学校教育形式却受到 排斥和蔑视。
(4)一次性 正规的学校教育均是一次性的,它是服务
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是为他们的将来生活做 准备。当一个人脱离学校进入社会,他的教 育就终止了。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制度化教育的弊端在当代暴露得越来越 明显,跟社会的发展极不适应,因此必 须予以改革。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正是 为了克服现行教育制度的缺点而起到补 正的作用的。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现代教育制度概述 •(一)现代教育制度的含义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制度
制度,究其实质,是一种规范 体系,它以规则的形式限定着特 定社会群体的基本关系,使之有 序化和组织化,从而形成一定的 组织结构和体系。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普及性
义务教育是面向所有适龄儿童的普 通基础教育,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 儿童都能平等地接受基础教育。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免费性
免除学费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最基本 的保障,没有免费的强制是缺乏充足 理由的强制,没有免费的教育就难以 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也就难以普及 到每一个儿童。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ຫໍສະໝຸດ •教育制度PPT文档演模板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社 会组织其教育活动的规 则体系和定型化的教育 活动的组织模式。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教育制度分为
宏观层面的国家教育制度 中观层面的学校管理制度 微观层面的教学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演变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重视学前教育 加强基础教育,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与结合 高等教育多样化与综合化 成人继续教育的迅速发展 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二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2)终身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背景之一
PPT文档演模板
科技的快速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就业结 构以及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比例 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结束了那种把人终 身固定在某一职业或工作岗位的时代。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背景之二
社会的快速变迁,闲暇时间 增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的选择机会与可能增加。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六)现代中等教育制度
中等教育,顾名思义,是指 介于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 间的教育阶段。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1.中等教育的产生
中等学校的出现在文艺复兴以后 贵族私立学校与实科中学 文实之争 古典与现代、人文与科学之争
PPT文档演模板
(七)现代高等教育制度
现代高等教育机构——现 代大学和高等学校是在资产 阶级革命之后,随着现代生 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和完善起来的。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它们是经过两条途径发展起来的:
一条是通过充实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知 识,把中世纪大学逐渐改造为现代大学, 比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巴黎大学; 另一条途径是创办新的大学和高等学校, 如伦敦大学、洪堡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 校。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 管理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8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第十章 现代教育制度与管理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PPT文档演模板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现代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概述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 现代学校管理 现代学校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学校管理的理论发展 现代学校管理的内容 现代学校组织及其特征 营造学校组织文化 构建学习型组织 现代校本管理的理念及其对我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PPT文档演模板
•图10-4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五)义务教育制度
1.义务教育界说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据法律规定实施的 强制的国民基础教育。 义务教育制度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制度 的核心。 义务教育制度的核心因素是有关家长 送子弟上学的义务(就学义务)的规定。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导论》中提出的 •现代人面临的挑战性因素
变革的加速 人口的增长 科学技术的发展 信息的冲击 闲暇时间的增多 生活模式和相互关系的危机 政治的挑战 身体的需要 意识形态的危机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 3. 终身教育的含义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癸卯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 第一个学制,是清政府于1904年 颁布。见图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