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幽默走进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幽默走进课堂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它不仅要求
教师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就是这个道理。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乐在其中,既学习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这是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在追求的。因此,课堂幽默必不可少。
【关键词】缄默法持之以恒法未雨绸缪法小心诱惑法
强调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76-02
幽默一词是我国文学家林语堂先生翻译过来的英语叫humor。这里我所说的幽默主要是课堂幽默。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幽默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不言而喻,当你渴望自己与周围的人相处和谐融洽,当你沉溺在烦闷的环境中,无可自拔时,运用幽默,让沉闷的空气活跃起来,生活会因它而大放异彩,充满阳光与温馨。
罗曼·罗兰曾在他的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中写道:“不喜欢音乐的人是灵魂幽暗的人。”这话似乎太绝对化。但不喜欢幽
默的人,他的灵魂绝对缺乏阳光。在生活中,幽默能够引人发笑,从而给呆板、枯燥的生活带来喜悦和欢乐。
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适当运用幽默,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怎样使幽默本身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和思维性,而不至于误导学生“反客为主”,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
中不知不觉已“满载而归”。这被许多老师在有意无意间忽视了。因此,常见的一些课堂幽默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激不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使学生认为老师是哗众取宠,纯粹讲笑话,混淆视听,耽误学习等。针对这一情况,初出茅庐的我,误打误撞运用了“课堂幽默五法”,结果虽不能登大雅之堂,效果却非常好,令人吃惊。
我在开放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却深深地体会到开放教育这种全新的革命性的教学模式的与众不同之处以及它
带给教师的冲击。以下就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孔之见。
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体裁广泛的学科。俗话说:众口难调。为了使每堂课都达到预想的效果,也为使学生们喜欢上每堂语文课,所以,我这些尝试是从语文教学中开始的。
一、保持缄默法
课堂驾驭要有灵活性。“五法”各有千秋。有时它们相辅相成,事半功倍,而有时却事与愿违,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根据情况分析,对症下药,分门别类的适当运用“五法”,让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使学生想学,喜欢学。
教学过程中,不是每一节课都风平浪静,能够顺利完成的。学生会出其不意的给你制造“问题”,这时怎么办?面对这种场面,我没像从前一样强行处理,而是冷眼旁观,等待时机,用借题发挥的幽默语,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用眼睛告诉他:“就是你,
注意点儿!下不为例。”由于长时间的尝试和锻炼,我采用一种“保持缄默”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一次语文课上,我正在讲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张××和刘××两位同学“讨论”得热火朝天,到高潮时还摩拳擦掌,而他们的同桌则无视这一切,已酣然入梦。这三名学生语文底子薄,因而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这是下面的片断。
师:你们想知道李白与李云当时“酣高楼”的情景吗?
生:想。
师:我们现在就有现成的情景再现。
学生们忙四周搜索目标,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这三位同学生。我看时机成熟。
师:这不正好是醉后高谈阔论的表现吗?看!同桌都被你们讨论的内容陶醉了。
这时,张××和书××腾的红了,同桌也从睡梦中醒来。
这种诙谐的方法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很自然的维持了课堂纪律,使教学内容得以继续进行。这种“缄默”只是表面的,实质上并不是任其发展,毫无限度。主观上它具有目的性,客观上却不显山、不露水,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新知识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二、持之以恒法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万事开头难,只要肯坚持下去。《荀子·劝
学篇》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这个道理。教学也是如此。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上是一个主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往往今天会背诵,过两天就忘了,或者说出下联对不上上联,考试时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学生对此也非常苦恼,明明背会的东西,怎么就想不起来了?我让学生们每学过一首诗后,把学过的诗句写成一段话,写在摘抄笔记上,每节语文课前请2~3名同学到讲台上朗诵自己的作品。
长时间坚持下来,既复习了诗句,理解了诗句的深刻含义,领悟了诗中丰富的的感情,又培养了他们的朗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双管齐下,令他们举手无措的诗句,背诵运用起来也游刃有余,不费吹灰之力!在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语文,感受到语文的存在,这种感觉无处不在,大到世界宣言,小到窃窃私语。这样把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三、未雨绸缪法
备课是上课前的通行证,能否讲好一节课,主要看备课是否充分。我在上课前先把各个资料上学生易出现的错误归纳出来,上课时,重点强调,把各种毛病写出来,让他们从错中领会,从而提高效率,牢记而不易忘。写作时,多数同学问句后面用句号,要么干脆不写,我说:“兔子安一条牛尾巴,牛安一条兔子尾巴或牛不要
尾巴,行吗?”学生都笑着说:“不行,成丑八怪了。”“都成四不像了”“对,这样不伦不类,不就成怪物了吗?这儿的兔子好比句号,牛好比问号,句变问,小尾巴不能忘,不能混为一谈。”这样学生就不会忘了。
四、小心诱惑法
这里的诱惑主要是在讲解疑难时,如用平淡、乏味的术语讲,会使学生如坠雾里,一堂下来,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如灵活运用幽默,将相声、小品、评书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受汉语的幽默、丰富、博大精深,培养学生语文听力的同时,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我们让学生听相声《逗你玩》、《五官争功》;小品《打工奇遇》、《不差钱》等,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让学生对汉语言的谐音、双关、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语言的深层含义也有了初步认识,学生在笑声中提高了听力,集中了精神,课堂气氛立即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接受能力更强。如此,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都难了。
五、一味强调法
一味强调,并不是漫无目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技巧。要说服学生,改变他们的错误理解,首先应讨论学生爱钻牛角尖,且喜欢越钻越来劲儿,这时,不要先讨论我们都不同意的理解,要先强调,而且不停地强调我们所同意的理解,因为我们都在为同一个结论而努力。用强调作用迫使学生说“是”,从而一步一步使学生回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