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及其.PPT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及其.PPT

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 √ ) 【分析】地震震级的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一次地 震只有一个震级。影响烈度的因素除震级外,还与震源深浅、 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所以一次地震有 多个烈度。
2.干旱就是旱灾。( × ) 【分析】干旱是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 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只有干旱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 会失稳或资源破坏等,干旱才能形成旱灾。
地面上任何 一点到震中 的直线距离
震中 距
地质构造和 地面建筑
烈度
地震时地面 受到的影响 和破坏程度
②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 环太平洋地带。 (2)滑坡和泥石流。
类型
滑坡
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 岩体与土体,在 重 概念 力作用下沿一定滑
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
现象
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
分布
破碎、 _地_势_起_伏_较 大、植被覆盖较差
【解析】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 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黄土 的垂直节理发育,内部孔隙较大,在坡脚遭到人为作用而变陡, 或者发生暴雨时容易使黄土层发生崩塌。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 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 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 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图中显示黄土覆盖层 和基岩之间有明显的滑动面,特别是该区域降水较多,加之人 为开挖边坡的影响,从而导致滑坡发生。
2.读受不同海平面升高影响下某国土地变化图(图中虚线为 国界线),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A国水灾特别多的原因是什么? 2 分析该地区风暴潮比较严重的原因。 【解析】根据图中国界轮廓等相关信息可知,A为孟加拉国, 濒临孟加拉湾海域。第(1)题,从气候(降水)、地势、植 被等方面分析A国水灾多发的原因。第(2)题,该区域风暴潮 比较严重的原因与风力风向、地势、海湾特征、飓风等都有关 系。

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第1课 认识自然灾害(共16张PPT)

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第1课 认识自然灾害(共16张PPT)

一、认识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结构
知识链接
➢ 认识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类型、分布;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的关系
➢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气象灾害分析;地质灾害分析;生物灾害及其它自然灾害分 析
➢ 自然灾害与环境
自然灾害损失时空差异;我国不同区域的灾害差异分析
➢ 防灾与减灾
我国主要成就、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生活避灾常识
三、主要自然灾害的内涵和分布
➢ 海洋灾害
知识链接
类型
内涵
危害
分布
海啸 风暴潮
海底变动,水位落差形 人员伤亡;颠覆船只; 成巨浪,浅水区放大 摧毁港口;淹没沿海
低地,摧毁和破坏沿
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 引起海面升降
海建筑、城镇、村庄 和农田
沿海;地震带附近 沿海地区
赤潮
海水富营养化
藻类繁殖;水质下降; 水体含氧量下降,各 发达地区和国家沿海
问➢ 题泥 位石,可流能是会云引南发主泥要石的流自。然指灾出害铜,矿铜区矿可开能采引中发如泥果石水流土的保人持为措原施因落。实(4不分到)
((➢12))华 置主我北的要们春时考应旱间考该严较查认重长的知的。内哪年长容些份江有自,中哪然往下些灾往 游?害副 地考和热 区查防带 出的治高 现主的压 伏要知脊 旱方识停 时向和留 ,是原在 长什理_ 江么?_补_给_鄱阳(填湖甲频或率乙较)_位 (3)_自_然_灾(填害高和或防低治)的,学试习从的减重灾点角和度方提法出是农什业么抗?旱措施。(6 分)
二、初识自然灾害
知识链接
环境
资获 源取
影响
气象 灾害
干旱、洪涝、热带气 旋、大风、寒潮冰雹、 低温、冻害、雪灾、 干热风、龙卷风、雷 暴、沙尘暴、冻雨、 雾、连阴雨

完整防灾减灾ppt课件

完整防灾减灾ppt课件

PART 04
防灾减灾自救知识
Add your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content.Add your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Add your text content.
防灾减灾自救知识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预防为主,就是要把地震事件发生之后一时
的、被动的、消极的救灾活动,转变为地震事件发生之前长期的、主动的、积极的、全社会参与的防御行为。
而地震事件发生之前长期的、主动的、积极的、全社会参与的 防御行为的养成则是依靠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的形成和提高。 这就需要大量的、深入的、持久的、广泛的防震减灾的宣传和 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教育。我们说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 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 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 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 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 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

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
①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 ②造成城市、港口工程的破坏、船舶的毁坏等; ③导致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建筑物破坏等; ④影响沿海养殖业和海上捕捞业的发展。
(3)措施: ①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②建设沿海防护林; ③加固海堤等。
干旱 一、产生原因: 1.华北的春旱: 自然原因:①雨季未到,降水量少;
旱灾多发生在7—8月,故称“伏旱”,有 时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水电和城市供水
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桂西则以春旱为 主。沿海地区的旱灾频率与强度超过内陆
西南区
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害。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 伏旱发生在7—8月,以东部最为严重,四川盆地西部与 北部是夏旱(5—6月)出现的高频区
2.台风灾害 我国台风来自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空间分 布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
1.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 2.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 灾活动; 3.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
生物灾害 病害(农作物病害、森林病害) 虫害(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和鼠害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一是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 二是北半球中纬度自然灾害带
灾害带 位置
形成原因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地理背景 人文地理背景
分布广泛,国的山区,特
类型齐全,别是西南地区。 爆发频繁,在地域上有广 规模巨大 泛性和相对集
中性的分布特 点
西南 地区 为重 灾区
2.地质灾害多发区实例:西南地区 自然原因: ①构造活跃; ②地形复杂,地表不稳; ③水源充足,多暴雨。 人为原因: ①开发山区,破坏植被; ②建筑物、人、财产等趋于密集; ③建设者的防范意识和措施不到位; ④缺乏相应的灾害预警系统。
知识点三、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地理__选修5__自然灾害与防治(共239张ppt)优品课件

地理__选修5__自然灾害与防治(共239张ppt)优品课件

当堂训练 1.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 受灾体易损程度较大的是__西__坡__,原因是? 西坡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建筑用地,东坡的土 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同一次地震中建筑
(2)该城镇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_过__度__开_采__地__下_,水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是?
3.生物灾害:虫灾、蝗灾、鼠灾、生 物入侵
地震 泥石流 滑坡 崩塌 地裂缝 地面沉降 火山喷发
因异常地卷风 冰雹 冻害
因大气异常活动引起的
气象灾害
大雨或融雪 凌汛 海啸 风暴潮
因大气异常活动引起的 洪涝灾害
因海洋环境异常变化引起的 海洋(水文)灾害
目录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二、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 三、自然灾害的本质 四、自然灾害的分类 五、主要的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地 震 、滑 坡 、崩 塌 2.气、象泥灾害石:洪涝流、干、旱火、台山风、寒潮 3.生物灾害:虫灾、蝗灾、鼠灾、生物入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在 __自__然__界__发生的,对__人__类__生__命__和__财__产__ 构成危害的事件
思考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 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1. 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 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 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 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答: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对人 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
2. 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 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 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 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崩塌、滑坡、泥石流。
(2)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 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 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 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 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 (2)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 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主要有三种方式:
方式
改变地表环境,防 止或减轻自然灾害 的强度
可以阻隔或控制灾 害与人口、财产等 的直接相遇 可以改变财物等的 特性,提高抗灾性 能,减少灾害损失
2.自然灾害的特点 从空间分布看——广泛性与区域性。 从时间角度看——频繁性与不确定性、周期性与不 重复性。 从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看——联系性。 从所造成的危害看——不可避免性与可减轻性、严 重性。
例1:(2011·山东高考信息卷)读图,结合有关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 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4.主要海洋灾害
5.生物灾害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区域分布
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地 域差异大的特点。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如下图。
聚焦点一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1.自然灾害按成因和特点分成四类:气象灾害 (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地质灾害(地震、滑坡、 泥石流)、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生物灾 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
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植树造林,建设护坡工程,大型工程建设注 意保护植被;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防灾、减灾意识
• 2.中国的气象灾害 • (1)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及防御措施
形成原因 灾害特点
时空分布
对人类的 主要防御
影响
措施
台 风
热带、副热 带海区强烈 发展起来的 热带气旋
实例
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 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 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 全;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 击村庄和耕地
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工程及配套设施, 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防洪抗旱;加固 房屋,使之达到抗震要求
强风、特 大暴雨、 风暴潮, 易产生洪 涝灾害
夏秋季节,主 破坏农业、 要影响我国沿 交通、通 加强预报, 海地区,特别 信、公共 及早防护 是东南沿海 设施
强冷空气迅 寒 速入侵造成 潮 大范围的剧
烈降温
降温幅度 大、风力 强,影响 范围
冬半年,影响 范围大,除滇 南、青藏高原、强烈降温 台湾、海南外 造成冻害 其余地区均受 影响
二轮专题复习一、
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分布
1.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1)四个地震带 世界上经常发生地震的地点实际上都集中在一些带状区域,被 称为地震带。地震带往往与活动性很强的地质构造带一致。在全 球范围可以划分出四个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 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和大陆裂谷地震带,它们都与不同 类型的板块边界关系密切。
【技巧点拨】自然灾害成因的答题角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
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及地形对大气运动的影 响等方面;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滑 坡、泥石流多考查小区域,需在解读试题情境的基础 上结合内、外力作用综合分析。生物灾害多从气候变 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等方面回答。
洪 涝
暴雨、大暴 雨造成的地 表水泛滥
水位急涨, 大面积、 大量积水
夏 主 国 特 沿沿秋 要 别 海海季 影 是地节 响 东区, 我 南,洪 淹 和 施水 没 公 等冲 农 共毁 田 设、
加强防洪工 程建设,加 强绿化
• (3)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防灾与减灾
• 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 1.自然灾害的防御 • (1)非工程性防御: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
答案:(1)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样,每年均有不同 程度地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损害;其中以干旱灾害和 洪涝灾害最为严重。 (2)变化趋势:2004年以来,灾损面积对粮食总产量 的影响力下降。原因: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提高。
【技巧点拨】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 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主要有三个角度: 时间变化:(不同时间段)变化快慢 数值变化:升降、大小、高低等 空间变化:范围、面积、方向等 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常用描述方法: 先总后分法:分时间段、分区域 比较法:横向比较、纵向比较 极值法:最快最慢;最高最低
• (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 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 区别:“硬件”和“软件”的差别。
• 中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成因及防御 • 1.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影响 因素
危害
防御
气候条件:降水多,干湿季分明,多暴雨 地质条件: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构造复杂,构 造运动活跃,多地震 地貌条件: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 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开垦、开矿导致植物破坏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威胁铁路、公 路等交通干线
(1)说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构成的特点。 (2)分析2004年以后灾损面积大小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 力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解析】第(1)题,“构成”即比重,除了要求描述各 组成部分外,还需重点突出比重大的组成部分。判读 图1可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风雹、冷 冻、其他气象灾害等,推断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种类 多样;其中以干旱、洪涝灾害比重最大。第(2)题,首 先描述灾损面积与粮食总产量的相关性,即灾损面积 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在减小;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 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提高。
预报及时, 及早防护
形成原因
灾害特点
时空分布
对人类的 影响
主要防御 措施
长时期无降 大 水或降水异 干 常偏少造成 旱 空气干燥、
土壤缺水
大气缺少 春夏季节, 水汽,地 分布普遍, 表少水, 以我国的北 土地干燥, 方和西部最 严重缺水 为严重
保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 粮食减产, 加强防护林 人畜缺水 建设、加强 农田水利基 本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