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假设

合集下载

《精神分析理论》课件

《精神分析理论》课件

治疗理论
自由联想
治疗的一个主要手段是 让病人自由提及与身心 有关的任何事情,不加 干预地表达内心的忧虑 和冲突。
分析的目的和 过程
治疗的关键在于帮助病 人更好地理解自己,认 识到精神冲突的存在, 并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重要 概念之一,指的是病人 通过治疗关系与治疗师 的关系产生的赞誉、恶 感、依赖等情感交流。
冲突与防御机制
冲突是人类心灵中常见的现象,人们运用各种防御 机制来解决心理压力。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自我和超我
精神分析认为,人的个性是由本 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的。
本我:
是人类心灵中原始冲动、欲望和 需求的来源。
超我:
由道德标准和理想自我构成,是 人类道德行为的来源。
自我:
平衡本我和超我的需求,是人们 心理稳定的关键因素。
精神病理理论
1 父亲形象和嫉妒情结
2 恐惧与焦虑
精神分析认为,父母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恐惧和焦虑是人们常见的心理症状,有时可 以通过分析来缓解。
3 投射机制
4 分离与否认机制
投射机制是一种心理防御方式,人们会将自己的 想法和情感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
分离与否认机制是心理上的一种自我欺骗方式, 人们会将某些现实事件排除在心理之外。
终止分析
精神分析治疗必然要有 结束的时候,这中间需 要权衡多种因素。
小结
精神分析理论的贡献
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不仅深刻影 响了心理学的发展,也在心理治疗 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的争议
精神分析理论面临着很多争议,包 括其科学性和治疗效果等问题。
精神分析理论与现代心理学 的关系
虽然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超越了 精神分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在心 理学思考中仍然有其独特的地位。

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理论分析

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理论分析

心理咨询中常会用到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下面为大家介绍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1、分区观点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潜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两者之间有前意识为中介。

(1)意识:是当前注意到的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心理活动。

意识活动是遵循"现实原则"来行事的,即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界。

(2)前意识:即当前未曾注意到,但一经他人提醒或自己集中注意、努力回忆即可进入意识的心理活动,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3)潜意识:又译成无意识,是不能被人意识到的。

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

大部分的日常行为是受潜意识驱动的。

2、结构观点弗洛伊德将人从精神功能上分为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及超我。

本我:无意识的最深层,是生来即有的。

原我的内容除带有原始的、人类共有的特性外,还具有个体的特征。

原我是不顾及现实标准的,它只能通过自我间接地表现出来。

自我:是意识状态下的自己。

自我的功能主要有检查现实、适应环境、区分主观与客观的界线、控制情感及本能活动以及对体验进行综合判断。

超我:是在后天教育中形成的,具有自我控制与道德监察的功能。

超我也具有良心的含义,过强的超我易导致自责或过失感。

3.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强调幼年阶段不利的心理发展或挫折对人格特征及成年后心理疾病形成有重要影响。

从婴儿到成年性本能可以分为不同阶段。

(1)婴儿期(口欲望):其快乐来源为唇、口、手指头。

(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会出现反射性的代偿行为,如:酗酒、暴饮暴食)(2)幼儿期(肛欲期):此时的儿童在学习控制自己的排便,并由此接触到一些新的体验,例如自主与克制、占有与给出,也包括干净及条理性等体验。

(3)学前期(崇拜性器期):其快乐来源为生殖部位的刺激与幻想,恋母或恋父(4)青少年(潜伏期):儿童的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学习和游戏。

儿童的性本能大大降低,进入一个"性的沉寂"时期。

(5)成年(生殖期):开始对异性、社交活动、婚姻和成家以及职业感兴趣。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一)潜意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所谓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密防守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渗入到意识中。

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无论是正常人的言行举止还是心理疾病患者的怪异症状,以及人类的科学、艺术、宗教和文化活动,都受潜意识的影响和支配。

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而不是意识现象。

这与传统心理学强调意识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适成对照。

(二)精神分析的方法精神分析要研究潜意识现象,但是潜意识本身不能被直接认识,因此,必须通过一些独特的方法才能对它进行研究。

这些方法是: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法和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1、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感情经验。

然后,精神分析者根据患者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分析者和患者都认为找到了病根为止。

①心理学实验技术。

萌发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1879年由高尔顿首创。

有两种形式,不连续的自由联想和连续的自由联想。

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治疗方法。

让患者无拘无束地如实说出由刺激引起的、进入意识中的所有内容,诊疗者根据患者联想到的内容对其症状做出分析、解释、使患者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动和痛苦完全释放出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梦的解析法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潜意识愿望经过伪装后的象征性的满足。

为了揭示潜意识的愿望,他把梦境分为显梦和隐梦。

显梦是人们真实体验到的梦,隐梦是梦的真正意义。

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移情与反移情
分析移情
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将对过去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治疗师身上。
分析反移情
指治疗师对患者产生的情感反应,可能影响治疗师的判断和干预。
处理
治疗师需对移情和反移情进行识别、分析和处理,以保持中立和客 观的态度,并促进患者的心理成长和治疗进程。
04 精神分析的实践应用
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05 精神分析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精神分析面临的挑战
01
理论基础争议
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存在争议, 其假设和概念缺乏实证支持,导 致其科学性受到质疑。
02
治疗方法单一
03
治疗时间过长
精神分析治疗方法相对单一,对 于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患者可能不 够灵活和个性化。
精神分析治疗时间通常较长,需 要患者和医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 力,可能增加患者脱落的风险。
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01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神经症、 人格障碍、心境障碍等心理障碍进行深入分析和治疗。
02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关注患者的潜意识冲突和早期经验对当前 心理状态的影响,通过自由联想、释梦、移情与反移情等技术
,帮助患者解决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03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患者的情感表达和 自我觉察,促进患者的人格成长和心理成熟。
目的
02
通过自由联想,帮助患者挖掘潜意识中的冲突和心理创伤,从
而促进心理成长和治愈。
应用
03
自由联想常用于探索患者的童年经历、无意识的动机和情感等。
释梦
释梦
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手段,指对梦境进行解析,以揭示梦境背后的 潜意识内容。
目的
通过释梦,帮助患者理解梦境中的象征意义和无意识欲望,从而 促进心理治疗。

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主要观点

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主要观点

一、精神分析疗法1.理论基础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⑴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层次, 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各种心理冲突,虽然感知不到,但并未消失,而是潜伏在潜意识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某种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

⑵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假定人格是由3部分构成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作用是平衡的。

如果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⑶性欲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本能要使生命得以延续和不断发展,而死本能要使生命回复到无机状态,两种本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命就在它们的冲突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⑷神经症的精神病理学,弗洛伊德把焦虑视为理解神经症的关键所在,为防止焦虑的加剧,就要设法干预、抑制或消除本能的冲动。

2.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

也就是说,潜意识中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日后发病的根源。

3.心理治疗的原理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成为意识的东西。

治疗者启发来访者重新认识。

这些经验,并加以分析、解释,使来访者获得一种情感体验的领悟。

来访者一旦洞悉问题的根源,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有所了解,特别是明了到潜抑的欲望、隐藏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节等,就有可能去正视冲突和焦虑,摆脱情感的羁绊,理智地对待他们,症状也会随即消失。

4.心理治疗的方法⑴梦的分析。

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精神分析发展理论——弗洛伊德、霍妮、埃里克森(整理笔记)

精神分析发展理论——弗洛伊德、霍妮、埃里克森(整理笔记)

一、理论背景精神分析学说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更是一种心理学的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是莱布尼茨、赫尔巴特的心理哲学和叔本华、尼采的反理性哲学与精神病医学临床实验相结合的产物。

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无意识和本能的来源:(一)无意识的来源1.莱布尼茨。

德国心理学奠基人、哲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客观存在的、能活动(即有意识)的实体,是由单子组成的,单子是一切实体的元素,类似于知觉。

单子不生、不灭、不变,依其本性的规律不加外力而永行不息。

它们间的和谐,预先存在于单子的法则之内,单子的发展是一种明了化的过程,即一些不明了的知觉逐渐向明了的知觉发展,所以实体表现出活动的等差,也就是意识的等差。

低级的为微觉,微觉是无意识的,如一滴水的知觉,是无意识的知觉,知觉继续发展为意识的实现,便成了统觉。

2.赫尔巴特。

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认为心理学就是观念的静力学和动力学。

他从联想主义观点以及力学的引力和斥力的原理出发,认为观念不仅相互吸引,而且互相排斥,观点联结的方式是融合和复合。

此外,他在莱布尼兹的微觉统觉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意识阈”与“统觉团”的概念。

认为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意识阈”这道门槛。

而任何观念要想进入意识内部,必须与意识内原有观念的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而降入无意识内,意识阈随着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转化而变化。

不同的是莱布尼茨关于无意识的观念倾向于纯粹的描述,认为有些观念为人“意识到”,有些观念不被人意识到,即为无意识;而赫尔巴特认为存在着一个叫做无意识的心理区域。

(二)本能的来源如果说,意识和无疑是属于心理形态的问题,那么,本能则属于心理动力的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一种或多种生理本能所驱动,通过某种行为方式降低生理张力。

最基本的本能是自我本能与性本能。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精神分析理论既涉与正常心理机能,也涉与病理心理功能。

认清这一点非常重要。

但是,精神分析又不仅仅只是一种精神病理学的理论而已,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治疗精神疾病或心理异常。

精神分析的两个基本假设——(1)心理决定论原则(心理命定论、因果论)。

即,心理现象与我们的躯体现象一样,没有任何事情是偶然的或碰巧发生的。

一个人的现在是由其童年经历决定的。

早年形成的内心世界影响一个人今后的现实人际关系,成人以后的行为方式与我们的童年成长经历有密切关系。

这个原则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探讨人类正常心理与病理心理方面,都从本质上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心理现象,如遗忘、失误、梦等,都不是偶然发生的。

每一种神经症症状,不管其性质如何,都是由其他心理历程引起的。

尽管病人本人常常把症状看得与自己毫不相干,与自己心理生活没有联系,实际上这些症状与其他心理历程是有关联的,而且可以得到证实。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非常关注过去的成长经历,过去的呈现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他的现在,以便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所以精神分析也是关注现在和未来的。

(2)意识是一种特殊的、非同寻常的心理过程。

亦即,潜意识心理历程在正常与变态心理机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优势,并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里强调的是潜意识的作用。

心理机能的绝大部分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而意识则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而不是寻常的)心理机能。

弗洛伊德心理学是——人格心理学、动力心理学、无意识心理学、梦心理学、性心理学。

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人性。

人格心理学——弗洛伊德将人的整个精神状态视为一个系统,称为人格。

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结构组成,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

生化系统是客观的,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人的精神系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能够体验到,比如痛苦,紧X,烦恼,忧郁等等。

把人格分为三个结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的整体,是理解人格的手段和目的,不是说我们就有三个我。

本我,是人先天具有的心理过程,是人的精神结构最底层的,它的唯一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机体的紧X以获得满足和快乐,紧X是痛苦的,人类的快乐就是紧X的消除和能量的释放,痛苦和快乐是一个分币的两面,痛并快乐着,拒绝痛苦和紧X,我们就不会体验到快乐和满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除紧X来获得满足是我们寻求的方向。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它有以下几种基本理论:一、精神层次理论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

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

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二、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评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理论价值

评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理论价值

评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理论价值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依德创立的。

同时,他把精神分析的理论运用于文艺,创立了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这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流派。

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依德和荣格。

后期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和法国心理学家拉康。

一、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1、泛性论在弗洛依德的理论中,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 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 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 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 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

对于这种观点我们本着扬弃的态度,既不必迷恋信仰, 也不应做简单的否定。

我们可以运用弗洛伊德的这个理论来解释种种典型的设计现象:运用性表达来唤起受众的某种心理情绪。

2、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它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物,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包括是被压抑、摈斥于一时之外的人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心理能力。

本我也是本能冲动的根源,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不顾一切的要寻求满足和快感,这种快乐特别指性、生理和情感快乐。

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

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

自我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从本我那儿分化出来的。

当本我的要求与现实相抵触而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了自我。

自我本身没有能量,它的动力来自本我。

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自我的职责是在本我与外部现实之间进行调节,对本我的要求进行修改,使之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得到满足。

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

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精神分析主要理论

精神分析主要理论

精神分析主要理论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是奥地利医学家S.弗洛伊德创建的治疗神经症的一种方法。

其理论的中心概念是无意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欲望和冲突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仍影响着意识,并可表现为神经症症状。

弗洛伊德的理论可分为两个时期,早期理论一般指他在1920年以前的精神分析理论。

主要包括:①意识和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3 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指个人目前意识到的一切。

前意识指虽非目前意识到的但可以通过回忆而变为意识内容的一切。

无意识则指被压抑而不能通过回忆再召唤到意识中的一切;这通常是不为社会规范所容的欲望。

②压抑和抵抗。

人的某些本能欲望常常是不被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所容的。

因此,欲望与规范就产生激烈的斗争,往往是欲望迁就规范受到压抑。

由于压抑的无意识欲望不能闯进意识域里来,患者难以联想起自己的隐私这种现象,弗氏称为抵抗或抗拒。

③泛性论。

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一切行为动机,都有性的色彩,都受性本能冲动的支配。

神经症的产生,就是由于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的结果。

精神分析理论指出,在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这种潜力常驱使人去追求快感。

这种潜力被叫做里比多,又称性力。

里比多的发展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以及生殖期等。

④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

人的行为受本能的支配,但同时又要受现实的限制。

因此,人的心理也就有两种系统,每种系统各受特殊的原则支配。

第一种系统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形成于婴儿期;第二种系统除受快乐原则支配以外,还受现实原则支配,形成于婴儿期以后。

1920年以后,弗洛伊德对他的理论开始作了一些比较大的修正。

形成了他的后期理论。

主要包括:①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虽然各有不同的目的,但最后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

因此,他把它们联成一体,称为生存本能。

为了与生存本能形成两极性,于是他又假设了一个死亡本能。

死亡本能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现为一种自杀的欲望。

精神分析理论概述完全版

精神分析理论概述完全版

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
(2)人格结构:1923年提出。 本我(id),是由原始纯正地道的本能能量组成。快乐-痛苦原则。 初生的婴儿只有本我。先天遗传的。是能量的源泉,是内驱力的基 地。出生时就有的。
初级思维过程:是心理结构起作用的原始方式。立刻满足,不区分 对象与方式,具有强制性。是儿童正常的心理功能,是儿童的意识, 是成年人的潜意识,是成年人的病理心理活动。 幽默是初级过程的直接显现。 精神病不是初级过程的表现,而是缺乏或者未出现次级过程的表现。 没有时间感。
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
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
肛欲期anal stage:1-2岁。形成自主控制。强迫, 清洁等。形成肛门排出型性格或肛门滞留型性格。
反权威:反对控制,故意弄脏。 爱清洁、怕脏 吝啬:收集 病理情况:强迫症,强迫人格(理智化,僵化刻板的人格, 追求完美)。
性心理发展阶段
肛欲期(分离-个体化): 两难期
• 愤怒、憎恨、敌意、攻击、挑衅 • 遵从/违抗,整洁/肮脏,保留/给予,守时/拖拉, • 自在/羞涩,放肆/自控,施虐/受虐 • (弱小感、无助感,依恋、自主控制、被动、
理想化,自我贬低,投射性认同)
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
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 男性生殖器崇拜期, 俄底浦斯期oedipus stage: 3-5岁。
自我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现实检验能力,区分 自我与非我的界线。区别环境刺激与自我的愿望 或想象的能力。 协调本我与超我,处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 现实检验能力的起点:妈妈的乳房的出现是不受 自己意志控制的,而吃手是受自我意志控制的。 I=Mine=myself=my body+mind
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
生殖期:12岁以后。进入青春期和生育阶段。形成以 生殖器为主要来源的性快感区。完成成人社会化过程。

心理学之精神分析法

心理学之精神分析法

防御机制理论
总结词
防御机制理论是指个体在面对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时,会采取一系列心理策略来自我保护。
详细描述
防御机制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个体面临强烈的情感压力时,会自动采取一些心理策略来减轻焦虑 和恐惧。常见的防御机制包括否认、压抑、投射、反向形成等。这些机制可以帮助个体暂时缓解情绪 压力,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
通过分析解释,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 心理动态和内在需求,促进自我觉察 和成长。
04 精神分析法的贡献与争议
对心理学的贡献
01
揭示无意识过程
精神分析法揭示了人类心理的无 意识过程,揭示了潜藏在个体行 为背后的动机和欲望。
02
促进自我意识
03
发展治疗技术
精神分析法鼓励个体深入探索自 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我意识和 自我认知。
释梦
01
02
03
释梦
通过对梦境的解析,揭示 梦境背后的潜意识欲望、 冲突和情感。
目的
梦境是人类内心深处的反 映,通过释梦可以深入了 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内在 需求。
注意事项
释梦需要结合患者的文化 背景、生活经历和心理状 态进行综合分析,以准确 理解梦境的含义。
分析阻抗
分析阻抗
指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对 某些话题或情感的回避、 抵抗或抵制。
教育与家庭
精神分析法的理论也可以应用于 教育和家庭领域,帮助家长和教 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 需求和发展阶段。
02 精神分析法的主要理论
潜意识理论
总结词
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法的核心,它认为人的许多行为和思想是由潜意识驱动的,潜意识中隐藏着个体的欲望、 冲动和情感。
详细描述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潜意识是心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包含了大量的本能冲动和被压抑的欲望。这些欲望 和冲动在正常情况下无法被意识到,但在特定条件下,如梦境、口误、失言等,可能会浮现到意识层面。潜意识 理论认为,许多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都与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动有关。

4 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理论

4 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理论
儿童进入潜伏期,他们的性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 滞或退化的现象。这时期的儿童学会了要兼顾快乐 原则和现实原则。这一进步的积极意义是儿童学会 了道德观念,培养了羞耻的情感。它的消极意义是 压抑作用开始启动,早年的一些性的欲望由于与道 德、习俗、宗教、文化等不相容而被压抑到潜意识 之中。因此,6岁以后的儿童很少再有性欲的表现。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 发展理论体系及观点
4.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3)前生殖器期(3-6岁)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这时已经有了“性生活”,主要指的
是儿童依恋异性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和伊
莱克特拉(恋父情结)。p86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 发展理论体系及观点
4.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4)潜伏期(6-11岁)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 发展理论体系及观点
4.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2)肛门期(1-3岁)
除吸吮外,儿童最感兴趣的是排泄。排泄时所产生的轻 松的快感,使儿童进一步注意到自己的身体,注意到生 殖器官。 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明显地带有性欲的色彩。但这个时 期尚不属于生殖器期,因为占优势的不是生殖器的本能, 而是肛门的本能 。p86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 发展理论体系及观点
6.弗洛伊德的方法论
总之,弗洛伊德的方法是认真地倾听病人的谈话, 通过把病人潜意识中的欲望和观念提到意识的平面, 使以往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势力与留在意识平面上的 势力在同一场所“相遇“,从而分析出问题的症结。 p92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 发展理论体系及观点
(二)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 1.童年经验的重要性
4.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以上是弗洛伊德学说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我们 可以看出,①心理发展是有阶段的;②心理的发展是有 其生理基础的,性欲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③ 儿童早期的性经验与家长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家长的 教养态度和方法对儿童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揭示,反映了在常态情 况下,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趋势。但在个体的发展过程 中,来自各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心理性欲的发展偏离 常态,于是出现了力比多的非常态发展形态:停滞和退 化。

精神分析的个案概念化

精神分析的个案概念化

精神分析的个案概念化一、定义精神动力学的个案概念化就是用一整套相互关联的动力学(本能、人格结构、潜意识理论及现代版的内容)假设,来描述个案表现,描述个案三方面内容:童年的创伤体验、早年的功能丧失,成年对童年创伤的恐惧(意识和潜意识)。

精神动力学个案概念化最终的目标是:帮助来访者识别过去是如何影响现在的。

潜意识的症结是如何形成的。

二、个案概念化框架个案概念化后就会形成一个案例的框架,此框架包含四点内容:1、确定治疗目标与来访者商定的来访者来治疗的目标是什么?咨询师认为他是什么问题?经过协调确定治疗目标。

2、形成初步假设治疗目标和和咨询师的初步假设是分不开。

有治疗目标就会有诊断,治疗是跟着诊断走的,只有咨询师认为来访者是什么问题,咨询师才会治疗什么。

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问题给出一个初步的假设,先试着开始工作,这是一个一边做,一边证实或证伪的过程。

即使一头雾水,也需先设一个假设。

从所有可能性中挑一个最有可能的开始动工。

因为事情总是在变化的。

3、推断形成过程推断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先要找到一个童年的创伤,再找出是这个创伤是怎样造成障碍的。

4、提出干预方法个案概念化主要侧重诊断,然后就部分开始治疗,用治疗来来证明诊断。

通常诊断正确,治疗已对了一半了。

以上这四个步骤不停地循环做,做得越多,相互关联越强,就越能针对目标解决问题三、个案报告的特征个案报告是通过文字将咨询师对来访者个案概念化来成形化,文字化。

写个案报告时,需包括定义目标、框架,个案报告需要夹叙夹议,个案控告包括过程记录及案情记录。

案情记录:指来访者在咨询过程所说的内容、描写的事实,像写一本小说,只有小说中的人物,没有作者。

过程记录:是咨询师观察到的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行为、反应及咨询师自己的感受反应。

如来访者在哪个时候咨询师觉得来访者不高兴,哪个时候来访者不想来,哪个时候来访者希望师怎么对待他。

是双人的互动的过程。

例:来访者迟到20分钟,我按时结束了。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引言精神分析是由维也纳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它基于认为人类心理活动主要受到潜意识的影响的假设。

精神分析的目标是让患者增加对自己内心和行为的意识,并通过解决潜意识冲突来减轻精神痛苦。

本文将介绍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精神结构精神分析认为人的精神结构由三个互相交互的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个体的原始和无意识部分,包括各种欲望、本能和冲动。

本我根据快乐原则寻求满足,不考虑现实的制约。

•自我是主要的现实感知和决策的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个体的理性和规则。

自我试图平衡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通过现实原则寻求满足。

•超我是个体内化的父母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部分。

超我代表着道德和理想,会对自我施加压力以遵循道德规范。

潜意识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个体不容易察觉的意识内容。

潜意识包括被压抑的冲突和欲望,以及个体的不愿意或无法意识到的记忆和情感。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内容可以通过解析的方法揭示出来。

解析是指通过分析个体的言谈、梦境、自由联想等来推断个体的潜意识内容。

通过解析潜意识的内容,个体可以增加对自己的理解,从而解决潜意识冲突。

神经症和防卫机制在精神分析中,神经症被视为本我、超我和自我之间冲突的结果。

个体通过运用防卫机制来应对潜意识冲突,以减轻心理痛苦。

常见的防卫机制包括: - 压抑:将不愉快的冲动、欲望或记忆推入潜意识中。

- 否认:拒绝承认现实或心理冲突的存在。

- 投射:将个体自身的欲望或冲动归因于外部对象。

- 转移:将情感或欲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 反应形成:通过采取相反的行为或情感来掩盖潜意识冲突。

精神分析治疗精神分析治疗通常包括面对面的交流和自由联想。

患者被鼓励自由表达他们的思维、感受和梦境,同时分析师会试图解析其中的潜意识内容。

治疗的目标是让患者对潜意识冲突有更多的认识,并通过人际关系和情感体验来解决这些冲突。

治疗的过程可能会经历多个阶段,包括剖析、逐渐解构防卫机制和重建自我等。

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பைடு நூலகம்
(优选)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二、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
(一)意识——无意识理论
意识: 是人能直接感知的心理部分 。
无意识:
静态的:指潜藏的、无法被察觉的 思想或观念。
动态的:指潜在的、无法被察觉的 心理活动。
无意识的内容大多与人的本能欲 望、非道德的冲动相联系。
前意识:
存在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前意识的 内容可以通过仔细回忆、提醒进入到意识 中去。
内容:理性和审慎
作用:反映客观现实和内心世 界的要求。
行事原则: “现实的原则” 。
“一仆三主” :超我、本我和 现实。
性质:属意识结构部分。
本我、超我、现实
矛盾冲突
自我
焦虑 降低焦虑
心理防御机制
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无意识)
①压抑:将一些为超我所不容的冲动、 欲望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人不能意 识到其存在。(逐出、遏制)
⑾代偿:身体或心理上有缺陷的人在其他 方面力争得到发展,以解除这些缺陷带来 的痛苦。
⑿转化:即躯体化,指把心理上的痛苦焦虑 变为躯体症状,从而避开了直接的焦虑痛 苦体验。
3、人格发展理论(心理—性欲理论) 1)性的含义(泛性论)
广义的,不仅指两性的性生活,还 包括广泛的身体快感。
追求快感是一切生物的天性,而一 切快感都直接间接地与性有联系。
③性蕾期(又名性器期,3—6岁),儿童开始把性爱转向外界,产生了对异性父母的爱恋,即俄迪浦斯情结(恋母情结)和对同性双亲的嫉 妒。 ①口腔期(又名自恋期,0一1.
②肛门期(1.5~3岁),幼儿喜欢 通过延迟或延长排便时间来获取 性的愉悦。 肛门性格特征:
整洁
吝啬
固执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三个假设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三个假设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三个假设经典精神分析,并不属于实证科学的范畴,是建立于表面上比较主观的个案经验和观察材料的基础之上的,它建立在以下三个假设之上,即“潜意识决定论”、“童年决定论”和““性’决定论”1.“潜意识决定论”包含着这样的含义,相对于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人的可见的心理活动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大部分的决定性的心理活动,是潜伏在内心的“冰山”深处的、是不被人的意识所察觉的。

这部分不被人的意识所察觉的心理活动,就被称为潜意识。

而人的行为和情感,在根本上,又恰恰是被潜意识所左右、所决定的。

换句话说,从本质上讲,人的意识并不是人的主人,意识是潜意识的奴隶。

弗洛伊德的这个假设具有颠覆性,它向人的自恋提出了挑战:“人既不是宇宙的主宰,也不是生物界的主宰,甚至也不是自己的主宰,人只是被看不见的潜意识暗流推动着的、不知道会去向何方的一叶小舟。

”从潜意识的角度,考虑人的心理活动,是精神分析流派的一个基本特征。

2.“童年决定论”童年决定论,是潜意识决定论的延续。

把潜意识比喻为冰山的角,并非确定潜意识在某一固定的解剖区域,而是为了形容潜意识的不可见和潜意识的无法意识,我们谈到潜意识的时候,更多的是从功能的层面。

从功能的角度讲,潜意识代表那些比较本能的、自动的、历史的功能,是一些比较固化的情感反应模式。

或者,简化地说:潜意识的那些功能,是一些本能的和(或)形成的历史很长的自动情感与行为反应模式,而据推测,这些反应模式大部分形成于5岁之前的童年阶段,据说,在5岁之前,有将近80%的潜意识已经形成。

它们是本能反应与童年期成长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基本固定下来,在遇见与童年相似的情感情景的时候,就会迅速激发出相应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情感反应迅速。

这种功能大概来源于“丛林原则”,动物在丛林中相遇的时候,必须即刻判断出敌友,如果稍有“思考的迟疑”,就会被凶猛的动物吞噬。

也正是由于这个特征,才会有一见如故、一见倾心这种表面看来极不合逻辑的现象。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6大假说小阳制作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6大假说小阳制作

本我
• 它不被个体察觉,以快乐原则所支配,它 不理会任何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 无节制的追求自身满足而无视任何后果。
自我
• 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 它的任务是了解现实,让我们对身处的环 境做出合理的反应。
超我
• 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在成长过 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 环境的价值观念形成。它的特点是追求完 美,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
压抑 认同 反Biblioteka 形成倒退 自我防御机制投射
合理化
否认
升华
移置
压抑
反向形成 投射 否认 移置 升华
将不能接受的欲望、情感放逐到潜意识去,不被察觉 采取与动机相反的行为来防止自认为不好的动机外露 把自己不被社会认同的行为归咎他人 承认引起自己痛苦和焦虑事实的存在 将对某物的情绪反应转移对象 将冲动转移到社会的赞许面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6大假说
主讲:阳贝珏
假说1: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 在我们内心隐藏着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空 间,意识犹如浮在表面的冰山一角,隐没 在水下的那片庞然大物就是潜意识,而连 接意识和无意识的成面就是前意识。

意识
• 就是能被我们本体所察觉的心理活动。当 我们脑海中属于意识的东西不被我们注意 时,就会暂存在前意识里,也就是常说的 “短暂性遗忘”。

前意识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当守门人,前 意识严密看守通往意识的大门。把入侵意 识的欲望、情感属于无意识的东西拒之门 外。 • 如果前意识放松了警惕,就会让乔装打扮 的潜意识渗透。生活中,一些人醉酒后会 出现大哭、大闹、述说心中隐藏已久的苦 闷。 •
意识的“守门人”
假说2:生本能与死本能
生本能
母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页/共8页
三“我”的关系
三者不断交互影响,自我和本我的 关系如同骑马者和马的关系,马提供了 运动的力量,而骑马者则指导、决定着 马的方向。本我是求生存的必要源动力, 超我在监控个体按社会道德标准行事; 而自我对上按照超我的要求去做,对下 吸取本我的动力,调整其冲动欲望,对 外适应现实环境,对内调节心理的平衡。 当三种力量不能保持动态平衡时,将会 导致心理失衡。
第8页/共8页

(S.Freud,1856—1939)
第4页/共8页
二、弗洛伊德理论的假设
(一)意识与无意识
无意识(潜意识): 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 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 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 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人 类道德不允许的原始的本能的 冲动和本能的欲望)
意识只不过是我们心理活动的冰山 一角,而无意识才是隐藏着的巨大
——精神分析是以关注人的 无意识,探究人行为背后深层 次动机与原因的一系列学说的 总称。内部有许多分支学派。
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人际关系学派:沙利文 社会文化学派:霍尼 弗洛姆 新精神分析:拉康
第3页/共8页
第一节 经典精神分析
• 一、弗洛伊德生平及思想简介
• 推荐书目: • 《梦的解析》 • 《精神分析引论》 • 《文学与艺术》 • 《弗洛伊德人格哲学》 •
第一篇 人类行为理论基础
第1页/共8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流派
一、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二、认知学派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第2页/共8页
第一章 精神分析理论
• 精神分析总论
冰山——弗洛伊德
第5页/共8页
无意识中有什么?
——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 本能)、欲望(性欲)冲 动 那些不被我们社会文明允许的和不被个人道德接受的本 能冲动,被压抑到了无意识中。 但是这些本能冲动并没有消失, 具有巨大的能量并寻找着发泄口, “就像一口沸腾着的大锅”。
如何了解无意识?
——梦、口误、遗忘、敏感性 反应、下意识动作等
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才是人类行为
的原初动力
第6页/共8页
(二)人格结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道德理想我。由理想自我和道德化的自我 (良心)组成。其特点是:意识的, 遵循道德/完美原则。
心理社会我。现实化了的本能,从本我 中发展出来;其特点是:意识(合乎 逻辑)的,遵循现实性原则
• 生物本能我。人格中最原始和最不易
把握的部分,是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 冲动,争取最大快乐和最小痛苦;其 特点是:无意识的、无理性的,遵循 快乐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