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出塞
《出塞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出塞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出塞二首》是一首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也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出塞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出塞二首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
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声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注释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翻过阴山。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
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震:响。
赏析其一这是一首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也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出塞二首解读
《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组边塞诗。
第一首诗描绘了边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担忧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第二首诗则更加具体地描述了战争的场面和将士们的英勇形象,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在第一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担忧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诗中提到“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口,点明了边疆的历史渊源和历史背景。
接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和期望,希望有英勇的将领能够守卫边疆,不让敌人越过阴山侵犯中国。
第二首诗则更加具体地描述了战争的场面和将士们的英勇形象。
诗中描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生动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充分表现了胜利者的骄傲神态。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总体来说,《出塞二首》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担忧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同时也表现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组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年级语文《出塞》
三年级语文《出塞》1. 引言《出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首脍炙人口的古文,作者王昌龄是唐代著名诗人。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时期北方的边塞景色和守边军人的生活,通过对塞外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士兵心情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千里塞外边关守备困苦生活的思考与赞美。
本文将从字词解释、诗歌解读、背景介绍和作品评价等方面对《出塞》进行分析。
2. 字词解释•出塞:指士兵离开边塞巡防,奔赴战场。
•纷纷:形容事物密集、连绵不断。
•车声:指边塞上的车马声。
•劲草:指坚韧而高耸的草木。
•白草河上:指位于边塞的一条河流。
•昔时:过去的时光。
•战士:指守边的士兵。
•官军:指朝廷派来的军队。
•夜深:指夜晚时间很晚。
•青海头:指山中的青色天空。
•茫茫:形容视野辽阔。
•汉家:指中国。
3. 诗歌解读《出塞》一共有8个句子,描绘了戍边士兵离开边塞的场景。
从字词解释中可以看出,诗中用意象描绘边塞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士兵辛苦生活的赞美和关切之情。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两句句子通过运用历史典故,指代了秦朝和汉朝,表示此时在边塞守卫的戍边士兵,就像过去的戍卒一样,辛苦地守护着边疆,远离家乡。
并且,通过“长征”一词,也暗示了士兵们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旅程。
接下来的句子“但将旧物表深情,千里隔层山。
”表达了作者对士兵们的深情厚意,将“旧物”比喻为士兵们之前所生活的那片土地,表达了思念之情。
“云萝共蔽野,雪虐飞狐狸。
”这两句以典型的写景手法,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
草木被积雪覆盖,雪花中的狐狸四处飞奔。
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诗人传递出寒冷气氛,以及自然环境恶劣的信息。
“身若飞电心如石,瞿唐瀚海愁茫茫。
”这两句表达了士兵们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他们面对辽阔无边的沙漠和深渊时所感受到的无尽忧愁。
4. 背景介绍《出塞》是王昌龄创作于唐代时期的一首边塞诗。
唐朝时期,中国北方边境常常受到外族侵扰,为了保卫国家的疆土,朝廷派遣大批军队驻扎在边塞。
而这些士兵需要长年守卫边疆,离开自己的家乡,为国家安全付出巨大的牺牲。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05古诗二首 出塞 凉州词|湘教版
远眺黄河、孤城 环境
开阔、豁达的胸怀
近听羌笛声 心理
讨论 读了这首诗,你最想对为国戍 边的将士说些什么?
比一比,再组词。
秦( 须( 孤( 度(
) ) ) )
泰( 需( 狐( 渡(
) ) ) )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长征(chánɡ zhǎnɡ) 人未还(hái huán) 度阴山(dù dòu)
凉 州 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又名 凉 州 词 《凉州歌》。为当时 [唐]王之涣 流行的一种曲子 (《凉州词》)配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 唱词。凉州词在唐代 一片孤城万仞山。 是乐府的常见曲名, 羌笛何须怨杨柳, 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之 春风不度玉门关。 事。
王之涣,字季凌,盛唐 著名诗人。他的诗用词十分 朴实,意境却极为深远,令 人回味无穷。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曲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结 束
5 古诗两首
●出塞 ●凉州 词 ●练习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古代乐府 即秦汉时的 中的一种军歌。塞, 出 塞 [唐]王昌龄 明月,秦汉时的 指边境上险要的地方。 关塞。意思是说, “出塞”,就是到边 在漫长的边防线 秦时明月汉时关, 防线上去戍守边疆。 上,一直没有停 万里长征人未还。 止过战争。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羌笛(jiānɡ qiānɡ) 凉州词(niánɡ liánɡ) 白云间(jiān j仞山
出塞二首的原文注释及赏析
出塞二首的原文注释及赏析原文: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山。
注释: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经常用的题目。
塞(sài):边关,边塞2.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互文修辞,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龙城”:地名,是古代匈奴圣地。
汉朝大将*卫青曾奇袭击龙城,最后与匈奴作战七战七胜。
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5.胡马:指胡人的战马。
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6.*山:山名,指*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时常从这里开始南下骚扰侵占中原地区,也是卫青坟冢的模样。
7.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8.度:越过。
译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可是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还没有回来。
要是飞将*李广和大将*卫青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队翻过*山。
韵译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山。
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山”,这两句诗意思是说:只要有卫青李广这样英勇善战、忠心为国的统帅来镇守边庭,外敌就不敢轻举妄动。
这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无能的不满。
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本诗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
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
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
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
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
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
05古诗二首出塞凉州词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古意》)
2020/9/15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又名《 凉州歌》。为当时流 行的一种曲子(《凉
凉州词 [唐]王之涣
州凉的塞词州常军》词见旅)在曲生配唐名活的代,之唱是多事词乐写。。府边黄一羌春河片笛风远孤何不上城须度白万怨玉云仞杨门间山柳关,。 ,。
读了这两 句诗,你的眼 前仿佛出现了 什么画面?
凉州词
黄河远上 [唐]王之涣
:远望黄河的
孤城:指源头。来自黄河远上白云间, 孤零零的戍边
一片孤城万仞山。 的城堡。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曲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05古诗二首出塞凉州词
2020/9/15
2020/9/15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古代乐府
中的一种军歌。塞, 出 塞
即秦汉时的
指边境上险要的地方[唐]王昌龄 明月,秦汉时的
。“出塞”,就是到边
关塞。意思是说
防线上去戍守边疆秦。时明月汉时关,,在漫长的边防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远眺黄河、孤城 环境
你从“何 须怨”中体验 到了怎样的
凉州词 [唐]王之涣
情怀?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出塞古诗及诗意
出塞古诗及诗意# 出塞(唐·王昌龄)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衍生注释:1. “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关隘。
明月和关隘都是边疆的典型意象,这里暗示了边疆战事自秦汉以来就不断延续。
2. “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极言征战路途遥远。
人未还,说明众多出征的战士都没能归来,反映出战争的残酷和漫长。
3. “但使龙城飞将在”:但使,表示只要。
龙城飞将,一种说法是指卫青,他曾奇袭龙城;另一种说法是指李广,被匈奴称为“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4. “不教胡马度阴山”:不教,不让。
胡马,指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
阴山,在今内蒙古中部,是古代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
二、赏析:这首诗开篇就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又略带苍凉的意境。
那一轮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那关隘,也依然矗立,可是时光流转,战争却从未停止。
“万里长征人未还”,短短七个字,道尽了战争中无数士兵的悲惨命运,离乡万里,战死沙场,回不了故乡,让人不禁心生悲戚。
而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发出感慨,如果有像龙城飞将那样的英雄在世,就不会让敌人的骑兵越过阴山。
这不仅是对古代名将的缅怀,更是对当时边疆安稳的渴望。
诗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现实的忧虑,体现出诗人对边疆战事的深切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
三、作者介绍: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他的诗以七绝见长,多写边塞、送别、闺怨等题材。
王昌龄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但在诗歌创作上却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他的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许多作品都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
四、运用片段:我和朋友一起去参观历史博物馆,看到那些古代的兵器和边塞的地图时,我突然就想起了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我对朋友说:“你看啊,这些东西仿佛在诉说着古代边疆战争的故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出塞》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出塞》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活作了⾼度的艺术概括,慨叹边战不断以及国⽆良将,反映出⼈民要求平息边患享受安定⽣活的美好愿望。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出塞》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出塞》原⽂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汉时关, 万⾥长征⼈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
注释: 出塞:出关,出征。
秦时明⽉汉时关:互⽂见义,秦汉时代的明⽉和雄关,即明⽉和雄关依然和秦汉时代⼀样。
万⾥长征⼈未还:出关万⾥参加远地征戍的⼈都没有回来。
但使:只要。
龙城:指卢龙城,⼀作“卢城”,在今河北省喜峰⼝长城附近⼀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
飞将:指西汉名将李⼴,曾任右北平太守,治卢龙县。
⼀说指西汉名将卫青。
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昆仑⼭的北⽀,在今内蒙古⾃治区中部。
译⽂: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征⼈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如今还在,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
【篇⼆】⼩学三年级语⽂《出塞》教案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阅读要个性化。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的搜集整理资料、品读吟诵、拓展想象的能⼒,使学⽣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读出⾃⼰的理解,读出⾃⼰的体验,读中感悟,读中欣赏,激发学⽣热爱我国古⽼、灿烂的⽂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培养学⽣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平息战事的感情。
2、过程与⽅法: (1)以朗读、背诵的⽅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学⽣能够通过交流、研讨了解诗歌的⼤意,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起学⽣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热爱我们伟⼤祖国的灿烂⽂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骄傲⾃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出塞》PPT课件
任选其中一个角色进行交流
•
假如你就是将士们,仰望明月心 中会想些什么? 假如你就是将士们的父母、妻子、 姐妹兄弟或者儿子,仰望明月心中会 想些什么?
•
品读第三四行诗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教/胡马/度阴山。
(jiào) (huán)
(j: 只要。 2、龙城: 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不教: 不让。 4、胡马: 指胡人的军队。 越过。 阴山山脉,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 6、阴山: 中原。 5、度:
品读第一二行诗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6 战争
古诗二首 《出塞》
王昌龄
出 塞
去戍守边疆要塞
王昌龄
•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 “诗家天子” • “七绝圣手 • 有《王昌龄集》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jiào) (huán)
(jiàng)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出塞》原文及翻译赏析
《出塞》原文及翻译赏析《出塞》原文及翻译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出塞》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古诗简介《出塞》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诗人徐锡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作于一九零六年春。
作品在艺术上继承了唐代边塞诗的风格,具有豪迈雄浑的特色。
描写将士的边塞生活。
这首诗通过拟写出征者的豪壮心情,表达了作者坚强的战斗决心和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翻译/译文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
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
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注释①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
②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
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③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
古人有诗云:“沙场烽火连胡月。
”④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
《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在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要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作者介绍:徐锡麟(1873年12月17日—1907年7月7日),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府山阴东浦镇人。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教师,后升副监督。
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
同年以参观大阪博览会名义赴日本,于东京结识陶成章、龚宝铨,积极参加营救因反清入狱的章炳麟的活动。
回国后先在绍兴创设书局,传播新译书报,宣传反清革命。
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
1905年在绍兴创立体育会,后又创立大通学堂,规定入校学生均为光复会会员,参加兵操训练。
同年冬赴日本学军,因患眼疾未能如愿。
1906年归国,赴安徽任武备学堂副总办、安徽巡警学堂会办。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
1.《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出塞二首・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3.《从军行・其一》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4.《从军行・其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其三》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6.《从军行・其四》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7.《从军行・其五》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8.《从军行・其六》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9.《从军行・其七》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10.《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出塞》古诗原文及鉴赏
《出塞》古诗原文及鉴赏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出塞》古诗原文及鉴赏(共含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出塞古诗原文及鉴赏龙城飞将:龙城,即卢龙城,是李广驻军的地方,在今河北省卢龙县。
汉代名将李广,勇敢善战,被匈奴人称为“汉之飞将军”。
这里指扬威北方边地的名将。
胡马:这里指匈奴的军队。
但使:只要。
阴山:阴山山脉。
西起河套,绵亘于内蒙古自治区。
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
古诗今译还是秦时的明月和边关,万里出生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能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篇2:出塞古诗原文及鉴赏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
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
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
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
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
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
王昌龄出塞三首
王昌龄出塞三首
出塞是一首唐朝中国古代名诗,作者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其叙诗情体浓郁,丰满慷慨,在诗中表现出王昌龄对祖国边塞豪迈不羁、大刀阔斧,英勇抗击日月的宏图壮志。
《出塞》由三首诗构成:
第一首诗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日放歌须提鞭,芦花洼处弯弓长。
西山倒影潸然泪,恰似英雄出鞘时。
不用沙场穿针射,青冥夜发应笑语。
第二首诗叙述:千里莼羹无纤尘,青冥浩荡万里春。
鞍马踏遍江山泽,桃李芳菲月光新。
出没风云贵无言,高唱彩袖戏罗轮。
不觉边声近马足,秋山又作萤火人。
第三首诗收尾:武单临蓟闻笛起,万马奔腾出疆埸。
罗弦历历应金缕,琵琶当头朱颜稀。
已知胡笳动地声,欲上楼台识秋风。
可怜今夜月明中,空垂衡阳秋歌空。
王昌龄的出塞三首用深情热烈、振聋发聩的词句章叙古代英雄抗击野战形势,宏大洪烈、水乳醇浓,扩大全诗面貌,触及英雄情感的深处,以神韵醉人,自以为苍茫古有,王昌龄的出塞三首由此而流传相传。
《出塞》PPT课件
•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
--高适《燕歌行》
(jiàng
但使/龙城/飞) 将在,
(jiào
不) 教/胡马/度阴山。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1、但使: 只要。 2、龙城: 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不教: 不让。 4、胡马: 指胡人的军队。 5、度: 越过。 6、阴山: 阴山山脉,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
中原。
品读第一二行诗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6 战争
古诗二首 《出塞》
王昌龄
出塞
去戍பைடு நூலகம்边疆要塞
王昌龄
•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 “诗家天子” • “七绝圣手 • 有《王昌龄集》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huán
万里长征人未) 还。
(jiàng
但使龙城)飞将在,
(jiào
不) 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 )还huá。n
任选其中一个角色进行交流
• 假如你就是将士们,仰望明月心 中会想些什么?
• 假如你就是将士们的父母、妻子、 姐妹兄弟或者儿子,仰望明月心中会 想些什么?
品读第三四行诗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军李广
• 是西汉著名军事将领。他射得一手好箭, 以打硬仗而闻名。他一生皆在边关御敌,以 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他曾经与匈奴交 战七十多次,每次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 “飞将军”。武帝在位时派他镇守右北平, 匈奴听说他来了,都畏惧得争相逃避,多年 不敢侵入境内。他一生为人清廉,爱兵如子。 他每得赏赐就和士卒共享。他深受边关军民 的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 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
2024年《出塞》原文、注释、赏析
《出塞》原文、注释、赏析1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其二)》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注释:
1、二句是说离家日久,已习惯了军旅生活,故不再受伙伴的欺负。徒旅,军中伙伴。
2、骨肉恩,即前首所说“父母恩”。死无时,时时可死。
8 、虎落:古代用以遮护城邑或营寨的竹篱,也用以作为边塞分界的标志。
9、龙城:汉时匈奴王庭所在地,为匈奴人祭天之处。
10、胡运:胡人的运数。
11、星芒:星星的光芒。
12、战解:战事解除。月轮:圆月,泛指月亮。空:天空,这里是“当空”的意思。
13、鐎(jiāo):刁斗,古代军用炊具,三足,有柄,夜间用来敲击报更。严裕貉细竦纳。夜斗:夜空的.北斗星。
《出塞》原文、注释、赏析3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
但使龙城飞将2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
注释:
1 “秦时”二句:“秦时明月”与“汉时关”乃互文见义,意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一切都没有改变。万里:言极远。长征:远行,多用于军旅征戍。
2但使:只要。龙城:即黄龙城,又名龙都、龙城,唐属营州柳城郡,故址在今辽宁朝阳。飞将:指汉名将李广。此以飞将喻指像李广那样守边御敌的军事统帅。
《出塞》原文、注释、赏析5
原文:
王昌龄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经常用的题目。塞(sài):边关 ,边塞
2.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互文修辞,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王昌龄《出塞》的翻译以及赏析
王昌龄《出塞》的翻译以及赏析导语:《出塞》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王昌龄《出塞》的翻译以及赏析,快来看看吧。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翻译: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出塞》注释: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经常用的题目。
塞(sài):边关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汉朝时的关塞。
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龙城”:地名,是匈奴圣地,汉朝大将军卫青曾奇袭龙城,后与匈奴作战七战七胜。
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卫李,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5.胡马:指敌方的战马。
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6.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常常从这里南下侵扰中原地区,也是卫青坟冢的模样。
7.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8.度:越过《出塞》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出塞注释和译文素材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 古诗三首出塞注释和译文素材《出塞》的注释和译文《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①长征:长途出征。
②还:回来。
③但使:假如。
④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前?—前119),以英勇善战著称,先后与匈奴人作战七十余次,匈奴人数年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
⑤教:让,使。
⑥胡马:胡人骑兵。
⑦阴山:山名,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山间缺口自古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
【译文】秦汉时的明月呵,照耀着绵延的边关。
万里之遥的征程呵,征人未归还。
如有李广那样的飞将军在呵,骄横的敌军就无法越过阴山。
【赏析】《出塞》,属汉乐府《横吹曲》,多写边塞生活。
王昌龄的这首《出塞》,被认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明代诗评家王世贞说:“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
”( 《艺苑卮言》) 这是一首以议论为主的诗。
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征人未还"是所议之题,第三、四句申明其故——所将非其人,层次清楚,观点鲜明,似乎没有不可解的地方。
但是,为什么会给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觉呢?这是因为此诗语涉议论而不落言筌。
试细绎之:发端“秦时明月汉时关”,语甚奇,“诂训不得"(黄叔灿《唐诗笺注》)。
明月关山,是写边情的传统意象,汉乐府《横吹曲》即以“关山月”为边塞诗题。
徐陵“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王维“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月映关山,已成为边思的具象。
奇就奇在王昌龄在“明月"和“关”之前又加上了“秦”,“汉”这样的时间限制词。
明月长存,何代无月?以“秦时"限制“明月”,不合理;关塞秦时已有,以“汉时"限制“关”,也不合史实。
语意反常,其实合理。
明月,属于空间范畴,而月生月落,亘古如斯,它常常引起人们历史的反思,故曰“秦时"。
关塞,虽然秦时已有,但汉代国势最盛,声威远播。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全解、知识点、导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全解、知识点、导学导读本诗慨叹征战不断,国家缺乏良将,边境难以安宁。
出塞1〔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1出塞:乐府旧题。
塞,边界上的险要地方。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目睹)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山。
诗歌为了前四后三的节奏,故这样写。
3但使:只要。
4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
5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匈奴惧怕他,称他“飞将军”。
这里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6教:令,使。
7胡马:当时内地和外族间发生战争。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8度:越过。
9阴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古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
古诗今读: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万里征战的将士长久未能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军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骚扰边疆轻易冒进度过阴山。
朗读韵律: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背诵技法:综合表达法前一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联主要是描写和记叙,写实情。
出句描写明月照耀边塞的壮阔而又苍凉的图景,对句记叙边境不安全,将士战死多,活着的也未能回来。
后一联:“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联主要是假设和推论,写看法。
出句说国家只要有优秀将领,对句写上述情况如果出现,推论出国家的边境就安宁的情况。
全诗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的写法,抒发了豪迈、奋发而又略微有点无奈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出塞》
边塞诗——《出塞》《出塞》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0—约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与、高适、、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
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
内容基本上选用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家乡的心情。
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
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
清沈德潜说:“五言绝右丞(王维)、供奉(李白);七言绝龙标(王昌龄)、供奉。
妙绝古今,别有天地。
”《出塞》简介本诗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
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
王昌龄是这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
诗从写景入手。
“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早日停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
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sà i( 塞外 )
jià o ( 教师 )
塞
sāi ( 瓶塞 ) sè ( 堵塞 )
jià ng(
教
jiāo( 教书 )
将士 ) 将军 )
将
jiāng(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明月还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
这边关还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过的边关,久
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
士们,还没有回到家乡。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大将守卫边关, 就不 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入侵我们了。
中心:
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
《出塞》
出塞:到边关守卫边疆。《出塞》是乐 府旧题,也是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 王昌龄:(约698—约757)字,少伯, 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与高适、岑参、王 之涣、王维是著名的边塞诗人。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指李广。 胡马:指敌方的战马。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 的称呼。 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 时匈奴常常从这里南下侵扰中原地区。 不教:不叫,不让。 度: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