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信三十年
航天新征程航天发展历程介绍弘扬载人航天精神ppt
中国三十年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2003年10月15日: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后安全返 回,实现了“成功发射、精确测控、正常运行、安全返回”的任务目标,标志着我 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在轨期间,计划实施3-4次出舱活动,并将首次使用梦天实 验舱的货物气闸舱转移物品,航天员的舱外活动范围也更 为广泛,将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挑战。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看点
看点二:两个航天员乘组将首度太空“会师”。 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 在太空“会师”,“面对面”进行在轨交接, 堪称本次任务的首要看点。在轨交接将是未来 中国空间站运营期间主要的任务交接模式,相 较地面交接更加高效可靠。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搭乘神舟六号飞船进入太空,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实现了 “成功发射、正常飞行、安全返回、航天员健康出舱”的任务目标,掌握了环境控 制与生命保障、飞行器控制、航天医学保障等载人飞船“多人多天”在轨飞行关键 技术,首次开展了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工程通过实施四次无人飞 行任务,以及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技术, 使我国成为第三个具有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能力的国家,实现了第一步任务目标。
1999年1Biblioteka 月20日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考核了运载 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验证了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包括发 射、测控通信、着陆回收等地面设施在内的整个系统工作的协调性,标志着 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2001年-2002年
发射神舟二号到神舟四号无人试验飞船: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 日和2002年12月30日,先后发射了神舟二号、神舟三号和神舟四号飞船, 通过系统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多项科学实(试)验的在轨完成,为实现载人 飞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载人航天 30年逐梦苍穹
51 |聚焦|◎编辑|刘相龙中国载人航天30年逐梦苍穹9月21日,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整整30周年。
9月21日,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整整30周年。
30年来,我国先后研制、发射了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了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在轨加注燃料、航天员中长期在轨驻留等许多关键技术,并将于今年年底前建成首座先进的大型空间站,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时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最后一步,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推向高潮。
———————————————航天飞机与载人飞船的抉择———————————————其实,我国在1964年至1966年就发射了多枚生物火箭,先后把小白鼠、大白鼠和小狗等动物送上了天,而且所有试验生物都安全地回收了。
这些生物火箭试验开创了我国宇宙生物试验的先河,为航天医学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66年,我国制定第一个“载人宇宙航行规划”,设想在1973年至1975年发射我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并开始了我国载人飞船的总体方案论证工作。
在1968年1月召开的载人飞船总体方案设想论证会上,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被命名为“曙光”1号。
同年4月1日,我国正式组建了代号为“507”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承担有关航天员生命保障、医监医保以及航天员选拔训练的任务。
1970年7月14日,党中央批准实施“曙光”1号载人飞船工程,也叫“714”工程。
1971年,我国从1000名空军飞行员里最终选拔出了20名预备航天员,并全面开展了载人飞船方案论证工作。
但由于我国当时经济和技术等基础非常薄弱,“曙光”1号飞船工程自1971年10月以后就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1975年3月,国家正式宣布我国首个载人航天工程下马,把航天的重点放在了研制应用卫星上。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此,我国从1986年起开始实施“863”计划,即发展高技术,其中包括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中国载人航天终于再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科技赋能保冬奥 中国航信展风采
科技赋能保冬奥中国航信展风采作者:王宇戈来源:《企业文明》2022年第03期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奏响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華美乐章。
作为参与服务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中央企业,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资委党委和北京冬奥组委各项工作要求,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充分发挥高科技企业优势,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冬奥会抵离信息系统,积极参与冬奥会涉奥航班行李全流程跟踪、冬奥村值机前移等服务保障工作,用科技赋能,展民航风采,为冬奥助力。
自主开发冬奥会抵离信息系统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抵离信息系统(以下简称:ADS),是收集、管理和共享各利益相关方人员及随行物品详细抵离信息的系统,由中国航信自主开发和运维,该系统实现了赛会相关人员、航班、行李等信息的整合发布,以信息化、数字化赋能抵离保障服务,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2019年6月,鉴于中国航信成功保障2008年奥运会值机前移的工作经验,北京冬奥组委多次邀请中国航信参与冬奥抵离信息工作研讨。
2020年5月,中国航信凭借丰富的民航系统研发及运维管理经验,正式负责抵离信息系统整体开发、测试、技术支持以及维保工作。
2021年3月1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抵离信息系统上线仪式在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园办公区举行,标志着北京冬奥会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抵离信息系统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一期上线后,北京冬奥组委和中国航信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大环境,在反复研究抵离业务后,项目组设计并加班加点开发了系统新版本。
在通过冬奥组委技术部又一次严格测试后, 2021年9月1日抵离信息系统V2.0版本正式对外上线发布。
2021年10月至12月,抵离信息系统正式亮相并服务于“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的保障工作。
首张国产电子客票诞生记
首张国产电子客票诞生记作者:马文方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16年第49期如今,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抓起手机、打开电脑或者拨打电话,分分钟就能把机票搞定。
但这事儿要是放在30多年前,即便是在北京,单是订票就麻烦大了。
这30多年,隐藏在电子客票背后的是其应用从主机平台到开放平台再到国产自主平台的跨越,是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更是航信技术团队技艺日臻成熟的修炼过程。
技术实力派修炼上世纪80年代初,民航售票全部是手工作业,一手交钱一手交票。
在北京,想买机票,要么去西单民航大厦,要么去位于公主坟的民航售票处,全北京仅此两个售票点。
始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民航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而民航售票系统这种手工作业的方式,已成为制约民航发展的瓶颈之一。
1979年底,作为“七五”国家电子振兴计划重点项目之一,中国民航组成机构,对建立民航计算机旅客服务系统等有关问题进行调研。
1980年4月,民航计算机总站筹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立。
1984年初,民航计算机总站成立,隶属民航总局航行司通信处领导,开始就计算机订座系统(GDS的前身)的引进工作进行准备。
GDS是应用于民用航空运输和整个旅游业的大型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
它将全球的旅游销售机构与航空公司、旅馆、租车公司、旅游公司关联起来,为顾客提供快捷、便利、可靠的服务。
当时国际上GDS设备供应商只有两家,即两个老牌的主机厂家IBM和优利(Unisys)。
经过考察和论证,最终,中国民航选择了优利的系统。
起初,由于受巴统的出口限制,这套系统只能暂时放在香港国泰航空公司的机房。
项目组成员只好以中航集团员工的名义去国泰航空的机房开发。
几年之后,解禁后的系统搬回北京,放在与中国美术馆一街之隔的民航总局大厦。
1986年7月,中国民航引进美国的民航旅客计算机订座系统,在广州投产使用。
“我一到公司,就做应用系统的研发。
当时我们大概有50人,还有五六个外国专家做技术支持。
_全球航空旅游电脑订位系统GDS_第02篇_第005章
第二節 中國航信之發展
三、中國航信的未來展望 (一) 加大對主營業務的投入,以新一代旅客服
務系統建設提升國民航旅客服務水準 1. 隨著旅客出行方式的改變和互聯網、電子客
票技術的發展,交通運輸旅遊價值鏈逐漸向 以客戶為中心的“一站式”服務轉變。 2. 新一代旅客服務系統是基於開放架構,以旅 客為中心的訂座、分銷、離港、電子商務、 結算等核心系統的總稱。
1-25
第二節 中國航信之發展
(二) 建設新的運行中心,夯實公司可持續發展 基礎
1.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10年後預計將達到7億 人次。作為中國航信賴以生存的基礎設施, 運行中心的負載能力已經成為制約公司發展 的瓶頸。
2.計畫在北京郊區建設新的高等級運行中心, 滿足公司未來5—10年的發展需要。
1-26
(四) 航空財務結算清算產品 1. 收入管理業務處理產品。 2. 資料分析產品。 3. 收入管理外包服務。 4. 清算業務服務。 5. BSP資料處理與應用服務。
(五) 旅遊交通業務產品 1. 機場服務櫃檯。 2. “航旅通”酒店分銷。 3. 旅遊集散分銷平臺。 4. 保險分銷-航意險銷售系統、美亞旅行保 險系統。 5. 移動增值服務。
1-30
結語
由於兩岸航線航點增加,而中國大陸的旅行業 和航空公司普遍使用的中國航信(TravelSky)系 統,已從2004年引進台灣旅行業界陸續使用,主 要使用於查詢大陸內陸航線機位與增強票價準確 性。相較於其它全球GDS不同的營運目標,中國 航信建構起中國的航空業、旅行業與機場之資訊 工程,其不僅肩負航空公司系統支持,旅行業代 理人分銷訂位系統,更支援機場建設的系統。通 過上述介紹中國航信之成立沿革、營運規模、營 運服務、發展願景、研發產品、任務貢獻等,以 北京為電腦系統中心的自主研發過程得知,中國 航信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已清楚勾勒願景的 藍圖。
中国航信通用航空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智慧通航
以运营为支撑、拓展运输销售 为核心目标,建立的一套通航短 途运输市场运营与销售一体化业 务解决方案。满足通航公司、机 场的低成本运营、精简组织机构、 高效率运营等需求。
为多个通航公司提供自动化、 智能化的航班飞行运营管理和航 班销售管理,为多个代理人提供 机票预订及包机申请相关功能, 并提供订单管理功能,平台通过 双授权将通航公司和代理人的合 作联系起来,实现多对多的渠道 链接关系。
02
通航信息化产品系列
产品 介绍
通用航空管理平台
询
决策支持 / 机场建设、 飞机销售、航材供给 线上审批、应急指挥
信息分享、交易平台
企业系统云服务
付 监
交查
客户
采
购
控
审批 监管
价值
云计算 分享
销售 运营
通航公司信息管理系统
架次、时长 动态监测
企业/公司、机场
03
通航信息化工作未来设想
智慧 通航
01 从局方管理系统做起,延伸至所有运营企业, 间接再扩展至保障业。
中国航信通用航空信息化
通用航空建安设全运实行践监与管智信息慧与通分航析平台
——评审汇报20160405
RightTechnology,RightDirection
Confidential|2016©TravelSkyAllRightsReserved
目录 中国航信通用航空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智慧通航
01 中国航信公司概况
民航销售 服务网络
30年 安全运营
经验
民航专业 研发队伍
服务能力
大数据 云服务 能力
行业地位
政府优势
行业影响力
主业产品 带动优势
民航单位 合作基础
“航旅纵横”打造全新出行方式
“航旅纵横”打造全新出行方式作者:冯霄霞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14年第32期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中国航信”)作为中国民航信息化的先行者与领导者,与中国民航共同发展成长,凭借技术优势与创新精神,为国内外的航空公司提供着优质的机票分销等信息服务,所运营的中国民航商务信息系统被称为"中国民航健康运行的神经",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壮大,航信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GDS公司。
探索发展“云计算技术”新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是信息发布的绝佳渠道,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通过移动互联接受和传输信息。
而与智能手机息息相关的APP也迎来了爆炸式增长。
作为一家IT企业,中航信毫无疑问的也“嗅”到了移动互联网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
早在2009年,中国航信就启动了对云计算技术的研究以及产品化选型开发工作。
2012及2013年,中国航信通过自主开发分别获得了云数据复制产品(CDR)和云基础架构平台产品(TCD)的软件著作权。
依托这两个云计算产品中国航信在近几年逐步开展了面向政府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云计算服务。
截至目前中国航信已为十余家政府及中央企业客户提供了包括云资源租赁、云平台建设、云容灾等云计算相关服务。
“航旅纵横”完善出行方式多年来,中航信一直致力于成为航空旅游业领先的信息技术及商务服务提供商,中航信积极思考如何解决民航业现存问题,“航旅纵横”APP便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航旅纵横”的目标是改变国内旅客现有的民航出行体验,用手机解决民航出行的一切问题。
设计者直面民航旅客切实需求,着力解决现存民航业的现实问题,本着用户体验至上的原则,以简化出行为设计理念,形成航班、行程、社交多维一体化出行服务体系。
“航旅纵横”改变传统的值机模式,为旅客提供国内主要航空公司的手机值机功能,帮助旅客提取办理值机手续,还开发了独具创意的诸如同步查找同道中人、实时在线交流等特色功能,为旅程增添更多有趣的社交元素等。
中国航信三十年
中国航信三十年作者:徐?强????文章来源: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点击数:136????更新时间:2009-12-1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平均以17.5%的速度增长。
在2005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大国。
中国航信——作为中国民航最早组建信息化系统,与中国民航共同发展成长,凭借技术优势与创新精神,为国内外的航空公司提供着优质的机票分销等信息服务,所运营的中国民航商务信息系统被称为“中国民航健康运行的神经”,目前是世界第四大GDS (全球旅游分销系统)公司。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中国航信伴随着中国民航业的高速发展而发展壮大,30年来以服务民航、服务社会为己任,努力提高民航信息化水平,不断推出方便旅客出行的信息服务产品,为促进中国民航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航信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民航是一个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行业。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全球航空公司的机票销售和运营管理一直处在琐碎繁复的手工作业阶段。
1964年,美利坚航空公司(AA)与IBM合作开发出能够实现座位控制和销售功能的航班控制系统(ICS,Inventory Control System),实现了航空公司销售部门业务处理自动化,提高了航空公司的生产效率。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各大航空公司将ICS推广到机票代理人,形成代理人分销系统(CRS,Computer Reservation System),使CRS成为航空公司掌握销售控制权、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CRS从分销机票到分销酒店、从航空业延伸到旅游业、从各国扩展到全球,逐步演变成分销机票、酒店、旅游、轮船等各种旅行产品的全球性电子分销网络,被称为全球分销系统(GDS,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4家GDS公司分别是欧洲的Amadeus、美国的Sabre、Travelport和中国的中航信(Travelsky)。
电信运营30年
电信运营30年作者: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与管理研究所辛勇飞来源:通信世界周刊改革开放30年间,电信业在技术、能力、服务等各方面得到不断改进与提高,让9亿中国人用上了电话,将所有的乡镇以宽带方式接入了国际互联网,使通信服务深入到每一个行政村。
与此同时,中国也由一个电信弱国,发展成为拥有世界最大的通信网、服务世界最多用户群体、技术装备水平保持国际同步、关键领域掌握自主标准的电信大国;目前,正在迈向电信业高度发达且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电信强国。
30年的电信大发展,离不开无数锐意进取、勤奋奉献的电信人的艰苦奋斗,更是不断深化运营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电信服务生产力的直接效果。
从1家到2家,到6家,再到3家,电信运营企业的分分合合,既适应着行业发展的需要,又推动着行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集中力量办大事物资匮乏的经济短缺时代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政企合一的电信部门在国家支持下提高通信能力、改进服务水平,使电话由服务少数人的“稀缺品”成为广大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改革开放伊始,经济运行渐趋市场化,社会活动日趋活跃,对电信行业形成了紧迫的服务要求。
与之相比,电信通信能力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1978年,9亿人口的中国只有电话交换机406万门,其中自动交换机116万门,尚不及当时仅400万人口的香港地区;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仅有1863路端,长途通信很多需要依靠人工提供中继服务。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技术先进、覆盖广泛的电信网络,呼唤便捷、廉价、功能强大的电信服务。
这一时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信运营企业”,只有兼具政府和企业两个属性的邮电部。
虽然后来“政企合一”广为诟病,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种模式确实显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面对时代的要求,作为当时电信业运营主体的邮电部锐意改革、开拓进取,高起点采用先进技术,积极发动中央、地方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国内国外各种资源,实现了通信能力的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变化从1978年至今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第三十个年头,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谈中国航天的发展:中国航天从50年代起步到到1970年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让中国成为航天大国,而改革开放这30年的发展让中国成为了航天强国。
这30年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2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大力发展长征系列火箭,并将其投入国际市场,使得中国的航天发展与世界同步。
期间发生一些大事如下:1987年8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第九颗返回式卫星,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搭载了两个微重力试验装置。
卫星成功回收后,该公司的相关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航天界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第一次尝试。
1990年4月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取得圆满成功。
1990年7月16日9时40分,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这枚火箭是由中国新建的大型航天发射设施发射升空的,同时还为巴基斯坦搭载发射了一颗小型科学试验卫星。
1991年1月22日下午18时23分,中国第一枚120公里高空低纬度探空火箭“织女三号”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发射场发射试验成功。
1992年10月6日,发射瑞典科学卫星,以“一箭双星”的形式将瑞典“弗利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圆满履行了中国发射外星的第一个合同。
1994年2月22日,中国第一座海事卫星地面站通过验收。
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高科技的一项空白。
1998年5月2日,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竞争力。
迄今为止,长征系列火箭已成功把多种试验卫星、科学卫星、地球观测卫星、气象卫星和通讯卫星等送入太空,为香港、巴基斯坦、瑞典、菲律宾、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提供商业发射服务。
中航信国内航空运价业务介绍
通过中航信的运价管理系统,航空公司A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提高运价制定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高了整体盈利能力。
客户案例二:航空公司B
客户需求
航空公司B需要优化其运价策 略,以提高收益和市场份额。
解决方案
中航信提供了定制化的运价策 略咨询服务,帮助航空公司B 分析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和客
户需求。
中航信是中国民航业的重要参与者,与国内外众多航空公司、机场和相关机构建立 了长期合作关系。
公司业务
中航信主要业务包括航空 客运、航空货运、航空旅 游、航空维修等领域的信 息化服务。
在航空客运领域,中航信 提供机票分销系统、机场 旅客服务系统、航空结算 系统等服务。
在航空货运领域,中航信 提供航空货运管理系统、 航空物流信息服务等服务 。
实施效果
通过中航信的透明运价管理平台,航空公司C成 功地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进一步巩固了 市场地位。
THANKS
感谢观看
在航空维修领域,中航信 提供航空维修管理系统等 服务。
在航空旅游领域,中航信 提供旅游分销系统、酒店 预订系统等服务。
公司优势
01
中航信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技术团队,能 够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化服务。
02
中航信在航空领域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合作伙伴 资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03
中航信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推出符合市 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
个性化服务
该业务注重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 服务方案,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和需 求量身定制,提高客户满意度。
05
CATALOGUE
中航信国内航空运价业务案例
客户案例一:航空公司A
客户需求
挣脱中航信
挣脱中航信作者:刘亮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1年第01期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0696.HK,以下简称“中航信”)垄断性的机票分销体系正在破裂。
中航信曾是中国民航唯一的数据提供商。
此刻,绕开中航信,直销机票,正在成为国内各航空公司的选择。
而那些没有历史包袱的航空公司更是一马当先。
“2010年,春秋航空80%的机票是通过自己的网络销售的,剩下的20%则是通过门店和电话销售。
”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不借助传统的中航信分销体系,降低了春秋航空的机票价格。
”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武安则证实,已经有四川航空、成都航空等航企选择与春秋航空合作,利用春秋航空的网站售票。
预计未来还会吸引其他航企加入。
不仅是春秋航空这类新兴航企,作为中航信股东的三大航,也都在建设各自的直销渠道。
东方航空董秘罗祝平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近年来东航一直在增加IT投入,建设直销渠道是东航的一项重要战略;国航电子商务部高级经理胡法进也表示,与中航信的分销体系合作的同时,国航也在发展自己的直销体系;而来自南方航空的消息,2010年上半年南航客运收入314亿,其中超过10%是通过直销方式获得的。
“航空公司的机票直销业务大致从2006年开始,目前整个行业的直销份额已经激增至20%左右。
”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介绍。
“保持在中国航空运输分销市场的领先地位”,一直是中航信的经营理念,但曾经拥有近100%市场份额的中航信,正直面机票销售渠道掌控能力下降,市场份额锐减的现实。
获利“过路费”由于特殊的股权结构,中航信曾经拥有天然的垄断优势,轻松获利。
中航信诞生于2000年10月,由中国民航计算机信息中心联合当时国内所有20家航空公司发起成立,主要为航空公司提供航空信息技术、民航数据网络和结算清算等服务。
2001年2月,中航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其后虽历经重组,中航信的航空股东公司仍有14家。
中航信大数据思考与实践
【赛迪网讯】我来自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信)。
中国航信的前身创建于80年代,30年来,一直为中国民航业提供信息化服务。
中国航信正式组建于2002年10月,属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现有员工近4000人,总部在北京。
2000年10月,中国民航计算机信息中心联合当时所有国内航空公司发起成立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交易。
2008年7月,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以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完成主营业务和资产重组并在香港成功整体上市。
目前,中国航信是航空旅游行业领先的信息技术及商务服务提供商,主要业务是航空客运业务处理、航空旅游电子分销、机场旅客处理、航空货运数据处理、航空财务结算清算、IT外包服务、互联网旅游分销平台。
包括淘宝、携程、艺龙在内,它们销售客票的原始数据都由中国航信提供。
航信的电子客票服务,可以让乘客方便地通过网络购买机票、网上值机,拿着第二代身份证就可以登机。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美国某机场通过视频监控发现一个旅客把前面旅客的劳力士手表给偷了。
随着服务细化以及航信客户--航空公司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中国航信也会逐步将图像、声音、视频加入到数据库当中,增加数据库的多样性。
目前,航信只是把图片放到了数据库中,视频还没有放到其中。
中国航信目前运行着超过2000台硬件设备,每秒钟事务处理能力是11000TNX/S,每天为100万旅客提供订票离港服务,每天交易量10亿元。
中航信目前存储的数据大部分为结构化数据,拥有超过2PB的存储系统,每年结构化数据增长量为35%。
中国航信拥有3个正在运行的数据中心,还有两个在建数据中心,分别是在顺义的30000平米数据中心以及浙江在嘉兴的15000平米数据中心。
未来,会根据客户需求以及市场驱动等因素,来决定在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的投资。
目前,中航信最紧迫是要满足航空公司的实时票价计算需求。
实时票价,就是航空公司能够在在某一时刻,根据历史数据、当下的需求,来自动决定机票售价,既可以让航空公司的利润最高,又能够让消费者能够接受。
30周年 民航人回忆录
30周年民航人回忆录19xx年,我是北京市xx公司的一名职工,专门负责与民航部门联系预订机票。
因为当时全国的钟表店都要来北京进货,回去的时候坐飞机回去,所以我的订票任务很繁重。
那会儿还没有机票代理人,我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背一个黄挎包跑到东四民航售票处买票。
中午就蹲在售票处台阶上等人家下午上班。
从家出来的时候带瓶水,买个面包,一顿午饭就交待过去了。
那会儿民航售票处没有电脑售票系统,只有一个大转盘,一条航线对应着的是转盘上的一个格子。
比如你要买北京去上海的机票,售票员用手一转那个大转盘,转到上海那个格子,从里面拿出一张座位表画一个钩,这就代表卖出去一张票。
当时也没有电脑订座系统,中美航线19xx年开航,首航的是中国民航(CAAC)及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北京使用转盘手工画位分配上海民航几个座位卖,售票之后把旅客姓名通过电报发往北京。
中国民航19xx年x月在国际航线使用美国的电脑系统销售机票,机场的离港系统还没有出现。
国内航线使用电脑售票,但仍然要手工画号,全国各地只能卖单程机票,各地售票只能发电报联系。
19xx年正式使用电脑。
那个年代销售的机票,使用电脑,也要手写。
我们是集团订户,每天需要把订单送到民航售票处的窗口,买票的人很多,通常要排很长时间队才能把订单送进去。
每天下班后,民航售票处的人也不能走,几名工作人员集中处理集团订单。
有时候一个晚上他们要填写出2000张机票。
19xx年,我调到北京xxx总公司,主要是负责给机关工作人员买票。
外企服务总公司是北京当时唯一的一家为外国在华企业及员工提供服务的单位,我主要为外国在华公司、商社预订飞机票。
当时许多外国人都找我买机票,我的名气很大,许多国外的客人都知道了,到北京后如果买不到机票,找一个姓吴的人总能买到。
当时北京出发的民航航线非常少,而且航班也少,很多时候是一票难求。
一次,有一名外国客人找到我,让我帮着买一张去上海的票。
我联系了一下,没有票。
他表示去杭州的票也行,但也没有。
中国航信实施_心脏大移植
中国航信实施“心脏大移植’’一个数据中心的生命周期一般在lO~15年,中国航信的数据中心已经有lO年的历史了,升级和改造势在必行。
中国航信为全国一共149家机场提供服务,一旦停机,意味所有机场都将面临瘫痪。
这为数据中心的改造升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发展瓶颈中国航信是中国航空业信息科技解决方案的主导供应商,为国内航空公司和数百家外国及地区航空公司提供电子旅游分销(ETD),包括航班控制系统服务(ICS)、计算机分销系统服务(CRS)和机场旅客处理(APP)。
同时该公司还积极拓展与上述核心业务相关的延伸信息技术服务,为航空公司提供决策支持的数据服务,支持航空联盟的产品服务、发展电子客票和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以及为航空公司和机场提供提高地面营运效率的信息管理系统等服务。
52中国信息化I2009.8.20本刊记者f刘晓芳中国航为重要的是,将为中国整个国家的航空信的前身是民运输带来混乱,会引起社会事件,这是航局计算机中最大的风险。
”中国航信副总经理荣刚心,从八十年说。
代就拥有了服经过全面的评估之后,中国航信决务于国内各航定必须对现有数据中心进行在线升级改空公司和代理造。
这无论对中国航信自身,还是给将人的大型计算要选择的方案供应商,都提出了一个巨机系统和网络大的难题。
系统,发展至由于涉及的步骤和环节非常多且今,现已建成复杂难度异常,整个方案仅前期讨论的大型集中式主时间就花了半年多。
最终中国航信决定I络设备1000台采用惠普的新一代数据中心的理念和技S个,向中国大术,双方结合实践经验,经过严谨的论t国内夕b6000多证分析,设计出了多个方案。
}供实时数据传据中国航信基础设施保障部总经}拓展到全球各理张纯星介绍,原来公司数据中心有四}础信息网络和台200千伏安的UPS,用了10年,此2”系统)重点次改造将换成了新的4台250千伏安的UPS;另外,此次改造还对机房气流组是在1999年投织进行调整,概括地讲,电力容量的升数据中心是中级和节能降耗是此次数据中心改造的两,随着业务规模大主要内容。
中国载人航天三十年
中国载人航天三十年
作者:
来源:《人民画报》2022年第05期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结束了半年多的“太空出差”顺利返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也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设由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建造阶段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99年,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实现天地往返;
2003年,中国人第一次飞出地球;
2008年,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
2016年,航天员在太空驻留33天;
2021年,航天员首次进入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2022年,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长达半年。
2022年,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之年,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
载人航天是系统最复杂、科技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科技活动。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载人航天工程与国计民生密切关联。
据初步統计,30年来,已有4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带动相关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达梦数据介绍
达梦如何冲击核心业务系统——国产数据库的产品发展之道韩朱忠达梦数据库一家国产数据库厂商愿景——坚持原始创新、实现产业报国提供丰富的数据处理产品和解决方案:•数据交换•数据管理•数据分析达梦坚持以关系数据库(DM7)为基础说到“国产数据库”——起步中国数据库国产化的努力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达梦公司的前身——大学的一个课题组,同期起步重大行业核心的生产、控制和管理系统行业外围系统或中小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关于“国产数据库”——缓慢前行三十年来,国产厂商大部分的努力,都是在低端市场搏杀金融、电信核心交易系统毋容置疑,从市场来看国产数据库发展的太慢低技术含量、低利润、低知名度、低品牌形象高端市场难以突破2008电力调度,生产库——核心系统三家厂商拼了近3年,首单落地——选型PK、定制开发、性能调优、驻场维保Now:90+%份额Get但仅这样,还远远不够!2012中国航信-航空电子客票2013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值得激动的新机遇重大行业核心的生产、控制和管理系统行业外围系统或中小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金融、电信核心交易系统市场利益&社会责任民航电子客票中国民航市场2016年规模达到900余万次航班4.9亿人次出行经过三年的服务和支持达梦先后在首都航空、西藏航空、国航、东航成功投产,后续将进一步全面替代稳定&可靠——满足365*24的不间断运行性能——从容应对节假日、重大活动等出行高峰期的机票查询、预定请求快速移植——支持开发商在3个月内,完成涉及到约10万行数据库相关源码(对象定义、SQL、过程、触发器)从Oracle向DM的移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将服务于大量投资者、媒体、监管机构及社会公众全国上亿企业、个体从业者的登记、变更、及查询等服务向相关机构提供全国企业经营数据分析结果截至目前,已部署达梦集群实例三十余套,日检索业务1650万笔性能——满足复杂分析和并发事务处理请求运维——满足数据中心的所有DB实例集中管理要求挑战简要汇总如下稳定&可靠快速移植性能运维01020304更高的产品质量Oracle 兼容高可用方案SQL 优化能力大规模部署监控维护并发性能产品技术的应对——质量365*24运行,意味着产品必须有良好的代码质量常见的稳定性问题内存泄露问题内存初始化问题非法输入问题环境异常问题资源占用问题复杂负载问题……对测试水准提出更高要求执行:自动化的版本编译、执行、问题报告系统•每日冒烟测试•生成用例/场景上万个•纯文本测试脚本达到6GB•覆盖主流软硬件平台•向研发自动提交测试发现的严重问题测试覆盖面:不断扩展测试方法和内容•测试用例自动生成•静态代码分析•动态内存泄露检测•自动故障注入•系统性能剖析•仿真系统测试•……用户量以50%速度增加,而漏出缺陷在下降挑战简要汇总如下稳定&可靠快速移植性能运维01020304更高的产品质量Oracle 兼容高可用方案SQL 优化能力大规模部署监控维护并发性能传统意义上的高可用•实时数据复制•自动故障切换•两地三中心多活•……达梦面临高可用的第二重含义——异构双活•达梦到其他数据库•实时数据复制•故障切换高可用方案的双重含义针对部分初次接触达梦的用户——高可用方案的双重含义购买一套国产数据库把应用移过去上线应用移植完成,经过了调试优化、仿真测试,是否就可以上线?疑问:•仿真测试环境与真实生产环境等效?•万一有潜藏的功能性能问题爆发,导致业务停滞怎么办?•只能选择上线或不上线,没有第三种选择?•是否上线谁能说了算,凭什么说了算?部署方式:达梦数据库其他数据库应用系统实时数据同步DMHS效果实时同步,同时支持国外主流系统和国产系统在线数据对比,不停止在线生产系统情况下,确保两边数据完全一致其他产品为主达梦为备达梦为主其他为备达梦在线数据对比试运行/风险评估期缓解疑虑建立信任中国铁建神华集团用友政务工商管理总局国家电网海南社保中新网湖北知识产权局南方电网国家海洋局中船**河北财政厅中国航信重庆经济信息中心**审计厅……挑战简要汇总如下稳定&可靠快速移植性能运维01020304更高的产品质量Oracle 兼容高可用方案SQL 优化能力大规模部署监控维护并发性能与开源数据库相比商业数据库在产品技术上,核心优势在哪里?达梦在服务于行业用户、核心业务系统时,认识到了一项关键区别——复杂SQL的处理能力来看一条我们曾经经历过的SQL 的例子with“COL1" as(select"I".“XCOL1"+1 "PzPeriod" ,'0.0' "OrderNum" ,null "PzDay" ,'' "VchrNum" ,'' "DFKM" ,1 "SortOrder" ,0 "ItemOrder" ,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RECID",'' "Digest" ,'' "CurrencyName" ,1 "POSTFLAG" ,1 "ORIENT" ,'' "DEFAULNAME" ,sum(case when "I"."BF" is nullthen 0.0 else "I"."BF" end*case when“X"."ORIENT"=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then 1 else -1 end) "BF",……from“Y_T" "S")"S"放进word里,达到359页;共1 3 .9千行)"N"17个inner join、557个子查询、831个or筛选、1000+个查询字段、2451个like筛选条件、2731个case when表达式达梦的SQL引擎需要有处理此类查询的能力!达梦SQL 引擎分析器Parser优化器Optimizer执行器Executor总体来说,达梦拥有一个典型的、基于代价的关系数据库SQL 引擎SELECT A,C FROM T1 WHERE B LIKE ’DM’;统计信息数据字典数据执行结果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关系代数变换代价优化语法树SFW 结构关系树优化了的关系树SQL 脚本物理计划生成执行计划SQL 引擎的具体处理流程重点打磨对象为提供更强大的SQL 处理能力DM7六年来对SQL 引擎进行持续改进用集合操作取代迭代操作•外层表下压消除相关•内外层半连接(SEMIJOIN)充分考虑多种连接方案代价•计算N个最大表的连接代价•确定候选连接顺序(Catalan数)•过滤条件下放代价计算•变换Or到最外层,便于索引利用•变换Or为IN,利用子查询,成为集合操作针对大量表的Join(如:6表以上)减少Join参与表的数量,改进计划代价生成速度•满足特定条件的表,下推到子查询内•下推:筛选条件下推视图,增强过滤条件•上拉:部分情况下,直接将视图分解到上层查询•前后通配符优化为Position操作•前通配符优化为可利用REVERSE函数索引Such asOr运算符变换相关子查询变换下推探测表视图优化Like优化生成连接次序More and more✓多级分区加列✓truncate ✓删列✓删除多级分区表✓拆分split ✓新增分区✓优化后,很多操作与O 性能相当或快10-100倍✓like 表达式存在可计算函数的优化✓优化分析阶段获取表行数操作的优化,避免了每次从磁盘获取行数信息✓Top n 查询改写为rowid/pk in 子查询,减少字段解析消耗; ✓Union 分支的连接公因子提取优化;✓布尔表达式范围合并的加强;✓增加统计操作符实际返回行数的功能;✓位图连接索引的使用增强;✓in value list 在mpp 、lpq 下的motion 计划优化✓.......分区表优化器改进✓hash 表memset 优化✓分区表hash 连接的裁剪;✓水平分区表分区列的排序、分组优化✓多层嵌套的分组合并✓通过增加排序操作实现归并连接;✓嵌套循环半连接增加key 的缓存处理执行器分区表执行器优化器其他✓内存管理模式优化✓Tpcc 性能提升明显其他改进回过头来看这条SQL20分钟+1分钟以内放进word里,达到359页;共1 3 .9千行17个inner join、557个子查询、831个or筛选、1000+个查询字段、2451个like筛选条件、2731个case when表达式挑战简要汇总如下稳定&可靠快速移植性能运维01020304更高的产品质量Oracle 兼容高可用方案SQL 优化能力大规模部署监控维护并发性能民航客票系统,机票信息的源头接入各航空公司的官网订票系统、机票代理商、互联网出行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开放的互联网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公众,日均查询访问1650万次数据库并发性能是用户的核心关注高并发能力系统架构内核设计底层技术•多线程架构•读写分离、共享存储等集群架构•行级封锁•多版本并发控制•并行日志•事务可见性判断•Buffer&Cache 设计•异步检查点机制•……•线程同步机制•原子操作实现•异步IO 模型•用户态线程•……数据库并发设计优化是系统性的工作多版本并发控制•很多数据库实现了MVCC:Oracle、MySQL/InnoDB、PostgreSQL •PostgreSQL:未引入回滚段•各版本数据都存在数据文件,数据膨胀问题•导致大量更新后的扫描性下降•Oracle:基于块的MVCC•DM7:基于行的MVCC•更多并发更新、查询集中在一个Page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并发能力封锁机制•Mysql/Innodb•使用一个hash表总体管理行锁•每个page的行锁使用一个bitmap表示•更新page越多,维护锁的内存开销越大•锁越多,需要进临界区的次序就越多物理实现的锁代价是高昂的•Oracle每个记录的LockBit指向Block的ITL,描述了锁信息•实现锁的消耗要小得多DM7更进一步,彻底消除行锁Mysql/Innodb行锁示结构意图•修改过的行标识对应事务的编号(唯一递增,TID)•读-写:根据本事务ID与记录TID大小判断可见性•写-写:基于页面闩+TID可见性,实现锁定效果•减少资源消耗•没有锁升级问题DM7行级锁示意图TPC-C单机压力极限测试Intel Xeon E5-2697V4*2 384GB DDR4PCI-E SSD 2TB 稳定在:1,330,000 tpmc约相当于:70万QPS (90%为增删改)TPC-C单机并发测试10Warehouse50 Session100Warehouse500 Session1000Warehouse5000Session达梦179802.75tpmc220590.48tpmc134995.45tpmc友商A162375.36tpmc208364.16tpmc46959.04tpmc友商B134974.85tpmc209131.97tpmc69196.5tpmc注:采用benchmarksql4.1.1作为测试工具Intel Xeon E5-2620v3 *296GB DDR3SAS 10K RPM 600GB*2 RAID1设备不变,并发量X100,数据量X100,DM性能损耗最小近期某项目POC测试挑战简要汇总如下稳定&可靠快速移植性能运维01020304更高的产品质量Oracle 兼容高可用方案SQL 优化能力大规模部署监控维护并发性能核心业务系统是国外产品的天下达梦是后来者兼容策略是成本最低的开发人员培育、项目替代方案提供达梦数据迁移工具完成数据迁移,支持数据快速装载包含几乎所有Oracle 的数据库对象,且创建语法及使用方式与Oracle 保持一致高度兼容的数据类型、PL/SQL 、动态视图等特性采用单库、单实例的架构,与Oracle 保持一致文件组织结构、并发控制特性的概念与机制接近逻辑概念相近,快速理解数据库结构Oracle 原生接口级兼容从底层到上层,完整的兼容体系•业务系统几乎没有对数据库相关代码进行修改•保证如期完成系统移植•用户的注意力得以聚焦在系统稳定性和性能•兼容Oracle 的OCCI 接口;•兼容Oracle 的DBLINK 定义和使用;•兼容Oracle 的包PACKAGE 定义和使用;•兼容Oracle 的作业JOB 的定义和实现;•兼容Oracle 的系统包(UTF_FILE 、DBMS_SQL 、DBMS_OUTPUT 、DBMS_JOB 、DBMS_LOB 等);•兼容Oracle 的DMP 文件导入和导出的逻辑备份方式;•兼容Oracle 的DUAL 伪表、ROWNUM 伪列等•兼容Oracle 语法风格的Pro C 接口•……针对民航客票系统的兼容改进•延续了开发商对Oracle 深层技术的使用习惯•实现了原oracle 50万行存储过程的平滑移植•保证了与oracle 一致的用户体验•兼容Oracle 的VPD 虚拟数据库模块;•兼容Oracle 的merge into 语法;•兼容Oracle 的正则表达语法;•兼容Oracle 的系统包、系统视图(DBMS_RANDOM 、DBMS_STATS 、DBA_OBJECTS 、DBA_JOBS 、USER_TYPES 、USER_SEGMENTS 等);•兼容Oracle 的last_value 、to_clob 、decode 等函数;•兼容Oracle 的分区表结构修改语法;•兼容Oracle 的CASE WHEN 动态拼接语法;•兼容Oracle 的序列取值范围;•……南网财务的兼容特性清单Case:VPD 兼容Case:正则语法兼容挑战简要汇总如下稳定&可靠快速移植性能运维01020304更高的产品质量Oracle 兼容高可用方案SQL 优化能力大规模部署监控维护并发性能核心业务系统在部署维护方面与相对外围的、中小规模的系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规模化集中化自动化远程化•基于WEB•对象管理•集群部署•状态监控与告警等功能支撑了用户约三十余套达梦集群实例的统一部署、监控和管理产品技术的应对——小结拿下核心系统,是由于对以下需求进行了积极响应提供建立信任的渠道(提供异构同步机制)系统稳定性有保证(充分测试,保证代码质量)性能足够良好(良好的SQL引擎与并发优化)能以较低成本、较快速度与现有应用适配(Oracle兼容)提供较好的管理运维方案(Web化运维管理平台)新进展&新计划共享存储集群•ASM 、VIP、负载均衡、TAF 等特性•已小规模上线试运行易用性•进一步完善DEM 运维管理平台•兼容性持续改进生态•得到ArcGIS 原生支持的唯一国产品牌•更多重量级ISV的合作云•公有云——阿里云市场上架•私有云——H3C 、华为、浪潮云解决方案集成服务•达梦技术支持互联网门户•“管家式、深层次”数据库服务我们梦想做最好的数据库脚踏实地、聚焦技术面对用户永远谦逊扫码微信关注达梦动态扫码加入达梦技术QQ群。
改造配电延续数据中心寿命
改造配电延续数据中心寿命“中国民航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国航信)的数据中心托管全国149家机场、航空公司在全球100个办事处的数据信息,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要用我们的系统进行售票。
一旦停了,我们在全球的机票就没法销售了,机场就会瘫痪,经济损失巨大,同时会引起社会事件。
这是最大的风险。
〞中国航信副总经理荣刚事后描述此次数据中心升级,依然心有余悸――7月底,中国航信数据中心实施了在线不停机UPS切换,顺利完成了配电系统升级。
升级后,中国航信使用已逾十年的数据中心实现了可用性的大幅提升,同时能耗降低了18.7%,向国际标准级数据中心迈进了一大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航信此次数据中心的改造,是在全天候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防止了因宕机而带来的不可估量的业务损失,而且实现了技术投入的最大化回报。
然而,提起此次升级,荣刚坦言,自己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要承当的压力非常大,但别无其他选择。
〞他表示。
旧数据中心成累赘升级前的航信数据中心是1992年设计、1999年上线运营的,至今已逾10年。
据荣刚介绍,那个时候设计数据中心,在考虑数据中心的电力、面积以及提供的效劳时,和现在的需求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
荣刚向记者表示,能耗问题是旧数据中心面临的最大难题。
“最少冷空气的输入到达最高效率的冷却机器,这是精确冷却。
怎样在有限的电力资源里面最大限度地放更多的计算机,并且用最少的面积放计算机,同时要降低能耗。
〞“第二是供电量问题。
数据中心大楼供电的总瓦数,是受电力公司配电设备的影响的。
旧的数据中心,总体的电压和供电的容量也受到了限制。
第三是满足现有的需求量比拟大的问题。
现在机器设备的需求量每年都以100%的速度在增长,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十年以前的数据中心进行改造。
但是目前据我所知,很多公司、企业或者单位的计算机还是放在以前办公楼里搞的机房,不标准,不符合国家的标准。
〞陈旧的数据中心在能耗和承受能力方面,几乎成为中国航信难舍的鸡肋。
见证中国航空业30年
60CHINA TOP BRANDSSPECIAL REPORT 特别报道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业务发展总监那保罗:见证中国航空业30年Witness 30 Years' Development of China's Aviation本刊记者/呼涛20世纪70年代末,中文系毕业的美国年轻人那保罗成为当时稀罕的汉语教师。
随着中美建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奇妙的逆转:作为航空人,30年见证并参与到中国航空业的进步。
在珠海航展上,那保罗作为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业务发展总监随时可能被同行、客户拉住说上几句。
当这个高个子美国人操着“比英语好那么一点点的汉语”讲述航空技术,场景有些穿越,却是他过去30年生活的缩影。
“有人说我们霍尼韦尔的技术有魔术在,我们总是在超乎想象地服务于客户的需要。
但是,我觉得真正有魔力的是中国航空业过去30年的变化。
”那保罗说。
在他看来,全球航空业正在目睹中国航空业的迅猛发展:从航空客货运市场的迅速增长到公务机、通用航空以及其他更为细分市场的暴发式增长,从各型飞机的自主研制到开放国际合作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航空业正在从学习、追随迈向属于自己的航空梦想。
“改革开放之初,西方公司来到中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本刊记者/呼涛记者2014年11月4日从国际航空巨头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位于上海的亚太区总部获悉,该集团以最新技术为湾流公司G500和G600新型飞机提供的触摸屏驾驶舱等核心部件,让两款机型在飞行速度、客舱舒适性和操作效率上都有所优化。
据悉,湾流公司的飞机将在其新型SymmetryTM驾驶舱上首次装配霍尼韦尔的创新触摸屏技术。
这项技术旨在为飞行员提供更为直观全面、更为人性化设计的显示屏,相应减轻驾驶舱内的工作负荷并提升通讯效果。
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公务和通用航空总裁Brian Sill表示,作为最先进的公务机,湾流新型飞机的发布,进一步巩固了霍尼韦尔和湾流公司间的创新合作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航信三十年作者:徐?强????文章来源: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点击数:136????更新时间:2009-12-1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平均以17.5%的速度增长。
在2005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大国。
中国航信—— 作为中国民航最早组建信息化系统,与中国民航共同发展成长,凭借技术优势与创新精神,为国内外的航空公司提供着优质的机票分销等信息服务,所运营的中国民航商务信息系统被称为“中国民航健康运行的神经”,目前是世界第四大GDS(全球旅游分销系统)公司。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中国航信伴随着中国民航业的高速发展而发展壮大,30年来以服务民航、服务社会为己任,努力提高民航信息化水平,不断推出方便旅客出行的信息服务产品,为促进中国民航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航信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民航是一个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行业。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全球航空公司的机票销售和运营管理一直处在琐碎繁复的手工作业 阶段。
1964年,美利坚航空公司(AA)与IBM合作开发出能够实现座位控制和销售功能的航班控制系统(ICS,Inventory Control System),实现了航空公司销售部门业务处理自动化,提高了航空公司的生产效率。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各大航空公司将ICS推广到机票代理人,形成代 理人分销系统(CRS,Computer Reservation System),使CRS成为航空公司掌握销售控制权、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CRS 从分销机票到分销酒店、从航空业延伸到旅游业、 从各国扩展到全球,逐步演变成分销机票、酒店、旅游、轮船等各种旅行产品的全球性电子分销网络,被称为全球分销系统(GDS,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4家GDS公司分别是欧洲的Amadeus、美国的Sabre、Travelport和中国的中航信(Travelsky)。
中国民航信息技术起步较早,早在民航隶属空军时期,航空导航、适航等领域就开始使用信息技术。
但真正意义上的民航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是从民航商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始的。
中国航信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民航商务信息化的过程,先后经历了4个阶段: 一是起步筹备阶段(1979—1984年) 1979年年底,作为“七五”国家电子振兴计划重点项目之一,中国民航组成机构,对建立民航计算机旅客服务系统等有关问题进行调研。
1980年4月,民 航计算机总站筹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立。
1984年年初,民航计算机总站成立,隶属民航总局航行司通信处领导,就计算机订座系统的引进工作进行了准备。
二是创业开拓阶段(1985—1996年) 1986年7月,中国民航引进美国的民航旅客计算机订座系统在广州投产使用。
1987年,经民航局研究决定,成立中国民用航空计算机中心,并于1996 年改名为中国民航计算机信息中心,由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单位。
1988年9月,机场旅客处理系统(DCS)首先在广州白云机场试运行。
1991年,中国航空 结算中心成立,并于1994年推出航空收入结算系统、航空货运系统(ACS)。
1996年,民航计算机中心通过对订座系统(ICS)的改造,推出了代理人 分销系统(CRS),使国内代理人分销行业得到迅猛发展。
三是高速发展阶段(1997—2007年) 1999年12月,信天游网站正 式对社会公众服务,中国民航业开始步入电子商务时代。
2000年,由中国民航计算机信息中心联合国内所有运输航空公司发起成立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 司,并于2001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2001年,由中国航信承建的GDS工程主体工程通过了民航总局的验收,标志着中国航信完成由区域CRS到具 备全球旅游分销能力GDS的转变。
2002年,以中国民航计算机信息中心为主体,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成立,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航空结算中心划入中 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管理,与国航、南航、东航、航油、航材共同组成了民航业的六大中央企业。
2007年,中国航信系统旅客订座量突破2亿。
四是做强做大阶段(2007年之后) 2008年,公司发展战略进一步清晰,提出了中国航信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航空运输旅游和相关行业领先的信息技术及商务服务提供商,致力成为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一流公司。
按照三年夯实基础,五年稳步提高,十年发展壮大的发展步骤,通过经营方式的“四个转变”,即变“客运为主”为“客货运并举”,变“国内经 营”为“跨国经营”,变“技术服务”为“技术商务双服务”,变“服务航空”为“服务航空运输和旅游”,来实施做强做大走出去战略。
公司的这一发展战略得到 了国资委与民航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2008年年底,根据国资委与民航局的批复,以香港上市的航信股份为主体,通过向集团公司定向增发股票,将集团公司所属 全资子公司结算公司的资产与业务注入股份公司,实现了中国航信主营业务和资产重组并境外整体上市。
2009年年初,实现了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的管理一体 化。
中国航信三十年的巨大成图为旅客正在使用中国航信开发就的自助值机系统办理乘机手续。
一、建立中国本土的民航商务信息系统 1985年引进的大型计算机系统,是按照美国对航班的管理模式设计的,为满足我国民航业的发展要求,中国航信的开拓者们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用了一年多 时间对系统进行了大量的修改,从而建立起了适合我国民航实际情况的民航计算机订座系统,也培养了一批民航信息技术专家。
在民航计算机订 座系统建立之初,中国民航只有一家航空公司。
为了适应中国民航体制改革的需要,1994年,中国航信专业技术人员经过艰苦努力,将中国民航旅客服务订座系 统改造成支持多家航空公司业务发展的系统,为中国民航的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1996年,在原订座系统的基础上,完成了机票代理商订座系统(CRS)与航空 公司订座系统(ICS)的分离,促进了国内销售代理事业的蓬勃发展。
1994年,推出了航空收入结算系统、航空货运系统(ACS),民航集中式计算机货运 系统荣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收入管理计算机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中国航信BSP数据处理业务获国际航协 2005年度审计A级评定,成为全球71个BSP数据处理服务提供商中唯一A级获得者。
经过20年的建设,中国航信构建起了支撑民航业 发展的订座、离港、分销、结算四大商务信息系统, 服务范围延伸到了300多个国内城市、100多个国际城市,连接了国内及港澳地区27家航空公司、147个机场、6500多家机票销售代理,跻身全球 GDS前4强,成为全球唯一在发展中国家独立运营并能继续发展的大型民航商务信息系统网络。
由于民航业发展的国际化特点,民航商务信息系统的技术水平也领 先于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行业的其他信息系统。
中国航信运行的商务信息系统,是国内交通运输旅游行业覆盖最广、最先进的信息系统。
二、完成全国百家机场离港系统建设推广 离港系统是现代化机场必备的信息系统之一,也是航空公司建立常旅客、收益管理、电子客票系统的先决条件。
2002年,经民航总局立项,中国航信开始实施 在吞吐量前100位机场投产建设离港系统的“百家离港”工程。
2003年年中,“百家离港”工程圆满完成,使航空公司收益系统、电子客票等信息系统建设迅 猛发展,也掀起了机场信息化建设高潮,极大地提升了整个民航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在“百家离港”工程完成后,中国航信又继续实施了“后百家离港”工程。
目前,全国147家机场已经投产使用了中国航信的离港系统。
三、在中国率先实现100%的电子客票 2007年,历经7 年的建设推广,中国民航在起步晚的情况下,后来居上,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100%的电子客票。
中国航信自主研发的电子客票系统,完全符合国际航协电子客票 标准及中国民航行业标准,充分发挥了主机系统和开放平台各自的优势,创造了出票、值机、结算的电子化流程,帮助航空公司进行产品规划、销售、结算、运输和 服务的整合,是对行业客票业务流程整体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该系统不仅能够完全实现传统纸票的所有功能,而且在订票、离港、结算等方面有了更全面、安全、快 捷、便利的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正是由于民航局的统一部署,中国航信的系统化、标准化实施与推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上电子客票普及率最高的国家。
四、建设航空联盟信息平台 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顺应国际航空运输业的联盟化、自由化趋势,国内航空公司先后提出了加入航空联盟的目标。
信息系统作为航空公司的基础运营平台,对航 空公司加入航空联盟并参与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占到了入盟工作量的近40%。
早在2004年年初,中国航信就提前成立了项目组,对三大国际航空联盟进行了 考察,进行航信系统改造。
2005年航信系统实现了对寰宇一家(One World)的全面支持;2007年先后成功支持了南航加入天合联盟(Sky Team),国航、上航加入星空联盟(Star Alliance)。
中国航信独立建设的航空联盟信息平台,在主机系统内存扩展技术、大容量数据交换技术等方面均有诸多突破与创新,标志着中国航信的技术 支持能力完全能够满足航空公司国际化经营的需要。
五、建立中国民航离港三级备份安全体系 离港系统是机场为旅客办理 乘机手续的关键系统,如果出现故障,则会造成航班晚点,大量旅客滞留机场的严重后果,甚至会发生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中国航信在深入研究和多方论证 的基础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2001年开始,用了近7年时间建立起了离港系统三级备份安全体系:第一级是同机房主机热备,通过大型主机的松耦合技 术,在单台主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其他主机仍然能够支撑系统运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第二级是同城异地灾备,通过远程数据同步,将实时交易数据同步传送到 另一机房的系统磁盘上,在生产机房发生灾难性事故的情况下启用备份系统,确保在一小时内恢复系统服务;第三级是机场本地备份系统,在全国62家大中型机场 全面部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机场旅客处理系统(NewAPP),实现了离港系统在机场本地的实时可靠备份。
到2007年年底,中国航信建成的三级 备份体系,不但在技术上具有独创性,而且其安全性、稳定性在全世界同类系统中也处于领先地位,确保了北京奥运会期间离港系统的无故障运行,中国航信因此也 获得了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六、实现旅客简化出行 电子客票在国内的普及,使 旅客足不出户就能够预订国际国内机票,享受到了信息时代民航运输的方便、快捷。
进而,中国航信又推出了符合国际航协标准的自助值机系统,旅客不需要在值机 柜台排队,自己就能办理乘机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