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8 手工铺砂测构造深度计算

合集下载

手工铺砂法测试路面构造深度方法

手工铺砂法测试路面构造深度方法

手工铺砂法测试路面构造深度方法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手工铺砂法测试路面构造深度这事儿。

你知道为啥要测试路面构造深度不?这可关系到咱开车走路的安全和舒服程度呢。

如果路面构造深度合适,那车跑起来就稳稳当当的,下雨天也不容易打滑。

那这个手工铺砂法是咋操作的呢?其实还挺有趣的。

先得准备好工具呀,像砂筒,这砂筒里装着的砂可是有讲究的,得是那种干净、干燥的标准砂。

还有量尺之类的小工具。

把要测试的路面那一块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不能有啥杂物。

然后就可以开始铺砂啦。

把砂筒里的砂轻轻倒在路面上,就像给路面撒上一层小沙子被子一样。

这时候要注意哦,倒砂的动作得稳稳当当的,不能忽高忽低,不然砂铺得不均匀可就不准啦。

砂铺好之后呢,就用一个小工具把砂给弄平。

这就有点像咱们小时候玩沙子,把沙子堆弄平的感觉。

不过这个可是有要求的,要按照规定的方法来弄平。

接下来就是测量啦。

用专门的量尺去量砂铺出来的形状的尺寸。

这个尺寸就能反映出路面构造深度啦。

就好像是给路面做了一个小小的体检,通过这个尺寸就能知道路面构造深度是健康还是有点小毛病。

这个手工铺砂法虽然看起来有点简单,但是里面的小细节可不少呢。

测试员得特别细心,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位。

要是哪一步出了差错,那测出来的数据可就不对喽。

而且呀,这个测试在不同的路面情况和天气条件下都可能会有点小差别。

比如说大太阳的时候和下雨天之后,路面的状态不一样,那测试的时候就得更加小心。

咱就说这个手工铺砂法测试路面构造深度,就像是给路面和咱们的出行安全之间搭起了一座小桥梁。

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路面的情况,这样就能及时地去维护路面,让我们不管是开车还是走路都能顺顺利利的。

宝子们,现在是不是对这个小测试有点了解啦?。

手工铺砂法测路面构造深度作业指导书

手工铺砂法测路面构造深度作业指导书

手工铺砂法测路面构造深度作业指导书1.目的与适用范围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砼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宏观构造。

2.仪器与材料(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①量砂筒:形状尺寸如图。

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mL±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规定。

带一专门的刮尺,可将筒口量砂刮平。

②推平板:形状尺寸如图。

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③刮平尺:可用30cm钢板尺代替。

量砂筒(单位:mm)推平板(单位:mm)(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0.15-0.3mm。

(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已按构造深度计算式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构造深度尺。

(4)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3.试验步骤3.1准备工作(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mm 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

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

(2)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

测点应选在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3.2测试步骤(1)用扫帚或毛刷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30cm×30cm。

(2)用小铲装砂,沿筒壁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注: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3)将砂倒在路面,用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旋转摊铺,将砂尽可能向外摊铺成圆形,表面不得留浮动余砂。

(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4)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

(5)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

对同一处,应该由同一个试验员进行测定。

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

基 路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
面 现
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测 参考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E60-2008
.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 面表面的宏观构造。
.
二、仪器设备
1、人工铺砂仪。 2、量砂。 3、量尺。 4、小铲、扫帚、挡风板。
.
二、仪器设备
.
四、计算
路面表面构造深度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
TD100V031831
D2 /4 D2
式中:TD—路面表面构造深度(mm) V—砂的体积(25cm3) D—摊平砂的平均直径(mm)
以3次结果为平均值,准确至0.01mm。求标准差、变异系数。
.
五、报告
当构造深度小于0.2mm时,试验结果以<0.2mm表示。
.
谢 谢!
.
三、方法与步骤 (2)装砂。
.
(3)摊铺量砂。
立挡风板,将砂倒在 路面上
用推平板摊铺
稍用力由里向外均匀 摊铺
尽量摊铺成圆形,直 到表面无浮砂
.
三、方法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骤
(4)测量。
测量构成圆的两个垂直 方向直径
取平均值,准确至5mm
.
三、方法与步骤
(6)按以上步骤在同一处位于轮迹带位置至少测3次,间距3-5m, 且由同一试验员测定。位置以中间点位置表示。
.
三、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 (1)准备量砂。(一次性使用,切忌回收重复使用) (2)对测试路段按照随机取样方法选点,决定测定所在横断面位 置。测点应选在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手工铺砂法)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手工铺砂法)
量砂筒:形状尺寸如图7.5.1a)所示,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要求。带一专门的刮尺将筒口量砂刮平。
推平板:形状尺寸如图7.5.1b)所示,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5、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6、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7、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
刮平尺:可用30cm钢尺代替。
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为0.15~0.30mm。
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已按式(7.5.1)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4、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四、试验步骤
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0mm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回收砂必须经干燥、过筛处理后方可使用。
2、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报告
测点编号
1
2
3
4
5
构造深度(0.1mm)
测点平均值(0.1mm)
评定区间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结论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手工铺砂法)
一、试验目的

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

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

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仪器与材料(一)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01人工铺砂仪组成1.量砂筒:如下图所示,量砂筒一端为封闭的,内径①为20mm,外径①为26mm,总高90mm,容积为25± 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规定要求。

02量砂筒侧面03量砂筒正面04量砂筒底面2.推平板:如下图所示,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①为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 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05推平板正面06推平板侧面07推平板底面(二)钢板尺:最小刻度为1mm(三)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匀质砂,粒径0.15〜0.3mm08量砂二、准备工作(一)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mm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

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

(二)确定测点: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三、测试步骤(一)用扫帚或毛刷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 cm x 30cmo (二)用小铲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三)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作旋转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的向外摊平,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四)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定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对同一处,应该由同一个试验员进行测定。

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

四、计算TD 1000V 31831 D2 /4 D21.路面表面构造深度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 式中:TD——路表面的构造深度(mm);V ——砂的体积(25cm3)D ——摊平砂的平均直径(mm) 。

手工铺沙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手工铺沙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手工铺沙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构造。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⑴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①量砂筒: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mL±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规定。

带一专门的刮尺,可将筒口量砂刮平。

②推平板: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③刮平尺:可用30cm钢板尺代替。

⑵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0.15~0.3mm。

⑶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已按式(T 0961)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⑷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3 方法与步骤3.1 准备工作⑴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mm 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

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

⑵按本规程附录A的方法,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

测点应选在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3.2 测试步骤⑴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mm×30mm。

⑵用小铲装砂,沿筒壁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注: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⑶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作旋转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

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⑷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⑸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小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手工铺砂法)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手工铺砂法)
五、计算
1、路面表面构造深度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
式中:TD——路面表面构造深度,mm;
V——砂的体积,25cm3;
D——推平砂的平均直径,mm。
2、每一处均取3次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1mm。
3、计算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六、报告
1、列表逐点报告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值及3次测定的平均值,当平均值小于0.2mm时,试验结果以<0.2mm表示。
2、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报告
测点编号
1
2
3
4
5
构造深度(0.1mm)
测点平均值(0.1mm)
评定区间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结论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刮平尺:可用30cm钢尺代替。
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为0.15~0.30mm。
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已按式(7.5.1)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4、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四、试验步骤
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0mm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回收砂必须经干燥、过筛处理后方可使用。
5、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6、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精编版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精编版

T0961-1995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结构。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①量砂筒:形状尺寸如图。

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mL±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的水质量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符合规定。

带一专门的刮尺,可将筒口量砂刮平。

②推平板:形状尺寸如图。

推平板应为木质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③刮平尺:可用30cm厚钢板尺替代。

量砂筒(单位:mm)推平板(单位:mm)(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0.15~0.3mm。

(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已按公式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4)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

3 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mm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

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

(2)按规程的方法,对测定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

测点应选在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3.2测试步骤(1)用扫帚或毛刷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30cm。

(2)用小铲装砂,沿筒壁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筒内量砂的密度均匀性。

)(3)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板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作旋转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的尽可能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留有浮动砂砾。

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4)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精确至5mm。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1. 什么是手工铺砂法?说到路面构造深度试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种事儿其实也可以像玩儿沙子一样简单。

手工铺砂法,顾名思义,就是用砂子来测量路面的深度。

别看名字很简单,其实这是一种很实用的检测方法,特别适合那些不愿意花大钱买高科技设备的地方。

手工铺砂法的核心就是“铺”和“量”,简单来说,就是把一定量的细砂均匀地铺在路面上,然后用工具量出砂子的厚度,从而间接测量路面的构造深度。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在玩沙子?不过可别小看了这玩意儿,它可是很讲究技巧的哦。

2. 手工铺砂法的步骤2.1 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得先做好准备工作。

这就像做饭前得备齐所有的材料一样,少了哪个步骤都会出乱子。

首先,你需要准备好细砂,这种砂子最好颗粒均匀,别用那种粗砂,不然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还有就是准备一个标准的量具,比如量尺或者专门的深度尺。

哦,对了,还需要一个扫帚,用来把铺上的砂子弄平整。

2.2 测量过程好了,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可以进入正题了。

首先,把准备好的细砂均匀地撒在路面上,记住要撒得均匀哦,像铺面包屑一样,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然后,用扫帚把砂子扫平,使其表面与路面平齐。

接下来,就是用量具来测量砂子的厚度。

这里有个小窍门,测量的时候要注意砂子表面的平整度,别让砂子堆在某个地方,这样会影响测量结果。

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把砂子和路面的距离量得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得出可靠的数据。

2.3 数据记录与分析测量完毕后,就该记录数据了。

这一步也很关键,记录的时候要仔细,最好把每一个点的数据都写下来,然后做个平均值。

这样的话,误差就能减少很多。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出路面的构造深度了。

这个过程可能会稍微复杂一点,但只要按照步骤来,就不会出问题。

3. 手工铺砂法的优缺点3.1 优点说到手工铺砂法的优点,那真是多得数不清。

首先,它简单易操作,不需要高科技设备,只要有砂子和量具就能搞定。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构造。

2 仪具与材料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a.量砂筒:形状尺寸满足设计要求,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规定要求。

带一专门的刮尺将筒口量砂刮平。

b.推平板:形状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c.刮平尺:可用30cm钢板尺代替。

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0.15-0.3mm。

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已按式8.1.4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其它: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3 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mm 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

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

回收砂必须经干燥、过筛处理后方可使用。

2)按本规程的方法,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

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3.2 试验步骤1)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30cm。

2)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注: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3)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的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

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4)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手工铺砂法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手工铺砂法
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手工铺砂法)
一、试验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路面表面的排水性能及抗滑性能。
二、试验要求
通过试验,要求掌握摆式仪测定抗滑值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了解电动铺砂法测构造深度的试验方法。
三、 仪器、设备
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已按式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4、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四、试验步骤
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回收砂必须经干燥、过筛处理后方可使用。
2、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D——推平砂的平均直径,mm。
2、每一处均取3次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
3、计算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六、报告
1、列表逐点报告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值及3次测定的平均值,当平均值小于时,试验结果以<表示。
2、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3、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30cm。
4、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5、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的样子,其实说白了就是用咱们老百姓的手去挖路面,看看路面下面有啥东西。

这个方法可是个好东西,既能检测路面的厚度,还能了解路面的结构,对于修建道路可是有很大帮助的哦!咱们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

需要一把铲子、一把锤子、一些砂子和一些水。

铲子和锤子是用来挖路面和压实砂子的,砂子呢,就是用来铺设在路面上的,水则是为了方便操作。

准备好这些工具和材料后,咱们就可以开始实验了。

第一步,先找一个平坦的地方,把砂子铺在地上。

记得要铺得均匀一些,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接下来,用铲子把砂子堆成一个小山丘,然后用锤子敲打几下,让砂子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砂子更加坚硬,方便下一步的操作。

第二步,用水将小山丘冲刷一遍,这样可以使砂子更加湿润,便于铺设在路面上。

然后,用铲子把湿润的砂子均匀地铺在路面上,记得要铺得平整一些,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铺好砂子后,可以用脚踩一踩,让它更加紧密地贴合在路面上。

第三步,等待一段时间让砂子自然风干。

这个时间长短要根据天气来定,一般来说,夏天的话半天左右就可以,冬天的话可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等到砂子完全干燥后,就可以开始测量了。

第四步,用铲子从砂子的一端开始挖起,尽量挖得深一些。

挖的时候要注意力度,不要一下子挖得太深,以免损坏砂子的结构。

挖到一定深度后,停下来观察一下挖出来的土壤的颜色和质地。

如果颜色较深,质地较硬,那么说明路面的厚度较大;反之,如果颜色较浅,质地较软,那么说明路面的厚度较小。

第五步,继续往前挖,直到挖到路面的另一端。

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观察挖出来的土壤的颜色和质地,以便更准确地判断路面的厚度。

挖完后,可以将挖出来的土壤拿去实验室进行分析,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物质。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可以用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了。

这个方法虽然看起来有点土里土气的感觉,但实际上非常实用哦!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路面的结构和厚度,还能为修建道路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构造。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⑴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①量砂筒:形状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mL±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规定。

带一专门的刮尺,可将筒口量砂刮平。

②推平板: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③刮平尺:可用30cm钢板尺代替。

⑵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0.15~0.3mm。

⑶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已按式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⑷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3 方法与步骤3.1 准备工作⑴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mm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

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

⑵按本规程附录A的方法,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

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3.2 测试步骤⑴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30cm。

⑵用小铲装砂,沿筒壁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注: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⑶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作旋转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

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⑷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⑸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手工铺砂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手工铺砂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

手工铺砂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构造。

2 主要检测设备2.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2.1.1量砂筒:形状尺寸如图T 0961-1,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mL±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规定。

带一专门的刮尺,可将筒口量砂刮平。

2.1.2推平板:形状尺寸如图T 0961-2。

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2.1.3刮平尺:可用30cm钢板尺代替。

图T 0961-1 量砂筒(单位:mm)图T 0961-2 推平板(单位:mm)2.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0.15mm~0.3mm。

2.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将直径换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构造深度尺。

2.4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3 试验准备3.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mm~0.3mm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

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

3.2对试验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的横断面位置。

测点应选在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4.1用扫帚或毛刷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 ×30cm 。

4.2用小铲装砂,沿筒壁向量砂筒中注满砂,手提量砂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4.3将砂倒在地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旋转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留有浮动余砂。

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4.4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

手工铺砂构造深度计算公式

手工铺砂构造深度计算公式

手工铺砂构造深度计算公式
手工铺砂构造深度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构造深度=砂的体积/所覆盖平均面积。

路面表面的构造深度(TD,texturedepth)以前称纹理深度,是路面粗糙度的重要指标。

是指一定面积的路表面凹凸不平的开口孔隙的平均深度。

主要用于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排水性能及抗滑性。

表面粗糙度(surfaceroughness)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

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

案例18 手工铺砂测构造深度计算

案例18  手工铺砂测构造深度计算

案例18 手工铺砂测构造深度计算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交工验收,测试路段为K2+000~K3+000左幅两车道,在轮迹带上随机选5点测构造深度,案例表78中的灰色区域为已知数据,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中T0961—1995的规定对案例表78的计算结果进行校核。

注1:设计值查设计文件,若设计文件无规定,可查阅《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表7.1.2。

注2:铺砂直径D为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 mm。

实践证明,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可取整10 mm,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小。

注3:同一处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为3~5 m。

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

每一处均取3次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0.01 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18 手工铺砂测构造深度计算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交工验收,测试路段为K2+000~K3+000左幅两车道,在轮迹带上随机选5点测构造深度,案例表78中的灰色区域为已知数据,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中T0961—1995的规定对案例表78的计算结果进行校核。

注1:设计值查设计文件,若设计文件无规定,可查阅《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表7.1.2。

注2:铺砂直径D为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 mm。

实践证明,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可取整10 mm,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小。

注3:同一处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为3~5 m。

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

每一处均取3次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0.01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