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1【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1【附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下列各组字,全都是指事字的一组是()(1分)A:高亦心B:厷止力C:上血刃D:末下甘2、“斗”本义是“酌酒的器皿”,引申指“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类型是()(1分)A:动静关系B:时空关系C:礼俗关系D:相似关系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B:至杀不辜人也,祂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羲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C: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D: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水.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1分)A: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覆:覆盖)B: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惮:怨恨)C: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财用.(货:财物)D: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前往)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的变化属于广度宽窄差异的一句是()(1分)A: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6、下列句中,用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1分)A: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方术不用,为人所疑.D:业精於勤,荒於嬉.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通假字的一句是()(1分) A:天下之民皆引領望之矣.B: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C: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D: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8、下列句中,含有名词使动用法的一句是()(1分)A:将不腾其忿而蚁附之.B:而後乃今将图南.C:築室百堵,西南其户.D:天雨雪,武卧啮雪.9、下列句中,“而”连接主语和谓语的一句是()(1分) A: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B:相鼠有皮,人而无义.C:顺流而东行,至於北海.D: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10、下列句中,“为”是介词的一句是()(1分)A:夫执舆者为谁B: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C: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B: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C: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D: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12、下列句子,属于用判断句形式表示原因的一句是()(1分)A: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C:虽有高城深池,厉法重刑,犹不能禁也.D: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1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部分属于单纯词的一句是()(1分)A: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B: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C: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D:赐女土地,质之以牺牲,世世子孙无相害也.14、“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这种特殊表达方式是()(1分)A:互文B:变文C:连及D:婉曲1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字关系的一句是()(1分)A:若火之始然(燃),泉之始逵.B: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徧(遍)矣.C: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飞)又不鸣.D:蚤(早)起,施从良人之所之.16、义疏是指既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作解释的注释类型,它又称()(1分)A:补注B:集解C:音义D:正义17、下列各组字,原来是异体字关系,后来记词职能有了分工的一组是()(1分)A:岳一嶽B:村一邨C:讶一迓D:炮一砲18、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1分)A:弓本秉弛B:大又趾淮C:豕名启齒D:戈而朱哀19、下列句中,“乃”用作副词,表示“就是”意义的一句是()(1分)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B:以送覆考官,再定等第,乃付详定官.C:使牧羝,羝乳乃得归.D:吕公女乃吕后也.20、下列句中,有双宾语的一句是()(1分)A:彼不假我道,必不敢受我币.B:今有构木钻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C: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D:上顺乎主心以显贤者,其唯翟黄乎!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21、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雲.(1分)2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1分)23、有國有家者,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1分)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1分)25、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1分)26、“已行, ,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1分)三、文字题(共14题,共42分)27、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固,制海内.凌:(1分)28、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让:(1分)29、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恣:(1分)30、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硕:(1分)31、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宥:(1分)32、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意思.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1分)33、解释下列句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吾非至於子之门則殆矣.則:(1分)34、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輿?乎:(1分)35、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以:(1分)36、说明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和作用.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1分)37、指出下列汉字哪些是会意字,哪些是形声字,说明会意字与形声字的特点.(6分)逐逹捨折伐佞钦吹38、结合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说明什么是异词同字和异字同词.(6分)(1)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2)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3)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4)舉儉力孝弟,罰偷窳,而惰民惡之.39、归纳下列句中宾语前置的类型,并说明每种类型宾语前置的条件.(8分)(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2)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3)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4)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5)无乃尔是过舆?40、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的文言短文.(12分)昔者越之东有輆沭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曰鬼妻不可与居处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燻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为而不已操而不择则此岂实仁义之道哉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四、综合题(共2题,共32分)41、翻译下列加划线句子.(12分)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1)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2分)(2)斗且出,提弥明死之(2分)(3)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2分)(4)见灵辄饿,问其病(2分)(5)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2分)(6)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2分)42、(重耳)自卫過曹,曹共公亦不礼焉,闻其骿肋,欲观其状,止其舍,谍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言于负羁曰:“吾观晋公子,贤人也,其从者皆国相也,以相一人,必得晋国.得晋国而讨无礼,曹其首诛也.子盍蚤自贰焉?”僖负羁馈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负羁言于曹伯曰:“夫晋公子在此,君之匹也,不亦礼焉?”曹伯曰:“诸侯之亡公子其多矣,谁不过此!亡者皆无礼者也,余焉能尽礼焉!”对曰:“臣闻之:爱亲明贤,政之干也;礼宾矜穷,礼之宗也;礼以纪政,国之常也.失常不立,君所知也.国君无亲,以国为亲.先君叔振,出自文王;晋祖唐叔,出自武王;文、武之功,实建诸姬.故二王之嗣,世不废亲.今君弃之,是不爱亲也.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材三人从之,可谓贤矣,而君蔑之,是不明贤也.谓晋公子之亡,不可不怜也.比之宾客,不可不礼也.失此二者,是不礼宾、不怜穷也.守天之聚,将施于宜.宜而不施,聚必有阙.玉帛酒食,犹粪土也,爱粪土以毁三常,失位而阙聚,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君其图之.”公弗听.(20分)(1)過:(1分)(2)相:(1分)(3)盍:(1分)(4)蚤:(1分)(5)亡:(1分)(6)图:(1分)(7)翻译“余焉能尽礼焉”一句,并比较其中两个“焉”字的词性和用法.(4分)(8)翻译“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一句,并说明其中“是”字的语法功能以及“无乃……乎”这一习惯句式的作用.(4分)(9)请解释“明贤”、“矜穷”的具体含义,并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说明曹伯是否做到了这两个方面.(6分)1310-全国-古代汉语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指事答案:D解析: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如上、下、一、二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的指事符号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末、下和甘都是在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的指事符号构成新字的.2、【考点】相似关系答案:D解析:“斗”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是相似关系.“斗”的本义是酌酒的器皿,形貌特征是勺形,长柄.夜空中,北方由七颗星排列组成的一个小小的星群也呈勺形,长柄,与酌酒的器皿相似,也就用“斗”来命名,于是“斗”便引申出“斗星”的意义.3、【考点】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答案:B解析:《说文·辛部》:“辜,罪也.从辛,古聲.”此处用本义,义为罪.4、【考点】斗且廷见令尹子常答案:C解析:A项中的“覆”是放置的意思;B项中的“惮”害怕,这里指不忍;D项中的“来”使动用法,使······来.5、【考点】广度宽窄的差异答案:B解析:汉代以前,“河”往往特指黄河.后来范围逐渐变宽,泛指河流.6、【考点】用在被动句的动词后面,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答案:C解析:介词“为”构成的被动句式后来又进一步发展,即在动词前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又在动词前加上“所”,构成“为······所······”句式.“为人所疑”意思是被人怀疑.故选C.7、【主考点】北冥有鱼【副考点】通假字的定义答案:D解析:文字承担着与它的字形相一致的本义,也承担着由本义引申出的引申义,这些都是文字的职能.文字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因声音相同相近而被借用的情况,也就是说,有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我们把借来记录同音词的字叫通假字,简称借字.D项“辩”是“辨”的借字,分辨.8、【考点】名词的使动用法答案:C解析:C项中“西南”为名词的使动用法.“西南其户”是指“使门户向西方或南方开着”.9、【考点】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转折或假设关系答案:B解析:B项中的“而”连接主语“人”和谓语“無儀”,意思是人不如老鼠,居然沒有威仪.10、【考点】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答案:D解析:D项中的“為”为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11、【考点】楚归晋知罃答案:B解析:B项中“遇”《说文·辵部》:“遇,逢也.从辵,禺聲.”此处用本義,義为不期而遇、遭遇.12、【考点】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即在叙述某件事情和观点后,用判断句说明原因答案:A解析:B项表比喻关系;C项表示主谓之间的逻辑关系;D项表示同一关系.故选A13、【主考点】联绵词的结构特点【副考点】秋水时至答案:C解析:单纯词中,主要是单音节的,也有一部分双音节的单纯词,即联绵词.“望洋”即是联绵词.C项中的“望洋”并非是望着海洋,“洋”在《说文》中本训水名,直到宋朝才有“海洋”的意义.“望洋”又写作“望羊”“望陽”,意思是“仰视”.14、【考点】第二节互文答案:A解析:互文是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之一,互文又叫“互辞”“互言”,一般是指前后文句或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参互见义.15、【考点】分化本义答案:A解析:A项中“然”的本义是“燃烧”.后来“然”字被借用去记录指示代词,本义另造“燃”字来分担,所以“然”与“燃”是分化字关系.B项中“徧”与“遍”是异体字关系.C项中“蜚”是“飛”的借字,二者是通假字关系、D项中“蚤”是“早”的借字,二者是通假字关系.16、【考点】古注的类别答案:D解析:义疏类是指既能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作解释的一种古注类型.义疏又称“义注”“正义”“义证”.17、【考点】识别异体字要注意的问题答案:C解析:C项“訝”和“迓”本是一对异体字,本义是“迎接”.后来这两个字职能产生分化,“迓”记录“迎接”义,“訝”记录“诧异”义.18、【主考点】象形【副考点1】指事【副考点2】会意答案:A解析:A项“弓”是象形字;“本”是指事字;“秉”是会意字;“弛”是形声字.故选A 项.19、【考点】古代汉语中表示肯定的情态副词有“固”“必”“诚”“乃”“果”等答案:D解析:“吕公女乃吕后也”意思是“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故答案选D.20、【考点】双宾语答案:A解析:A项中“假我道”是双宾语,“道”是直接宾语,“我”是间接宾语.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21、【考点】北冥有鱼答案:鹏之背,不如其幾千里也解析: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如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选自《北冥有鱼》)22、【考点】虽有佳肴答案: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解析: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23、【考点】季氏将伐颛臾答案: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24、【考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答案: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解析: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选自《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5、【考点】上兵伐谋答案:全旅为上,破旅次之解析: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26、【考点】触龙说赵太后答案: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解析: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三、文字题(共14题,共42分)27、【考点】苏秦以连横说秦答案:淩:凌驾28、【考点】鸿门宴答案:讓:责备29、【考点】触龙说赵太后答案:恣:听任30、【考点】圣王之制也答案:碩:大31、【考点】楚归晋知罃答案:宥:原谅32、【考点】唯)答案:唯:语气词,强调希冀和期望的语气33、【考点】连接2个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面动作行为与后面动作行为时间有先后顺序,存在假设或条件关系,可译为那么,就答案:則:连词,表示承接.34、【主考点】夫子至于是邦也【副考点】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或“对于”答案:乎: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35、【考点】介绍动作行为所处置的对象或涉及的人答案:以: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36、【考点】夫答案:夫: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37、【主考点】会意【副考点】形声字的类型答案:“逐、折、伐、吹”是会意字;“達、捨、佞、欽”是形声字.会意字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新字.形声字是根据词的意义类别而选取一个义符,再取一个与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声符,构成新字.38、【考点】词关系答案:异词同字是指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如(1)中的“歸”义为“赠送”,(2)中的“歸”义为“回家”,属于异词同字.异字同词是指一个词有不止一个字来记录.如(3)、(4)中的“悌”“弟”,都表示“孝悌”义,属于异字同词.39、【主考点】在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都位于动词或介词前【副考点1】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之前【副考点2】宾语借助代词的复指而前置答案:第一类:(1)中的“歲不我興”,(4)中的“我未之見”;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前.第二类:(2)中的“客何好”;在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位于动词前.第三类:(3)中的“何古之法”,(5)中的“爾是過”;宾语借助代词的复指而前置.40、【考点】第二节古书的标点答案:昔者,越之東有輆沐之國者,其長子生,則解而食之,謂之宜弟.其大父死,負其大母而棄之,曰鬼妻不可與居處.楚之南有炎人國者,其親戚死,朽其肉而棄之,然後埋其骨,乃成為孝子.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燻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此上以為政,下以為俗,為而不已,操而不擇,則此豈實仁義之道哉?此所謂便其習,而義其俗者也.四、综合题(共2题,共32分)41、(1)【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晋侯请赵盾喝酒,埋伏甲士想要杀害他.(2)【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赵盾)一边搏斗一边往外撤退.提弭明为赵盾而战死.(3)【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宣子在首山打猎,在翳桑休息(住宿).(4)【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赵盾)看见灵辄饿得快不行了,问他生病的原因.(5)【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赵盾)为他准备一筐饭与肉,把它们装在口袋里给他.(6)【考点】晋灵公不君答案:(灵辄)调转戟来抵挡灵公的士兵,使赵盾免于祸难.42、(1)【考点】动词答案:過:经过(2)【考点】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答案:相:辅佐(3)【考点】表示猜度的情态副词有“盖”“殆”答案:盍:何不(4)【考点】通假字的定义答案:蚤:通“早”(5)【考点】动词答案:亡:流亡,逃亡(6)【考点】名词答案:圖:考虑,谋划(7)【主考点】焉【副考点】第二节指示代词答案:余焉能盡禮焉:我怎么能够都对他们以礼相待呢?第一个“焉”:疑问代词,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第二个“焉”:兼词,作补语,相当于“于之”“于是”.(8)【主考点】在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常位于动词之前【副考点】反问句的句尾语气词答案:是之不難,無乃不可乎:不担心这样的事情,恐怕不行吧?是:代词,作“难”的前置宾语.無乃······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9)【主考点】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副考点1】动词【副考点2】第三节实词的活用与兼类答案:明賢:推崇、尊重贤德之人.矜窮:同情处于困境的人.重耳十七岁开始流亡在外,有三个人具有国卿之才,却一直跟随他,说明重耳是贤德之人.然而曹伯却轻视他,说明曹伯没有做到“明賢”.重耳流亡在外,正是处于困境的时候,然而曹伯却不同情他,不以礼相待,说明曹伯没有做到“矜窮”.。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真题库一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真题库一1. 【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
A. 源字B. 分化字C. 本字D. 借字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这句话中的“益”当为“溢”,二者是分化字关系,“益”为源字,“滋”为分化字。
2. 【单项选择题】以下对汉字结构的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D.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D项“意”是会意字,从心从音。
3. 【单项选择题】下列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
A. 绵一緜B. 昵一暱C. 禽一擒D. 錫一賜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C项,“禽”与“擒”是分化字关系,“禽”的本义为擒拿,后引中为擒拿的对象“鸟禽”,其本义后由“擒”承担。
A项,“绵”与“躲”是异体字关系,前者是从当从帛的会意字,后者是从帛从系的会意字。
B项,“昵”与“暖”是异体字关系,前者是从日、尼声的形声字,后者是从日、匿声的形声字。
D项,“錫”与“赐”是通假字关系。
4.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
A. 犬騰伐本B. 豺嗎慧蚊C. 馬燕謂產D. 例劣眉輛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犬”是象形字,象犬之形;“腾”是形声字,从马、联声;“伐”是会意字,从人持戈;“本”是指事宇,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
B项,“豺”是形声字,从豸、才声;“嗎”王是形声字,从口、马声;“慧”是形声字,从心、彗声;“蚊”是形声字,从虫、文声。
C项,“馬”是象形字:“燕”是象形字;“謂”是形声字,从言、胃声;“座”是形声字,从产、生声。
D项,“例”是形声字,从人、列声;“劣”是会意字,从少从力;“眉”是象形字;“輛”是形声字,从车、两声。
5.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的工具书是()。
A.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B. 《經傳釋詞》C. 《辭源》D. 《詞詮》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的工具书;B项,《经传释词》是按照中古声母喉、牙、舌、齿、唇排序的;C项,《辞源》是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的;D项,《词诠》书前没有按注音字母编排的音序目录和,按部首、笔画编排的部首目录。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第Ⅰ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变换构件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
A.泪一淚B.峰一峯C.猿一蝯D.土一土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A.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B.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JC.厲王虐,國人謗王D.同心之言,其臭如蘭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介词“為”介绍动作行为关系的对象的一句是()。
A.公輸般為楚造雲梯之械。
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C.魏其銳身為救灌夫。
D.胥之父兄為戮于楚。
4.下列句中,“甚”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的一句是()。
A.苛政暴史,甚於虎也。
B.好讀書,不求甚解。
C.以虧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D.太后日:“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日:“甚於婦人。
”5.下列句中,“見”不是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A.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B.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C.以四百里之地見信於天下。
D.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6.下列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一句是()。
A.劍斬虞常已。
B.漁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數。
C.鄭有喪,春不相;裹有殯,不巷歌。
D.田單乃起,引還,東鄉坐,師事之。
7.“郎陽為病狂,卧便利”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婉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B.連及C.變文D.互文8.下列各项中,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的工具书是()。
A.《經傳釋詞》B.《訶論》C.《辭源》D.《古漢語常用字字典》9.在古书的注音材料中,“壹讀爲一”采用的注音方法是()。
A.反切B.直音C.奭若D.譬况10.下列句子,属于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原因的一句是()。
A.周禮未改。
今之王,古之帝也。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C.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古代汉语》考题集与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考题集与参考答案《古代汉语》是语言学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其考试内容一般包括音韵、文字、语法、修辞、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本文将根据关键词和内容提供一份《古代汉语》考题集与参考答案,供参考。
一、音韵1、“韵”是指什么?请简要解释古韵和今韵的区别。
2、什么是“四声”?请简要解释其特点及其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
3、请简要解释“反切”法,并说明它在古代汉语语音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文字1、“六书”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其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2、请解释什么是“通假字”,并说明它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特点。
3、“碑帖”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用途和历史价值。
三、语法1、请简要解释古代汉语的基本句式,例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
2、什么是“使动用法”?请举例说明其在古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3、“之”、“其”、“而”等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有什么作用?请分别举例说明。
四、修辞1、“对偶”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特点及在古代诗歌中的运用。
2、“互文”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其在古代诗歌中的运用及作用。
3、什么是“比喻”?请举例说明其在古代汉语中的种类和作用。
五、历史文化1、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并说明其对古代文化传承的影响。
2、“科举制度”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起源、发展和影响。
3、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五行思想”,并说明其对古代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音韵1、“韵”指语音的韵母部分,古韵指古代的音韵系统,今韵指现代的音韵系统。
古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广韵》、《集韵》、《礼部韵》等,现代音韵则以普通话为基础。
2、“四声”指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分别为平、上、去、入。
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上声分为全上和半上,去声分为平去和上去,入声分为平入和上入。
四声在古代诗歌中具有节奏、抑扬顿挫的作用,能够表达情感和增强艺术效果。
3、“反切”是一种古代汉语的注音方法,将两个字的部分组合起来表示一个音节。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试卷3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试卷3(总分:9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本無其字,依聲託事”解释的汉字结构类型是( )(分数:2.00)A.假借√B.轉注C.指事D.會意解析:解析: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组是( )(分数:2.00)A.子休問刃√B.臭從婆材C.月上飄圓D.彖旦編樹解析:解析:B项“臭”是会意字,从自从犬;“從”是会意字,从二人相随;“婆”是形声字,从女,波声;“材”是形声字,从木、才声。
C项“月”是象形字;“上”是指事字;“圓”是形声字,从口、员声;“飘”是形声字,从风、票声。
D项“眾.是会意字,从三人;“旦”是指事字,像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編”是形声字。
3.下列各句中,使用通假字的一句是( )(分数:2.00)A.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B.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
C.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同溪。
D.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解析:解析:A项“惰”通“修”。
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假借义的一句是( )(分数:2.00)A.顏淵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爾志?”B.張良出,要項伯。
√C.家貧,貨賂不足以自贖。
D.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解析:解析:“要”的本义是“求,有所依仗而要求”,这里“要”的意思是“约请”,因此用了假借义。
5.下列各组同义词,其词义差别属于感情色彩不同的一组是( )(分数:2.00)A.問一詢B.飢一餓C.恭一敬D.辱一耻√解析:解析:A项考查的是同义词理性意义差异中在范围广狭方面的不同;B项考查的是同义词理性意义差异中在程度轻重方面的不同;C项考查的是同义词理性意义差异巾在侧重点方面的不同:6.我同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现在已知的是( )(分数:2.00)A.秦代小篆B.商代甲骨文√C.夏代的文字D.铭文解析:解析:商代甲骨文是我国最早形成系统的文字。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A.杨树达B.张相C.朱起凤 D.符定一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A.项B.狄C.娶 D.考3.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宀B.厂C.示 D.邑4.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A.奚何来B.戒尖舟C.出走见 D.即休飞5.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Dān yú;Kě hànB.Chán yú;Kě hànC.Chán yú;Kè hánD.Dān yú;Kè hán6.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A.森相肉B.屋前臣C.向陟门 D.美家库7.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A.垂陲B.难谁C.齐剂 D.赴讣8.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A.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9.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A.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B.范增数目项王。
C.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D.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10.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A.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D.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
11.下面各句,“莫”为否定副词的一句是()A.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B.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分析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分析总分:100分题量:51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A.杨树达B.张相C.朱起凤D.符定一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A.项B.狄C.娶D.考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面几个部首,能够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宀B.厂C.示D.邑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A.奚何来B.戒尖舟C.出走见D.即休飞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Dānyú;KěhànB.Chányú;KěhànC.Chányú;KèhánD.Dānyú;Kèhán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A.森相肉B.屋前臣C.向陟门D.美家库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A.垂陲B.难谁C.齐剂D.赴讣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A.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A.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B.范增数目项王。
C.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D.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A.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A.杨树达B.张相 C.朱起凤 D.符定一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A.项B.狄 C.娶 D.考3.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宀B.厂 C.示 D.邑4.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A.奚何来B.戒尖舟 C.出走见 D.即休飞5.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Dān yú;KěhànB.Chán yú;Kě hànC.Chán yú;KèhánD.Dān yú;Kè hán6.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A.森相肉B.屋前臣 C.向陟门 D.美家库7.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A.垂陲B.难谁 C.齐剂 D.赴讣8.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A.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9.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A.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B.范增数目项王。
C.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D.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10.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A.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D.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
11.下面各句,“莫”为否定副词的一句是()A.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岀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D.符定一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D.考D.邑D.即休飞5. 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Ch d n y u; K e h anC.Ch a n y u; K e h an6. 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D.美家库7. 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A.杨树达B.张相C.朱起A.项B.狄C.3.下面几个部首, 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A.B.厂C.4.下面几组汉字, 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A.奚何来B.戒尖舟C.出走A.D a n y u; K e h an D.D a n y u; K e h anA.森相肉B.屋前臣C.向陟8. 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A.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9. 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A.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B. 范增数目项王。
C. 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D. 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10. 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A. 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 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D. 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
11. 下面各句,“莫”为否定副词的一句是(A. 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2. 下列句中的“是”字,作判断句主语的是(A. 其是之谓乎?也。
C.是?元和四年也。
13. 下面各句,“之”是连词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A.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1)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1)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湖北自考网8月22日整理课程代码:0053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初,命李斯将“史籀大篆”略加省改,作为规范文字。
这种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B.小篆C.秦隶D.古文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使用通假字的是( )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B.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偪人。
C.八月剥棗,十月穫稻。
D.屨大小同,則賈相若。
3.下列各组形声字中,形符均占据一角的一组是( )A.锦、穎、旌、哉B.裁、疆、佞、務C.脩、旗、雖、勝D.徒、都、賴、辫4.“癸酉,師陳于鞌”,“陣”是“陳”的( )A.古字B.今字C.异体字D.简体字5.狭义的异体字是指( )A.读音相同、意义大部分相同、形体一部分相同的字B.意义、形体不同,读音相同的字C.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形体不同的字D.读音相同,形体、意义均完全不同的字6.“衷”、“裹”、“哀”三字的结构类型均属于“六书”中的( )A.象形B.会意C.指事D.形声7.下列各组字中全部为象形字的一组是( )A.月、刃、屰、牛B.及、夕、人、車C.皿、貝、女、犬D.行、燕、大、上8.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 )A.日下伐牧B.口虎取梅C.止曰逐逝D.鳥末甦歪9.下列各项两组繁简字,在古汉语中都能够通用的一组是( )A.後——后蟲——虫B.禮——礼棄——弃C.僕——仆穀——谷D.餘——余薑——姜10.下列句子加着重号的词使用文字的是( )A.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B.無令輿師陷入君地。
C.選賢與能,講信脩睦。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试卷6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试卷6(总分:9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以下对汉字结构的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意,从心,音声√B.豺,从豸,才声C.代,从人,弋声D.盼,从目,分声解析:解析:A项意是会意字,从心从音。
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异体字的一句是( )(分数:2.00)A.楚始得曹而新昏於衛。
B.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C.執其干戚,習其俯仰。
√D.臺謝甚高。
解析:解析:A、B两项是分化字;D项是通假字,“謝”是“榭”的借字。
3.“辟”字的本义是( )(分数:2.00)A.法律√B.君主C.罪行D.古代官吏解析:解析:“辟”是会意字,从p从辛从口,“p”像人屈膝而跪的样子。
“辛”像古代酷刑用的一种Jg具,会“法律”“法度”之意。
4.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变换构件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 )(分数:2.00)A.泪一淚B.峰一峯C.猿一蝯√D.土一土解析:解析:A项异体字造字方法不同;B、D项异体字造字方法相同,构件相同,写法不同。
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 )(分数:2.00)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B.非疏骨肉,愛過客也,多少之實异也√C.莊公寤生,驚姜氏D.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解析:解析:A项“知”当作“智”讲,“智”是“知”的后起本字;C项“寤”本字为“牾”;D项属于通假字,“歸”通“馈”,本字为“馈”。
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分数:2.00)A.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B.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C.厲王虐,國人謗王D.同心之言,其臭如蘭解析:解析:A项“售”的意义是卖出,其特点在于强调卖的结果,现代汉语中,“售”只是表示卖这个动作,不再强调卖的结果;C项“誘”指公开议论他人的过失,是中性词,汉代逐渐演变指无中生有,恶意中伤;D项“臭”泛指一般气味,现代汉语中,“臭”在表示气味时,只表示“难闻的气味”。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10【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全国《古代汉语》考试真题10【附答案】总分:99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下列句中,加了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A:厲王虐,國人謗王B:故子生三月,則父名之C:匪來貿絲,來即我謀D: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2、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1分)A:共供B:村邨C:管館D:咳孩3、下列句中,有介词宾语省略的一句是()(1分)A:人皆有兄弟,我獨亡.B: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C:晏子為齊相.D: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4、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1分)A:伯夷死名于首陽之下.B:方術不用,為人所疑.C:冉有季路見於孔子.D: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5、下列句中有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1分)A:臣實不才,又誰敢怨B: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C: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D: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6、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1分)A: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B:天高地迴,覺宇宙之無窮.C: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D:謹庠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1分)A: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理:治玉)B: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綏:領導)C: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加:增加)D:業精於勤而荒于嬉.(嬉:荒淫)8、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属于同义连用的一句是()(1分)A: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B:荆人尚猶循表而導之.C: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D: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9、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A: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B: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斵之.C:善張網者引其綱.D: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10、下列句中的“亡”與“亡不越竟,反不討賊”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句是()(1分)A: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B: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C: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誅塗.D:離桓之罪,以亡於楚.11、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1分)A:大漠災禍B:眉亦明歡C:其刃息逐D:向日哀倭12、古书旧注中除了释词,还有串讲文意,指明一章主题意旨的注释类型是()(1分)A:傅注B:集解C:義疏D:章句13、下列句中有双宾语的一句是()(1分)A: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B:吾日三省吾身C:欲潔其身,而亂大倫D:甚矣,汝之不惠14、《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傅“天谓文也”说明诗句采用的古书特殊表达方式是()(1分)A:誇張B:互文C:變文D:連類而及15、下列各组字中,义符相同的一组是()(1分)A:溪、谿B:游、遊C:猶、猷D:腾、勝16、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通假关系的是()(1分)A:王如知此,则無(毋)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北冥(溟)有魚,其名為鯤.C: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粗)D:寡助之至,親戚畔(叛)之.17、下列句中数词“三”作谓语的一句是()(1分)A:誦三遍而請習之.B: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C:三進及溜,而后視之.D:晏子數之日:“尔罪有三”.18、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通假关系的是()(1分)A:堯舜支(肢)解人,從向軀始B:小知(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C: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牀(床)下D: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又)五日而後反19、下列句中的“是”作系词的一句是()(1分)A:臣聞七十里為政于天下者,湯是也B: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C:此是何種也?D: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20、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是情态副词的一句是()(1分)A:王侯將相寧有種乎?B:己所不欲,勿施於人C: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徙以有先生也D: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21、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 ,善之善者也.(1分)22、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 ,皆喪寶也.(1分)23、是以聖人方而不割, ,直而不肆,光而不燿.(1分)24、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 .(1分)25、 ,則為之計深遠.(1分)26、六十而耳順, ,不踰矩.(1分)三、文字题(共13题,共36分)27、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12分)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國人盡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斷其帶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晏子見公問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裂斷其衣帶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對曰君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首於門而賣馬肉於內也公何以不使內勿服則外莫敢為也公曰善使內勿服不逾月而國莫之服28、解释下划线字的词性和意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之:(1分)29、指出下列汉字哪些是会意字,哪些是形声字并以这些字为例说明会意与形声的区别.武、穎、旗、秉、惑、休(6分)30、结合下列例句,说明古代汉语,普通名词做状语的主要类型.(8分)(1)童子隅坐而執燭.(2)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3)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4)家人车载欲往就医.31、解释划线字的意义.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疾:(1分)32、解释划线字的意义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勝:(1分)33、解释划线字的意义.景公使晏子為東阿宰,三年,毀聞于國.毀:(1分)34、解释划线字的意义.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濟:(1分)35、说明加下划线的字的词性和作用.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也:(1分)36、说明加下划线的字的词性和作用.故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以:(1分)37、说明加下划线的字的词性和意义.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殊:(1分)38、解释划线字的意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篤:(1分)39、说明加点字的词性和作用.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為:(1分)四、综合题(共3题,共37分)40、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於今十年有七,未嘗聞吾不善,今射出質,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對曰:“此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顏色,然而有一焉.臣聞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嗜之,則臣食之.夫尺蠖食黃則身黃,食蒼則其身蒼.君其猶有諂人言乎?”公曰:“善.今日之言,章為君,我為臣.”是時海人入魚,公以五十乘賜弦章.弦章歸,魚乘塞塗,撫其禦之手曰:“曩之唱善者,皆欲若魚者也.昔者晏子辭以正君,故過失不掩.今諸臣諂諛以幹利,故出質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輔於君未見於眾,而受若魚,是反晏子之義而順諂諛之欲也.”固辭魚不受.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遺行也.”(19分)(1)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晏子沒,十有七年.沒:(1分)(2)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晏子沒,十有七年.有:(1分)(3)解释句中下划线的字.景公飲諸大夫酒.飲:(1分)(4)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字.公作色太息,播弓矢.色:(1分)(5)解析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固辭魚不受.固:(1分)(6)指出下列句中“其”的詞性和用法.夫尺蠖食黃則其身黃.(2分)(7)指出下列句中“其”的詞性和用法.君其猶有諂人言乎.(2分)(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顏色.(2分)(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今諸臣諂諛以干利,故出質而唱善,若出一口.(2分)(10)弦章为什么不而接受景公赏赐的鱼?请用现代汉语陈述.(3分)(11)请解释“今日之言,章為君,我為臣”的意义,并说明景公为什么这样说?(3分)41、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讎也.將立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也可.”於是羊舌職死矣,晉侯曰:“孰可以代之?”對曰:“赤也可.”於是使祁午為中軍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謂祁奚於是能舉善矣.稱其讎,不為諂;立其子,不為比;舉其偏,不為黨.《商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其祁奚之謂矣!解狐得舉,祁午得位,伯華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善也.夫唯善,故能舉其類.《詩》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12分)(1)翻译: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2分)(2)翻译:稱解狐,其讎也(2分)(3)翻译:君子謂祁奚於是能舉善矣(2分)(4)翻译:舉其偏,不為黨(2分)(5)翻译:建一官而三物成(2分)(6)翻译:夫唯善,故能舉其類.(2分)42、解释下列三组句中下划线的意义,并说明其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类型.(6分)(1)酌以大斗,以祈黃耇.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2分)(2)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強本而節用,則天下不能貧.(2分)(3)有自门間射阳越,杀之.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2分)1804-全国-古代汉语总分:99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上古之世答案:D解析:D项,走,《说文·走部》:“走,趋也,从夭、止”,此处用本义,义为跑.2、【主考点】分化字的定义【副考点】分化本义答案:A解析:B项村邨是异体字,C项管館是通假字,D项咳孩是是两个不同的字,A项共与供是分化字的关系.“共”在上古兼有多个记词职务,字的兼职过多,就会造成表义的模糊.为了增强表义的明确性,后来人们造了“供”“拱”“恭”三个新字来分别承担“供给”“拱揖”“恭顺”这三个字义,这样“共”字就只承担“共同”这个意义了.在这个文字职能的分化过程中,“共”是源字,“供”“拱”“恭”是分化字.3、【主考点】鸿门宴【副考点】介词宾语的省略答案:D解析:“為所虜”:被他俘虏.被动句式,介词“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沛公”.4、【考点】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被动句式,“为……所……”式答案:B解析:“為人所疑”是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被动句式,固定结构是“为……所……”式.5、【考点】齐桓公伐楚答案:C解析:C项中“方城”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汉水”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故本题选C项.6、【主考点】北冥有鱼【副考点】联绵词的语音特点答案:A解析:A项“莽苍”:叠韵联绵词,郊野的颜色,这里代近郊.B、C、D项都是复合词.7、【考点】和氏之璧答案:A解析:A项“理”:《说文·玉部》:“理,治玉也.从玉,里声”此处用本义,义为治玉.加工玉石.故本题选A项.B项綏:安抚.C项加:副词,更.D项嬉:游戏,玩耍.8、【考点】连用答案:B解析:B项“尚”和“犹”都是副词,在“仍然”的义项上同义.9、【主考点】运斤成风【副考点1】词的本义与引申义【副考点2】相似关系答案:B解析:A项相:扶助盲人走路的人,助手.本义是察看;仔细看.用的不是本义.B项斤:《说文·斤部》:“斤,斫木也,象形.”此处用本义,义为“横刃斧”.C项引:拉着.本义是张开弓弦,用的不是本义.D项习是复习,本义是鸟数飞,用的不是本义.10、【考点】叔向贺贫答案:D解析:“亡不越竟,反不討賊”中的亡是逃走的意思.A项亡是灭亡,B项亡与“无”通用.C 项亡是外出.D项的亡是逃跑的意思.11、【主考点】象形【副考点1】指事【副考点2】会意答案:B解析:B项,眉是象形字,亦是指事字,明是从日从月的会意字,歡是从欠雚声的形声字.故本题选B项.12、【考点】古注的类别答案:D解析:章句类:是指用分章析句的方式来解释古书的一种古注类型.它与传注类不同的是,传注类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章句类除了释词外,还要串讲文意,指明一章的主题意旨.13、【主考点】和氏之璧【副考点】双宾语答案:A解析:A项“獻之厲王”是双宾语句,代词“之”是直接宾语,“厉王”是间接宾语.故本题选A项.14、【考点】第三节变文答案:C解析:(1)变文,是指有变化的使用同义词,以避免用词的重复啰嗦、单调乏味.如:雷霆不作,风雨不兴.(2)变文为求协韵,如:母也天只,不谅人只.(3)变文为了显示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如: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15、【主考点】形声字的类型【副考点1】形声字义符的表义特点【副考点2】义符和声符在形声字中的位置分布答案:C解析:A项溪的义符色氵,谿的义符是谷,义符不同;B项游的义符的氵,遊的义符是辵,义符不同;C项猶的义符是犬,猷的义符也是犬,所以义符相同;D项腾的义符是马,勝的义符是力,义符不同.16、【考点】通假字的声音关系答案:D解析:“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的本义是“田地的界限”,这里是“叛”的借字,义为“背叛”.在上古“畔”和“叛”都属双声叠韵通假.故本题选D项.17、【主考点】动量表示法【副考点】鸿门宴答案:B解析:有时为了强调动作的数量,可以把表示动量的数词放在句尾,并在数词前面用“者”字.这样,“者”字词组就充当了全句的主语,放在句尾的数词成了全句的谓语.B项句中的代词“者”和前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结合成名词性成分,充当句子的主语,数词“三”充当谓语.这是古代汉语表示动量的一种形式.18、【主考点】北冥有鱼【副考点】通假字的定义答案:D解析:通假字是借来记录同音词的字,简称借字.D项“有”:“又”的借字.上古称数,正数与零散之间往往加“有”.故本题选D项.A项“支”:后作“肢”,是古今字的关系;B项“知”:智慧,后作“智”,是古今字的关系;C项“牀”和“床”是异体字的关系.19、【考点】“为”答案:C解析:“此是何種也?”的“是”前面出现了判断句的主项“此”,说明这个“是”已经不是句子的主语,而是系词.故本题选C项.20、【考点】表示反问的情态副词有“岂”“宁”“独”“庸”等答案:A解析:A项“宁”是表示反问的情态副词.B项“勿”是否定副词,C项“徒”是范围副词,D项“既”是时间副词.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21、【考点】上兵伐谋答案:不战而屈人之兵解析: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选自《上兵伐谋》)22、【考点】宋人献玉答案:若以与我解析:我以不貪爲寶,爾以玉爲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选自《宋人献玉》)23、【考点】其政闷闷答案:廉而不刿解析: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选自《其政闷闷》)24、【考点】北冥有鱼答案:其翼若垂天之云解析: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选自《北冥有鱼》)25、【考点】触龙说赵太后答案:父母之爱子解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选自《触龙说赵太后》)26、【考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答案:七十而从心所欲解析: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选自《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文字题(共13题,共36分)27、【考点】第二节古书的标点答案: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國人盡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斷其帶.”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晏子見,公問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裂斷其衣帶,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對曰:“君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首於門,而賣馬肉於內也.公何以不使內勿服?則外莫敢為也.”公曰:“善!”使內勿服,不逾月,而國莫之服.28、【主考点】之连接主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偏正结构在句子中充当主宾状和判断句谓语或充当复句的分句【副考点】大同与小康答案:之: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而成的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充当状语,主要是表示时间上的修饰,可译为“……的时候”.29、【主考点】会意【副考点1】形声字的类型【副考点2】义符和声符在形声字中的位置分布答案:(1)会意字:武、秉、休;(2)形声字:穎、旗、惑.(3)会意与形声的区别:会意字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新字.形声字是根据词的意义类别而选取一个义符,再取一个与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声符,构成新字.解析:(1)会意字:武、秉、休;(2)形声字:穎、旗、惑.(3)会意与形声的区别:会意字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构成新字.形声字是根据词的意义类别而选取一个义符,再取一个与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声符,构成新字.30、【主考点】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方位或处所,有“在……”“到……”或“由……”等意思.【副考点1】表示动作进行时所用的工具或依据,有“用……”或“拿……”等意思【副考点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有“把……当作……”“像对待……一样的”等意思答案:(1)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方位或处所,有“在……”“到……”“由……”等意思.隅,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有“把……当作……”“像对待……一样的”等意思.客,名词作状语,把……当作客人对待.(3)表示动作进行时的状态,多用比喻的方式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有“像……一样的”“像……似的”等意思.蚁,名词作状语,像蚂蚁一样.(4)表示动作进行时所用的工具和依据,有“用……”或“拿……”等意思.车,名词作状语,用车…….31、【考点】季氏将伐颛臾答案:疾:厌恶,讨厌.32、【考点】寡人之于国也答案:勝:尽.33、【考点】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答案:毀:恶名,坏名声.34、【考点】潮州韩文公庙碑答案:濟:振救.35、【考点】也答案:也:句中语气词,常用在主语之后,起提顿作用,使全句的语气变得舒缓.36、【考点】论贵粟疏答案: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作“来”.37、【考点】触龙说赵太后答案:殊:程度副词,特别.38、【考点】博学答案:篤:专一.39、【考点】季氏将伐颛臾答案: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四、综合题(共3题,共37分)40、(1)【考点】动词答案:沒:通“殁”,去世(2)【考点】动词答案:有:通“又”(3)【考点】使动关系答案:飲:动词的使用用法,使……饮酒.(4)【考点】名词答案:色:脸色.(5)【考点】古代汉语中表示肯定的情态副词有“固”“必”“诚”“乃”“果”等答案:固:副词,坚决.(6)【考点】第二节指示代词答案:“其”是指示代词,作定语.解析:“其”是指示代词,作定语.(7)【考点】其答案:“其”是句中语气词,表示一种委婉语气.(8)【考点】动词答案:(臣子们的)知识不足以知道你(齐景公)的不对,(臣子们的)勇气不足以触犯你(齐景公)的脾气.(9)【考点】表示动作进行时的状态,多用比喻的方式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有“像……一样的”“像……似的”等意思答案:现在大臣们向大王谄媚是为了谋取利益,所以大王脱靶,他们也叫好,像同一张嘴说的一样.(10)【考点】动词答案:因为接受赏赐将违反晏子的道义,顺从阿谀奉承的欲望.(11)【考点】动词答案:是对弦章的高度赞扬,赞扬弦章奉行晏子的道义,不阿谀奉承的品质.解析:是对弦章的高度赞扬,赞扬弦章奉行晏子的道义,不阿谀奉承的品质.41、(1)【考点】祁奚荐贤答案:祁奚请求退休,晋悼公问祁奚谁可接任.(2)【考点】祁奚荐贤答案:祁奚推荐仇人解狐.(3)【考点】祁奚荐贤答案:有德行的人称赞祁奚,说这件事足可说明他很能推荐贤人.(4)【考点】祁奚荐贤答案:推荐直属的下级,不是为了袒护.(5)【考点】祁奚荐贤答案:立了一个中军尉而作成了三件好事.(6)【考点】祁奚荐贤答案:正因为自己为善,所以能举荐与自己一样的人.42、(1)【考点】相似关系答案:第一个“斗”用的是本义,指酌酒的器皿.第二个“斗”用的是引申义,指斗星.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类型是相似关系.(2)【考点】动静关系答案:第一个“節”用的是本义,指竹节.第二个“節”用的是引申义,指节制、约束.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类型是动静关系.(3)【考点】时空关系答案:第一个“間”用的是本义,指缝隙.第二个“間”用的是引申义,指一会儿,表示时间的间隔.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类型是时空关系.。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6古代汉语》试卷附答案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古代汉语(课程代码 00536)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各组字,全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A.下二亦B.刃大从C.止息莫D.甘女卜2.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頸,从巠,从真B.名,从口,夕聲C.弑,从式,杀聲D.産,从生,彦省聲3.《说文解字》收录的小篆字头的数量是A.9353B.10516C.1163D.540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关系的一句是A.糟丘、酒池、肉圃、爲格.(烙)。
B.位尊而無功,奉.(俸)厚而無勞,而挟重器多也。
C.券徧.(遍)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
D.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夏)。
5.下列各组字,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A.趣一取B.要一腰C.調-朝D.疑-攤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复合词的一句是A.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掘穴託其中。
B.天下雲集而響應..,赢糧而景從。
C.比年入學,中年..考校。
D.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断。
B.以故不聞其過,陵遲..而至於二世,天下土崩。
C.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塵,不可以居。
D.陟彼高岡,我馬玄黄..。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孟嘗君不説.,曰:“諾,先生休矣!”B.竊人之財猶謂之盗,况貪.天之功以爲己力乎?C.赐女.土地,質之以犧牲,世世子孫無相害也。
D.百姓殷阜.,年登俗樂。
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义与其本义的联系属于相似关系的一句是A.宴爾新昏.,如兄如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鄭伯克段于鄢》中的“夫人將啓之”的“啓”应解释为( ) A.启发 B.禀告 C.开门 D.开始 1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同义词连用的是( ) A.公疾病,求醫于秦 B.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C.于是相如前進缶 D.宜罷兵屯田,明設購賞 19.下列句中“城”的词性与成语“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中的“城”不同 的一句是( ) A.今吳是懼而城於郢。 B.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 C.城郭溝池以爲固。 D.使老弱女子乘城。 2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副词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B.蘇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還,亶爲典屬國。 C.此特匹夫之勇耳。 D.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21.下列句中“與”用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的一句是( ) A.孫臏嘗與涓俱學兵法。 B.蜩與學鳩笑之。 C.吾與女弗如也。 D.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22.下列句中的“以”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的一句是( ) A.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B.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 C.匈奴大入蕭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
C.平起仄收式 D.仄起平收式 28.下列工具书中,用部首编排、注音吸收“叶音”,基本上罗列古书旧注 的一部是( ) A.《言兑文解字》 B.《康熙字典》 C.《漢語大字典》 D.《詞詮》 29.下列注释书中,专门为古籍正文和注文作反切注音的一部是( ) A.《經典釋文》 B.《毛詩正義》 C.《莊子集釋》 D.《毛詩詁訓傳》 30.下列各组注音,依次为“傳說、皋陶、伍員”等古人名,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组是( ) A. Fù yuè Gāo yáo Wǔ yuán B. Fù shuì Gāo yáo Wǔ yún C. Fù yuè Gāo táo Wǔ yún D. Fù yuè Gāo yáo Wǔ yún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 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下列形声字的构成属于省声的有( ) A.賴 B.累 C.雷 D.裳 E.豪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动词时,同义词“耻”和“辱”的宾语都可由“之”充当,但“耻” 后的“之”代事,“辱”后的“之”代人。 B.在表示战争的意义上,“伐”是公开宣战的战争,“侵”是不宣而战。 C.“盗”和“竊”在所有的古汉语义项上都同义,因此它们是同义词。
全国 2002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 的括号内。 1.根据“鄙”的字形,可以推测它的本义是( ) A.浅陋 B.质朴 C.轻视 D.边邑 2.“夫寒之于衣,不待輕火爰 ”一句中“火爰”是“暖”的异体字,两字 在结构上的差别是( ) A.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 B.同是会意字,成分不同 C.同是形声字,形符不同 D.同是形声字,声符不同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的本义是昏暮,它的后起字是“暮”。 B.“夫”的本义是成年男子,“夫”作为指示代词是它的假借义。 C.“午”的本义是中午,“午”作为十二地支的第七位,是其假借义。 D.“戚”的本义是一种斧钺类武器,忧愁是其假借义。 4.下列各项所列,对应的每组汉字都属于通假字关系的一项是( ) A.伸-信、采-扌采 、取-娶 B.叛-畔、早-蚤、修-脩 C.說-悦、亡-無、昏-婚 D.拒-距、益-溢、原-源 5.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声符均居于一角的一组是( ) A.修、滕、栽、戚 B.旗、衷、颍、載 C.贏、務、隨、徽 D.旌、施、徒、從
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使用了简化字的一句是( ) A.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 B.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 C.吾聞出於幽谷,迁於喬木者。 D.孝文在代時,前后有三男。 7.被称作古今汉字分水岭的字体是( ) A.钟鼎文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8.许慎所说的“建類一首,同意相受”是指“六书”中的( ) A.会意 B.形声 C.转注 D.假借 9.在下列四组古今字中,今字是为引申义所造的一组是( ) A.辟 避 B.家 嫁 C.州 洲 D.門月 間 1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范围,后世有所缩小的是( ) A.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B.夸父與日逐走。 C.富貴則親戚畏懼。 D.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 1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范围。后世有所扩大的是( ) A.且下之化上疾于景響。 B.反,誅屨于徒人費。 C.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D.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D.夫夷以近,則游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 23.下列句子,含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一句是( ) A.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C.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 D.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24.下列句子,含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的一句是( ) A.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B.夫珠玉金銀,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衆貴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C.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 D.宣子言兑 ,乃輕幣。 25.下列句子,含有形容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 ) A.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 B.乃幽武,置大窖,絕不飲食。 C.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 D.石聞堅在壽陽,甚懼 ,欲不戰以老秦師。 26.下列句子,含有名词用作意动的一句是( ) 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洞庭波兮木葉下。 C.人不難以死免其君。 D.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27.七律韩愈《左遷示侄孫湘》詩的首聯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 路八千。”由此推下去,该诗尾联出句的平仄格式应该是( ) A.平起平收式 B.仄起仄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