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基础知识
制冷与空调技术基础知识..
![制冷与空调技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e52ddb6137ee06eef91802.png)
先以水蒸气的形成过程为例解释几个概念。图1–3所示的开口容器中装有 25℃的水,水面上有一个能上下自由移动,却又起密封作用的活塞,活塞的重 量略去不计,即水面有一个大气压的作用。若将水加热到饱和温度100℃时,这 时称为饱和水。25℃的水显然比100℃的饱和温度低,这种比饱和温度低的水称 为过冷水。饱和温度与过冷温度之差为过冷度。其中过冷水的过冷度为 100℃﹣25℃=75℃。若将饱和水继续加热,水温将保持100℃不变,而水不断 汽化为水蒸气。这时容器中是饱和水和饱和蒸汽的混合物,称为湿蒸汽。再继 续加热时,水全部汽化为蒸汽而温度保持100℃不变,此时的蒸汽称为干蒸汽。 若再继续加热,干蒸汽继续加热升温,温度超过饱和温度100℃,此时的蒸汽称 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的温度与饱和温度之差称为过热度。
2. 工质 在热力工程中,把可以实现能量转换和物态改变的物质称为工质。在制冷技 术中工质又称为制冷剂或制冷工质,例如家用冰箱、空调器过去常用的制冷剂氟 利昂12、氟利昂22等。
3. 介质 在制冷技术中,凡可用来转移热量和冷量的物质,称为介质。一般常用的介质 是水和空气。
1.1.12 热传递与热平衡
对流传热是基本的传热方式。热对流的传热流量由对流速度、传热面积及对流的 物质决定。热对流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Φ aAt (W)
式(1–6)
式中:α —— 传热系数,单位为W/(m2·K); Δt —— 流体与壁面间的温度差,单位为K ; A —— 换热面积,单位为m2。
1 称为传热热阻,单位为m2·K/W ,与导热热阻相对应。
1.1.7 压力和真空度
1. 压力 工程上常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垂直作用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法定单位是Pa(帕)。 2. 绝对压力和表压力 测量气体压力时,由于测量压力的基准不同,因此压力有绝对压力和表压力 两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力是指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的绝对值,而表压力是指 压力表上的读数。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a8d6a6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d.png)
然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均匀而引起的。强制对流 是由于外界因素对流的影响而形成的。
直冷式电冰箱箱内的低温是箱内空气自然
制
对流的结果;而间冷式电冰箱内的低温主要是
冷 通过强迫箱内空气对流来获得的。
原
理
与
技
术
十七 压焓图
制冷剂的压焓图
定义:压焓图的结构如图下图所示。 以压力的对数值 为纵坐标,以焓值为横坐标所构成。
二、工质与介质
工质:就是工作的物质,在制冷技术中工质也
称为制冷剂,氟利昂R12、氟利昂R22、
制
R134a和R600a等。
冷
介质:在制冷技术中,凡是可以传递热量和冷量
原 理
的物质称为介质,如空气和水。
三、压力
与
压力:垂直作用于物质表面的力称为压力。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称为压强。
技
术
在工程上将压强称为压力。用P表示。 P=F/S
整个系统包括两个系统中使用的工作流体是制冷剂和吸收剂,
冷
我们称它为吸收是制冷的工质对。吸收剂使
原
液体,它对制冷剂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吸收 剂吸收了制冷剂气体后形成溶液。溶液加热
理 与
又能放出制冷剂气体。因此,我么可以用溶 液回路取代压缩机的作用,构成蒸汽吸收式 制冷循环。
制
冷
原
十、凝结 与汽化相反,当蒸气在一定压力下冷却一
理
定温度时,它就会由蒸气状态转变化为液
与
体状态,称这一过程为凝固。
技
电冰箱中R12在冷凝器中的变化过程就
术
是凝固过程。
十二、过热和过冷
1、过冷水:比饱和温度低的水称为过水。
2、湿蒸气:饱和水和饱和蒸气的混合物。
空调基础与制冷原理
![空调基础与制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c7956c7f1922791788e897.png)
基本构成——视液镜
正常状态:少量气泡、试纸呈绿色 若管路中有水分,可看出试纸呈黄色态
基本构成——储液罐
储液罐:一般在中下部装有易熔 塞或者泄压阀,做安全保护,熔 点在70℃左右,当容器温度达到 70℃时,易熔塞熔化泄压,达到 调节制冷剂的作用
制冷循环介质——制冷剂与冷冻油
➢禁用制冷剂CFC( R11 R12 R13 R113 R114 R115 R500 R502 R13B1 ) ➢过渡制冷剂HCFC( R22 R401 R402 R403 R408 R409 ) ➢替代制冷剂HFC( R134a R404a R407a/b/c R410 )
• 冷凝过程:从压缩机中排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进 入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或冷却水后, 凝结成液体制冷剂,流向节流装置。
• 节流过程:从冷凝器中流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在高压
下流向节流装置,进行节流减压。
制冷原理——制冷主要部件及状态变化
部件 制冷剂状态 压力变化 温度变化
蒸发器
液-汽
低压
低温
压缩机
吸气温度:吸气温度即为压缩机吸气口处温度,可通过双输入 温度计等测。吸气温度要保证吸入压缩机吸气口的制冷剂具备 一定的过热度,吸气温度波动范围要求在5℃以内
油槽温度:油槽温度即为压缩机底部温度。可通过双输入温度 计测量,测量位置一般为压缩机吸气口对面处。油槽温度一般 应为20℃左右,才能保证压缩机冷冻油的润滑效果。
压力测试:一般使用双头压力表进行测量,由于不同 制冷剂的工作压力不一样,需选择正确的双头压力表
压力参数参考范围: 制冷剂
R22 R407C R410a
排气压力(高压) bar
14—18 14—19 25—28
吸气压力(低压) bar
空调与制冷技术培训资料
![空调与制冷技术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563eb6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5.png)
节能降耗措施实施
01
优化设备运行
通过合理调整设备运行参数,提 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03
实施节能改造
对老旧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如更 换高效压缩机、优化管道布局等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02
采用高效设备
检查系统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清理系统内的杂物和污垢, 为调试做好准备。
按照调试方案进行系统调试,包括单机试车、联动试车和系统 整体试车等。
根据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制定验收标准,包括设备运行参数、 系统性能参数、室内环境参数等。
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填写验收记录并签署验收意见。对于 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进行整改并重新验收。
环保政策
政府加强了对空调与制冷 设备环保性能的监管,鼓 励企业采用环保制冷剂和 材料。
智能化发展政策
政府支持智能家居产业的 发展,推动空调与制冷设 备的智能化升级。
未来市场前景展望
市场需求增长
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空调与制冷设备
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02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将推动空调与制冷行业的技术升级和
03
04
制冷循环
制冷剂在蒸发器、压缩机、冷 凝器和膨胀阀等组成的系统中
循环,实现制冷效果。
蒸发冷却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并 蒸发,使周围空气降温。
压缩升温
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提高其 温度和压力。
冷凝放热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 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
空调与制冷系统组成
制冷系统
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 和膨胀阀等,实现制冷循环。
制冷技术与空调系统设计
![制冷技术与空调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d4be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0.png)
制冷技术与空调系统设计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制冷技术和空调系统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围绕制冷技术和空调系统设计展开阐述。
一、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1.1 基本原理制冷技术是利用热力学原理,通过压缩、膨胀、蒸发、冷凝、吸热、放热等方式实现低温状态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制冷剂的状态参数,实现从室外空气或水中吸收热量,从而达到室内降温的效果。
常见的制冷剂有氟利昂、丙烷、氨、二氧化碳等。
1.2 分类按工作原理分类,制冷技术可以分为压缩式制冷技术、吸收式制冷技术、热泵制冷技术等。
按用途分类,制冷技术可以分为空调制冷技术、冷库制冷技术、冷链制冷技术、航空航天制冷技术、制冷设备制冷技术等。
二、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点和流程2.1 基本要点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包括使用环境温度、使用环境湿度、制冷量、功率、管路布置、系统调试等。
使用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决定空调制冷量和耗电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算。
制冷量和功率则是设计空调系统的关键参数,一般需要根据空调面积、房间高度、外墙材料和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计算。
管路布置是要考虑到维修和保养等因素,一般需要预留一定的余地以便于维修和保养。
最后,在调试空调系统时需要进行各项参数的细致调整,目的是达到更高的节能和舒适级别。
2.2 流程空调系统设计的流程包括需求确认、空调参数设计、管路设计、施工图纸编制、安装调试等步骤。
需求确认阶段,需要与客户确认使用环境和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确定制冷量、功率等参数。
空调参数设计后,需要进一步确认管路布置和安装单元、设备等,编制施工图纸。
然后进行空调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可以预留一定的时间进行调试和修改。
三、应用案例介绍3.1 空调系统设计案例某公司位于南方地区,夏季常温达到35℃以上,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需要充分考虑降温效果和节能效果。
在需求确认阶段,设计人员通过了解公司使用环境、人流密度等情况,计算出了适宜的制冷量和功率。
制冷与空调技术手册
![制冷与空调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211734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e.png)
制冷与空调技术手册1. 简介制冷与空调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舒适生活需求的增长,制冷与空调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手册将为读者介绍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设备和操作维护等内容。
2. 制冷原理制冷是通过抽取空气中的热量来降低温度的过程。
常见的制冷原理包括蒸发制冷和压缩制冷。
蒸发制冷利用液体的蒸发过程吸热来降低温度,而压缩制冷则通过压缩制冷剂使其冷却,再通过膨胀释放热量,从而实现降温效果。
3. 常用设备(1)制冷系统组成: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装置组成。
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使其形成高压高温的气体。
冷凝器通过散热将高温气体冷却成高压液体。
蒸发器通过蒸发制冷剂来吸热,实现冷却效果。
节流装置用于控制制冷剂的流速和压力,进一步实现制冷效果。
(2)空调设备:空调设备通常包括室内机、室外机、管道和控制系统等。
室内机通过风扇将冷空气输送到室内,实现降温效果。
室外机则通过制冷系统将热量排出室外。
管道用于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传输制冷剂和空气流动。
控制系统用于调节空调设备的工作模式和温度等参数。
4. 操作维护(1)操作要点:正确使用空调设备,避免频繁开关和过度制冷。
在设定温度时,应根据需要进行合理调整,以节约能源。
同时,定期清洁过滤网和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处理故障。
(2)维护措施:定期清洁和更换设备中的过滤网,以保持空气流通畅。
定期检查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是否泄漏,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
另外,定期检查和维护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等关键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应用领域制冷与空调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等领域。
在工业领域,制冷技术用于冷冻食品、医药物品和化学试剂等的储存和运输。
在商业领域,空调技术用于商场、办公楼等场所,提供舒适的工作和购物环境。
在家庭中,空调技术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提高生活品质。
6. 环保与节能随着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的关注,制冷与空调技术在不断发展中也注重环保和节能。
制冷与空调安全技术(基础)
![制冷与空调安全技术(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d22ade10242a8956bece42d.png)
基础部分 制冷与空调作业公共安全技术(15)
• • • (三)压力容器 1、某工程安装队为制冷系统自制一具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 于 O.1Mpa ( 表 压 ) , 且 压 力 与 容 积 的 乘 积 大 于 或 等 于 2.5Mpa*L的盛装氟利昂的容器。 答:根据压力容器监察规程规定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 O.1Mpa ( 表 压 ) , 是 压 力 与 容 积 的 乘 积 大 于 或 等 于 2.5Mpa*L ,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 准沸点的液体的压力容器不能自制、改装,必须是由有资 质单位制作。 2、压力容器安全阀发生泄漏,为了保证运行,关闭安全阀 下的截止阀。 答:关闭安全阀下的截止阀,难以保证安全运行,应对安 全阀进行校验检修。 3、根据需要,在压力容器上自行加装安全装置、开孔、焊 支架。 答:压力容器禁止开孔焊接支架。 4、对压力容器进行修理或改造时,自行采用贴补或补焊的 方法。 答:不允许,应采用焊接挖补或更换方法,但对压力容器 进行修理或改造。应由有资质的专业生产企业进行。 5、制冷剂钢瓶已超过三年检验期限且有缺陷仍在使用。 答:不允许,根据有关规定制冷剂钢瓶使用超过三年,必 须到有关部门进行检验。对有缺陷制冷剂钢瓶不可以使用。 (四)用电作业 1架设临时线,户内应贴墙沿窗框下走,户外保证行人通过。 答:不允许,架设临时线,户内离地高度不低于2.5m,户 外不低于3.5m。 2、没有采用漏电保护器使用手持电动工具。 答: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时,必须用漏电保护器进行保护。 3、在潮湿的带电体场所使用的电源电压采用36伏。 答:应为12V。
基础部分
制冷与空调作业公共安全技术(4) 安全标识
• • • • • • • • • • • • • • • •
1、当心吊物 2、当心落物 3、当心弧光 4、当心中毒 5、当心触电 6、当心火灾 7、当心电缆 8、注意安全 9、禁止穿化纤服装 10、可动火区 11、必须穿防护服 12、灭火器 13、必须戴防护眼镜 14、必须戴防毒面具 15、必须系安全带 16、必须戴防护手套
制冷与空调技术
![制冷与空调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9014359b8f67c1cfbd6b899.png)
1.1 制冷与空调热工知识
1.1.1 温度 温度在宏观上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在微观上标志物质内
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
1. 温度计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当温度计与物体之间不再有热量传递,或者
说达到热平衡时,温度计的指示值不再变化,此时温度计的指示值就是被 测物体的温度。
温度计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液体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 计等)、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比色高温度计。
是Pa(帕)。大气压力是指地球表面的空气对地面的压力;在工程上为使 用方便和计算方便,把一个大气压按0.98×105Pa来计算,称为一个工程大 气压,即1个工程大气压为0.98×105Pa。除了法定单位外,还有几种常见 的非法定单位,此处不加阐述。
压力有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度之分。绝对压力是指被测流体的实 际压力,用P绝表示;当绝对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用B表示)时,压力计的 示数叫做表压力,用P表表示;而系统抽真空时压力计的示数叫做真空度, 用P真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P绝= P表+ B, P真= B -P绝
2. 温标 测量温度的标尺称为温标,工程上常用的温标又可以分为3种:热力学
温标、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 (1)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或绝对温标,符号为T,单位为K;
热力学温标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定义纯水的冰点温度为273.16K,沸点温 度为373.16K,其间分为100等份,每等份称为绝对温度1度(1K)。
第1章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基础知识
制冷和空调是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两个领域。为了使某一 物体或某一区域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并维持所需的低温,就需要 不断地从其中取出热量,并转移到周围介质中去,这个过程就是制 冷过程。而空调就是利用制冷技术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等进行调节。 因此要掌握电冰箱和空调器的原理与维修,就必须了解制冷与空调 的基本原理,熟悉制冷与空调的热力学知识。
《制冷、空调基础》课件
![《制冷、空调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bbaf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8.png)
制冷剂的作用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起着 传递热量和循环利用的作 用,是实现空调制冷效果 的关键。
空调系统的组成
制冷系统
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 流装置和蒸发器等主要部 件,是实现制冷效果的核 心部分。
空气处理系统
包括空气混合、过滤、冷 却和加热等设备,用于处 理室内空气,保持室内舒 适度。
控制系统
包括控制电路、传感器和 执行器等,用于监测和控 制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
漏水现象
检查排水管道是否堵塞或损坏,以及 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安装角度是否正确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制冷、空调基础》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制冷、空调技术简介 • 制冷原理及系统组成 • 空调原理及系统组成 • 制冷、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 制冷、空调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01
制冷、空调技术简介
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历程
制冷技术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1700年,埃及人就发明了利用冰块和盐 水混合物来冷却物体的制冷技术。
检查并更换润滑油
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换润滑油,保证压缩机和 冷凝器风扇的正常运转。
制冷、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制冷效果差
检查制冷剂是否充足,冷凝器和蒸发器 是否清洁,以及系统是否有泄漏。
噪音过大
检查压缩机和冷凝器风扇是否松动或 损坏,以及电气线路是否有接触不良
。
压缩机过载
检查电气线路和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压缩机和冷凝器风扇是否运转正常。
系统设计应确保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 消耗。
安全性原则
系统设计应确保操作安全,避免对人员和设 备造成伤害。
可靠性原则
系统设计应确保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
制冷与空调技术基础知识
![制冷与空调技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99e910b84868762cbaed56e.png)
P型)组成的直流闭合电路,则有明显的珀尔帖效应,且冷热端无相
互干扰。半导体制冷就是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电效应实现制冷。
半导体制冷原理
•
5.涡流管制冷
•
法国人兰克在1933年发明一种装置(涡流管),可以使压缩气体
产生涡流,并将气流分成冷、热两部分。涡流管装置由喷嘴、涡流室、
孔板、管子和控制阀组成。涡流室将管子分为冷端、热端两部分。喷
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中的任何一态存在于自然界中,随着外部条件的
不同,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图1-3所示。如果把固体冰加热便
变成水,水再加热就变成蒸汽;相反,将水蒸汽冷却可变成水,继续
冷却可结成冰。这样的状态变化对制冷技术有着特殊意义。
•
人们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吸热,而在冷凝器中放热冷凝,
即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原理,通过制冷机对制冷剂气体的压缩,以
饱和压力。以水为例,其在一个大气压下的饱和温度为100℃,
则水在100℃时饱和压力为一个大气压。
•
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在
海平面,水到100℃才沸腾,而在高原地带不到100℃就沸腾。一
般来说,压力升高,对应的饱和温度也升高;温度升高,对应的
饱和压力也增大。
•
6.过热和过冷
中吸取热量,向环境排放热量。制冷剂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的综合为
制冷循环。为了实现制冷循环,必须消耗能量。所消耗能量的形式可
以是机械能、电能、 热能、太阳能或其它可能的形式。
1.2 人工制冷及其基本方法
•
1.相变制冷
•
即利用物质相变的吸热效应实现制冷。如冰融化时要吸取80
kcal/kg的熔解热;氨在1标准大气压下汽化时要吸取327kcal/kg的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认识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5b87e1a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f.png)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认识制冷与空调技术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专业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制冷与空调技术在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环境的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制冷技术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将热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得被制冷物体的温度下降,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温度的目的。
制冷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在家庭、商业还是工业领域,都离不开制冷技术的支持。
制冷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物质的相变过程来吸收热量,然后通过排放热量的方式将热量从被制冷物体转移到其他地方。
常见的制冷设备包括冰箱、空调等。
空调技术是制冷技术的一种应用,主要用于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空调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制冷循环来实现,即利用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的相变过程来吸收和排放热量,从而调节室内温度。
空调设备通常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装置等组成。
空调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在家庭和办公场所,也在医疗、工业和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学习主要包括对制冷循环原理、制冷剂性能、空调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学习。
学生需要掌握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等技术。
此外,还需要了解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制冷与空调系统的效率和环保性能。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于制冷与空调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无论是家庭、商业还是工业领域,都需要专业的制冷与空调技术人才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制冷与空调技术的需求将会更加旺盛。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于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也将对制冷与空调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为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
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热力学等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研究,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空调工程中的制冷技术》复习资料大全
![《空调工程中的制冷技术》复习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a6a7d7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70.png)
《空调⼯程中的制冷技术》复习资料⼤全第⼀章绪论1.11.空⽓调节:实现对某⼀房间或空间内的温度、湿度、空⽓的流动速度、洁净度进⾏调节与控制,并提供⾜够量的新鲜空⽓。
简称空调。
2.制冷技术:它是研究低温的产⽣和应⽤,以及物质在低温条件下所发⽣的物理、化学和⽣物学机理变化等⽅⾯的科学技术。
3.天然冷源:⾃然界中存在的低温物质,如深井⽔、天然冰。
4.⼈⼯制冷:借助⼀种“专门装置”,消耗⼀定的(外界)能量,迫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被冷却物体(或环境)向温度⽐较⾼的周围环境(或物体)转移。
5.制冷分类:普通制冷:>-120℃深度制冷:-120℃~20K(-253℃)低温和超低温:<20K6.普通制冷分为:⾼温区+5℃~50℃主要空⽓调节和热泵设备低温区<-100℃主要⽤于⽓体液化、低温物理、超导和宇航研究中温区-100℃~+5℃主要⽤于⾷品冻结和冷藏,化⼯和机械⽣产⼯艺的冷却过程和冷藏运。
1.21.制冷⽅法:物理⽅法和化学⽅法2.制冷⽅法:相变制冷(溶解、汽化、升华)、⽓体绝热膨胀制冷、温差电制冷(热电制冷)3.溶解常⽤于冷却房间或冷藏⾷品;汽化:蒸汽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的此原理,还有低温外科⼿术;升华可⽤于⼈⼯降⾬、医疗中。
⽓体绝热膨胀制冷可⽤于飞机机仓⾥。
4.焦⽿-汤姆逊效应:实际⽓体焓值是温度和压⼒的函数,所以实际⽓体绝热节流后的温度将发⽣变化。
⾄于温度升⾼还是降低与⽓体初始状态有关。
第⼆章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学原理2.11.制冷原理:利⽤液体蒸发吸收热量⽽完成制冷。
2.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基本系统: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机构(膨胀阀)3.蒸发器①⾥⾯制冷剂的汽化过程是⼀个等压沸腾过程。
②蒸发压⼒:蒸发器内制冷剂沸腾时的压⼒。
③蒸发温度:相对应的饱和温度。
(沸点)4.压缩机:从蒸发器中抽吸出蒸发的制冷剂蒸汽并进⾏压缩的设备。
功能:①从蒸发器内抽吸出蒸发的制冷剂蒸汽,以维持蒸发器内⼀定的蒸发压⼒,同时也就维持了⼀定的蒸发温度。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作业基础知识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作业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46ef2bff524ccbff1218495.png)
R134a作为替代制冷剂,需要专用的压缩机,润滑油用 58 酯类油(如POE),但酯类油吸水性强,干燥剂必须用 XH-7、XH-9等型号的分子筛。( ) R22与润滑油部分相溶,R12与润滑油完全互溶,为了 59 防止润滑不良,使用油加热器,在启动前通过油加热 器使润滑油从制冷剂中分离出来。 R404A和R410A主要用于替代R22和R502,其贮存在钢瓶 60 内的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 ) 61 R502是共沸制冷剂,R407c是非共沸制冷剂。( ) 62 氨与矿物润滑油的相溶性比较好。( ) 63 表压力是绝对压力与当地大气压力之和。( ) 储存制冷剂的钢瓶必须根据制冷剂的类别涂以不同的 64 颜色,R12瓶为白色,R134a为绿色,R717为黄色。( ) 纯金属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一般合金和 65 非金属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单位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 66 之为比热或比热容。( ) 氟利昂制冷系统中吸气管管径过大可使压力降降低, 可见管径大一点好。( ) 根据制冷剂温度和冷却条件的不同,选用高温、中温、 68 低温制冷剂。通常选择的制冷剂的标准蒸发温度要低 于制冷温度10℃。( ) 国产冷冻机油现在执行的标准为行业标准,即SHO 69 349-92行业标准。该行业标准按40℃时的运动黏度分 为12、22、32、46、68、88六个黏度等级。( ) 67
√
×
15 16
√ × × √ √ × × √
17 氨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管道可以用铜管。( ) 18 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19 大型制冷压缩机其单机制冷量在550kw以上。( ) 20 氟里昂的特性是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燃烧爆炸,不腐 蚀金属,不溶与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温标 测量温度的标尺称为温标,工程上常用的温标又可以分为3种:热力学
温标、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 (1)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或绝对温标,符号为T,单位为K;
热力学温标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定义纯水的冰点温度为27每等份称为绝对温度1度(1K)。
kg/m3。而相对湿度是指在某一温度时,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质量与同一 温度下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气质量之百分比。在实际中直接测空气所含水分 质量较困难,由于空气中水分产生的压力在100℃以下时与空气中含水量成 正比,从而可用空气中水蒸气产生的压力表示空气中的绝对湿度。饱和空 气的绝对湿度与温度有关,温度高(低),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大(小), 因此,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温度以提高空气的相对 湿度。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是:
1.1.3 湿度和露点 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两部分组成的。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含
水蒸气的量达到最大值,这种空气就叫做饱和空气。当空气未达到饱和时, 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多少用湿度来表示,湿度常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 含湿量、露点来表示。
1. 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单位为
(4)3种温标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3种温标的换算关系: t = T(273.16 " T ( 273(°C) θ = 9/5t +32(°F) T = t +273.16 " t + 273(K)
图1.1 3种温标的关系
1.1.2 压力 工程上常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垂直作用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法定单位
1.1.4 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 液体沸腾时维持不变的温度称为沸点或称为在某一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而与饱和温度相对应的某一压力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压力。 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都是随着相应的压力和温度的增大而升高,一定的饱 和温度对应着一定的饱和压力。如在一个大气压(约0.1MPa)下水的饱和 温度为100℃;水在100℃时的饱和压力为一个大气压,而在0.048MPa的绝 对压力下,水的饱和温度为80℃,即80℃时水的饱和压力为0.048MPa。 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对制冷系统有重要的意义。在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 在(与蒸发器内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下进行吸热、沸腾;而在冷凝器 中,制冷剂蒸气的冷凝温度即是所处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在整个凝结过程 中,尽管蒸气还是不断受到冷却,但饱和温度始终维持不变(因冷凝器内 压力不变)。
是Pa(帕)。大气压力是指地球表面的空气对地面的压力;在工程上为使 用方便和计算方便,把一个大气压按0.98×105Pa来计算,称为一个工程大 气压,即1个工程大气压为0.98×105Pa。除了法定单位外,还有几种常见 的非法定单位,此处不加阐述。
压力有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度之分。绝对压力是指被测流体的实 际压力,用P绝表示;当绝对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用B表示)时,压力计的 示数叫做表压力,用P表表示;而系统抽真空时压力计的示数叫做真空度, 用P真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P绝= P表+ B, P真= B -P绝
1.1 制冷与空调热工知识
1.1.1 温度 温度在宏观上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在微观上标志物质内
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
1. 温度计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当温度计与物体之间不再有热量传递,或者
说达到热平衡时,温度计的指示值不再变化,此时温度计的指示值就是被 测物体的温度。
温度计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液体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 计等)、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比色高温度计。
图1.2 湿球温度测试
表1.1 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力
t/℃
P/Pa
t/℃
P/Pa
t/℃
P/Pa
t/℃
P/Pa
0
604
7
1001
18
2064
40
7375
1
657
8
1073
20
2339
50
12332
2
705
9
1148
22
2644
60
19918
3
759
10
1228
24
2984
70
31157
4
813
(2)摄氏温标。又叫国际温标,符号为t,单位为°C;在一个标准大 气压下,把纯水的冰点温度定为0°C,沸点温度定为100°C,其间分成 100等份,每一等份就叫1°C。若温度低于0°C时,应在温度数字前面加 “(”号。
(3)华氏温标。其符号本书用θ表示,单位为°F。华氏温标是在一个 标准大气压下把纯水的冰点温度定为32°F,沸点温度定为212°F,其间 分成180等份,每一等份就叫1°F。
12
1403
25
3168
80
47343
5
872
14
1599
30
4242
100
101325
6
935
16
1817
35
5624
2. 含湿量与露点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使用绝对湿度,而使用“含湿量”这一概念。
1kg干空气所含水蒸气的质量,叫做空气的含湿量,其单位是g/kg。在含湿 量不变的条件下,空气中水蒸气刚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或湿空气开始结露 时的温度叫露点。在空调技术中,常利用冷却方式使空气温度降到露点温 度以下,以便水蒸气从空气中析出凝结成水,从而达到干燥空气的目的。 空气的含湿量大,它的露点温度就高,物体表面也就容易结露。
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以水蒸气分压表示) 饱和水蒸气压力
100%
相对湿度可用由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组成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 其中一支温度计叫干球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温度;另一支叫湿球温度计, 其下端包着棉纱且浸在水中。由于水分的蒸发,湿球温度总是低于干球温 度。如图1.2所示。
空气相对湿度越小,水越容易蒸发,干、湿球温差越大;反之,空气 相对湿度越大,干、湿球温差就越小。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力如表 1.1所示。
1.1.5 临界压力与临界温度 当饱和气体的温度不变,压力升高,比容值减小,随着压力的不断升高, 气态的比容值逐渐接近液态的比容;当压力增加到一定值时,气态和液态 之间就没有明显的区别了,这种状态叫做临界状态。此时所对应的压力和 温度分别叫做临界压力、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上的气态,无论加多大 的压力都不能使它液化。因此,对于制冷剂来说,为了使制冷剂在常温下 能够液化,其临界温度应较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