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修订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29a0b1df50e2524de5187ec6.png)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小学数学◆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课程总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一、测量(5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千米的认识……………………………………………………2课时吨的认识3课时…………………………………………… 1课时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加法……………………………………………………………3课时减法……………………………………………………………3课时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四边形(7课时)四边形…………………………………………………………1课时平行四边形……………………………………………………2课时周长和估算……………………………………………………4课时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五、时、分、秒(3课时)时、分、秒……………………………………………………2课时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口算乘法………………………………………………………3课时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七、分数的初步认识(6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3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八、可能性(4课时)九、数学广角(4课时)数学广角………………………………………………………3课时掷一掷…………………………………………………………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第一单元测量内容标准: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06003b3102020740be1e9b57.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沙湾县第二小学三年级备课组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基础型必修课程????????????材料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数学》?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授课时间:66课时??设计者:王艳玲,郝婷婷/沙湾县第二小学???????????【背景分析】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即办让每一个而小人健康幸福的最好学校)和育人目标(做有梦想、愿付出,有自主、能自律,有自信、懂感恩,有责任、敢担当的阳光少年),我们三年级备课组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进行本学期的备课。
本学期课程内容丰富,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
具体表现:?在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
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安排的是测量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秒。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集合是数学思想中最基本的思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能力。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bfad288abceb19e8b8f6ba82.png)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教学材料: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授课时间:63--65课时授课教师:刘惠霞课程总目标: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
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运算。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
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db8a1dcc89eb172ded63b7a9.png)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姚湾小学年级:三年级姓名:刘金峰时间:2013年9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2课时左右◆授课教师:刘金峰【课程总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一、测量(7课时)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加法…………………………………………………………………3课时左右减法…………………………………………………………………3课时左右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四边形(6课时)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五、时、分、秒(3课时)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八、可能性(4课时)九、数学广角(3课时)掷一掷……………………………………………………………………1课时十、总复习(6课时)【课程实施建议】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问题教学。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定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d139d46c1a37f111f0855b2e.png)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定稿小学数学课程纲要(三年级上册)学校名称:新郑市实验小学西校区设计教师:苏惠英日期:2013年9月●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授课时间:数与代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分秒) 35课时空间与图形(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 13课时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4课时实践与综合运用(数学广角、填一填、说一说,掷一掷)5课时综合复习 4课时机动时间 19课时总计83课时一、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已经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读、写几时几分;同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
依据上学期期末测试结果和对近来对学生的观察判断: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并且有一定的数学学习的经验。
二、课程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说出分数(分母小于10)的意义,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四、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的开发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并开发实物材料和设备,拓宽数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如利用工具书、图书、报刊杂志、实践活动材料、、音像资料、广播电视等进行数学学习。
利用如计数器、钉字板、立体模型、校园设施等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使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班班通等信息技术,积极开发课件。
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
在课外活动小组中,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括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趣味数学、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扩展性知识等,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数学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9be1e6280eb6294dc886c58.png)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三)问题解决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三年级(上)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学科课程
教材来源:青岛版
年 级:三 年 级
姓 名:
课 时:75 课时
制定时间:2020年9月1日
课
程
背
景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执教的班级是三年级一、二班,一班共有学生38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8人。二班39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7人。他(她)们的年龄大都在8-9岁。这些同学大多数来阴平街道及周边的校辖村。通过了解,我发现我班学生身心健康,思想道德素质较好,大多数同学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够严格遵守并认真执行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能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注重力分散,不遵守课堂纪律,学习成绩较弱,这部分学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指导。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科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d87a7e57be23482fb4da4caa.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内容及课时安排单元序号单元专题单元训练重点教学内容及课时1 乘除法学生将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口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1、小树有多少棵(1)2、需要多少钱(1)练习一(1)3、参观科技馆 (2)4、植树(2)练习二(2)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观察物体学生将在搭立体图形和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用4个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408a30352ea551810a68721.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一、指导思想:本学期以教改为锲机,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以教育部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的进入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研透新教材,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认识社会、认识自然。
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
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的综合情景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个性发展。
二、课程内容与时间安排:三、课程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
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644218bf284ac850ad0242a6.png)
课程评价
课 程 评 价
让每一个孩子都从 评价中找到成长的 足迹,让每个孩子
都从评价中看到美
好的未来!
课程评价
过程性评价(权重:40%)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评价等级描述 评价方式 根据是否能积极思考、善于交 学习表现,班 过程表现(权 学习兴趣合作水平 流、愿意合作分为四个等级: 级评价小组进 重:10%) 自主意识交流状态 优、良、合格、努力。 行汇总整理。 根据作业完成是否字体工 作业评价(权 整、书面整洁、及时纠错,将 作业态度作业质量 作业批改记录 重:10%) 作业等级分为四个等级:优、 良、加油、过。 期中阶段性评 学期中综合掌握数 价(权重:20 期中测试成绩 期中测试 学知识情况 %) 期末终结性评价(权重:60%) 期末质量调研考试成绩
LOGO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三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授课时间:61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课程纲要
1. 课程目标 2. 课程内容 3. 课程实施 4. 课程评价
课程内容
单元 序号 单元 专题
时、 分、 秒 单元训练重点 认识秒、感知秒,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 单计算;丰富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课程内容
课时 安排
1
1、秒的认识 2、时间的计 算
1、口算(两 位数加减两 位数) 2、笔算(几 百几十加减 几百几十) 3、用估算解 决问题 1、毫米、分 米的认识 2、千米的认 识 3、吨的认识
6
8
分数 的初 步认 识
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 一、几分之几;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 此基础上,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 法的实际问题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78c260c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b.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本文档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纲要,旨在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参考。
该纲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教材概述本册教材旨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运算和应用技能。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和计算:- 自然数的认识和应用;- 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和计算技巧;- 简单的数学逻辑推理。
2. 数量与测量:- 数量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长度、容量、质量的测量单位和换算;- 常用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3. 数据和统计:- 图表的认识和制作;-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简单统计和分析。
4. 几何与方位:-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方位的指示和描述。
四、教学方法本册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1. 观察与实践: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2.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情境教学: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册教材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日常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来评价学生的研究进展。
2. 考试评价:通过定期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3. 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考察学生的项目作品、口头表达等,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上即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概述,教师和学生可根据该纲要进行教学和学习计划的制定。
三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数学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d372f1287c24028915fc3de.png)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必修◆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范迎娜◆授课对象:朱塘池小学三年级学生【课程总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准确的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正确的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迅速、准确的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正确的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准确的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正确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准确的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4、在具体情景中,通过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5、在具体情景中,通过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课程纲要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4ad8e524bcd126fff7050b58.png)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学校名称:新郑市辛店小学◆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设计教师:赵佩苗惠平张云平◆日期:2011年8月◆适用年级:三年级◆授课课时:48课时◆课程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教材、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
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
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
课程纲要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沙湾县第二小学
三年级备课组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基础型必修课程?
材料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数学》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66课时
设计者:王艳玲,郝婷婷/沙湾县第二小学
【背景分析】
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即办让每一个而小人健康幸福的最好学校)和育人目标(做有梦想、愿付出,有自主、能自律,有自信、懂感恩,有责任、敢担当的阳光少年),我们三年级备课组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进行本学期的备课。
本学期课程内容丰富,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
具体表现:在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
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
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安排的是测量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秒。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集合是数学思想中最基本的思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的方法与奇妙作用。
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在每一部分核心内容教学之后,都安排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
根据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从本册教材开始使用比较概括、简练、准确的语言提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即“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训练学生使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或动手操作或列表分析推理,或画图表征数量关系,体会解决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
并且,教材注意在习题中安排提出数学问题的要求和训练(练习三第13题、练习八第8题、练习二十三第2、3、5题等)。
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在本册教材的基本教学单元中,注意结合具体内容的教学和练习,以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对一些数学思想有所感受和体会。
例如,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探究方法──明确算理──总结算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由对具体题目计算方法的讨论到一般的计算方法概括;由对算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对计算原理的理性认识。
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在设置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时,教材安排了探索简单的“数字编码”活动,渗透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
用,并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这一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而且有利于培养符号感、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了探索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广角——集合”单元中,教材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的教学。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学生在早期学习数学时就已经开始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
集合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这一数学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学期总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并会选取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获得倍的直观体验,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关系,能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5、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6、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7、集合是数学思想中最基本的思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的方法与奇妙作用。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与实施】
【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民出版社2013版。
2.教师教学用书、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
3.必要的教具和学具:卷尺和测绳,钟面,操作用图片,其他教具。
4.每单元编制的单元测试题目及每课时的课前先学单。
5.网络微视频学习资源及相关的教学平台,学生网络搜集的学习资料。
二、学习活动
1、本学期将继续采用“教-学-评一致性”引领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根据教师发放的课前先学单及相关的微视频来完成课前先学任务。
2、数学学习不但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要求你能在具体的学习任务下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能互帮互助地进行自评与互评。
3、能够按照学习进度参加制作学具等实践活动。
4.上网查阅有关本册学习内容的拓展知识的资料。
5.完成一次实践操作作业,要求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指定的某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要求:一般采用数学日记、手抄报两种形式,数学日记、手抄报为A4纸版面。
【课程评价】
一、评价方式
学期总评成绩(100分)=过程性评价成绩(60分)+结果性评价成绩(40分)
1.过程性评价(60%)
过程性评价成绩(60分)=课堂评价(20%)+作业评价(20%)+月质量检测及期中测试(20%)
2.结果性评价(40%)
以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面成绩的40%计入。
纸笔测试90分钟。
备注:若学生最终的成绩在60分以下,可以采取在针对性复习之后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