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一次模型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教案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生活中的“一次模型”》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对函数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能够通过实例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如购物、出行等。
2.准备一次函数的图像,帮助学生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购物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模型来表示购物问题。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一次函数的图像,加深对一次函数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一个实际问题,尝试用一次函数来解决。
如出行问题、购物问题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让学生巩固一次函数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工资问题、投资问题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如找一组实际数据,用一次函数来拟合。
8.板书(5分钟)板书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实际应用,方便学生复习。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活动报告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活动报告一、活动背景模型活动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会交流方式,可以通过参与者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参与者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最近,我参与了一次由社区组织举办的模型活动,并将在下面进行详细的报告。
二、活动内容本次模型活动的主题是“未来城市”。
参与者需要根据自己对未来城市的想象,使用纸板、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城市模型。
活动设置了三个小时的制作时间,参与者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与其他参与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三、我的制作过程在得知活动内容后,我立刻开始了自己的制作计划。
首先,我用纸板制作了未来城市的框架,设计了几栋高楼大厦和一些道路。
然后,我使用颜料和贴纸为大厦和道路增添了一些细节和色彩。
接下来,我开始设计一些创新的建筑和交通工具。
我制作了一栋巨大的环形建筑,它可以随着太阳的转动而改变形状,并能够收集太阳能供城市使用。
我还设计了一种未来的飞行汽车,并将它放在城市的道路上。
最后,我在模型的一角添加了一片绿地和一些小树。
我觉得未来城市应该注重环境保护,所以我通过模型来表达这个观点。
四、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我和其他参与者之间进行了频繁的交流和合作。
有一位参与者是社区的一位老师,她向大家介绍了一些有关未来城市的知识,并提供了一些建议。
我也向她请教了一些制作技巧,并从她那里获得了一些好的创意点子。
除了与老师的交流外,我还与其他参与者一起分享了我的构思和设计。
我们相互鼓励,互相帮助,在制作过程中解决了一些棘手的问题。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还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五、活动总结与感悟通过参与这次模型活动,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纸板、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制作模型,并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
其次,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未来城市的知识,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课件
乙旅行社费用y2=0.8×500(x+2) =400x+800
y1=y2时,x=4;y1>y2,x<4;y1<y2,x>4; 所以,当带4个儿童选择甲乙都一样,超过4个儿童选择甲旅行社,少于4个选择乙旅 行社。
情景引入
如何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次函数这三个“一次模型”之间的联系?
月租
本地主叫限定时长/min
主叫超时费/(元 /min)
被叫二 50 200
0.10
免费
请根据所学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次函数等知识,
构造相应数学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帮助王先生选择一种较合适的
话费方案.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举例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一、代数法 二、图像法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举例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应用
应用一:伴着人类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手机的用途越来越广,越 来越被我们青睐,因此话费问题也经常会被纳入家庭经济核算.如今 的话费收取种类众多,如何选取最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案也被人们所重 视.我们就对话费的选取这方面进行研究与调查.
移动公司出来两种话费计费方式: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举例
应用二:某商店销售A型和B型两种电脑,其中A型电 脑每台的利润为400元,B型电脑每台的利润为500元, 该商店计划再一次性购进两种型号的电脑共100台, 其中B型电脑的进货量不超过A型电脑的2倍.
问题:该商店购进A型、B型电脑各多少台,才能使销 售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
情景引入
李老师去文具店买笔。甲种笔每支3元,乙种笔 每支4元。买了甲、乙两种笔共8支,花了28元。 两种笔各买了多少支?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
做一做,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
例.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x-3=2x-8的解?
(1)x=5; (2) x=-2.
解:(2)把x=-2代入方程左右两边. 左边=-2-3=-5,右边=2×(-2)-8=-12. 左边≠右边, 所以x=-2不是方程x-3=2x-8的解.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 (1)实际生活中很多问题可以利用方程来解决. (2)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 知数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 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议一议,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 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 做一元一次方程.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 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 做解方程.
议一议,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如果是,指出哪些是 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是,说明为什么.
创设情境
小明在商店买了4支铅笔和1支钢笔,共付了10元, 找回了2元,若钢笔每支比铅笔贵4元,则铅笔多少钱 1支?
设铅笔每支x元,则有: 4x +(x +4)=10-2
创设情境
(1)在等式4 x +2.4 x +2.4=6.8中,2,2.4,6.8 叫已知数,字母x表示的数叫未知数.
(2)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
(1)5x -3=x+3;
是方程,也是一元一次方程.
(2)2y2+3y-1=0;
是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因为未知数 的指数不都是1.
数学北师大版初中二年级下册 综合实践:生活中的一次模型 教学设计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一)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知识,为本节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通过前面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会利用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了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和作用;同时在以前的学习中,通过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提升了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渐次梯进的过程,因而课堂教学既要关注整个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也应与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联系。
本课是八下第一章第五节《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第一课时内容,从属于“数与代数”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数与代数教学的远期目标,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
教科书基于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一次函数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2、能够用图像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3、理解两种方法的关系,会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活动探究、合作学习;第三环节:运用巩固、练习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当堂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活动内容:上节课我们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其它解法。
活动目的:以“旧”引“新”,由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活动效果:学生在回忆中探索本课时的内容,从而降低了学生们“入室”的门槛。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合作学习活动内容:首先,我们来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求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一次函数模型及应用
一次函数模型及应用一次函数模型是指含有一次幂的函数,可以用以下形式表示:y = kx + b,其中k和b为常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一次函数又称为线性函数,其与直线的关系密切。
一次函数模型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各个领域,下面将以几个具体的实际例子来说明一次函数模型的应用。
第一个例子是汽车的油耗问题。
假设某辆汽车在行驶时,每小时的平均油耗为k 升,初始油量为b升。
那么在x小时后,油量为y升的关系可以用一次函数模型来表示:y = -kx + b。
其中负号表示油量在不断减少。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在车速不变的情况下,汽车在行驶x小时后的剩余油量。
通过测量汽车不同车速下的油耗数据,可以确定k的值,并通过初始油量来确定b的值。
在实际生活中,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加油时间,避免油量不足造成的困扰。
第二个例子是商品价格的变化。
假设某商品的价格在每个月都以恒定的速度上涨,每月涨价k元。
初始价格为b元。
那么在x个月后,商品价格为y元的关系可以用一次函数模型来表示:y = kx + b。
通过测量商品连续几个月的变价趋势,可以确定k的值,并通过初始价格来确定b的值。
这个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几个月内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帮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第三个例子是人口增长问题。
假设某地区的人口在每年都以固定比例的速度增长,每年增长k人。
初始人口数量为b人。
那么在x年后,人口数量为y人的关系可以用一次函数模型来表示:y = kx + b。
通过观察人口连续几年的增长情况,我们可以确定k的值,并通过初始人口数量来确定b的值。
这个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几年内人口的增长趋势,对于城市规划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三个例子只是一次函数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常见例子,实际上一次函数模型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经济学中,一次函数模型被用来研究需求和供应的关系,分析市场价格的变化。
在物理学中,一次函数模型被用来描述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生活中的“一次模型”》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接触实际问题的一次函数模型的学习。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一次函数模型的建立、一次函数模型的应用以及一次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知识,对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效地结合起来,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对一次函数模型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模型的建立过程,学会用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实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数学模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模型的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一次函数模型,并运用到问题解决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一次函数模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一次函数模型,并总结一次函数模型的建立过程。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生活中发现的一次函数模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淮安区第八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综合与实践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综合与实践生活中的“一次模型”1.综合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2.经历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的全过程,体会模型思想,发展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重点会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难点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一、复习导入1.举例说明一元一次方程(组)、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用一元一次方程(组)、一次函数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相关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二、探究新知探究一:在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基础之上,汇总出几个有价值的研究材料供学生选择.材料1 探索出租车如何计价1.日间出租车价与里程数之间的函数关系.2.夜间出租车价与里程数之间的函数关系.3.当遇到红灯或堵车时的计价情况等.材料2 探索商场促销现象节假日商场经常打出打折的牌子,在各种以打折名义进行的促销活动中,如何选择最实惠的商品是大多数人常常面临的问题.调查学校或居住小区附近某一商场的促销方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函数或不等关系并作出分析,用你得到的结论,指导周围的人理性消费.材料3 关于集资活动的调查1.学校的社团常常需要筹措资金,如果你是某个组织中的成员,请列出一张清单,写出你所需要的资金项目;2.计划资金增长的方式,当你完成你的计划时,同时考虑一下为了增长资金是否还需要一些必要的开销,用方程、不等式和函数表示你的计划及盈利情况;3.将你筹措资金的情况展示给大家,做一个报告叙述你的观点,并与同伴交流.探究二:组建小组,确定方案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内容组成研究小组,组内人员进行明确分工.2.组内讨论,形成完整的调查研究方案.三、举例分析例伴着人类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手机的用途越来越广,越来越被我们青睐,因此话费问题也经常会被纳入家庭经济核算.如今的话费收取种类众多,如何选取最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案也被人们所重视.我们就对话费的选取这方面进行研究与调查.首先提供一张王先生10月份话费清单:移动公司出来两种话费计费方式:月租本地主叫限定时长/min主叫超时费/(元/min)被叫方式一20 120 0.20 免费方式二50 200 0.10 免费请根据所学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次函数等知识,构造相应数学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帮助王先生选择一种较合适的话费方案.四、练习巩固关于教育开销的调查1.计算一下自己从现在起到参加工作,总共需要多少教育资金.2.考虑你如何支付这些费用,帮家长写一个储蓄计划.3.用不等式来表示你从各种渠道所能储蓄的钱的最低数量.4.将你的调查与同学交流一下,让大家看看你的调查是否可行?如果可能请他们提供改进的建议.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课外作业1.结合本节课的收获,将小组的讨论结果修改完善.2.运用本节课的讨论结果,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小组合作展开调查,利用得到的数据构造一个可以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本节课尽量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教学情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有关内容.重视动手操作,实践探究,但如果只有操作,而没有数学体验,数学课很容易上成劳技课,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在重视活动的同时,又重视知识的获取.因为动手操作的目的本身就在于更直观地发现新知识.练习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专题28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识点总结】一、算术平均数一般地,有n 个数12n x ,x ,x ,…,我们把12n 1(x x +x )n++…叫做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作x (读做“x 拔”).要点诠释: (1)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2)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一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所以平均数容易受到个别特殊值的影响.二、加权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f 叫做这个数据的权.按照这种方法求出的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若数据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3x 出现3f 次……k x 出现k f 次,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x ,则x =1n(1f 1x +2f 2x +3f 3x +…+k f k x )(其中n=1f +2f +3f +…+k f ) “权”越大,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加权平均数的分母恰好为各权的和.要点诠释:(1)k f 越大,表示k x 的个数越多,“权”就越重. 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2)加权平均数实际上是算术平均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平均数的简便运算.三、众数和中位数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要点诠释:(1)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出现在这组数据中;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2)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而不是数据出现的次数.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要点诠释:(1)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唯一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不一定出现在这组数据中.(2)由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以知道中位数以上和以下的数据各占一半.四、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数据的集中程度.区别: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与数据排列位置有关,个别数据的波动对中位数没影响;众数主要研究各数据出现的频数,当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可用众数来描述.在一组存在极端值的数据中,用中位数或众数作为表示这组数据特征的统计量有时会更贴近实际.五、用样本估计总体在考察总体的平均水平时,往往都是通过抽取样本,用样本的平均水平近似估计得到总体的平均水平. 要点诠释:(1)如果总体数量太多,或者从总体中抽取个体的试验带有破坏性,都应该抽取样本.取样必须具有尽可能大的代表性.(2)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容量越大,样本对总体的估计也越精确.样本容量的确定既要考虑问题本身的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和所付出的代价.【精典例题】一、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1、某选手在青歌赛中的得分如下(单位:分):99.60,99.45,99.60,99.70,98.80,99.60,99.83,则这位选手得分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99.60,99.70 B.99.60,99.60C.99.60,98.80 D.99.70,99.60【思路点拨】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答案】B;【解析】解:数据99.60出现3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99.60;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99.45,99.60,99.60,99.60,99.70,99.80,99.83,中位数是99.60.故选B.【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的意义.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2、若数据3.2,3.4,3.2,x【答案】3.2;3.5; 解:由题意 3.4 3.5, 3.62x x +==,所以众数是3.2,平均数是3.5. 3、某中学随机地调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则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 )A .6.2小时B .6.4小时C .6.5小时D .7小时【答案】B ;解:根据题意得:(5×10+6×15+7×20+8×5)÷50=(50+90+140+40)÷50=320÷50=6.4(小时).故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6.4小时.二、利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解决问题1、某校欲招聘一名数学教师,学校对甲、乙、丙三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能力测试,各项测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根据结果择优录用.三位候选人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测试项目测试成绩甲 乙 丙 教学能力85 73 73 科研能力70 71 65 组织能力 64 72 84(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2)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教学、科研和组织三项能力测试得分按5:3:2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运用求平均数公式()1231n x x x x n⋅⋅⋅++++即可求出三人的平均成绩,比较得出结果;(2)将三人的成绩按比例求出测试成绩,比较得出结果.【答案与解析】解:(1)甲的平均成绩为:(85+70+64)÷3=73,乙的平均成绩为:(73+71+72)÷3=72,丙的平均成绩为:(73+65+84)÷3=74,∴ 候选人丙将被录用.(2)甲的测试成绩为:(85×5+70×3+64×2)÷(5+3+2)=76.3,乙的测试成绩为:(73×5+71×3+72×2)÷(5+3+2)=72.2,丙的测试成绩为:(73×5+65×3+84×2)÷(5+3+2)=72.8,∴ 候选人甲将被录用.【总结升华】5、3、2即各个数据的“权”,反映了各个数据在这组数据中的重要程度,按加权平均数来录用.2、小王在八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测验一得89分,测验二得78分,测验三得85分,期中考试得90分,期末考试得87分,如果按照平时、期中、期末的10%、30%、60%量分,那么小王该学期的总评成绩应该为多少?【答案】解:小王平时测试的平均成绩897885843x++==(分).所以8410%9030%8760%87.610%30%60%⨯+⨯+⨯=++(分).答:小王该学期的总评成绩应该为87.6分.3、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随机抽得12名选手所用的时间(单位:分钟)得到如下样本数据:140 146 143 175 125 164 134 155 152 168 162 148(1)计算该样本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2)如果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7分钟,请你依据样本数据中位数,推断他的成绩如何?【思路点拨】(1)根据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求解;(2)根据(1)求得的中位数,与147进行比较,然后推断该选手的成绩.【答案与解析】解:(1)将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25,134,140,143,146,148,152,155,162,164,168,175,则中位数为:=150,平均数为:=151;(2)由(1)可得,中位数为150,可以估计在这次马拉松比赛中,大约有一半选手的成绩快于150分钟,有一半选手的成绩慢于150分钟,这名选手的成绩为147分钟,快于中位数150分钟,可以推断他的成绩估计比一半以上选手的成绩好.【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4、某教师为了对学生零花钱的使用进行教育指导,对全班50名学生每人一周内的零花钱数额进行了调查统计,并绘制了统计图表如图所示的统计图.零花钱数额(元) 5 10 15 20学生个数(个)a15 20 5请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求a的值;(2)求这50名学生每人一周内的零花钱额的众数和平均数.【答案】解:(1) a=50-15-20-5=10.(2)众数是15.平均数为150(5×10+10×15+15×20+20×5)=12.三、用样本估计总体1、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为了倡导“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小刚在他所在班的50名同学中,随机调查了10名同学家庭中一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并将调查结果绘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1)求这1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2)根据样本数据,估计小刚所在班50名同学家庭中月均用水量不超过7t的约有多少户.【思路点拨】(1)根据条形统计图,即可知道每一名同学家庭中一年的月均用水量.再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进行求解;(2)首先计算样本中家庭月均用水量不超过7t 的用户所占的百分比,再进一步估计总体.【答案与解析】解:(1)观察条形图,可知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 62 6.54717.5281 6.810x ⨯+⨯+⨯+⨯+⨯==. ∴ 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6.8.∴ 在这组样本数据中,6.5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6.5.∵ 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6.5,有6.5 6.5 6.52+=. ∴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5.(2)∵ 10户中月均用水量不超过7t 的有7户,有7503510⨯=. ∴ 根据样本数据,可以估计出小刚所在班50名同学家庭中月均用水量不超过7t 的约有35户.【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掌握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方法.2、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向阳中学对在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并全部收回.根据调查问卷,将课外阅读情况整理后,制成表格如下:月阅读册数(本) 1 23 4 5 被调查的学生数(人) 2050 15 10 5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的学生月平均阅读册数为 本;(2)被调查的学生月阅读册数的中位数是 ;(3)在平均数、中位数这两个统计量中, 更能反映被调查学生月阅读的一般水平;(4)若向阳中学共有学生1600人,求四月份该校学生共阅读课外书籍多少本?【答案】解:(1)平均阅读册数为:=2.3(本);(2)∵共有100名学生,∴第50和51为同学的阅读量的平均数为中位数:=2;(3)在平均数、中位数这两个统计量中,中位数更能反映被调查学生月阅读的一般水平;(4)2.3×1600=3680(本).期末检测题(一)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要使分式x 2-93x +9的值为0,你认为下列数中x 可取的是( D ) A .9 B .±3 C .-3 D .32.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则k 、b 的取值范围是( C )A .k >0,b >0B .k <0,b >0C .k <0,b <0D .k >0,b <0,第2题图) ,第5题图),第6题图) ,第9题图)3.甲队修路120 m 与乙队修路100 m 所用天数相同,已知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10 m .设甲队每天修路x m .依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A.120x =100x -10 B.120x =100x +10 C.120x -10=100x D.120x +10=100x4.七年级学生完成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后,积极践行“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下表是从七年级400名学生中选出10名学生统计各自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节水量(m 3) 0.2 0.25 0.3 0.4 0.5家庭数 1 2 2 4 1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 )5.如图是某城市部分街道,已知AF ∥BC ,EC ⊥BC ,EF =CF ,BA ∥DE ,BD ∥AE ,甲、乙两人同时从B 站乘车到F 站,甲乘1路车,路线是B →A →E →F ;乙乘2路车,路线是B →D →C →F.假设两车速度相同,途中耽误的时间相同,那么( C )A .甲将先到F 站B .乙将先到F 站C .甲、乙将同时到达D .不能确定6.如图,在菱形ABCD 中,已知∠A =60°,AB =5,则△ABD 的周长是( C )A .10B .12C .15D .207.某地出租车计费方式如下:3 km 以内只收起步价8元,超过3 km 的除收起步价外,每超出1 km 另加收2元;不足1 km 的按1 km 计费.则能反映该地出租车行驶路程x(km )与所收费用y(元)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D )8.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当0≤x ≤2时,对应的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是-2≤y ≤4,则kb 的值为( D )A .12B .-6C .6或12D .-6或-129.如图,边长分别为4和8的两个正方形ABCD 和CEFG 并排放在一起,连结BD 并延长交EG 于点T ,交FG 于点P ,则GT =( B )A. 2 B .2 2 C .2 D .110.如图,矩形ABCD 的边长AB =6,BC =8,将矩形沿EF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则折痕EF 的长是( A )A .7.5B .6C .10D .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计算:(12)-1-4=__0__.12.已知1 mm =1 000 μm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2.5 μm =__2.5×10-3__mm.13.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尺ABC 和DEF 在直线l 上滑动.要使四边形CBFE 为菱形,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CB =BF __(写出一个即可).,第13题图) ,第16题图),第17题图) ,第18题图)14.已知反比例函数y =m -1x的图象的一支位于第一象限,则常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m>1__.15.方程2y +13-y=-1的解是__y =-4__.16.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2,以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为边,在正方形内作等边三角形ABE ,P 为对角线AC 上的一点,则PD +PE 的最小值为__2__17.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矩形ABCD 的周长是20 cm ,AE =5 cm ,则AB 的长为__4__cm.18.反比例函数y =kx(x>0)的图象如图,点B 在图象上,连结OB 并延长到点A ,使AB=2OB ,过点A 作AC ∥y 轴,交y =k x (x>0)的图象于点C ,连结OC ,S △AOC =5,则k =__54__.三、解答题(共66分)19.(6分)先化简2a +2a -1÷(a +1)+a 2-1a 2-2a +1,然后a 在-1、1、2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解:原式=2(a +1)a -1×1a +1+(a +1)(a -1)(a -1)2=2a -1+a +1a -1=a +3a -1.由题意可知⎩⎪⎨⎪⎧a -1≠0,a +1≠0,a 2-2a +1≠0,解得a ≠±1.所以当a =2时,原式=2+32-1=5.20.(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有一个交点为A(m ,2). (1)求m 的值及正比例函数y =kx 的表达式;(2)试判断点B(2,3)是否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并说明理由.解:(1)把A (m ,2) 代入反比例函数表达式y =2x ,得2=2m,所以m =1.把A (1,2) 代入正比例函数表达式y =kx ,得2=k ,所以k =2.因此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2x.(2)因为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2x ,当x =2时,y =4≠3,所以点B (2,3)不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21.(9分)为了从甲、乙两名选手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现对他们进行一次测验,两个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为了比较两人的成绩,制作了如下统计图表:甲、乙射击成绩统计表,平均数 中位数 方差命中10环的次数甲 7 7 4 0 乙 7 7.5 5.4 1)甲、乙射击成绩折线图,)(1)请补全上述图表(请直接在表中填空和补全折线图);(2)如果规定成绩较稳定者胜出,你认为谁应胜出?说明你的理由;(3)如果希望(2)中的另一名选手胜出,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应该制定怎样的评判规则?为什么?解:(2)∵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得到甲胜出.(3)若希望乙胜出,可以将规则定为命中10环次数多的胜出,因为乙命中10环为1次,而甲没有,所以乙胜出.22.(8分)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E 是BD 延长线上的点,且△ACE 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2)若∠AED=2∠EAD,求证: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证明:(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O =CD. ∵△ACE 是等边三角形,∴EO⊥AC. ∴▱ABCD 是菱形.(2)由(1)知△AOE 是直角三角形,∵∠AED +∠EAO =90°,△ACE 是等边三角形, ∴∠EAO =60°,∠AED =30°. ∵∠AED =2∠EAD ,∴∠EAD =15°,∴∠DAO =∠EAO -∠EAD =45°. ∵四边形ABCD 是菱形,∴∠BAD =2∠DAO =90°. ∴菱形ABCD 是正方形.23.(9分)“五一节”期间,申老师一家自驾游去了离家170 km 的某地,下面是他们离家的距离y(km )与汽车行驶时间x(h )之间的函数图象.(1)求他们出发半小时时,离家多少千米? (2)求出AB 段图象的函数表达式;(3)他们出发2 h 时,离目的地还有多少千米?解:(1)设OA 段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当x =1.5时,y =90,∴1.5k =90,∴k =60,∴y =60x (0≤x ≤1.5). ∴当x =0.5时,y =60×0.5=30,∴他们出发半小时时,离家30 km. (2)设AB 段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y =k ′x +b , ∵A (1.5,90),B (2.5,170)都在AB 上, ∴⎩⎪⎨⎪⎧90=1.5k ′+b ,170=2.5k ′+b ,解得⎩⎪⎨⎪⎧k ′=80,b =-30.∴y =80x -30(1.5≤x ≤2.5). (3)当x =2时,y =80×2-30=130,170-130=40 (km ). ∴他们出发2 h 时,离目的地还有40 km.24.(8分)佳佳果品店在批发市场购买某种水果销售,第一次用 1 200元购进若干千克,并以每千克8元出售,很快售完;由于水果畅销,第二次购买时,每千克的进价比第一次提高10%,用 1 452元所购买的质量比第一次多20 kg ,以每千克9元售出100 kg 后,因出现高温天气,水果不易保鲜,为减少损失,便降价50%售完剩余的水果.(1)求第一次水果的进价是每千克多少元?(2)该果品店在这两次销售中,总体是盈利了还是亏损了?盈利或亏损了多少元?解:(1)设第一次水果的进价为每千克x 元,由题意,得 1 452(1+10%)x -1 200x=20,解得x =6.经检验,x =6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 第一次水果的进价是每千克6元.(2)第一次的利润为:(1 200÷6)×(8-6)=400(元),第二次的利润为100×9+(1 200÷6+20-100)×9×50%-1 452=-12(元). 两次的总利润为400-12=388(元). 答:两次总体上盈利了,盈利了388元.25.(10分)如图,在▱ABCD 中,∠ABC、∠BCD 的平分线BE 、CF 分别与AD 相交于点E 、F ,BE 与CF 相交于点G.(1)求证:BE⊥CF;(2)若AB =3,BC =5,CF =2,求BE 的长.解: (1)证明:∵BE 平分∠ABC ,CF 平分∠BCD ,∴∠CBE =12∠ABC ,∠BCF =12∠BCD.∵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D ,∴∠ABC +∠BCD =180°,∴∠CBE +∠BCF =12(∠ABC +∠BCD )=90°,∴∠CGB =90°,∴BE⊥CF. (2)过点E 作EP∥F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P ,则易证四边形CPE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P =CF =2.∵BE 平分∠ABC ,∴∠ABE =∠CBE.在▱ABCD 中,∵AD∥B C ,∴∠AEB =∠CBE ,∴∠ABE =∠AEB ,∴AB =AE =3.同理可得DF =DC =3,∴EF =AE +DF -AD =1,∴CP =EF =1.又由(1)己证得BE ⊥CF ,∴BE ⊥EP ,∴在Rt △BPE 中,BE 2+EP 2=BP 2,即BE 2+22=62,所以BE =4 2.26.(10分)如图,在△ABC 中,∠ACB =90°,CD ⊥AB 于D ,AE 平分∠BAC ,分别与BC 、CD 交于E 、F ,EH ⊥AB 于H ,连结FH.求证:四边形CFHE 是菱形.证明:∵AE 平分∠BAC ,∴∠CAE =∠HAE. ∵EH ⊥AB 于H ,∴∠AHE =∠ACB =90°.又∵AE =AE ,∴△ACE ≌△AHE ,∴EC =EH ,AC =AH. 又∵∠CAE =∠HAE ,AF =AF , ∴△AFC ≌△AFH , ∴FC =FH.∵CD ⊥AB 于D ,∴∠DAF +∠AFD =∠CAE +∠AEC =90°. 又∵∠DAF =∠CAE ,∠AFD =∠CFE. ∴∠CFE =∠CEF , ∴CF =CE ,∴EC =EH =HF =FC , ∴四边形CFHE 是菱形.。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生活中的“一次模型”》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一次模型”的概念、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一次函数,理解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学会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初中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一次函数的理解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理解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学会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总结,掌握一次函数的知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巩固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PPT。
3.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运动等,引导学生认识一次函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讲解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多媒体展示一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对一次函数的理解。
4.巩固(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次函数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10分钟)讲解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活中的“一次模型”
综合与实践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泗县二中高成栋一、学生起点分析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也发现了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初步感受到这三个基本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学生习惯于解决已给定的具体问题,见到这样一个较为宽泛的课题,可能无法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或者虽然确定了问题情境,但各个量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因此不能按照课题的要求理出解题方案。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课题是以探索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知识系统性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数学研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做到在学数学的同时自觉的用数学。
相比前面的课题学习而言,本课是自主活动类型的课题学习,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任务的给出比较宽泛,没有给定的背景,没有具体的安排,只是给出了一个原始的问题,规定了一个大的方向:要求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集中融入一个问题情境,至于说具体研究哪些问题、如何研究等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因而,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学习结论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⒈经历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的全过程,体会模型思想,发展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
⒉综合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⒊会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并能进行交流,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过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两课时。
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综合与实践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
材料4 关于教育开销的调查
1、计算一下自己从现在起到参加工作,总共需要 多少教育资金。 2、考虑你如何支付这些费用,帮家长写一个储蓄 计划。 3、用不等式来表示你从各种渠道所能储蓄的钱的 最低数量。 4、将你的调查与同学交流一下,让大家看看你的 调查是否可行?如果可能请他们提供改进的建议。
四.展示倾听,思维碰撞 关于“选取最适合自己的话费方案” 的研究与调查.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 综合与实践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
学习目标
1.经历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提出问题, 并加以解决的全过程,体会模型思想,发展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 力,了解数学的价值。
2.综合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 解决问题,体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内在联系
三者都是描述现实世界中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的模型。例 如:已知某种商品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在特定条 件下就可以转化为可以用以上三种模型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实例分析
例 市政府为绿化计划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500株,甲树每株50元,乙树
每株80元,统计表明,甲树的成活率为90%,乙树的成活率为95%,
思考:你们准备研究的主题是什么?研究的具体问题是什么?研究 的方案是什么?
三.讨论交流,提出问题
1.背景 (1)热点问题:环保,教育,民生,城市建设,新农村改造等 (2)生产生活:生产设计,经费预算,生产调度,市场经济等 2.解题思路 实际背景提炼构建(1)函数模型(2)方程模型(3)不等式模型 关键是分清题型 3.信息呈现的方式 (1)文字信息(对话):粗读——细读——研读——提取信息——建立模型 (2)表格信息:审题识表——提取信息——建立模型 (3)图像信息:审题识图——读图找点——确定解析式(注意坐标的实际意义) (4)综合信息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
【活动一】永宁供电局最近推出一种新的电费收取方法,分 时计价电表收费法和普通电表收费法,经过调查,永宁县的 电价如下:
分 时电 表
峰时(8:00—21:00)
谷时(21:00—次日8:00)
0.55(元/度)
0.3(元/度)
普通电表 0.5(元/度)
1、完成下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谷时电量(度)
峰时电量(度)
布置课后探究任务:
调查所居住小区的水费情况,运用所学知识 建立数学模型,确立解决方案,得到结论。
谷时电量与总电量的比
姓名
分时电费
普通电费
张楠
15
85
刘敏
20
80
李红
40
60
【活动二】
某家庭某月用电总量为a度 (a为常数),其中设谷
时用电x度,则峰时用( )度,峰时计价时电价总
价为y1元,普通计价时总价为y2元。那么y1=
(
),y2=( )
分 时电 表
普通电表
峰时(8:00—21:00) 0.55(元/度)
谷时(21:00—次日8:00) 0.3(元/度)
0.5(元/度)
此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活动三】这是王浩和苗苗家两个月的用电 情况,你能用所得数学结论说明分时电表合 算还是普通电表合算?
王浩苗苗
谷时电量(度) 120 60
峰时电量(度) 240
300
数学模型
结论
探 究 深 入
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以及疑惑?
综合实践: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
主要包括: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 数。
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材料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合与实践 ⊙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教案_2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用数学眼光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的全过程,体会模型思想,发展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方程、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结论并能进行交流,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重点: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会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数学知识系统性的认识.二.教学设计思路和过程设计:(一)设计思路: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也初步发现了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本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且教科书给出的任务比较宽泛,没有给定的背景,没有具体的安排,只是规定了一个大的方向:要求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集体融入到一个问题情境.由于对多数同学来说,从事这样开放性比较强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经验可能还一些不足,因此,教师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相遇问题进行研究,给定学生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同过三个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可以用“一次模型”解决的行程问题,必须是匀速的行程问题.(二)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数学源于生活,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通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情境:A、B两地相距18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 两地相向而行.假设他们始终保持匀速行驶.教师询问学生:接下来,甲乙两人会怎样?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想象接下来会发生的情境.从而引出我们要研究的行程问题是相遇问题.然后教师继续提问,两人相遇的地点确定吗?一定是A、B两地的中点吗?让学生意识到相遇地点与他们各自的速度有关.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提出问题.【第二环节】实践探究(一)——建立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模型解决问题教师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解决:①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相遇?②何时两人相距20千米?③何时两人相距小于20千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情境中缺少甲、乙两人速度这个条件,通过添加条件,让学生自己画线段图解决问题.对于问题一,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用算术法或列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解决,相遇的时间为x=3.6小时.对于问题二,学生借助线段图分析两人相距20千米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遇前两人相距20千米,一种是相遇后两人相距20千米,学生列一元一次方程可以求出相距20千米有两个答案x=3.2或x=4.第三个问题,何时两人相距小于20千米?学生通过线段图可以分析得到,从第一次相距20千米之后,两人距离越来越小,直到相遇时两人之间距离最小为0,随后两人之间距离逐渐拉大,直到再次相距20千米.所以,对于第三问,很多同学会直接写出答案3.24<<,然后由老师分析,这其实是一个不等式问x题,只要将两人之间的距离表示出来,然后让其小于20千米即可,通过列出的两个不等式并解答,发现最终答案确实是3.24<<.x【第三环节】实践探究(二)——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决问题教师总结,对于刚才的问题,我们借助线段图分析,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解决,那么有没有更加直观的方法描述刚才的情境从而更直观的解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可以画函数图像.让学生小组活动,自己讨论如何画函数图像.学生能想到画出甲、乙两人到某地距离的函数图像:通过分析图像,分别求出两条函数图像的解析式,明确两个解析式中的k分别是甲、乙的速度.从而借助解析式,最终也是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并且让学生明确两条图像的交点的含义,明确图像与坐标轴交点的含义.可以让学生再提出几个问题借助图像解决.个别小组想到,可以画出两人之间距离的函数图像:然后通过分析这个图像,求出这个图像各段的表达式,仍然可以解决刚才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图像的解析式在求解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困难,例如图像的第一段,只知道一个点并不能求出函数解析式,需要引领学生分析,相遇问题两人之间距离的减少是两人共同运动造成的,类比第一个图像的斜率k分别是甲、乙两人的速度,可以得出此线段的斜率k是甲、乙两人的速度和,又因为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k=-180,从而可以直接写出第一段的解析式为y=-50x+180.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后面两段的函数解析式.从而借助此图像,仍然可以解决刚才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找到这两个图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分别在两个图像中可以找到,表示两人相遇的点是哪个点,表示乙到达终点的点是哪个,表示甲到达终点的点是哪个.【第四环节】课堂小结,指导概括教师总结,通过图像,也就是“型”的角度,解决了数的问题,这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这种思想.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列出的方程和不等式一定是一元一次的?为什么画出的函数图像一定是一条直线?或者说,为什么函数关系一定是一次函数?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发现只有是匀速运动才是一次的,是因为在整个过程中,速度不变,路程只和时间这一个变量有关,且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均匀变化,所以,路程与时间的变化率不变,所以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才一定是一次函数.回顾整个探究过程,可以得到,对于匀速的行程问题,我们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或者是一次函数去解决,那么这个过程就是在建立“一次模型”.然后鼓励学生,能否在匀速的追及问题中建立“一次模型”解决问题.【第五环节】随堂练习,跟踪检测例题:A、B两地相距50km,甲于某日下午13:00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驶往B地,乙也于同日下午骑摩托车从A地出发驶往B地。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研究报告
生活中的一次模型研究报告摘要: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模型研究的起源2.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二、模型研究的过程1.确定研究主题2.收集与分析数据3.设计并实施解决方案4.验证与优化模型三、研究报告的内容1.研究背景与目标2.数据描述与分析3.模型设计与实现4.结果与讨论5.结论与展望四、研究中的挑战与收获1.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2.学到的经验和技能3.对未来研究的启示正文:模型研究在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次研究中,我选择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并通过一系列步骤完成了研究报告。
首先,在研究背景与意义部分,我介绍了模型研究的起源,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这有助于读者了解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接下来,在模型研究的过程中,我详细描述了从确定研究主题、收集与分析数据、设计并实施解决方案,到验证与优化模型的全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读者可以了解到研究报告是如何一步步完成的。
在研究报告的内容部分,我列出了研究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目标、数据描述与分析、模型设计与实现、结果与讨论、结论与展望。
这些部分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模型研究报告。
最后,在研究中的挑战与收获部分,我分享了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同时,我也总结了在研究过程中学到的经验和技能,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这有助于读者了解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从中获得成长。
总之,本次模型研究报告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与收获。
通过这个过程,我对模型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三:
家乐桶装水公司新进了一种品牌的桶装水,已知该品 牌每桶水的进价是5元,物价局规定销售单价不得高于12 元,也不得低于7元。经调查发现,该品牌桶装水日均销 售量y(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y(桶) 500 250 问题 0 7 12 x(元)
(1)求:日均销售量y桶,与销售单价x(元)之 间的函数关系式。
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 图像经过点(0,b),当k〉0时,y的值 随着x的值增大而增大;当k〈0时,y的值, 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
例一:
目前,节能灯已在城市中广泛普及,在新春佳节之际, 某商场计划购进甲、乙两种节能灯共1200只,这两种节能灯 的进价、售价如下表所示:
进价(元/只) 售价(元/只)
甲型
乙型
25
45
30
60
问题:
(1)如何进货,进货款恰好为46000元?
解析: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1welcome ) 设:商场购进甲型节能灯 x只,则购进乙型节 能灯(1200-x )只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25x+45(1200-x)=46000 解得:x=400 ∴购进乙型节能灯1200-400=800(只) 答:商场购进甲型节能灯400只,乙型节能灯 800只,进货款恰好为46000元。
3x 5y 1800 4x 10y 3100
解得:
x 250 y 210
答:A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为250 元,B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价 为210元。
例二:
某电器超市销售每台进价分别是200元、170元的 A、B两种不同型号的电风扇,下表是近两周的销售情 况:
例一:
目前,节能灯已在城市中广泛普及,在新春佳节之际, 某商场计划购进甲、乙两种节能灯共1200只,这两种节能灯 的进价、售价如下表所示:
进价(元/只) 售价(元/只)
甲型
乙型
25
45
30
60
问题:
(2)如何进货,商场售完节能灯时获利最多, 且不超过进货价的30%,此时利润为多少元?
解析:
(2)设:商场购进甲型节能灯a只,则购进乙型节能灯 (1200-a)只,商场的获利为y元。 y=(30-25)a+(60-45)(1200-a)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y=-10a+18000 ∵商场销售完节能灯时获利最多,且不超过进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货 价的30%。 ∴-10a+18000≤ [ 25a+45(1200-a)]×30% ∴a≥450 ∵y=-10a+18000 ∴k=10<0 ∴y随a的增大而减少 ∴a=450时,y最大=13500(元) ∴当商场购进甲型节能灯450只时,购进乙型节 能灯750只时的最大利润为13500元。
例二:
某电器超市销售每台进价分别是200元、170元的 A、B两种不同型号的电风扇,下表是近两周的销售情 况:
销售时段 销售数量 A种型号 B种型号 销售收入
第一周
第二周
3台
4台
5台
10台
1800元
3100元
问题:
(1)求:A、B两种电风扇的销售单价各是多少?
解析:
(1)设:A、B两种型号的电风扇的销售单 价分别为x元、y元。
解析:
(1)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过
(7,500)、(12,250)
∴
7k b 500 12k b 250
k 50 解得: b 850
∴ y=-50x+850
例三:
家乐桶装水公司新进了一种品牌的桶装水,已知该品 牌每桶水的进价是5元,物价局规定销售单价不得高于12 元,也不得低于7元。经调查发现,该品牌桶装水日均销 售量y(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 一次模型” ——主要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 (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次函数。 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次数为 1的整式方程。(设,列,解,答)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次数为 1的整式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共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 方程,做组成的一组整式方程。(代入消元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的两遍都加(或减) 同一个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 (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 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 变。
Thank you!
销售时段 销售数量 A种型号 B种型号 销售收入
第一周
第二周
3台
4台
5台
10台
1800元
3100元
问题:
(2)若超市准备用不少于5400元的金额再采购这 两种型号的电风扇共30台。 求:A种型号的电风扇最多能采购多少台?
解析: (2)设:采购A种型号电风扇a台,则 采购B种型号电风扇(30-a)台。 200a+170(30-a)≤5400 解得: a≤10 答:超市最多采购A种型号电风扇 10台时,采购 金额不多于5400元。
y(桶) 500 250 问题 0 7 12 x(元)
(2)已知:公司每天要付房租、工人工资、杂费 等共计250元,当日均销售多少桶水时,才能保 (x-5)y-250=1350 即:(x-5)(-50x+850)=1600 解得:x1=9,x2=13(不符合题意,舍去) ∴ y=-50×9+850=400 答:当日均销售400桶水时,才能保证日 均获利13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