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三年级下.ppt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https://img.taocdn.com/s3/m/44604e1feefdc8d376ee326a.png)
国学经典诵读教材说明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并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中国人民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而独具魅力的古代经典著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国学”。
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我们编写了《国学经典诵读》一书,供学生诵读。
同学们在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要注意联系生活,并且能够和自己的知、情、意、行相结合。
本套教材共十二册,供小学六个年级十二个学期使用。
每一册约选入经典诗文三十余篇。
本册供三年级第二学期使用。
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校本教材古诗词编写小组目录1. 题西施石 (4)2. 剑客 (5)3. 题诗后 (6)4. 马诗 (7)5. 雪 (8)6. 五岁咏花 (9)7. 田家 (10)8. 公子家 (1)9. 江行无题(节选) (12)10. 田上 (13)11. 宿建德江 (14)12. 山中送别 (15)13. 田园乐 (16)14. 越女词 (17)15.八阵图 (18)16. 江南曲 (19)17. 春怨 (20)18.《论语》节选一 (21)19. 《论语》节选二 (22)20. 《论语》节选三 (23)21. 《论语》节选四 (24)22. 《论语》节选五 (25)23. 《论语》节选六 (26)24. 《论语》节选七 (27)25.《论语》节选八 (28)26.《论语》节选九 (29)27.《论语》节选十 (30)28. 《周易》节选 (31)29. 《礼记》节选 (32)30. 《左传》节选 (33)题西施石【唐】王轩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
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西施石:又名浣纱石,相传是春秋美女西施浣纱洗衣的石头。
浣纱:浣,洗。
纱,这里指纱衣。
剑客【唐】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霜刃:形容剑风寒光闪闪。
三年级下学期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三年级下学期古诗词诵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58145c680203d8cf2f2491.png)
CHENLI
7
登乐游原
李商隐(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CHENLI
8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CHENLI
9
凉州词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HENLI
古诗词诵读
三年级下
CHENLI
1
沁园春·雪
毛泽东(近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 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 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 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 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 朝。
26
山居秋暝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CHENLI
27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CHENLI
28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CHENLI
19
破阵子 辛弃疾(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7ppt教学课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7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4ceb204028915f814dc25c.png)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7ppt 教学课 件名师 PPT推 荐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7ppt 教学课 件名师 PPT推 荐
品诗味
首联写田家生活。“迟”字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 分真切传神,且营造了闲散安逸的氛围,随后,农家炊 饭饷田的画面也很富有生活气息。颔联写自然景色。白 鹭飞行,黄鹂鸣叫,一取动态,一取声音;“漠漠”形 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形容树林繁茂幽深。 两种景象互相映衬,把雨后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玄以德其深 不矣争远,矣故重,天与下要物莫反能性矣与,之,然争后。如乃至第大顺八。 章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链接:《汉文所帝之恶立》,《大故树将几军》于道”;第二十八章的“知其雄,守其雌,
为天下谿”和“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第六
十一章的“大者宜为下”。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7ppt 教学课 件名师 PPT推 荐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7ppt 教学课 件名师 PPT推 荐
连日雨后山林积水,显得格外空寂,村落 里一缕缕炊烟缓缓升起,那是人们在蒸菜 做饭,给在东边田里劳作的人送去。迷蒙 广阔的水田里飞出了白鹭,夏日茂密阴凉 的树林深处传来黄鹂婉转的鸣叫声。
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开晚谢的木槿 花;在松树下歇息,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 我已经是个退隐山林的村野之人,海鸥为 什么还要猜疑戒备我呢?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是以以圣 圣人人处处上上处而而民民,不不重重同,,处处时前前而而也民民不不以害害。。江海象征人的包容大度,正所谓“海纳
新编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PPT课件
![新编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0fc47352d380eb62946dc3.png)
• 自衿者,不长。
• 半亩方塘一鉴开, • 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那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观 书 有 感 》
【 宋 】 朱 熹
• 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 • 不知转入此中来。
《 大 林 寺 桃 花 》
【 唐 】 白 居 易
世
【 第
界 遗 产
切磋琢磨也。
》
• 斋必变食,居必迁坐。
•
• • •
食不厌精,脍(ku《ài论)语不》厌细。而后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求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诸
无为而无不为。
人
君 子
有 诸 己 ,
《道德经》
• 信不足,有不信。
•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
自见者,不明;
道
• 自是者,不彰; • 自伐者,无功;
德 经 ︼
走 进【
第
大一 单 元
自】 然
• 彼黍(shǔ)离离,
• 彼行中迈稷心靡(摇jì)靡摇之(。苗m。í),︻诗经 • 知我者,谓我心 ︼
忧。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 施罛(gū)濊(huò)濊,
鳣葭((zjihā)ān)菼鲔((tǎnw)ěi揭)揭发,发。︻诗经
庶姜孽(niè)孽,
知 其பைடு நூலகம்可
也
• 妻子好合,如鼓瑟 人
而
琴。兄弟既翕(xī) 无
信
,和乐且耽。
,
不
• 宜尔室家,乐尔妻 知
其
帑(nú)。
可
也
• ——《中庸》
• 居善地,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 ——《道德经》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经典诵读--弟子规 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经典诵读--弟子规 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6062636edb6f1aff001fc6.png)
第3课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第8课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第6课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第7课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第4课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三年级下册经典诵读.ppt
![三年级下册经典诵读.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811b20783e0912a2162ae9.png)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作者简介】 贾岛,北京人。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本。
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 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长江集》10 卷,录诗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 【译文】
花了十年的功夫磨出一把宝剑。剑刃锋利无比, 却还没有试过。今天把它拿来给您看看。谁有冤屈不 平的事?
【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人。字文昌,
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世称 “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 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 《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 曲》。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译文】 我劝诸君不要太珍惜那华贵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人。
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 “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 特色的诗风。他创造了新奇幽默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 上独树一帜。平生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 首。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有《杨文节诗集》、《杨文 节易传》、《杨文节文集》等著作传世。
论语 诗经 雄雉 诗经 式微 案件…………………………顾城 眨眼…………………………顾城 一首桃花……………………林徽因 笑……………………………林徽因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旁还飞菜【吉人与大树不舞花州。陆诗译作上茂的丛人绍游人文者在杨的密黄中(兴、”】简稀万花 , 色 , 今 二 范 。介稀里已还的孩江十成他】疏(经没蝴子西四大作疏11凋有蝶们省年、诗的2落形,再吉(尤27篱5-1了成可也水袤101笆20,树是找县并500旁46多而阴黄不黄称年),首新。色到桥“),有,叶儿的它镇南进字一只却童蝴们湴宋士廷条有刚们蝶了塘四。秀小少刚奔飞。村家在,路数长跑到)”中号伸传出着一。、国诚向下,,片南“文斋远来树追金宋中学。方。叶捕灿大兴史江,稀翩灿诗四上西路疏翩的,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https://img.taocdn.com/s3/m/c68e3c3176a20029bd642df7.png)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1、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之苗。
行迈靡靡(mí),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2、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gū)濊(huò)濊,鳣(zhān)鲔(wěi)发发。
葭(jiā)菼(tǎn)揭揭,庶姜孽(niè)孽,庶(shù)士有朅(qiè)。
——(《诗经》)3、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gēng)喈喈(jiē),采蘩(fán)祁祁。
((《诗经》))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1、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ěr)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其斯以为舜乎!”(《中庸》)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róng)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德经》)5、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pìn)牛吉也。
(《易传·彖(tuàn)传上·离》)第三单元:让世界充满爱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2、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xī),和乐且耽。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nú)。
(《中庸》)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道德经》)4、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国学经典诵读PPT课件(2024)
![国学经典诵读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ffeffb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5.png)
创新传播方式
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如网络 、电视、广播等,创新国学 经典的传播方式,让更多人 接触和了解国学经典。
加强研究阐发
加强对国学经典的研究和阐 发,挖掘其深层内涵和时代 价值,为国学经典的传承与 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024/1/29
21
国学经典中的养生之道与现代健康观念
天人合一
国学经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 处,遵循自然规律进行养生,这 与现代健康观念中的生态平衡、
自然疗法等理念相契合。
饮食有节
国学经典提倡饮食有节、起居有 序,这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与现代健康观念中的合理饮食、
规律作息等建议相符合。
动静结合
05
国学经典与现代生活
19
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与现代社会
仁爱之心
国学经典强调仁爱、宽容和互助 ,这些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 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社会和
谐与人际关系的改善。
礼制规范
国学经典提倡礼仪、尊重和谦让, 这些行为准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 提高个人修养具有积极作用。
中庸之道
国学经典中的中庸思想强调平衡、 调和,对于现代社会中处理复杂问 题、缓解社会矛盾具有启示作用。
通过书籍、文献等文本形式,将国学经典 保存并流传下来。
教育传承
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途径,将国学 经典融入教育体系,实现对后代的传承。
2024/1/29
24
国学经典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
2024/1/29
思想道德建设
01
国学经典中的思想道德观念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价值,可用于
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
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8ppt教学课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8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28a0c0bcd126fff6050b8c.png)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8ppt 教学课 件名师 PPT推 荐
国风·卫风·伯兮
明诗意
·文白对读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我的阿哥高大又威猛,那是邦国的英雄。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他手执长殳,为君王打仗做先锋。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自从阿哥去东征,我的头发乱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岂是我没有膏沐来梳洗?我不知打扮给谁
·素解文意
“慈”,包含有柔和、爱惜之意。“俭”的内涵有两层, 一是节俭、吝惜;二是收敛、克制。“俭”即是“啬”,老 子要求人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还要聚敛精神,积蓄能量, 等待时机。“不敢为天下先”,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不争, 谦让;二是退守、居下。老子身处战乱时代,深深地感受到 治国安邦离不开这“三宝”,因而才极力加以阐扬。老子认 为 “三宝”中 “慈”是首要原则,心怀慈爱,进攻可以得 胜,退守也能稳固。就像孟子所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看!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8ppt 教学课 件名师 PPT推 荐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8ppt 教学课 件名师 PPT推 荐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下雨吧下雨吧,天天却升起红太阳。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日日思念我的阿哥,想到头痛也情愿。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哪里能找到忘忧草?我把它栽到北堂。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日日思念我的阿哥,相思成病心也痛。
链接:《武王伐纣》
第68章
·文白对读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 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 古之极。
翻译:善于统帅士兵的人,不逞勇武;善于打仗的 人,不轻易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敌人交战; 善于用人的人,待人谦卑居下。这就叫作“不争”的品 德,叫作善于用人,叫作符合天道,是古代最高的准则。
国学经典PPT课件
![国学经典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18341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5.png)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Please add a title here
2017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2014 2013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2012
国学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Please add a title here
2010
国学经典国学国学经 典国学国学经典国学 国学经典国学
2011
国学经典国学国学经 典国学国学经典国学 国学经典国学
2012
国学经典国学国学经 典国学国学经典国学 国学经典国学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 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 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Please add a title here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 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 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
一
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
二 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
三 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Please add a title here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国学 经典国学经典
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3ppt教学课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3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18723bad51f01dc381f164.png)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3ppt 教学课 件名师 PPT推 荐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 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翻译:所以圣人说:“我无为,民众就会自然发展; 我好静,民众就会自然清静;我不生事,民众自然会富足; 我没有私欲,民众自然无欲真朴。”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三年级下册
内容一 内容二
第26课 《老子》第56章、第57章 过故人庄
内容一 《老子》第56章、第57章
温故揭题
我们学习了《老子》第54和第55章,了解到了老子以道修 德,修身为本的思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子》第56至第 57章。
尝试初读
知(zhì)者不言,言者不知。塞(sè)其兑(duì), 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第56章)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3ppt 教学课 件名师 PPT推 荐
多形式熟读文本 熟读成诵
·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镂空记忆背诵。
本课总结 在这两章中,老子谈论的重点是治国之道,他通过 正反两面的论述为我们揭示了“清静无为”在治国方面 的重要性。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3ppt 教学课 件名师 PPT推 荐
①郭: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②场:打谷场。③圃: 菜园。④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代指庄稼。⑤重阳日:农历 九月九日。⑥就菊花:指饮酒赏菊。就,接近、靠近。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3ppt 教学课 件名师 PPT推 荐
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10ppt教学课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10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b102396f1aff00bfd51e80.png)
诗题一作《九日登高》,杜甫应是在重阳节时登上夔 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正诗音
·标注入声字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10pp t教学 课件名 师PPT推 荐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10pp t教学 课件名 师PPT推 荐
明诗意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10pp t教学 课件名 师PPT推 荐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也。 翻译:所以圣人作育万物却不恃以为恩德,有所 成就却不居功。他不想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
·素解文意
“天之道”有利于贫者,给他们带来宁静与和平, 而“人之道”则相反,它使富人更加富有,穷人更加贫 穷,所以老子以“天之道”警诫富人要多多行善布施, 使财富平均,人人获利。虽然老子的愿望是美好的,但 在当时希望仅凭说教达成这一目标,几无可能。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10pp t教学 课件名 师PPT推 荐
第79章 ·文白对读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 契,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翻译:调解深重的怨恨,必然仍会有余怨,怎样 才是好办法呢?(最好是根本就不要结怨)所以圣人 手里拿着借据,却不向借钱的人问钱,只是施予不求 回报。所以有德的君主只是施予,无德的君主则只管 收税索取。天道没有偏爱,常会帮助善人。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10pp t教学 课件名 师PPT推 荐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10pp t教学 课件名 师PPT推 荐
品诗味
首联中苍凉凄清的景象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夔州位于长 江之滨,临近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三峡多猿, 鸣声凄厉,所以说“猿啸哀”,万物仿佛都受着无形秋气的 影响,显得凄惶不已。
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4ppt教学课件
![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部编版4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ec362da1c7aa00b42acb73.png)
·素解文意
其实这里的“啬”指的是精神上注意积蓄、养护,厚藏 根基,培植力量。“啬”可以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同 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的美德。张松如先生说:“啬者,亦俭 也。啬就是留有余地;留有余地,才能早为之备;早为之备, 才能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予以解决;在事物即将发生之 顷及时矛以解决,才能广有蓄积;广有蓄积,自然就战无不 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自然就具有了无穷的力量。 老子认为大而维持国家的统治,小而维持生命的长久,都离 不开‘啬’这条原则,都要从‘啬’这条原则做起。所以说 它是‘长生久视之道也’。”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 耀。
翻译:所以圣人品行方正刚强,却不会伤害到他人, 正直却不放纵,为人所尊崇却不夸耀。
·素解文意
君主作为最高管理者,不必事事亲为,而是要学会 将主动权交给手下,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其政闷闷”, 君主如能够安排好决策、执行、检验的行政机制,放手 发挥各部门的作用,以群策群力代替个人独裁,便能取 得好政绩。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4ppt 教学课 件名师 PPT推 荐
链接:《隐士杂谈》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4ppt 教学课 件名师 PPT推 荐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4ppt 教学课 件名师 PPT推 荐
背诗句
·复沓式读诗 ·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镂空记忆背诵。
想诗境、悟诗情 诗歌用重章叠句的写作手法反复吟咏隐士的言行形 象,加深了读者的感受。贤人、幽境、愉悦的心情,三 者相结合,强烈地表达出硕人的隐居是一种高尚而快乐 的行为,应当受到尊重和赞美。
精选说课稿-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 素读范 本部编 版4ppt 教学课 件名师 PPT推 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父早逝。幼孤,母郑 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年五 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自少与白居易倡和,是拓跋什 翼犍第六子拓跋力真的后代。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
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 的文采。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 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墨梅
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
千学 红、到史学处、都文是学春、天乐的律景乃至色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
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故堆砌之病。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
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
论语 诗经 雄雉 诗经 式微 案件…………………………顾城 眨眼…………………………顾城 一首桃花……………………林徽因 笑……………………………林徽因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
金缕衣……………………杜秋娘 嫦娥………………………李商隐 逢入京使…………………岑参 赠花卿……………………杜甫 赠刘景文…………………苏轼 乌衣巷……………………刘禹锡 竹枝词……………………刘禹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客中初夏…………………司马光 晚春………………………韩愈 三衢道中…………………曾几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作者简介】 贾岛,北京人。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本。
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 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长江集》10 卷,录诗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 【译文】
花了十年的功夫磨出一把宝剑。剑刃锋利无比, 却还没有试过。今天把它拿来给您看看。谁有冤屈不 平的事?
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 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作者简介】 王冕,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
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中国绍兴诸暨 人。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春日
朱熹(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家,作译哲者朱文学介在熹家】绍(一,】x诗个ī )人春(。光1字1明元30媚晦-1的,20美后0年改好)仲日中晦子国,观南号花宋晦赏著庵名草。理来别学号到家紫泗,阳水思,边想徽, 只州婺见源无(边今无属际江的西风)人光,景是物程一朱时学间派都的换主要了代新表颜,。诗无作论有什《么观 地书有方感都》可《以春看日出》春《泛风舟的》面等貌著,名春诗风作吹。朱得熹百学花识开渊放博,,万对紫经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
【译文】
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 州市)人。
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
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村里
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
三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
使用说明
目录页内容设有超链接,放映状态单击诗词名称即可达到诗词所 在页;
诗词页上端设有超链接,单击页面上方“蜻蜓”图案或其附近的 “荷花”图案即可返回目录页;
个别出现文字重叠的诗词页设有自定义动画,在放映状态会自动 切换。
部分诗词插入了音频,放映状态单击小喇叭即可播放。
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译文】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彩蝶在花间恋恋
不舍不停地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听,美妙无比。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 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 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 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 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 圣”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目录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村居…………………………高鼎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墨梅…………………………王冕 春日…………………………朱熹 菊花…………………………元稹 剑客…………………………贾岛 滁州西涧……………………韦应物 寒食…………………………韩翃 题都城南庄…………………崔护 秋思…………………………张籍
目录
采桑子 ……………………吕本中 更漏子 ……………………温庭筠 清平乐……………………李煜 清平乐……………………晏殊 清平乐……………………黄庭坚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 卜算子•咏梅………………陆游 南乡子•冬夜………………黄昇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树叶稀疏 还不茂密,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 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的 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
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 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在中国文学史上, 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 大诗人”。他作诗25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