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最新)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优秀教案(最新整理)
【一年级科学教案1-2】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展台、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一、谈话导入。
引领学生阅读第一单元卷首语。
二、初步认识“科学”。
1、今天学习什么课?指定学生回答。
2、什么是科学?出示图片:(彩虹、火山蘑菇岩、猪笼草、恐龙)提问:你认识这些自然事物吗?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密?出示图片:家居设备组合。
提问:你认识哪些电器?它们都有什么用?你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引导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一词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通过做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一、活动过程。
1、科学课上做什么?引领学生观察图片,深入理解科学课上需要完成的事情。
2、我们一起做一做。
(1)教师引领学生观察绿萝的叶子。
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是什么形状的?你还知道哪些形状的叶子?(2)教师做“小鱼有什么变化”的实验。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3)教师做第4页中的水溶实验。
建议学生回家尝试一下,并做好观察。
二、科学家的故事。
教师搜集几个科学家的故事,为学生简单讲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3《做纸蜻蜓》教学设计
剪角
折扇形
粘翅膀
画花纹
剪尾巴
粘尾巴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尝试制作一个新的纸蜻蜓,让他飞的时间更长。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9.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10.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 ;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直观的事物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较为困难。例如,他们在认识图形和数概念时,需要借助实物和图片等直观材料来帮助理解。他们具有强烈的源自奇心和求知欲,也有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
3.目标确定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跟随操作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并制作纸蜻蜓。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
环节四:创新设计,展示交流
教师活动
师:现在,大家已经掌握了制作纸蜻蜓的基本方法。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一个挑战:请你们尝试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比如改变翅膀的形状、大小或颜色等,看看会不会对纸蜻蜓的飞行产生影响。
教师活动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蜻蜓吗?它们在空中飞翔的样子是不是很美丽?今天,我们不用去户外,就能在家里制作一只会飞的“纸蜻蜓”。你们想不想试试看?
2.师:(出示PPT,展示纸蜻蜓的图片)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制作的纸蜻蜓。它不仅外形逼真,还能飞起来哦!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学生活动
1.生:(兴奋地)想!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篇: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章我们一起学科学第一节走进科学课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
2.善于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观察树叶活动、小纸鱼实验中发现问题。
3.能通过观察树叶和小止于实验活动感知科学探究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4.通过观察实验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学生试着用规范的方法记录科学结果。
教具和学具准备:多媒体,白纸、水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吗?听到科学这个词大家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感想)教师: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请大家翻开教科书,看一看《科学》教科书上有什么内容。
(学生学习,翻阅教科书,互相交流)二探究活动:(一)探究科学课上做什么?1.:教师提问科学课上,我们要做哪些事情呢?要如何来学习科学呢?请大家先看一组图片。
2.教师展示图片,提出问题,看一看图中的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学生汇报)3.教师总结:观察、实验、制作、养殖等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以后的科学课上会经常用到这些方法。
(二)亲历探究活动。
1.观察植物的叶。
教师提出问题:观察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常用的方法,应该如何进行观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看看同学们能发现什么。
(1)教师指导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株植物。
(2)教师提出观察要求:植物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3)学生进行观察叶子的活动(4)学生汇报与交流观察情况。
(5)教师要求学生画出所观察的植物叶子。
(6)教师讲观察叶子的方法。
2.再次观察植物的叶子。
(1)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植物的叶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先想一想要观察哪些部位,在认真观察,边观察边将植物的叶子画下来。
(2)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3)学生展示画的叶子,并与第一次画的相比较。
(4)学生交流观察收获与体会(5)师生共同总结: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注意观察时要仔细。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但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理解。
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认知能力有限,需要通过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易于观察和理解的科学内容。
教材包括“走进科学”“动物与植物”“我们的感官”“工具与科学”四个单元,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个领域。
教材注重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目标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知道我们的感官包括眼、耳、鼻、舌、手,能够运用感官观察和描述周围的事物。
认识常见的工具,如放大镜、尺子等,了解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提问、猜想等能力。
2.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特征和变化。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对比实验和观察活动。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想法。
3. 科学态度目标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愿意观察和探索。
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提出问题和质疑。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培养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描述。
认识常见的动物、植物和工具。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五、教学措施1.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故事、活动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认识科学【学习目标】了解科学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科学的概念,让学生对科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实例展示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的消化、植物的生长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植物的生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与家人分享1.2 探究科学方法【学习目标】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提出问题、假设、制定计划和进行实验【教学内容】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假设、制定计划和进行实验1.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植物的生长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制定计划并进行实验,如探究水的沸腾规律【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第二章:我们的地球2.1 认识地球【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教学内容】引入地球的概念,让学生对地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实例展示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特征,让学生举例说明地球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2. 展示地球的形状和自转等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地球的自转现象,并与家人分享2.2 探索地球的秘密【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如地壳、地幔、地核等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和特点【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内部结构,并进行实际操作,如模拟地球的内部结构2. 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和特点,并进行实际观察和实验【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观察地球周围的环境,并思考地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第六章:我们生活中的物质6.1 认识物质【学习目标】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认识到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物质的概念,让学生对物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介绍物质的分类,如固体、液体、气体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不同类型的物质,如固体、液体、气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并与家人分享6.2 探索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学会观察和描述物质的颜色、形状、气味等【教学内容】介绍物质的基本性质,如颜色、形状、气味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质的基本性质【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基本性质,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的颜色、形状、气味等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和描述物质的性质【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并与家人分享第七章:我们周围的能量7.1 认识能量【学习目标】了解能量的定义和分类认识到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能量的概念,让学生对能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介绍能量的分类,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不同类型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能量,并与家人分享7.2 探索能量的转化【学习目标】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学会观察和描述能量的转化过程【教学内容】介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能量的转化过程【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和描述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和描述能量的转化过程【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并与家人分享第八章:我们身边的生命8.1 认识生命【学习目标】了解生命的定义和特征认识到生命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生命的概念,让学生对生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介绍生命的特征,如生长、繁殖、适应环境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生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生命的特征,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殖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并与家人分享8.2 探索生命的多样性【学习目标】了解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学会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多样性,并与家人分享第九章:我们身边的科学实验9.1 认识科学实验【学习目标】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2. 展示科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的消化、植物的生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9.2 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学习目标】学会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和探索精神【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科学重点和难点解析:1. 认识科学和探究科学方法:这部分内容是理解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探究方法。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熟悉科学教室的环境和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安全意识。
通过互动活动,让学生认识新同学,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了解科学教室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难点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科学课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游戏法。
四、教学准备收集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视频和图片。
准备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如放大镜、磁铁等。
制作教学课件。
设计一些互动游戏的道具,如姓名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我介绍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科学老师[老师姓名]。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走进神奇的科学世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很高兴能认识大家,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引出主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科学了解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
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将一起学习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做很多好玩的科学实验。
大家期待吗?(二)认识科学课播放科学小实验视频师: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视频,让我们一起感受科学的魅力吧!播放视频后,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觉得这些实验神奇吗?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呢?介绍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师:在我们的科学课上,我们将学习很多有趣的知识。
比如,我们会认识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我们会学习天气的变化,知道如何预测天气;我们还会做很多科学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
同学们,你们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呢?(三)认识科学教室带领学生参观科学教室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参观一下我们的科学教室。
大家要注意观察,看看科学教室里都有哪些有趣的东西。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章:认识科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会观察和思考,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 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2. 科学思维能力3. 科学方法的应用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趣味小故事引入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思考,举例说明科学思维能力的运用。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实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够展示科学思维能力的运用。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章:观察与实验一、教学目标1. 学会观察和记录,培养观察能力。
2. 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现象。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方法与记录2. 实验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3. 实验方法的运用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入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学习观察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现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展示观察方法和记录技巧。
2. 学生能够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现象。
第三章:生物与非生物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和区别。
2. 能够分辨生物和非生物。
3. 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和非生物的特征2. 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3. 生物的保护意识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入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分辨,学习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生物调查,了解生物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描述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2. 学生能够正确分辨生物和非生物。
3. 学生能够展示对生物的保护意识。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让它们立起来》教学设计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让它们立起来》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让它们立起来》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课》中的一课。
本单元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起始单元,旨在引领学生走进科学世界,初步感知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能否立起来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操作,探究物体立起来的方法和条件。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续科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一)科学观念认识到物体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有些物体可以立起来,有些物体不容易立起来。
了解物体立起来与物体的重心、支撑面等因素有关。
(二)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不同物体立起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多种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探究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尝试让各种物体立起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态度责任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探究让不同物体立起来的方法。
理解物体立起来与重心、支撑面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的重心,并理解重心与物体立起来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总结出让物体立起来的一般规律。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站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物体为什么能立起来以及如何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好动、好玩,喜欢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最新)
第一单元1、《走进科学课》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型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主要方法。
科学探究:1.善于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2.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 1.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充满兴趣。2.能通过实验感知探究活动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科学家的故事。
课件播放科学家的小动画故事。
说说故事中的科学家。
你还知道那些科学家?以及他们的故事?
四、拓展活动。
回家观察植物的叶子并画下来。
教学
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畅所欲言
看来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还真不少,以后的科学课上,我们还要研究更多更好玩的秘密!
板书
设计
1 走进科学课
观察 实验 制作
生提出问号,师可适当追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谁能来解答。将师生交流加深。
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玩的高兴吗?有没有自己想要知道的小问号吗?指定学生尝试说一说。
板书设计
《我的“小问号’》
问题→观察→办法→动手→解决
教学反思
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现象或事物提出更多的问题,在提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生活中隐含看许多科学问题生活处处皆科学。
学
二、探究过程。
1.生拿出自带玩具,小组展示玩法。
全班展示。
师:其他同学知道这个玩具吗?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这个玩具的什么秘密?生畅所欲言。师鼓励表扬。
小结:学习科学要勇敢的提出小问号。
2.带着这些小问号再去玩一玩我们的玩具。
3.生活中的小问号。
师:不光玩具里有小问号,在我们生活中好多事物好多现象都有值得发现的问号。在生活中,你还有哪些小问号?生小组流再汇报展示,鼓励学生发言,及时表扬评价。
最新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11.走进科学课一、教学目标: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叶子,图片等等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三、教学重、难点: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设计1、导入:⑴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⑵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2、学习新课;(一)科学课上要做什么?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二)活动过程:(1)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3、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三)活动过程:(2)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2.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听科学家的故事。
学生互相讲。
一年级科学22我的“小问号”一、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等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三、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四、教学设计一、课前交流,初步感悟1、师: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2、组织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师:老师这儿有几样物品,你能提出小问号吗?师出示:黄色、红色、绿色的玩具、小车等。
谁来提问?学生自由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物品或者是提示提出问题即可,不管问题有没有答案,问题是否科学,都可以。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5 研究削笔刀》教学设计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5 研究削笔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5 研究削笔刀》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削笔刀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了解削笔刀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首先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削笔刀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接着,教材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削笔刀的结构和功能。
然后,教材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研究削笔刀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最后,教材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研究其他物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削笔刀的结构和功能。
(2)学会使用削笔刀削铅笔。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研究削笔刀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削笔刀的结构和功能。
(2)学会使用削笔刀削铅笔。
教学难点(1)研究削笔刀的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削笔刀和铅笔,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削笔刀的作用。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削笔刀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它是如何工作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研究削笔刀。
(二)认识削笔刀的结构(7 分钟)教师将削笔刀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削笔刀的结构。
教师提问:削笔刀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削笔刀主要由外壳、刀片、铅笔插孔、削笔刀手柄等部分组成。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闻和尝》教学设计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闻和尝》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闻和尝》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青岛版(2024)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有方法》中的《闻和尝》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学习用闻和尝的方法观察物体,了解不同的观察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
通过观察水果、食物等常见物品,让学生认识到闻和尝是重要的观察手段,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安全意识。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出问题:怎样用闻和尝的方法观察物体?2. 观察活动:观察水果的气味和味道。
3. 安全提示:强调在闻和尝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
4.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用闻和尝的方法观察更多的物品。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喜欢通过各种感官去探索和认识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闻和尝的经验,但对于如何正确地用闻和尝的方法进行观察还不太清楚。
此外,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直观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1. 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新的活动。
2. 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象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3. 好动:喜欢参与各种活动,难以长时间保持安静。
4. 缺乏安全意识:在进行闻和尝的活动时,可能会不注意卫生和安全。
二、教学设计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强调实践:通过实际的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闻和尝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注重安全: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在闻和尝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4. 融合多学科:将科学、健康、语文等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 认识到闻和尝是观察物体的方法之一。
小学科学新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有方法》教案(共6课)(2024秋)
第二单元观察有方法4.看一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看”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之一,学会运用眼睛仔细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包括形状、颜色、大小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观察物体,体验观察的乐趣,并初步掌握观察的基本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观察活动的兴趣,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态度,以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六三制2024)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观察有方法》的起始课,主题为《看一看》。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手段,而“看”则是观察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运用眼睛这一最直接、最常用的感官来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观察方法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程,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但他们的观察能力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容易忽略细节,且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
因此,本课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观察,培养观察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运用眼睛仔细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包括形状、颜色、大小等。
[难点]掌握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观察物体的方法,以及理解观察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手持一个色彩斑斓的盒子)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神秘的盒子,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吗?生:(好奇地)想!师:那好,我们今天的科学课就来学习如何用我们的眼睛去“看一看”,找出这个盒子的秘密。
不过,在观察之前,老师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么看,才能看得更仔细、更全面呢?(二)探究新知,学习观察方法1.明确观察目的师:首先,我们要明确观察的目的。
这次我们要观察的是这个盒子的外部特征,比如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请大家集中注意力,准备好我们的“火眼金睛”。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周围的物体1. 认识不同的物体,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2. 探究物体的性质,如形状、颜色、质地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第二章: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食物的消化等。
2. 探究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如力的作用、能量的转化等。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探究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如力的作用、能量的转化等。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和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3. 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练习,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教学计划第一周:我们周围的物体1. 物体形状的认知2. 物体颜色的认知3. 物体质地的认知第二周: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水的沸腾2. 食物的消化七、教学资源1. 实物教具:各种形状、颜色、质地的物体2. 图片素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3. 实验材料:水、食物等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类物体2. 新课:介绍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3. 实践:进行实验,如观察水的沸腾、食物的消化等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巩固记忆九、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物体,记录它们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2. 家长协助进行家庭实验,如观察食物的消化等十、教学反思1. 学生对物体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的认知程度2. 学生对水的沸腾、食物的消化等科学现象的理解程度3.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运用效果,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十一、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科学探索活动,如观察校园中的植物、昆虫等。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和教具。
2. 学生准备:带好笔记本,准备好提问和参与实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 交流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第六章教案主题:我们身边的物体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分辨物体的不同特征,如形状、颜色、质地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触摸,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身边物体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描述物体的特征。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适当的词汇表达物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一些不同特征的物体,如球、立方体、圆柱体等。
2. 学生准备:带好笔记本,准备好观察和描述物体。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物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物体,引导学生描述物体的特征。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最新)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到了观察物体的一种方法,是什么?对,用眼睛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用眼睛看物体的颜色、形状等就是在观察;而且观察物体时还续认识物体。
(教师板书课题《听一听》。)
新
课
教
学
二、探究新知
1.观察我们的耳朵
教 学 过 程
导入
新课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与生谈话:今天我们要上什么课?板书:科学。领生读认。领生读开篇卷首语。
新
课
教
学
二、初步认识科学。
1.课件播放: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让学生说感受。
师:你觉得科学课都干什么?生畅所欲言。师鼓励表扬。
2.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好玩的,有趣的现象?
你想知道什么科学现象的秘密?
师引导:同学们,要想借助耳朵来认识物体,我们首先需要认识一下我们的耳朵。大家看一看,我们的耳朵在哪里?形状像什么啊?它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让学生通过指一指、说一说使学生知道耳朵在哪里,它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耳朵是重要的听觉器官,我们看到的是它的耳廓、外耳道,内部还有我们看不到的结构。
【耳朵有着较为复杂的结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需要了解太多,只需要让学生知道外部结构耳廓、外耳道就可以。另外,老师告诉学生内部还有很多看不到的部分,激发学生课下去了解。】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探究活动(一)
观察绿萝的叶子。
你想说什么?形状、颜色、大小登都可以。
你能画下来吗?生画叶子,展示,评价。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叶子,说一说并把它画下来,全班展示。
4.探究活动(二)
透过水杯看小鱼。
画一条小鱼(教师可在黑板上教小鱼的简笔画画法)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第一篇: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玩磁铁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活动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磁铁的形状;知道磁铁可以直接吸引铁,也可以隔着物体吸引铁。
2、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体验、观察;学会描述磁铁吸引铁的现象,学会做简单的表述和记录,并得出结论。
3、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能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关注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寻找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磁铁;知道与磁铁有关的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体验、观察;学会描述磁铁吸引铁的现象,学会做简单的表述和记录,并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 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体验、观察;学会描述磁铁吸引铁的现象,学会做简单的表述和记录,并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曲别针、塑料尺、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引出“小猫钓鱼”的游戏。
教师请某组学生开展“钓鱼比赛”,发现有的学生能钓上来,有的学生钓不上来。
学生质疑,进行猜想,教师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1、认识磁铁。
你们见过哪些形状的磁铁?(学生自由交流)(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磁铁,教师引导学生给不同形状的磁铁起名字。
)同学们起的名字真形象。
为了方便统一,我们把长条形的磁铁叫做“条形磁铁”。
把这种弯的、像动物蹄子形状的磁铁叫做“梯形磁铁”,把中间有孔的环形磁铁叫作“环形磁铁”。
还有这些方形、柱形、球形等形状的磁铁。
2、探究磁铁能否吸引铁。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给磁铁找朋友,实验盒中有多种实验材料,教师把这些实验材料介绍给学生们。
如果磁铁能和它吸在一起,磁铁就和它是好朋友;如果不能吸在一起就不是好朋友。
把是朋友的材料放在实验盒外面,不是朋友的材料的仍然留在实验盒里面,看看哪个小组分得又快又准确。
(学生做游戏,交流发现)磁铁的朋友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学生回答)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磁铁可以吸引铁做成的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播放科学家的小动画故事。
说说故事中的科学家。
你还知道那些科学家?以及他们的故事?
四、拓展活动。
回家观察植物的叶子并画下来。
教学
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畅所欲言
看来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还真不少,以后的科学课上,我们还要研究更实验 制作
一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让学生说说远处看松树像什么,近看松针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从远处和近处观察松树是不同的,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选出观察的结果。
2、观察花生。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花生,让学生描述花生剥开后是什么样的?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花生。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总结: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由远及近、由外到内…诈问学生是否知道其他的观察顺序。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其他观察顺序。
二、探究过程。
1.生拿出自带玩具,小组展示玩法。
全班展示。
师:其他同学知道这个玩具吗?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这个玩具的什么秘密?生畅所欲言。师鼓励表扬。
小结:学习科学要勇敢的提出小问号。
2.带着这些小问号再去玩一玩我们的玩具。
3.生活中的小问号。
师:不光玩具里有小问号,在我们生活中好多事物好多现象都有值得发现的问号。在生活中,你还有哪些小问号?生小组交流再汇报展示,鼓励学生发言,及时表扬评价。
课题
第二单元3《看一看》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型
教学
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道眼睛的作用。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热爱观察的情感。
重点
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观察。
难点:理解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观察顺序。
教学
反思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课题
第一单元2、《我的“小问号”》
学生交流:介绍眼睛的外形特征。教师适当纠正学生回答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眼睛的大体结构,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画一画。4、四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并加以评价。
(二)我们的眼睛有哪些本领?1、七巧板的颤色。
教师出示七巧板,让学生看一看七巧板后说出七巧板有哪些颜色,并以小组的单位辨认颤色。讨论后汇报。由于学生年纪较小,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不准确的描述。
教 学 过 程
导入
新课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与生谈话:今天我们要上什么课?板书:科学。领生读认。领生读开篇卷首语。
新
课
教
学
二、初步认识科学。
1.课件播放: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让学生说感受。
师:你觉得科学课都干什么?生畅所欲言。师鼓励表扬。
2.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好玩的,有趣的现象?
你想知道什么科学现象的秘密?
课题
第一单元1、《走进科学课》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主要方法。
科学探究:1.善于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2.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 1.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充满兴趣。2.能通过实验感知探究活动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难点:引导儿童爱动脑筋,掌握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启蒙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自带小玩具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的课后拓展作业:回家观察植物的叶子并画下来。交流展示,师生评价。评出最优作业。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科学,这次的科学就藏在我们的玩具里。快拿出来。
新
课
教
学
总结:用眼睛看七巧板的颤色就是在观察。
2、七桥板的形状。
教师提问:七巧板除了颤色不同,形状和大小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七巧板,然后交流、讨论、展示。
教师及时纠正错误评价。
(三)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有哪些发现?
1,观察松树。
教师提问:在山顶上看山下的汽车或人会发现他们都变小了,这是因为我们距离他们远,所以他们看上去小,那么人在不同的地方观察松树会有什么发现呢?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型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主要方法。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 1.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充满兴趣。2.能通过实验感知探究活动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探索、创造、发明的过程与方法。
生提出问号,师可适当追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谁能来解答。将师生交流加深。
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玩的高兴吗?有没有自己想要知道的小问号吗?指定学生尝试说一说。
板书设计
《我的“小问号’》
问题→观察→办法→动手→解决
教学反思
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现象或事物提出更多的问题,在提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生活中隐含看许多科学问题生活处处皆科学。
教学准备
上课之前,学生准备好本节课要用的学具:镜子、七巧板。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一、谜语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教师根据学生猜出的谜底,向学生提问,“眼睛有什么作用,”导出课题并板书“看一看”。
新
课
教
学
(一)看一看我们的眼睛。
1、学生用镜子认真看一看自己的眼睛,说一说眼睛有什么外形特征,并小组交流。2、教师提问:在观察自己眼睛的基础上,观察其他学生的眼睛有什么发现。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探究活动(一)
观察绿萝的叶子。
你想说什么?形状、颜色、大小登都可以。
你能画下来吗?生画叶子,展示,评价。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叶子,说一说并把它画下来,全班展示。
4.探究活动(二)
透过水杯看小鱼。
画一条小鱼(教师可在黑板上教小鱼的简笔画画法)
透过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水杯看小鱼,你有什么发现?(注意引导用玻璃杯中间部位看)你认为可能和谁有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使学生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基础。
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到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绿萝一盆,清水。
学生:画笔,白纸,玻璃水杯。
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