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摩擦力教学设计(新)

合集下载

静摩擦力教案(新课标)

静摩擦力教案(新课标)

静摩擦力教案(新课标)第一篇:静摩擦力教案(新课标)摩擦力教案1 伊宁市第四中学牛英杰学习目标1.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2.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3.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4.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学习重点1.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3.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学习难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引入:图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和摩擦力有关的情景,简单分析摩擦力的存在情况。

自主学习:(给学生5分钟时间,提出以下问题)1、什么是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的时候,是不是也可能产生摩擦力?(能)3、什么是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就叫做静摩擦力。

)4、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Fmax叫做最大静摩擦力(将动未动时摩擦力)。

它的数值等于物体刚开始运动时的拉力的大小。

)交流合作:(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回答)1、举例说明物体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总结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让学生尽量多举例子。

产生条件:a.两物体间有弹力b.接触面粗糙c.有相对运动趋势)2、静摩擦力大小、方向是怎样确定的呢?(小孩推箱,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这时一定有一个力与推力平衡,阻碍相对运动发生的力。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强调静摩擦力的方向确定举实例分析3、最大静摩擦力如何确定?静摩擦力的范围如何确定?(推力继续增大,箱子总会运动,此时推力的大小就是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范围:0<f≤fmax)小结:1、摩擦力定义2、静摩擦力的定义3、最大静摩擦力的定义4、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5、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的确定。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求解静摩擦力大小的方法;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白板笔、教学PPT。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直尺。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摩擦力”二字,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对摩擦力的认识。

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摩擦力?什么情况下会有摩擦力的产生?摩擦力有什么作用?2.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上述导入引出“静摩擦力”的概念,然后在黑板上写下定义:“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没有发生相对运动,即使施加作于物体上的力逐渐增大,两物体间的摩擦力也保持不变。

这种摩擦力我们称之为静摩擦力。

”接着,向学生解释静摩擦力的性质,如:1)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接触面积成正比;2)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垂直力成正比;3)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求解静摩擦力的方法(20分钟)3.1将教室桌上的一本书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当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我们如何知道静摩擦力的大小?3.2引导学生分析:当两物体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静摩擦力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相等。

因此,我们可以先求解施加于物体上的力的大小,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等于施加力的大小,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

3.3在黑板上给出一个实例,解释如何通过计算来求解静摩擦力的大小。

并让学生跟随计算过程,完成具体计算。

4.计算实例练习(20分钟)4.1在黑板上列出几个计算静摩擦力的实例,要求学生参与计算过程。

4.2分组完成以下实例计算:实例1:一物体以25N的力向右移动,静摩擦力为20N,求物体受到的合力及合力的方向。

实例2:一物体以20N的力向左移动,静摩擦力为15N,求物体受到的合力及合力的方向。

5.总结归纳(10分钟)总结静摩擦力的性质和求解方法,强调学生在计算静摩擦力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
静摩擦力
【学习目标】1.会根据相对运动趋势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2.会根据物体受力和运动情况,分析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通过实验,了解最大静摩擦力及其影响因素
【重点】静摩擦力方向、大小的规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演示“竹筷提米”现象
提出问题:一根细细的筷子,靠什么力把一杯米给提起来了呢?
板书:一、静摩擦力的产生
1.定义: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处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1)接触并挤压(有弹力);(2)具有相对运动趋势;(3)粗糙。
在杯子和毛刷实验中,都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但有的情况下,则难以直观判断,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并找到正确的判断方法。
(1)当F=10N时,由于 ,所以木箱静止,则木箱受到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F1的作用,由二力平衡知识可得F1=F,所以F1=10N。
(2)当F=40N>Fmax,则木箱会滑动,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2作用,由F2=μF压得F2=30N.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满足的规律,理解了相对运动趋势的含义和判断方法,知道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能够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求解静摩擦力的大小。
三、静摩擦力的方向
从手握水杯静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杯子相对于手有下滑的趋势,因而受到手向上的静摩擦力。杯子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杯子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在毛刷实验中,毛刷有相对桌面向右运动趋势,所受摩擦力向左。
板书:二、静摩擦力的方向
1.沿两物体的接触面,跟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例题1】(多选)如图2-9所示,水平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小物块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优秀6篇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优秀6篇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静摩擦力教案

静摩擦力教案

静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3.能够应用静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静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2.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静摩擦力的应用;2.静摩擦力的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1. 静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静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当它们相对运动趋势为零时,所产生的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特点是:当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为零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之间的接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2. 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 f≤μs F n其中,F f表示静摩擦力,μs表示静摩擦系数,F n表示物体之间的接触力。

需要注意的是,静摩擦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μs F n,而是小于等于μs F n,因为静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接触力大小。

3. 静摩擦力的应用静摩擦力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1.汽车行驶时,轮胎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可以使汽车保持在道路上;2.人类行走时,脚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可以使人类保持平衡;3.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静摩擦力可以阻止物体滑落。

4. 静摩擦力的解决实际问题静摩擦力的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掌握以下步骤:1.确定物体之间的接触力;2.确定静摩擦系数;3.计算静摩擦力是否小于等于μs F n。

例如,一个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斜面的倾角为30度,物体的质量为10kg,斜面的摩擦系数为0.2,求物体在斜面上的静摩擦力。

解题步骤如下:1.确定物体在斜面上的接触力为F n=mgcosθ=10×9.8×cos30∘=84.85N;2.确定斜面的静摩擦系数为μs=0.2;3.计算静摩擦力是否小于等于μs F n,即F f≤μs F n=0.2×84.85=16.97N,因此物体在斜面上的静摩擦力小于等于16.97N。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演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静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演示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以及练习静摩擦力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静摩擦力的知识。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通过探究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研究的兴趣和自信心,消除研究物理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的判断。

教学难点】静摩擦力的方向的判断。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起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和兴趣。

二、讲解(10分钟)1.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相对运动趋势为零,但有相对运动趋势的可能。

2.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3.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三、探究实验(30分钟)1.设计实验,探究静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

2.合作交流,总结实验结果,归纳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的判断方法。

四、巩固提高(10分钟)通过练题和教师点拨,加深对静摩擦力的理解和掌握。

五、总结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收获,反思自己的不足和提高方向。

板书设计】静摩擦力产生条件:相对运动趋势为零,但有相对运动趋势的可能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变化范围及最大值通过进行实验,我们可以研究到从实验结果总结规律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包括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而教学难点则在于设计方案,探究影响最大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以及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在教学流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归纳摩擦的种类、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以及根据实验得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等步骤来进行教学。

最后,我们可以进行小结,包括知识、方法、探究过程,并布置作业。

为了进行实验,我们需要准备木板小车及钩码、弹簧测力计、毛巾、地毯、玻璃板、长木板、米、塑料杯、筷子、水等实验器材。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11篇】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11篇】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11篇】高中物理摩擦力教案篇一一、课标要求1、通过事例或者实验来了解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

二、教学设计思想以新课标要求为理念,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效果,通过探究实验来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方式。

通过改变摩擦力的事例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和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1、通过手在桌子上的三个实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效果。

2、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所感受到的摩擦力并归纳摩擦力的概念。

3、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掌握控制变量法。

4、在理解摩擦力的利与弊过程中,会改变摩擦力的方法,能领略自然界的和谐和奇妙,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提升。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同学们做个小实验:把课本和互动逐页相互交叉,只提起课本的边缘,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事?学生动手做实验,发现提起一本书,另一本也随之被提起。

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新课。

(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信息去分析问题,提出解释。

引出摩擦现象,激起研究摩擦力的兴趣。

提出问题什么是摩擦力呢?用实验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新知探究:任务一:体验摩擦力的存在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保持手不动。

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运动。

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

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指导学生把手放在桌上做三个实验体验摩擦力,学生会感觉到摩擦力的存在及其的阻碍作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1。

)任务二:归纳摩擦力的定义引导学生讨论:说出你的感觉,试着表述这个阻碍作用,试着给摩擦力下定义。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摩擦力以及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现象。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3、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

4、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能联系实际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养成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和原理的精神。

2、初步认识科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愿意服务社会的意识。

3、通过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摩擦力教学自制课件;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若干、装满水的玻璃瓶两个、洗洁精。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活动设计一:请一个同学到前面帮我推一下讲台桌。

学生未推动,请学生回答原因,可能是力气小活动设计二:请班级里的大力士和刚才的同学一起用大拇指和四指拿起瓶子,其中大力士拿表面涂了洗洁精的瓶子,另一位同学拿表面干燥的瓶子。

请学生观察现象,回答原因组织学生思考,若将地面也做的像瓶子表面一样光滑,则刚才的同学能推动吗课件出示:冰壶运动,简介冰壶学生总结:推不动是因桌子还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且受力平衡二、静摩擦力概念的理解课件出示:相互接触的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理解静摩擦力概念1)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2)静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3)什么是相对静止?4)静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后总结得出结论:(只有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时才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其作用总是阻碍相对运动的产生。

3.2摩擦力——静摩擦力+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2摩擦力——静摩擦力+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摩擦力——静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①知道什么是静摩擦力,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②理解相对运动趋势的本质③掌握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2.科学思维:通过受力分析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过程,逐步形成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

3.科学探究:①通过“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判断和利用二力平衡对“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探究得出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关系。

②通过对“静摩擦力方向”判断方法的应用与速度方向对比,探究得出静摩擦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无关的结论。

4.科学态度与科学责任:由电工爬电线杆的生活实例,引出静摩擦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难点:运动的物体也可受到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方法启发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爬电线杆时,工人师傅往往会穿着一套脚扣,只要将它扣在电线杆上,就能轻松完成攀爬,而且也不用担心会滑下来,这不禁让人好奇小小的脚扣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它所依靠的原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静摩擦力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中电工爬电线杆的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课题——静摩擦力【新课内容】一、静摩擦力请同学们轻轻推一推面前的课桌,桌子动了吗?没动。

没动说明了什么?水平方向只受推力吗?没动是一种平衡状态,说明水平方向除受推力外,还应该受到一个与推力反向的阻力。

这个阻力与粗糙有关,(因为水平面越光滑越容易推动,)那它是一种摩擦力,是前面学过的滑动摩擦力吗?不是,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是相对运动,而课桌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我们称之为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接触、挤压的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但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类比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不难得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2.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有弹力)②接触面粗糙③物体与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本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推桌子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并让学生亲身感受静摩擦力的存在;同时让学生运用类比思维掌握静摩擦力的概念,又能区分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不同。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静摩擦的产生条件。

2.知道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2.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难点】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就学习过摩擦力,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什么是摩擦力?学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

老师: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的学习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静摩擦力教师播放人推木箱的视频:接下来进行提问:①开始用很小的推力,推不动,分析桌子受力情况;②再用稍大的力去推,还是静止不动,分析受力情况;③继续增大推力,讲桌开始运动,分析受力情况。

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对刚才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五分钟后,教师请几个小组的代表进行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

桌子在推力作用下相对地面静止,但在沿这个力的方向上有相对运动趋势,就是因为桌子跟地板之间发生了摩擦。

这个摩擦力和推力都作用在桌子上,他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彼此平衡,因此桌子保持不动,这时发生的摩擦叫静摩擦力。

接着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并进行总结: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接触面不光滑(2)两物体间挤压产生形变即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逐渐增大拉力,直到木块运动为止。

观察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2)在木块上增加砝码,重复上述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教师提问:根据实验结果,同学们讨论以下问题:(1)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不用外力去拉,它有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2)用弹簧测力计轻轻拉木块,但它不动,木块有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3)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如何?判断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依据二力平衡。

静摩擦力教案

静摩擦力教案

静摩擦力教案教案名称:静摩擦力的教学设计教案目标:1. 了解什么是静摩擦力以及它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计算静摩擦力的方法和公式;3. 学会分析静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1. 静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2. 计算静摩擦力的方法和公式。

教学难点:1. 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2. 运用公式计算静摩擦力。

教学准备:1. 模型车辆或类似的物体;2. 平滑的表面;3. 板块或类似的物体。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学(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教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个物体放在光滑的表面上不会自己动呢?请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老师给出答案:这是因为表面上的静摩擦力阻止了物体的运动。

Step 2:引出静摩擦力的概念及特点(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静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包括:静摩擦力是两个表面紧密接触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静摩擦力是当物体尚未开始运动时产生的;当物体开始运动时,静摩擦力会转变为动摩擦力。

Step 3:练习计算静摩擦力的方法(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例并引导学生进行计算,例如:一个物体被放置在斜面上,如果斜面的角度是30度,物体的质量为5千克,求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方法和公式:静摩擦力=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sin(斜面的角度)。

学生根据提供的公式,自己计算并解答问题。

教师可以逐步指导学生计算过程,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

Step 4:讨论静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静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他们思考以下问题:1. 当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小于物体本身的重力时,物体会不会运动?2. 当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时,物体会不会运动?3. 当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大于物体本身的重力时,物体会不会运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考课本、上网进行资料查找,然后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和答辩。

Step 5: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别准备一个小车和一个平滑的表面。

静摩擦力教案

静摩擦力教案

静摩擦力教案教案标题:静摩擦力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计算静摩擦力的方法;3. 能够应用静摩擦力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并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体因为摩擦力而无法移动的情况?知识讲解:2. 介绍静摩擦力的概念:静摩擦力是指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但没有相对运动时,物体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3. 解释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可以阻止物体相对滑动,使物体能够保持静止。

4. 讲解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物体间的粗糙程度有关,用公式F = μN 表示,其中 F 为静摩擦力,μ 为静摩擦系数,N 为物体间的正压力。

示例演练:5. 提供几个具体的示例,让学生通过计算来求解静摩擦力。

例如,一个物体质量为 10 kg,静摩擦系数为 0.5,求它所受的静摩擦力。

小组讨论:6.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选择一个静摩擦力相关的场景,如推动一个沉重的箱子,或者防止车辆在斜坡上滑动等。

让他们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所需的静摩擦力。

实验探究:7.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测量不同物体间的静摩擦力。

例如,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在斜坡上,逐渐增加斜坡的倾斜角度,观察物体何时开始滑动,并记录相关数据。

总结与评价:8. 总结静摩擦力的重要性和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回答一些相关问题来评估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作业布置:9.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静摩擦力知识。

教学资源:-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实验材料:斜坡、不同材质的物体- 练习题教学评估:-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测量准确性;- 学生在练习题中的答题正确率和解题思路。

注意事项:- 在讲解静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时,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转换;-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他们对静摩擦力的理解。

《摩擦力》的教学设计5篇

《摩擦力》的教学设计5篇

《摩擦力》的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摩擦力》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摩擦力》的教学设计1第四章第3节摩擦力一、教学目标1、认识静摩擦、滑动摩擦力,和它们的产生条作及其作用效果,会判断它们的方向2、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3、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二、教学重点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3、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三、教学难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四、教学方法分析归纳、实验探究、体会参与、练习巩固五、教学仪器实验器材:木块、弹簧秤、砝码、粗糙木板六、教学过程①用弹簧秤水平拉木块,逐渐增大拉力,静摩擦力有何变化?与弹簧秤拉力读数有何关系?依据是?②观察弹簧秤拉力增大到什么程度木块刚被拉动?(引入最大静摩擦力)③木块被拉动后匀速运动,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这时受到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如何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④对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有何关系?⑤在木块上增加砝码,对最大静摩擦力有没有影响?实验后小组讨论,归纳规律,教师引导学子得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a、互相接触且挤压b、接触面粗糙且双方有相对运动以及静摩擦力大小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规律滑动摩擦力引入:a、刚才的实验可观察到滑动摩擦力是一个怎样的力?(引导学子归纳滑动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物体之间存在着的摩擦力)b、刚才的实验给我们暗示了一个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是什么?通过上述实验得出:1、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静摩擦力产生条件是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静摩擦力教案(李晓雯)

静摩擦力教案(李晓雯)

研究静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掌握求静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2.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二、重点难点1.重点:静摩擦力大小及方向的确定。

2.难点:静摩擦力大小及方向的确定。

三、教学方法:观察演示,谈话法,总结法四、教具:弹簧测力计,滑块,砝码,木板,筷子五、课时:1节六、教学过程【情景创设】:在上课前我们下来做个热身小游戏,现在我有两本交错相叠的书本,有没有哪位同学帮我把他们拔开呢?为什么这两本看似轻巧的书本却那么难拔开呢,是什么作用使得它们叠得那么牢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力。

请同学们伸出你的手,压在桌面上,下压,能感受到桌面的弹力吗?(能)接着完成下一个动作,保持压力不变,沿着桌面前推手掌,有没有感受到一种阻碍手掌启动和运动的力呢?(有)而这种阻碍手掌启动的产生在两个相对静止但是有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的力,就叫静摩擦力。

那么这个静摩擦力是怎样的一种力,它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发生,以及发生后方向和大小有着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它们。

【深入了解】:1.静摩擦力(1)产生条件首先我们先来考虑一下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产生静摩擦力。

A.【实验1】现在,我推一下桌子,这时候桌子受到哪个方向的力?这时候桌子应该想往哪个方向运动?学生:(左)但是为什么没有呢,学生:因为受到一个地面给它的向右的静摩擦力。

现在,我不推桌子了,它还会想往左运动吗?学生:(不想了)这时候它还受到静摩擦力吗?学生:(没有了)也就是说,对于地面当桌子有一个运动趋势的时候,它就受到静摩擦力,当桌子没有了这个运动趋势的时候,它就不受到静摩擦力,也就是说,要产生静摩擦力,肯定要两个物体之间有相对的运动趋势,这是第一个条件。

【实验2】再请看,这是一个瓶子,我轻轻的提起,静止在空中不动,持物体于手中,在重力的作用下它为什么没有向下运动呢?学生:(因为手与瓶子之间存在一个摩擦力)摩擦力是什么方向?学生:(向上)那么,瓶子受到重力作用没有向下运动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一个向上的摩擦力,那么这时如果把手稍微的放松一下,再松一下,松到手与瓶子之间的弹力为零,有什么情形出现呢?学生:(掉下去)那么从这个现象中,我们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呢?也就是说,要产生静摩擦力,一定还要满足第二个条件,这个条件是两物体间互相接触,在接触面处存在弹力。

初中物理《静摩擦力》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静摩擦力》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静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作用;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探究静摩擦力的影响因素;3. 能够运用静摩擦力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1. 静摩擦力的定义和特点;2. 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3. 静摩擦力与物体间接触面的性质和粗糙程度的关系;4. 静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步骤导入环节1. 利用例子引入静摩擦力的概念,如橡胶底鞋在冰面上滑行的情景。

理论研究1. 介绍静摩擦力的定义和特点;2. 通过图示和简单的示意实验,让学生感受静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讲解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实验探究1. 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探究静摩擦力与物体间接触面的性质和粗糙程度的关系;2. 引导学生用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加深对静摩擦力的理解。

拓展应用1.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与静摩擦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 进行一些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解题思路,促进合作研究。

总结提高1. 整理并复本节课所学内容;2. 设计一些简单的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 静摩擦力的定义和特点相关的教材或课件;2. 实验材料和设备,如不同摩擦面的物体、斜面等;3. 实验记录表和计算器等辅助工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表现;2. 检查学生对静摩擦力概念的理解程度;3. 评估学生在拓展应用环节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1. 结合其他相关知识,如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等,加深学生对摩擦力的全面理解;2.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静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是《静摩擦力》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通过引入概念、实验探究和应用拓展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静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2.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P57-P61,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

是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高中物理中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重点和难点。

大家在初中已接触过摩擦力的学习,高中应从更深的一个层面来认识摩擦力,静摩擦力的问题很复杂,具体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时似乎又是“若有若无,方向不定”。

本节课,我力求使学生们可以正确认识静摩擦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一)知道什么是静摩擦力;可以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 可以列举说明静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白最大静摩擦力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2、过程与方法(一)通过演示及动手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二)通过对静摩擦力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在生活中认识“力”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通过对最大静摩擦力进行的实验探究及数据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好的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通过分析静摩擦力的应用,进一步体现出物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一)研究静摩擦力大小的范围。

(二)研究静摩擦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如何对静摩擦力进行方向的判断。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法、讨论法、图示法,自主探究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塑料杯、大米、筷子一支、滑块两个、长木板教学板书:(1)F静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F静的大小:0∠F静≤F最大§3.3静摩擦力教学进程:教学创新:以自制教具吸引学生目光,带着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满足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摩擦力是力学中三种重要性质的力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到最困难的一种力高中物理力学问题的难点在于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难点在于摩擦力的分析是高中阶段物理学习必须跨越的的一道门槛。

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摩擦力这节课中重点是研究滑动摩擦力要求会计算其大小和判断其方向难点是静摩擦力尤其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中从产生的条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的方向及其计算来理解认识两种摩擦力的异同。

通过探究实验去加深巩固教材从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入以探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两种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通过本节的学习将更加深入地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大小和方向为以后能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物理意义和大小特点;能在实际问题中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2.过程与方法:体会应用DIS系统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对常见生活现象的重新思考,培养学生善于审视和探索日常生活现象的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判定。

难点:1、设计方案,探究影响最大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

2、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三.主要教学方法
DIS实验探究
学生互动实验
四.实验器材准备
DIS实验系统毛刷木块砝码木板毛巾面玻璃直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图
课堂
小结:
知识、
方法、
探究
过程。

板书设计
一、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接触且挤压;(3)接触面粗糙;(4)有相对滑动趋势。

3.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使物体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即施力者阻碍受力者相对于自己将要发生的运动
二、静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1.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其方向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甚至还可以无关,但一定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F大小在0-Fmax之间,即0<F≤Fmax (Fmax代表最大静摩擦力)
教学说明与反思
1.本堂课首先应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提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消除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

2.通过对常见生活现象的重新思考,培养学生善于审视和探索日常生活现象的思维习惯。

3.本堂课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实验的设计、探究的过程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来减缓学习的坡度。

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