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与盈余稳健性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盈的余管理研究可编辑
瞎压斜技大学论文题目: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学科门类: 管理学一级学科: 工商管理管理学院培养单位:王瑞丽硕士生:导师: 上官鸣年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摘要在我国,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上市公司数目的逐步增多,证券市场已成为我国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然而,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事例屡见不鲜,个别公司因为出具虚假报告或者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而遭到监管部门的处罚或停牌。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对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发展会产生~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盈余管理相关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盈余管理的研究对完善我国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盈余造假问题,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对盈余管理工具的研究也有助于监管机构设定相应的监管程序和方法, 及时并准确的发现违法行为,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
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之上,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盈余管理进行分析。
论文第一部分是针对目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引出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研究框架与内容。
第二部分通过构建盈余管理相关理论体系,阐述其本质内容、动机与目的, 并总结国内外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第三部分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其工具的选择做出理论上的分析。
第四部分是本文重点,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呈现出的新动向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模型实证研究其选择偏好,以将规范研究得到的结论具体化;然后将同种偏好的上市公司进行归类汇总,发现其存在的规律性。
最后,本文第五部分综合上述研究结论, 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建议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基于各种动机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变更会计政策与估计、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利用收入和费用确认条件的会计处理,还包括关联交易方式、债务重组与资产重组方式、资产评估方式、金融工具的计量方式以及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等各种方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因素的发展变化,资产的价值也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作为影响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之一??资产评估,已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又一种新工具,它的运用不仅与我国会计准.幂监管政策有关,而且与专业人员素质和公司治理水平密不可分,本文通过选取年公布资产评估报告书的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在实证分析中发现发现负债权益和固定资产的评估是其操纵的重点。
盈余管理开题报告
REPORTING2023 WORK SUMMARY盈余管理开题报告目 录CATALOGUE •引言•盈余管理理论基础•盈余管理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设计•研究假设与预期结果•研究计划与时间表•参考文献PART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盈余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对投资者利益、市场秩序等产生了影响。
因此,研究企业盈余管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盈余管理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企业财务报告行为,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对于规范企业行为、推动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目的与问题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深入研究,揭示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及经济后果,为规范企业行为、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问题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以下问题: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盈余管理?他们采取了哪些手段?盈余管理对企业和投资者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如何有效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PART02盈余管理理论基础总结词盈余管理的定义与分类是盈余管理研究的基础,有助于深入理解盈余管理的本质和类型。
详细描述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或控制交易时机等方式,对财务报表进行干预,以影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
盈余管理可以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
应计盈余管理是指通过会计手段调整财务报表,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是通过实际经营活动来影响盈余。
总结词盈余管理的动因与手段是研究盈余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揭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内在动机和具体操作方式。
详细描述盈余管理的动因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等。
企业可能为了满足融资需求、达成业绩目标或降低政治成本而进行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会计政策选择、控制费用、销售操纵和生产操纵等。
这些手段可以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调整会计方法和控制经营活动来达到调整盈余的目的。
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外部监管环境、管理层特征和行业特点等。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上市公司面临的金融风险也逐渐增多。
其中,资产减值问题是上市公司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资产减值是指公司的资产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可能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主要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入手,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包括资产减值的类型、原因及对策,特别关注盈余管理对资产减值问题的影响,旨在为上市公司及监管部门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和稳健性的提升。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拟采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财务模型等多种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 文献综述:综合分析已有的相关文献,包括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以了解目前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及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实证分析: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行业分类等。
同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并结合面板数据及定向投资等因素,分析盈余管理对资产减值的影响和作用。
3. 财务模型:通过建立财务模型,考虑各种因素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影响,包括财务与非财务因素、盈余管理等,为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风险的预测与评估提供参考。
三、研究特色和创新点本研究主要特色和创新点在于:1. 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揭示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财务稳定性及财务透明度的影响,从而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2. 采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财务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及其成因,构建全面、科学的研究框架,为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细致的数据和有力的支撑。
3. 结合面板数据及定向投资等因素,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构建更加精准的预测模型,实现更加准确的资产减值预测及风险评估。
四、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特别关注盈余管理对资产减值问题的影响,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如下:1. 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的类型、原因和对策,揭示盈余管理对资产减值的影响和作用;2. 建立全面、科学的研究框架和财务模型,深入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减值的影响,实现资产减值的预测及风险评估;3. 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参考,帮助相应企业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减轻资产减值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思考
对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思考【摘要】企业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影响着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本文从盈余管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企业的影响、监管与控制以及合法化与道德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企业需要重视盈余管理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监管机制的完善对盈余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严格监管和有效控制,才能防止盈余管理行为的滥用。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引起企业和监管机构的重视,共同努力促进盈余管理的合法化与道德化,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盈余管理、财务报表、影响、问题、企业、监管、控制、合法化、道德化、可持续发展、监管机制、重视、完善。
1. 引言1.1 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重要性企业盈余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盈余管理包括了对企业盈余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合理的调节和管理,以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对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盈余管理决定了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盈余管理不当会导致财务报表失真,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判断,造成信息不对称,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声誉。
盈余管理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
合理的盈余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当的盈余管理则会损害企业的经营利益,甚至导致企业面临破产风险。
企业管理层和监管部门都需高度重视盈余管理问题,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监督和控制,确保企业盈余管理合法、规范、透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盈余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强化道德约束和责任担当,促进企业盈余管理的合法化和道德化发展。
1.2 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策略,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盈余管理主要是指企业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对财务报表中的盈余数据进行调整,从而影响利润、收入和资产负债表等重要财务指标的表现。
论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论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摘要】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对盈余数字做出调整以影响企业利润和经营绩效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金融领域中备受争议,因为它可能误导投资者、影响企业治理、并带来许多风险和挑战。
本文分析了盈余管理行为对投资者和企业治理的影响,探讨了其常见手段及监管法律规范,并提出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提出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应对策略,希望通过合理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企业透明度和诚信度,构建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
企业在盈余管理方面需谨慎行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确保企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定义、意义、研究背景、投资者、企业治理、常见手段、监管、法律规范、风险、挑战、必要性、未来发展趋势、应对策略1. 引言1.1 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定义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是指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对盈余数据进行操纵和调整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以通过调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档案来实现,旨在使企业的盈余数据更加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呈现。
企业盈余管理行为通常包括正常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两种形式。
正常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基于合理的商业考虑对盈余数据进行调整,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而盈余操纵则是指企业出于追求短期利益或误导投资者等目的对盈余数据进行人为调整,以达到虚假或夸大企业盈余的目的。
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合法的,但过度的盈余操纵可能会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和社会形象,甚至引发财务丑闻和法律诉讼。
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应该谨慎合理,遵循法律法规,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
1.2 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意义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合理地管理其盈余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
盈余管理可以通过调整财务报表来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强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吸引投资者和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便利性。
盈余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税负,合法避税,提高企业的盈余能力和税收回报率。
续亏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损年度。 以, 司在亏损 时的会计稳健性较弱。 所 公
假设二 : 亏损公 司在 亏损第一年通过盈余 管理增加 当期
盈利仍未扭亏 ,第 二年如果继续亏损就通过盈余管理减 少当
生存与发展 。盈余管理作为一种重要 的手段在这 时便显得尤 为重要 , 进行盈余 管理势必会对会计稳健 胜产生影响。 但
根据现有文献 , 对会计稳健性 的度量方法主要有 四种。 第
一
期盈利为来年做准备 , 但亏损公 司无力在第三个年度扭亏 , 就 会把希望寄托在第 四年 的上半年 ,从而管理当局会 调减 当期 的盈利以期能在第 四年扭亏 。 所以 , 盈余管理减少了盈利 的反
转, 提高 了会计稳健性 。
二 、 本 选 择 及 研 究 模 型 样
, ,
,
A EPS t j 1/
, ,
,
t2 一 + ̄s DCAj Ne t g j +
,
,
企业往往会对 自身在未来一个较 长时期 内的经 营状况做 出预期 , 虽然有时这种预期不是很合理 , 但企业一旦预期 自己 将来会亏损 , 就会选择一种减少当期盈 利 、 增加未来期间盈利 的会计政策 ,这种政 策一旦选定就会对企业未来 的经营造成 很大的影响。当将来 遇到始料未及 的亏损 时,企业会设法扭 亏, 而一旦亏损不能挽 回时 , 企业会通过盈余管理大幅度调减 当期盈利 ; 如果 连续亏损两 年 , 到第 三年仍不 能扭 亏 , 时企 这 被终止 上市 。 以 , 业会在 亏损 的第三年 通过盈 余管 理调 所 企 减 当期 盈利 以便 第 四年 上半年扭 亏 。 于此 , 鉴 本文 提 出以下 假设 : 假设一 : 亏损公司在盈利时会选择一种减少 当期盈利 、 增 加未来盈 利的会计政 策 ; 发生亏损时 , 以前 的盈利反转到亏 将
真实盈余管理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
实 现当期平滑盈 余 的 目标 ,会 以牺 牲公 司长远 价值 为 代价操控 实际 活动。t  ̄ R o y c h o w d h u r y ( 2 0 0 6 ) 实证检验 了 公司 为达 到保盈 目的更 有可 能实施 真实活 动操控 的盈
收 稿 日 期 :2 0 l 3 — 0 3 — 0 7
计 利 润 的盈 余 管 理 ( A c c r u a l - b a s e d e a ni r n g s ma n a g e .
me n t ) 。 已有研 究发 现 , 公 司高 管会参 与到 企业 的盈余
突破 传 统 的应 计 利 润 盈 余 管理 研 究 。在 弥 补 R o y .
余 ;  ̄ 2 ] G r a h a m e t a 1 . ( 2 0 0 5 ) 通 过对 4 0 1 位 高 管 问卷调 查 和访 谈 , 不仅证 明上述现 象 , 更 发现 7 8 %的 高管人 员为
S c h i p p e r ( 1 9 8 9 ) 是 最 先把真 实 活动 操控 包含在 盈
H e a l y和 Wa h l e n( 1 9 9 9 ) 明确 提 出 , 盈 余 管理 是 指 企 业 内部 管理 层运 用会计 手段 或者 安排交 易来 改变财
融 资的公司会 通过 真实 活动操 控管理盈余 ,并且相对
于应计 利润 管理而 言 ,由真 实 活动操控所 形成 的股权
摘
要 :传 统 盈 余 管 理 研 究重 在 考 察 应 计 利 润操 控 , 较 少 探 索真 实 盈 余 管 理 。文章 基 于 2 0 0 6至 2 0 1 0年在 深 沪 两 市 上 市 的 A股 上 市公 司 面 板 数 据 , 通过 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 C F O) 、 生产 成 本 与 斟 酌 性 费 用 来 识 别 为 满足 保 盈 目 标 的真 实 盈 余 管 理 , 并 分 析 了这 一 行 为 对 会 计 稳 健 性 的 影 响 , 检 测 了通 过 真 实 活 动 操 控 公 司 的报 告 盈余 与未
盈余管理 开题报告
盈余管理开题报告盈余管理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通过合法的会计手段和方法,对盈余进行调整和管理的行为。
盈余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股东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盈余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盈余管理可能导致信息失真和市场不公平等。
因此,研究盈余管理对于理解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及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盈余管理的原因、手段和影响,并分析其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影响。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目的,探讨盈余管理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2. 盈余管理的手段:研究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常用的盈余管理手段,如收入确认、费用资本化等,探讨这些手段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 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盈余管理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影响,以及对投资者决策和市场效率的影响。
4. 盈余管理的监管和控制:探讨如何加强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和控制,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盈余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企业财务报表、相关研究报告、学术期刊和互联网等。
其中,企业财务报表是研究盈余管理的重要数据来源,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和财务状况。
四、研究预期结果和创新点预计本研究将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 盈余管理的原因:通过对企业盈余管理动机和目的的研究,可以揭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内在动因,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2. 盈余管理的手段:通过对盈余管理常用手段的研究,可以了解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参考。
3. 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对盈余管理对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的研究,可以评估盈余管理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影响程度,为市场监管提供依据。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
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现对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国内外观点梳理如下:(1) 盈余管理是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管理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 K.Scott)所持的最狭义的一种观点:盈余管理是指“在 GAAP 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经理人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那种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
因此,盈余管理也被称为“会计政策管理”,它主要是针对会计盈余或利润的控制,是一种典型的“经济收益观”。
(2) 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雪普(Katherine Schipper)在其著名的《盈利管理的评论》一文中指出,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企业经理人为了获取某些私人利益,而在允许范围内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是一种“披露管理”(disclosure management)的概念。
(3) 盈余管理是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的管理Paul M.Healy 和 James M.wahlen 对盈余管理作如下解释:“盈余管理是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成果”。
这种定义较之上述概念包括了交易的规划和构造,使得那些对公司没有产生实际现金流的业务也可能成为盈余管理的一部分。
(4) 盈余管理是企业的欺诈性行为这种定义方式是从报表上盈余信息的质量出发,它使得财务报表反映管理层期望的盈余水平而非企业真实的业绩表现,从而损害财务报表的可信度,旨在欺骗报表使用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所有的盈余管理活动都是欺诈性行为。
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治理手段的比较研究
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治理手段的比较研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是公司治理中常见的两种盈余管理手段。
应计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调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以达到管理层所期望的盈余水平的做法。
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是企业通过真实经营活动来实现盈余水平的做法。
本文将比较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特点、优劣势以及适用情况。
首先,应计盈余管理的特点是灵活性高。
因为应计盈余管理是通过调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实现的,管理层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适合的政策和估计方法,从而灵活调整盈余水平。
相比之下,真实盈余管理需要企业通过真实的经营活动来实现盈余,受制于经营环境和市场情况,其灵活性较低。
其次,应计盈余管理的优势在于可以应对短期的经营压力。
在企业经营不佳或市场竞争压力较大时,通过应计盈余管理可以调整利润和收入的确认时间,从而实现短期的盈余调节。
真实盈余管理则需要企业通过优化经营策略、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来增加经营收入,从而实现盈余增长,这需要较长的运营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然而,应计盈余管理的劣势在于可能引发操纵财务信息的风险。
由于应计盈余管理依赖于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的选择和调整,管理层有可能通过操纵这些决策来控制盈余水平,从而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
相比之下,真实盈余管理依赖于企业真实的经营活动和运营能力,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不容易被操纵。
总体而言,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各有优劣势,具体应用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策略。
在竞争环境激烈,经营压力大的情况下,应计盈余管理可以快速调整盈余水平,缓解短期盈余压力。
而在追求长期稳定增长和强调真实财务信息的情况下,真实盈余管理更为适用,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在企业治理中都有各自的作用和适用场景。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盈余管理手段,并加强公司治理,提高透明度和披露质量,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构建稳健的经营环境。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专业:会计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背景盈余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自20世纪末开展企业股份制改造.资本市场逐渐得到发展。
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盈余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
为与国际接轨并保证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及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推出了39项会计准则.并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然后逐步在各类企业中推行。
新的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规范了公司会计行为.并对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鉴于上市公司的利益驱动与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盈余管理现象在我国并未完全得以消除意义。
由于盈余管理的普遍存在,其在企业的日常业务中更多产生的是负面影响,而且,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违背财务报表公正、中立的原则,是可能损害股东、债券人等相关主体的利益的,因此人们常将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混为一谈,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种不正当行为。
在实际操作中,尽管盈余管理更多的是损害大部分投资者的利益,而满足一小部分人的私欲,但我们不能否认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什么是盈余管理,什么诱使其发生,什么是其惯用的手段,又能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将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区分开来,并从治理层面上提出有效的盈余管理防范措施。
(二)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尽管盈余管理更多的是损害大部分投资者的利益,而满足一小部分人的私欲,但我们不能否认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什么是盈余管理,什么诱使其发生,什么是其惯用的手段,又能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将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区分开来,并从治理层面上提出有效的盈余管理防范措施,从而充分发挥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几点。
1、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司管理人员总是拥有更多的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内部信息。
当公司管理人员认为公司未经整理的盈余信息难以准确评价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容易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误导时。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会计报告中对盈余进行人为操纵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涉及到收入的操纵、费用的操纵以及资产负债表的操纵。
盈余管理对公司的财务报告真实性产生负面影响,给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带来了不确定性,因此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提高投资者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独立董事的数量和质量、监事会的角色和职能、股权激励政策等都可以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监管机构的监督力度、市场竞争程度、行业特性等也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
2.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另一个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在经济周期波动较大的时期,公司更容易出现盈余管理行为。
而在经济周期稳定的时期,公司对盈余管理的需求相对较小。
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通货膨胀水平、利率水平等也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
3. 股东结构股东结构是影响盈余管理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存在股权集中的公司更容易出现盈余管理行为。
而在股权分散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相对较少。
外部股东的监督程度、股东权益保护程度等也会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
4. 公司特性公司特性也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
公司规模、盈利水平、资产负债结构、行业属性等都会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研究表明,规模较大、盈利水平较高、资产负债结构较为稳健的公司更容易出现盈余管理行为。
而在高风险行业、高杠杆行业,盈余管理行为相对较多。
5. 管理层激励机制管理层激励机制是影响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股票期权激励、绩效奖金、促成股票回购等都会影响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研究表明,激励机制越强,管理层越容易出现盈余管理行为。
而在缺乏激励机制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相对较少。
财险公司未决赔款准备金盈余管理与稳健性实证研究
究不支持避税动机 。 从契约理论 来看 , 企业可 以利用盈余管理满足监 管者 的要求 , 避 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惩罚 ; 而企业高管也可能基于风险厌恶 或
税收 的原 因进行盈余管理 , 从 而使业绩较稳定或递延税款 。从财务报告的角度来看 , 企业( 特别是上市公 司 ) 进行盈余 管理是 为了满 足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等的预期 , 以避免声誉损失 以及股价 的不利波动。由于未决赔款准备金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 评估 的方法也较 复杂 , 所 以它成 为财 险公司进行盈余管理 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
至2 0 1 1 年 期间, 财险公 司普遍 利用未决赔款准备金 的调整进行盈余 平滑和避税 ; 在2 0 0 1 年至2 0 1 1 年期间 , 财险公 司的未决赔款 准备金 计提不具有条件稳健性特征 ; 从盈余 管理 的科 目来看 , 2 0 0 7年之前 , 未决赔款 准
备金的盈余管理主要 来 自于 已发 生 已报 告准备金 。 关键词 : 未决赔款准备金 盈余 管理 稳健性
( 1 ) 基于样本 I的假设 。 从 已有研究文献看 , 财险公司利用未决赔款准备金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可以概括 为三类 , 即平 滑盈余 、 避税 和避免监管机构 的惩罚 。G r a c e等( 2 ( ) 0 7 ) 发现, 未决赔款准备金 高估 与盈余 的移动平 均负相关, 未决赔款 准备金高估 的概率 与 财 险公 司税盾收益正相关 。 我国学者童盼( 2 0 0 6 ) 的研究也支持 了平滑盈余动机 。 P e t r o n i ( 1 9 9 2 ) 则发现 , 财务状况不好时 , 财险公司倾 向于低估未决赔款准备金 以满足监管的要求。 我 国学者周 晶晗等( 2 0 0 8 ) 的经验研究支持平滑盈余和监管动机。 赵桂芹等( 2 0 1 0 ) 的研
盈余管理分析范文
盈余管理分析范文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热点领域。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通过合理的财务操作和决策来管理和控制企业的盈余水平。
本文将从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的目标、盈余管理的方式和盈余管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盈余管理的概念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盈余目标的过程。
盈余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所获得的净收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结果。
盈余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通过调整和优化财务操作和决策,对盈余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盈余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盈余最大化,提高企业的营利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盈余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盈余最大化。
盈余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优化经营决策、合理安排财务操作和控制成本等手段,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得最大的净收入。
实现盈余最大化既是企业的利益追求,也是企业的责任。
盈余最大化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盈余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经营管理方式,包括市场营销策略、生产管理、采购管理等,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市场份额等手段来实现盈余最大化;二是财务管理方式,包括资金规划、财务报表分析、资本结构优化等,通过合理的财务决策和财务调整来实现盈余最大化;三是会计政策选择方式,包括会计估计、会计确认和会计应对等,通过调整会计政策来影响企业的盈余水平。
综上所述,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经营目标、股东利益和社会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该注重盈余管理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合理的财务决策和经营管理来实现盈余最大化。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监管和评估,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盈余管理作为财务会计的重要内容,为管理层在决策中提供了利用财务信息的途径。
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对于管理层选择盈余管理手段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会计政策时,管理层不仅需要考虑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公允性,还需要考虑其影响股东预期和市场反应等因素。
本研究旨在探讨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从而提高投资者对公司财务报表的识别能力,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二、研究方向及内容
本研究针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问题,提出以下研究方向:
1. 影响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通过对公司内外部因素的分析,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法律环境等方面,分析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
2. 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探究
分析会计政策选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探究其关系。
3. 如何提高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透明度与规范性
从制度设计、监管角度出发,提出解决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量化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统计工具对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实证研究对研究问题进行验证。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性
本研究对于提高投资者对公司财务报表的识别能力,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本研究还可以为企业管理层和监管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通过综合分析公司内外部因素,探究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
《公司治理和会计稳定性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3200字
[4]丁媛.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治理和债务融资成本[J].中国市场,2020(01):45-48.DOI:10.13939/ki.zgsc.2020.01.045.
[5]王雁鸣.浅析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J].商讯,2019(35):76.
8
第十二周
到第十三周
(5月8日答辩资格审查截止)
定稿
打印并装订三份,同时交电子版和答辩用PPT
指导教师同意定稿
进行答辩资格审查
系部抽查答辩资格
9
第十四周
(分批答辩)
报到且进行
答辩准备
经指导教师允许
方可进入答辩阶段
10
第十五周
(补答辩)
答辩
和补答辩
经指导教师允许
方可进入答辩阶段
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能够影响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公司治理是缓解代理各方利益冲突的一种机制,其治理的直接影响则是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而影响到企业的会计稳定性水平。企业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下,由两权分离所带来的代理问题得到相应地改善,能有效地减少管理层的自利行为,提高企业的会计稳定性。
预期目的
课题预期研究成果将以符合本科生毕业要求的论文形式体现。本课题以公司治理和会计稳定性为切入点,选择公司为案例。通过分析公司治理和会计稳定性之间的关,并为其提供可行的对策。目的在于加强公司治理,增强会计稳定性,企业会计效率,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设计(论文)进度计划:(用表格来表示进度)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6]蒋勇,王晓亮.会计稳健性、管理层防御与真实盈余管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9(06):58-69.DOI:10.19681/ki.jcufe.2019.06.006.
会计制度改革与盈余稳健性关系的实证分析
会计制度改革与盈余稳健性关系的实证分析摘要:对盈余管理的会计制度改革与盈余稳健性关系的实证分析,具体包括三部分: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以及敏感性检测。
其中描述性统计主要涉及到主要变量的均值、中值、标准差等。
假设检验部分主要是运用相关模型检验了盈余管理对会计制度改革与盈余稳健性关系的影响。
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敏感性检验。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稳健性会计制度改革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3-148-031 描述性统计1.1 basu模型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1 basu模型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注:eps_p表示每股收益eps除以上年年末股票收盘价。
表2 负应计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注:roa指净利润除以上年期末总资产,cfo、tac、opacc和nopacc 都经过了上期期末总资产的平均。
盈余稳健性意味着在会计信息中及时确认坏消息,而对好消息的确认却是逐步的,所以存在盈余稳健性时会计盈余左偏。
从表1可以看出,在1998-2000和2001-2006期间eps_p的均值均小于中位数,eps_p左偏,而超额回报率r则右偏,说明这两个样本期间均存在盈余稳健性,同时2001-2006期间的eps_p比1998-2000期间左偏的程度更大,说明2001年会计制度改革后稳健性有所提高。
但在2007-2009期间eps_p的均值均大于中位数,说明在此期间盈余不是稳健的而是激进的,和2001-2006期间相比盈余稳健性降低。
1.2 累计负应计表2分期间报告了经过上期期末总资产标准化之后的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总应计经营性应计以及非经营性应计的描述性统计情况。
我们看到roa在2001-2006年期间有明显下降,并在2007-2009年期间有所上升,但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fo在三个期间却比较稳定,说明2001-2006年期间roa的下降并不是实际盈利能力的下降,主要是来自应计的变化。
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一、选题意义盈余管理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对其研究还不到十年的历史。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资本市场的日趋完善,涌现了许多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实证会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适度盈余管理是公司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它可以同时使得公司契约的相关方都获利,但是滥用盈余管理则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误导了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尽量减少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
为了约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20世纪90年代初财政部便提出了建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总体目标,至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共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理念先进、体系完整,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以及对盈余管理有意识的遏制。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会计准则客观上扩大了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新会计准则下的盈余管理对促进盈余管理研究继续深入和取得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盈余管理是公司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会计准则有着紧密联系。
本课题力图从不同视角并结合国内外不同学者的观点对基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给出自己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着重剖析了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盈余管理的遏制和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可能途径,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国外研究者都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以William R Scott为代表。
Scott(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由于经营者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营者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选择时,会选择那些使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
这种观点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
第二种观点是看Katherine Shipper(1989)在信息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盈余管理与盈余稳健性关系研究学院商学院专业会计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会计信息质量,作为目前会计信息质量系统中的热点研究对象,是相对于投资者、债权人而言最具相关性的会计信息。
然而,企业管理人员为实现自身效用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会在公认会计准则的范围内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和手段而做出的会计选择行为,其实质是有目的地干预和影响财务报告,进而影响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和决策,其目标是得到一种令管理当局满意的财务报告结果,从而影响了盈余的长期稳健性。
因而,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因此,研究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不仅是一项重大的学术性主题,也是具有实务意义的话题。
到目前为止,关于会计信息质量及其相关管理的研究众说纷纭,然而学术界对其评价标准和具体的管理操纵举措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
由于在我国新兴资本市场环境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影响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本文重点讨论了盈余管理具体手段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并且论述了盈余管理与盈余稳健性的理论基础——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并阐述了盈余管理和盈余稳健性的概念以及盈余管理与盈余稳健性分别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本文将盈余管理、盈余稳健性的定义及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的概念,盈余管理、盈余稳健性与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保持盈余的稳健性这四方面进行探究,从而在认识和揭示会计信息经济后果的本质和基本层次框架以及探究盈余管理、盈余稳健性与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合理的盈余质量管理举措来确保盈余质量长期的稳健性,为保证高质量、长期稳定的盈余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进一步研究盈余管理与盈余稳健性的关系拓宽了研究思路和视野。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盈余管理、盈余稳健性的定义及二者分别对盈余质量的影响1、盈余管理的含义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在公认会计准则的范围内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和手段,为实现自身效用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行为,其实质是有目的地干预和影响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进而影响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和决策,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其目标是得到一种令管理当局满意的财务报告结果,其结果必然导致盈余质量下降。
而低劣的盈余质量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降低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出发点是局部利益、部分利益或某些人的利益,它无疑会损害公众利益。
[8]2、盈余管理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盈余质量的主要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本文,我通过公司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来阐述盈余管理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即从会计盈余管理和实际盈余管理两方面来论述盈余管理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3、盈余稳健性的定义盈余稳健性是指财务报告中会计师要求对确认好消息比坏消息有更高的可证实性程序的倾向,是对会计利得和损失要求不同的可证实性,从而导致对净资产的低估。
盈余稳健性是一种内在于会计制度的财务报告机制,公司盈余稳健性及其提高应当来自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和强化, 以及会计师对此的恰当执行。
稳健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利润。
[5]4、盈余稳健性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稳健性又称谨慎性,稳健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
会计盈余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一项重要质量特征,能够产生积极的治理效应。
稳健的财务报告被视为是一种治理机制,它能降低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管理者控制和高估业绩的能力,提高公司的现金流量和价值。
会计盈余稳健性能让信息环境更加繁荣,因为它对收益采用更高的确认标准,此时的盈余信息是稳健的、强硬的,为市场中其他缺乏验证的信息提供了一个基准,从而约束了管理者向其他市场参与者释放虚假信息的动机,稳健的会计信息能保护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利益。
[6]然而,会计盈余稳健性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其中一个重要经济后果就是对净资产价值的持续性低估。
会计盈余稳健性会对盈余信息含量、财务报告质量和投资效率产生影响。
(二)盈余管理影响盈余稳健性的基础: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1、会计信息经济后果的概念会计信息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实质是反映各种利益关系。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与后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1]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这是个不辨的事实。
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它将引起投资决策的失误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使交易费用巨大,最终导致交易的中断,企业也会由于无法筹集到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纷纷破产,银行也会倒闭,失业率会增高,物资短缺,物价飞涨,整个社会将会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
目前,我国存在非常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社会交易费用昂贵、企业难以筹集到运营的资金而破产,严重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进而会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秩序和发展。
因此,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在最大范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减轻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是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直接表现,即会计财务报告对企业、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等企业利益相关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2]当前,企业管理人员会在公认会计准则的范围内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和手段而做出会计选择,其实质是有目的地干预和影响财务报告,进而影响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和决策,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因此,盈余管理和盈余稳健都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而采取的手段,这些也就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造成了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
2、盈余稳健性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会计盈余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一项重要质量特征,能够产生积极的治理效应。
然而,会计盈余稳健性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
会计盈余稳健性会对盈余信息含量、财务报告质量和投资效率产生影响,而其本身则受到制度环境和行业、公司治理、契约等因素的影响。
[4]会计盈余稳健性产生的一个重要经济后果就是对净资产价值的持续性低估,因而一些资本市场监管者、准则制定者对会计稳健性持批评态度,认为它造成了对当期盈利的低估和对后期盈利的高估,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不中立的。
合理分配企业股东、管理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是会计盈余稳健性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稳健的财务报告被视为是一种治理机制,它能降低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管理者操控和高估业绩的能力,提高公司的现金流量和价值。
会计盈余稳健性能让信息环境更加繁荣,因为它对收益采用更高的确认标准,此时的盈余信息是稳健的、强硬的,为市场中其他缺乏验证的信息提供了一个基准,从而约束了管理者向其他市场参与者释放虚假信息的动机,稳健的会计信息能保护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利益。
会计盈余稳健性的经济后果主要表现在对管理者、债权人、股东等方面的影响。
3、追求盈余稳健性的盈余管理由于盈余稳健性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因此,管理者会在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时,会选择那些使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即管理者会采取盈余管理的手段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管理者往往会运用一些具体的盈余管理手段来使盈余稳健性产生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
委托代理关系是管理者主动进行盈余管理的基本动机。
由于契约的签订总是不够完全严谨,只要委托人与代理人当局目标不一致时,代理人就可以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侵犯股东权益,即产生盈余管理行为。
一般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主要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薪资奖金或者升迁奖励等则有可能采用将几年的利润集中在一定时期或者是一定期限内的利润出现逐年增加的表象,而且管理者可能会企业的经营发生困难甚至面临破产的情况下,出于避免被解雇或者免职的目的,尽量会采取美化财务状况来提高利润,从而达到盈余稳健的虚假局面,从而让委托人信任管理者,从而使管理者获得更多的收益。
正因为盈余稳健性会对管理者产生这样的经济后果,管理者才会为了追求盈余稳健性而采用具体的盈余管理手段。
(三)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1、有关保持盈余稳健性的方法(1)尽量缓解盈余稳健性与其它原则的冲突。
(2)转变企业的收益观念。
(3)企业具体会计政策时应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4)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5)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信息披露结合起来。
2、运用盈余管理方法保持盈余长期稳健(1)利用对应计项目的管理。
(2)利用对交易事项时点的确认。
(3)利用关联交易(4)利用债务重组。
(5)虚构交易或虚增资产。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目前,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
规范研究主要采用演绎法,从已知的法则和理论推演出新理论;实证研究则采用归纳法,以观察和归纳为基础,透过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概括出理论命题。
本文运用了规范研究的方法。
首先,采用规范研究方法构建盈余管理的理论框架。
其次,结合具体案例论证盈余管理行为的普遍性,分析盈余管理的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探讨其制度成因。
考虑到资料收集的便利性,本文侧重考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是:引出盈余管理和盈余稳健性的定义与概念→阐述盈余管理影响盈余稳健性的基础→如何运用盈余管理方法来保持盈余的稳健性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11.05—2010.11.22 完成毕业论文选题2010.11.23—2011.01.10 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2011.02.21—2011.03.11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确定实习单位2011.03.12—2011.05.03 毕业实习,修改论文2011.05.04—2011.05.12 毕业论文定稿2011.05.23—2011.06.03 毕业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 吴翔峰. 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探析[D].成都:申请硕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6:23-25.[2] 李曌或,孟俊婷. 浅论会计信息经济后果的相关理论及关系 [J].会计之友,2010,(2):20-25.[3] 王君.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分析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2-13.[4] 徐全华.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J].广西社会科学,2010,(5):35-46.[5] 洪庆宾. 会计盈余稳健性研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0,(3):106-107[6] 杨华军. 会计稳健性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7,(1):11-16.[7] 潘春萍. 会计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运用[J].会计研究,2008,(2):16-19.[8] 孙红梅.论公司盈余管理[J].山东商业会计,2006,(2):23-32.[9] 包文娇.论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经济纵横,2009,(7):18-23.[10] 毛新述,戴德明.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0,(2):20-28.[11] 曲晓辉,邱月华.会计稳健性研究评述[J].会计研究,2007,(1):23-35.[12] 李增泉,卢文彬.会计盈余的稳健性[J].会计研究,2003,(3):19-27.[13] 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9,(9) :124—127.[14] 邓凤娇,邓凤兰.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的再探讨[J].财会通讯,2008,(1):273—286.[15] 郦玉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的现实方法[J].商业研究,2007,(15):323—334.[16] 张兰萍.介绍几种衡量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指标[J].财会月刊,2009,(5):264—269.[17] 李刚.盈余持续性、盈余信息含量和投资组合回报[J].财会月刊,2008,(6):83—100.[18] 祁晓峰.公司盈余质量的立体分析[J].会计研究,2008,(9) :42—55.[19] Ball, R, A Robin, and J S Wu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factorson properties of accouting earnings[J].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2000, (7):71-95.[20] Chen, Q., T. Hemmer, and Y. Zha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servatismin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ncentives for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7,(1): 54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