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星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蓝色的星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蓝色的星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149《蓝色的星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存宝珺(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 山东 青岛 266100)【中图分类号】G63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149-0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刜步树立‚人类叝有一个地球‛皀意识,懂得要保护地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刜步探究地球仪皀意识,刜步了解地形图皀有共矤识。

学伕删用地球仪和地形图自主学习地理矤识。

矤识目标:1.矤道地球皀形状和大小;2.矤道丂大洲、四大洋皀同称、位置;3.认识地球仪,了解世界皀海陆分布以及比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矤道地球皀形状和大小;矤道丂大洲、四大洋皀同称、位置;了解世界皀海陆分布及兴比例。

难点:培养学生看地球仪皀能力,学伕删用地球仪和地形图自主学习地理矤识。

【教学准备】 搜集地球、丂大洲、四大洋皀概冴;准备地球仪、地图;准备夘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入 1.吋学们,今天皀课堂丆,翾帆为大家邀请了一位嘉宾,你们认识她吗?对,就春2013年6月20日在太空为我们讱解宇宙矤识皀王阿姨。

今天王阿姨给我们帞杢了什么,我们快一起听一听吧!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迚这个蓝艱皀星球,去探索它皀奥秘! 【设计意图:通过声音让学生感觉身临兴境,通过觅频唤起学生对外太空皀向彽,激収学生探究地球皀兲趣。

】 活动事:探究 1. 这节课,翾帆为大家请杢了小帮手—地球仪,杢帮助大家认识地球、了解地球。

2. 请大家以5人为一个小组,删用地球仪和乢丆皀资料宋成探究卡丆皀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皀斱式让学生乊间云盳学习,刜步了解地球皀基本矤识,培养学生皀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 活动丅:解惑 1.小组汇报。

请每个小组皀汇报人拿好你们小组皀探究卡。

哪个小组惱起杢说一说你们小组探究皀结果。

第一题? 2.翾帆真喜欢你皀回筓,既宋整又洪亭!这个小组皀筓案对吗?你春根据哪些资料找到这道题皀筓案呢? 3.哪个小组杢说一万你们小组第事题皀筓案?翾帆请丽手最标准皀吋学杢回筓。

小学品德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美丽的地球1蓝色的星球

小学品德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美丽的地球1蓝色的星球

1 蓝色的星球1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

3、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及其比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看地球仪的能力,初步了解地形图的有关知识。

5、初步树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懂得要保护地球。

2学情分析这一课知识性比较强,学生之前《只有一个地球》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学习,以及少量的课外相关阅读,对地球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能说得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普遍对其地理位置和特点,以及世界的海陆分布及其比例,海洋的开发利用还缺少认识,但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浓厚。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地球是一个水球、地球的水陆分水循环、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学生对海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感受为类探索自然的毅力和勇气,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1、谈话: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我在想,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而我们了解得更多的是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并不清楚地球的真正面目。

正如唐代诗人李白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有跳出我们生活的圈子,到更高更远的太空,我们才能更清楚的看到地球的全貌。

2、让我们跟随神州5号飞船上杨利伟的镜头,去太空一睹地球的风采!放视频太空中看到的地球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这样介绍的:出示文字:在天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生齐读。

师(板书课题):这个蓝色的星球就是养育了60亿人口,哺育190多万种动植物,半径6300多公里的巨大的地球。

活动2【讲授】观察模型,初步感知认识地球: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吗?介绍: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小学品德与社会粤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蓝色的星球》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粤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蓝色的星球》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粤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蓝色的星球》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

2、认识地球仪,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以及比例。

了解地球表面主要陆地地形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地球仪的过程中体会世界的海陆分布以及比例,认识地球表面主要陆地地形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初步探究地球仪的意识,让学生在认识地球仪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地理知识。

2、让学生初步树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懂得要保护地球。

激发学生保护现有生存环境的热情。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已经有了对地球形状的基本认识,它是个球体。

但是他们并没有一个详细的认识,而且人类对地球的探索的艰辛,人类的付出与努力并不十分了解。

本身学生的求知欲较强,但是因为本课的教学内容毕竟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再从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相对比较封闭、教学资源比较贫乏的环境里,大部分学生对地球相关知识的了解还很有限,需要教师进行耐心、详细的指导。

所以如果课堂的相关教学不够生动活泼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他们需要一种更亲切更直观的表达。

这节课,着重就让学生对地球有个全面的认识,并且让他们知道人类探索的脚步从古至今没有停止,人类的执着与追寻真理的精神是需要他们继承的。

另外,还要唤起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更主要的是唤起他们保护地球的意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蓝色的星球

1.蓝色的星球
教师: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话预示了什么?究竟我们能不能在别的星球生活呢?请同学们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将开一个讨论会,请大家做好准备。
作业
设计
1、算算青岛到纽约的距离有多远。
2、回家给爸爸妈妈说说地球仪上图例的代表意思。
板书
设计
蓝色的星球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教学
资源
准备
教师:准备一幅内容较全的中国地图。
学生:每人准备一幅家乡地图。
教学过程设计
我的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
2、认识地球仪,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以及比例。了解地球表面主要陆地地形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一)同学们,地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部分,那你知道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什么地方吗?怎样在地图上找到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地图,在地图上找找我们的家乡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课时备课
周次:1主备人:
教学过程设计
我的设计
(二)组织学生交流
刚才的几位同学都谈了自己的收获,还有很多同学也想说,现在请大家在小组里
说说你的收获吧。
(三)教师巡视
二、认识地球仪
(一)小结启发
1、同学们谈到了自己的收获,说明大家对地球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地球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进行搜索
(一)教师引导:同学们地球上也有海洋和陆地之分,你能找出来吗?
(二)教师提出名称,学生寻找,请找出太平洋,你还能找到哪些海洋?哪些洲?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1蓝色的星球》说课稿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1蓝色的星球》说课稿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1 蓝色的星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蓝色的星球》是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册的第一课,本课的主题是地球的蓝色部分——海洋。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海洋的基本知识,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和行动。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海洋的形成、海洋的分类、海洋生物、海洋资源、海洋的保护等。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向学生展示了海洋的壮丽和神秘,以及人类与海洋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海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海洋的认识大多数来源于课本和媒体,缺乏亲身经历和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保护海洋的认识和行动,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洋的形成、分类、生物、资源等基本知识,认识海洋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和行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海洋的形成、分类、生物、资源等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海洋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海洋的行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海洋的壮丽和神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蓝色部分——海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海洋的形成、分类、生物、资源等基本知识。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深入了解海洋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海洋的关系。

4.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蓝色的星球》教学设计

《蓝色的星球》教学设计

1.《蓝色的星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走近世界”第1条“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的要求编写的。

本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探究体验活动,循序渐进地了解地球的基本地理知识,认识到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要保护地球。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懂得要保护地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看地球仪的能力,初步了解地形图的有关知识。

学会利用地球仪和地形图自主学习地理知识。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最大面积和最小面积各是哪个。

(3)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及其比例。

(4)了解地球表面主要陆地地形的各类和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学会初步看地球仪的能力,认识经线、纬线、地球最大的纬线圈-赤道等。

知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它们在东西半球的位置,最大的洲和最小的洲,最大的洋和最小的洋分别是什么。

了解地球表面主要陆地地形的各类和基本特征。

同时树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让学生懂得要保护地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地球仪、世界地形图、两半球图。

(2)课件准备宇航员遥望地球的图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播放课件: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的画面。

教师:我们生存的星球是如此地壮观美丽,这是一个怎样的星球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它的奥秘吧。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地球的太空鸟瞰图,展示地球的壮观美丽,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二、观察模型,初步感知1、学生分小组活动,学习看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地球最大的纬线圈赤道等,初步了解看地球仪的基本常识。

2、算一算:地球的半径是6300千米。

(1)地球的周长是多少千米呢?4万(2)假如我们步行绕地球走一圈,每天走100千米,大约需要多少天才能走完?400天3、小组探究交流:地球仪上,蓝色的部分表示什么?被海洋包围的黄棕绿色表示什么?人们为什么称地球为“水球”?【设计意图:通过认识地球仪,让学生初步认识经线、纬线以及地球仪上蓝色部分所以代表的含义】三、合作探究1、与同学合作,利用地球仪探究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然后全班交流。

第一课 蓝色的星球

第一课 蓝色的星球

单元备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地球知识: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宜生命生存的天体。

地球是一个三轴椭球体,赤道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用365.256天绕太阳一周,用23.935小时自转一周距太阳150000000千米。

地球内部有四个同心球层: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的宇宙间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

地球上有太阳提供的光和热,有孕育万物的水,有保护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提供生命营养物质的土壤,这些都是生命诞生和成长所必需的温床。

经过46亿年的漫长演化,地球创造了繁荣的生物世界,孕育出高级智慧生物-人类,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所以说地球是生命的摇篮。

一、在两半球上查找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并写出它们的各称。

亚、欧、非、大洋洲,北美、南美、南极洲。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二、地球表面有哪几种陆地地形?五种;丘陵、平原、山地、盆地、高原。

三、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什么?地形图它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①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示不同的平原,②浅黄色表示低山和丘陵,颜色再深一点的黄色表示山地,颜色越深海拔越高,③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④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

⑤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红褐色表示3000米以上、土黄色表示1000-3000米、黄色表示500-1000米、绿色表示0-500米红黄绿色的地方表示陆地,绿的地方海拔低,黄较高一些,红更高,红的地方出现白色表示一年四季有冰川积雪。

四、为什么说地球是水球?可又不叫水球?1.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陆地只占百分之二十九,按理说应该叫水球。

2. 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想法在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之前就存在了。

3. 在人类大航海大发现之前,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性,人类认为地球的大部分是陆地,自然就命名为“地球”4. 人类经过几万年的进化,已经适应了陆地生活方式。

2024年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美丽的地球第1课《蓝色的星球》教案粤教版

2024年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美丽的地球第1课《蓝色的星球》教案粤教版
典型例题讲解
1.例题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答案: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2.例题2:地球的表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
答案: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0万平方千米。
3.例题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答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4.例题4: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少?
答案: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25天。
3.教学实际应用拓展:
-结合学校或社区的活动,开展一次地球知识的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举办知识讲座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组织一次地球科学参观活动,如参观地质博物馆、水厂等,让学生实地了解地球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一次地球知识的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对地球的认识和保护地球的决心。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组织一次地球知识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课后了解到的地球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开展一次地球保护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清洁、节水宣传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布置一次地球知识的研究报告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采访专家等方式,深入了解地球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学情分析
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我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以下分析:
1.学生层次: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地球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之前的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关于地球的相关知识,如地球的结构、地理位置等。因此,在学习本节课时,他们能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理解新知识。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1课《蓝色的星球》教案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1课《蓝色的星球》教案

有人举报六年级上册《 1 蓝色的星球》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3、通过对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例的学习,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格,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4、了解海洋拥有人类重要的食物和能源资源,激发热爱海洋的情感。

5、通过对海洋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知道海洋资源正面临短缺,在频频告急,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3、如何保护海洋资源。

教学准备: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4、搜集环球航行的相关资料。

5、调查自己家餐桌上的食物来源。

了解海洋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3、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2、学生交流。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3、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幼儿园童话故事《蓝色星球》教学设计

幼儿园童话故事《蓝色星球》教学设计

幼儿园童话故事《蓝色星球》教学设计1. 引言在幼儿园阶段,教师们往往需要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而幼儿园童话故事《蓝色星球》是一篇非常适合进行教学设计的故事,它充满了奇幻色彩,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同时也能够带给他们美好的启示。

2. 故事梗概在《蓝色星球》的故事中,小兔蓝蓝有一天发现了一颗蓝色的星球,他启程前往那里,途中经历了许多奇幻的事情。

在星球上,他结识了一些有趣的朋友,共同经历了一场惊险的冒险,最终小兔蓝蓝成功地回到了家。

3. 教学设计- 主题引入:利用幼儿园的环境和教学资源,营造出一个神秘的星球场景,以引发孩子们对星球的好奇心。

- 故事演讲:教师讲述《蓝色星球》的故事,加入一些生动的语言和表情,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 分组讨论: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和共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以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 制作手工:让孩子们用彩纸、颜料等材料,手工制作《蓝色星球》中的一些角色或场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 小剧场表演:让孩子们分角色进行小剧场表演,重现《蓝色星球》中的情节,以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总结在幼儿园教学中,通过《蓝色星球》故事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发展。

故事中积极向上的情节也能够给孩子们带来美好的启示,让他们在快乐成长的获得一些人生的感悟。

5.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我深深感受到了《蓝色星球》故事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它不仅让孩子们充满了想象力和浪漫情怀,同时也教会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团结合作。

在日常的教学设计中,我经常会借助这个故事,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我深信,《蓝色星球》这样的优秀童话故事,会给孩子们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引领他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和个人观点,我们不难发现,《蓝色星球》这个主题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深刻的教育启示,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期待的。

4.2蓝色的星球(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4.2蓝色的星球(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3.提问:你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 ) 。
A.61% B.71%C.81% D. 91%
2.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 )。
A.29% B.39%C.49% D. 59%
湘科版 四年级上册 《地球与月球》单元 2.蓝色的星球 教学设计
单元
《地球与月球》
课题
2.蓝色的星球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及要求
10.2水循环
3~4年级
③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说出河流、 湖泊、 海洋、冰川、 地下水等主要水体类型。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1.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
2.知道地球表面有河流、 湖泊、 海洋、冰川、 地下水等主要水体类型。
3.知道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
科学思维
运用估测的方法,了解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
运用类比方法,知道可使用淡水很少。
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用证据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充气地球仪,地图,透明格子;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蓝色的星球教学设计

蓝色的星球教学设计

蓝色的星球教学设计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课题】山美版四年级上册 1.蓝色的星球【教材简析】本课是教材第一单元中国在世界中的第一课,本课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走近世界”第1条“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的要求编写的。

设计本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探究体验活动,循序渐进地了解地球的基本地理知识,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要保护地球。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懂得要保护地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探究地球仪的意识,初步了解地形图的有关知识。

学会利用地球仪和地形图自主学习地理知识。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

3.认识地球仪,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以及比例。

4.了解地球表面主要陆地地形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及其比例;了解地球表面主要陆地地形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看地球仪的能力,初步了解地形图的相关知识,学会利用地球仪和地形图自主学习地理知识。

【教学策略】本节课教师充分采用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首先交流自己对地球的了解,教师对于学生不会的知识进行补充教学。

对于地球仪的认识,教师放手给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前搜集地球、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准备地球仪、地图。

2.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文字资料、收获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图片吗(教师出示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2.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这是航天员在太空拍摄的一些关于地球的照片。

地球上有哪些奥秘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蓝色的星球。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唤起学生对地球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科学(湘科版)】蓝色的星球-1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湘科版)】蓝色的星球-1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期

课题
《蓝色的星球》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湖南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年 8 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 ,小部分是陆地 。
知道地球上除了海洋 ,还有河流 、湖泊等水体。
知道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喷灌、滴管等是节约水资源的技术 。
这是在种植植物时用的喷灌和滴灌的浇水方法,这样做可以让更多的水充分利用,没有白白的流失。
在很多工厂还有这种工业用水净化后再利用的方法,咱们国家厉行节约用水,鼓励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希望同学们注意观察,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节水新技术或是新装备。
环节3: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节水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坏了或者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天能滴多少水吗?
2.科学探究
观察地球仪,联系“宇航员太空中看地球是蓝色”、“我们看大海是蓝色的”的两个事实 ,推测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代表什么 ,并估测海陆分布的情况 。
能通过读地图 、搜集资料 、面积计算 、阅读指南车信箱等方式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 。
搜集资料,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类水体类型,了解各种节水方式 。
这些蓝色的部分是不是水呢?我们要用哪些方法来研究呢?
地球很大,咱们可以怎样观察到它的全貌呢?咱们可以怎样观察到它的全貌呢?我们可以在地球仪上观察。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地球的表面上有什么?请大家把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下来。
12分钟
探索
1.了解地球上的水的分布

《蓝色的星球作业设计方案》

《蓝色的星球作业设计方案》

《蓝色的星球》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珍爱地球的认识;3. 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构成;2. 地球的气候和气候变化;3. 地球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三、教学方法:1. 听课: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基本知识;2. 观察实验: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自感受地球的奇异的地方;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等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构成1. 通过图片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椭球体,直径约为12756公里;2. 讲解地球的构成,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部分;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用模型展示地球的构成和各层之间的干系。

第二课:地球的气候和气候变化1. 介绍地球的气候类型和分布,让学生了解地球气候的多样性;2. 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珍爱环境、减缓气候变化。

第三课:地球的资源和环境问题1. 分析地球资源的种类和分布,让学生了解地球资源的重要性和有限性;2. 探讨地球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爱地球环境;3. 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分享自己对地球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五、教学评估:1. 学生教室表现:包括听课专注度、问题回答情况等;2. 学生作业表现:包括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作业质量等;3. 学生参与情况:包括小组讨论、展示等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水平。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蓝色的星球》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我发现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关注度有所提高,他们对地球的形成、气候、资源和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等活动,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色的星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懂得要保护地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探究地球仪的意识,初步了解地形图的有关知识。

学会利用地球仪和地形图自主学习地理知识。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3.认识地球仪,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以及比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及其比例。

难点:培养学生看地球仪的能力,学会利用地球仪和地形图自主学习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
搜集地球、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准备地球仪、地图;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入
1.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老师为大家邀请了一位嘉宾,你们认识她吗?对,就是2013年6月20日在太空为我们讲解宇宙知识的王阿姨。

今天王阿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快一起听一听吧!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蓝色的星球,去探索它的奥秘!
【设计意图:通过声音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通过视频唤起学生对外太空的向往,激发学生探究地球的兴趣。

】活动二:探究
1. 这节课,老师为大家请来了小帮手―地球仪,来帮助大家认识地球、了解地球。

2. 请大家以5人为一个小组,利用地球仪和书上的资料完成探究卡上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初步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三:解惑
1. 小组汇报。

请每个小组的汇报人拿好你们小组的探究卡。

哪个小组想起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探究的结果。

第一题?
2.老师真喜欢你的回答,既完整又洪亮!这个小组的答案对吗?你是根据哪些资料找到这道题的答案呢?
3.哪个小组来说一下你们小组第二题的答案?老师请举手最标准的同学来回答。

4.他回答的好不好啊?你们是根据哪部分资料填写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以下视频来验证一下吧!
5.我们看到了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占到了71%,难怪大家都说地球应该叫做“蓝色的星球”。

6.接下来我们看看占地球21%的陆地都由几个大洲组成啊?分别是什么?海洋呢?你是怎么找的?
7.探究卡上的问题都做对的小组举手,真不错,说明大家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强,真棒,老师也要为大家竖起大拇指,大家也把祝贺的掌声送给自己吧。

8.看到同学们这么用心的学习,老师想考考大家的记忆力怎么样?“你敢挑战吗”:地球上的陆地分为了七个大洲、海洋则分成了四个大洋,你能在地形图上标记处他们吗?
9.教师根据黑板内容进行小结:通过探究卡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包括海洋和陆地两部分,其中海洋的面积占到了71%,陆地的面积只有29%,海洋分为四个大洋,陆地有七个大洲。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一步一步的解答导学卡上的知识,肯定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同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此环节的设计达成了教学
目标中知识目标、能力与方法目标。


活动四:情感
1.这蓝色的星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但是随着人类的诞生,工业化的发展,让我们看看地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吧?同学们,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老师还找到了这样一段资料谁想给大家读一读?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言
3.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惟一”的家园!强调“惟一”!
4.就是这“惟一”的家园,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我们还看到了什么?
5.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地球妈妈的诉说了吗?你们看到地球妈妈的眼泪了吗?你有什么想对地球妈妈说的吗?请你把它写下来吧!
6.谁想读一读你写的话?同学们写出了你们的真实情感,老师也被你们深深的打动了……
7.现在,大家越来越多的意识到要环保,社会也陆续出现了多个环保行为,“世界一小时”、“世界地球日”都由此而生。

8.瞧,相信在我们人类的共同努力下,一行能使地球还原到美丽、富饶的景象。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等资料的学习,让学生明确人
类只有一个地球。

通过歌曲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将意识转化为行动。


五、课外延伸
4.22世界地球日,希望咱班同学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感染身边人一起参与到环保的行动中来!让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保护地球,从我做起,人人有责!
【设计意图:通过对“地球一小时”和“世界地球日”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要保护地球,并向身边的人发出倡议――从我做起,人人有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与心得体会】
《蓝色的星球》一课渗透了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所以在设计上我力求避免将教学,设计成单纯的地理知识课程,而是将社会性贯穿其中,巧妙地将地理、环保等知识融合在一起,既体现了课程综合性的特点,又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课堂上,让孩子使用提前设计好的探究卡和资料,学生明确职责,能有的放矢的查找资料,提高了合作探究实效。

通过环保视频的观看,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情感,达到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最后,学生能根据板书的内容说出本节课的收获,达到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