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辩论术
苏格拉底对话录
一、苏格拉底谜题美德是否可教?这个问题首先是由苏格拉底(Socrates)提出来的。
当时,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和高尔吉亚(Gorgias)之类的智术之士四处招揽学生,并宣称他们能够传授美德、政治艺术,使接受他们教导的年青人在判断和处理个人事务、公共事务的能力和品德上突飞猛进,成为好人或好公民。
苏格拉底不以为然,他一再质问智术之士美德是否可教,对这些好为人师却又大言不惭的人似乎没有一点好感。
其实,苏格拉底对于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的看法,也是相当矛盾的。
教例:美诺苏格拉底(Socrates)是二千多年前雅典的一名石匠,母亲是一名助产婆,妻子是个蛮横、泼辣的悍妇。
这两个女人对他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许是实在受不了老太婆没完没了唠叼和折磨,他经常走出家门,游荡在雅典街头、广场,逮人聊天、神侃、辩论,聊来聊去,辩来辩去,一不小心就成了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哲学和教育思想显然受到了母亲职业的影响,以致后人把他创立的一种探求真理的思维或教育方法称作“产婆术”。
据说德尔菲阿波罗神殿的神喻称苏格拉底是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本人却不以为然。
他公开宣称自己无知,他说:如果我知道什么的话,那就是知道自己无知。
为了证明神弄错了,苏格拉底四处寻找那些公认的贤能之士,与之开诚布公进行辩论,以发现比自己更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终生努力,未能如愿,却养成了酷爱对习俗观念进行无休止诘问的习惯。
这使许多保守人士感到愤怒和惊恐,也使许多好学青年欣喜若狂,喜爱跟他聊天、辩论。
美诺(Meno)[1]就是这样一位“哈苏”青年,有一天他和好友阿尼图斯(Anytus)[2]把苏格拉底请到家中,进行了一场划时代的对话和讨论。
美:你能告诉我吗,苏格拉底,美德究竟是通过教获得的,还是通过实践获得的?或者说,如果美德既不得自教,又不得自实践,那么,人的美德是来自天性,还是来自别的什么方式?苏:美诺,帖撒利人(Thessalians)一度仅因其富有而善骑享誉希腊;而现在,如果我没弄错的话,他们同样因其智慧美名远扬,特别是在你朋友阿里斯提波(Aristippus)的家乡拉里萨(Larisa)。
心理学 产婆术
产婆术产婆术即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用他人自己的观点驳斥他人,是合理情绪疗法最常用的最具特色的方法。
在驳斥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对方所应知道的告诉他,而是让他说出他的观点,然后依据对方的观点进一步推理,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他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包括四个步骤:①讥讽:即不断地提问使对方自己发现自己认识上的矛盾;②助产:即帮助对方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③归纳:即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和本质;④概念:即把个别事物纳入一般概念。
例子让对方一步步说出他的观点,然后依照对方的观点一步步推理,最后引出矛盾,从而使对方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这个时候再趁机加入自己的观点,让对方接受你。
这种方法比用自己的观点驳斥更有效。
苏格拉底通过提问,来诱导出对方得出不合理的结论。
比如,有一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了帮助这位年轻人认清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苏格拉底与这个年轻人有这样一段对话,现引用于此:苏格拉底:虚伪应归于哪一类?欧谛德谟:应归于非正义类。
苏格拉底:偷盗、欺骗、奴役应归于哪一类?欧谛德谟:非正义类。
苏格拉底:如果一位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的吗?欧谛德谟:不能。
苏格拉底: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是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欧谛德谟: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不正确。
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
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的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起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解释?欧谛德谟:应该算正义的。
苏格拉底: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下去了,结果病治好了,这该属于哪类呢?欧谛德谟:应该属于正义的。
苏格拉底:如果一个人发疯了,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欧谛德谟:是。
苏格拉底辩驳法
苏格拉底辩驳法苏格拉底辩驳法是指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辩论中运用的一种辩证方法,也被称为苏格拉底式辩证法。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他主张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导他人通过思考和提问,从而揭示真理和错误之间的区别。
苏格拉底辩驳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提问和反问来揭示他人的无知和矛盾,从而引导对方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错误观念。
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对自己的观念和信仰进行质疑和反思,以求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苏格拉底辩驳法的具体实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苏格拉底会选择一个主题或问题,然后与他人展开对话。
在对话的过程中,苏格拉底会通过提问和反问的方式引导对方思考,逐渐揭示出对方的无知和矛盾之处。
其次,苏格拉底会针对对方的回答和观点进行进一步的追问和质疑,从而引导对方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性和错误之处。
通过不断地追问和反思,苏格拉底试图让对方自己发现真理,而不是直接告诉对方答案。
最后,苏格拉底的辩论目的并不是为了取得胜利或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对话的过程帮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矛盾,进而启发对方思考和学习,达到共同追求真理的目的。
苏格拉底辩驳法在古代希腊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世哲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辩论方法强调了对话和思辨的重要性,提倡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怀疑和谦逊的态度,不断地对自己的观念和信仰进行质疑和反思。
总的来说,苏格拉底辩驳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辩证方法,它通过对话和思辨的方式引导人们认识自己的无知和矛盾,从而帮助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和辩论方法对后世的哲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古代哲学的一大宝贵遗产。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日常中辩论赛有何区别?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产婆术是指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无知和错误,从而达到真理的方法。
而日常中的辩论赛则是指在某个特定的话题上,通过互相辩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以求达成共识或者寻求真理。
两者虽然都有探求真理的目的,但是在方法、目的和效果上有很大的区别。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一种引导式的方法,他并不是通过直接告诉别人真理,而是通过提问和引导,让人们自己去思考和发现真理。
这种方法对于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而日常中的辩论赛则是一种对话式的方法,双方通过交换意见和观点,来达成共识或者寻求真理。
这种方法虽然也可以提升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智慧,但是其效果和产婆术相比要差一些。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目的是让人们认识自己的无知和错误,从而达到真理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让人们更加谦虚和虚心,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而日常中的辩论赛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以求达成共识或者寻求真理。
这种方法虽然也可以让人们更加谦虚和虚心,但是其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效果是让人们更加认识自己和世界,从而达到真理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究,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智慧。
而日常中的辩论赛则是为了达成共识或者寻求真理,其效果可能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完全客观的结果。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日常中的辩论赛虽然都是探求真理的方法,但是在方法、目的和效果上有很大的区别。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一种引导式的方法,其目的是让人们认识自己的无知和错误,从而达到真理的目的。
而日常中的辩论赛则是一种对话式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以求达成共识或者寻求真理。
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智慧。
辩论方法(3)——苏格拉底的三段论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西方的“孔子”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如何在辩论中运用“苏格拉底三段论”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
它包含: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结论】。
这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三段论。
由此可见,三段论是由一个大前提(陈述大概念的命题);一个小前提(陈述与大概念有关的具体实例的命题);和一个结论(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的结论)组成的。
三段论就是借助三段论进行辩论的方法。
由于三段论是由一般前提推出个别的结论,所以,这种辩论是非常有力的,结论往往可靠,不容置疑。
如:有位美国参议员对逻辑学家贝尔克里说:“所有的共产党人都攻击我,你攻击我,所以你是共产党人。
”贝尔克里反驳道:“你这个推论实在妙极了,从逻辑上看,它同下面的推论是一回事:所有的鹅都吃白菜,参议员先生也吃白菜,所以,参议员先生是鹅。
”三段论中有一条规则:中项至少周延一次,参议员所说的三段论中项都不周延,是无效的推理。
贝尔克里巧妙地运用同一手法,故意违反规则,使对方的错误夸大,推出了参议员是鹅的结论,使其荒谬性明显地暴露出来。
逻辑推理是辩论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推理形式构成了不同的辩论方法。
在辩论中,我们使用三段论时,并不需要完全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说出来,反而可以视情况省略某一部分,这就是简易三段论。
简易三段论因为简会使辩论简洁明了,因为易常常被广泛运用。
下面,我们就通过三个例子,来说明这简易三段论是怎样运用的。
1、省略结论的三段论推理在有些三段论推理中,因为大前提和小前提包含着结论,或者暗示了结论,结论无需多说已经跃跃欲出,在这种情况下,辩论时就可以省略结论。
苏格拉底之死值得的辩论稿
苏格拉底之死值得的辩论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格拉底之死值得的辩论稿引言苏格拉底的死亡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众多哲学家们探讨的焦点。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追求真理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追求真理正方辩手:首先,我们认为应该追求真理,因为真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和基石。
只有通过追求真理,人类才能不断前进,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一个人若不追求真理,他就不配拥有自由。
”追求真理是人类的责任和使命,只有通过不断追求真理,人类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其次,追求真理可以带来科学技术的进步。
只有通过对真理的不断探索和发现,人类才能够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科学技术。
正如牛顿的力学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这些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通过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而得到的。
如果我们放弃追求真理,就意味着放弃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将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最后,追求真理可以带来社会和政治的进步。
只有通过对真理的追求,人类才能不断改善社会制度和政治体系,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真理无论被压抑多久,都会终于得以显露。
”只有通过不断追求真理,人类社会才能摆脱各种不公正和不平等,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该追求真理,因为追求真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和基石,可以带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可以带来社会和政治的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反方辩手:我们认为不应该追求真理,因为真理是主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真理观点,追求真理容易导致争端和冲突。
正如尼采所说,“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
”因此,追求真理容易导致不同观点的对立和冲突,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追求真理容易导致人们陷入极端和偏执。
如果人们过分追求真理,就容易陷入极端和偏执,失去理性和客观性。
正如毛泽东所说,“不要过分追求真理,要实事求是。
”追求真理容易导致人们失去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产生不良后果。
最后,追求真理可能会导致人们忽视现实和实际问题。
如果人们过分追求真理,就容易忽视现实和实际问题,只顾空谈理论而不思实践。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这是合理情绪疗法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方法,它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即所谓“产婆术”的辩论技术。
苏格拉底的方法是让你说出你的观点,然后依照你的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使你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
这种辩论的方法是指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求助者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他人及周围世界的不合理信念和假设进行挑战和质疑,以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
案例
一是与老师打招呼,老师没有反应,如果认为老师故意不理自己,就会生气,如果认为同学没听见,就不会有什么负性情绪;二是向老师提出请求被拒绝,如果认为同学必须同意,就会愤怒,如果认为同学也有拒绝的权利,就只是有点失望而已。
结合求助者举出的这两个实例,反复向求助者分析说明,使求助者真正领悟到是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导致了自己的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因此只有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症状。
本人采用合理情绪疗法,通过与自己的不合理认知辩论、家庭作业等多种技术,纠正其绝对化的要求,并帮助她树立起合理的信念。
苏格拉底辩论术
案例: 案例:
一位大学生在考研失败、 一位大学生在考研失败、找工作连连受挫的情 况下感到非常绝望,想以自杀来结束一切。 况下感到非常绝望,想以自杀来结束一切。
ABC理论的扩展
诱发事件A 驳斥不合 理信念D 信念B 情绪反映与 行为结果C 结果:新的 情绪与行为E
注 意 事 项
合理情绪疗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
提问形式 质疑式: (l)质疑式:咨询师直截了当地向来访者的不 合理信念发问。 合理信念发问。如:
◆
“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自己的这一观点?” 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自己的这一观点? “是否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时候,而你不能有?” 是否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时候,而你不能有? “是否别人都应该照你想的那么去做?”等等。 是否别人都应该照你想的那么去做? 等等。
谢 谢
例:高考失败,没有考试清华大学,是人生 无法挽回的失败,这一生都是失败的。非 常痛苦。
A
高考 失败
B
人生都是失 败的,一生 都完了
C
痛苦 抑郁
不合理信念B 不合理信念 :
• 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 对他人的不合理信念 • 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不合理信念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 绝对化的要求 • 过分概括化 • 槽 •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 ABC理论 辩论 [案例] 注意事项
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 苏格拉底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 “希腊三贤”之一。 希腊三贤”之一。 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西方的孔子” 西方的孔子”
辩证法的方法
先让你说出你的观点,然后依照你的观 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使你 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 主动加以矫正。
苏格拉底法庭辩论_辩论赛_
苏格拉底法庭辩论法庭辩论不只是出现在现代,在很久以前的古代早就有类似的出现。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经典的法庭辩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庭辩论经典千古雄辩:在雅典法庭上公元前399年,雅典举行了一次轰动一时的审判。
被告人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苏格拉底,他劝导人类虚心求知,同时也毫不客气地批评当时社会的弊病和达官贵人的腐化堕落,为此,他得罪了雅典上层社会。
雅典公民墨勒图斯等三人对苏格拉底提出起诉,指控他危害社会。
罪状有二:一是信奉异端邪说;二是“腐蚀青年人的心灵”。
雅典公众组织为此组织了500人的庞大陪审团来审判此案。
当时,苏格拉底年已70高龄,他完全有机会离开雅典而保全自己。
但他认为,那是可耻的,他必须为自己辩护。
原告在起诉书中,对苏格拉底本人进行许多指责,苏格拉底指出,这种指责纯属“谎言”,“几乎没有一句符合事实”。
苏格拉底问墨勒图斯:“你认为应尽量给予我们的青年人以好的影响,这是最主要的事,是吗?”“是的。
”“那么,请告诉这些尊敬的陪审员,谁给予了青年们比较好的影响。
”墨勒图斯犹豫片刻:“是..法律。
”苏格拉底要他说出具体的人名。
“就是这些尊敬的陪审员,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追问道:“这一回答对陪审团所有成员都适用呢,还是只对部分成员适用?”“对所有陪审团成员都适用。
”“好极了!多么大方的回答。
”苏格拉底接着追问,“现在在法庭上的这些旁观者是否也对青年们有好的影响?”“对,他们对青年人也有好的影响。
”“500人会议成员呢?他们是否也对青年们有好的影响?”“对, 500人会议成员也对青年拉有好的影响。
”“墨勒图斯,公民大会成员肯定不会腐蚀青年人吧?他们也都对青年人施加好影响吧?”“当然也对青年人有好的影响。
”“那么,看来除我之外,所有雅典人都在使青年人变好,只有我在使他们道德败坏。
你的意思是这样吧?”“非常正确。
”墨勒图斯回答。
全社会只有一个人对青年有害,其余的人竟都对青年有益,这显然是荒谬的。
苏格拉底辩论术
案
例
一位因学习成绩差自卑的女学生。
这个女生的不合理信念是什么?
我应该是个优秀的学生,这次考试不及格 让我很难过。
我考试不及格,没什么出息,这辈子将一 事无成。
◆
提问形式
(2)夸张式:这是咨询师针对来访者信念的不合理 之处故意提一些夸张的问题,其落脚点与质疑式 提问是一样的,仅仅是方式上略有区别。这种提 问方式犹如漫画手法,是把对方信念的不合理之 处、不合逻辑、不现实之处以夸张的方式放大给 他们自己看。
谢 谢
寻找不合理信念
•ABC理论
•不合理信念B •不合理信念的特点
ABC理论
事件A 信念B
情绪反应和 行为结果C
“他没有权利这么对我 焦虑、愤怒和抑郁 被老板批评 说话,我不能忍受!” “我不喜欢他这么对我 没有明显的情绪困 说话,但是我可以忍 扰,只是轻微的烦 恼 受!”
例:高考失败,没有考试清华大学,是人生 无法挽回的失败,这一生都是失败的。非 常痛苦。
合理情绪疗法
之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 • • •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 ABC理论 辩论 [案例] 注意事项
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 “希腊三贤”之一。
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西方的孔子”
辩证法的方法
先让你说出你的观点,然后依照你的观 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使你 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 主动加以矫正。
例: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 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 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苏格拉底的申辩译本
苏格拉底的申辩译本苏格拉底的申辩(中文版)前言苏格拉底(Socrates)是希腊古代哲学家,他倡导思辨、探究真理的方法,影响了后世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申辩》记录了他在雅典法庭的辩论,被控违反神明和腐蚀青年的罪名。
本文是对该文档的中文翻译,旨在使更多的读者可以了解和领悟苏格拉底思想的精髓。
正文接下来,我将要为大家进行申辩。
在听我申辩之前,请先把反对我的人的疑虑搁置一边,好好地听我说话。
首先,我被控违反了神明的罪名。
但是我可以保证,我是信仰并遵守神明的。
我反对那些否认神明的人,并劝告别人要尊重神明。
所以,这项指控是毫无根据的。
其次,我被指控为腐蚀青年。
但是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我从来没有迫使任何人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
相反,我一直在教导年轻人追求真理和道德高尚。
我的一切言行都是为了促进他们的精神成长和道德觉醒。
所以这项指控也是毫无根据的。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我一直在思考并探索真理,这是我的人生使命。
我希望通过思辨和探究的方式,帮助人们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缺陷和问题,并且能够改正它们。
我相信,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使命,也是我们对社会、对后代负责任的态度。
因此,我希望通过这场辩论,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讨真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结语我在这里再次保证,我从来没有违反过神明和道德准则。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也将坚定的维护我的信仰和正义。
谢谢大家的听取,我期待更多的思考和探讨。
辩论赛—美德是否可教
美德是否可教,从苏格拉底开始在西方是一个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
本文认为,美德作为知识是可以教授的。
当然,这里的教授不仅是单一的教学,而是多种教授方式的综合运用。
美德,严格来说,不是从书本里“长”出来的,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行为。
虽然在现实教育中开展美德教育必然存在着困境,但美德教育的开展是必须与必要的。
因为美德教育可以给我们道德上的终极希望。
人作为人是需要有美德生存的,人也是可以被教化为有美德的人的,这就是美德知识教授的必然性与可行性的基础。
一、美德的内涵及特殊性美德是指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不同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古希腊奴隶主把智慧、勇敢、节制与正义作为主要美德。
中世纪基督教提倡信仰、希望和仁爱三种基本美德。
中国古代儒家提出孝、悌、忠、信四种美德。
在社会主义社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美德,同时肯定勤劳、勇敢、节俭、诚实等历代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
社群主义的代表麦金太尔这样理解美德:“一是它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法获得这些利益。
二是德性被理解为这样的品质,将不仅维持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且使我们能克服所遭受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关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持我们,并且还将把不断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对善的认识充实我们。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麦金太尔关于美德的理解有以下两层意思:(一)美德是人们实现内在利益的方式;(二)美德是实践的结果。
结合古往今来的各家观点,我们认为:美德意味着善、卓越等品质;美德是以个人的内在美德的完成或完善为基本评价标准的;美德是一个内化于心、外见于行的过程。
美德具有特殊性。
第一,美德并不是所有人能够达到的。
人与人之间,认识水平和道德境界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中国传统社会主要关注的还是少数君子达到的道德完善,大多数人只是安居乐业。
在西方贵族社会也是如此,贵族行为理应高尚,贵族社会对贵族、骑士有很高要求,对普通老百姓则没有这样的要求。
《理想国》读书札记 ——一场关于正义的辩论 jinxiac
首先,苏格拉底用反诘法驳斥了四种正义观:1、正义是欠债还钱。
步入“老年之门”的克法洛斯与苏格拉底分享他晚年生活的感受。
克法洛斯认为年纪大并不是晚年生活的痛苦的根本原因,实际上都来源于人本身的性格。
性格好的人到了年老时,即便即便贫苦,也一样能乐天知命。
而钱财对于人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使人更加从容地去思考生活,平心静气地面对生活。
“不再故意或是被迫骗人,而当他去到另一个世界时,也不用担心会因欠了神的献祭或拖欠他人的债务而心惊胆战。
”而这一段世俗智慧其实只是苏格拉底需要的楔子罢了。
苏格拉底话锋一转,便向克法洛斯扔出一个问题:“欠债还钱就能算是正义吗?以这样的标准定义正义是否准确。
”由此引出本书的一条重要主线的大讨论——正义是什么。
2、正义是损敌利友。
这时候,克法洛斯告退,他的儿子玻勒马霍斯接过了这个话题。
玻勒马霍斯的观点一开始是“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经过苏格拉底的修正和概括之后,这个观点被明确成为了“正义本意应该是指给予不同的人不同分量的报答”。
随后,苏格拉底又开始驳斥这个观点——苏格拉底举了医术、烹饪术、舵手、战争中正义的人等例子,推出了假如正义仅仅对于无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那么正义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了。
问题就变成如何判断好人坏人?对于这一判断,很容易“把坏人当成好人,把好人当成坏人”。
然后进一步举例正义的人只做正义的事情,却做伤害别人的不正义的事情。
这样子推导出互相矛盾。
苏格拉底最后指出“不论伤害什么人都应该是一种不正义的做法。
”最后玻勒马霍斯倒向了苏格拉底这边,反对“正义就是助友害敌”这个提法。
3、正义是强者的利益。
听完苏格拉底的一番“诡辩”之后,此时的色拉叙马霍斯再也忍不住了!在对于苏格拉底的“诡辩把戏”作出了批评之后,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义不是其他的什么,而是强者的利益。
”在任何国家里,所谓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
政府制定了法律明告大家: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他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
大学语文15苏格拉底的申辩
课文小结
• 苏格拉底的信仰是:一、人的高贵来自德 性(普遍、真实、坚实的至善),它超越 各种特殊利益而不为其所制约;二、为了 此信仰信心不逆进行学习;三、信守诺言, 遵守契约。
课文小结
• 四,成为你自己 • 生命的本质——成为你自己
苏格拉底之死
• 拒绝逃跑 • 饮下毒堇汁而死 • 服从这个城邦的公民和法官、以及陪审团所审判 的结果,服从契约。 •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他们活下来,是谁 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 •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为了避免这种场面才 打发走家里的人,常言道: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请大家坚强点!” • “克利托,你过来,我们曾向克雷皮乌斯借过一 只公鸡,请你不要忘记付钱给他。”
哲学
• “爱智之学” • 柏拉图: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 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 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哲学定义:“就是对于 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 爱因斯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 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 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苏格拉底
• “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头脑高超而不介意于世俗的 成败,相信自己是为一个神圣的声音所引导,并 且深信清明的思想乃是正确生活的最重要的条 件。” •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预示了斯多葛派和犬儒学 派。斯多葛派主张最高的善乃是德行,一个人不 能够被外部的原因剥夺掉德行;这种学说已经隐 含在苏格拉底声称他的法官们不能损害他的那篇 论辩之中了。犬儒学派鄙视世上的财货,这种鄙 夷表现在他们逃避文明的舒适生活上;苏格拉底 能够赤着脚衣衫褴褛地生活,也是出一个作恶者,是一个怪异的人,他窥 探天上地下的事物;把坏的说成是好的,并且以 这一切去教导别人。” • 判决的定谳和被告方面所要求的惩罚两者之间作 出选择 • 三十个米尼的罚金 • 对他仇视的真正理由——差不多可以肯定地说— —乃是人们认为他和贵族派有勾结;他的学生大 部分都是属于贵族派的,而且其中当权的几个已 经证明是极有危害性的。然而,由于大赦的缘故, 这种理由便不能公开提出来了。(罗素《西方哲 学史》)
浅谈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浅谈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及其思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学会生存—教育的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认为:“教师的职责表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的鼓励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要彻底改变注入式的教学,倡导启发式和讨论的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所有这些文件无不向我们透露一种信息:现在教师应修正师古的传输式学习观和学习方式。
教师更多的被视为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引导者。
那么,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可以说是完全体现这个观点。
产婆术,也就是苏格拉底的问答法。
它源于苏格拉底对教师作用的一个比喻。
他将教师比作产婆,意即产婆虽然自己不能生孩子,却可以帮助他人生产出新的生命。
苏格拉底从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理解去得到结论,通过与学生的问答、交谈、讨论甚至争辩的方法来向学生传播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他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错了,他并不直接指出错在哪里和为什么错,而是通过暗示的语言引导学生,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得到苏格拉底认为正确的答案。
我们经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不然。
没有人能成为别人灵魂的工程师,孩子有自己的灵魂,无论父母还是老师,充其量是“园丁”。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样也是各有千秋,千差万别。
倘若总是“浇等量的水”“修剪不听话的枝叶”,“植物”又怎能长得繁茂呢?因此,父母或教师的使命应该是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和学习,去了解植物的本性和所处环境的特点,找到最适合它生长的方式去培育。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谨记的是园丁要遵从植物的本性来对其加以培育,而不是要植物遵从园丁的想法生长。
就关注每个孩子的差异性,以及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来说,苏格拉底产婆术中提问、回答、暗示、再回答这一过程值得肯定。
但同时有一点也该注意到,苏格拉底的方法,不是引导孩子去发现新事物、新的真理,而是去激发他们内心已存在的知识。
那么倘若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那么光挖掘已有的,对其成长又有多大帮助?若是这些孩子没有足够的兴趣或是信心,他们又怎会积极地思考?因此,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必须是建立在孩子们已自学,事前阅读有关资料,掌握大量相关信息的思考上。
苏格拉底的申辩——自由死于”自由“
《苏格拉底的申辩》——自由死于“自由”——13金服叶萌萌41332055 西元前三九九年春,七十多岁的苏格拉底像往常一样,把他那笨拙的身躯裹在常年不换洗,皱皱巴巴、分不清季节的及膝短袍里,像往常一样,赤着脚。
站在法庭上,接受501位民主人士的审判。
在对“满神”和“蛊惑青年”两大罪状的申辩中,苏格拉底以哲学之名,为智慧正身,为真理正名,申辩之初,他便将这场实为演讲与教育的申辩对象定为“希腊的人啊”,乃至整个城邦体制。
他不屑于流于智者,运用任何修辞学来雄辩,相反,他企图用雅典所提倡的自由言论阐述真理,申辩就此进入哲学命题。
哲学即智慧之学,苏格拉底善于在市井闲谈中寻找最纯粹的智慧,这种自由言谈常混合着对宗教神话的怀疑甚至蔑视——哲学源于真理,而形而上的宗教往往产生谬误。
当苏格拉底出于“爱智”的动机,以自由人的身份,行走在雅典城邦街头,发表自由言论的时候,他或许想不到这竟是他日后被控的征兆。
古希腊政治依赖于神学,而宗教在形式和思想上收容了神学,自然而然地成为雅典人心中不可亵渎的权威。
不难发现,古希腊时代的政治与哲学之间似乎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迈雷托士、赖肯和安匿托士在对苏格拉底的控诉中似乎忘了苏格拉底只是位哲学家的事实,他对宗教神话的态度仅止于批判,而非推翻宗教,建立新神。
因为哲学的本意是追求智慧。
苏格拉底曾对游叙弗伦修正过“敬神”与“满神”的界说,他认为“凡神之所共喜者是敬神,所共恶者是满神。
”在与游叙弗伦的谈话中,对神的虔诚之心也被涉及其中。
神说苏格拉底最有智慧,苏格拉底问道:”神意何所指?“。
这便将神的智慧与人的智慧联系而论,认为人通过自有理性思想可以与神对话,进而在不触及权威的前提下,隐晦地对民众进行教化,即真理才是智慧。
与苏格拉底形成反差的是一批自诩为”智者“的精神流亡者。
他们以教授修辞术和演讲术为生,在苏格拉底努力将人们从自然哲学的误区中引至人的美德、灵魂及智慧时,他们以金钱的数量衡量所出售的”智慧“数量。
苏格拉底对话法
苏格拉底对话法1. 啥是苏格拉底对话法呀?就好比两个人在那激烈争辩,不断地质疑和反思,像在挖掘真理的宝藏!比如说,你和朋友讨论“什么是幸福”,一个说有钱就是幸福,另一个就反问“那有钱就一定幸福吗”,这就是在运用苏格拉底对话法呀!2. 苏格拉底对话法啊,就像一场思维的激战!就好像在战场上,双方不断进攻和防守。
比如大家讨论“努力是不是一定会成功”,有人说肯定啊,马上就有人反驳“那为啥还有那么多人努力了也没成功呢”,这不就是在用嘛!3. 你知道苏格拉底对话法不?它就如同解开谜题的钥匙!就像我们讨论“勇敢是不是就是不害怕”,有人说当然,然后有人质疑“那有些勇敢的人也会害怕呀”,这就是典型的例子呀!4. 嘿,苏格拉底对话法呀,那可是超级厉害的!就像航海中指引方向的灯塔。
好比讨论“善良是不是就是对所有人好”,有人说对,有人就问“那对坏人好也是善良吗”,这就是在实践它呢!5. 哇塞,苏格拉底对话法,简直就是头脑风暴的神器!就跟一场精彩的辩论赛似的。
比如谈到“学习好是不是就代表一切”,有人觉得是,立马就有人反驳“那只会学习其他都不会能行吗”,这就是在用苏格拉底对话法啦!6. 哎呀呀,苏格拉底对话法,那可是激发思考的魔法呀!就好似在迷雾中寻找出路。
像讨论“长得好看是不是就有优势”,有人说那肯定,有人就反问“那长得好看但没能力也行吗”,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呀!7. 嘿嘿,苏格拉底对话法,就像是点燃思维火花的火柴!就像大家争论“聪明是不是就是会很多知识”,有人说对,有人就质疑“那死记硬背很多知识也算聪明吗”,这就是在用呢!8. 哟呵,苏格拉底对话法,那可是让思维沸腾的燃料!就跟在森林中探索一样。
比如探讨“有梦想是不是就一定能实现”,有人说肯定能,有人就反驳“那为啥很多人有梦想也没实现呢”,这不是在用是啥!9. 哈哈,苏格拉底对话法,简直是思维的游乐场!就好像在玩智力游戏。
比如讨论“坚持就是胜利吗”,有人说对,有人就问“那错误的坚持也是胜利吗”,这就是苏格拉底对话法的魅力呀!10. 哇哦,苏格拉底对话法,那是挖掘真理的神奇工具呀!就如同在挖掘宝藏。
苏格拉底追问法
苏格拉底追问法
苏格拉底追问法(Socratic Questioning)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对话技巧,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
这种方法通过提出一系列深入的问题,引导对方或自己更深层次地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对观点和假设的清晰理解和评估。
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类型的问题:
1.概念澄清问题:这类问题旨在澄清对方的观点和概
念。
例如:“你说的‘公正’是什么意思?”或者
“我们如何定义‘成功’?”
2.探索假设:这些问题探讨对方观点背后的假设。
例
如:“你的观点是基于什么假设?”或者“如果我们
改变这个假设,你的观点会变吗?”
3.理由和证据:这类问题要求对方提供支持其观点的
理由和证据。
例如:“你为什么这么认为?”或者
“你有什么证据支持这个观点?”
4.探索观点和影响:这些问题探讨一个观点的可能后
果。
例如:“如果这是真的,会有什么后果?”或者
“这个观点的实际影响是什么?”
5.观点和观察的后果:这类问题探讨如果一个观点是
正确的,那么可能产生的实际情况。
例如:“如果我
们按照你的观点行事,会发生什么情况?”
6.问题的本质:这些问题探讨问题的更深层次含义。
例如:“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这
个问题重要?”
苏格拉底追问法强调通过问答不断探索,从而促进对话者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这种方法在教育、心理咨询、辩论和日常对话中都非常有用。
苏格拉底的“正义”之辩
苏格拉底的“正义”之辩文/陈佳诺很久以前,在地中海沿岸有一座十分有名的城邦——雅典。
雅典城里人人都在讨论哲学,很多年轻人觉得人的哲学智慧是天生的。
可作为一名老师,苏格拉底不同意这种观点。
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他,人拥有哲学智慧,但哲学智慧的显现却需要老师来引导。
苏格拉底为此创造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精神助产术”。
和其他人的辩论方式不同,苏格拉底在和别人辩论时,会先给对方“戴高帽”,以一种求教的语气提出问题,让对方先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一一反驳。
等对方开始怀疑自己的观点时,苏格拉底再进行引导,最后对方就会不自觉地倒向苏格拉底这边。
一天,苏格拉底正像往常一样给学生上课,突然有人敲门,一个看起来十分高傲的年轻人站在门口对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听说你是一个很厉害的哲学家,可在我看来,你离哲学家还差很远呢!”苏格拉底并没有生气,微笑着对年轻人说:“我厉不厉害不重要。
想必你有着非同寻常的见识。
咱们聊聊正义怎么样?正好我这节课的主题就是正义。
”“好啊,你尽管问,我会很明确地告诉你,哪种行为是正义的,哪种行为是非正义的,你就等着输吧!”年轻人大模大样地走进教室,坐了下来。
苏格拉底问:“你认为偷东西是正义的行为吗?”年轻人大声说:“当然不是啦!”苏格拉底又问:“假如你是一名将军,为了救你的士兵,你想办法偷了敌人的粮食,难道这种行为不是正义的吗?”年轻人支支吾吾地说:“这个……应该算正义的行为。
”苏格拉底继续问:“欺骗别人是正义的吗?”年轻人撇撇嘴说:“这还用问?连小孩子都知道不能骗人。
”苏格拉底哈哈大笑,说:“好!假如你是一名将军,你在战场上用战术欺骗了敌人,获得了胜利,保护了你的士兵,那么这种行为不是正义的吗?”年轻人摘下帽子,思考了半天,猛地抬起头,说:“不对!不对!你说的偷窃、欺骗都是用在敌人身上的,不是用在朋友身上的。
如果用在朋友身上就要另当别论!比如我偷了朋友的钱,这肯定是非正义的行为!”苏格拉底反问年轻人:“这么说的话,你认为欺骗敌人和欺骗朋友是两码事,是吗?”年轻人自信地说:“当然!”苏格拉底说:“那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高考 失败
B
人生都是失 败的,一生 都完了
C
痛苦 抑郁
不合理信念B :
• 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 对他人的不合理信念
• 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不合理信念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 绝对化的要求
• 过分概括化 • 槽糕至极论
怎样检查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
例:来访者是一位想跟长得漂亮的男子交 往却又总是不敢主动行动的女子。
合理情绪疗法
之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 • • •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 ABC理论 辩论 [案例] 注意事项
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 “希腊三贤”之一。
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西方的孔子”
辩证法的方法
先让你说出你的观点,然后依照你的观 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使你 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 主动加以矫正。
案
例
一位社交恐怖症前来咨询 夸张式提问:
来访者:别人都看着我。 咨询师:是不是所有人都不干自己的事情了,都 围着你看? 来访者:没有,但有时他们还会看我。 咨询师:那要不要在你身上贴张纸条,写上“不 要看我:? 来访者:那人家就会抖来看我了! 咨询师:那原来你说被人都看着你是不是真的 呢? 来访者:……不是真的,是我自己想象的。
寻找不合理信念
•ABC理论
•不合理信念B •不合理信念的特点
ABC理论
事件A 信念B
情绪反应和 行为结果C
“他没有权利这么对我 焦虑、愤怒和抑郁 被老板批评 说话,我不能忍受!” “我不喜欢他这么对我 没有明显的情绪困 说话,但是我可以忍 扰,只是轻微的烦 恼 受!”
例:高考失败,没有考试清华大学,是人生 无法挽回的失败,这一生都是失败的。非 常痛苦。
案例:
一位大学生在考研失败、找工作连连受挫的情 况下感到非常绝望,想以自杀来结束一切。
ABC理论的扩展
诱发事件A 驳斥不合 理信念D 信念B
情绪反映与 行为结果C
结果:新的 情绪与行为E
注 意 事 项
合理情绪疗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
•合理情绪疗法假定人有一种生物的倾向性。倾向于用不合理的 思维方式进行思维,这是需要人用毕生的努力去减少或克服的。 •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因此它对那些年纪 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更有效果。 •最后,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能否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也与咨询 师本身有关。因为他们也可能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信念, 这有时候会阻碍治疗取得成功。因此,咨询师要不断对自己的 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尽量减少自身的非理性成分。
要是他拒绝我,我就会觉得漂亮的男人都会看 不上我,我将不可能找到我看得上的男人。
黄金规则
黄金规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
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提问形式 (l)质疑式:咨询师直截了当地向来访者的不 合理信念发问。如:
◆
“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自己的这一观点?” “是否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时候,而你不能有?” “是否别人都应该照你想的那么去做?”等等。
பைடு நூலகம்
案
例
一位因学习成绩差自卑的女学生。
这个女生的不合理信念是什么?
我应该是个优秀的学生,这次考试不及格 让我很难过。
我考试不及格,没什么出息,这辈子将一 事无成。
◆
提问形式
(2)夸张式:这是咨询师针对来访者信念的不合理 之处故意提一些夸张的问题,其落脚点与质疑式 提问是一样的,仅仅是方式上略有区别。这种提 问方式犹如漫画手法,是把对方信念的不合理之 处、不合逻辑、不现实之处以夸张的方式放大给 他们自己看。
谢 谢
例: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 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 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