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四手操作技术推荐

合集下载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ppt课件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ppt课件
9.光固化灯:用于光照树脂及粘接剂,光照时间根据需要时间 来调,一般为20S或者30S.(切记灯头不能碰硬物或者摔在地上; 用的时候一般不用眼睛直视光固化灯可戴上护目镜保护眼睛)
21
9.根管测量仪:用于测量根管长度;
10.根管测量尺(尺子):用于根管治疗测量K.H锉的长度;
11.唇钩;
12.根管锉:颜色分为紫色,白色,黄色,红色,蓝色,绿色,黑色; 常用的是21毫米长的和25毫米长的,另外还有的是28毫米,35毫米; 分为
5.充填器:用于充填各种材料跟窝洞.
6.挖匙: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大挖匙一般用于口外拔牙时 用.中,小挖匙用于挖龋坏牙齿的软龋.
7.烧匙:根据窝洞的大小来准备,根充时用来烧断牙胶尖用.
8.成型夹跟成型片:分4个孔和6个孔的:4个孔的用来补前磨牙, 6个孔的用来补大牙的:前牙一般都是用透明的薄塑料来间开牙间 隙.
22
13.超声波洁牙机:用于洁牙; 14.洁牙尖 15.钥匙:用于扭紧或卸洁牙尖的; 16.抛光杯 17.抛光刷 18.抛光膏 19.喷砂机座 20.喷砂头
21.碧蓝注射器:用于打麻药用的,装麻药时记 得将麻药接触针头那端用碘伏消毒;
23
22.去冠器:用于拆除金属冠或者烤瓷 冠用;
23.排龈器:备牙时用于压排龈线的; 24.强吸头:用于吸掉患者的唾液; 25.开口器:用橡皮障时用或者正畸时方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
1
主要内容
四手操作基本操作技术 体位技术 (医护患) 器械传递技术 吸唾技术
2
四手操作
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医护 都采取舒适的坐位操作, 患者采取放松的仰卧位, 医护双手同时在口腔治疗 中完成各种操作,平稳、 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及材 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 医疗质量。

口腔科四手操作[完整版本]

口腔科四手操作[完整版本]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传递基本原则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方法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修复体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管状材料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 —粘接剂棒 小器械
口腔器械传递与交换
有枢纽的器械传递时直接把柄部放在牙医的手掌中或套在手指上
一步一步做好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科 刘桂芳
诊疗设备
口腔四手操作车:第一层
操作车第二层
操作车第三层:
操作车第四层:
操作车第五层
物品处理区
医生的姿势: 坐姿:双脚踏 地,大腿与地 面平行,双肩 下垂,双臂及 双手轻松的置 于身体两侧, 前臂与地面平
行。
口腔科护士的姿势
坐姿: 座位比医生高10-15cm,有利于助手传送治疗工具。
4.治疗操作
医护治疗操作:四手操作的核心部分 护士准确的应对配合动作+对医生个性化习惯的了解
感谢各位的聆听。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接诊患者流程中的医护配合
2.接诊患者
1.迎接患者,确认信息 2.引导患者坐入牙椅, 3.医生询问患者病情(患者座位) 4.根据医患对话对下一步做出判断,举例:高血压、 冷热痛、牙龈肿胀、咬合痛、牙齿劈裂、充填体脱 落、戴牙后不适。
3.患者检查
1常备器械:口镜,镊子,探针,牙周探针 2患者体位:尽可能平躺,帮助患者调整头托及靠背 3.医生体位:马鞍位,腰骶保持直立 4.护士体位:比医生高10-15cm 5.牙医灯光:完全覆盖检查视野,灯源直射目标

最新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最新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吸唾的目的
4、吸唾使患者长时间保持仰卧位,缩短整 体治疗时间,提高牙医的工作效率。 5、维持诊室空气清洁,预防医护患潜在感 染。
吸 唾 器 的 种 类
强吸、弱吸
强吸的优缺点对比
弱吸的优缺点
吸唾器的握持方法
掌指式:用于上 下后牙
执笔式:用于上 下前牙
放置吸唾器的基本原则
1.和右手医生一起工作,助手用右手握吸唾器。和
能接近并平行于工作 牙的颊侧或舌侧
• 咽喉区:吸唾头放置
在翼下颌舌骨嵴的舌 侧约3mm处
四手操作技术——器械传递 与交换
器械的识别与用途:
1.口腔三宝:口镜(由镜头和柄组成,用于反射被检查的部位和反映不能直视的 部位.)镊子(用于夹棉球和敷料) 探针(有尖头和钝头两种,用于探测牙面点隙 ,沟 裂和龋洞)
13.超声波洁牙机:用于洁牙; 14.洁牙尖 15.钥匙:用于扭紧或卸洁牙尖的; 16.抛光杯 17.抛光刷 18.抛光膏 19.喷砂机座 20.喷砂头
21.碧蓝注射器:用于打麻药用的,装麻药时记 得将麻药接触针头那端用碘伏消毒;
22.去冠器:用于拆除金属冠或者烤瓷 冠用;
23.排龈器:备牙时用于压排龈线的; 24.强吸头:用于吸掉患者的唾液; 25.开口器:用橡皮障时用或者正畸时方
便粘接时用; 26.玻璃板:调材料用; 27.金属调拌刀:与玻璃板配用来调材料; 28.比色板:用于选择烤瓷冠的颜色;
29.托盘:由柄和体组成,按品牌分为国产的和进口的 两种;按形状分全口托盘和半边托盘;一副托盘又分 为上颌和下颌;
30.印模调拌机:用于调拌藻酸盐放在托盘上在口中取 模型;
31.持针器 32.牙钳:由喙,关节和柄组成;分上下颌,上颌牙钳 2个弯接近120度,下颌一个弯接近90度;上下颌的牙 要根据拔除的牙来选择牙钳的类型;

四手牙科操作方法

四手牙科操作方法

四手牙科操作方法
四手牙科操作是指在对口腔进行治疗过程中,牙医和助手共同配合,分别使用两只手同时进行操作的技术。

四手牙科操作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并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

下面是四手牙科操作方法的步骤:
1. 主治医生用主手持牙科器械,如高速手术钻、牙镜或牙科镊子,进行操作。

主医生通常在患者前方操作。

2. 助手用辅助手持吸引器,帮助主医生清理口腔内的唾液、血液和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并保持口腔干燥。

3. 助手还可以使用注射器给患者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并在需要时诱导患者漱口或吸食唾液。

4. 助手还负责将所需的器械递给主医生,确保主医生能够方便地获取,并在操作完成后将其放回到托盘或器械盒中。

5. 助手通过配合主医生的手势和口头指示,及时调整器械角度和位置,以便主医生顺利进行治疗。

通过四手牙科操作方法,主医生和助手之间的配合可以提高诊疗效率、减少治疗时间,并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口腔四手操作技术(一).口腔四手操作技术是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生、护士采取舒适的座位,患者采取放松的仰卧位,医护双手同时在口腔治疗中完成各种操作,平稳而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及材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二).其核心观点是“以人为中心,以零(凡是自然的健康的状态都看作是零)为概念,以感觉为基础”。

(三).基本原则:1).医生必须坐着操作2).患者取平卧位3).护士与医生密切地配合,必须以轻松自然,不扭曲的体位进行操作4).护士应在尽可能靠近患者口腔的范围内传递所有的器械和材料(四).基本要求:医生和护士有各自互不干扰的工作区域,保证通畅的工作线路和密切的配合。

(五).四手操作医护患的位置:医生护士在治疗过程中自始至终采用坐式操作,以平衡的姿势坐下,保持良好的体位,即能持续工作又不损伤健康。

医生和护士有他们各自的,互不干扰的工作区域,以保证通畅的工作路线和密切的互相配合。

1).医生的正确体位:医生工作中应有平衡舒适的体位,双足平放地面,大腿应几乎与地面平行,两肩连线也应平行于地面,不能让单侧向前或向后探出。

双手保持在心脏水平,前臂在工作时应能与地面平行。

头部微向前倾,眼睛向下看着工作区,背部挺直且靠住椅背。

2).护士的正确体位:为了更好地看到整个口腔,护士的位置要求应比医生高出一头(10cm)。

护士椅应该接近患者椅位,椅面向着患者并与患者的口腔在同一水平面上,胯部与患者肩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护士应坐在椅位上背部挺直,脚放在脚踏上,大腿与地面平行,扶手放在肋下区以便作为身体在倾斜体位时的支撑。

3).患者的正确体位:病人采取仰卧位,综合治疗椅的靠背呈水平位或抬高7度到12度,脊柱完全放松,头部位置舒适。

当医生的头部和眼睛向前倾斜时,病人的口腔应在医生眼睛的正下方,病人的上颌牙合平面平行于医生的身体,下颌牙合平面与医生的面部相对,头部与心脏平位,下肢完全放松,头部必须靠于头托端部。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一).口腔四手操作技术是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生、护士采取舒适的座位,患者采取放松的仰卧位,医护双手同时在口腔治疗中完成各种操作,平稳而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及材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二).其核心观点是“以人为中心,以零(凡是自然的健康的状态都看作是零)为概念,以感觉为基础”。

(三).基本原则:1).医生必须坐着操作2).患者取平卧位3).护士与医生密切地配合,必须以轻松自然,不扭曲的体位进行操作4).护士应在尽可能靠近患者口腔的范围内传递所有的器械和材料(四).基本要求:医生和护士有各自互不干扰的工作区域,保证通畅的工作线路和密切的配合。

(五). 四手操作医护患的位置:医生护士在治疗过程中自始至终采用坐式操作,以平衡的姿势坐下,保持良好的体位,即能持续工作又不损伤健康。

医生和护士有他们各自的,互不干扰的工作区域,以保证通畅的工作路线和密切的互相配合。

1).医生的正确体位:医生工作中应有平衡舒适的体位,双足平放地面,大腿应几乎与地面平行,两肩连线也应平行于地面,不能让单侧向前或向后探出。

双手保持在心脏水平,前臂在工作时应能与地面平行。

头部微向前倾,眼睛向下看着工作区,背部挺直且靠住椅背。

2).护士的正确体位:为了更好地看到整个口腔,护士的位置要求应比医生高出一头(10cm)。

护士椅应该接近患者椅位,椅面向着患者并与患者的口腔在同一水平面上,胯部与患者肩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护士应坐在椅位上背部挺直,脚放在脚踏上,大腿与地面平行,扶手放在肋下区以便作为身体在倾斜体位时的支撑。

3).患者的正确体位:病人采取仰卧位,综合治疗椅的靠背呈水平位或抬高7度到12度,脊柱完全放松,头部位置舒适。

当医生的头部和眼睛向前倾斜时,病人的口腔应在医生眼睛的正下方,病人的上颌牙合平面平行于医生的身体,下颌牙合平面与医生的面部相对,头部与心脏平位,下肢完全放松,头部必须靠于头托端部。

(六).四手操作器械传递的位置:为了更好地说明医生,护士及设备与病人之间的位置关系,我们将医生护士病人的位置关系假想成一个钟面,以病人的脸为中心,分成四个时钟区。

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术口腔护理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四手操作技术是口腔医生和助手之间协作配合的关键。

四手操作技术指的是一种同时由医生和助手双手协同配合进行的口腔治疗操作技术,旨在提高治疗效率、减轻医生负担、提高患者舒适度、保障治疗质量。

四手操作技术主要包括左手盘手、右手握手、左手传手和右手作手四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种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左手盘手:左手是助手的主要作用手,用于固定患者的头部和牙床,同时协助医生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

1.固定患者头部:助手用左手掌心轻轻固定患者的头部,保持患者头部的稳定不动,以便医生进行牙齿检查和治疗。

2.夹持器械:左手还可以用来夹持一些辅助器械,如吸引器、镜片等,在医生进行治疗的同时,帮助清除口腔中的唾液和血液。

3.协助操作:在医生完成治疗的过程中,左手还可以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一些协助性操作,如翻动牙齿、压实充填材料等。

右手握手:右手是医生的主要作用手,用于操作口腔器械和进行治疗操作。

1.握持器械:右手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口腔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如牙椅、牙探、牙钳、充填器械等,在治疗过程中灵活运用这些器械。

2.操作技巧:右手要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和治疗需要,灵活操作,比如在拔牙时要注意避免伤及周围组织,在充填牙齿时要确保充填材料牢固。

3.注意卫生:在使用器械前后,医生需要及时进行器械的消毒和清洗,保持口腔治疗环境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左手传手:左手传手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助手之间需要互相传递器械和材料,以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1.协同配合:左手传手需要医生和助手之间密切协作,根据操作需要,保持节奏一致,互相配合,避免操作的中断和延误。

2.灵活传递:在传递器械和材料时,左手需要熟练掌握各种传递技巧,如手递手、戴手套递等,确保器械传递的快速和准确。

3.注意安全:在传递器械和材料时,左手要确保传递的过程中不会误伤患者或自己,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右手作手:右手作手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灵活运用右手完成各种特定的操作,如填充牙齿、拔牙等。

口腔诊所护士四手操作配合

口腔诊所护士四手操作配合

口腔诊所护士四手操纵配合之五兆芳芳创作1)常规用物:查抄盘三用枪手套口罩围兜2)洁治用物:洁治手机洁治头慢速弯手机龈上下洁治器大小吸唾器抛光杯需要时备喷砂枪、喷砂粉3)其它用物:碘棉球或1‰洗必泰漱口液3%H2O2冲洗液一次性注射器毛巾牙线1)引导病人坐上椅位,需要时询问病史.打开查抄盘,装上三用枪.2)把无菌手套和口罩递给医生,帮病人系好围兜,同时装好吸唾管,放好口杯.3)打开内窥镜,供医生查抄及留病史记实用.4)洁治前按照医生需要准备碘棉球,供术前消毒口腔或嘱病人用1‰洗必泰含漱液含漱1min.5)装好洁治装置(注意查抄好各装置的完好,如洁治头是否拧紧,各手机与牙椅连接是否到位)6)奉告注意事项:同牙体预备注意事项7)洁治进程中注意吸唾,保持术野清晰.小吸唾可挂在病人左边口角,护士左手持大吸唾协助医生牵拉口角并吸去多余的唾液及冷却液,避免外溅.(注意掌握大小吸唾的使用办法)2)术中随时不雅察病人的反响,如病人有不适,则停止操纵让病人稍作休息,需要时作相应的处理.如病人需要漱口,则把牙椅调整到漱口位,协助病人起身漱口,完毕后实时递上纸巾,并实时处理病人用后的纸巾.3)气动声波完成后,遵医嘱递送手工洁治器、牙线(清洁牙间隙)、抛光膏,注意协助清洁洁治器及病人口角周围,并保持术野清晰.4)按照病人的炎症情况,遵医嘱准备3%双氧水冲洗液,在给病人冲洗时,注意吸去冲洗液,尽量避免病人不适.5)如需要喷砂,则装好喷砂装置,给病人戴好防护镜,进程中注意吸唾.(大小吸唾的使用)6)结束操纵,递上内窥镜,供医生使用,作洗牙前后对比.7)若炎症严重者,嘱病人几天内注意避免进食过刺激的食物,需要时遵医嘱服抗生素.8)引导病人交费.3.注意事项:1)术中切忌用力过大或用力不当.先用手腕的力来轻轻地接触牙石的概略,然后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力把牙石震下,而不是用手的力量把牙石刮下来.2)在术中应注意小吸唾的使用办法,即能帮忙医生过量地流露手术区域,又能尽快地吸取患者口水.3)在术中应实时指导患者用鼻呼吸,而不克不及用口呼吸.如遇有慢性鼻炎者应增加其漱口的次数,以避免水呛入气管.4)注意术中各器械(口镜、洁牙头等)的使用,以防口镜头因过度牵拉或压迫而造成牙龈或粘膜的损伤.5)洁治时任务头在使用进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不宜接触软组织,以免损伤唇、舌、牙龈,烫伤粘膜等组织,造成患者不需要的痛苦.如用超声作深层的龈下刮治或内壁刮治,应在局部进行麻醉.6)装置或调换任务头时,必须拧紧,以免影响效率及机械的使用时间.7)洁牙头柄在使用时要轻提轻放,在术中应连续地按压脚踏开头,不宜长时间连续按压,以免烧坏洁牙机.8)在洁牙进程中,注意操纵的手指在口外的支点,以防不小心损伤粘膜.1)心理护理在接待安插病人就诊时,以关怀、理解、和蔼的态度接待每一位病人,让病人感触感染到医务人员的关怀,加重焦虑及恐惧的心理.2)病人准备:替病人接过手中的包物并妥善安顿好.请病人坐上牙椅,系好围兜,漱口清洁口腔,需要时询问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等.3)用物准备:A.常规用物:器械盘三用枪凹凸速手机大小吸唾B.修复器械:树脂雕刻刀充填器磨光器(树脂抛光套装)按洞型准备成型片(Ⅱ类洞–不锈钢成型片,Ⅳ类洞–聚酯薄膜片)C.调合及抛光器械:咬合纸调合、抛光车针D.资料:酸蚀剂粘结剂各类色号的树脂资料光固化机小毛刷乙醇棉球1)窝洞的制备护理:A.按照龋洞的位置、大小、洞型分类及医生的习惯装上适合的车针供备洞.B.操纵轻巧,注意吸唾时不要损伤软组织.C.按照龋洞类型,改换制洞车针,如医生需用到挖器时,应手拿酒精纱布协助医生实时清洁挖器.2)垫底护理A.垫底器械:充填器雕刻刀玻璃板(或调拌纸)调刀B.隔湿:制洞完毕后请病人漱口或用三用枪清洁口腔,实时吸干冲洗液,棉卷隔湿,吹干窝洞.C.垫底:递送充填器和垫底资料.D.修整:在垫底资料未干时,实时递挖器或雕刻刀修整外形,待固化后递手机持续修整垫底部位,使之成为充填洞形.3)充填护理:A.酸蚀:棉卷隔湿,实时吸唾,医生持三用枪吹干患牙,递送酸蚀剂处理牙面.约1分钟后冲洗患牙,实时吸干冲洗液,递送镊子改换棉卷,重新隔湿,实时吸唾,严格隔湿,保持枯燥.B.粘结:用一次性小毛刷蘸适量粘结剂递给医生涂布窝洞,(轻吹粘结剂使其均匀涂布),递光固化灯进行固化.C.树脂充填:遵医嘱递上适合颜色的树脂资料供医生取用.(注:深洞要分层充填.固化,每层厚度为2-3MM.每层光照,时间请参照产品说明,一般为20-40S)D.修整外形、调合:充填完毕递送咬合纸查抄咬合情况,改换调合车针,调合.E.打磨抛光:慢速手机装上抛光砂片或橡皮砂轮和打磨膏抛光.4)清理治疗单元:治疗完成后,清理用物,并进行分类消毒处理,消毒备用3.注意事项:1)一周内不要用粗硬牙刷刷牙,并指导患者正确刷牙方法.2)尽量不要用此牙咬坚固的食物.3)如有任何不适,请随时复诊.三.根管治疗的护理开髓、拔髓:1.用物准备:常规准备,快、慢速手机,大吸唾,表麻剂,碘伏棉球,麻醉枪,隔湿棉球,车针,扩大针架,拔髓针,PROTAPER,8#、10#K挫,根管定位仪,两支冲洗针管,纸尖,棉捻,暂封王.1)接诊任务.2)若为活髓牙需要打麻药,先蘸表麻膏给医生,夹碘伏棉球消毒麻醉进针处,酒精棉消毒麻药两头的橡皮塞,上麻药枪(切记:一定要将枪尾的三角锥旋进尾部橡皮塞内才干上针头,医生进针后要回抽),在医生给患者打麻药的时候我们要协助安抚患者,这点很重要.注意不雅察有没有麻药流入口腔实时吸掉,尽量削减患者不适.3)打好麻药要等待3-5分钟等待麻药生效,这段时间我们要充分利用,摆放车针,上快、慢速手机,装置大吸唾及根管丈量仪,按照牙髓情况吸取冲洗药水,弯好针头摆放于医生操纵台上,(注意庇护医生,即要便于取用又要避免医生被针头刺伤,针头一定向下).4)麻药生效,医生开髓,注意吸唾.5)开髓完成,常规顺序是拔髓针,依次给PROTAPER—SX,S1,10#K挫,定位仪定位.如果根管情况特殊,按照医生要求递上相对应型号的挫.6)定位确定好要拍摄插针X定位片,(此时患者不克不及杜口,最好递上纸巾让患者遮挡嘴巴),拍片完成后要先帮患者拿出定位针再帮其脱掉防护衣.7)开始扩根.扩根时扩大针只用H锉提拉.常规顺序是:SX,S1,S2—15#H锉—F1—20#H锉—F2—25#H锉—F3—30#H挫.(定好位的根管扩根PROTAPER和H锉都要帮医生丈量好长度.注:PROTAPERSX和S1不必量),扩根进程中医生会边扩边冲洗,要注意尽可能吸走消毒药水,因为药水流到喉咙口刺激性很大易引起呛咳.8)根扩完成后医生隔湿,准备纸尖枯燥根管,备好棉捻按照医生要求放药.根管充填1.准备用物:常规准备、玻璃板、金属调刀、根充糊剂、充填器或小挖匙、侧方加压、扩大针架、纸尖、(大、小锥度)牙胶尖、拔髓针、镊子、暂封王、酒精灯.2.操纵步调:1)接诊患者.夹隔湿棉球(一般稍多),干纱布两块(一个用来去除暂封时接渣子,一个用来最后烫除多余牙胶尖时庇护患者口角),碘伏小棉球两个.2)医生用碘伏棉球为患者消毒牙齿,去除暂封资料.有需要时递上拔髓针取出棉捻.3)当医生为患者去除暂封时我们可开始调糊剂,依照病历根管长度及主尖型号记实量好相对应的扩大针和大锥度牙胶尖.(牙胶尖不要提前放在糊剂里,会使其变软不容易拔出)若根管内清洁枯燥则不需纸尖擦干,若根管需枯燥按根管型号依次递上纸尖.4)将送药针前端蘸好放在玻璃板上,奉告医生扩大针针对应的根管位子和长度,注意吸唾,可嘱患者头稍偏向需治疗牙对侧.送药结束依次摆放好主尖于玻璃板上,(若有相同型号且长度近似的牙胶,最好将主尖尾部多弯一下以免混合),插好主尖后询问医生所需副尖型号,若有能力最好能用镊子夹出递给医生,结合侧压充填器循序操纵,直至将根管充填完成.5)递铰剪剪断冠外多余牙胶.帮患者解下围兜,拍根充后小牙片.X光片要清晰到位.按牙位保管好带领患者回诊室.6)按照医生习惯准备好牙胶烫断器械.协助庇护患者以防烫伤.(根充治疗全程都要特别注意吸唾,因操纵比较多需慢慢练习)多余牙胶烫除完后递酒精小棉球给医生清理窝洞,用充填器按照窝洞大小取适量暂封王或牙胶递给医生.最后用镊子夹酒精棉球递给医生清理暂封王.1.用物准备:1)常规用物及牙体预备用物:同基牙牙体预备2)制作桩核用物:P钻根管探针扩大针(丈量桩核预备的长度)暂封资料冷天恒温仪琼脂琼脂注射器3)根管治疗完成后的X线牙片.2.护理配合1)常规安插病人,备齐所需用物.2)打开X线牙片,供医生制备根管时参考,把冷天恒温仪插上电.3)医生进行根面预备时,协助吸唾,按照需要改换车针.4)根管束备完成时,医生去除窝洞暂封物.5)医生按照X线牙片显示的根管标的目的、长短及粗细进行根管预备,备各型号P钻供医生扩大根管腔.6)根管束备完成,协助清洗吹干根面及根管,隔湿,将装好琼脂的注射器递给医生后,调拌藻酸盐印模资料,协助医生完成桩核印模的制作.7)模型制取完成后,冲洗根管、消毒、枯燥,用FC或75%乙醇小棉球存入根管内,用暂封资料封根管口,避免食物残渣进入.8)灌注模型.9)预约病人复诊时间,清理用物,消毒备用.五.牙体制备的护理1)常规用物:查抄盘三用枪手套纸巾2)牙体预备用物:高速手机各型金刚砂车针3)制取印模用物:托盘印模资料(藻酸盐粉剂硅橡胶等)藻酸盐调拌机或橡皮碗调刀4)蜡颌记实用物:红蜡片或蜡条雕刻刀酒精灯火柴或专用咬合记实资料5)其它用物:缩龈线活髓牙需作局部麻醉时备局麻药物注射器75%乙醇碘伏棉卷表麻膏1)治疗前准备:引导病人上椅位,备好查抄盘.2)奉告注意事项:奉告病人若有不适,可举手示意,切勿乱动或抓扯医生操纵的手,以免钻针损伤口腔组织.3)准备麻药:进行活髓牙体制备时,抽取麻药,供医生做局部麻醉.注射前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并向病人批注注射的目的,做好意理安抚,避免病人精神紧张,取得其协作.4)注射配合:注射前先给病人涂表麻膏进行概略麻醉,削减进针时的疼痛.备好消毒棉签,供医生消毒注射部位.将准备好的麻药注射器按正确的办法递送给医生.注射后,询问有无不适.5)协助牙体预备:医生进行牙体预备时,放好吸唾器,实时吸出唾液及冷却液.协助牵拉口角,压住舌体,为医生提供清晰的操纵视野.6)不雅察病人反响:在牙体预备进程中,护士应仔细不雅察病人的反响,如病人感应不适,应停止操纵,让病人稍作休息,需要时进行相应处理.7)协助医生改换车针:医生按照修复需要,对患牙的颊舌面、邻面、颌面、颈缘等部位进行制备.不合部位所需车针亦不相同,护士应按照需要,实时准备协助改换车针.8)缩龈:牙体制备完成,用缩龈线或棉条蘸取肾上腺素供医生收缩牙龈.9)选择托盘:按照病人牙弓大小选择适合的托盘.如用直接法制作暂时冠桥,则应多备一个任务印模托盘,在牙体预备前取好模型.10)调拌印模资料,制取任务模:一般用高黏度和低黏度硅橡胶印模资料制取复合印模,护士先将盛有低黏度印模资料(精细印模资料)的专用注射器递给医生注入基牙邻面及颈缘处,同时调拌高黏度硅橡胶印模资料将其盛于托盘内,供医生取任务模.待资料凝固后取下,完成任务模的制取.11)制取对颌印模:将藻酸盐粉剂印模资料按商品要求的水粉比例调拌好后,将资料盛入托盘,递给医生.附:上托盘的办法:置于上颌托盘时将资料形成团状用调刀取出,从托盘的远中向近中标的目的推入,避免产生气泡.置资料于下颌托盘时,将资料形成条状于调刀上,从托盘的一端向另一端旋转盛入.12)灌注模型:印模制取完成后,用清水冲净唾液,消毒后立即用超硬石膏灌注(硅橡胶印模在30-60min后再灌注或直接送技工所)13)蜡颌记实:如需做咬合记实时,给医生递上酒精灯、蜡片和雕刻刀或专用的咬合记实资料,协助医生在病人口内作好记实,并妥善保管好,连同模型送技工所制作.14)协助比色:结合病人的肤色、年龄、邻牙颜色,在自然光线下选择适合的烤瓷牙颜色,并征得病人的同意,将选择确定的色号记实于技工单上.15)制作暂时冠桥:护士递上之前取好用于制作暂时冠桥的模型,及盛有制作暂时冠资料的注射器,协作医生完成暂时冠桥的制作.16)粘固暂时冠桥:A、医生进行暂时冠桥试戴时,按照需要备好车针,增添咬合纸.B、试戴结束后,打磨、抛光、冲净、准备粘固.C、备棉卷及75%乙醇棉球,供医生口内隔湿消毒基牙,并枯燥牙体组织.护士用75%乙醇棉球消毒暂时冠桥,并用三用枪吹干.D、调拌暂时冠桥粘固剂,将其置于暂时冠桥组织面,递给医生,戴入病人口内,完成粘固.E、交代注意事项:嘱病人勿用该修复体咬硬食物及黏性食物,以免咬坏及脱落.预约复诊时间.3.清理治疗单元:治疗完成后,消毒清理用物,并进行分类处理,消毒备用.附:模型灌注法1.查抄印模:印模取出后要进行仔细查抄,印模必须清晰、滑腻、完整、不与托盘别离.印模内若有其他附件,如修理的义齿、带环等,不得遗失或移位.唾液要冲洗洁净.水胶体弹性印模资料要实时灌注模型,以免印模在空气中失去水份而体积收缩,从而使模型变形.2.调拌灌模资料:必须严格掌握好水粉比例,调拌时先在橡皮碗内放入所需的石膏粉,然后注入所需的水,随即用石膏调拌刀迅速而均匀地调拌.调拌进程中橡皮碗内壁常粘附较干的石膏粉,可用调拌刀紧贴橡皮内壁环刮一周,将较干的石膏粉刮到橡皮碗中间,使之调拌均匀.调拌时间太长或中途加水再调拌,都将影响模型资料的结固而下降其抗压强度.3.灌注办法:选择印模上高而开阔处,放入少量调拌均匀的石膏,将印模置于振荡器上抖动,边抖动边灌注,石膏由一处而流至全部,不得将大量的石膏直接倾注在印模的低凹部分,以免空气排不出而形成气泡.1)常规用物同牙体预备2)粘固用物:粘固剂(聚羧酸锌粘固剂、玻璃离子粘固剂等,按照医生需要选用)玻璃板或调拌纸粘固粉调拌刀3)其他用物:牙线咬合纸75%乙醇棉卷小棉球去冠器1)术前一日确定修复体的出件情况,查抄病历,查对技工单上的姓名及制作完成的修复体与病历记实是否相符.2)常规安插病人,为病人系上围兜,调节椅位及光源,避免光线直射病人眼睛.3)协助医生用去冠器取下暂时冠桥,备温热水让病人漱口,清洁口腔,切勿用冷水,以免刺激切磨过的活髓牙而产生疼痛.4)医生将烤瓷冠桥在病人口内试戴,进行形态修整及咬合调改,协助医生牵拉口角,用强吸吸去瓷粉粉末.如医生在口外调改,则用三用枪吹去多余粉末,切勿往病人标的目的吹,以免粉末误入病人眼睛.5)用牙线查抄修复体与牙的邻接关系.6)粘固前,让病人通过镜子查抄,征求病人对修复体的意见,对其颜色、形态是否满意,待病人满意后再用永久粘固剂粘固.7)粘固时,备棉卷协助医生隔湿,备75%乙醇供医生消毒基牙,护士用75%乙醇消毒修复体,并用气枪吹干.医生对基牙进行消毒枯燥的同时,护士遵医嘱调拌需要的粘固资料.8)将调拌完成的粘固剂均匀放置于固位体组织面,递给医生,戴入.9)医生将修复体就位后,用手指直接加压数分钟后,垫棉卷让病人咬紧3-5min,使修复体与基牙密合.10)待粘固剂凝固后,取出棉卷,用探针、牙线去除修复体边沿溢出的多余粘固剂,去除粘固剂时,注意一定要将颈缘及牙间隙的粘固剂去净,以免刺激、压迫牙龈组织引起炎症.11)嘱病人漱口或用水冲去粘固剂碎渣.12)安康指导:A烤瓷冠桥戴入后,奉告病人,如有不适实时到医院复诊.B嘱病人不成用修复体咬过硬食物,以免造成瓷体崩裂.C注意口腔清洁,保持口腔卫生.七.正畸固定矫治器粘接的护理1.物品准备:常规用物、托槽、带环或颊面管、慢速弯机、橡皮杯、抛光膏或抛光沙、玻璃离子、带环就位器、开口器、铅笔、托槽定位器、托槽镊、酸蚀剂、粘接剂、弓丝、结扎圈、豪氏钳、钢丝剪、末端切断钳、持针钳、牙模型.2.操纵进程:1)常规安插病人,为病人系上围兜,调节椅位及光源,避免光线直射病人眼睛.2)清洁牙面,用低速手机及橡皮杯醮抛光膏或抛光沙擦洗.3)粘带环,隔湿吹干牙面,与医生确认顺序,一个一个粘接,把玻璃离子调成拉丝状,用调刀将其涂满带环内侧龈端;食指、拇指持捏带环近中和远中壁按就位向递予医生,传递带环就位器.4)托槽定位,备铅笔及定位器定位画线、上张口器.5)酸蚀牙面,实时吸唾,棉球隔湿、吹干牙面.6)粘接托槽,递醮粘接剂液体小棉签涂布牙酸蚀面,用托槽镊夹取托槽,迅速递予医生,递探针调整固定托槽,位置,去除多余粘接剂.如此逐一粘好其余托槽.7)待固化,逐一将每个托槽光照20-40秒,保持隔湿.8)按照医嘱备好弓丝型号,按照需要予以钢丝剪、豪氏钳及末端切断钳.9)用两把持针钳夹持好结扎圈轮流递予医生结扎.10)牙椅复位嘱病人嗽口.整理用物.3.安康指导术前安康指导:1)粘接固定矫治器前向病人说明,操纵进程无明显疼痛,以加重焦虑.2)粘接固定矫治器时指导病人不要用口呼吸,如有不适,举手示意,不克不及随意转动头部;不要吞咽,避免托槽滑落而误吞.术后安康指导1)要充分调动患者及家长的积极性,对青少年患者应同时对其家长交接注意事项及安康指导以便对其督促.2)嘱病人不克不及随意自行扳动或调整矫治器.3)戴初期牙齿咀嚼时可能会有酸痛无力的不适感;因托草槽、带环刺激引起口腔粘膜疼痛溃疡.随着戴用时间的延长,症状会逐步加重,若无改良或加重,可预约复诊.4)嘱病人保持口腔卫生,每次进食后实时刷牙或漱口,牙齿各面及托槽四周均要清洁完全,不然可能会导致牙龈炎症或龋齿.5)嘱病人注意饮食,不要吃过硬(骨头、坚果等),过粘(软糖、口香糖等)的食物;不要做啃食的动作,如吃水果,可先切成小块再吃,以免损坏托槽、弓丝、带环.6)严格按医嘱要求戴用牵引橡皮圈和口外牵引装置.7)指导纠正不良习惯.8)按时复诊,不成自行长时间戴用固定矫治器.如出现严重疼痛、牙齿松动,带环、托槽脱落及矫治器损坏等到情况,应实时就诊并带回脱落的矫治器.1.拔牙适应症:智齿阻生,牙齿Ⅲ度松动,乳牙,矫正前期准备,残根残冠无法修复,多生牙目的:避免阻生齿容易引起的冠周炎症,为矫正及修复做准备.2.物品准备:无菌治疗包,碘棉球,凡士林,三用汽枪头,表麻膏,麻药,拔牙钳,牙龈别离器,大刮匙,需要时准备:手术刀,持针器,缝合针、线,丁字挺,小锤子,无菌干纱布等;3.拔牙前的护理:1)配合医生了解患者的心理,做好解释任务,并说明手术注意事项.2)配合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和过敏史.3)有高血压病史者,应了解手术前晚睡眼情况和血压的丈量任务.4)有心脏病史者,按照病情轻重决定能否拔牙.5)备好X光片,嘱患者取下勾当义齿.4.拔牙中的护理:1)常规安插病人,为病人系上围兜.戴口罩、帽子,手套,调节治疗椅及灯光,麻醉区常规消毒,注射麻醉药后请患者漱口,需要时改换无菌治疗盘及医生的无菌手套.2)按常规准备牙龈别离器,大刮匙,按牙位准备牙挺和牙钳.3)拔上颌牙时,患者张嘴时上颌牙颌面应与地面呈45度角,注意勿使患者头过度后仰,以避免铲除的牙齿误入食管和蔼管内.1)护士配应时,应快速传递各类器械,随时不雅察患者的反响.使用小吸唾随时吸取唾液、血液,尽可能大的流露手术视野.2)协助劈开牙齿,注意正确使用小锤子,要垂直,有停顿,有节奏,发力从小到大在慢慢增加.同时要庇护下颌骨及颞颌关节不受损伤.3)牙齿拔出后,首先查抄牙根是否完整,递给医生大刮匙以探查牙窝.如有肉芽组织或碎片,应刮除.4)拔牙后应咬紧棉卷或纱布止血,注意轻拭患者脸上的血渍.5.拔牙后的护理及注意事项:1)拔牙后嘱患者咬紧棉卷30分钟后吐掉.有口水不容易经常外吐,要下咽.2)拔牙当天不克不及漱口、刷牙,不必手触摸伤口和吮吸伤口,也不要用舌舔伤口.3)拔牙当日进软食物,不容易进过烫的食物,避免拔牙后出血和传染.4)拔牙后24小时内,唾液中会...。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牙周
1.洁治:器械盒、洁治器手柄及头、弯机 头、抛光杯、抛光膏、双氧水、喷砂机、 喷砂粉、碘甘油 2.刮治:器械盒、麻药、刮治器、一次性 注射器、双氧水
拔牙术
器械盒、敷料、麻药、碘酒、牙龈分离器、 牙挺、拔牙钳、双头锐匙、棉卷、止血海 绵、牙骨锤
四手操作中牙科助手基本素质
熟悉本专业知识。 熟悉现代牙科医疗设备、器械的性能、操 作步骤、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知识。 认真学习四手操作知识。 熟练掌握口腔诊疗感染控制技术。
医生独自埋头苦干,事必 躬亲
护士来回穿梭忙碌,被动 执行医嘱
病人反复起身不停变换体 位
高效
迅速
四手
效益
操作
的优
准确

效率
轻松
舒适
四手操作环境设备
医护用椅
活动器械柜
四手操作基本技术




位 技
唾 技
传 递 与




四手操作技术——体位技术
器械传递
传递椭圆
医生右手 工作圈
助手左手 工作圈
握持 传递 交换
33.牙挺:用来挺松需要拔除的牙齿,有直,弯,粗,细的牙挺之分; (三角挺:用于拔除后牙的根分叉)
34.刀柄(与刀片配用); 35.牙龈分离器:用于拔牙时分离牙龈;
36.骨膜分离器; 37骨凿;
器械传递中的注意事项
1、禁止在病人头面部传 递器械,以确保病人安 全。
2、传递器械要准确无误, 防止器械污染。
四手操作技术——吸唾技术
吸唾的目的
1、保持工作区无水、无唾、无碎屑,为牙 医提供清晰干燥的操作区域。 2、用来牵拉、推开口内软组织,避免高速 手机及锐器的损伤,确保口腔内的操作空 间,为牙医提供最佳的操作视野。 3、排除水雾、粉尘等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保证患者的安全舒适。

口腔四手操作规范

口腔四手操作规范

快机 慢弯 慢直
4.树脂雕刻刀(柳叶刀):只用于树脂充填时用.
5.充填器:用于充填各种材料跟窝洞.
6.挖匙: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大挖匙一般用于口外拔牙时 用.中,小挖匙用于挖龋坏牙齿的软龋.
7.烧匙:根据窝洞的大小来准备,根充时用来烧断牙胶尖用.
8.成型夹跟成型片:分4个孔和6个孔的:4个孔的用来补前磨牙, 6个孔的用来补大牙的:前牙一般都是用透明的薄塑料来间开牙间 隙.
组织。
3、电刀切龈时清除异味和 3、若吸头过于接近口腔软
烟雾。
组织,可能吸住部分软组织
4、牵拉舌和颊,使术者视 甚至造成创伤;
野更清晰。
4、若触及软腭有可能引起
呕吐反射。
弱吸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1、放在口角或舌下不会伤及 粘膜组织;
2、在咽喉区不易触及软腭;
3、可以更接近工作区并辅助 性牵拉颊舌;
4、更适用于张口受限或咽部 敏感的患者;
牙周
1.洁治:器械盒、洁治器手柄及头、弯机 头、抛光杯、抛光膏、双氧水、喷砂机、 喷砂粉、碘甘油 2.刮治:器械盒、麻药、刮治器、一次性 注射器、双氧水
拔牙术
器械盒、敷料、麻药、碘酒、牙龈分离器、 牙挺、拔牙钳、双头锐匙、棉卷、止血海 绵、牙骨锤
四手操作中牙科助手基本素质
熟悉本专业知识。 熟悉现代牙科医疗设备、器械的性能、操 作步骤、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知识。 认真学习四手操作知识。 熟练掌握口腔诊疗感染控制技术。
握持 传递 交换
四手操作技术——吸唾技术
吸唾的目的
1、保持工作区无水、无唾、无碎屑,为牙 医提供清晰干燥的操作区域。 2、用来牵拉、推开口内软组织,避免高速 手机及锐器的损伤,确保口腔内的操作空 间,为牙医提供最佳的操作视野。 3、排除水雾、粉尘等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保证患者的安全舒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械交换方法
平行器械交换法
双手器械交换法
26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双手器的前提
材料传递
27
在器械交换过程中应注意: 护士应提前了解病情及治疗程序,准确、及时交换医
生所需器械。当医生治疗结束后,将器械离开病人口 腔2cm左右时,护士应及时准备交换下一步治疗所需器 械。 器械交换过程中,护士应注意握持器械的部位及方法 ,以保证器械交换顺利,无污染,无碰撞。 器械的交换应平行进行,尤其对锐利器械要格外注意 ,防止损伤病人面部。
28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有枢纽的器械传递时直 接把柄部放在牙医的手 掌中或套在手指上
29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牙科助手传递技术—单手传递
器械的工作端面向医生操作 的牙面成牙弓传递
30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器械传递时在传递区进 行,施加一定的力传递给 术者
31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3
一、什么是四手操作技术
四手操作技术的历史沿革
•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是在世界工业技术不断发展及牙科设备、 器械不断改革,为保护口腔医生、护士的体力及健康的前提 下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国际标准化牙科操作模式。
•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目前已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并通 过世界pd健康社会科学学会向世界推广。
52
八、四手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
操作中的细化护理
53
八、四手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 求
54
八、四手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
操作后的细化护理
健康宣教
35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36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37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38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39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左手三用枪水雾间断 的快速冲净口镜及窝 洞,右手吸净冷却水
40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橡皮障四手操作过程
一个好的牙科护士是将所有的器械传递给医 生,而不是让医生到护士那里拿取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口腔医学中心--牙体牙髓科
轩晶
1
文献报道
四手操作法可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据调查统计,四 手操作可以使每一位医师的工作效率从30%提高到78%。
2
四手操作技术内容提要
什么是四手操作技术 四手操作技术的优势 保证正常操作姿势的基本条件 医/护/患的体位与动作 医/护/患的位置关系 操作前器械的准备 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四手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
模拟四手操作过程
48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应用牙胶热塑注射充填技术四手操作过程
49
八、四手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
口腔科护理专业知识
熟悉了解口腔专科常见病的病因、临床症状与体征、治疗原 则、治疗步骤;
掌握牙科材料的性能、保管与使用方法; 掌握口腔专科常用药物的作用与使用方法、局部用药的制作、
16
五、医/护/患的位置关 系
17
六、操作前器械的准备
仪器准备
18
六、操作前器械的准备
准备治疗用一切所需物品
19
六、操作前器械的准备
有序地器械摆放,便于医护人员的拿取以及 避免利器刺伤
20
材料的准备
六、操作前器械的准备
21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22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器械传递方法
41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切忌在头面部上方,免掉落损伤 应反转传递与医生,并避免工作
患者
头的朝向错误
42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灯光的正确调节
43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吸引器的使用原则:护士在进行操作时,以不影响医生的视线,保持治疗区域清楚、
明晰为原则。
44
吸引器放置的规则 为确保获得最大的吸引效率,为医生创造最佳视野而又
保存和使用方法; 掌握口腔专科护理技术; 掌握口腔诊疗感染控制方法; 掌握口腔专科设备与器械的清洁消毒与养护方法。
具有丰富的四手操作技术的理论,以娴熟的技能主动配合 、参与治疗,真正达到高效率、高质量地为病人服务。
50
八、四手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
接诊时的细化护理
51
八、四手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 求
从托盘设置里用左手 的拇指、食指、中指 取出器械用左手的小 指取回用过的器械, 持非工作端
32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器械的交换方法 管状材料
33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34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修复用物及修复体的传 递-手持边缘
护士的手可以尽量靠近托盘 柄与托盘的连接点;或者握 住托盘柄的远中端;或者直 接将托盘放在手掌中,将托 盘柄朝向医生。传递托盘的 原则是:留出足够的位置供 医生抓握。
握笔式直接传递法
23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器械传递方法
双手器械传递法
24
传递过程中应注意: 禁止在病人的头面部传递器械,以确保病人治疗安全
; 传递器械要准确无误,器械污染; 器械的传递基本原则发生在传递区 注意握持器械的部位及方法,器械工作端正指向治疗的
牙齿
25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12
四、 医/护/患的体位与动 作
13
四、 医/护/患的体位与动作
助手与医师相对位置关系
14
四、 医/护/患的体位与动作
助手与患者相对位置关系
15
四、 医/护/患的体位与动作
身体动作分级表
身体动作分为5级 第一级 - 只涉及手指的动作; 第二级 - 涉及手指及手腕的动作; 第三级 - 涉及手指、手腕及手肘的动作; 第四级 - 涉及手指、手腕、手肘及手臂的动作; 第五级 - 涉及上身 的转动动作。
4
一、什么是四手操作技 术
5
二、四手操作技术的优势
预防交叉感染
6
三、保证正常操作姿势的基本条件
设备配置合理 操作体位调整合理
7
三、保证正常操作姿势的基本条件
操作体位调整合理
8
三、保证正常操作姿势的基本条件
设备配置合理
9
四、 医/护/患的体位与动作
10
四、 医/护/患的体位与动 作
11
四、 医/护/患的体位与动 作
不损伤患者的组织应做到: 1.吸唾时间不要过长 2.吸引器的前段不要过度去压迫软组织 3.不要吸引舌系带,舌下粘膜组织 4.避免放入口内的敏感区域,如软腭、咽部等
45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吸引器的使用
46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显微镜下四手操作过程
正确的传递便于医生操作
47
七、口腔器械的传递与交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