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二十篇与管理

合集下载

论语中的管理之道

论语中的管理之道
总裁语录: 人才的竞争力——要有知识与技术的附加值
里仁之四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里仁之五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里仁之六
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三向 ——向前、向上、向全
为政之六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为政之七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总裁语录:
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守纪律重团结
为政之八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 余,则寡尤;多闻阙殆,慎行其余,则 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
为政之九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
学而之三
子曰:导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爱人 使民以时
总裁语录: 经营理念——爱心信心决心 策 略——方向时机程度 主管工作执掌——发挥员工的能力
学而之四
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总裁语录: 主管工作执掌——自我检讨 错误的省思——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再犯同样的 错误
学而之五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
总裁语录: 座右铭——不为物欲,不为虚名 学习的方法——做比说重要
学而之六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总裁语录 主管人员工作执掌之一——加强沟通建立共识 21世纪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之一——必须懂得与别人
论语中的管理之道
学而之一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总裁语录: 学习的方法—— 习比学有效 高皆主管最重要的事之一 ——选伙伴
学而之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 与朋友交而不信 传不习乎

论语20则原文

论语20则原文

论语二十则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中的管理

论语中的管理

论语中的管理
地推脑
22021.06.13 10:01:47字数 541阅读 123
在论语中并没有直接教我们具体的管理方法,而是通过几个故事告诉我们。

子路问政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

” 请
益。

曰:“无倦。


子路请教孔子如何进行管理,孔子说,躬身先行,也就是以身作则,然后让人们有事做,引导他们。

劳之,让他们有事做,事情也不能过于简单,需要有挑战性,面对有挑战性的工作,才会促发思考,寻找改善的方法,团队才能和谐。

无倦,不要有所懈怠,能过坚持始终,让人们忘我的工作,追求更好的目标和成果。

遵循人性
或问子产。

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

曰:“彼哉!彼哉!”问管仲。

曰:“人也。

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产在治理郑国井井有条,他严刑峻法,又把刑法铸在鼎上,是第一个把刑法公之于众的人。

他去世后,郑国老百姓都很伤心。

孔子评子产对人民有恩惠。

孔子曾说:“ 管仲之器小哉!”,然而,管仲功勋卓著,伯氏犯罪,齐桓公夺了他三百户的封邑,转而封给了管仲。

伯氏心服口服,没有怨恨管仲。

说明管仲的功勋大家都认可。

论语中很少讲具体的方式方法,就如何管理来说,孔子更多告诉弟子们的是方向上的指引或者说是战略上的引导。

顺势而为,根据具体的情况,依据人们的性格和述求才是具体的行为方针。

在管理上,领导者要以身作则,总是让人有事做,有努力追求的目标,这种目标是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

《论语》二十篇

《论语》二十篇
22.【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23.【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24.【原文】子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哪怕是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呢: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44.【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3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36.【原文】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译文】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国学经典三字经:论语者 二十篇

国学经典三字经:论语者 二十篇

国学经典三字经:论语者二十篇导读:本文国学经典三字经:论语者二十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一】【拼音】lún yǔ zhě èr shí piān qún dì zǐ jì shàn yán【解释】《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

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启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论语》的核心是如何“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注释】《论语》:论是议论,语是答语。

此书是孔子在鲁国与弟子论学、论治、论礼、论乐的书,分为20篇,共15917个字。

群弟子:指孔子的学生们。

善言:有教育意义的言论。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二】【拼音】mèng zǐ zhě qī piān zhǐ jiǎng dào dé shuō rén yì【解释】《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

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启示】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

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注释】孟子:孟轲。

作《孟子》七篇。

讲:讲述。

说:宣传,谈论。

【故事】《论语》和《孟子》是研究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书籍。

而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历最重要的学问家,关于他们的故事非常多,因此我们在这里只举一个来说。

有一次,孔子在教弟子们道理,弟子们照例围坐在孔子的身边,年仅二十四岁的增参也坐在其中,他是个自省能力很强的学生,所以孔子很欣赏他。

席间,有弟子问孔子:“ 老师,为什么您讲的道理都那么复杂呢?”孔子听完这个问题,看看这为弟子,又望望曾参,然后回答说:“ 我的道理是浑然一体,而能贯通任何事物的。

”说完,便离开了。

满头雾水的弟子们围着增参,曾参微笑着回答他们:“ 老师所说的道理,就是我们能推己及人,一切以诚心最重要。

三字经(第五讲 《论语》者,二十篇—自修齐,至平治)

三字经(第五讲  《论语》者,二十篇—自修齐,至平治)

回忆:学而时习之十三
1.回忆学过的内容。 《论语》者,________,群弟子,________。 《孟子》者,________,讲道德,________。
作作
《《
大中
学庸

》》 ,, 乃子 曾思
十 四 课
子笔
,,

自中 修不 齐偏 ,, 至庸
《 中 庸 》
平不
治易
。。
一、文义精讲
作《中庸》①,子思②笔, 中③不偏,庸④不易。 作《大学》⑤,乃曾子⑥,自修齐⑦,至平治⑧。
故事1:朱元璋“删孟” 朱元璋读《孟子》,到“君之视臣如草芥,则
臣视君如寇仇”那一段的时候,不禁暴怒:这哪 里是臣民能够说的话?皇帝一发怒后果就严重了 ,居然要罢免孟子千百年来在孔庙里和列位大儒 们吃冷猪肉的资格,而且特地下令,不准臣下对 此发表反对意见,否则就要处以
“大不敬”的罪名,杀头。可偏偏也有不怕死的读书人,一个叫钱唐的士子还是毅 然上疏,反对皇帝把亚圣打入冷宫,且公开声明说:“我为亚圣而死,虽死犹荣。 ”朱元璋这个时候总算冷静了一些,没有处罚钱唐,不久也恢复了孟子配享孔庙的 资格,不过终究余恨未消,于是命令臣下“删孟”,将上述那些光彩夺目的名言尽 皆删去,共砍掉孟子原文85条,只剩下100多条,编就了一本《孟子节文》,又专 门规定,科举考试不得以被删的条文命题。
祖上是河东太守。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 自一人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无章 。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 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
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祸患这件大事 为己任。为什么要在意一间房子呢?”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很有 自己的见解,与众不同。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_《三字经》_原文_解释_翻译_相关故事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_《三字经》_原文_解释_翻译_相关故事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出处】
《三字经》
【解释】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最能直接反映孔子的思想与处世原则。

整本书共分为20篇。

相传孔子的弟子有3000多人,《论语》这部书就是由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编成的。

他们把和孔子讨论学问的内容、孔子的教诲、和孔子相处的情形整理记录下来,让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与品德能流传不朽。

【故事延伸】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年轻时曾在鲁国做官。

后来他弃官不做,开创了我国私人教育的先河。

传说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贤者就达70多人。

他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仁政,但却没有成功。

后来,他的弟子们把他生前的言论编成了一部书,就是《论语》。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后世的君王和文人们对这部书很尊崇,说:“靠半部《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

”。

《论语》全文

《论语》全文

《论语》全文(二十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二十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二十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原文及翻译论语二十篇原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二十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论语》——学而【本篇引语】《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1-1 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注释】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④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⑤有朋: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⑥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⑦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⑧愠:音yùn,恼怒,怨恨。

⑨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评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论语二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二十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论语二十篇目录

论语二十篇目录

论语二十篇目录论语第一篇:为政论语第二篇:学而论语第三篇:八佾论语第四篇:里仁论语第五篇:公冶长论语第六篇:雍也论语第七篇:述而论语第八篇:泰伯论语第九篇:子罕论语第十篇:乡党论语第十一篇:先进论语第十二篇:颜渊论语第十三篇:子路论语第十四篇:宪问论语第十五篇:卫灵公论语第十六篇:季氏论语第十七篇:阳货论语第十八篇:微子论语第十九篇:子张论语第二十篇:尧曰论语二十篇目录主要内容1、论语·学而第一: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2、论语·为政第二: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3、论语·八佾第三: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4、论语·里仁第四:讲仁德的道理。

5、论语·公冶长第五: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6、论语·雍也第六: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7、论语·述而第七: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8、论语·泰伯第八: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9、论语·子罕第九:记录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10、论语·乡党第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11、论语·先进第十一: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12、论语·颜渊第十二: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13、论语·子路第十三: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14、论语·宪问第十四: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15、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16、论语·季氏第十六: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17、论语·阳货第十七: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18、论语·微子第十八: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论语》20篇——目录

《论语》20篇——目录

《论语》20篇——⽬录篇⼆⼗篇⽬录论语》——学⽽《论语论语》——为政《论语论语》——⼋佾《论语论语》——⾥仁《论语《论语论语》——公冶长论语》——雍也《论语论语》——述⽽《论语论语》——泰伯《论语论语》——⼦罕《论语论语》——乡党《论语《论语论语》——先进论语》——颜渊《论语论语》——⼦路《论语《论语论语》——宪问论语》——卫灵公《论语论语》——季⽒《论语论语》——阳货《论语论语》——微⼦《论语论语》——⼦张《论语论语》——尧⽈《论语今天的课堂上,⼤家在交流《侍坐》,谈孔⼦及其弟⼦,这让我想起曾经看到的⼀些评价l司马迁说:“⾼⼭仰⽌,景⾏⾏⽌。

虽不能⾄,然⼼向往之”。

⼤意:孔⼦的德⾏⾼不可攀,虽然不能达到孔⼦那样的境界,但我们应向往他,追求他。

l易中天说:“孔⼦是灰⾊的。

”l于丹说:“孔⼦没有颜⾊,只有温度。

”l张颐武说:“⼀个姚明,⼀个章⼦怡,⽐⼀万本孔⼦都有效果。

《⼤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端的⽂化打通的⼀个好例⼦。

”l李零说:“孔⼦绝望于⾃⼰的祖国,但遍⼲诸侯,⼀⽆所获,最后还是回到了出⾝地。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精神家园的⼈,都是丧家狗。

在他的⾝上,我看到了知识分⼦的宿命”l鲍鹏⼭说:“我们可以砸碎、丢弃儒家⽂化的礼教‘外壳’,但我们却永远难以摆脱儒家思想和精神对每⼀位中国⼈的⽂化、⼈格、思维、习惯乃⾄灵魂的深刻影响。

可以这样说,孔⼦以及他所创⽴的学说早已成为中国⼈永远的精神内核和⼼灵印记。

”l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博⼠(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说:“⼈类要⽣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的智慧。

”l韩国⼈说:“孔⼦是我们的。

”那么现在,我们⼜该怎样读孔⼦……。

《论语》内容分类

《论语》内容分类

《论语》内容分类论语内容分类《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共分为二十篇。

以下按照其内容分类概述:先秦篇包括《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和《公冶长》五篇,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在先秦时期的言行,主要是道德与仁义的探讨和阐述。

入门篇包括《里仁》、《公冶长》和《雍也》三篇,主要是从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的角度出发,讲解如何成为一个君子,成为一个有修养、有责任感和有担当的人。

仁篇包括《颜渊》、《子路》、《卫灵公》、《子贡》、《宪问》和《卫问》六篇,主要记录了围绕“仁”的思想与言行,内容涉及孝敬父母、相互尊重、待人宽厚、容忍误解等等,是对人际与伦理关系的诠释。

义篇包括《学而》、《大学》、《中庸》和《季氏》四篇,主要探讨了什么是“止于至善”,如何做到“尽己所能、克己复礼”,正确认识良知、道德,以及张学良如何履行自己作为一名忠诚公仆的职责。

致远篇包括《为政》、《颜渊》和《子路》三篇,主要从政治与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君主如何保持仁义,如何发展经济、教育和文化,以及推动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

八佾篇是对古代宫廷乐舞的记录,主要是对古代文化和艺术的一种表现,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阶层、性别和官邸制度等等。

研究篇包括《大学》和《中庸》两篇,主要阐述了如何研究与实践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如何通过知识和智慧的积累,去达到对自身和社会的成长和贡献。

弟子篇包括《泰伯》、《子罕》、《公治》、《乡党》、《召丕》和《子路》六篇,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之间的关系和师徒之道,同时也是一种个人与人际关系的诠释。

论语是一部值得深入探讨的文化经典,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东亚文化的代表,对世界人文科学的发展与交流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论语中关于管理的名言及管理实践

论语中关于管理的名言及管理实践

论语中关于管理的名言及管理实践管理是一门重要而复杂的艺术,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都至关重要。

在《论语》这本充满智慧的经典著作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管理的名言和管理实践的宝贵经验。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与管理相关的名言,并结合实际管理实践进行分析和应用。

首先,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到:“管理人不用赏,饰者不用利。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管理中,不能仅仅依靠物质的奖赏和利益来激励员工,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精神上的奖赏和激励。

只有真正理解并关心员工的需求,才能够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

在现实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提供发展机会、关注员工的成长和福利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理念,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曾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君子以管理人为观,乐其心,知其意,尽其力。

”这句话强调了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善于观察员工,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意愿,并且能够调动他们最大的能量和潜力。

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成功的管理者通过与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了解员工的兴趣和擅长领域,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再次,孟子在《论语·滕文公》中提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强调了管理者在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自律能力和自主性,给予员工相应的权力和自由度,让他们在工作中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应该鼓励员工参与决策,让他们参与到问题的解决和团队的决策中来,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最后,曾子在《论语·述而》中说:“齐民,使之有礼。

”这句话强调了管理者在管理中注重文化建设和团队氛围的重要性。

一个良好的团队应该有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信任。

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应该鼓励员工相互尊重,提倡团队伙伴关系,在团队中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并通过不断培养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来提升团队整体的绩效和品牌形象。

论语第二十

论语第二十

20.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⑴。

【译文】尧[让位给舜的时候,]说道:“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到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着那正确罢!假若天下的百姓都陷于困苦贫穷,上天给你的禄位也会永远地终止了。

”舜[让位给禹的时候,]也说了这一番话。

【注释】⑴这一章的文字前后不相连贯,从宋朝苏轼以来便有许多人疑心它有脱落。

我只得把它分为若干段落,逐段译注,以便观览。

曰:“予小子履⑴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

帝臣不蔽⑵,简在帝心。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译文】[汤]说:“我履谨用黑色牡牛作牺牲,明明白白地告于光明而伟大的天帝: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去赦免他。

您的臣仆[的善恶]我也不隐瞒掩盖,您心里也是早就晓得的。

我本人若有罪,就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来承担。

”【注释】⑴予小子履——“予小子”和“予一人”都是上古帝王自称之词。

从《史记?殷本记》中知道汤名天乙,甲骨卜辞作“大乙”,相传汤又名履。

⑵帝臣不蔽——《墨子?兼爱下篇》此句作“有善不敢蔽”,但郑玄注此句云:“言天简阅其善恶也。

”译文从郑。

《墨子?兼爱下篇》和《吕氏春秋?顺民篇》都说这是成汤战胜夏桀以后,遭逢大旱,向上天祈祷求雨之词。

《国语?周语上》引汤誓“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和这“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义近。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⑴。

”【译文】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

“我虽然有至亲,却不如有仁德之人。

百姓如果有罪过,应该由我来担承。

”【注释】⑴虽有周亲……一人——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宋翔凤说,“虽有周亲”四句是周武王封诸侯之辞,尤其像封姜太公于齐之辞。

谨权量,审法度⑴,修废官⑵,四方之政行焉。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译文】检验并审定度量衡,修复已废弃的机关工作,全国的政令就都会通行了。

浅谈《论语》中的管理沟通思想

浅谈《论语》中的管理沟通思想

浅谈《论语》中的管理沟通思想姓名:刘思捷专业班级:中文一班学号:130101115目录一、管理沟通概述1.什么是管理沟通2.管理和沟通的关系是什么二、《论语》简介三、《论语》中的管理沟通思想1.沟通的前提是自我完善2.做事之道与沟通技巧3.做好一个管理者4.从君子与小人看沟通的差别四、总结五、参考书目一、管理沟通概述1.什么是管理沟通管理沟通是企业组织的生命线。

管理的过程,也就是沟通的过程。

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整合各种资源,创造出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

2.管理和沟通的关系是什么管理与沟通密不可分。

良好的沟通意味着有效的管理。

成功的管理则要通过有序的沟通促成。

首先管理沟通是管理者更好的履行计划、组织、领导和空着等职能的润滑剂。

同时在管理者扮演的十大角色之中沟通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有效的管理者必备的管理技能之一就是管理沟通。

二、《论语》简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问答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书》《礼》《易》《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三、《论语》中的管理沟通思想1.沟通的前提是自我完善1)解剖自己——吾日三省吾身。

世道纷纭,熙熙攘攘,心为外利所动,几乎失去真我;物欲横流,乃至人心不古;求诸外欲,而忽略了内在的诚信。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浊世横流?孔子主张人应在人世间寻求与他人的契合,在求诸他人之时首先求诸自身:我是否做到了?以此感化世人,引导世人。

正是因为社会的整体意识,人们才能时刻感觉人类和人性,感觉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使命感.2)学会思考——三思后行。

养成做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

并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成熟、负责的表现。

“三思而后行”与快速地把握时机并不矛盾,做事情要学会把握时机,同时在决策的时候还要多去思考。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第一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这一篇章题是根据「学而时习之」,用「学而」这两个字来做这一章的章题。

我们开头看到的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而时习之」。

「学」,就是觉得意思,事先不知,学了就觉悟了。

一见一闻,听别人一讲,就觉悟了。

不学能觉悟吗?不学就不觉了。

所以,这个「学」就是要觉悟的。

「而」,这个字是连上下,是介系词。

就是上面这一个字接下面的,当中的一个介系词。

这个「习」,如鸟数飞,母鸟教小鸟,不是仅仅一次,必须多次练习。

时时刻刻练习,才能学得会。

所以「学」,又当作效法讲。

效法,才能觉悟。

「不亦说乎?」。

「说」,就是喜悦的意思。

这章经文有三段,所以有「亦」这个字。

学了之后一遍一遍地温习,自然有新意思。

喜悦在心里,不在表面。

第二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同门曰朋。

研究成功后,同门从远方来跟你研究,道行得出去,不仅一个人得好处,大家都得好处,故乐,同乐也。

有人说:「友」来而不乐吗?「学生」不教吗?有志一同的「友」想来学也行,好人、坏人想学都行。

如互乡童子(是很坏的人,怪脾气)要跟孔老夫子学,孔老夫子有教无类,也教他们。

孔子教完这些不好的人,像互乡童子这些人,教完之后,那回去做不做是他的事情,他只要愿意来学,他统统都教。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孟子也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

」能够得到一个得意的学生,是人生快乐的事情。

【论语导读】论语尧曰第二十篇各章内容简介及其之间的联系

【论语导读】论语尧曰第二十篇各章内容简介及其之间的联系

【论语导读】论语尧曰第二十篇各章内容简介及其之间的联系本篇是论语的结束篇,正如所有经典文章一样,本篇要对整部论语思想进行一个总结,相应只有三章,是二十篇中最少章节的一篇,但是内容却是高度浓缩的精华。

这最后三章分别讲治国之道、为政之道、君子之道。

一章一道。

第一章针对居上位的上层执政者如国君所言,第二章针对官僚阶层所有为政者而言,第三章针对所有想为政的学人君子而言。

文章结构非常清楚,非常经典。

这是整部论语章节最少,最无可挑剔的一篇。

第一章讲治国之道。

讲尧舜、商汤、周武王如何履行天子之命,怎么选人用人,怎么担当天下责任的。

治国的大政方针,如何让四方之政畅行,让天下百姓归心。

所重:民、食、丧、祭。

所要:宽、信、敏、公。

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

帝臣不蔽,简在帝心。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所重: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第二章讲为政之道。

孔子总结要尊五美,屏四恶。

尊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屏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二十篇与管理
前言
蓝草咨询的目标:为用户提升工作业绩优异而努力,为用户明天事业腾飞以蓄能!蓝草咨询的老师:都有多年实战经验,拒绝传统的说教,以案例分析,讲故事为核心,化繁为简,互动体验场景,把学员当成真诚的朋友!
蓝草咨询的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的个性化培训为出发点,通过学习达成不仅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同时为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做准备。

课程设计不仅注意突出落地性、实战性、技能型,而且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在实践中运用。

蓝草咨询的愿景:卓越的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同时是学员快乐的旅程,为快乐而培训为培训更快乐!目前开班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香格里拉、荔波,行万里路,破万卷书!
蓝草咨询的增值服务:可以提供开具培训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让用户合理利用国家鼓励培训各种优惠的政策。

报名学习蓝草咨询的培训等学员可以申请免费成为“蓝草club”会员,会员可以免费参加(某些活动只收取成本费用)蓝草club定期不定期举办活动,如联谊会、读书会、品鉴会等。

报名学习蓝草咨询培训的学员可以自愿参加蓝草企业“蓝草朋友圈”,分享来自全国各地、多行业多领域的多方面资源,感受朋友们的成功快乐。

培训成绩合格的学员获颁培训结业证书,某些课程可以获得国内知名大学颁发的证书和国际培训证书(学员仅仅承担成本费用)。

成为“蓝草club”会员的学员,报名参加另外蓝草举办的培训课程的,可以享受该培训课程多种优惠。

课程背景
“半部《论语》治天下”。

作为儒家四书之首的《论语》,是一部人生哲学,也是一部中国式的“管理学经典”。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行的书,《论语》更是一部讲述“君子之道”的儒家经典著。

古代的“君子”,是指有自己的领地和百姓的那些王侯和君主,他们是名符其实的统治阶层。

由此可见,这部讲述“君子之道”的《论语》,说它是一部古代“管理学”巨著,也毫不为过!
也正因此,古人才有“熟读半部《论语》,可以治理天下”的感叹!
今天,将《论语》的思想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精神来管理现代企业,是不是可行呢?
《论语》是一部治世的经典,其中更是有许多治国的智慧,用这样的一部“治世经典”来管理企业,是绰绰有余的!
另外,也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用古代的儒家思想来管理现代企业,会不会显得过时和落伍?
我们知道,《论语》记述圣人思想言行的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的思想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从时间上来看,《论语》这部著作,成书于两千多年前中国封建社会开端的春秋时代,然而,后世的历代统治者,从汉代到清代,都能够从论语中汲取治国智慧和人生智慧,这就说明了经典是能够“与时俱进”的。

另外,将《论语》的思想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这在上个世纪的日本许多知名企业中已经得以实践,并且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两千多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早已经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作为中国的企业,以及中国的企业家,如果不能借助《论语》等儒家文化为己所用,实在是一种遗憾!
《论语》是人生智慧,更是一部为中国人、中国企业量身定做的《管理学》专著!
让《论语》的思想回归中国人的管理实践之中,就是本课程的宗旨!
课程收益
1.帮助培训对象从全方位了解《论语》的治世思想
2.帮助培训对象将《论语》中的管理思想用于现今企业中
3.帮助培训对象将《论语》中的师道传承的思想用于企业文化传承和建设中
课程对象:本课程适合企业各级管理者:企业家、高管人群、中层管理者等
课程特色: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的形式,帮助受训对象用现代的方法解读经典
课程大纲
第一章孔子的师道——《论语》是古代的管理学
一、管理者的修炼
1.孔子的思想:仁
2.孔子的学问:《论语》
【小组讨论】许多企业在做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将企业领导者的言行整理成语录的形式编写出来,供企业的员工学习,这种方法有何利弊?
二、管理者如何传道
1.教徒三千
2.《四书》的传承
【小组讨论】师带徒的方式,在中国古代经久不衰,无论是在政府管理中,还是在学术传承,以及各种技术领域。

在现代企业中,师带徒的方式,对于领导者培养自己的下属有何借鉴?
第二章《论语管理学》的四大精髓之一:学问之道的根本——做人的学问
一、尊师重道
1.尊师:站在巨人的肩上前行
2.重道:掌握规律,事半功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