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希腊科学的产生因素探究科学精神真谛

合集下载

古希腊的思辨传统与科学精神

古希腊的思辨传统与科学精神

闲暇和诧异
西方的自然科学是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的,西方的科学精神也由古希腊的哲学思辨传统直接塑造。亚里士多德曾经归纳过进行哲学思辨的两个条件:一是闲暇的时间,二是诧异的眼睛。在这里,“闲暇”是前提。如果一个人终日为生计奔波,吃了这顿饭,还不知道下一顿饭在哪里,他是没有心情来研究哲学的。当时,古希腊拥有比其他任何民族都要发达的奴隶制,贵族因此享有充分的闲暇。而绝大部分的古希腊哲学家都是贵族出身,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劳,因此才能专门从事纯粹思辨的活动。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所说的:“无论人们对于容许奴隶制存在的社会制度怀有怎样的想法,但正是从上面那种意义的君子那里,我们才有了纯粹的学问。”
正是这种为思辨而思辨,为求知而求知的精神,演绎出了西方“智”的传统。当然,古希腊时期也曾经出现过以智慧谋求功利的现象,但却没有成为正统。比如,在古希腊中期,西方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带有明显功利化倾向的思潮——智者运动。这里的智者,专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他们虽然是有智慧的人,但却不是爱智慧的人,因为他们传授智慧的目的是要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胜的人才,同时向学习者收取学费。对他们来说,智慧仅仅是用来满足功利目的的手段。这一点,遭到了后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强烈批评。柏拉图就把此类智者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种对本原问题的猜测非常荒唐,甚至非常可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以泰勒斯为代表的那一批古代哲学家是幼稚的。因为真正推动科学进步的并不是对“世界本原”这个问题的具体回答,而是对这个问题的持续追问。事实上,对于无限的世界而言,任何具体的回答都不可能具有普遍的意义。因为人凭肉眼,很难对世界得出超越经验的结论。即使得出结论,也很可能是一种推测或者思维跳跃,很容易被推翻或证伪。因为我们仅仅能够看到世界的一部分,而无法看到整个世界。而“世界的本原”这个问题,恰恰是对整个世界发问的。在这里,经验是无效的,唯有靠人的思辨。正因为此,后来的西方哲人和科学家都在孜孜以求地探究着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从而推动着科学在不断证伪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昌明。同时,追求真理而不占有真理,也成为了塑造西方文化传统的科学精神。

古希腊的思辩传统与科学精神

古希腊的思辩传统与科学精神

古希腊的思辨传统与科学精神对现实生活最有功利价值的科学,在它的发端处却不是出自功利的欲求。

在西方文化的视野中,科学首先是作为一种探求世界本原、安顿人类心灵的文化而存在,其次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第一生产力”。

也许,对科学抱有的功利性期待越多,距离真正的科学也就越远。

今天,我们回顾古希腊思辨传统与西方科学精神的关系,正是要重新审视科学得以发展的文化土壤,从只把科学视作工具而一味应用的局限中走出来,向人类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永不枯竭的思维源泉致敬—— 闲暇和诧异 西方的自然科学是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的,西方的科学精神也由古希腊的哲学思辨传统直接塑造。

亚里士多德曾经归纳过进行哲学思辨的两个条件:一是闲暇的时间,二是诧异的眼睛。

在这里,“闲暇”是前提。

如果一个人终日为生计奔波,吃了这顿饭,还不知道下一顿饭在哪里,他是没有心情来研究哲学的。

当时,古希腊拥有比其他任何民族都要发达的奴隶制,贵族因此享有充分的闲暇。

而绝大部分的古希腊哲学家都是贵族出身,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劳,因此才能专门从事纯粹思辨的活动。

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所说的:“无论人们对于容许奴隶制存在的社会制度怀有怎样的想法,但正是从上面那种意义的君子那里,我们才有了纯粹的学问。

” 哲学是贵族的精神,哲学家也是精神上的贵族。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求知是人的本性,哲学家研究哲学不是为了经世致用,而是因闲暇而沉思,因沉思而诧异,因诧异而求知,因求知而满足:“不论现在还是过去,人们只是由于诧异才开始研究哲学,他们起初对眼前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然后一点点地推进,提出较大的问题。

” 能够利用闲暇从事哲学思辨,是古希腊人的特殊之处。

古希腊贵族崇尚的高尚活动是战争、游猎和思辨。

最后一项风尚造就了一批职业哲学家。

从词源学上看,西文的“学校”(School),就是由希腊文“闲暇”派生出来的。

学校是柏拉图之后哲学家们活动的主要场所,他们在此研究和传授知识。

由于哲学在古希腊是一门独立而崇高的职业,所以,这里的哲学家不像印度哲学家那样属于僧侣阶层,也不像中国哲学家那样属于官宦阶层,而是属于自由的贵族阶层。

为科学而科学——古希腊

为科学而科学——古希腊

为科学而科学——古希腊一.摘要:在人类历史上,希腊人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这正是科学精神最基本的因素。

古希腊科学在思想和方法方面已经接近近代科学的特征,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不在于给后人留下伟大的物质文明,而在于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这才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技术的最高峰,就要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

古希腊科学偏重理论思维,讲究思维方式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古希腊在科学技术上的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1.天文学早期希腊科学最伟大的成就在于天文学。

在公元4世纪末以前,天文学是唯一运用了数学方法,并通过这种数学方法取得了很大成功的科学。

促使古希腊人研究天文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调整历法的需要。

在公元前432年时,雅典的默冬已经相当准确地计算出19年周期中需要加进的闰月数,尽管他的同胞们并没有使用他的计算结果来改进他们的民用历法。

而且大概就在同时,希腊人也肯定认识到了天文学上另一个重要事实,就是如果以二分二至来确定,四季的长度是不等的。

公元前2世纪的天文学纸草纸书《欧多克斯书》把四季长度的明确估算归功于与默冬同时代的欧克泰蒙。

另外,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天体和整个宇宙都是球形的,均匀地按圆周运动的设想一直主宰着天文学,甚至还主宰了哥白尼的思想,这些早先的大胆设想给天文学的数学和几何模型提供了一个基础。

毕达哥拉斯学派从他们所喜爱的数字和几何图形出发,认为天体有10个,且都是球形的,绕中心“火”转动,整个宇宙是和谐的,天体运动服从数学法则。

而柏拉图创办的学校里的学生欧多克拉斯依据对天体的观察,建立了一个同心球几何模型,第一次把几何同天文学结合起来。

他的宇宙模型是以地球为中心的,日月和五大行星和及恒星分别附在一些透明的同心球壳层围绕地球匀速旋转,行星的运动由四个大小不等的同心球的复合运动所致,而整个宇宙中的同心球共有27个,继承其工作的亚里士多德更把同心球的数量增加到55个,他更进一步指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且固定不动,其他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浅谈古希腊的科学精神及其启示

浅谈古希腊的科学精神及其启示

浅谈古希腊的科学精神及其启示谈及现代西方科学文明的起源,必然指向古希腊。

然而科学(science )是近代18世纪才创造出来的。

在古希腊时代,与其称为科学,不如叫自然哲学更合适。

因此我们现在讨论古希腊的科学精神不如说是哲学精神更恰当。

古希腊哲学的思维方式古希腊哲学家冷静地看待客观世界,世界是什么?世界上的物体怎样运动?泰勒斯说,万物源于水.赫拉克利特说,万物既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而是由火产生的.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成万物,“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赫拉克利特在观察世界时认为,一切皆流,万物皆变.他形象地用奔腾不息的河水来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不断地产生、消亡的道理.他说:“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认为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他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他通过观察世界得出力对于保持物体运动是必要的。

撇开具体结论的对错,我们的确可以看到,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他对客观世界是在作统一的描述。

我们解读古希腊学者,感兴趣于他们思考的内容,更感兴趣于他们思考的方式.如果我们把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考方式用一句话进行概括的话,那就是“天人相分”.也就是说:古希腊哲学关注自然,把自然当作研究对象,人和自然是相分的.我们中国哲学的特点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而古希腊哲学家思考这个世界,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而打量它的,好像将地球仪捧在手中观察世界一样,尽管人是不能超然物外,更不能离开这个世界而打量世界,但就思维方式而言,他们却正是这样做的.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真是这种“天人相分”哲学观的生动写照.古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精神理性主义精神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纯粹理性,这是指人超出自己的感官欲望和利害关系,不求功利、不计得失地探索各种抽象思辨的问题.这种思辨是形而上学的玄思,其动机可能是为了追求完美和绝对,可能是出于创造冲动,可能是为了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关于纯粹理性精神,最典型的是欧几里德的几何.他那严密的公理体系,从公理得到定理都经过严格的证明.古希腊学者的传统是:他们讨论问题,从来不关心有什么用处.当年欧几里德的一个学生提出“学习几何有什么用处?”的问题,欧几里德就说:“给他5分钱,让他滚!”就把他赶出大门.应当说,古希腊的精神是无功利的精神.其次是实践理性,这是指人以精明的合理的态度处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一切动机和目的之意在结果对人有利,也就是说人从事合理活动的精神.人们在讲到欧洲的许多国家的发展演变时,必然会涉及他们的宗教,而当我们讲到古希腊的精神时,却要联系到他们的神话.关于普罗米修斯的神话故事是这样的:主神宙斯拒绝向人类提供文明生活所必需的一样东西——火.普罗米修斯想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用一根又粗又长的茴香杆,在太阳车驶过天空时,他将茴香杆伸到太阳车的火焰里点燃,然后带着闪烁的火种回到地上,人间就升起了火焰.普罗米修斯因此受到宙斯的惩罚,他被吊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每天被恶鹰啄食他的肝脏,他为了人类忍受着痛苦的折磨,始终没有屈服.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不仅是火种,还有正义、勇气和舍生取义的伟大精神.可见,古希腊哲学的实践理性精神与他们的神话也是一脉相承的.。

希腊思维方式及科学精神起源

希腊思维方式及科学精神起源

希腊思维方式及科学精神起源在人类历史上,是希腊人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这正是科学精神最基本的因素。

许多古老的民族,或者只有神话或宗教式的自然观,或者缺乏对自然界的系统看法。

自然界常常被认为是混乱、神秘、变化无常的,人在自然面前只能听从命运的摆布。

而希腊人,首先把自然作为一个独立于人的东西加以整体地看待;其次,他们把自然界看成一个有内在规律的、其规律可以为人们把握的对象;再次,他们发展了复杂精致的数学工具,以把握自然界的规律。

在这三个方面,希腊人都开科学精神之先河像埃及和西亚地区一样,早期希腊人的自然观也是神话自然观。

自然物被赋予神话色彩,自然现象被神话为神的行为。

但同是神话,也预示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构。

希腊科学和哲学是从希腊神话中脱胎而来的,它为后来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所奠定的基本观念,同样可以在希腊神话中找到根据。

与中国神话相比较可以发现,希腊神话有两个突出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奥林波斯山上的诸神与人类相似但不是人,他们像人一样地有个性、有情欲、�壅�斗,但同人有严格的界限――所有的人都有死,而神却不死。

在中国神话中,人神之别非常模糊,许多人中之杰像神农、伏羲、后羿本身即是神。

所以,尽管神话都反映了人类拟人的世界观,但希腊神话表现的是人神同构,而中国神话表现的是人神同一。

同构与同一有着根本的差别,中西哲学传统之差别即已在此表露出来。

同构意味着,首先这是两个东西,其次才是两个东西相似;区别是根本的,同构才是希腊时代独有的。

人神之别,反映了对象性思维的原始形式;而人神同构,则导致了希腊的有机自然观念。

作为拟人的世界观,在希腊哲学中,事物是由于分有了宇宙机体的灵魂和心灵才变得能动和理智,也就是说,由于分有了某种结构,才变得类似希腊神话的第二个突出特征是它完备的诸神体系:任何一个神都有其来龙去脉,在神谱中的地位非常明白清楚。

与此相对照,在中国神话中,诸神几乎没有谱系,神的角色在不同的记载中往往不同,甚至在同一记载中,同一神扮演不同的角色,互相矛盾。

希腊奇迹与科学精神的起源

希腊奇迹与科学精神的起源

希腊奇迹与科学精神的起源希腊奇迹与科学精神的起源2016-05-21吴国盛赛先生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人不仅创造了光辉夺目的文化成就,而且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精神,这种精神恰恰是真正的现代精神。

这才是奇迹所在。

可以说,希腊为现代文明奠定了基础,希腊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

拉斐尔的壁画《雅典学院》,现存梵蒂冈博物馆。

画面中央神采奕奕走来的是柏拉图(左)和亚里士多德(右),一个左手夹着《蒂迈欧篇》右手指向上方,一个左手持《尼可马可伦理学》右手掌朝下,代表着他们的哲学一个注重理念世界,一个注重现实世界。

以他们为中心,展开了激动人心的辩论场面。

这两个中心人物的两侧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左边转身向左扳手指的是苏格拉底,画面中央斜躺在台阶上的半裸着衣服的老人是犬儒学派的哲学家第奥根尼。

台阶下的人物分为左右两组。

左边一组中,倚靠在石桌上陷入深思者是赫拉克利特,蹲着在一本大书上专心写字者是毕达哥拉斯,头缠头巾伸头看毕达哥拉斯写字的是阿拉伯学者阿维罗意,阿维罗意左边头戴桂冠就着柱基看书的是伊壁鸠鲁。

右边一组的主要人物是欧几里得(一说阿基米德),他正弯腰和四个青年演算几何题。

右边身穿黄袍手持天体模型者是托勒密。

吴国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古代希腊并不只是今天我们从地图上所看到的巴尔干半岛南端的希腊半岛这块地方。

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希腊人就向海外移民,在东方和西方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城邦。

向东越过爱琴海,在今天属于土耳其的西部沿海地带建立了爱奥尼亚(注意不要与希腊半岛西部的爱奥尼亚群岛相混淆)的希腊殖民城邦;向西越过爱奥尼亚海,在现在的意大利南部即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岛建立了“大希腊”殖民地。

总的来讲,创造了科学奇迹的古代希腊人生活在包括希腊半岛本土、爱琴海东岸的爱奥尼亚地区、南部的克里特岛以及南意大利地区在内的这块地方。

古奥林匹亚体育场,从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4年,每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里持续了1170年。

为什么科学起源于古希腊?

为什么科学起源于古希腊?

为什么科学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哲学史上著名的“轴心时代”。

在此期间,中国、希腊、印度、两河流域各自涌现出一批原创性的思想家,他们在世界起源、自然现象、人性本质等等大问题上,不满足于世代相传的神话和信念,坚持通过理性思辨找出自己的答案。

以《左传》中一件事为例。

鲁昭公时,一颗彗星划过夜空,紧接着心宿在黄昏时分出现。

申须、梓慎、裨灶等大臣由此断定郑国会发生火灾,要求子产赶紧祭神消灾。

子产却认为星象与人世并无直接关联,于是先后两次拒绝祭祀,并说出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子产是对的,占星家预言中的大火终究没有到来。

这场春秋时期关于占星术真伪的争论,已然反映出思辨理性与天人感应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的冲突。

其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等学派,纷纷用理性思维取代了旧有的神话思维,从而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底色,并使得这一民族成了世界上宗教情节最为淡泊的民族。

那么,理性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人,是否也曾对宏观世界提出过科学的解释呢?李约瑟博士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他作为中国科技史专家,对这个问题抱有极大的关切。

陈嘉映却反问道:“为什么唯有古希腊发展出了科学?”在陈嘉映看来,我们只有针对比较特殊的事情才能询问“为什么”,在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这点上,中国和地球上成百上千民族都差不多,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真正值得探究的地方在于,为什么科学偏偏在古希腊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呢?这对今天的世界,又有什么样的启示呢?科学起源于古希腊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一是多元思想的融汇。

希腊位于地中海的中心,天然良港众多,城邦星罗棋布。

作为一个热衷于海上贸易和探险的民族,古希腊人较能接受新鲜事物,更容易质疑古老的传统。

在与周边发达的埃及文明、小亚细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交往碰撞中,不同文明的文化、风俗、信仰,乃至古巴比伦天文学、数学,埃及的医学等等陆续传入希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古希腊人的心灵。

(整理)古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

(整理)古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

第1讲 古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公元前两千年前后,希腊人侵占了地中海东部,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并不断向海外扩张,在东方和西方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城邦。

古希腊人向东越过爱琴海,在今天的土耳其西部沿海地区建立了爱奥尼亚的希腊殖民地城邦,向西越过爱奥尼亚海,在现在的意大利南部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岛建立了殖民地。

因此,这里所讲的古代希腊包括了希腊半岛本士、爱琴海东岸的爱奥尼亚地区、南部的克里特岛以及南意大利地区。

1.古希腊科学的意义1.1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希腊哲学在公元前6世纪就开始出现。

早期的哲学家对他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本质进行一种严肃的、批判性的探求——这种探求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现在。

他们询问关于它的成份、它的组成和它的运作的问题;他们质询它是由一种还是多种事物组成的;他们探究它的形状和位置并猜测它的起源;他们追求理解事物产生和转化的变化过程;他们沉思地震、日食、月食等异常自然现象,并寻求不仅适用于一次具体的地震或食、而且适用于所有地震或食的普遍性解释;他们开始仔细思考推论和证明的规则。

哲学家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有序的、可预言的世界,事物按其本性在其中动作。

用来指称这个有序世界的希腊词是kosmos(宇宙),从中引申出我们现在所用的“宇宙论”(cosmology)。

由于他们关注于自然,这些引入新的思维方式的哲学家就被亚里士多德称为自然哲学家。

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里出现了大批才智卓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是以后许多学科的鼻祖。

我们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名单,如自然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芝诺、德谟克利特,人文哲学家苏格拉底,体系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天文学家默冬、欧多克斯、托勒密,数学家欧几里得、阿波罗尼奥斯、丢番图,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盖伦,地理学家希西塔斯、埃拉托色尼,生物学家特奥弗拉斯特等等。

这些天才人物许多不仅在一个领域做出他们的开创性工作,而且在许多个领域内均有杰出的成就。

从古希腊科学的产生因素探究科学精神真谛

从古希腊科学的产生因素探究科学精神真谛

从古希腊科学的产生因素探究科学精神真谛从古希腊科学的产生因素探究科学精神真谛想必大部分人都听说过或者欣赏过拉斐尔绘制的壁画《雅典学院》,它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材,以古代包括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在内的七种自由艺术为基础,弘扬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画面上,古希腊以来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汇聚一堂,有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等。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一起自由讨论,情绪热烈。

古希腊、古罗马土壤中孕育出的人类理性精神以及古希腊学者身上折射出的人类科学精神在这幅巨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从画的氛围中,我们能领悟出古希腊学者们创造出的众多的人类科技遗产的原因。

无论是从泰勒斯探讨世界的构成到留基伯古代原子论的创立;从毕达哥拉斯定理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结构图、“方形”数和“长方形”数;还是从柏拉图的元素集合形状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科学研究法;等等等等···这些最初的科学成就,无一不令后人惊异,我们很难想象,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古希腊,竟然开始抛弃造物者的神话,创造出令人咋舌的科技奇迹!古希腊科学的辉煌,那是智慧的岁月、自由的年代,是光明的源泉,是现代文明的基础、科学精神的摇篮,那是——希腊奇迹。

于是乎,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探讨科学在古希腊产生的原因,探讨希腊科学所代表的深刻内涵。

人类的科学起源于古希腊,同时古希腊科学的产生又归功于古希腊人的创造,从伟大的古希腊学者身上,我们能感受到其体现出的强大的科学品质,而这些高尚的品质正恰当的诠释了科学精神的内涵。

“一切中最伟大的净化便是无所为而为的科学,惟有献身于这种事业的人,亦即真正的科学家,才真能使自己摆脱‘生之巨轮’。

”古希腊人有一种乐观、活泼的本性,需要强烈的、生动的快感。

这种气质使他们吧人生看作行乐,他们轻松的对待科学,在反复追问中企图获得精神上的乐趣。

他们没有背上科学学术的沉重包袱,以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科学求真精神融入科学的陈酿,然而,正是他们的这种态度发现看真理,构建了科学与哲学,也只有当人们以一种无所作为而为的态度对待外物,才可能发现真理,把握外物的本质。

[经验]古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

[经验]古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

第1讲 古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公元前两千年前后,希腊人侵占了地中海东部,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并不断向海外扩张,在东方和西方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城邦。

古希腊人向东越过爱琴海,在今天的土耳其西部沿海地区建立了爱奥尼亚的希腊殖民地城邦,向西越过爱奥尼亚海,在现在的意大利南部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岛建立了殖民地。

因此,这里所讲的古代希腊包括了希腊半岛本士、爱琴海东岸的爱奥尼亚地区、南部的克里特岛以及南意大利地区。

1.古希腊科学的意义1.1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希腊哲学在公元前6世纪就开始出现。

早期的哲学家对他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本质进行一种严肃的、批判性的探求——这种探求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现在。

他们询问关于它的成份、它的组成和它的运作的问题;他们质询它是由一种还是多种事物组成的;他们探究它的形状和位置并猜测它的起源;他们追求理解事物产生和转化的变化过程;他们沉思地震、日食、月食等异常自然现象,并寻求不仅适用于一次具体的地震或食、而且适用于所有地震或食的普遍性解释;他们开始仔细思考推论和证明的规则。

哲学家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有序的、可预言的世界,事物按其本性在其中动作。

用来指称这个有序世界的希腊词是kosmos(宇宙),从中引申出我们现在所用的“宇宙论”(cosmology)。

由于他们关注于自然,这些引入新的思维方式的哲学家就被亚里士多德称为自然哲学家。

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里出现了大批才智卓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是以后许多学科的鼻祖。

我们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名单,如自然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芝诺、德谟克利特,人文哲学家苏格拉底,体系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天文学家默冬、欧多克斯、托勒密,数学家欧几里得、阿波罗尼奥斯、丢番图,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盖伦,地理学家希西塔斯、埃拉托色尼,生物学家特奥弗拉斯特等等。

这些天才人物许多不仅在一个领域做出他们的开创性工作,而且在许多个领域内均有杰出的成就。

推崇科学精神

推崇科学精神

推崇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价值观和态度,它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推崇科学精神是我们应该共同遵循和坚守的原则。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科学精神的内涵以及推崇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历史背景科学精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那是人类开始尝试用理性思维去解释自然现象的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达尔文的进化论,每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都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科学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直在指导着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二、科学精神的内涵推崇科学精神意味着我们应该尊重科学的权威性和客观性,追求真理并用事实论证观点。

科学精神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求知欲和好奇心科学精神要求我们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去发现未知、探索真理。

我们应该敢于提出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并通过科学方法寻找答案。

2. 怀疑和质疑精神推崇科学精神意味着我们不盲从、不轻信一切,而是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

我们要保持怀疑和质疑的态度,不断追问为什么,并通过实验证据验证真假。

3. 客观和公正科学精神要求我们抛开个人主观偏见,客观看待事物。

我们应该尊重科学事实和科学方法,遵循科学规律,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估和判断。

4. 合作和尊重科学精神强调合作和尊重,尊重每个科学家的贡献和观点,鼓励科学界的交流与合作。

合作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进展,而尊重他人的观点可以避免狭隘和偏执。

三、推崇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推崇科学精神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个人层面推崇科学精神可以培养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科学精神能够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世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并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

2. 社会层面推崇科学精神可以推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学精神可用于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生活质量,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同时,也能够培养社会公民的科学素养,提高科学素养普及的水平。

浅谈古希腊科学精神及启示

浅谈古希腊科学精神及启示

浅谈古希腊科学精神及启示浅谈古希腊科学精神及启示古希腊时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黎明时期,古希腊文明作为四大文明之一留给了世界难以计量的精神财富,直到今日仍有许多人对古希腊文明进行研究探索。

她是整个西方文明的鼻祖,留给欧洲乃至全人类以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且对人类历史和近代科学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里出现了大批才智卓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是以后许多学科的鼻祖。

如自然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芝诺,人文哲学家苏格拉底,体系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天文学家默冬、欧多克斯、托勒密,数学家欧几里得、阿波罗尼奥斯、丢番图,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盖伦等等。

古希腊哲学家冷静地看待客观世界,世界是什么?世界上的物体怎样运动?泰勒斯说,万物源于水,是水的变形,但又复归于水,水包围着大地,大地在水上漂浮,不断从水中吸收养分.赫拉克利特说,万物既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而是由火产生的.火浓缩而变为气,气浓缩而变为水,水浓缩而变为土,土融解产生水,水蒸发产生气,气又返回到火.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具有各种形状的、大小不等的“原子”构成万物,“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即水火土气,冷热干湿。

而古希腊的科学精神主要分为下面三点:探索的精神,理性的精神,继承并创新的精神。

探索的精神主要就是解放自己的思想,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这种精神的产生与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派的兴起和民族城邦的建立相伴而起,政治上的开明使人们的思想、学术范围更为自由,求知作为人的天性也在这里得以充分的显露出来。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爱思考的古希腊人,他们时刻都在不断探索着自然界的真相和奥秘:欧几里得几何,托勒密的天文学,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理性的精神。

古希腊人的理性精神是他们较为显著的特征,他们注重开发科学的源泉,在逻辑——理论上能够做到十分完善,从而,更多的时候,使他们的理性精神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古希腊自然哲学与科学精神

古希腊自然哲学与科学精神

古希腊自然哲学与科学精神一般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在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使科学成为可能。

那么,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辨理性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追溯那些特征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古代科学史专家劳埃德教授认为,古希腊自然哲学之所以与众不同的两个重要特点是:“自然的发现”与“理性的批判和辩论活动”。

[1]劳埃德所指的“自然的发现”意思是“懂得区分‘自然’与‘超自然’”,认识到自然现象是有规则的、受一定的因果关系的支配的,即“把神撇开了”[2]。

然而,虽然劳埃德辩称“尽管神学思想在他们的宇宙论中经常出现,但超自然力在他们的解释中并不起作用。

”,他的解释仍显得模糊不清——究竟什么是“超自然”?这是一个现代的词汇,在许多古希腊哲学家那里,宇宙即是神,他们从没有在自然力与神力之间明确区分。

所谓“理性的批判和辩论活动”,确实是重要的,然而,这种活动在古代中国和古代印度同样十分活跃,然而为何科学唯独在古希腊被孕育?劳埃德并没有清晰地点明古希腊哲学作为科学起源的独特之处。

柯林武德认为,希腊哲学家所确立的两个观点是任何“自然科学”必不可少的前提——第一是“存在‘自然的’事物”;第二是“‘自然的’事物组成一个单一的‘自然界’”。

[3]在这里,“自然”一词指的是它在古希腊的本义。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指的是“自身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的本质”,自然是“运动和变化的根源”[4]。

与劳埃德将“自然的”与“神的”相对应不同,柯林武德将“自然的”与“人工的”相对。

而第二条观念指是,希腊哲学家相信万事万物的变化都遵循着同样的秩序,我们可能做出一些适用于整个自然界的断言。

然而,中国古代的老子、庄子,也已指出了自然与人工的区别,更是对自然界的整体性坚信不疑,但为什么科学没有在他们那里诞生?柯林武德点出了古希腊理性精神的特色,但仍不十分明确。

大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演讲中也指出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相信世界是可知的、可最终被理解的;二是使用将主体置于观察者的孤立地位而将世界“客体化”的视角。

古希腊悲剧精神——科学、艺术和民主的源头

古希腊悲剧精神——科学、艺术和民主的源头

古希腊悲剧精神——科学、艺术和民主的源头作者:林炎平古希腊悲剧的精髓不在于表述命运不可抗拒,而在于表现在不同命运的两难境地中进行选择的勇气、理性和道义。

没有悲剧精神,便不会产生科学和民主的理念和实践。

什么是悲剧精神?怀特海对希腊悲剧的理解很有意义:“今天所存在的科学思想的始祖是古雅典的伟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等人。

他们认为命运是冷酷无情的,驱使着悲剧事件不可逃避地发生。

希腊悲剧中的命运成了现代思想中的自然秩序。

”“悲剧的本质不是不幸,而是事物无情活动的严肃性。

但这种命运的必然性,只有通过人生真实的不幸遭遇才能说明。

因为只有通过这些剧情才能说明逃避是无用的。

这种无情的必然性充满了科学的思想。

物理的定律就等于人生命运的律令。

”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前496年/前497年-前405年/前406年)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前480年-前406年)应该说,这些是相当有见地的思辨。

艺术和科学,终于在古希腊的悲剧找到了她们的共同的源头。

这是一个接近正确的结论,但是其论证却不正确。

首先,雅典时期的古希腊悲剧甚至还不是悲剧的源头。

更重要的是,古希腊悲剧远远不在于命运的不可抗拒的轨迹和人对命运的无可奈何。

简而言之,“认命”绝不是希腊悲剧的精髓,更不是古希腊悲剧要弘扬的。

那么希腊悲剧精神到底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两难和选择”,或者说是“把理性和道义置于两难境地,并且,直面两难,勇敢选择,坦然承担。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在历史上哲人们是如何给悲剧下定义的。

亚里士多德曾经给悲剧这样下定义:“惋惜和敬畏,从而得到精神的清洗和提纯。

(Pity and awe, and a sense of emotion purged and purifiedthereby.)”也许我们今天来看,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似乎不得要领。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亚里士多德生活在那个时代,悲剧正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对他来说,我们今天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大加赞叹和赞赏的,对他来说却是习以为常的。

为什么科学的“种子”诞生于古希腊

为什么科学的“种子”诞生于古希腊

为什么科学的“种子”诞生于古希腊?摘要:科学的“种子”是数,古希腊优越的地理条件,加深了与周围的交流,而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理论的不断深入理解,使得研究的方法不再只是单纯的运用经验,归纳,和是运用抽象的逻辑和经验的结合,因而产生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后来的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数被称为是科学的“种子”,近代科学的特征之一也是数学。

古希腊地处于地中海东部,连接着欧、亚、非三大洲。

它不限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巴尔干半岛南端的希腊半岛,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爱奥尼亚群岛,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

科学的“种子”就在这里诞生。

古希腊没有大河流域,没有开阔平原,但这里却有广阔的海洋空间,加上宜人的地中海气候,以及尖锐的人地矛盾,使得古希腊人有充分的理由运用其海洋优势,地理优势进行海外的贸易,因此也给古希腊内部社会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古希腊人不断地思考,在精神方面上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就已经产生,与之前的神话相比,“更正确地说,是出现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模式”①。

早期的哲学派别米利都派提出了新的问题:“事物的起源是什么?或者是,能以各种形式产生出我们感知到的多样物质的简单的基本实在是什么?”②从这里开始,哲学家们就不再用神来解释事物起源和本质。

毕达哥拉斯——“数是事物的本原”毕达哥拉斯生活在2500年前的古希腊,是一位数学家、哲学家,最早悟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

他认为数是事物的本源,事物是“摹仿”数而存在的,也就是我们研究万事万物都要研究其与数学的关系。

其领导的学派认为数的开端是“1”,“1”形成点,“2”是两个小点,两点连成一条线,同理,“3”则形成面,“4”则形成体,体就能形成万物。

根据这个还推论到一切抽象的东西,“1”是数的第一原则,万物之母,也是智慧;“2”是对立和否定的原则;“3”是万物的形体和形式;“4”是正义,是宇宙创造者的象征;“5”是奇数和偶数;雄性和雌性的结合,也是婚姻;“6”是神的生命,是灵魂;“7”是机会;“8”是和谐,也是爱情和友谊;“9”是理性和强大;“10”包含了一切数目,是完美和美好。

文献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科学思想成份探究

文献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科学思想成份探究

文献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科学思想成份探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第4期作者:肖显静在古希腊之前,人们普遍持有神学自然观和万物有灵论,认为“自然是一个茫茫有生命的、自我运动的、有感觉和有意识的有机体,其中人类和其他生物被置于渗透一切的灵魂实体的中心。

”([1])如此,自然现象被神话和人格化了,神统治着世界,灵魂成为事物运动的原因,事物的存在、运动和变化通过人们的神话以及拟人化的方式得到解释。

到了公元前6世纪,在神话自然观和万物有灵观盛行的同时,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模式——古希腊哲学诞生了。

在古希腊,科学处于萌芽状态,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没有区分开来,哲学家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以思辨和直观的方式进行的,他们开始探寻世界的成分、组成、形式结构和它的运行,深入思考、推论和证明自然的法则,形成对自然的独特看法。

这些看法中蕴涵着深刻的科学思想成份,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倡导、反思和扬弃,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先导。

考察古希腊(不包括希腊化时期)自然哲学的内涵,可以说,比较清楚地印证了这一点。

1、米利都学派:试图用自然因素来解释自然现象(自然的发现)古希腊第一个哲学流派——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Thales)提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命题——“万物的本原是水”。

泰勒斯为什么会提出上述命题呢?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解释的:“他之所以做出这一论断,可能是因为看到了万物都靠水分来滋润……由于这一点,再加上万物的种子本性都是潮湿的,所以水就成了潮湿东西的自然本原。

”([2],p.27)如果真是这样,泰勒斯是根据对自然的观察,用自然的因素来解释自然的。

不过,必须明确的是,他所说的水不是我们现代自然科学所理解的水,也不是指万物的基本物质成分是水,而是指万物的开端、开始和起源是水,水是生命的本原,渗透在宇宙的万事万物中,使宇宙成为一个有机体。

根据他的这一命题,宇宙作为生长、生成、生活的生命整体的本质就揭示出来了。

这种含义可从下面他的一段话中反映出来:“宇宙的心灵便是神,万物是活的,而且充满了精灵;正是通过基础性的水,宇宙的运动贯注着神圣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古希腊科学的产生因素探究科学精神真谛
想必大部分人都听说过或者欣赏过拉斐尔绘制的壁画《雅典学院》,它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材,以古代包括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在内的七种自由艺术为基础,弘扬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画面上,古希腊以来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汇聚一堂,有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等。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一起自由讨论,情绪热烈。

古希腊、古罗马土壤中孕育出的人类理性精神以及古希腊学者身上折射出的人类科学精神在这幅巨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从画的氛围中,我们能领悟出古希腊学者们创造出的众多的人类科技遗产的原因。

无论是从泰勒斯探讨世界的构成到留基伯古代原子论的创立;从毕达哥拉斯定理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结构图、“方形”数和“长方形”数;还是从柏拉图的元素集合形状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科学研究法;等等等等···这些最初的科学成就,无一不令后人惊异,我们很难想象,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古希腊,竟然开始抛弃造物者的神话,创造出令人咋舌的科技奇迹!
古希腊科学的辉煌,那是智慧的岁月、自由的年代,是光明的源泉,是现代文明的基础、科学精神的摇篮,那是——希腊奇迹。

于是乎,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探讨科学在古希腊产生的原因,探讨希腊科学所代表的深刻内涵。

人类的科学起源于古希腊,同时古希腊科学的产生又归功于古希腊人的创造,从伟大的古希腊学者身上,我们能感受到其体现出的强大的科学品质,而这些高尚的品质正恰当的诠释了科学精神的内涵。

“一切中最伟大的净化便是无所为而为的科学,惟有献身于这种事业的人,亦即真正的科学家,才真能使自己摆脱‘生之巨轮’。


古希腊人有一种乐观、活泼的本性,需要强烈的、生动的快感。

这种气质使他们吧人生看作行乐,他们轻松的对待科学,在反复追问中企图获得精神上的乐趣。

他们没有背上科学学术的沉重包袱,以一种无所为而为的科学求真精神融入科学的陈酿,然而,正是他们的这种态度发现看真理,构建了科学与哲学,也只有当人们以一种无所作为而为的态度对待外物,才可能发现真理,把握外物的本质。

“人类的幸福在于理解力的正确与丰富,而不在于肉体的快乐和财富。


思想的生活是古希腊学者们最看重的,知识本身就是回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思想史灵魂最崇高的部分,是真正幸福所必不可少的,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而且是美的。

古希腊人对知识的这种态度,这种不计利害的追求真理的精神,以真实的例子向我们反映出人类科学精神内涵:永远探索知识、永远追求真理,即使付出的全部。

“残酷的”无理数让希帕索斯永久消失在地中海;宗教的迫害让女数学家西帕迪亚为真理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们是人类文明史上为了科学而发生的殉难,然而,发展就伴随着牺牲,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们承担了从科学的产生到发展的艰巨过程,这种过程所体现出的无畏的崇高品质,永久代表了科学探求真理的真谛。

“如果没有一种本能的信仰,相信事物之中存在着一定秩序,尤其是相信自然界存在着一种秩序,那么,现代科学就不可能存在。


希腊人崇尚自由,为了获得自由,希腊学者们发现,只有理性才能获得并保证这种自由,自由的人就是理性的人。

因而他们培养出基于价值理性的科学精神,他们为科学进行理性的批判与争论,对自己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不断的反思,从而使古希腊科学实践为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提供了历史的案例,也为科学精神的内涵添上了浓厚的一划。

正是古希腊人展示出的这种对生活的热爱、自由的向往、对理性和智慧的崇尚、对真理的探求、对民主的执着等崇高品质,映照出科学内在的,真正意义的涵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