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操作规范
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操作规范
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操作规范【适应症】1经6~8周非手术疗法无效者;2有明确致病因素者;3晚期病例症状严重者。
【禁忌症】早期可试行局部封闭治疗,理疗等非手术治疗手段.【术前准备】1了解详尽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必要的检查(如电生理检查)对诊断和成功地治疗此病至关重要。
2必须排除颈髓疾病。
3术野局部皮肤准备.【操作方法及程序】1麻醉与体位:臂丛麻醉。
仰卧位,上肢外展,上臂置止血带。
2切口:沿大鱼际横纹作S形切口,经腕部达前臂远端。
3显露神经: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将皮肤筋膜向两侧翻开,掌长肌腱向尺侧牵开,即可见腕横韧带,注意保护腕横韧带远侧缘处大鱼际肌的正中神经返支。
皮下作广泛游离,远端至手掌,近端至前臂,务必将腕横韧带与前臂筋膜及掌腱膜完全分开。
首先沿腕横韧带的尺侧缘将其切断,为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应全部切除腕横韧带。
此时,可显露正中神经及屈指肌健。
4神经松解:游离正中神经,与屈肌腱滑膜的粘连应予松解,探查并支除正中神经深面、腕管基底部的所有神经致压因素。
如发现正中神经有压迹、神经变粗硬或梭形膨大、营养血管中断、周围有瘢痕时,在手术显微镜下切开外膜行神经外松解,还应行神经内松解,直至所有被粘连的神经束完全分开为止。
5缝合:松止血带,严密止血、冲洗,腕横韧带不需修复缝合,仅缝合筋膜,放置橡皮片引流,缝合皮肤。
【注意事项】1术中注意正中神经掌支和鱼际感觉支走向有变异,应注意保护。
2 术后不使用小夹板,多用一些敷料包扎手,术后指导患者轻微活动手指和跨手腕的手部运动,防止正中神经和周围组织粘连.【并发症】1 术后麻木以及手的部分感觉异常。
2 感染。
3 伤口裂开.。
腕管综合征临床路径
腕管综合征临床路径XXX手足外科腕管综合征临床路径一、手足外科腕管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适用于首次诊断为腕管综合征(ICD-10编码:M67.401),需要进行腕管切开、正中神经探查、松解术(ICD-9编码:727.403)的患者。
二)入院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手外科学分册》(第1版,XXX编著,XXX)、《手外科学》(第3版,XXX,XXX著)、《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1版,XXX,XXX译)的相关资料,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可以入院:1.病史:好发于40-60岁的女性。
手部麻木,以桡侧三指为主,抓车把、捏筷子无力。
有夜间麻醒史,甩手后缓解,严重者可放射至前臂。
2.诊断要点:1)屈腕试验(Phalen试验)、反屈腕试验阳性。
2)叩击试验(Tinel征):用手指轻扣腕掌部,如出现沿正中神经分布区异常感者为阳性。
3.查体:手部麻木,以桡侧三指为主,对掌活动差,拇短展肌萎缩。
晚期可有大鱼际肌明显萎缩,拇指对掌功能受限。
4.辅助检查:腕部正侧位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肘部浅表肿物彩超示正中神经卡压;肌电图检查,早期病例可用肌电图检查,以帮助确定诊断。
神经传导速度可减慢,拇短展肌收缩力减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手外科学分册》(第1版,XXX编著,XXX)、《手外科手术学》(XXX,XXX等著)、《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1版,XXX,XXX译)的相关资料,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制动、局封及物理治疗等。
2.手术治疗:a.腕管切开、正中神经探查松解、肿物切除术。
b.经内镜腕管松解减压术。
腕管切开正中神经探查松解、肿物切除术的适应症包括:1)手麻痛,夜间麻醒,影响工作生活者。
2)桡侧3个半手指痛觉减退或手指感觉完全丧失者。
3)鱼际肌有萎缩,拇对掌肌力减弱或不能者。
4)电生理提示正中神经腕部卡压者。
5)正规保守治疗1个月无效、患者坚决要求手术者。
腕管综合征案例修订
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案例护理案例介绍:基本情况:患者吴秀芬,女,62岁,诊断:1左侧腕管综合征。
入院日期:2016-06-21。
主诉:左手拇指、食中环指疼痛五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五个多月前在干活后出现在手拇指及食中环指胀痛,开始未重视,后疼痛逐渐加重,以夜间明显,曾多次予针灸、中药熏蒸等治疗,效果不佳。
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患者无头昏,头晕、头痛等不适,饮食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病史,14年前摔伤致右腕部骨折,无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居住及生活环境良好,无酗酒、吸烟、吸毒等不良嗜好。
否认有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月经史:18岁4-6/20-30天,既往月经周期规则,量正常,无痛经史。
生育史:2-0-0-2。
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T 36.3℃P78次/分R20次/分BP 150/96mmHg患者神志清,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
胸廓无畸形,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双肺呼吸音清。
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音正常,心率78次/分,律齐。
腹部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
脊柱四肢及神经查体无特殊。
专科检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桡侧半皮肤感觉迟钝,大鱼际肌萎缩,左拇指对指功能减退,肌力减弱,左腕部压痛,屈腕后左拇指及食中环指疼痛加重。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肌电图提示:左侧正中神经腕部受压之电生理表现。
情景一:入院时患者的护理:患者步行入院,由责任护士陪同进入病房,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入院评估,收集病史,抽血检验血型、血常规、PCG、血生化,做好入院宣教。
护理问题:1.焦虑、恐惧:与疼痛、担心疾病预后有关2.疼痛:与疾病有关3..知识缺乏:与缺乏腕管综合征相关知识有关护理措施:1.耐心倾听病人主诉,与病人一起分析产生恐惧的原因,尽可能消除引起恐惧的因素。
姚新苗教授针药并用治疗腕管综合征经验
中国乡村医药动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以及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
便秘可导致患者腹痛、腹胀、焦虑加重,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或食欲缺乏、营养不良等一系列问题,治疗不当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影响术后功能康复[4]。
临床上,相当一部分患者认为术后出现肠功能障碍,特别是便秘,比术后疼痛更加不舒服和受限制,严重影响术后舒适度,甚至康复进程。
因此,保持胃肠道通畅及术前有效预防术后便秘有助于患者恢复,提高满意度。
蓖麻油是临床应用时间较长的药物,主要用于孕妇分娩及治疗便秘,临床作用是由蓖麻油酸介导的。
蓖麻油酸是肠道脂肪酶从蓖麻油释放的羟基脂肪酸,其中大部分被肠内吸收。
蓖麻油酸会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排便[5]。
黄泽云等[6]报道,蓖麻油可以治疗便秘,且可以用于肠道清洁准备。
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大便性状和排便顺畅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表明口服蓖麻油可有效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发生,同时改善大便性状和排便顺畅度。
对于术前有严重便秘史的患者,可尝试优先使用蓖麻油。
综上所述,术前口服蓖麻油有助于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便秘发生率,缓解排便状况,且用药较安全。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量很小,且没有量化便秘的严重程度,可能混杂其他干扰因素。
此外,关于术后便秘发生率的降低是否与术后功能有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1]诸丽华,徐红梅,钱伟宏. 卯时大黄敷脐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后便秘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6,35(9):1081. [2]Sendir M,Büyüklylmaz F,As tl T,e t a l. Po s to p e ra tiv econstipation risk assessment in turkish orthopedic patients[J].Gastroenterol Nurs,2012,35(2):106.[3]钟渝,胡维. 聚乙二醇4000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便秘的防治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17(9):98.[4]Trads M,Pedersen PU. Constipation and defecation pattern the first30 days after hip fracture[J]. Int J Nurs Pract,2015,21(5):598.[5]Tunaru S,Althoff TF,Nüsing RM,et al. Castor oil induceslaxation and uterus contraction via ricinoleic acid activating prostaglandin EP3 receptors[J].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2,109(23):9179.[6]黄泽云,蓝芳,宁琼连,等. 三种肠道清洁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比较[J].微创医学,2017,12(5):71.(收稿:2020-05-25)(发稿编辑:陆 易)姚新苗教授针药并用治疗腕管综合征经验彭志强 姚新苗姚新苗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批浙江省国医名师,从医数十载,应用小针刀松解腕横韧带解除正中神经卡压,减轻或消除手指麻木疼痛,再配合益气温经、活血通痹为主的中药汤剂调理全身以达到标本兼治。
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摘要】目的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我院近年来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6例通过1年随访治愈率100%。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病因症状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也称腕正中神经挤压征,系指骨、肌肉、韧带、筋膜等形成管道或间隙受压使正中神经在腕管内缺血,而产生的以手指感觉异常为特殊的一种征候群。
本征群临床上并非少见,多发生于经掌用手抓握、揉搓劳动的中年妇女,以右侧多见,也可有双侧同时发病。
腕管是腕部的一个骨纤维管道,由掌侧的腕横韧带和背侧八块腕骨9条肌腱。
1条正中神经排列紧密构成,正中神经及屈指肌腱都通过此管道。
正中神经出腕管后发出分支,支配大鱼际肌,拇对掌肌,拇收肌和1.2蚓状肌还发出分支支配掌桡侧拇、食、中三指半掌面。
以及这些手指运侧指关节指尖背侧。
如此,腕管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狭窄时则可使正中神经受压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腕管综合征的发生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以女性多见,为男性4-6倍、30-60岁其中有些可能因腕关节病,关节炎或屈指肌腱腱鞘炎,腕横韧带肥厚桡骨下腱鞘囊肿,脂肪瘤等局部病变所致。
另一些则可由于更年期、妊娠、哺乳肢端肥大症或甲状腺机能障碍等内分泌改变,如糖尿病以及慢性劳损而致腕横韧带、腕骨等正中神经周围的纤维骨组织退变增生的结果。
减少腕管的容积引起正中神经受压。
上述这些改变可造成腕管相对狭窄而至正中神经受压。
临床资料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6例多为女性,占男性的6倍,平均年龄48岁,其中骨性关节炎8例,创伤性关节炎15例,腕横韧带肥厚12例,更年期10例,甲状腺机能障碍6例,慢性劳损5例。
1.2治疗方法1.2.1非手术治疗:本组对甲状腺机能障碍及糖尿病病例均采取保守治疗,给以外固位制动休息,口服神经营养药物,以及局部封闭治疗。
随访半年内缓解率25%、复发率90%以上。
1.2.2手术治疗手术方法:病人仰卧位,臀丛麻醉后,上止血带,于大鱼际尺侧5-6cm做平行于鱼际纹的切口,向近端做“S”形延伸过腕关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作者: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年第03期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腕管综合征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腕管内容积减少或压力增高,使正中神经在管内受压,以桡侧3~4个手指麻木、疼痛,夜间或清晨较明显,疼痛有时放射到肘,有时以拇指外展、对掌无力、动作不灵活为主要表现而形成的综合征。
3 诊断3.1 诊断要点3.1.1 病史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双侧可同时受累,优势手更易受累且程度较重。
3.1.2 症状体征本病特征性症状为拇指、食指、中指麻木、疼痛,开始为间歇性,渐呈持续性、进展性,常在夜间或清晨及劳累时加重,甩手、局部按摩或上肢悬垂于床边时症状缓解。
严重者表现为鱼际肌萎缩,不能做抓、握、搓\捻等动作,桡侧三指皮肤发干、发凉、色泽改变,甚至溃疡形成等。
3.1.3 特殊检查3.1.3.1 腕叩诊试验(Tinel征)在腕横韧带近侧缘处,用手指叩击正中神经部位,手部的正中神经支配区出现放射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即为阳性。
3.1.3.2 屈腕试验(Phalen 试验)患者肘部置于检查台,前臂与地面保持垂直,自由垂腕,40 s后症状加重者,即为阳性。
3.1.3.3 前臂正中神经加压试验屈腕后再强力屈拇指、食指、中指或屈腕时拇指用力压食指、中指尖,症状加重即为阳性。
此外,还有震动觉检查、止血带试验、茚三酮出汗试验等均可协助诊断。
3.1.4 影像检查常规X线摄片可对腕管的外伤骨折提供诊断依据;造影检查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率达100%,但属有创检查,目前报道较少;MRI检查可明确正中神经受压变性的程度,其诊断正确率近100%;超声检查与MRI有很好的一致性,且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大。
3.1.5 电生理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手术适应证的确定,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均有重要价值,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干货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干货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一种由于正中神经通过无弹性的腕管时受到压迫而发生的单发性神经疾病。
CTS 是临床报道中最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多发生于30~60 岁人群,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 3 倍。
CTS 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超声、核磁共振及电生理检查,但是每种检查方法都有其固有的缺陷。
因此,目前尚缺乏理想的诊断CTS 的检查方法。
本文依据2000 年发表在JAMA 上的Does This Patient Have Carpal Tunnel Syndrome 一文结合其余几篇文献,共同来学习一下 CTS 的诊断与治疗。
腕管是腕部的一个骨-纤维隧道,由腕骨及腕骨间韧带联合体构成其底和两侧壁,顶部则由腕横韧带覆盖。
腕管内包含9 条肌腱,即拇长屈肌腱以及屈指浅、深肌腱各四条。
正中神经位于最浅层,直接处于腕横韧带下方。
图 1 腕管解剖示意图病因及好发人群发生腕管综合征的原因包括外源性压迫、腕管变小或腕管内容物增多、体积变大。
怀孕、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腕部创伤等均可患腕管综合征。
还有一些患者,虽然没有上述疾病,但是由于长期过度用力使用腕部,如木工、厨工等,腕管内压力反复出现急剧变化(腕管内压力在过度屈腕时为中立位的 100 倍,过度伸腕时为中立位的 300 倍),也会使正中神经发生慢性损伤从而出现腕管综合征。
2诊断方法电诊断目前,电诊断检查(包括神经传导测试和肌电图)被公认为是诊断CTS 的金标准。
研究发现,其敏感度为49%~84%,特异度为95%~99%。
但是这个敏感度是在神经传导按高斯分布进行的假设下计算得到的,而这个假设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
而且有研究发现,CTS 患者成功进行腕管减压术后,数天之内症状即可缓解,然而神经传导在数月或者更长时间之后才可恢复正常。
然而,大多数医生仍将电诊断作为CTS 的诊断标准。
主要是因为:1. 电诊断可以辅助鉴别其他引起手部感觉迟钝的疾病,包括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其他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对患病早期、症状较轻者,可用小夹板等固定腕关节于中立位1~2周,这种方法对于多数患者有效果。
封闭方法为:在远侧腕横纹紧靠掌长肌腱(如掌长肌腱缺如就在环指的延长线)尺侧进针,针尖指向中指,针管与皮肤成30°角,缓缓进入腕管约2.5cm。
如果引起感觉异常,则需退出针头重新定位。
有人调查,封闭3次后,81%的患者有缓解,持续1天至40个月不等,但通常2~4个月后复发。
如果第一次封闭后无效,则不能再次封闭。
还有人发现,局部封闭的效果和手术疗效密切相关,局部封闭效果好则手术治疗的效果好。
须要注意的是,若是患者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类风湿关节炎,则必须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
西医治疗关于腕管综合征的治疗,目前仍处争论之中。
主要争论在二方面:一是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选择;二是开放手术与内窥镜视下手术的适应证与并发症尚无统一的认识。
可在腕管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通常可收到较好效果。
但切忌不能将药物注入正中神经内,否则可能因类固醇结晶体积累而产生化学性炎症,反而加重症状。
对腕管内腱鞘囊肿、病程长的慢性滑膜炎等可手术切除。
如果腕管壁增厚、腕管狭窄可行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术。
按摩方法按揉大陵100次,其余经穴和经外奇穴每次选用2-3个,每穴按揉30-50次;推按各反射区1OO次;点按各反射点200次;掐按各全息穴300次。
每天按摩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疗以上述穴位为重点,采用按揉拿捏等手法,以腕关节为中心进行治疗。
运用手法时可配合冬青油膏或解痉镇痛配等活血化瘀药物,既能加强按摩的治疗效果,又可保护患者的皮肤。
治疗结束时要做适当的拔伸牵引,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患者配合下方熏洗,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方药组成:伸筋草、透骨草、红花、防风、荆芥、桂枝、川芎各30克,煎水熏洗患部,每天早晚各正次,每次30分钟。
对于急性期病情较重患者,应将患臂用硬纸板托住,呈功能位。
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松弛压迫,减少运动。
(完整)伤筋病(腕管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伤筋病﹙腕管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8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采用《中医骨伤科学》[1]中“伤筋篇"的诊断依据(1)好发于40~60岁的女性。
(2)手部麻木,以桡侧三指为主,抓车把、捏筷子无力。
(3)夜间、阴雨天、麻木较重,严重者可放射至前臂.(4)甩手或活动手部可缓解.(5)肌电图检查可见大鱼际等正中神经支配的肌肉有失神经改变.2.西医诊断参照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针刀医学》[2]中“周围神经疾病篇"的诊断依据,拟定标准如下:(1)主诉: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感觉异常和(或)麻木,抓握无力.(2)查体: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对掌活动差,拇短展肌可见萎缩。
晚期可有大鱼际肌明显萎缩,拇指对掌功能受限。
(3)诱发诊断:屈腕试验(Phalen试验)患则屈腕1分钟后手指麻木加重为阳性,神经叩击试验(Tinel氏试验)用手指叩击腕掌部出现沿正中神经分布区异常感觉为阳性有利于帮助诊断。
(4)辅助检查:肌电图检查可见神经传导速减慢,拇短展肌收缩力减弱。
(二)证候诊断标准[3]1.气滞血瘀证:由劳损所致,轻者手部麻木,甩手后缓解,重者麻木可放射至前臂,有夜间麻醒史。
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
2.气血两虚证:局部皮肤发白,发凉,或皮肤干燥,漫肿。
手部桡侧三指麻木,对掌活动差,拇短展肌萎缩。
晚期大鱼际肌可有明显萎缩,拇指对掌功能受限。
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无力.二、治疗方法(一)针刀闭合手术(或以针刀为治疗手段、以其他称谓命名的治疗方法)1.针刀闭合手术治疗原则:疏通气血,松解粘连,解除卡压。
2。
操作方法(1)腕横韧带松解术[4]①体位:仰卧位,患肢掌心向上,握拳屈腕,腕下垫以薄枕。
②体表定位:让患者用力握拳向掌侧屈腕,在腕部掌侧可见三条走行于皮下的隆起,中间者为掌长肌腱,桡侧的为桡侧屈腕肌腱,尺侧的为尺侧腕屈肌腱。
定进针刀四点:Ⅰ在远侧腕横纹尺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Ⅱ自尺侧腕屈肌的内侧缘与远侧腕横纹交叉点向远端移1.5cm~2cm。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原创:庞继光紫葫芦与解剖前天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迫所引起的三个半指(拇指、食指、中指的桡侧)酸痛、麻木等症候群的病症。
多见于30-60岁女性。
引起腕管综合症相关症状的原因是由于包在腕管内的正中神经受到了压迫。
正中神经是一条混合神经,也就是说该神经既有感觉功能,同时也能传导大脑发出的运动信号来支配肌肉的运动。
正中神经负责拇指、食指、中指以及环指的感觉和动作。
任何使得腕管内空间缩小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正中神经受压。
这些因素或病因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少见的病因如骨刺,最为常见的病因是腕管内韧带以及韧带润滑层 (滑膜) 的肿胀与增厚。
o腕管内压力增大o腕管容积减小o腕管内容物增多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o感觉异常最常见的症状,拇指、食指、中指的桡侧的三个手指有蚁行感、麻木、肿胀痛,夜间或清晨明显;还常有难以形容的烧灼痛,并有肿胀与紧张感。
o手指麻木桡侧三个半指异样感及麻木感,有时累及五指,开始为间歇性;患手活动不灵,执行精细动作时手感笨拙,甚至严重功能障碍。
o肌肉软弱约44%患者有轻度拇短展肌的软弱,约21%有严重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消瘦。
o营养改变拇指和食指严重发绀,指尖出现营养性溃疡,严重者坏死,间隙性发白和发绀。
三个常用的特殊检查o屈腕试验(Phalen征)令患者腕自然下垂、掌屈、肘关节伸直,持续1min后引起神经支配区麻木即为阳性。
阳性率约为71%。
腕部叩击试验(Tinel征)用指叩打患者腕部屈面或腕横韧带时,在其桡侧的某个手指出现麻木即为阳性。
阳性率约94%。
o止血带试验在患者患侧上臂缚一血压计的气囊,然后充气加压至收缩压以上,若在1min内出现桡侧的某手指麻木或疼痛为阳性。
阳性率约为70%。
【针刀治疗】1、适应症和禁忌症除占位病变以外,均适于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
2、体位仰卧位,患肢伸直,手掌朝上,腕下垫以薄枕。
3、体表标志腕横纹腕掌面可以看到三条腕横纹:腕近横纹位于尺骨头的平面上;腕中横纹相当于桡腕关节线的两端;腕远纹微凸向手掌,通过中腕关节线的最高点并相当于屈肌支持带的近缘。
78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临床路径(县级医疗机构版)一、腕管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腕管综合征(ICD-10:)(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常有职业病史。
2.临床表现:(1)主诉:桡侧三个手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中指为甚,夜间或清晨症状最重;(2)体征:拇、示、中指有感觉过敏或迟钝;鱼际肌萎缩,拇指对掌无力;腕部正中神经Tinel征(+);曲腕试验(Phalen征)阳性率70%左右;腕部有炎症或肿块者,局部隆起、有压痛或可扪及肿块边缘。
3.电生理检查:鱼际肌肌电图及腕-指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有神经损害征。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非手术治疗:早期,腕关节中立位制动,腕管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
辅以药物或物理治疗。
2.手术治疗:行腕管内占位病变切除术或腕横韧带切开复位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腕管综合征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应≤12小时。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2)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X线胸片、心电图;(4)腕部X片(5)电生理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腕部CT或MRI、骨质疏松相关的骨代谢检查、腹部B超、心肺功能评估。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等;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静脉注射:①成人:0.5-1.0g/次,一日2-3次;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三次给药;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完整word版)78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临床路径(县级医疗机构版)一、腕管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腕管综合征(ICD-10:)(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常有职业病史。
2.临床表现:(1)主诉:桡侧三个手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中指为甚,夜间或清晨症状最重;(2)体征:拇、示、中指有感觉过敏或迟钝;鱼际肌萎缩,拇指对掌无力;腕部正中神经Tinel征(+);曲腕试验(Phalen征)阳性率70%左右;腕部有炎症或肿块者,局部隆起、有压痛或可扪及肿块边缘。
3.电生理检查:鱼际肌肌电图及腕-指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有神经损害征。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非手术治疗:早期,腕关节中立位制动,腕管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
辅以药物或物理治疗。
2.手术治疗:行腕管内占位病变切除术或腕横韧带切开复位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腕管综合征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应≤12小时。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2)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X线胸片、心电图;(4)腕部X片(5)电生理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腕部CT或MRI、骨质疏松相关的骨代谢检查、腹部B超、心肺功能评估。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等;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静脉注射:①成人:0.5-1.0g/次,一日2-3次;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三次给药;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进展(上)
进, 目前该 技术 已 日臻成 熟完 善 , 目前还 有学 者 行开放
是他们 提 出的切 断腕横 韧带 可 以终 止 这些 现象 的 发展 却被忽 视 了十几年 。而当 时这些 临床 症状 被认 为是 近 端 神经根 卡压 的结 果 。但 失败 的治疗 引发 了这 些症 状 病 理生 理 学 的重 新 考 虑 。直 到 13 9 8年 F P Mor h . . es c
治疗 的时代已经来临” 。目前经典腕管综合征的治
疗 主要 以腕 管切 开 松 解 减 压 术 (pncra tne r. oe aplunle
1 s) e e 和窥 镜 松 解 减 压 术 ( n ocpccra t nl e a e dsoi a l u e r. p n 1 s) 主 , 弘扬祖 国 的 医学 , 内学 者 宋学 彦 采 用 e e为 a 为 国
综 合 征的 内镜 下微创 治疗 技术逐 渐兴起 , 其术式 包括 单切 口和双 切 口两种 技 术 。开放 手术 与 内窥镜 手术 各 有
利弊 , 各有适 应证 , 满足 广大基层 医务 人员及 广 大患者 需求 , 为 采用 小针 刀 或结 合 内镜 的微 型松 解术 将具 有 更 广 阔 的发 展前 景 。 关键 词 : 管综合征 ; 腕 手术 ; 微创 ; 内镜
维普资讯
20 0 7年 1 1月第 2 O卷 第 1 期 1
・
・
1 3・ 01
综 蓬 ・
腕 管 综 合 征 的手术 治疗 进 展 ( ) 上
杨素敏 综述 , 李林 生 审校
( 乡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 , 南 卫辉 4 30 ) 新 河 5 10
腕管综合征指南
旋前圆肌综合征
三、治疗: 非手术治疗--免重体力劳动,夹板固定, 非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局部封闭治疗等。 手术治疗--手术切开尽可能检查所有可能 的卡压点并进行松解。术后屈肘位石膏固 定2周,抬高患肢,鼓励手指活动。
骨间前神经受压综合征
手术方法:取前臂近端掌侧S型切口, 长6~8cm,逐层进入,切开肱二头肌腱膜, 显露肱动脉及内侧的正中神经。将旋前圆 肌向外侧牵开,在旋前圆肌与桡侧腕屈肌 之间进入。于指深屈肌浅面暴露骨间前神 经。术中将异常束带松解或切除,对术中 所见神经组织变性明显的,同时行骨间前 神经外膜切开束间松解术。
腕管综合征
二、病因:任何使腕管容积减少,腕管内容物 增大、增多的原因都可导致。 腕横韧带肥厚、桡骨远端骨折后对位不佳; 感染、外伤等引起的水肿、血肿; 腕管内的肿瘤、囊肿; 风湿、类风湿、内分泌紊乱等; 长期过度使用腕部。
腕管综合征
三、解剖: 1、正中神经的走行:自臂丛内外侧束发出后 沿肱动脉外侧下行,在肘窝处位于肱二头肌 腱膜深面,然后在旋前圆肌两头之间进入前 臂,沿前臂深浅二肌群间下行,至腕部变浅 紧贴掌长肌深面,指浅屈肌浅面,通过腕横 韧带内入掌。
腕管综合征
②微型钩刀治疗: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 具有皮肤切口小、组织创伤轻、手术时间 短、临床症状恢复快等优点。 方法在掌长肌腱尺侧,距腕横纹近侧1cm作 1cm长的横切口,分离到深筋膜并切开,插入 槽型扩张导管,在槽的导引下插入微型钩刀, 从远至近把腕横韧带完全钩割开。
腕管综合征
③关节镜治疗--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 短,恢复快,不仅能用于治疗还能进行诊 断等。但只能用于是治疗特发性的病例, 而对继发性病例不能选用。
腕管综合征
3、特殊检查:轻叩腕掌侧有过电感,压迫腕 横韧带可使症状加重。 Tinel征(叩击试验)阳性--轻叩腕掌侧 (正中神经受损的部位)出现其支配区麻痛 感。 Phalen征(屈腕试验)阳性--极度屈腕并用 力握拳1分钟,出现手部感觉异常的加重。
腕管综合征指南
整理版ppt
30
骨间前神经受压综合征
查体--拇指指间关节、示指远侧指间关节 主动屈曲困难,被动屈曲正常。 “Pinch-Grip征”阳性:拇指与示指对捏 时,拇指指间关节过伸,又称捏握征。
辅助检查--肌电图检查
整理版ppt
31
支配:拇长屈肌,示、中指指深屈肌和 旋前方肌。纯运动支,无感觉纤维。
整理版ppt
28
整理版ppt
29
骨间前神经受压综合征
二、病因:旋前圆肌纤维带形成后压迫,指 浅屈肌腱弓的增厚压迫,尺桡骨骨折后的 移位、血肿、骨痂等。病毒性的神经炎。
三、临床表现:
主诉--前臂掌侧或肘前疼痛,拇、示、中指 屈曲、对捏无力。
整理版ppt
4
腕管综合征
二、病因:任何使腕管容积减少,腕管内容物 增大、增多的原因都可导致。
腕横韧带肥厚、桡骨远端骨折后对位不佳; 感染、外伤等引起的水肿、血肿; 腕管内的肿瘤、囊肿; 风湿、类风湿、内分泌紊乱等; 长期过度使用腕部。
整理版ppt
5
腕管综合征
三、解剖: 1、正中神经的走行:自臂丛内外侧束发出后
骨间前神经受压综合征
四、治疗: 非手术治疗--疗效一般。 手术治疗--切开探查导致神经卡压的各种可
能因素并彻底予以解除。
整理版ppt
32
骨间前神经受压综合征
手术方法:取前臂近端掌侧S型切口,长 6~8cm,逐层进入,切开肱二头肌腱膜, 显露肱动脉及内侧的正中神经。将旋前圆 肌向外侧牵开,在旋前圆肌与桡侧腕屈肌 之间进入。于指深屈肌浅面暴露骨间前神 经。术中将异常束带松解或切除,对术中 所见神经组织变性明显的,同时行骨间前 神经外膜切开束间松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