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赏析
重读《合欢树》的几处细节
![重读《合欢树》的几处细节](https://img.taocdn.com/s3/m/ff32312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66.png)
重读《合欢树》的几处细节《合欢树》是郭沫若先生的一首经典诗歌,歌咏了合欢树的美丽与它所伴随的传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合欢树》中的几处细节进行重读,并通过细致的描绘和分析,一同探讨诗歌的深层含义。
一、“它在那林中海一样浩瀚的阴影里”诗歌一开始,便将合欢树描绘成了海洋中的小岛。
这一比喻生动形象,使得读者可以在脑海中清晰地勾勒出合欢树的体态。
同时,“林中海”也暗示了合欢树是在深山密林之中,寂静无人,只有它与周围环境相辅相成。
这种孤立而赋予静谧的氛围,为后面传说的揭示奠定了基础。
二、“只有秋天,它向谷中飘下花一般的黄雨”第二句话,诗歌开始揭示合欢树的神秘与传说。
合欢树只在秋季盛开,花朵像黄色的雨一样,落满了整个谷地。
这里的“花一般的黄雨”寥寥数词,富有画面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同时,黄色的颜色也与秋季天空的颜色呼应,形成一种和谐感。
三、“它是上古那位女娲手中忘记带走的生命之树”这句诗也是《合欢树》最为著名的一句。
上古女娲创造人类时,用不完的土粘成了树,这就是合欢树的由来。
这一传说究竟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不得而知,但诗歌中这一段的叙述,却是将合欢树与上古神话联系在了一起。
合欢树在这里承载了神话中的寓意,成为了我们人类生命的象征。
四、“它给你无言的力量,又给你无限的爱情”这两句话,表达了合欢树对人类的作用。
无言的力量,指的是合欢树能够点亮人们心中的火苗,鼓舞人们前行的决心。
无限的爱情,指的则是合欢树散发出的强大正能量,它如同父亲和母亲一样,给予人们生命和温暖。
这里的“无言”、“无限”用的极为妙,彰显了合欢树不言自明的品质。
五、“我们也必须像她般,带一颗合欢之心”最后一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合欢树的伟大存在,是应该被我们所学习的。
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内心打造成合欢之心,去散发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这种力量,能够影响周围的人与事,让自己成为一个更美好的人。
总之,通过对《合欢树》这首诗歌的几处细节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精湛的描绘,更深入地领悟了它所承载的深刻内涵。
史铁生合欢树赏析
![史铁生合欢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e2b20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4.png)
合欢树史铁生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
(全篇为写母亲,却从“我”入笔,颇为冷静,不动声色。
但是却已经为后文奠定了结构与情感的基调。
结构上,以年岁为序,以作文情况为暗线,情感上,透露出了平淡独白式的舒缓与冷静。
)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母亲的存在是以“那个时候”引出,记忆中的母亲所有的印象只用了三个字“还年轻”。
没有其他的肖像描写,高度的概括。
但是言下情谊,却不是一个从未关注过母亲苍老的子女所能够表达与体会的。
年轻,是生命轨迹上写满了活力与阳光的一刻,然而当我想起母亲的年轻之时,却是在她已经失去年轻,失去生命的时候。
记忆中的母亲,在那个时候,最让人心动的,就是她“那个时候还年轻”。
)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急”字写出了母亲的生气与个性)“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
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
”(希望激励儿子希望激励儿子,提醒儿子不要骄傲,这是母亲的记忆,母亲记忆中觉得快乐的时光。
)我听得扫兴,(为什么?兴从何来?作文获奖。
为何扫?母亲以自己的辉煌来给他暗示。
没有及时的鼓励。
认为母亲的底气似乎有不足。
)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一种情绪的传达,没有评价,只有质问。
)她就解释。
(具体的解释就没有用文字写下,因为我觉得这些是没有必要的。
)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
(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生活的细节,在特定的环境中就具有特有的意义。
母亲的很明确的用意与自己并不清晰的期待错位,情绪也就产生了。
)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
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 1.突然话题一转,突破了刚才尴尬气恼的状态,肯定了母亲的聪明与好看。
《合欢树》好句赏析
![《合欢树》好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84ee6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3.png)
《合欢树》好句赏析一、“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
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1. 情感表达- 这几句通过“我”内心的自问自答,深刻地表现出“我”对母亲早逝的悲痛与不解。
“我摇着车躲出去”,一个“躲”字写出了“我”在面对母亲离世这一巨大伤痛时的逃避心理。
“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这是一种直白的质问,是“我”内心深处对命运不公的呐喊。
- 而那个迷迷糊糊中的回答“她心里太苦了。
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看似一种自我安慰,实际上更加强化了母亲一生辛苦的形象。
“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这种安慰是无奈的、苦涩的,因为这是在没有办法改变事实情况下的一种自我释怀。
2. 环境烘托- “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这里的环境描写起到了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风在树林里吹过,营造出一种静谧、哀伤、空灵的氛围,就像“我”此时迷茫而又悲痛的心境,风的吹动仿佛是命运无形的手,在搅动着“我”内心的伤痛。
二、“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 象征意义- 这里的“树”象征着母亲对儿子的爱,孩子会想起童年有关树影的事,却不知道树的来历,这暗示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享受着母亲默默付出的爱,却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份爱的来源和背后的艰辛。
2. 情感的含蓄性- 句子用一种淡淡的、略带遗憾的口吻叙述,表现出一种情感的含蓄性。
“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写出了母爱的深沉与无私,母亲的爱就像那棵合欢树,默默存在,不求回报,而孩子可能在成长中忽略了这背后的深情,有一种对母爱的追忆和对这种情感可能被遗忘的担忧。
三、“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
高一语文《合欢树》赏析
![高一语文《合欢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017e5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a.png)
高一语文《合欢树》赏析《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曲,也是高一语文经典课文,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合欢树》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合欢树》赏析(一)乍一看去,觉得文章应是状物类散文,因为题为《合欢树》;然而,初读文章,又心生奇异:怎么是写人叙事文章?通读全篇,才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构思巧妙。
文章以第六段“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作为过渡段,乘转结合,非常自然。
前部分是追忆母亲,后部分是思索合欢树。
对母亲的回忆为合欢树的意义作好了铺垫,打下了感情基调。
两部分衔接流畅,浑然一体。
作者在前部分沿着回忆的路径重现定格了母亲身影的两个镜头,以时间为序,信笔而书,笔触所至。
无不渗透深情,行文如水流成溪,质朴中显风采,平淡中藏深味。
第一个镜头是:10岁时,“我”作文获奖,母亲很高兴,说自己当年的作文写得还要好。
“我”不服气,故意气她。
年幼的“我”想来是还没读懂一位母亲对自己的良好禀赋能传给儿子的那份喜悦与自豪的。
最后两句话“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
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体现出“我”重新回首这件事时,内心充满对母亲的敬意与眷恋。
第二个镜头是:20岁时,“我”两腿残废后,母亲为了让“我”重新站起来,不辞劳苦,“全副心思放在给我治病上”。
当时,医院放弃了“我”,“我”也“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
而母亲从不肯放弃。
这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最深沉的爱。
生命是可贵的,母亲把儿子带到了这个世界,儿子成了她另一个生命,她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走向失望?文中说到“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 人生在世,能为自己疯,为自己痛的人有几个?无论何时何地,母亲都是儿子忠实而坚定的支持者。
《合欢树》史铁生课文解析
![《合欢树》史铁生课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8a3d8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8.png)
《合欢树》史铁生课文解析
《合欢树》史铁生
当代作家代表作:《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
合欢树:
1. 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
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
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2.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
3.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实物,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它是母亲曾活在人世的见*。
它好像是母亲的化身。
4.和它晃动的树影,象征着作者对母亲的不尽思念。
艺术手法:以小见大
为什么说“悲伤也成享受”?
理解重点:抓住母亲的苦衷,就可以明白史铁生悲伤的根源。
“悲伤也成享受”,看似有悖人情,实则体现了史铁生对母爱深深的理解,对人生独特的`感悟,是最深切最纯粹的人情。
作者悲伤的方面有:①自己的残疾给母亲带来的痛苦;②自己获奖,母亲已不在;③自己当年不体谅母亲给母亲带来的痛苦;④想看合欢树也没看成。
作者享受的内容有:①自己深味了母爱的伟大;②写作成功聊以告慰母亲;③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④体悟到生命的价值真谛。
合欢树句子赏析
![合欢树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97133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c.png)
合欢树句子赏析合欢树,又名合欢花、合欢木,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植物,其学名为Albizia julibrissin。
以下是对合欢树的赏析。
一、合欢树的外观特点合欢树具有较大的冠幅,高大挺拔,树皮灰褐色,纹理明显。
合欢树的叶子为复叶,小叶对生,叶片细长而倒披针形,绿色鲜亮,夏季时形成一片绿意盎然的树冠。
合欢树的花朵呈球状聚伞花序,花色丰富多样,有白色、粉红色、淡紫色等。
在花期来临时,合欢树的花朵绽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吸引着蜜蜂和蝴蝶等昆虫前来采蜜。
二、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合欢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苛,适应性较强。
它可以生长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也能够在半阴半阳的地方存活。
合欢树耐旱性较强,但也需要足够的水分供给。
一般来说,合欢树适合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适应性广泛。
三、合欢树的意义和用途1.观赏价值:合欢树花期较长,花朵色彩丰富,花香扑鼻,是人们常见的城市园林绿化树种之一。
在春季和夏季,合欢树的花朵开放,给人们带来了一片美丽的花海,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拍照留念的好去处。
2.药用价值:合欢树的树皮、树皮内部的薄层和种子均有药用价值。
树皮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止血化瘀的功效;薄层可治疗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疾病;种子则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痛等。
3.木材价值:合欢树的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木材可用于制作家具、木制工艺品等。
4.生态价值:合欢树是一种典型的固氮植物,它能够与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共生,将空气中的氮固定在土壤中,为周围的植物提供养分。
同时,合欢树的花朵能吸引蜜蜂等昆虫,促进花粉传播,有助于植物繁殖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四、合欢树的文化意义合欢树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意义。
它象征着团聚和友谊。
合欢树的名字寓意着“合家欢乐”,在婚庆和节日等喜庆场合常常被用作装饰。
此外,合欢树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下老人的常用树种之一,在爱情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五、合欢树的传说与故事合欢树在中国传说中有着丰富的故事和传说。
《合欢树》课文解析
![《合欢树》课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ed230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3.png)
《合欢树》课文解析
《合欢树》是一首古老的民谣,也是一首传颂爱情的歌曲。
这首歌曲以合欢树为象征,唱出了两颗相爱的心在分离后的思念和相聚时的喜悦。
合欢树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它的特点是树枝扩展开来,枝叶茂密,形成了一个广阔的树冠。
这个特点使得合欢树成为了人们表达爱情的象征。
在《合欢树》这首歌曲中,合欢树被用来比喻两颗相爱的心。
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就像合欢树的枝叶一样扩展开来,在彼此的心中形成了一片广阔的爱意。
歌曲中唱到的思念和相聚是爱情中常见的两种情绪。
当两颗相爱的心被分离时,它们会怀念对方,思念对方的笑容和温暖。
这种思念在歌曲中被形容为合欢树的枝叶低垂,仿佛在向对方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
而当两颗相爱的心相聚时,它们会感到无比的喜悦和幸福。
这种喜悦在歌曲中被形容为合欢树的枝叶摇曳欢快,仿佛在庆祝两颗心的相聚。
《合欢树》这首歌曲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爱情的苦乐,让人们在倾听时感受到了爱情带来的温暖和欢乐。
这首歌曲中的合欢树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种美好寄托,象征着爱情的坚定和永恒。
在现实生活中,合欢树也经常被人们用来象征爱情。
许多情侣会选择在合欢树下约会,或者在合欢树下举行婚礼,以表达他们对彼此爱情的承诺和祝福。
合欢树的美丽和广阔的树冠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其成为了人们向往爱情的象征。
总的来说,《合欢树》这首歌曲通过合欢树的形象,表达了爱情的思念和相聚之情。
它既是一首美丽动人的歌曲,也是一种对爱情的赞美和寄托。
合欢树句子赏析
![合欢树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80758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0.png)
合欢树句子赏析合欢树,又名相思树,是一种美丽的树木,它的花语是相思。
合欢树在中国文学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都以合欢树为题材创作诗歌。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合欢树常常被赋予了浪漫的意境,成为了爱情的象征。
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些关于合欢树的句子,感受诗人们对合欢树的独特情感。
1. "合欢树前停马,相思树下话长安。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中的一句诗句。
合欢树作为相思树,见证了多少别离的悲欢离合,也承载了多少情意绵绵的相思之情。
在这句诗中,合欢树被赋予了守候的意义,成为了相思之地。
2. "合欢树前空旷地,相思人去泪沾巾。
"这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一树梨花压海棠》中的一句诗句。
合欢树下的相思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合欢树成为了情感的寄托,见证了相思人的离愁别绪。
3. "合欢树下相思意,千年古镇寄情思。
"这是现代诗人在现代诗歌中对合欢树的赞美。
合欢树作为古镇的一部分,承载了千年的故事,成为了古镇的代表。
在合欢树下,相思意绵绵,寄托了人们对古镇的深情眷恋。
4. "合欢树下,相思无尽。
"这是一位不知名的诗人在一首小词中写下的一句诗句。
合欢树下的相思,似乎没有尽头。
合欢树成为了相思之地,见证了无数的离别和相思。
5. "合欢树开满枝头,相思人在树下思忧。
"这是一位现代诗人在一首新诗中对合欢树的描绘。
合欢树的花开满枝头,相思人在树下思忧,合欢树成为了相思人的寄托之地。
合欢树,作为一种美丽的树木,承载了诸多诗人的情感。
在诗人的笔下,合欢树成为了相思之地,见证了无数的离别和相思。
合欢树的美丽和寄托之意,成为了诗人们创作的灵感来源。
愿我们能够在合欢树下,感受到诗人们的情感,感受到相思之情的深沉。
合欢树全文注释及给人启示 合欢树课文原文解析
![合欢树全文注释及给人启示 合欢树课文原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9878e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f.png)
合欢树全文注释及给人启示合欢树课文原文解析史铁生,是我一直都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
他的散文语言清新、平淡,优美隽永却又意蕴深沉,充满哲思。
除此之外,他的写作手法也是登峰造极,尤其是象征的手法,在散文中的运用可以说是出神入化。
王又平说:史铁生绝对是新时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不是通过作品传达思想,而是引导读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义。
史铁生文字的魅力就体现在他众多的作品中,其中《合欢树》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艺术成就突出,语言平易浅近、朴素自然,实则暗含玄机。
《合欢树》这篇散文不到二千字,形象饱满生动。
文章前面部分采用蒙太奇手法,以跳跃性思维和对比的笔墨,重点描写了儿子突然残疾的灾难性事件给母亲带来的打击和巨变,呈现了母亲艰辛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通过平淡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真挚的思念和“子欲养而亲不待”沉重的悲痛之情。
现在让我们深度拆解史铁生的这篇《合欢树》来学习吧。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拆解,分别是叙述与抒情、结构、语言和写作手法。
一、叙述与抒情初读这篇文章,内心是有许多疑问的。
本篇文章明明写的是母亲,却为什么以合欢树为题?而以树为题,文章前半部分却不提树一个字。
直到了第七段,才由邻居提到“合欢树”,才开始追溯树的来历和树的成长过程。
到最后却都没有看到树。
有些句子不能理解:为什么“悲伤也成享受”。
为什么说“但他不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这又有什么寓意呢?文章开始以跳跃式的时间线写了10岁,20岁,30岁,作者与母亲的生活片段。
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10岁那年作文得奖,而引发的母子之间一场小冲突。
20岁时母亲想尽办法给他治病和鼓励,帮助他完成写小说的梦想。
30岁以后对母亲那种压抑在心底,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在这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中,只写了一句“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来描写母亲的外貌,但呈现给我们的人物形象却是非常生动、丰满。
史铁生对人物的刻画和摹写准确,却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直击要害,抓住人物的精髓。
合欢树赏析
![合欢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31e064482fb4daa58d4bb7.png)
《合欢树》赏析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压迫着人们的心灵,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爱,特别是母爱,对于史铁生来说,就是这样的一份沉甸甸的记忆卵石,它无时无刻不在,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的生活,他对人生的感悟,乃至他人生的独特航程……散文《合欢树》就相当真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史铁生的作品一向以清淡悠远见长,《合欢树》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全文思绪飞扬,笔致灵动,以“合欢树”为中心意象却并不拘泥,以“母亲”为用力点却又时时荡漾开去,构思平朴自然又不落俗套,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间段:母亲生前与母亲逝世之后。
在写母亲生前场景的时候,作者以十年为一个分界线,描述了大量母子相伴的生活细节:10岁时候的“我”是一个聪明而调皮的小男孩,作文写得好,年轻的母亲居然还不服气──盎然童趣由此跃然纸上;20岁时,“我”双腿残废了,已经不年轻的母亲用尽一切心思与命运抗争,然而无济于事,绝望与希望相混杂的现实将母子俩捆绑在一起;30岁时,“我”终于走出了命运的低谷,然而母亲已乘鹤西去……三个场景,三种情形,三种心绪,“我”由一个不懂事的小男孩逐渐成长为一条能够把握自己生活的铮铮汉子,母亲的潜移默化之功不可忽视;母亲历尽沧桑,默默地将命运对于儿子的沉重打击转移到自己身上,母爱日趋博大深沉。
正当儿子对母亲的理解与母亲对儿子的爱达到成熟之际,一切却因母亲的逝世戛然而止。
“合欢树”由此进入了作者的关注视野,在他对母亲之死的逃避中,在他无限的忧伤中──原来它正是出现在“我”回城之后,伴随着作者独特的忧患体悟一起成长起来的,它也曾经弱不禁风,气息奄奄,宛然是作者现实生命的投影;它也曾经如作者一样,承受着母亲的关爱,寄寓着母亲对现实生活中的儿子不便言明的希望……在母亲与儿子全心全意共同与病魔作抗争的时候,“合欢树”是无暇被关注的,它被撇在了母子世界之外;只有当母亲的离去使这个世界呈现出作者难以承受的空白的时候,它才能作为某种替代品出现在作者悲伤而寻觅的视线中。
一树合欢的思念——史铁生《合欢树》赏读
![一树合欢的思念——史铁生《合欢树》赏读](https://img.taocdn.com/s3/m/8eba94c50740be1e640e9a86.png)
一树合欢的思念——史铁生《合欢树》赏读读史铁生的散文,不仅能呼吸到他丰富的情感,也能体味到他对万事万物的思考以及思考中闪现的智慧的灵光。
上天在给予他苦难的同时,给了他一颗触碰智慧的心灵,而这些都是在他母亲温暖的呵护下形成的,母亲温暖的爱滋润了他的生命。
岁月无情,苦难无情,绝症带走了母亲,但冲不谈史铁生对母亲的款款深情。
尤其在《合欢树》中,史铁生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忆母之曲。
一段时光忆亲情在《合欢树》一文的前半部分,作者回忆了母亲陪我一起经历的三十个年头,并特意以“十岁”、“二十岁”、“三十岁”为界,选取生活中的短小片段来抒写母亲陪我度过的那些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十岁的时候,我和母亲耍贫嘴。
那时候的母亲还年轻,还是一个爱美的、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这一段的后两句话“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
她正在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通过这段话我们仿佛可以看见这样一幅温馨烂漫的情景:母亲悠闲地拿起针线来给自己的蓝底白花的裙子上边,儿子来找母亲嬉戏耍贫嘴,母亲拿了裙子在身上比量,问儿子她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的。
儿子却死活不肯随母亲的心意。
可惜这样温馨烂漫的景象到了“我”二十岁时便不复存在了,“我”的双腿残废了。
所有的幸福仿佛在一夜之间被夺走。
母亲已不再年轻,为了我的腿,四处奔波,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这里作者主要通过对话来表明处于这个时期的“我”和母亲各自的心态。
“我”认为“我”的腿已没有好转的余地,所以对到处寻医问药的母亲说“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有用!”母亲的一副心思却全在儿子身上,她回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地要“再试一回”。
最后治腿的希望终于渺茫,但母亲“确信一个人不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找到自己的一条路来通往幸福。
于是发现我在写小说后,母亲又开始忙碌奔波起来,“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尽心呵护我心头燃起的一点火苗。
母亲给我治腿的希望破灭,然而她对于“我”写作的希望,在她死后,我终于没有再次辜负她。
清淡悠远见真情——史铁生《合欢树》一文赏析
![清淡悠远见真情——史铁生《合欢树》一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ab35d8da38376baf1faee5.png)
举重若一 :举重东西就像举轻东西那样 2
. .
0
-
菇 √
Hale Waihona Puke , 一 \ _ 、 ∥ 筐 以
、 一
、
“
,
q 8 体现了散文 “ 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本 次 ,通过 此篇 文章 ,我 们要 学 习的3 点 为: 叙 事写人 、《 合欢树 》是一篇
~
,
・
信 ,争强好胜 ,急着表现自己 ,此时的 她 ,是那样率真可爱。她自己动手做蓝地 白花 的裙子 。在 那样困难 而单调的年 代 她用 自己的智慧和 双手 ,改 善 、美化 自己 自 勺 生活 。可见她是多 么爱美 、爱生活 啊 ! 因岁 作文 ,两人发生孩子般的冲突,这部 分篇幅虽然不长 , 但是写对话 , 写冲突 波 三 折 。 描写 细 节 ,作 者写 得 有 情 有
,
赞 扬 母爱 的 文 章, “ 我” l O 岁时, 母亲卤
~
,
一
 ̄( q k 3 n g ) 笛何 须怨杨柳 ,—
誊 、 , 、 ,
—
。
、
责 编 冰 朵
j: 二
英 、法 、德等文字在海夕 卜 出版。他为人低调 ,严 于律 己,品德高尚, 是作家中的楷模 !
地 白花 的裙子 。
— —
史铁 生 《 合欢树 》
f \ 幂 喙
一
~
一
— —
~
一
一
…
~
~
一
史铁生的作 品一 向以清淡悠远 见长 , 而《 合欢树 》同样秉( b f n g ) 承 了这种平
淡之中见真情的特点。全文总绪飞扬, 笔
合欢树史铁生优美句子赏析
![合欢树史铁生优美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4ff4f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4.png)
合欢树史铁生优美句子赏析1. 《合欢树》优美句子加赏析1. 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朵比作江河,语言精致优美,富有感染力,言语间充满了对桐花的喜爱,让读者也仿佛一起看到了这漫山遍野的桐花开放的胜景。
2. 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星星非常传神,把繁星比作百合,突出它的干净纯洁,把夜空比作湖面,写出它的平静美好。
然而这样的美景下,我却要死去了,反衬出我的懊悔。
3. 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赏析: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4. 难忘那清爽的潮湿的带着谈谈的海腥味的海风,吹拂着人的头发、面颊、身体的每一处的感觉.就像艳丽丰盈的女人一样的诱人。
赏析:运用比喻手法,把难以描摹的海风描写得妩媚动人,形象地表达出海风给人带来的美妙感受。
5. 海水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摹。
赏析: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海水的颜色;用一“浅”一“深”的差别,表达海水之蓝的微妙和难以形容。
6. 数叶白帆,在这水天一色金光闪闪的海面上,就像几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轻悠悠地漂动着。
赏析:比喻句,把帆船比成羽毛,以帆船之小衬托出大海之大.。
2. 《合欢树》优美句子加赏析,急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
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绿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
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
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
重读《合欢树》的几处细节
![重读《合欢树》的几处细节](https://img.taocdn.com/s3/m/89a40c5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c.png)
重读《合欢树》的几处细节《合欢树》是徐志摩先生的诗作之一,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一。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精湛的技艺、深刻的意蕴而被广泛传颂。
在这部诗作中,徐志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幽静的田园清景,抒发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在这首诗中,有许多重要的细节,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还使诗歌更加深入人心。
下面我们就来重读《合欢树》,探寻其中的几处细节。
我们可以从诗的开头看到一处重要的细节:“合欢树前相见时”。
合欢树是一种植物,有相对清硬坚固的木材,所以被很多人用来比喻永恒的爱情。
而“相见时”这个词语则让人想到一对恋人初次相遇的场景。
这样一来,诗的开头就给了读者一个浪漫的氛围。
这一细节让人想象到一对恋人在青葱翠绿的合欢树下相遇的情景,使诗歌的意境更加鲜活。
诗中的“牵牛”、“藤”、“漠漠”等词语都是贴切生动的诗意描写。
牵牛是指牵牛花,藤是指植物的藤蔓,漠漠是指模糊不清的样子。
这些词语通过对植物的描绘,使整首诗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朴实。
这些细节的描写,为诗歌的意境描绘出了一种静谧的田园风光。
诗中的“目断”、“心烦”、“迢迢”等词语,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刻。
目断是指眼睛看不到的状态,心烦是指心情不安,迢迢是指漫长的样子。
这些词语的运用,为诗歌的氛围增添了一份忧郁和落寞。
读者在品读这些词语时,不禁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情感共鸣。
接着,诗中的“自此别后”,“苍茫的天涯是你的容颜”,“一辈子的思念、一生的守望”,等词语,则让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
这些词语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思念之情,使整首诗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和眷恋之情。
诗中的“但愿在我以后”的细节,则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
这一细节让人看到了诗人对爱情的坚定不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样一来,整首诗歌的意境便变得更加深刻动人。
重读《合欢树》的几处细节
![重读《合欢树》的几处细节](https://img.taocdn.com/s3/m/d3250a1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1.png)
重读《合欢树》的几处细节《合欢树》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农村地主豪绅的残暴和农民的痛苦。
在作者的笔下,合欢树成为了象征着无辜受害的人们的悲情命运的象征。
小说表现了对封建统治的厌恶和对人性的深刻揭示。
下面将分析几处细节,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篇小说。
首先是小说开篇的描述。
在小说开头,鲁迅描绘了一段插叙的文字,写道:“断肠欲绝时,你们的恋人常爬上这里。
你们悄悄的爬上这里,又悄悄的走下去。
”这段文字用了断肠欲绝、悄悄等词语,描绘了一个凄美的场景,预示了接下来悲剧的发生。
合欢树成了爱情悲剧的见证者,也成了农民的心灵寄托。
这种象征手法,为整篇小说增添了悲剧氛围,也突显了封建社会下农民的痛苦命运。
其次是农妇的遭遇。
在小说中,农妇青霞受到地主的侮辱和欺凌,她的悲惨命运凸显了社会不公和封建势力的残暴。
在小说中,青霞被迫卖身,而后她的丈夫又被地主杀死,她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在此过程中,合欢树成了这一切悲剧的见证者,也成了青霞心中的依靠和寄托。
合欢树的枝叶在风中摇摆,仿佛在为青霞的命运叹息。
这些细节揭示出封建社会中普通农民的悲惨遭遇,也突显了作者对这种不公的愤懑情绪。
再者是地主的凶残。
在小说中,地主和豪绅的凶暴和残暴凸显无疑。
他们肆意欺凌百姓,迫害无辜的人,并且毫无人性地对待别人的生命。
合欢树在他们的手里也变得不再纯洁和单纯,而是沾染了鲜血和煎熬。
地主在合欢树下的所作所为,成了对封建统治的尖锐批判。
作者通过对地主的描写,呈现出了封建统治下的黑暗和冷酷,也更加凸显了农民的悲惨遭遇。
最后是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合欢树在这篇小说中是非常重要的象征。
它被赋予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文学意义,成为农民悲情命运的象征。
合欢树在作者笔下成了一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它倾听着农民的心声,见证着他们的痛苦。
合欢树的形象,不仅代表了农民的命运,也代表了鲁迅对于社会下层人民的关怀。
合欢树象征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承载着农民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愤怒。
《合欢树》赏析
![《合欢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0ea0a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7d.png)
《合欢树》赏析关于史铁生的《合欢树》,我不奢望能够说出什么新的东西。
它看上去是一篇如此清晰明白的文章,甚至题记就给人充分的阅读线索--“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或许是看上去太清晰明白了吧,这篇文章早早地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被作为歌颂伟大“母爱”的典型范文。
事实上,比起对于《合欢树》的文本解读,我们至今更多能够看到的是大量类似“教案”的文章,着重于在“赏析”的层面下功夫,有的文章甚至提出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帮助学生理解伟大的“母爱”[1]--言下之意,嫌史铁生下的力度还不够,因此如果老师教得不好,学生可能无法充分理解文中传达的“母爱”主题。
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如果这篇文章是刻画“母爱”的典范,为什么显得不容易理解?这是一篇围绕“母亲”而作的文章,这一点毫无疑问;只是,迄今为止无论是赏析还是试图研究这篇文章的论者,都有意无意地绕开了文本中一个明显的暧昧之处:如果“合欢树”代表或象征着母爱(托物言志),为什么文章再三强调自己多年来没有再去看过长大了的合欢树?有些论者认为,这一点显示了作者对母亲的愧疚;若果真如此,文章中的“我”为什么一面说道自己“后悔”没有去看合欢树,一面又表示让别人背着去看也不是不可能?--简言之,看起来似乎“母爱”是这篇文章浮在表面的寓意,而它的象征符号“合欢树”倒显得意义暧昧。
如何理解“合欢树”与“母亲”的关系?在以下的篇幅中,我试图借用齐泽克的“征兆”和“幻象”等概念,尝试对此进行解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合欢树》是一篇精神分析的“范例”文本;事实上,没有一个文本是精神分析的范例,但任何文本又都是精神分析的范例。
我只是希望,借用这样一些工具,能表明当我们用“母爱”来解释这个文本、甚至给它添枝加叶(例如,用其他关于母爱的文章来帮助解释)的时候,我们有可能轻易打发了文章中叙述者表现出的欲言又止的复杂情绪。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文章标题的“合欢树”直到文章过半时才出现--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
《合欢树》语句解析
![《合欢树》语句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500833bd64783e08122b09.png)
孩子生活在母亲的呵护下,生 活在一个祥和的环境里,尽情享受 着合家欢乐。
(2)“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 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 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 的妈妈,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孩子对母亲的怀念是人之常 情,借小孩儿来抒发对母亲的怀 念,以一种间接、含蓄的方式抒 情,含而不露,韵味深长。
小结:作者提到小孩 的目的在于,从小孩身上 折射出自己,回忆与母亲 走过的那些岁月,表现生 命的循环、母爱的延续。
1、“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 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是想静 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作者为什么感觉“悲伤也成 享受”?
因母亲的去世而悲伤;又 因独自一人回忆往事,想起和 母亲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与 母亲作灵魂的交流而感到幸福 和温馨,从而产生一种享受感, 所以,悲伤也成享受。
2、作者为什么要多次提到 那个小孩?
《合欢树》史铁生课文解析
![《合欢树》史铁生课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6c194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b.png)
《合欢树》史铁生课文解析史铁生的短篇小说《合欢树》以细腻的叙述和独特的视角让人们对生命和爱情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本文将对《合欢树》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解析,探讨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
第一部分:小说主题的揭示小说《合欢树》以寓言的方式展现了生命的诞生、转折和消亡。
通过描写合欢树在人类文明兴起的过程中被禁绝的经历,史铁生通过树木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悲壮而又浪漫的故事。
这个主题深刻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面对命运的选择和挣扎。
第二部分:情节的铺陈和发展小说《合欢树》讲述了合欢树从出生、生长到最终被人类封印的过程。
首先,小说通过对合欢树的描写,展现了它初为一棵小树的形象,以及它与其他自然界的互动。
接下来,小说通过描写合欢树与人类的亲密关系,表现了树木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人类的繁荣和发展,合欢树逐渐被人类孤立和排挤,最终被封印在园林中。
整个情节的发展和转折让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深思。
第三部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意义在《合欢树》中,史铁生通过合欢树的视角,塑造了一个充满智慧、温暖而又悲壮的形象。
合欢树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意识,通过它的眼睛和思考,读者可以感受到它对于人类的热爱和希望。
合欢树代表了自然界对于人类的无私奉献与付出,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执着。
与此同时,通过合欢树与其他人物的互动,史铁生展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渐行渐远和背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欲望和冷漠。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让读者对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反思。
第四部分:哲理与情感的表达在《合欢树》中,史铁生通过细腻的叙述和精彩的描写,让读者在享受故事情节的同时,也体味到了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
通过合欢树的经历和命运的转折,作者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人类贪欲的警示。
故事中的情感线索,则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深深地感动和思考,激发出对于爱情、人与自然之间纠葛的探究。
结语《合欢树》是史铁生以跳脱现实视角的方式,通过对自然界生命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呈现了对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与反思。
合欢树句子赏析
![合欢树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be99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2.png)
合欢树句子赏析1. "合欢树下,相思成灾。
" 。
这句话通过"合欢树"和"相思成灾"的搭配,表达了作者内心深深的思念之情。
合欢树作为意象,象征着两情相悦,而"相思成灾"则表达了作者因思念之情而心痛不已的心境。
整句话通过简练的语言,将作者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 "合欢树下,绿叶如茵。
" 。
这句话通过"绿叶如茵"的描绘,展现了合欢树繁茂的树叶,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绿叶作为合欢树的一部分,给人一种清新、活泼的形象,与合欢树的名字"合欢"相得益彰,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 "合欢树下,花香袭人。
" 。
这句话通过"花香袭人"的描绘,展现了合欢树花朵的香气扑鼻的情景。
花香作为合欢树的特色之一,给人一种清新、怡人的感觉,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 "合欢树下,鸟语花香。
" 。
这句话通过"鸟语花香"的描绘,展现了合欢树下鸟儿鸣叫、花香四溢的情景。
鸟语和花香作为合欢树下的一部分,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5. "合欢树下,相思成病。
" 。
这句话通过"相思成病"的表达,表现了作者因思念之情而感到痛苦不堪的心境。
合欢树下的"相思"与"成病"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内心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思念之情所带来的痛苦。
通过以上的句子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合欢树在文学作品中所承载的丰富情感和意境。
合欢树作为一种意象,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对爱情、思念、美好的向往和赞美。
在诗歌、散文中,合欢树的形象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愿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够更加细致入微地品味其中的合欢树意象,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和意境。
《合欢树》课文解析
![《合欢树》课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ee37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8.png)
《合欢树》课文解析《合欢树》是一篇关于合欢树的课文,通过描绘合欢树的外貌和特性,让我们了解到合欢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同时也向我们传递了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首先,《合欢树》以描绘合欢树的外貌和特点为起点,形象地描述了合欢树的树形、叶子和花朵。
文章指出,“合欢树树形高大,干直挺拔。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出了合欢树高大挺拔的形态。
同时,作者还描写道,“合欢的叶片紧密相连,似大棱状羽状复叶,色泽翠绿。
”这句话形容了合欢树翠绿的叶子,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此外,文章还描述了合欢树的花朵,“合欢花呈圆锥花序,花冠白色,花药金黄,芳香异常。
”这句话揭示了合欢花的特点,令人感受到合欢花的美丽和香气。
接着,《合欢树》介绍了合欢树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文章指出,合欢树是“温暖气候区较常见的常绿乔木。
”这句话表明合欢树适应温暖气候,生长在常绿乔木区域。
此外,合欢树还能适应不同的土壤,“不论较肥沃的河滩、小山、丘陵,还是岩石上,它都能生长得很好。
”这说明了合欢树对土壤适应性强,能够适应多种环境条件。
接下来,《合欢树》探讨了合欢树对人们的意义和作用。
文章提到合欢树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修饰环境、保护生态、改善空气等。
文章指出,合欢树“适宜栽植在居住环境、道路两旁、公园、庭院等地方。
”这显示了合欢树作为一种观赏植物的重要性,它可以美化环境,增添生活的色彩。
此外,合欢树还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它独特的金黄色花粉具有悬浮在空中引诱小花蜂飞来传粉的作用。
”这句话告诉我们合欢树作为传粉植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十分重要。
而且,合欢树还能净化空气,“经常在合欢树下停留的人最能感到微风送来的沁人花香和清新空气。
”这句话说明了合欢树具有净化空气的能力,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合欢树》通过对合欢树外貌和特性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合欢树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同时,文章也通过介绍合欢树的习性和作用,告诉我们合欢树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欢树赏析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生虽是堪惊”,这一句词与“我”的十岁至三十岁所经历的岁月恰好吻合。
显而易见,这是一篇谱写母爱之文,由母子的互相挑逗到她全副心思地为我治病,顶雨冒雪推我去影院到“她太苦了”。
二十余年的风风雨雨,从那“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中点点滴滴流露出母爱,她用二十年的辛苦换来了我的成功。
我对母亲的愧疚也在7段“推”“抖”中显露出来。
我不敢正对已逝的她,正如我始终未见那成盛开的合欢树。
当一些事物经过与时消息的变迁后,总有新的闪光点,但可能不能再与之相会了。
留下那些树影和东茶西瓜的旧邻重复着一种淡淡的幽伤,这时,悲伤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