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1838B红外接收头接线及编码原理
红外VS1838B
![红外VS1838B](https://img.taocdn.com/s3/m/080f282ccfc789eb172dc813.png)
VS1838B型号:VS1838BVS1838B 1.简介:VS1838B内含高速高灵敏度PIN光电二极管和低功耗、高增益前置放大IC,采用环氧树脂封装外加外屏蔽抗干挠设计,该产品已经通过REACH和SGS认证属于环保产品,在红外遥控系统中作为接收器使用。
2.特性:●环氧树脂封装外加外屏蔽抗干挠设计;●宽工作电压,2.7-5.5V;●低功耗;宽角度及长距离接收;●抗干挠能力强,能抵挡环境干挠;●输出匹配TTL、CMOS电平,低电平有效。
型号:VS1838B5.应用电路图: 6.原理图:型号:VS1838B 8.测试波型:型号:VS1838B型号:VS1838B11.可靠性测试:测试项目 测试条件 测试时间测试数 合格数焊接耐热温度 温度260℃±5℃ (非受力状态下) 5秒以内 20 20静电破坏实验 电容100PF,电阻1.5kΩ,静电电压4KV,各引脚20 20振动实验 频率:10-50Hz/1min振幅:1.5mm X、Y、Z/30min30分钟 20 20高温储存 温度85℃±2℃ 240小时 20 20低温储存 温度-25℃±2℃ 240小时 20 20高温高湿储存 温度85℃;湿度85% 240小时 20 20低温-25℃(30秒),(焊点需离树脂胶体根部2MM以上)a.浸锡:请在260℃且5秒以内一次焊接完成,同时应避免树胶胶体浸入锡槽内。
型号:VS1838B17015.包装方式:1).防静电袋(如右图) 产品标签:正贴于防静电袋正中间尺寸:140X170 数量:每包250PCS l a b e l140l a b e l。
红外接收解码原理和源程序
![红外接收解码原理和源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e2ae4f3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4.png)
上述“0”和“1”构成旳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旳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升发射效率,到达降低电源功耗旳目旳。然后再经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如图。
UPD6121G产生旳遥控编码是连续旳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顾客辨认码,能区别不同旳电器设备,预防不同机种遥控码相互干扰。芯片厂商把顾客辨认码固定为十六进制旳一组数;后16位为8位操作码(功能码)及其反码。UPD6121G最多额128种不同组合旳编码。遥控器在按键按下后,周期性地发出同一种32位二进制码,周期约为108ms。一组码本身旳连续时间随它包括旳二进制“0”和“1”旳个数不同而不同,大约在45~63ms之间,图4为发射波形图。当一种键按下超出36ms,振荡器使芯片激活,将发射一组108ms旳编码脉冲,这108ms发射代码由一种起始码(9ms),一种成果码(4.5ms),低8位地址码(9ms~18ms),高8位地址码(9ms~18ms),8位数据码(9ms~18ms)和这8位数据旳反码(9ms~18ms)构成。假如键按下超出108ms仍未松开,接下来发射旳代码(连发代码)将仅由起始码(9ms)和结束码(2.5ms)构成。
注:P3.2接旳是外部中断
红外接受头将38K载波信号过虑,得到与发射代码反向接受代码
发射端旳“0”和“1”
红外解码旳关键就是辨认 0和1
Hale Waihona Puke 1. 解码旳关键是怎样辨认“0”和“1”,从位旳定义我们能够发觉“0”、“1”均以0.56ms旳低电平开始,不同旳是高电平旳宽度不同,“0”为0.56ms,“1”为1.68ms,所以必须根据高电平旳宽度区别“0”和“1”。假如从0.56ms低电平过后,开始延时,0.56ms后来,若读到旳电平为低,阐明该位为“0”,反之则为“1”,为了可靠起见,延时必须比0.56ms长些,但又不能超出1.12ms,不然假如该位为“0”,读到旳已是下一位旳高电平,所以取(1.12ms+0.56ms)/2=0.84ms最为可靠,一般取0.84ms左右均可。
红外一体接收头工作原理
![红外一体接收头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09eb3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9.png)
红外一体接收头工作原理《红外一体接收头工作原理》1. 引言你有没有想过,家里的遥控器是怎么一按就能控制电视、空调等电器的呢?这里面可大有学问,其中红外一体接收头就起着关键的作用。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探究一下红外一体接收头工作原理,从它的基本概念到实际应用,再到常见的问题误解,让你全面了解这个小小的神奇部件。
这其中会包含它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在生活和高级领域的应用、面临的挑战以及一些有趣的相关知识等。
2. 核心原理2.1基本概念与理论背景红外一体接收头,说白了就是专门用来接收红外线信号的一种装置。
红外线呢,是一种不可见光,它的波长比可见光要长。
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年,英国科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了红外线。
从那以后,人们就开始不断研究红外线的特性并加以利用。
红外一体接收头的发展也是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逐步完善的。
它主要是基于光电效应的原理。
简单来讲,就是当光线照射到某些物质上的时候,会使物质内部的电子逸出或者产生电信号的变化。
对于红外一体接收头来说,当红外线照射到接收头内部的光敏元件上时,就会引起电学性质的改变。
2.2运行机制与过程分析当遥控器按下按钮时,遥控器内部的电路会产生特定频率的红外线信号发送出去。
红外一体接收头就像一个超级敏感的耳朵在等着接收这个信号。
接收头里有一个滤光片,这个滤光片就好比是一个门卫,它只允许红外线通过,其他光线都被拒之门外。
红外线通过滤光片后,就会照射到接收头内部的光敏二极管上。
这时候,就像是给光敏二极管注入了一股能量,光敏二极管中的电子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流。
这个电流是很微弱的,就像涓涓细流一样。
然后呢,这个微弱的电流会通过接收头内部的放大电路进行放大,这就好比是把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河。
经过放大后的电信号再经过解调电路,解调电路就像是一个翻译官,把接收到的信号转化成接收设备能够识别的信号,最后将处理好的信号发送给相应的电器设备,这样电器设备就知道该怎么操作了。
红外接收模块的接收原理
![红外接收模块的接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237353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6.png)
红外接收模块的接收原理红外线是在电磁波谱中位于可见光下方的一种电磁辐射,其频率范围为300GHz至430THz,波长范围为0.75至1000微米。
红外线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如太阳辐射、热辐射、红外线灯等。
红外接收模块通常由红外接收器、放大器和解码器组成。
接收器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它由一个光敏器件和一个滤光片组成。
光敏器件通常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材料,如锗、硅或铟镓。
它们对红外线的敏感度很高,可以将红外线转化为电信号。
在红外线存在的情况下,当光线照射到光敏器件上时,光敏器件的电特性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光敏器件两端的接触点来测量。
当红外线照射到光敏器件上时,红外线的能量会激发光敏器件中的载流子,改变其电导率。
这将导致接触点之间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接收模块的放大器用于放大接收到的微弱的电信号,以便能够被后续电路处理。
解码器是一个用于解析电信号的电路,它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被其他设备或系统识别和处理。
1.发射红外光源:通常是通过红外LED发射器发射红外线。
红外发射器会将电流转化为红外线,这些红外线会在空中传播。
2.接收红外线:当红外线照射到红外接收器上时,光敏器件会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3.放大信号:接收到的微弱电信号会通过放大器进行放大,以增加信号的幅度,使其能够被后续电路处理。
4.解码信号:解码器将放大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被其他设备或系统识别和处理。
红外接收模块的接收原理基于红外线的物理特性和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通过光敏器件将红外线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放大器和解码器对信号进行处理。
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红外线信号的接收和识别,从而实现红外遥控、红外通信和红外检测等应用。
红外接收器工作原理
![红外接收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5b2a50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2.png)
红外接收器工作原理
红外接收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红外线传输和接收的原理。
红外线是一种具有较长波长的电磁波,具有热能传输和信息传输的特性。
红外接收器通常由接收头和一个或多个红外接收器组成。
接收头是红外接收器的部件,负责接收红外线信号并将其转变为电信号。
红外接收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接收、解码和输出。
首先,接收头会接收到发送器发出的红外线信号。
红外线信号可以是来自智能遥控器、红外传感器等设备发送的编码信号。
接着,接收头会将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转化为与之对应的电信号。
这是通过使用内部的光电二极管来实现的。
光电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其特点是对红外线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然后,解码器会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解码。
解码器的功能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解析并转换为可被其他设备识别的数据信号。
解码器通常使用特定的解码算法,根据不同的编码方式进行解码。
最后,解码器会将解码后的数据信号输出给其他设备,比如电视、音响等。
这样,其他设备就能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比如调整音量、切换频道等。
总的来说,红外接收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把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经过解码后输出给其他设备。
这样就实现了红外线信号的接收和传输,方便了人们对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
VS1838B规格介绍模板之欧阳语创编
![VS1838B规格介绍模板之欧阳语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1192db95a8956bec0875e346.png)
型号:VS1838B时间:2021.03.01 创作:欧阳语1.特性:●小型设计;●内置专用IC;●宽角度及长距离接收;●抗干挠能力强;●能抵挡环境干挠光线;●低电压工作;2.应用:■视听器材(音箱,电视,录影机,碟机)■家庭电器(冷气机,电风扇,电灯)■其它红外线遥控产品;3.尺寸:型号:VS1838B4.应用电路图:5.原理图:6.光电参数(T=25℃ Vcc=5v f0=38KHZ):参数符号测试条件Min Type Max 单位工作电压VCC2.7 5.5 V工作电流Icc 0.6 0.8 - mA 静态电流Ice 无信号输入时0.1 0.5 mA 接收距离L ※20 23 M 接收角度θ1/2 +/-35Deg载波频率f38 KHZBMP 宽度fBW-3Db Bandwidth - 8 - kHz低电平输出VOLVin=0V Vcc=5V 0.4 V高电平输出VOHVcc=5V Vcc-0.3 Vcc V输出脉冲宽度TPWLVin=50mVp-p 500 600 700 μSTPWHVin=50mVp-p 540 640 740 μSVS1838B※光轴上测试,以宽度600/900μs为发射脉冲,在5CM之接收范围内,取50次接收脉冲之平均值。
型号:VS1838B7.测试波型:8.特性曲线图(Characteristics Curve)(Tamb=25℃ unless otheruise specified):型号:VS1838BTypical Electrical Curves at Temp=25℃型号:VS1838B9.极限参数:10.推荐使用条件:项目符号Min Typ Mnx 单位工作电压Vcc 2.7 ----- 5.5 V输入频率FM 38 kHz工作温度Topr -20 25 80 ℃11.接收角度图:12.使用注意:1).在无任何外加压力及影响品质的环境下储存及使用;2).在无污染气体或海风(含盐分)的环境下储存及使用;3).在低湿度环境下储存及使用;4).在规定的条件下焊接引线管脚,焊接后,请勿施加外力;5).请勿清洗本产品,使用前,请先用静电带将作业员及电烙铁连接落地线;6).请注意保护红外线接收器的接收面,沾污或磨损后会影响接收效果,同时不要触碰表面。
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编码原理与实现
![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编码原理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f919de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a.png)
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编码原理与实现红外遥控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设备,用于控制电器设备的开关、音量调节等操作。
而单片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红外遥控器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编码原理和实现过程。
一、红外编码原理红外遥控器通过发送红外信号来控制电器设备的开关。
而红外编码原理是指在红外遥控器中,将按键的信息编码成红外信号发送出去。
在遥控器中,每个按键对应一个特定的红外编码。
当按下某个按键时,遥控器会将该按键的特定编码发送出去。
接收器设备会解码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并根据解码结果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二、红外编码实现步骤1. 硬件准备实现红外遥控器编码,首先需要准备以下硬件设备:- 单片机模块- 红外发射模块- 按键模块- 电源供应模块2. 硬件连接将单片机模块、红外发射模块、按键模块和电源供应模块按照电路图进行连接。
确保连接正确并固定好各个模块。
3. 软件编程使用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红外遥控器的功能。
具体的编程步骤如下:- 初始化相关的引脚和中断,包括红外发射引脚和按键引脚。
- 设置红外编码的格式和协议,如NEC编码、SONY编码等。
- 通过按键模块检测按键是否被按下,如果按键被按下,则执行相应的红外编码发送操作。
- 根据按键的不同,发送不同的红外编码信号。
4. 红外编码发送编写代码实现红外编码信号的发送。
根据选择的编码协议和格式,在编程中设置相应的红外编码参数,并通过红外发射模块将编码信号发送出去。
5. 测试和调试完成编程后,进行测试和调试。
将红外编码器面对接收器设备,按下遥控器的按键,观察接收器设备是否成功接收到信号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实现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编码功能。
三、红外编码的应用红外遥控器的编码原理可以应用于各种控制场景,例如家电控制、智能家居系统、工业自动化等。
通过编程,可以实现不同按键对应不同设备的控制,提高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信号解码新方法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信号解码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c6076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f.png)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信号解码新方法黄海阳;吴锤红【摘要】Infrared remote controllers are widely used in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frared signal decoding methods are various in the application of embedded system. The hardware structure and software programming ideas of infrared remote controller decoding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iming at two conventional infrared coding structure, the specific method which uses gating control mode of 51 MCU's timer for decoding is described, and the coding paradigm and the software flowchart are given.%红外遥控器在家电产品中已广泛使用。
在嵌入式系统应用方面,红外信号解码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本文简要介绍红外遥控器解码的硬件构成与软件编程思路,然后针对两种常用的红外编码结构,阐述了使用51单片机定时器门控方式解码的具体方法,并给出了代码示例与软件流程。
【期刊名称】《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年(卷),期】2012(012)007【总页数】4页(P30-33)【关键词】红外解码;门控方式;51单片机【作者】黄海阳;吴锤红【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19引言随着家用电器、试听产品的普及,红外遥控器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类型的家电产品中(如遥控开关、智能开关等)[1]。
红外遥控解码原理
![红外遥控解码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da4ce20975f46527d3e15b.png)
第五讲红外遥控一、红外接收头外形及与单片机连接电路(a) (b)图1图1(a)为红外接收头HX1838的外形图,它有三个引脚,其中1为接收端2为地端3为电源端。
其与单片机连接电路图见(b)所示,红外接收头的接收引脚与单片机的P3.2相连。
二、红外遥控简介红外遥控是一种比较廉价的近距离遥控方式。
它由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两部分组成,编码格式有脉冲宽度调制和脉冲相位调制两大类。
本节我们不考虑发射模块而只研究接收端的解码。
本例我们以比较容易的脉冲宽度调制来介绍解码原理。
三、发射端数据的编码当我们按下遥控器后,遥控器发出一帧数据。
这一帧数据由前导码、用户码高8位、用户码低8位、数据码、数据反码组成。
其中前导码为9ms高电平接着4.5ms低电平,标志数据帧的开始;用户码(共16位)为红外接收器识别遥控器的身份的标志,不同的遥控器一般用户码不同,以防止不同电器设备之间遥控码的干扰;数据码为红外接收器识别遥控器上不同的按键的标志,对同一遥控器来说,按不同的键所发出的二进制编码具有相同的用户码,不同的数据码,如图1所示.数据反码用于信息正确接收校验。
图1红外遥控解码精简设计。
孙卫锋,,郑秀娥。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0卷第6期2006年26~291、16位用户码,8位数据码和8位数据反码中的数据位定义以脉宽0.56ms间隔0.565ms周期1.125ms表示二进制“0”,以脉宽0.56ms间隔1.69ms 周期2.25ms表示二进制“1”,其波形分别如图2(a)和(b)所示。
(a) (b)图22、重复码以9ms高电平,2.25ms低电平,再0.56ms高电平定义为重复码,持续按键时,该键编码连续发送,首帧为数据帧,其后为重复码,周期为108us,如图3所示。
图3四、接收端的解码原理解码就是将HX1838输出的脉冲还原为二进制的“0”和“1”,得到二进制“0”,“1”序列,进而分析所含的用户码和数据码。
当HX1838在遥控有效距离内,接收到红外遥控脉冲信号后,由内部转换成电压信号并经放大、长时控制、干扰抑制、带通滤波并整形后输出遥控代码脉冲.脉冲的形式为遥控器发射脉冲的倒像.图4表明了遥控发射码与HX1838解码输出码之间的波形关系.一定要注意,单片机接收端与发射端的信号是倒像关系,发射端引导码是9ms高电平,2.25ms低电平,在单片机接收端就变成了9ms低电平和2.25ms高电平,发射端发射位0,则单片机接收端为高电平。
红外线接收头原理图与管脚排列方法图解
![红外线接收头原理图与管脚排列方法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6b3adb5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6e.png)
红外线接收头原理图与管脚排列方法图解红外线接收头原理图及管脚排列什么是遥控接收头?所谓接收头就是将光敏二极管和放大电路组合到一起的元件,这些元件完成接收、放大、解调等功能。
所有红外线遥控器的输出都是用编码后的串行数据对30~56kHz 的方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而产生的。
如果直接对已调波进行测量,由于单芯片系统的指令周期是微秒(μs),而已调波的脉宽只有20多μs,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因此,先要对已调波进行解调,对解调后的波形进行测量。
红外一体化接收头:红外线接收头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调一体头,一般红外信号经接收头解调后,数据“0”和“1”的区别通常体现在高低电平的时间长短或信号周期上,单片机解码时,通常将接收头输出脚连接到单片机的外部中断,结合定时器判断外部中断间隔的时间从而获取数据。
重点是找到数据“0”与“1”间的波形差别,输出端可与CMOS、TTL电路相连,这种接收头广泛用在空调,电视,VCD等电器中。
红外线接收头原理图及管脚排列早期的红外一体化接收头一般由集成电路与接收二极管焊接在一块电路板上完成的,这种接收头具有体积大的缺点,现在的接收头是集成电路与接收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的,不可拆,不可修,体积很小。
大多数接收头供电为5V,有极少数早期的接收头为12V供电。
采用索尼CX20106接收芯片组合的接收头电路。
图1 CX20106接收头内部电路图:红外线遥控接收芯片CX20106可以完成对摇控信号的前置放大、限幅放大、带通滤波、峰值检波和波形整形,只需加上简单的外围电路即可完成对已调波的解调,原理如图1所示。
接收头好坏判断:接收头接上5V电压,输出端接万用表,按遥控器任意键,对准接收器,万用表指针应在3-4.5V 之间任意一电压点摆动为好的。
接收头替换:原则上大多数接收头都可互相代换,只需注意供电电压与管脚位置就行。
接收头引脚位置大多数有以下两种排列方式,但也有与之不一样的排列方法,代换时应注意。
图2 大体积接收头的引脚图图3 小型接收头的管脚图。
红外接收电路原理
![红外接收电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595c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4.png)
红外接收电路原理
红外接收电路是一种用于接收和解码红外线信号的电路。
它主要由红外接收器、滤波器和解码器组成。
红外接收器是最关键的部分,它通常由一个红外光敏二极管组成。
当有红外线照射到二极管时,二极管就会产生电流。
这个电流的大小与红外线的强度成正比,所以它可以被用来检测红外线的存在。
为了减少环境中其他光源的干扰,红外接收电路还需要使用一个滤波器。
这个滤波器一般是一个窄带滤波器,它只允许特定频率的红外线通过,而屏蔽其他频率的光线。
解码器是用来解析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的。
红外遥控器通常会发送一系列的红外脉冲,每个脉冲表示一个特定的命令。
解码器将接收到的脉冲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将其发送给其他电路,例如微处理器或其他逻辑电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
总之,红外接收电路通过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线信号,使用滤波器滤除不需要的光线,然后使用解码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解析成数字信号,从而实现对红外信号的检测和解码。
VS1838B红外接收头接线及编码原理
![VS1838B红外接收头接线及编码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76db50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a.png)
VS1838B红外接收头接线及编码原理
VS1838B红外接收头接线及单片机编码原理
首先红外发射接收可以用串口。
但是我先讲个比较简单的吧,刚开始你红外发射假设你发的是01010101(八位),以450us的低电平和900us的高电平代表“0”;以450us的低电平和1200us的高电平代表“1”;如果发01010101 波形这个你应该可以想象吧?然后接收的话你用一个以38khz为载波的红外一体化接收头(如:1838);载波是需要加在发射端的,这个先不讲;先说接收吧,既然发送的一个0,那怎么去检测一个0呢?就用一个外部中断加上一个定时器可以吧?(51一般都这么用。
如果有捕捉中断的话如avr那就跟方便了,但原理一样),外部中断以下降沿触发;当这个下降沿来的时候开始用定时器计时,一直计时到下一个下降沿,前面说的,(以450us的低电平和900us的高电平代表“0”;以450us 的低电平和1200us的高电平代表“1”)如果我检测到两个下降沿之间的时间是1350us那是不是就代表是0,如果是1650us就是1,剩下的就同理了~~~不管你发几位,都是一位发过来我就记录一位,都记录好就开始处理你先接收到0然后是1(01010101)那我等到这个值后,是不是就代表一种编码?你也可以是00000000,或者11111111,你发射接收明白了就可以控制了。
一体红外线接收头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体红外线接收头工作原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22a45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65.png)
一体红外线接收头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简单了解红外遥控器工作原理红外遥控是生活中除无线电波遥控以外最常用的一种无线控制方式。
红外遥控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在常见的家用电器中,如电视机、空调、机顶盒、音响、儿童玩具等都被广泛应用。
红外遥控器采用的是载波通信方式,它将经过编码的数据与固定频率的相叠加,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通信可以有效地提高发射效率,同时会降低功耗。
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所以在红外遥控器中会见到频率为455kHz的晶振,晶振通过分频器进行12分频后得到约为38kHz 的频率。
红外遥控器中常见的455kHz陶瓷晶振经过编码和调制之后的信号会经过放大电路放大,之后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去。
接收电路接收到红外信号之后,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等处理之后,送至后级解码电路,就可以还原出遥控器所发出的按键功能。
一体红外线接收头工作原理由于环境光线中的可见光以及其他频率的红外线都会被红外接收部分接收,为了防止这些光线对信号造成干扰,就需要通过滤光、滤波电路等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筛选”。
普通的红外线二极管外壳会做成红褐色,从而对部分可见光进行滤除,但是无法滤除其他频率的红外光。
常见红外线接收二极管一体红外线接收头除对部分可见光进行滤除外,其内部滤波电路会对某个特定频率范围之内的红外线进行“筛选”,由于大部分的红外遥控器为38kHz的载波频率,所以常用的一体红外接收头的中心频率为38kHz,并且内部集成了放大电路,其输出的信号可直接进入解码电路使用,无需增加额外的电路。
一体红外线接收头一体红外线接收头内部结构一体红外线接收头内部包含红外接收电路、滤波电路、限幅电路、放大电路、积分电路等几部分。
接收到的光信号通过外壳的滤光之后进入内部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二极管输出的信号经过初级放大和限幅电路后,将信号幅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这样不会因为遥控器的距离远近而造成信号的过大浮动。
经过初步放大的信号会进入滤波和积分电路,最终的会通过比较器或触发器等电路,将输入的信号还原成方波信号输出。
红外线对码原理
![红外线对码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6430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8.png)
红外线对码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特定的编码方式,将红外线发射器与接收器对应起来,形成一套独特的“对码”信息。
具体原理如下:
1. 编码:首先,需要对红外线发射器与接收器的对应关系进行编码,即赋予每一个发射器一组独特的“二维码”。
这些二维码包含了发射器的所有信息,如:品牌、距离、角度等参数。
接收器则通过解码二维码,将其对应的红外线发射器识别出来。
2. 匹配:红外线发射器在出厂前都会被提前设定好相应的编码和校准数据,以确保发射出来的红外线能够被对应的接收器准确识别。
同时,发射器会根据接收器的数量和位置,生成一套独特的匹配方案。
这套方案会包含发射器需要发射的红外线波长、频率、强度等参数,以及发射的起始时间、频率等指令。
3. 接收解码:红外线接收器在接收到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后,会进行解码操作,将红外线接收回来并转化为原始的数字信号。
这些数字信号会被接收器内部的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并与存储在内部的匹配方案进行比对。
一旦比对成功,就意味着接收器成功识别了发射器的身份,实现了对码。
4. 反馈:如果红外线对码成功,那么接收器就会向控制中心发送反馈信号,表明对码操作已经完成。
如果没有成功,接收器则会向控制中心发送警告信号,提示需要进行对码操作。
总的来说,红外线对码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特殊的编码方式将红外线发射器与接收器对应起来,并在发射过程中生成一套独特的匹配方案。
接收器在接收到红外线后进行解码操作,并与存储在内部的匹配方案进行比对,以实现对码。
这一过程需要发射器和接收器在出厂前进行精确的校准和设置,以确保对码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838红外接收头
![1838红外接收头](https://img.taocdn.com/s3/m/5fa8097127284b73f2425088.png)
光谱位于红色光之外,波长为0.76~1.5μm,比红色光的波长还长,这样的光被称为红外线。
红外遥控是利用红外线进行传递信息的一种控制系统,红外遥控具有抗干扰,电路简单,编码及解码容易,功耗小,成本低的优点,目前几乎所有的视频和音频设备都支持这种控制方式。
一、红外遥控系统结构红外遥控系统主要分为调制、发射和接收三部分,如图1 所示:图1 红外遥控系统1.调制红外遥控发射数据时采用调制的方式,即把数据和一定频率的载波进行“与”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发射效率和降低电源功耗。
调制载波频率一般在30khz到60khz之间,大多数使用的是38kHz,占空比1/3的方波,如图2所示,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决定的。
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图2 载波波形1.发射系统目前有很多种芯片可以实现红外发射,可以根据选择发出不同种类的编码。
由于发射系统一般用电池供电,这就要求芯片的功耗要很低,芯片大多都设计成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当有按键按下时才工作,这样可以降低功耗芯片所用的晶振应该有足够的耐物理撞击能力,不能选用普通的石英晶体,一般是选用陶瓷共鸣器,陶瓷共鸣器准确性没有石英晶体高,但通常一点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红外线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去,红外发光二极管内部材料和普通发光二极管不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图3a 简单驱动电路图3b 射击输出驱动电路如图3a和图3b是LED的驱动电路,图3a是最简单电路,选用元件时要注意三极管的开关速度要快,还要考虑到LED的正向电流和反向漏电流,一般流过LED的最大正向电流为100mA,电流越大,其发射的波形强度越大。
图3a电路有一点缺陷,当电池电压下降时,流过LED的电流会降低,发射波形强度降低,遥控距离就会变小。
图3b所示的射极输出电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两个二极管把三级管基极电压钳位在1.2V左右,因此三级管发射极电压固定在0.6V左右,发射极电流IE基本不变,根据IE≈IC,所以流过LED的电流也基本不变,这样保证了当电池电压降低时还可以保证一定的遥控距离。
VS1838B TSOP34838 HS0038B红外接收头
![VS1838B TSOP34838 HS0038B红外接收头](https://img.taocdn.com/s3/m/0fa8cfd4cc22bcd126ff0c98.png)
VS1838B/TSOP34838/HS0038B描述:TSOP322 TSOP348 TSOP324和TSOP344系列是用于红外遥控系统的小型IR接收器模块。
PIN二极管和前置放大器组装在引线框架上,环氧树脂封装中包含一个IR过滤器。
解调后的输出信号可以直接连接到微处理器进行解码。
TSOP324 TSOP344经过优化,可以抑制几乎所有来自节能灯(如节能灯)的杂散脉冲.TSOP324和TSOP344中使用的AGC4可能会抑制某些数据信号。
TSOP322,TSOP348是所有常见IR远程控制数据格式的旧产品。
在这四种接收器类型中,首选TSOP324,TSOP344客户最初应在设计中尝试TSOP324,TSOP344。
这些组件尚未通过汽车规格认证。
HS0038B–系列是用于红外遥控系统的小型接收器。
PIN二极管和前置放大器组装在引线框架上,环氧树脂封装设计为IR滤波器。
解调后的输出信号可以直接由微处理器解码。
HS0038B是标准的红外遥控接收器系列,支持所有主要的传输代码。
IR Receiver Modules for Remote Control SystemsFEATURES•Very low supply current•Photo detector and preamplifier in one package•Internal filter for PCM frequency•Improved shielding against EMI•Supply voltage: 2.5 V to 5.5 V•Improved immunity against ambient light123•Insensitive to supply voltage ripple and noise •Material categorization:for definitions of compliance please seeMECHNICAL DATAPinning for TSOP348.., TSOP344..: 1 = OUT, 2 = GND, 3 = V S Pinning for TSOP322.., TSOP324..:1 = OUT,2 = V ,3 = GNDS DESCRIPTIONTTSOP322 ..,TSOP348 ..,TSOP324 ..和TSOP344 .. 系列是用于红外遥控系统的小型红外接收器模块。
遥控器解码知识
![遥控器解码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6c75c044a7302768e99393f.png)
一、 常见红外线遥控器原理(编码与解码)1、 遥控系统组成和编码的主要分类: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
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 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根据编码格式可以分成两大类:NEC 码和RC5码。
2、 编码原理这里我们以运用比较广泛,解码比较容易的一类来加以说明,现以日本NEC 为例说明编码原理。
NEC 码产生的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电器在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
后16位为8位功能码及其反码。
NEC 数据帧格式:当一个键按下超过36ms ,振荡器使芯片激活,将发射一组108ms 的编码脉冲,这108ms 发射代码由一个起始码(9ms 的高电平),一个结果码(4.5ms 低电平),低8位地址码(9~18ms ),高8位地址码(9~18ms ),8位数据码(9~18ms )和这8位数据码的反码(9~18ms )组成。
数据串行发送,低位(bit0)在前,高位(bit7)在后。
NEC 遥控发送数据格式2009-7-13 - 2009-7-20前导电平2009-7-13 - 2009-7-2032位二进制编码2009-7-13 - 2009-7-20连发代码如果键按下超过108ms 仍未松开,接下来发射的代码(连发代码)将仅由起始码(9ms 的高电平)和结束码(2.5ms 低电平)组成。
在NEC 编码格式中“0”,“1”的表示方法(脉宽调制)如下:遥控发射码“0”遥控发射码“1”前导电平信号为了降低电源功耗,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高发射效率。
注意:代码格式应以接收代码为准(接收代码与发射代码反向)。
二、VS_1838红外一体化接收头的使用红外线遥控信号的接收,可以使用一种集红外线接收和放大于一体的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器,不需要任何外接元件,就能完成从红外线接收到输出与TTL电平信号兼容的所有工作,比如:VS_1838b,体积和普通的塑封三极管大小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S1838B红外接收头接线及单片机编码原理
首先红外发射接收可以用串口。
但是我先讲个比较简单的吧,刚开始你红外发射假设你发的是01010101(八位),以450us的低电平和900us的高电平代表“0”;以450us的低电平和1200us的高电平代表“1”;如果发01010101 波形这个你应该可以想象吧?然后接收的话你用一个以38khz为载波的红外一体化接收头(如:1838);载波是需要加在发射端的,这个先不讲;先说接收吧,既然发送的一个0,那怎么去检测一个0呢?就用一个外部中断加上一个定时器可以吧?(51一般都这么用。
如果有捕捉中断的话如avr那就跟方便了,但原理一样),外部中断以下降沿触发;当这个下降沿来的时候开始用定时器计时,一直计时到下一个下降沿,前面说的,(以450us的低电平和900us的高电平代表“0”;以450us 的低电平和1200us的高电平代表“1”)如果我检测到两个下降沿之间的时间是1350us那是不是就代表是0,如果是1650us就是1,剩下的就同理了~~~不管你发几位,都是一位发过来我就记录一位,都记录好就开始处理你先接收到0然后是1(01010101)那我等到这个值后,是不是就代表一种编码?你也可以是00000000,或者11111111,你发射接收明白了就可以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