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形成与传播(1).ppt
合集下载
1波的形成与传播
![1波的形成与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504b1e69ddccda38376baf74.png)
振动是波动的起因,波动是振动的传播
振
能 量 变 化
动
波
动
振动系统的动能与势 能相互转化,动能最 大时势能最小,势能 最大时动能为零,总 的机械能守恒
波源将机械能传递给它 相邻的质点,这个质点 再将能量传递给下一个 质点,当波源停止振动 时,各个质点的振动也 会相继停下来
(1)振动是波的起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联 (2)有波动一定有振动,有振动不一定有波动 系 (3)波动的周期等于质点振动的周期
下图为一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F质点此 时的运动方向如下图所示,则( )
C
A.波向右传播
B.质点H的运动方向与质点F的运动方向相同
C.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C在此时的加速度为零
如图,水平放置的弹性长绳上有一系列均匀分布 的质点1、2、3…现使质点1在竖直方向做简谐振动, 振动将沿绳向右传播,质点1起振方向向上,当振动 传播的13点时,质点1恰好完成一次全振动,此时质 点9的运动情况是 ( D ) A、加速度方向向上 C、速度方向向上 B、加速度正在增大 D、速度方向向下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一 认识波 1.波是如何形成的 2.波的传播特点 二 波的分类:横波和纵波
三 机械波
:波源和介质
类 别
运 动 现 象 运 动 成 因
振动
单个质点所表现出的 周期性运动
波动
大量质点共同表现出 的周期性运动
质点受到指向平衡位置 的回复力作用
介质中相邻质点间存在 相互作用的弹力
联 系
A
B
C
A、B、C、D是一列横波上的四个点,某时刻 波形如图所示,那么如果A此时速度是向上的,则
C点必是 速度向上 ;如果B点此时速度是向上
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声波的产生与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20b4ed1bb7360b4c2e3f6440.png)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 . 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 . 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
5、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 、 小的是( 小的是( D ) A.钢轨 . B.纯水 . C.木材 . D.空气 .
科学上,我们采用分贝 (dB) 做为 表示声音强度的单位,以人耳所能 听见的最小声音强度定为 0 分贝,பைடு நூலகம்每增加 10 分贝,声音强度就增加 10 倍。分贝数值越大,表示声音 越大。
3.音色 3.音色 不同物体振动发声时, 不同物体振动发声时,所发声音 的音色一般不同, 的音色一般不同,它是乐音的另 一个特征。 一个特征。
物体(钟 振动产生声音 钟声) 振动产生声音( 物体 钟)振动产生声音(钟声) —————————————— 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判断是钟声
,————————————— —。 。
(写出两点) 写出两点)
9、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 、敲鼓时, 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 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 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 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 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 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 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 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 纸盆振幅越大. 纸盆振幅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 振动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 出:(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产生的; 物体发声时振幅越大, 物体发声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 ) 。
回声的利用
波的描述 课件(共19张PPT)(2024版)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波的描述 课件(共19张PPT)(2024版)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0400f60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9.png)
y
一、波的图像
y
0
x
x
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y—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长: 在波动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
2.观察与思考:在波动中,相隔等于波长的两个点的振动特点?
(1)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总保持相同.
波的描述
复习
1. 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是什么? 2. 机械波是怎么形成的?
怎么描述波?
描述物理现象的常用方法
1 物理量 2 公式 3 图像
观察与思考:
问题1:描述波动情况的困难是什么? 问题2:如何反映某时刻所有质点的位移情况?
观察与思考:
问题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要描述各质点的空间位置,横、纵坐 标应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 问题4:波的图像具有怎样的物理意义?
v
带动
六、波的图像的应用
2. 已知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的传播方向。
v 带动
六、波的图像的应用
3. 由波的图像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振幅 波长 位移 加速度方向 波传播方向 振动方向
七、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比较
七、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比较
研究对象
振动图像
研究内容 坐标 图线变化 确定质点运 动方向
四、波速(v)
1. 定义:波速即为波的传 播速度,亦即单位时间 内振动所传播的距离。
2.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五、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v 或v f
T
适用于一切波
决定因素
波源决定波的周期、频率 介质决定波速 波速、周期(频率)决定波长
六、波的图像的应用
1. 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判断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的运动方向。
高中物理 第12章 机械波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
![高中物理 第12章 机械波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https://img.taocdn.com/s3/m/e624a6276137ee06eef91809.png)
②疏部:质点分布__最__疏____的位置
机械波
1.介质 (1)定义:绳、弹簧、水、空气等___波_____借以传播的物质。 (2)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_相__互__作__用_,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 点的振动。 2.形成 机械振动在__介__质____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3.两个产生条件 (1)要有__振__源____。 (2)要有传播振动的__介__质____。
4.传递的三个特点 (1)介质中的机械波传播时,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它传播的只有 __振__动____这种运动形式。 (2)波是传递_能__量_____的一种方式。 (3)波可以传递__信__息____。
『判一判』 (1)在水平方向传播的波为横波。( × ) (2)在机械波中各质点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 ) (3)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中,所有质点同时运动,同时停止运动。( × ) (4)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起振方向都相同。( √ ) (5)纵波指的是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 ) (6)横波中分密部和疏部,纵波中分波峰和波谷。( ×)
机械波按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可分为横波和纵波。
(1)(多选)关于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 A.在横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
B.在横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
C.在纵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 D.在纵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
(2)如图所示,若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a点是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 则质点a的振动方向一定上下振动吗?
复习课件
高中物理 第12章 机械波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情 景 切 入〕 波是常见的运动现象,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波,其中水波、声波是我们 熟悉的。那么,波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规律? 〔知 识 导 航〕 本章在机械振动的基础上学习波动的基础知识。波动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 播而形成的,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运动形式。本章通过波的形成、波的描述 、波的图象、波的传播规律、波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来学习波的 基础知识,了解波的特性,为以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波动是以振动为基础的一种运动形式,它研究的是波的传播方向上参与波 动的一系列质点的运动规律。因此机械波的形成就构成了本章的难点,而形象 的描绘机械波传播的波的图象是本章的重点。
高中物理2.1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高中物理2.1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af003d76a20029bc642d18.png)
〔2〕介质中各质点不是同时起振的,离波源近的 质点先起振〔步调不一致〕。前面质点带动后面质 点的振动,后面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但各质 点起振方向均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 〔3〕振动停止后波的传播并不立即停止,仍向前 传播一段时间.
思考3:波源停止振动后,波就立即停止吗? 思考4: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点振动的 周期〔频率〕是否相同?
〔4〕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驱动力 来源于振源,其频率等于振源频率.
思考4: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点振动的 周期〔频率〕是否相同?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即学即练:
❖ 关于机械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
❖ AA.BC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
课堂小结
波 波的形成 的 和传播 形 成 和 传 播 波的分类
定义: 形成原因 条件 特点 横波
纵波
再见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4.特点:
〔1〕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两侧往复运动,并不随波 迁移.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传递了能量和信息.
〔2〕介质中各质点不是同时起振的,离波源近的 质点先起振〔步调不一致〕。前面质点带动后面质 点的振动,后面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但各质 点起振方向均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 〔3〕振动停止后波的传播并不立即停止,仍向前 传播一段时间.
♦后面质点的运动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重复性〕 ♦后面质点的运动要滞后前面质点的运动,从而形 成凸凹相间(疏密相间)的波形.(滞后性)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 械波
2.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带动性 重复性 滞后性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思考3:波源停止振动后,波就立即停止吗? 思考4: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点振动的 周期〔频率〕是否相同?
〔4〕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驱动力 来源于振源,其频率等于振源频率.
思考4: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点振动的 周期〔频率〕是否相同?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即学即练:
❖ 关于机械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
❖ AA.BC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
课堂小结
波 波的形成 的 和传播 形 成 和 传 播 波的分类
定义: 形成原因 条件 特点 横波
纵波
再见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4.特点:
〔1〕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两侧往复运动,并不随波 迁移.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传递了能量和信息.
〔2〕介质中各质点不是同时起振的,离波源近的 质点先起振〔步调不一致〕。前面质点带动后面质 点的振动,后面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但各质 点起振方向均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 〔3〕振动停止后波的传播并不立即停止,仍向前 传播一段时间.
♦后面质点的运动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重复性〕 ♦后面质点的运动要滞后前面质点的运动,从而形 成凸凹相间(疏密相间)的波形.(滞后性)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 械波
2.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带动性 重复性 滞后性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的形成和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96eecb2b482fb4daa58d4bb9.png)
三、横波与纵波
1、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有波峰和波谷。 2、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有疏部和密部。
四、机械波
1、产生条件:介质、波源(机械振动)。
2、波可以传播能量和信息。
一、波的形成
1、振动的传播称为波。
2、波源质点振动时,由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 使后续质点也开始振动,从而形成波。
二、波的传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观察:
1、各质点振动的先后顺序。
2、各质点的运动方向。 3、波源停止运动后,各质点如何运动。
波的传播特点
1、靠近波源的质点先开始振动,且与波源起振方向一致。 2、各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随波移动。 3、波只是传播振动这种形式。 4、波源停止振动后,已形成的波继续传播。
波的形成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波的形成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3e2342f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d.png)
正向上运动,如图中箭头所示,由此可判断此横波(
)
C A.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B正减速运动
B.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C位移正增大
C.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D加速度正减小D.向左传播,且此时质
点E势能正减小
练 习 、 (2022·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一列简谐 横波沿x轴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 动方向向y轴负方向,则( )
2.地震波:既有横 波又有纵波。且 纵波传播速度大
3.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 是纵波,叫做水纹波。
三、机械波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 2.条件:① 有振源(内因)② 有可传播波的介质(外因)
振源(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
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练习、(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一个小石子投向平静的
湖面中心,会激起一圈圈波纹向外传播,如果此时水面上有一片
树叶(如图),下列对树叶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树叶慢慢向湖心运动
B.树叶慢慢向湖岸漂去
C
C.在原处上下振动
D.沿着波纹做圆周运动
练 习 、 (2022·四川·雅安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以下对机械
二、横波和纵波
1.横波 (1)定义: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做横波
(2)特点:有波峰、波谷 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 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3)说明:横波是靠物体内部形变而产生的弹力作为回复力。 故横波在固体传播
实验中观察到,弹簧圈密集的部分和稀疏的部分交替向右传播,在弹簧 上形成一种与横波不一样的疏密相间的波。
方法二: 逆着波的传播方向,(上坡上,下坡下) 上坡上振(y轴正方向) 下坡下振(y轴负方向)
高中人教版物理选修3-4课件:第十二章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高中人教版物理选修3-4课件:第十二章 1 波的形成和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11d21cf6c5da50e2534d7f69.png)
-19-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思考问题】 如何判断一列波是横波还是纵波? 提示:有的介质既可以传播横波,也可以传播纵波,具体是哪一种 波,要根据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间的关系判定。 解析:同一波源产生的波中可同时具有横波、纵波,如地震波,故 选项A正确;虽然传播这两种波的介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 的关系不同,但并不妨碍两者沿同一方向传播,故选项B错误;在同 一介质中,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如地震波中纵波比横波 传播得快,故选项C错误;横波可以在固体内传播,不可以在液体、 气体中传播,而纵波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故选项D错误。 答案:A 归纳总结横波与纵波 横波和纵波是机械波的两种类型,是按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 动方向的关系来分类的。
1 波的形成和传VIP播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课文档前(篇部自分V主IP专预享习文档由于课上传堂者篇设探置不究可学下载习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答案:×
(3)物体只要做机械振动,就一定会产生机械波。 ( ) 解析:机械波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振源和介质。只有物 体做机械振动,而其周围没有介质,远处的质点不可能振动起来形 成机械波。
答案:×
-7-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读一读·思一思 辨一辨·议一议
2.探究讨论。 (1)艺术体操的“带操”表演中,彩带上的波形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细棒振动带动与它相邻的质点发生振动,并依次带动离细 棒更远的质点振动,细棒的振动逐渐传播出去,形成了波。 (2)观察沿绳传播的横波和在弹簧上传播的纵波,思考问题: ①从整体感观上说,你看到的情景分别是怎样的? ②如果你的关注点只放在介质的一个点上,你观察到的情况分别 又是怎样的? 答案:①波峰和波谷都在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密部和疏部都在水 平方向匀速移动。 ②如果我们盯着绳子上某一个点(可以做个标记)看,它就是在上 下往复运动,并没有移动它的平衡位置;如果我们盯着弹簧上某一 个圈或点(可以做个标记)看,它就是在左右往复运动,也没有移动它 的平衡位置。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共19张PPT)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838e3333d4b14e852468e9.png)
(6)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是 变速的,波的传播是匀速的。
模 拟 波
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 什么关系?
观 察
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 什么关系?
波 的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分 横波的特点: 波峰 波谷 类 及 特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 点 一条直线上。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观 察
观 察
观 察
波 (1)介质中各质点的运动都是在各自的中心
传
位置附近振动,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播 (2)后一质点落后、重复前一质点的振动 。 特
征 (3)各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源的起振方向 : 相同。
(4)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波源的振动周期 相同。
(5)波是传递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的一种 方式。
A
B
C
课 堂 练
习 已知波形图上A、B两点某一时刻振 动方向,请指出波传播的方向
A
B
观 察
3.在o处有一振源,在t=0时向y正方向起振, 试画 出X轴上t=3T/4时的波形图.并指出典型质点的振 动方向.
t=5T/4时刻的波形?
远的传播开去
形成 和 传播
机械波
分类
课 堂 1.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 练 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对此时绳上A、B、C、
习 D、E、F六个质点( AD )
A.它们的振幅相同
B.质点D和F的速度方向相同
C.质点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
D.从此时算起,质点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课 堂 练 习
向右传播的波上三点A、B、C, 请指出该时刻振动的方向
纵波的特点: 疏部 密部
类
振动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波的形成(教学课件)33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波的形成(教学课件)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e68a0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0.png)
新课讲授
三、机械波
4.传递的三个特点: (1)介质中有机械波传播时,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它传播的只是_振__动__ 这种运动形式。 (2)波是传递_能__量__的一种方式。 (3)波可以传递_信__息__。
新课讲授
三、机械波 5.波动与振动; 波动是介质中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3)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振源起振方向相同;
(4)各质点的起振周期频率与振源振动周期频率相同。
新课讲授
一、波的形成
做一做:
新课讲授
二、横波和纵波
思考与讨论: (1)这列波的波形特点是什么?
凹凸相间的波纹
(2)这列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有何特征? 相互垂直
新课讲授
二、横波和纵波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作横波; 2.波峰: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作波峰; 3.波谷:在横波中,凸起的最低处叫作波谷。
(5) 绳 上 各 质 点 振 动 的 周 期 或 频率与振源是否相同?振动步 调是否一致?
(6) 是 什 么 力 是 后 面 的 质 点 振 动起来的?
新课讲授
一、波的形成
4.绳波简图:
新课讲授
一、波的形成
5.波的传播过程质点的运动特点:
(1)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随波迁移; (2)离振源近的质点先起振,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波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只要有机械波产生,一定可以找到产生机械波的波源 B.把小石块扔到平静的湖水里,水面上便会激起水波,水波将促使水面上的漂浮物 向远方运动 C.某空间找不到机械波,则在这一空间一定没有波源 D.横波与纵波,其质点的振动方向不同,因此,横波和纵波不可能沿同一方向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绳端这种上下振动的状态就沿绳子传了出 去,从整体上看就是一些凹凸相间的波形。
思 考
A
D
C
O
E
B
1、外力使O点上下振动,后来A点为什 么也上下振动起来了?
绳子各相邻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外力使 O点上下振动时,O带动相邻的质点上下振动, 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一些的质点振动,最终A 点振动起来。
思 考
D.一切波的传播均需要介质
<4>.在机械波中,下列说法中错 误的是( D )
A、各质点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后一质点 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 一质点 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课后作业
<1>、回顾复习本节所学内容。 <2>、完成课后的问题与练习。 <板展示 黑板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展示小组 2组B2 4组B2 6组B2 8组B2
点评小组 1组B2 3组B2 5组B2 7组B2
绳波的成因
绳子可以分成一个个小段,一个个小段可 以看做一个个相连的质点,这些质点之间 存在着相互作用。
手握绳端上下振动时,绳端带动相邻的质 点,使它也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 远一些的质点……
2、通过实验等逐步理解和体会波的形成过程。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波是一种重要和普
遍的物质运动形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 能量和信息传递方式。
生活中的波现象
自主纠错(5分钟)
要求: 1、针对自己的错题,认真修改,找准错因. 2、用红笔标记出疑难点以备讨论解决.
三、讨论与交流(约4分钟)
展示问题 自主学习 1 自主学习 2 自主学习 3 自主学习 4
课前准备
1.导学案 2.课本 3.双色笔 4.练习本
思 考
二、波的形成
A
D
C
O
E
B
思考:波是怎样形成的呢?
自主纠错(5分钟)
要求: 1、针对自己的错题,认真修改,找准错因. 2、用红笔标记出疑难点以备讨论解决.
三、讨论与交流(约10分钟)
展示问题 合作探究1 合作探究2 合作探究3 合作探究4
波的分类
产 2.介质和波源:
生 条
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
件
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
注意:有机械振动不一定存在机械波 有机械波一定存在机械振动
4.波向外传播的是什么:
运动形式和能量
归纳反思
1.知识方面: 2.物理思想: 3.题型解法: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小结
机械波的
形成原因 传播规律
三、讨论与交流(约10分钟)
展示问题 巩固练习1
巩固练习2
巩固练习3 当堂检测1 当堂检测2 当堂检测3 当堂检测4 当堂检测5 当堂检测6
展示方式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A
D
C
O
E
B
2、绳上A点和B点的振动有什么异同?它 们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什么关 系?
相同点:振动形式完全相同,两个质点的起振 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不同点:B比A迟一些开始振动。 垂直
思 考
A
D
C
O
E
B
3、这绳波是怎样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 中波源O点迁移到A点没有?
形成过程:见P42页 没有
展示方式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展示小组 1组 3组 5组 7组
点评小组 2组 4组 6组 8组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
波的分类
纵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 条直线上。
波 密部: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
疏部: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
<2>、区分横波和纵波是根据( C )
A.是否沿水平方向传播 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
C.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方向 D.质点振动的快慢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CD)
A.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是纵波, 在水中传播时是横波
B.波不但传递能量,还能传递信息
C.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 波传播的方向
思 考
4、振动与波动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 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 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 是振动,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所呈现的现 象是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不一 定存在波动.
展示小组 9组A1 8组A1
7组A1 6组A1 5组A1 4组A1 3组A1 2组A1 1组A1
点评小组 1组C1 2组C1
3组C1 4组C1 5组C1 6组C1 7组C1 8组C1 9组C1
学以致用
<1>.关于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有机械振动就有机械波 B.没有机械波就没有机械振动 C.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 D.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 程,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课前准备
1.导学案 2.课本 3.双色笔 4.练习本
一、导学案点评
• 最佳学习小组 • 最佳成绩 • 最佳个人 • 书面表达
新课引入
• 平静的湖面上放一静止的小纸船, 怎样使之运动?(至少提出两种方式)
1.木杆捅 2.石头碰 3.在湖水中投放石子
第十二章 机械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产生条件, 知道波的种类,明确一维简谐波的特点。
思 考
A
D
C
O
E
B
1、外力使O点上下振动,后来A点为什 么也上下振动起来了?
绳子各相邻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外力使 O点上下振动时,O带动相邻的质点上下振动, 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一些的质点振动,最终A 点振动起来。
思 考
D.一切波的传播均需要介质
<4>.在机械波中,下列说法中错 误的是( D )
A、各质点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后一质点 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 一质点 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课后作业
<1>、回顾复习本节所学内容。 <2>、完成课后的问题与练习。 <板展示 黑板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展示小组 2组B2 4组B2 6组B2 8组B2
点评小组 1组B2 3组B2 5组B2 7组B2
绳波的成因
绳子可以分成一个个小段,一个个小段可 以看做一个个相连的质点,这些质点之间 存在着相互作用。
手握绳端上下振动时,绳端带动相邻的质 点,使它也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 远一些的质点……
2、通过实验等逐步理解和体会波的形成过程。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波是一种重要和普
遍的物质运动形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 能量和信息传递方式。
生活中的波现象
自主纠错(5分钟)
要求: 1、针对自己的错题,认真修改,找准错因. 2、用红笔标记出疑难点以备讨论解决.
三、讨论与交流(约4分钟)
展示问题 自主学习 1 自主学习 2 自主学习 3 自主学习 4
课前准备
1.导学案 2.课本 3.双色笔 4.练习本
思 考
二、波的形成
A
D
C
O
E
B
思考:波是怎样形成的呢?
自主纠错(5分钟)
要求: 1、针对自己的错题,认真修改,找准错因. 2、用红笔标记出疑难点以备讨论解决.
三、讨论与交流(约10分钟)
展示问题 合作探究1 合作探究2 合作探究3 合作探究4
波的分类
产 2.介质和波源:
生 条
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
件
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
注意:有机械振动不一定存在机械波 有机械波一定存在机械振动
4.波向外传播的是什么:
运动形式和能量
归纳反思
1.知识方面: 2.物理思想: 3.题型解法: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小结
机械波的
形成原因 传播规律
三、讨论与交流(约10分钟)
展示问题 巩固练习1
巩固练习2
巩固练习3 当堂检测1 当堂检测2 当堂检测3 当堂检测4 当堂检测5 当堂检测6
展示方式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A
D
C
O
E
B
2、绳上A点和B点的振动有什么异同?它 们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什么关 系?
相同点:振动形式完全相同,两个质点的起振 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不同点:B比A迟一些开始振动。 垂直
思 考
A
D
C
O
E
B
3、这绳波是怎样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 中波源O点迁移到A点没有?
形成过程:见P42页 没有
展示方式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
展示小组 1组 3组 5组 7组
点评小组 2组 4组 6组 8组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
波的分类
纵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 条直线上。
波 密部: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
疏部: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
<2>、区分横波和纵波是根据( C )
A.是否沿水平方向传播 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
C.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方向 D.质点振动的快慢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CD)
A.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是纵波, 在水中传播时是横波
B.波不但传递能量,还能传递信息
C.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 波传播的方向
思 考
4、振动与波动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 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 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 是振动,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所呈现的现 象是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不一 定存在波动.
展示小组 9组A1 8组A1
7组A1 6组A1 5组A1 4组A1 3组A1 2组A1 1组A1
点评小组 1组C1 2组C1
3组C1 4组C1 5组C1 6组C1 7组C1 8组C1 9组C1
学以致用
<1>.关于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有机械振动就有机械波 B.没有机械波就没有机械振动 C.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 D.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 程,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课前准备
1.导学案 2.课本 3.双色笔 4.练习本
一、导学案点评
• 最佳学习小组 • 最佳成绩 • 最佳个人 • 书面表达
新课引入
• 平静的湖面上放一静止的小纸船, 怎样使之运动?(至少提出两种方式)
1.木杆捅 2.石头碰 3.在湖水中投放石子
第十二章 机械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产生条件, 知道波的种类,明确一维简谐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