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BM—1系统的基本结构图
机械制造技术概述
1.3.2 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GT)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批量法则 在大批量生产中,由于采用专用、高效和自动化的生
产设备,可以获得高的生产率,低的生产成本,短的生 产周期;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则相反。 机床利用率
例:CA6140 车床,最大加工直径φ400 ,实际加工 90 % 以上工件直径不足 100mm,机床利用率极低。 制造周期
……
与大、小制造概念相对应,对于制造技术的理解也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理解制造技术涉及生产活动的 各个方面和生产的全过程,制造技术被认为是一个从产 品概念到最终产品的集成活动,是一个功能体系和信息 处理系统。
1.1.2 制造系统
制造系统结构
经营管理 财务
用
户
市场与销售
、
市
研究与开发
场
与
工程设计
1.1.1 生产与制造
第一产业
农业 林业 渔业 畜牧业 矿业 采石业 石油业
表1-1 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
第二产业
航天航空 纺织、服装 汽车、装备、重型机械 冶金、钢铁、金属制品 食品、饮料 化工、石油精炼 计算机、半导体、电器 建筑、建材 日用消费品 玻璃、陶瓷、造纸 制药 橡胶、塑料制品 能源、电力 出版
在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中,加工时间仅占生产时间 的约5%,其余 95%均为周转等待时间;加工时间中真 正进行切削的时间不足30% 。
1.3.2 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GT)
加工时间 制造周期
5%
运输与等待时间 95%
30% 加工时间
70%
切削 调整、装夹、对刀、检测等
图1-9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时间分配
PLM编码分析说明
左图是对零件的统计数据,机械产品中 各类零件出现有明显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 成为分类的客观基础。可以看到,除标准件 外,有 70%的零件有相似特征,零件的分类 即是找出零件属性的相似和区别进行归纳。 零件特征包括零件的几何形状、加工工艺、精度、材料等,分类编码就是用数字、字母 或符号将机械零件各种特征进行标识的一套特定的法则和规定。 二、国际和国内的编码规则介绍 世界上最早的零件分类系统编码是 VUOSO 编码,其仅仅只有 4 位数,是前捷克斯洛伐克 金属切削机床研究所卡洛茨教授领导制定的,世界上现有的零件编码系统大都是由 VUOSO 发 展而来。目前主流的编码系统有德国的 OPITZ 编码,日本的 KK-3 编码,国内有 JBLM-1 编码。 2.1 Opitz 分类编码系统 2.1.1 OPITZ 系统是一个十进制的九位代码的混合结构分类编码系统。由德国 Aachen 工 业大学机床和生产工程实验室所开发。 OPITZ 系统前面五位数主要用来描述零件的基本形状要素。第一位主要用来区分回转体类 与非回转体类的零件类别。对于回转体类零件,用 L/D 来区分盘状,短轴和细长轴类零件。 对 于非回转体类零件,则用长宽高的比值 A/B 与 A/C(A>B>C)来区分杆状、板状和块状类零 件。系统的第二位至第五位数,则是针对第一个横向分类环节中所确定的零件类别的形状细 节,作进一步的描述并细分。
16 槽、键槽 17 花 键 18 齿 形
螺纹
锥面 传动螺纹 槽、键槽
2
3
4
非回转体外部加工 非回转体内部加工
组件
加工形状
加工形状
7.2. 成组技术
1.0pitz编码系统 Opitz的基本结构图 Opitz系统是一个十进制9位代码的混合结构分类编码系统(图6-5), 是由联邦德国Aachen工业大学H.Opitz教授提出的。在成组技术领 域中,它代表着开创性工作,是最著名的分类编码系统。 Opitz编码系统使用下列数字序列: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2)链式结构 在链式结构中,那些有序符号酌意义是固定的,与 前级符号无关,这种结构亦可称为多码结构。它要复杂些,因而可 以方便地处理具有特殊屑性的零件,有助于识别具有工艺相似要求 的零件本原理图
(3)混合结构 工业上大多数商业零件编码系统都是由上述两种编 码系统组合而成的,形成混合结构。混合结构具有单码结构和多 码结构共同的优点,典型的混合结构都由一系列较小的多码结构 构成,混合结构能较好地满足设计和制造的需要
2.KK—3系统 KK—3系统是由日本通产省机械技术研究所提出的草案,并经日 本机械振兴协会成组技术研究会下属的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分会多 次讨论修改而成,是一个供大型企业使用的十进制21位代码的混 合结构系统 KK—3系统分类编码系统的基本结构图 KK—3系统的特点; 1)在位码先后顺序安排上,基本上考虑到各部分形状加工顺序 关系,它是一个结构、工艺并重的分类编码系统。 2)KK—3系统前7位代码作为设计专用代码,这便于设计部门 使用。 3)在分类标志配置和排列上.便于记忆和应用。 4)采用了按零件功能和名称作为分类标志,特别便于设计部门 检索用。 5)系统的主要缺点是环节多,在某些环节上,零件出现率极低 ,这意味着有些环节设置不当。
3.JLBM—1系统 JLBM—1系统是我国原机械工业部为在机械加工中推行成组 技术而开发的一种零件分类编码系统,这个系统经过先后四 次的修改,已于1984作为我国机械工业部的技术指导资料 JLBM—1系统的结构可以说是Opitz系统和KK—3系统的结合 ,它克服了Opitz系统分类标志不全和KK—3环节过多缺点。 它是一个十进制15位代码的混合结构分类编码系统,如图所 示 JLBM—1系统的基本结构图 可看出JLBM—1系统的结构基本上和0pitz系统相似。为弥补 Opitz系统的不足 ,把Opitz系统的开头加工码予以扩充 ,把 Opitz系统的零件类别码改为零件功能名称码,把热处理标志从 Opitz系统中的材料、热处理码中独立出来,主要尺寸码也由一 个环节扩大为两个环节。因为系统采用了零件功能名称码,所 以它也吸取了KK—3系统的持点。此外,扩充形状加工码的做 法也和kK—3系统的想法相近。 JLBM—1系统增加了形状加工 的环节,因而比Opitz系统可以容纳较多的分类标志外,它在系 统的总体组成上要比Opitz系统简单,因此也易于使用。
成组技术GT
成组技术GT(Group Technology)是一门生产技术科学,它研究如何识别和发掘生产活动中有关事务的相似性,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
即把相似的问题归类成组,寻求解决这一组问题相对统一的最优方案,以取得所期望的经济效益。
成组技术应用与机械加工方面,乃是将多种零件按其工艺的相似性分类成组以形成零件族,把同一零件族中零件分散的小生产量汇集成较大的成组生产量,从而使小批量生产能获得接近于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效果。
成组技术将品种众多的零件按其相似性分类以形成为数不是很多的零件族,把同一零件族中诸零件分散的小生产量汇集成较大的成组生产量。
这样,成组技术就巧妙地把品种多转化为“少”,把生产量小转化为“大”,由于主要矛盾有条件的转化,这就为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符合辩证法的,所以它可以作为指导生产的一般性方法。
实际上,人们很早以来就在应用成组技术的哲理指导生产实践,诸如生产专业化、零部件标准化等皆可以认为是成组技术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现代发展的成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设计、制造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与生产事务的相关性是客观存在的,这不仅为人的一般常识所认可,而且也为统计学所证实。
国外通过对机床零件的统计分析,发现产品(同类型或相近类型)的更新换代将不会影响成组技术的继续实施,这就科学的证明了成组技术实施的延续性。
零件统计学是实施成组技术过程中充分认识和利用有关事物相似性的有用的科学方法,为成组技术的创立提供了可以信赖的科学依据。
成组技术基本原理要求充分认识和利用客观存在着的有关事物的相似性,按一定的相似标准将有关事物归类成组。
二、成组技术的分类方法目前,将零件分类成组常用的方法有:1、视检法视检法是由有生产经验的人员通过对零件图纸仔细阅读和判断,把具有某些特征属性的一些零件归结为一类。
它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生产经验,多少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2、生产流程分析法生产流程分析法PFA(Production Flow Analysis)是以零件生产流程及生产设备明细表等技术文件,通过对零件生产流程的分析,可以把工艺过程相近的,即使用同一组机床进行加工的零件归结为一类。
CAPP的原理及应用(一)
CAPP的原理及应用(一)发表时间:2011-2-27关键字:CAPP CAPP原理CAPP应用工艺设计信息化调查找茬投稿收藏评论好文推荐打印社区分享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的功能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作为辅助工具,依据产品设计所给出的信息,对产品的加工、装配等制造过程进行设计。
一般认为,CAPP包括毛坯设计、加工方法选择、工序设计、工艺路线制定和工时定额的计算等。
其中,工序设计又可包含工装夹具的选择或设计、加工余量分配、切削用量选择以及机床、刀具的选择、必要的工序图生成等。
概述工艺设计是制造企业技术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其设计效率和质量对生产的组织、产品质量、生产率、产品成本、生产周期等有着极大的影响。
长期以来,工艺人员根据个人的经验以手工方式进行工艺设计,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存在以下的缺陷:① 设计效率低。
工艺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工艺方案的设计,还必须进行大量的计算、查阅手册、填写表格、工艺数据的统计等繁琐重复性的工作。
② 设计质量不稳定、标准化程度差。
工艺设计是经验性很强的工作,设计质量、所用术语、工艺习惯因人而异,难以统一标准与优化,且随着工艺设计人员的变动使工艺设计经验难以继承。
③ 不能实现信息集成。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采用CAD,CAM,ERP等先进的设计、制造与管理技术。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进一步要求实现基于网络和数据库的CAD/CAM以及技术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而手工工艺设计已不能满足系统信息集成的要求。
1、CAPP的基本结构尽管CAPP系统的种类很多,但其基本结构都离不开系统控制与人机界面、零件信息描述与输入、工艺决策、工艺数据/知识库、工艺文件管理与输出等五大部分。
(1)系统控制与人机界面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与协调系统各模块的运行,是用户的工作平台。
它通过包括系统菜单、工艺设计的界面、工艺数据/知识的输入和管理界面、以及工艺文件的显示、编辑与管理等人机界面实现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
PLM编码、权限和流程
-
- -
-
-
-
-
-
-
开发
质量 上市
- -
-
-
√
√ -
-
- √
-
- -
-
-
-
√
Lead
- 协助
全新产品
升级
特配
概念
成立项目组
寻找供应商 产品概念设计 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 立项评审
v
v v v v v
v
v v
v v
计划
产品P&L分析
确定供应商(RFQ)
选型测试 开发方案评审 开发 产品开发、认证
v
v v v v v v
德国
OPITZ 编码
日本
KK-3 编码
中国 JBLM-1 编码
Opitz 分类编码系统
OPITZ 系统是一个十进制的九位代码的混合结构分类编 码系统。 德国Aachen 工业大学机床和生产工程实验室开发。 OPITZ 系统前五位主要用来描述零件基本形状要素。 第一位主要用来区分回转体类与非回转体类的零件类别。 对于回转体类零件,用L/D 来区分盘状,短轴和细长轴 类零件。对于非回转体类零件,则用长宽高的比值A/B 与A/C(A>B>C)来区分杆状、板状和块状类零件。 系统的第二位至第五位数,则是针对第一个横向分类环 节中所确定的零件类别的形状细节,作进一步的描述并 细分。
实体性权限细分:
按照用户得到实体权限的方式不同,实体性权限分为静态权 限和动态权限 静态权限是系统管理员或权限管理人员直接授予主体的一种 权限类型。可以授予用户、角色和用户组,用户可以继承所 属角色和用户组的权限。这也是早期PLM系统比较常见的一 种权限管理 动态权限是由于PLM系统用户在相互协作过程中,数据的动 态变化而导致用户对数据权限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用户在数 据流动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权限类型。归结起来就是基于流动 的权限、基于任务的权限。
成组技术GT
成组技术GT(Group Technology)是一门生产技术科学,它研究如何识别和发掘生产活动中有关事务的相似性,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
即把相似的问题归类成组,寻求解决这一组问题相对统一的最优方案,以取得所期望的经济效益。
成组技术应用与机械加工方面,乃是将多种零件按其工艺的相似性分类成组以形成零件族,把同一零件族中零件分散的小生产量汇集成较大的成组生产量,从而使小批量生产能获得接近于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效果。
成组技术将品种众多的零件按其相似性分类以形成为数不是很多的零件族,把同一零件族中诸零件分散的小生产量汇集成较大的成组生产量。
这样,成组技术就巧妙地把品种多转化为“少”,把生产量小转化为“大”,由于主要矛盾有条件的转化,这就为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符合辩证法的,所以它可以作为指导生产的一般性方法。
实际上,人们很早以来就在应用成组技术的哲理指导生产实践,诸如生产专业化、零部件标准化等皆可以认为是成组技术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现代发展的成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设计、制造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与生产事务的相关性是客观存在的,这不仅为人的一般常识所认可,而且也为统计学所证实。
国外通过对机床零件的统计分析,发现产品(同类型或相近类型)的更新换代将不会影响成组技术的继续实施,这就科学的证明了成组技术实施的延续性。
零件统计学是实施成组技术过程中充分认识和利用有关事物相似性的有用的科学方法,为成组技术的创立提供了可以信赖的科学依据。
成组技术基本原理要求充分认识和利用客观存在着的有关事物的相似性,按一定的相似标准将有关事物归类成组。
二、成组技术的分类方法目前,将零件分类成组常用的方法有:1、视检法视检法是由有生产经验的人员通过对零件图纸仔细阅读和判断,把具有某些特征属性的一些零件归结为一类。
它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生产经验,多少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2、生产流程分析法生产流程分析法PFA(Production Flow Analysis)是以零件生产流程及生产设备明细表等技术文件,通过对零件生产流程的分析,可以把工艺过程相近的,即使用同一组机床进行加工的零件归结为一类。
3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实例
(5)实例 下面是用OPITZ分类编码系统分别对 一个回转体零件和非回转体零件进行的分类编码实 例。零件图只标注了零件的主要尺寸。
a)回转体零件 b)非回转体零件
(三)柔性编码系统
1.柔性编码系统简介 在成组技术中,长期使用的零件分类编码系统都属 于刚性分类编码系统,它们主要适用于形成结构、 工艺相似的零件族,其系统表达形式一般是表格式 刚性结构,主要优点是:①系统结构简单,便于记 忆和使用;②便于识别。存在的问题:①只能对零 件进行概括地描述,不能提供全面、准确的零件信 息,故不能满足企业各部门要求,更不能满足 CIMS各环节的需要;②零件代码码位长度固定, 不能随零件复杂程度而变化。对简单零件,相当多 的码位编码为0,造成极大冗余;而对于复杂零件
四位表示零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否有平面和槽;第五位表示零件上 是否有辅助孔和齿形等。非回转体零件的第二、三、 四、五位代码分别表示零件的外形、主要孔和其他 回转表面、平面加工、辅助孔及齿形加工等特征。 (4)辅助码 系统的第六位至第九位数字是辅助 码。第六位:表示零件的基本尺寸,10个代码分 别代表10个由小到大排列的尺寸分段;第七位: 表示零件的材料类别,分为铸铁、碳钢、合金钢、 非铁合金等;第八位:表示零件毛坯形式,分为棒 料、管材、铸锻件、焊接机等10类;第九位:表 示零件上高精度加工要求(精度高于IT7和Ra<0.8) 所在的形状部位。
形状特征的、框架结构的二级形状码,它能较详细 准确地描述零件形状和形状要素;管理码:为组织 成组生产而设置的码位,码位内容由零件分类以后 自动生成,目前设五个码位,反映零件所属组别及 加工单元信息。
柔性零件编码系统总体结构
从功能上看,分类识别码完成零件整体信息的描述, 对于需要详细、确切描述形状的零件,可进入到二 级形状码描述。系统的柔性在分类识别码中体现在 两方面:从横向看,系统的码位数量是可变的,最 短为9位,最长为12位,由零件的工艺特征复杂程 度来决定;从纵向看,柔性码中的特征项数是可变 的。本系统柔性码的代码是用字符串来描述的,当 零件同时具有某一柔性码位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 时,则该码位的特征值为一字符串,该字符串由各 特征项对应的特征码组成,字符串的长度不固定。 为了识别,柔性码的每一个码位用字母作分隔标识 符,“R”表示热处理,“B”表示表面处理,T
成组技术_第2章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罗丹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专业、重用、全局流星、瀑布和课堂流星滑过是因为有美好的愿望要诉说;瀑布从高空跌落是为了美丽的花朵;我的课带着祝福展开是为了让你收获无数快乐!第2章零件分类编码系统2.1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的概念和要求2.2 零件分类编码的结构形式2.3 Opitz零件分类编码系统2.4 KK-3分类编码系统2.5 JLBM-1分类编码系统2.6 制订企业实用分类编码系统的方法2.7 评价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的准则思考题2.1.1 什么叫分类编码系统2.1.2 分类编码系统的作用2.1.3 分类编码系统的要求2.1.2 国内外分类编码系统的发展概况1) 零件的分类系统:零件的分类就是按一定的规则使相似或相同零件聚合而使相异零件分开的过程。
(分与合矛盾的统一课本P14)2.1.1 什么叫分类编码系统分类系统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分类目的和要求而采用的相应分类原理、规则和步骤所构成的一个体系的总称(或为一系列分类环节和分类标志的总和)。
分类系统输出输入被分类零件及特征属性分类法则、方法、步骤符合规定目标与要求的结果零件分类系统的含义与作用2.1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的概念和要求成组分类系统历史:无编码系统(视检法、生产流程分析法)编码分类系统2)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就是用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对零件各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标识的一套特定的规则和依据。
(一系列分类环节和分类标志的总和)编码:按规则用字符描述和标识零件的过程。
分类与编码分类系统输出输入被分类零件及特征属性分类法则、方法、步骤符合规定目标与要求的结果分类编码系统的含义与作用编码ABCD0123456789……分类编码环节:事物分类编码过程中经历的每个层次或步骤,包括:横向环节(粗分环节) (下一页)纵向环节(细分环节) (下下页)(以Opitz系统为例)码位数N=9横向分类环节项数Z=10纵向分类环节每个数代表一个特征因此,根据用途不同设计不同的编码系统(设计、制造、管理)——综合性的分类标志纵向标志横向分类外旋转表面横向分类环节纵向分类环节圆柱面圆锥面圆球面单向阶梯圆柱面光滑圆柱面双向阶梯圆柱面单向阶梯圆锥面双向阶梯圆锥面单向阶梯圆球面双向阶梯圆球面4×φ9.5均布φ7550材料:HT20050φ754×φ9.5均布材料:HT200内部形状:光滑、无形状要素外部形状:单向台肩、无形状要素零件类别:回转体零件,0.5<L/D<3辅助加工:有分布要求的轴向孔平面加工:无平面加工最大外径:50<D<100mm材料:HT200原始形状:铸件精度:内外圆111022079分类环节:事物分类过程中经历的每个层次或步骤,包括:横向环节(粗分环节)纵向环节(细分环节) (以Opitz系统为例)码位数N=9横向分类环节项数Z=10纵向分类环节每个数代表一个特征因此,根据用途不同设计不同的编码系统(设计、制造、管理)——综合性的(课本P18,19)分类与成组——设计、工艺标准化 零件谱分析检索、查找有利于专业化生产信息管理MIS(课本P12, 5条; P20, 4条)适应本专业、本企业的所有产品零件 代码应有明确的含义适应产品更新,永久性系统结构中特征信息容量要足够结构简单,易识别便于计算机处理(课本P20 代码的类别和选择代码的原则)编码所用代码的类型①阿拉伯数字(0、1、2 … 9)②英文字母(A、B、C … Y、Z)③数字字母混合型原则①紧凑性②易辨认性③具有计算机处理的可能性数字代码具有计算机处理的可能性,且紧凑性也很好,但失去易辨认性。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概述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概述摘要: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简称CAPP)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辅助工艺设计人员,以系统、科学的方法确定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个技术过程,即工艺规程。
是连接CAD系统和CAM系统的桥梁,在产品设计和制造整个过程的重要角色。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的CAPP的发展历程,CAPP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工艺决策,成组技术1.CAPP的基本概念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简称CAPP)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辅助工艺设计人员,以系统、科学的方法确定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个技术过程,即工艺规程。
通常是指机械产品制造工艺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文档编制。
CAPP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完成产品设计信息向制造信息的传递、是连接CAD与CAM的桥梁。
CAPP就是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优势,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智能技术,帮助工艺设计人员完成工艺设计中的各项任务,如选择定位基准、拟订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艺尺寸和公差、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置、确定切削用量、确定重要工序的质量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计算工时定额、编写各类工艺文件等,最后生成产品生产所需的各种工艺文件和数控加工编程、生产计划制定和作业计划制定所需的相关数据信息,作为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生产管理与运行控制系统执行的基础信息。
CAPP是将产品设计信息转换为各种加工制造、管理信息的关键环节,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联系设计和生产的纽带,同时也为企业的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数据,是企业信息交换的中间环节。
在企业生产中,工艺设计处于产品设计和加工制造的接口处,必须分析和处理大量信息。
既要考虑产品设计图样上有关零件结构形状、尺寸公差、材料及批量等方面的信息,又要了解加工制造中有关加工方法、加工设备、生产条件、加工成本及工时定额、甚至传统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工艺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问题。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子教案9
9.4.2 成组技术在工艺过程中的应用
成组技术在工艺设计中应用的基本思想是着眼于零件工艺过程 的相似性。只要多类零件的某一工序能在同一设备上用相同的工艺 装备和调整方法进行加工,则这几类零件在这一工序上可以并成一 组。常用的成组工艺设计方法有复合零件法和复合线路法。
1.复合零件法
复合零件法,Biblioteka 名思义是利用一种所谓的复合零件来设计成组 工艺的方法。作为复合零件都必须拥有同组零件的全部待加工的表 面要素。
图9.8 VUOSO分类编码系统的基本结构
VUOSO系统的第一个横向分类环节称为“类”,主要 用来区分:回转体类零件、非回转体类零件,以及用除机械 加工以外的其它工艺方法(如:弯曲、焊接、成型等)所获 得的零件。第一横向分类环节下,设有8个纵向分类环节。 VUOSO系统的第二横向分类环节称为“级”。主要用 来区分零件的大小和重量,借此也同时描述零件的基本形状 。对于回转体零件,此处采用最大外径D以及最大长度L与 最大外径D之比,便可很容易地区分回转体类零件中的盘盖 L 类、短轴与套筒类、长轴类。 D VUOSO系统第三个横向分类环节称为“组”。主要是 在上述两个横向分类环节所确定的零件基本形状的基础上, 进一步描述零件结构形状的细节。 VUOSO系统中的第一、二、三个横向环节都是关联环 节。 VUOSO系统的第四个横向分类环节称为“型”。主要 用来表示零件所用的材料和毛坯种类。
9.2 零件的分类编码系统
9.2.1 零件的代码
1.零件的识别码 产品中每种基本零件都必须有自己的“识别码”,借 以与产品中的其它零件相区别。这种零件的识别码,也就 是零件的件号或图号。零件的识别码是唯一的,即每种基 本零件只应有、也只能有一个件号或图号。
2.零件的分类码 零件的分类码是推行成组技术时才提出的, 这是因为: (1)单有零件的识别码,并不能按成组技术要求组织 生产。 (2)为了推行成组技术的需要,零件除了必须拥有自 己唯一的识别码外,还必须拥有分类码。
第4章成组技术
第4章成组技术本章导读多品种、中小批生产方式在目前和未来的机械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组技术是一门特别适用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工程技术科学。
实践证明应用成组技术对提高中小工厂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因此,学习成组技术的科学原理及其应用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成组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基本方法,正确掌握基本类型零件的描述、对零件进行分类编码,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章重点:成组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基本方法,基本类型零件的描述本章难点:进行零件分类编码教学建议:本章只是介绍成组技术中一些必要的基本概念,为后续课程进一步学习成组技术打下理论基础。
鼓励学生查阅成组技术的发展案例及发展趋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零件的分类编码,并建议配有多媒体或录像教学资源,并提供一定量的教学实物教具。
讲授课程1学时。
4.1 成组技术概述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GT)并不是自动生产的技术策略,而是一种理念,一种适合于中小批量生产方式的制造理念。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产品品种增多,而每种产品的生产数量却并不很多。
世界上75%~80%的机械产品是以这种中小批生产方式制造的,中小批生产在机械工业的地位日益重要,而且,现代的制造环境还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它包括:•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要求产品具有不同的规格和选项;•要求产品具有高可靠性,以及零件具有高精度;•需要处理极为广泛的工件材料,包括不同的金属材料、塑性材料、陶瓷材料以及复合材料;•要求将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紧密地结合起来。
与大量生产企业相比,中小批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周期长,产品成本高,管理困难,市场竞争能力差。
能否把大批量生产的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以及生产方式用于组织中小批量产品的生产,一直是国际生产工程界广为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针对生产中的这种需求,需要一种生产和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它就是成组技术。
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充分利用事物之间构成要素的相似性,将许多具有相似信息的研究对象归并成组,并用大致相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组研究对象的生产技术问题,这样就可以发挥规模生产的优势,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第15章 资源分类和编码技术
2011年1月5日
第17页
本章内容
15.1 15.2 15.3 15.4 概述 分类、 分类、编码和标识技术 常见的企业资源编码方法 本章小结
2011年1月5日
第18页
15.3 常见的企业资源编码方法
VUOSO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OPITZ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KK-3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JLBM-1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WBS编码 编码 企业资源编码体系示例 管理类资源分类编码示例
第12页
资源分类方法和技术
由于企业资源的繁杂性, 由于企业资源的繁杂性,有许多不同的企 业分类方法。最常用的企业资源分类方法 业分类方法。 包括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 包括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 线分类法是根据编码对象的特征把编码对 象划分成若干个科目, 象划分成若干个科目,然后把每一个科目 再继续划分成子科目, 再继续划分成子科目,对子科目再继续划 这种分类方式持续进行。 分,这种分类方式持续进行。 面分类法是把编码对象的若干个特征作为 在特征面上再进行逐层分类的方法。 面,在特征面上再进行逐层分类的方法。
2011年1月5日 第20页
Ⅰ
类:基本形状
1 2 3
Ⅱ
级:尺寸关系
0 1 2
Ⅲ
组:形状要素
0 1 … 9 0 1 … 9 0 1 … 8 0 1 … 9 0 1 … 7
Ⅳ
型:材料
0
1 2 3 4 5 6
…
4 5
9
6
0 1 … 9 0 1 … 4 0 1 … 4
7
7
8
8
9
2011年1月5日
第21页
OPITZ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PPT学习教案
10
I
I=10
0001..09 ………..
0001..09
N
………..
………
N
=
N
10
…….
…….
…….
…….
…….
…….
第25页/共75页
3
3
10
0001..09 ….0001….09….
0001….09 …. 0001….09
0001….09
………..
0001…09
0001…………09
2
2
10
第17页/共75页
分 类 编 码 系 统种 类很多 ,但从 结构来 分,有 以下几 种: 1) 从 总 体 结 构来分 : 有 整体式 结构、 分段式 结构两 种 2) 从 码 位 之 间的结 构来分 :有树 式结构 、链式 结构和 混合式 结构三 种 3) 从 码 位 内 的排列 方式来 分:全 组合排 列法和 选择排 列法。 4) 从 分 类 系 统结构 的表达 形式分 :表格 式和决 策树式 。 5) 从 用 途 来 分:设 计用、 工艺用 和设计 与工艺 兼顾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会计学
1
§ 2-1 概 述
由于实施成组技术的目的、范畴和手段不同, 目前已研制出多种不同的分类编码系统,其中与 零件有关的分类编码系统又可分为综合、机加工 、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热处理等。 一、实施GT,建立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的必要性 二、建立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的可行性
第2页/共75页
第4页/共75页
§ 2-2 零 件 分 类 编 码系统 的功用 和基本 要求
一、功用
•
零件之间客观存在的各种特征的
相似性是杂乱无章和模糊不清的。通
cadcam技术基础考点简要
第一章1.CAD/CAM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CAPP), 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2.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包含哪些环节?整个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检测和装配调试等过程3.CAD/CAM系统具有哪些基本功能?(1) 人机交互功能。
(2) 存储功能。
(3) 图形显示功能。
(4) 输入/输出功能。
4. CAD/CAM技术的硬件组成、软件组成。
CAD/CAM系统的硬件主要由主机、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显示器及网络通信设备等组成。
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5. CAD/CAM技术的发展趋势。
CAD/CAM技术还在发展中,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标准化、虚拟化、绿色化等方面。
6.简称的中文含义:CAD、CAM、CAE、CAPP。
第二章1.工程数据的计算机处理方法。
答:(1)工程数据的程序化处理。
工程数据的程序化处理是指在应用程序内部对数表、线图等进行查寻、处理和计算。
程序化适合于需要经常使用而共享度要求又不是很高的情况,例如,工程数据中的数表、有公式的线图以及经验公式等。
(2)工程数据的文件化处理。
工程数据的文件化处理是指将工程数据以一定的格式存放于文件中,在使用时程序打开文件并进行查询等操作。
将工程数据进行文件化处理,不仅可使程序简练,还可使数表与应用程序分离,实现一个数表文件供多个应用程序调用,增强数据管理的安全性,提高数据系统的可维护性。
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工程数据文件通常采用两种类型的文件:文本文件和数据文件。
(3)工程数据的解析化处理。
工程数据的解析化处理是指将那些数据间有某种联系或函数关系的列表或线图,采用公式化的方式进行描述,从而实现非离散数据的查寻。
第三章工艺设计的标准化张胜文版文档资料
3.工艺设计标准化——成组技术
3.1.2零件分类编码技术
1.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的定义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就是用数字、字母或符号对 零件各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标识的一套特定的法则 和规定。按照分类编码系统的规则用数字或字符描 述和标识零件特征的代码就是零件分类编码,也叫 GT码。
16
3.1.2零件分类编码技术
29
3.工艺设计标准化——成组技术
(1)OPTIZ分类编码系统
OPTIZ系统的总体结构
▪ OPTIZ系统由9位数字组成,1~5位数字描述零件的形状,
6~9位用于描述零件的尺寸、精度和材料。9位之后用户
可根据需要扩充(一般Ⅰ
Ⅱ
Ⅲ
Ⅳ
Ⅴ
ⅥⅦⅧⅨ
零件类别码
9
3.1.1成组技术
GT的相似性
GT的核心问题是充分利用生产系统中的各种相似性信息
零件的结构特征相似性包括:
结构相似性(零件的形状相似、尺寸相似、精度相似…) 材料相似性(零件种类相似、毛坯形状相似、热处理方法相似…) 工艺相似性(加工工艺相似、加工设备相似、工艺装备相似…)
…
10
3.工艺设计标准化——成组技术
▪ 我国1984提出的JLJBM-1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由十进制的15位代 码组成的混合结构分类编码系统。
▪ 成组技术经历了成组加工-成组工艺-成组技术-成组工程-大规模 定制生产的5个阶段。
14
3.1.2零件分类编码技术
▪ 1、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的定义 ▪ 2、零件分类编码建立应考虑的因素 ▪ 3、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的结构形式分类 ▪ 4、常见分类编码系统简介
特点:兼有树式结构和链式结构的优点。 三结构比较图
24
3.工艺设计标准化——成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