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脾肾阳虚的辨证论治

脾肾阳虚的辨证论治

脾肾阳虚的辨证论治
七、脾肾阳虚包括慢性肠炎、慢性痢疾、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之具有肾阳虚证象者;其他如肝硬变腹水、肾病综合征等亦大多属于此证。

主证:身疲乏力,少气懒言,肢冷便溏,腰寒畏冷,甚则黎鸣即泻(五更泻),浮肿或腹水。

舌苔白,脉细尺弱。

治法:温补脾肾。

药物:
1.温脾阳:炮姜、干姜、肉豆蔻、小茴香。

2.温肾阳:附子、肉桂、补骨脂、胡芦芭、益智仁等。

3.随证加药:腰寒怕冷用肉桂,再重者加附子;久泻脱肛加赤石脂、黄芪、升麻;水肿加茯苓、车前子,有腹水加大腹皮、胡芦。

方例:水肿可用《伤寒论》之真武汤(茯苓、白芍、生姜、白术、附子)合《伤寒论》之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化裁。

腹泻用《和剂局方》之附子理中汤(附子、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合《内科摘要》之四神丸(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加减。

加味附子理中汤应用于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加味附子理中汤应用于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加味附子理中汤应用于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有效性分析作者:章金钟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第03期【摘要】目的分析加味附子理中汤应用于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116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西药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后中医症候积分及用药前后的结肠镜检积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脓血便、腹泻、腹痛症状的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1.20±0.21)、(2.10±0.76)、(1.55±0.5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0.43)、(3.24±1.14)、(2.45±0.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用药前的结肠镜检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患者用药后结肠镜检积分均明显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结肠镜检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00, P=0.0312<0.05)。

结论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可保障确切疗效,促进患者疾病缓解,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加味附子理中汤;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DOI:10.14163/ki.11-5547/r.2019.03.075溃疡性结肠炎诱发因素众多,且目前还未有可以治愈的用药方案。

临床常予以西药对症治疗,帮助患者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提高疾病缓解有效率,是治疗的基本原則[1]。

我国中医参与此病的诊治,尤其是健脾、益气类中药对脾肾阳虚型患者的治疗获得了广泛认可。

本文分析了加味附子理中汤应用于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116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

附子理中汤加减临床治验3则

附子理中汤加减临床治验3则

附子理中汤加减临床治验3则作者:李茁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22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22.71摘要附子理中汤具有温阳祛寒、补气健脾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寒或脾肾阳虚证。

本文分别分析呃逆证、胃脘痛证、泄泻证患者各1例,均给予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患者病情均好转。

关键词附子理中汤;呃逆证;胃脘痛证;泄泻证3 cases of clinical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Fu Zi Li Zhong decoction adjustedLi ZhuoShuiluo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Zhuanglang County,Gansu 744600AbstractThe effects of Fu Zi Li Zhong decoction are removing cold and tonifying qi spleen.It can treat spleen and stomach cold syndrome and spleen kidney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This paper respectively analyzes 1 case of patient with hiccup syndrome,epigastric pain syndrome,diarrhea syndrome.The patients are all given Fu Zi Li Zhong decoction adjusted treatment.The patients are all improved.Key wordsFu Zi Li Zhong decoction;Hiccup syndrome;Epigastric pain syndrome;Diarrhea syndrome附子理中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温阳祛寒、补气健脾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寒较甚,或脾肾阳虚证。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中药附子是很常见的,这类药物对疾病治疗很有用。

那么附子理中汤的功效是什么呢?附子又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小编一一为您介绍。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1、有治中寒中湿,呕逆虚弱的功效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前服。

如血少加当归(一钱),同煎服。

2、有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的功效处方:大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下焦虚寒,火不生土,脘腹冷痛,呕逆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煎取16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3、有治疮疡,脾胃虚寒的功效处方:茯苓2钱,白芍药2钱,附子2钱,人参2钱,白术4钱。

用法用量:水煎服。

4、有治泄泻,肚腹疼痛,四肢厥冷的功效处方:白术1钱5分,干姜8分,人参2钱,白茯苓(去皮)3钱,砂仁1钱,厚朴(姜汁炒)8分,苍术1钱5分(米泔浸,炒),熟附子8分,甘草(炙)8分。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5、有治温补脾肾,固涩止泻的功效。

附子理中汤加减:主症:久病不愈,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便中夹杂有黏液,泻后则安,形寒肢冷,面色眺白,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处方:熟附子9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补骨脂15g,肉豆蔻6g,五味子,吴茱萸3g,厚朴10g,山药30g,干姜6g,砂仁6g,黄柏炭9g,陈皮10g,甘草6g。

中药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回阳救逆:用于亡阳证,症见冷汗自出,四肢逆冷,脉微欲绝。

主要是肾和心的阳气绝。

临床往往兼阳气脱,若阳衰气脱,大汗淋漓、气促喘急者,这时仅回阳,对元气虚脱没有针对性,所以与大补元气的人参配伍,以回阳固脱,即参附汤。

补火助阳:补火,就是补命门之火,命门之火就是人体的元阳、肾阳。

用于阳虚证。

心阳不足,而见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可与人参、桂枝等同用。

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中医药治疗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方法,本文将对这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的治疗原理1.1 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汤是一种古代名方,由附子、干姜、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慢性结肠炎属于中焦寒湿之症,附子理中汤正是以温中散寒的功效来缓解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

1.2 逍遥散逍遥散是一种名方中的名方,由茯苓、白术、半夏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脾和胃、祛湿化痰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虚弱、湿浊内停是慢性结肠炎的常见病理机制,逍遥散正是以健脾和胃、祛湿化痰的功效来改善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

1.3 穴位敷贴穴位敷贴是一种中医外治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敷贴药物来达到调整气血、祛湿化痰的目的。

针对慢性结肠炎,通过在脾经、胃经相关穴位敷贴,可以促进脾胃气机的运行,加速湿浊的排出。

2.1 选择适宜的患者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适用于脾胃虚弱、寒湿内停型的慢性结肠炎患者。

临床上对具体患者的辨证施治非常重要,确保治疗方案的准确性。

2.2 配伍用药在治疗过程中,首先使用附子理中汤来温中散寒,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随后再使用逍遥散来健脾和胃、祛湿化痰,改善消化功能不好、大便稀溏等症状。

在配伍用药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配。

2.3 穴位敷贴选择脾经、胃经相关的穴位进行敷贴,如中脘、关元、足三里、气海等穴位。

在进行穴位敷贴时,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固定方法,确保药性的渗透和穴位的刺激。

2.4 疗程及辅助治疗一般来说,慢性结肠炎的治疗需要长期进行,疗程一般为1-2个月。

可以辅以中药熏洗、针灸等治疗方法,以增强疗效。

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因此很多患者开始寻求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

附子理中汤和逍遥散是中医中药中常用的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方剂,而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

一、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汤是一种具有温中散寒、补气固表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腹痛等症状。

其主要成分包括附子、干姜、茯苓、生姜等药材,具有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的功效。

在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中,附子理中汤可通过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的作用,改善脾胃功能,调节肠道功能,从而减轻慢性结肠炎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逍遥散三、穴位敷贴穴位敷贴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穴位敷贴中药,以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中,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敷贴,可以刺激穴位,调节脾胃功能,改善肠道功能,减轻症状,加快康复。

四、疗效分析根据临床实践经验,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患者服用附子理中汤和逍遥散后,往往能够减轻腹泻、腹痛等症状,恢复正常的肠道功能。

而结合穴位敷贴,可以进一步加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附子理中汤和逍遥散均为中药方剂,具有温中散寒、清热解毒的功效,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显著。

结合穴位敷贴治疗,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肠道,还可以通过穴位刺激调节气血,调和脾胃功能,从而加速康复过程。

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为了确保治疗效果,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药物相互作用等不利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附子理中汤又称温胃理中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由附子、干姜、大枣、人参、甘草等药物组成。

其主要功效是温胃理中,具有调理脾胃、益气养血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一、温胃理中的功效附子理中汤最显著的功效就是温胃理中,对于胃寒胃冷引起的脾胃功能紊乱有较好的疗效。

胃寒胃冷是指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吸收功能差,表现为食欲不振、脘腹胀闷、消化不良、大便溏泻等症状。

附子理中汤中的附子和干姜有温阳散寒的作用,能够温暖胃脘,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不良引起的症状。

二、调理脾胃的功效附子理中汤中的人参和甘草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能够调理脾胃,促进气血的运行。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也是气血的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

附子理中汤能够滋补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使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于调理脾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补益气血的功效附子理中汤中的人参和干姜具有温补脾胃、益气生血的功效。

人参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加人体抵抗力,对于调养气血不足的人群有很好的作用。

干姜具有暖胃、理气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气血的运行能力。

附子理中汤中的甘草有温中和胃、调和诸药的作用,能够增强人体气血,使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供养。

四、抗炎止痛的功效附子理中汤中的附子和干姜具有温热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的血流量,从而缓解疼痛。

此外,附子理中汤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并且能够调理脾胃,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对于一些慢性疼痛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以上是附子理中汤的主要功效与作用。

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附子理中汤具有温胃理中、调理脾胃、补益气血、抗炎止痛等多种作用。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附子理中汤属于温热的药方,适用于寒凉体质、胃寒胃冷引起的脾胃功能紊乱的人,对于阴虚体质、肝胃火旺等其他体质的人不适用。

张仲景附子理中-脾肾阳虚

张仲景附子理中-脾肾阳虚

张仲景附子理中-脾肾阳虚把医圣张仲景的妙方拿出来借花献佛,这个方子是张仲景专门为脾肾阳虚的人量身定做的,汉朝的老百姓就在用,现在还在用,可见它的效果不同寻常。

它就是附子理中汤,中成药叫做附子理中丸,方子简约但不简单: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理中汤,理中汤,调理中焦温暖脾胃的一碗好汤。

这个中说的就是中焦脾胃。

原来的方子是没有附子的,就是理中汤,后来张仲景一想,有的人肾阳虚咋办?加点附子吧,于是就成了调理脾肾阳虚的附子理中汤。

这个方子包含了好多张仲景的经典方子:附子与人参就是参附汤,回阳救逆,起死回生;附子与白术就是术附汤,温脾健脾的;附子与甘草一起就是附子甘草汤,治疗各种风湿病基础方子;附子、干姜、甘草就是大名鼎鼎的四逆汤,专门治疗严重的四肢厥冷的,扶阳派火神派最常用的方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就是著名的理中汤,如果加上茯苓,去掉干姜,就是如雷贯耳的四君子汤啊。

之所以叫附子理中汤,不用说,附子就是这个方子的绝对君药。

寒湿,寒湿,寒湿调理的重点在于驱寒,驱寒用什么,用的就是附子。

说到附子,大家第一印象是什么?估计是有毒。

是的,影视剧经常这么演,某某怀孕了,给她吃点附子,让她堕胎,心比附子还毒。

不过,不用怕,正是附子有毒,才可以治疗大病、重病,它的毒是上天赐予的与众不同的大热之毒,大热就治大寒。

何况,现在用的附子都是炮制过的,很安全了,去掉了毒性,留下了药性。

附子大热,补一身阳气,尤其是补肾阳,补阳第一药,驱寒第一药。

附子驱寒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它很灵活,特别善于走窜,不像某些温阳的药,只能驱身体某一个部份的寒,比如独活就善于驱下肢的寒,羌活善于驱头面部的寒,独独这个附子驱一身的寒。

有些寒湿特别狡猾,潜藏在我们身体的死角,比如骨头缝隙之间,很难找到它,这个附子就能够大显身手,把这些寒湿搜刮出来。

正因为如此,张仲景治疗风湿病都离不开附子。

附子炖排骨汤喝,附子熬上一晚上,十多个小时,完全没有毒了,治疗风湿病效果很好。

附子理中汤的功能主治

附子理中汤的功能主治

附子理中汤的功能主治一、功能附子理中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以下功能: - 温阳散寒:附子理中汤通过温阳作用,能够有效驱散寒邪,提高人体的阳气水平。

- 暖胃健脾:附子理中汤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改善脾胃功能不佳的情况。

- 调理肠胃功能:附子理中汤能够舒缓肠胃痉挛、胀气等症状,改善肠胃功能紊乱问题。

二、主治附子理中汤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1. 脾胃虚寒型疾病:该方剂适用于阳气不足、寒邪侵袭导致的脾胃虚寒型疾病,如脾胃寒痛、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

2. 脾胃功能不佳:适合治疗脾胃功能不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症状。

3. 胃寒胃痛:附子理中汤温阳散寒的作用可以缓解胃寒胃痛的症状,适用于寒邪侵袭胃部导致的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4. 肠胃功能紊乱:该方剂可调理肠胃蠕动、胃肠积滞等问题,适用于腹痛、腹胀、胀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5. 寒性痛经:由于附子理中汤具有温阳作用,适用于寒性痛经的治疗。

三、适用人群附子理中汤适用于以下人群:- 脾胃虚寒型病症患者:如脾胃寒痛、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

- 脾胃功能不佳者: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症状。

- 胃寒胃痛的患者:感到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 肠胃功能紊乱患者:有腹痛、腹胀、胀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 寒性痛经的女性:由于寒性痛经的特点,该方剂具有温阳作用适合治疗。

四、用法用量附子理中汤的用法用量如下: - 每次服用10克至15克附子理中汤药材。

- 冲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五、注意事项在使用附子理中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本方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得自行调配和使用。

2.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3. 肾功能不全患者谨慎使用。

4.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患者遵医嘱使用。

5. 本方中含有附子等有毒药材,不宜超过剂量使用。

六、总结附子理中汤作为一种具有温阳散寒、暖胃健脾作用的经典中药方剂,具有调理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疾病的功效。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临床治疗观察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临床治疗观察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临床治疗观察目的:对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的脾肾阳虚型便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观察其治疗效果。

方法:将脾肾阳虚型便秘患者58例分为两组,一组30例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另一组28例服用西沙必利片进行治疗。

结果: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57%,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脾肾阳虚型患者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效果明显,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当中。

标签:附子理中汤;脾肾阳虚型;便秘;治疗观察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

[1]脾肾阳虚型便秘在老年人中常见,一般采用腹泻药的方法治疗,效果却不好,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对患有脾肾阳虚型便秘的58例患者,分别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和服用西沙比利片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患有脾肾阳虚型便秘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个组,观察组30例,采用附子理中汤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服用西沙比利片进行治疗。

其中男34例,女24例,最大的84岁,最小的59岁,平均年龄在71岁,病史平均25年。

对58名患者治疗前均做了各项检查,包括肾功能、心电图、肝功能、B超等,分析其病因,排除因其他疾病引起的便秘。

患者均患有脾肾阳虚型便秘,其主要特征是:大便干,难以顺利排便,排下的便物发黑坚硬,排尿时也有困难,腹部疼痛,脸色发黄,难以饮食,大便间隔时期较长,同时舌苔发白,脉象较弱。

1.2 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药附子理中汤服用,药方:人参10g,白术10g,炮附子10g (去皮脐),灸甘草5g,炮姜10g,当归10g,用水煎服,每日一次,温热服下。

一周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定期观察和记录治疗后的症状变化,同时要求患者服药期间,饮食清淡,忌油腻、辛辣食物,不可抽烟喝酒。

附子理中汤辩证加减治疗腹泻(脾肾阳虚型)的系统评价

附子理中汤辩证加减治疗腹泻(脾肾阳虚型)的系统评价

附子理中汤辩证加减治疗腹泻(脾肾阳虚型)的系统评价摘要: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辨证治疗腹泻(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附子理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症状积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附子理中汤辨证治疗腹泻(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比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肠道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附子理中汤;腹泻;临床疗效腹泻属于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一种,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该疾病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发病率为50%左右。

尽管该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不会构成威胁,但是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我院以68例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附子理中汤辨证治疗腹泻(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

对照组男性为21例,女性为13例,年龄为19~72岁,平均年龄为(52.6±3.1)岁;观察组男性为19例,女性为15例,年龄为18~73岁,平均年龄为(51.6±5.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分组研究意义。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匹维溴铵片治疗,其剂量为50mg,每天3次,如果腹泻严重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思密达,每次1包,每天三次。

观察组患者给予附子理中汤治疗其中所含中药主要有:20g的党参、20g的白术、6g的干姜、12g的淡附片、6g的炙甘草,如果患者的腹泻情况比较严重,则再给予10g的白蔻仁以及10g的补骨脂;如果其症状为纳食差,则再给予10g的枳壳以及3g的砂仁,每天一剂,分早晚服用。

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一、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慢性结肠炎是由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主要证型包括脾胃虚弱、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等。

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主要思路是调理脾胃、清热化湿、行气活血。

附子理中汤是治疗脾胃虚弱、湿热蕴结证型的经典方剂,具有温中散寒、燥湿祛湿的功效。

逍遥散则是治疗气滞血瘀证型的常用方剂,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活血的作用。

这两味中药联合应用可以综合调理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机,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中医治疗中,针灸穴位敷贴也是一种常见的辅助治疗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敷贴,可以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二、附子理中汤联合逍遥散的药理作用附子理中汤的主要组成是附子、干姜、甘草、大枣等中药,并以附子为主药。

附子性味辛温,归心、肾、脾、胃经。

其主要功效是温中散寒、祛湿化痰、理气止痛。

适用于阳虚寒凝、痰湿凝结、气滞疼痛的症状。

逍遥散的主要组成是川乌、槟榔、川芎、丹皮等中药,并以川乌、槟榔为主药。

逍遥散的性味苦寒,归肝、胃经。

其主要功效为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消食化痰。

适用于胸胁胀痛、口苦咽干、消谷不化等症状。

附子理中汤与逍遥散联合应用可以互补彼此的药理作用,共同调理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机。

附子理中汤温中散寒、祛湿化痰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脾胃虚弱、湿热蕴结的证候;逍遥散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于缓解气滞血瘀的证候。

联合应用两味中药能够全面调理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三、针灸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针灸穴位敷贴是利用中药贴敷于穴位上,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达到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的效果。

慢性结肠炎患者常见的针灸穴位有关元、天枢、大椎等,这些穴位可以温通脾胃、活血化瘀,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

通过针灸穴位敷贴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同时可以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腹泻、便秘等症状。

附子理中丸内调外治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性腹泻30例

附子理中丸内调外治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性腹泻30例
汪永 国
3 0例
( 临泽县人民 医院 ,甘肃 中图分类号:1 1 5 8 7 . 1 【 摘
临泽 ,7 3 4 2 0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8 6 0( 2 0 1 5 )0 1 . 0 1 1 8 . 0 2 证型 :DGB
要】 目的:观察附子理 中丸配合 中药热敷脐腹部治疗脾 ’ 肾阳虚型糖尿 病I 陛腹 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 6 0例脾 肾 阳虚
静脉滴注 2 0 %甘露醇治疗失眠的一组中 出现 1 例 血尿 的不
良症 状 ,而 服 用 活 血 化瘀 汤 治 疗 的 没 有 发 现 不 良反 应 。 3 讨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 ,最终达 到消肿 的 目的。本次 试验结 果 ,试验 组 总有效 率 9 5 . 9 2 %, 明显 高于 对 照 组 ,而 且 两组 数 据 有 明 显 的差 异性
[ 4 1  ̄ J , 振军. 骨伤后期消肿 方治疗骨折后 期消肿疗 效分析[ J ] 中 国 卫 生 产
业, 2 0 1 2 。 1 3 ( 5 ) : 1 0 3
中 医 认 为 ,骨 伤 疾 病 属 于 “ 瘀血症 ” , 是 由于 气 滞 血 瘀 ,
热毒 内侵所 导致 ,因此在治疗中主要是益气活血 。实验 中,实 验组 患者服 用的活 血化瘀汤采 用柴 胡、香 附、路路通 、泽 兰、 乌 药、郁金 、青 皮、木香等药物进 行综合 治疗 ,这些 中药中, 柴 胡、 郁金 以及青皮有疏肝行气的功效, 青皮具有行气的作用, 将 这些中药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熬制,能够较好地起 到活血化
西 中 医, 2 0 1 3 , 3 4 ( 7 ) : 8 4 3
运行阻滞 ,肢体 出现肿胀[ 4 ] 。临床上应对这种病 情应 采取积极 的治疗措施 ,以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病人 的痛苦 。治疗主要方 法是适 当进行肢体 的运动 ,解 除压迫 ,使用 消肿脱水 的药物 。 西 医的治疗方法 主要是使 用甘 露醇为消肿药 ,其临床效果较显 著 ,但其对 泌尿 系统有较 大的伤害,会 导致少尿 、血尿等不 良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对直肠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的影响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对直肠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的影响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对直肠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的影响侯建媛(山东省青岛圣德脑血管病医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观察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对直肠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PAR)的影响。

将100例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主要症状积分、IB S大便性状问卷指标、IB S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及直肠黏膜组织中PAR2、PAR4表达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

2组治疗后腹部冷痛、晨起泄泻、腰膝酸软、体寒肢冷及食欲不振积分,大便性状评分、直肠黏膜组织中PAR2、PAR4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尸均<0.05),每天排便次数及10 d内排便急迫时间显著减少(尸均<0.05),精神状态、饮食影响、睡眠状况、日常活动、精力改变及工作影响评分均显著提高(尸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Z5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随访3 个月和6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改善大便性状,提高生活质量,调节直肠黏膜组织中PAR2和PAR4表达水平,降低复。

[关键词]附子理中汤;四神丸;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直肠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doi:0. 3969/j.issn. 1008 -8849.2018. 18.027[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 -8849(2018)18 -202-04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不确定型,其中腹泻型所占比例可达60%~65%[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以腹痛、腹胀、大便性状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如不及时治疗可诱发精神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结核临床疗效观察关键词肠结核腹痛附子理中丸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发病多为青壮年,分为溃疡型和增生型,好发于回盲部,从病变的部位来看,虽病在大肠,但却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附子理中丸由附子、白术、人参,干姜、炙甘草组成,具有温补脾肾之功效,对脾肾阳虚所致腹痛者,临床上可用本方治疗。

2009年起用抗结核药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肠结核患者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肠结核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有肠外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以腹痛、大便溏薄或腹泻、便秘、右下腹压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通过血常规、血沉、大便常规、ppd试验、结肠镜检查排除其他肠道器质性病变。

两组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从确诊后即开始用药,两组均采用休息营养支持及四联抗结核药物。

治疗组:同时给予附子理中丸,1丸2次/日共2周。

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及次数正常;②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减轻,大便基本正常;③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结果两组总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3.3%。

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6.7%。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各种症状的疗效比较:针对腹痛、大便溏薄或腹泻、右下腹压痛为主要症状,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

讨论附子理中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脾肾阳虚的良方。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如果脾胃虚弱就会导致饮食运化失常,水湿内生,而出现脘痞、肠鸣、腹泻等症状。

美沙拉嗪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证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血

美沙拉嗪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证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血
窑论 著窑
中国现代医生 2019 年 6 月第 57 卷第 16 期
美沙拉嗪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证溃
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血清 HIF-1琢、SOCS-3 水平的影响
1.南京中医药大学袁江苏南京
卢本银 1袁2 史仁杰 3银 210029曰2.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袁四川成都
医院肛肠科袁江苏南京 210029
LU Benyin1袁2 SHI Renjie3 1.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袁 Nanjing 210029袁 China; 2.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袁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Shuangliu District of Chengdu City袁 Chengdu 610200袁China; 3.Department of Anorectal Surgery袁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袁 Nanjing 210029袁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esalazine combined with Fuzilizhong pills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鄄 ative colitis (UC) and the levels of serum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琢 (HIF-1琢) and cytokine signal transduction fac鄄 tor-3 (SOCS-3).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UC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鄄 ment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mesalazine treatment袁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salazine combined with Fuzilizhong pills.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袁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袁 HIF-1琢袁 and SOCS-3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袁 the TCM syndrome scor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flammatory levels of th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relieved after treatment袁 and the serum IL-6袁 IL-8 and TNF-琢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HIF-1琢 and SOCS-3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oper鄄 ation(P>0.05)袁 and the HIF-1琢 and SOCS-3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operation. The HIF-1琢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OCS-3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operation (P<0.05). Conclusion Mesalazine combined with Fuzilizhong pills can bet鄄 ter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level of patients and relie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further studies show that the combina鄄 tion of Fuzilizhong pills can further reduce the level of HIF-1琢 up-regulation of SOCS-3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Key words] Ulcerative colitis; Mesalazine; Syndrome of spleen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Fuzilizhong pills; Hypoxi鄄 a-inducible factor-1琢; Cytokine signal transduction factor-3 银通讯作者

我用附子治脾肾阳虚的经历

我用附子治脾肾阳虚的经历

我用附子治脾肾阳虚的经历展开全文我40了,有溃疡性结肠炎,并且99年得过一次病毒性心肌炎,心脏功能不是太好,身体很怕冷,别人穿短袖我要穿夹克,膝以下更怕冷,人很瘦,吃了许多右归丸没什么效果。

感觉自己五毒不浸,吃一般的中药己没效果了,也许与长时间吃药有关。

溃结治了两年,西医,中医都治了,中有参岭白术散有效,但一直去不了根。

近期了解了火神的一些理论,感觉还是阳气不足,并且脾肾阳虚已非常严重了,夏天盖被子也不出汗了。

脸色很黄暗无光,从网上了解附子理中汤可治溃结,并且补充自的阳气。

便于4月19日,买了制附片5克,白术10 党参15 干姜10 炙甘草6 ,因初次服,附片没泡,先煎了一小时,后下其它的药。

晚8点半喝了煎的一半,喝完好长时间觉得嗓子辣,到晚12点半一下觉得恶心,到厕所吐了好几次吐空了,吐的水感觉到最后都有点发红了,手机上网搜,可能是胆巴中毒,又可能是附子中毒,折腾到两点,喝了点蜂密水睡下了。

半夜大概四点,被眼睛疼醒,两眼涨疼,象要爆炸一下,同时身上有热流在流动,一会右胳膊,一会左胳膊,那是一种奇热,可以用炀来形容。

因为我盖的厚被子,一会连额头都出了许多汗珠。

我这8年来就算是夏天,额头也不会出汗的。

过一会又睡着了。

说实话,第二天我以为是胆巴中毒了,因为这次吐前没有麻的感觉,只有嗓子辣了很长时间的感觉,因为第二天不是多难受又到另一药店买的制附子当天接着煎,制附子6克先煎两小时,喝了后没反应,第三天加到10克,还是两小时,没效果,说实话我还提喜欢那天半夜的那股热劲,说明药有效果了,多少年身体没算那样热,总算有点年轻时的感觉了,平时很少有晨勃,那天象铁一样。

查了许多资料,问题还是在附子,于是从网上购买了无胆无硫的制附片回来准备换药。

在网上买的附子没到时,接着加量,从15,20,25,到35,再没有那晚的热劲了,我曾犹豫,还用第一次中毒的那个药店的附子,但我想那么小的剂量都成那样,是不是里面的胆巴或别的化学物质超标,还是不能为了药效而牺牲自已的健康,胆巴好象容易引起肾功能衰竭。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胡明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2(014)036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方剂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运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30例,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结论: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的慢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有关.
【总页数】1页(P199)
【作者】胡明
【作者单位】755000,宁夏中卫市中医医院内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2.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3.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疗效观察
4.附子理中汤加减合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脾肾阳虚型血脂异常疗效研究
5.督灸联合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疲劳程度和中医证候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脾肾阳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用药采用附子理中汤的效果观察

脾肾阳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用药采用附子理中汤的效果观察

脾肾阳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用药采用附子理中汤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脾肾阳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用药采用附子理中汤的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下半年度收治的脾肾阳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并依随机字母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比组(n=45),给予对比组患者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附子理中汤治疗,对比不同组别的炎症指标、中医症候积分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IL-6、TNF-α等炎症指标及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比组,统计学分析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比组治疗有效率77.78%,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

结论:脾肾阳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用药采用附子理中汤的效果十分理想,具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脾肾阳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附子理中汤;治疗效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受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所致,患者胃黏膜逐渐变薄且黏膜基层逐渐增厚,具病程长、治愈难的明显特点,是当下临床关注的重点疾病类型之一。

本文针对脾肾阳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用药采用附子理中汤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下半年度收治的脾肾阳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并依随机字母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比组(n=45),全部患者均判定为脾肾阳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症且无合并其它重要脏器疾病,具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占比比例为23:22,年龄在23-57岁区间内、年龄均数(35.85±2.74)岁,病程在1-4年区间内、病程均数(1.98±0.82)岁,对比组中,男女患者占比比例为24:21,年龄在22-59岁区间内、年龄均数(36.18±2.63)岁,病程在1-3年区间内、病程均数(1.89±0.9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临床可比性,可行下文比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方剂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运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30例,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

结论: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的慢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有关。

关键词附子理中汤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疗效观察
慢性结肠炎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结肠的功能紊乱和炎性变化为主的一类肠道疾病。

通常临床的表现为腹泻、腹胀、腹痛、下坠、肠鸣及大便有黏液或脓血等,具有病势缠绵、大便干稀交替和容易发复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话,给患者造成极大地痛苦。

且多数患者因消化道功能的紊乱而造成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出现贫血、乏力、衰弱和消瘦等情况,严重患者经常有肠道大出血和肠穿孔等并发症,更甚者会有癌变的可能[1]。

然而目前的治疗多以止泻、止痛和消炎等方法为主,其治疗效果差,且容易反复,治标而不治本。

以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7~67岁,平均372岁;病程均在半年以上;所有的病例都符合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即:①反复出现腹泻、腹胀、
腹痛和下坠等症状;②发病时大便的次数明显增多,且稀薄而不易成形或呈水样,大便带黏液、难消化物和脓血等;③纤维结肠镜检查:肠黏膜轻、中度充血,血管的纹理不清,肠腔内有时可见透明状黏液;④排除肠道对的器质性病变和胃肠手术史、慢性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疾病的干扰;⑤经中医诊断有久泻不愈、腹隐痛喜按、黏明腹泻、泻后则安、泻下黏液或脓血、肢冷畏寒、遇寒则甚、脉沉细和舌淡苔白等症状。

治疗方法:辨证以温中散寒、缓急止痛、渗湿止泻为治则,给予患者口服中药附子汤,组方:炮附子10g,人参10g,白术10g,炮姜10g,炙甘草6g,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同时观察和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

治疗期间要求患者饮食规律,以清淡和易消化为主,忌生冷辛辣。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大便次数和性状均恢复正常,同时腹泻、腹胀、腹痛、下坠、纳差、乏力、舌淡苔白及肢冷畏寒等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大便的次数和性状明显好转,临床的症状明显改善,但未完全恢复正常;③无效:治疗2周后,大便次数和性状改善不明显,其他症状也无明显改善。

结果
30例患者中,17例显效,1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67%。

对治疗有效的患者,其在治疗前排便次数224±108次,用附子理中汤治疗2周后,其排便次数明显减少至154±105次,黏稠度改
变846%,肢冷畏寒改善923%,舌淡苔白改善692%。

讨论
慢性结肠炎以慢性腹泻、便下黏液脓血、腹痛为特征,属于中医的泄泻、痢疾等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寒、湿、热诸邪外袭及饮食不节,常致湿热蕴结、气血凝滞。

血瘀则化脓、气滞则腹痛,湿胜则泻泄。

病位虽在大肠,但临床常因腹泻久作,迁延难愈,久泄无火,以致脾肾阳虚。

人参、附子两味中药皆有益气温阳、健脾补肾之功效,并能够治疗各种阳虚型疾病,附子理中汤对脾肾阳虚型患者具有增强体质、改善原发病的治疗效果等作用。

盛成和运用附子理中汤治疗久泻型慢性结肠炎[2],治疗效果突出,杨爱莉运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五更泻也取得较好的疗效[3],尝试把附子理中汤运用到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的治疗上,并结合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发现附子理中汤不但可以显著改善胃肠道的症状和功能恢复,而且还能调节全身的阳虚。

现代医学通常将慢性结肠炎定义为肠道发生的炎性病变,但还未发现该病的发病机制,部分学者研究后发现慢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局部的免疫功能紊乱,甚至在一些患者的血清中还有抗结肠黏膜抗体的存在,因此推测该病可能与细胞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有关[4,5]。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人参、附子都具有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和改善体质等作用。

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参考文献
1 贺志光,刘德傅,等.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03.
2 盛成和.附子理中汤治疗久泻型慢性结肠炎30例[j].光明中医,2009,12(24):2276.
3 杨爱莉.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型五更泻132例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8):77-78.
4 尹玲.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87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9):71-72.
5 刘洪元.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体会[j].中医药学报,2008,36(1):62-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