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的概念及理论.pptx
合集下载
激励的理论和实践.pptx
第三部分
激励的理论和实践
1
一、激励的概念
激励的定义: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 要为条件
激励的过程:未满足的需要→紧张→动机→目 标行为→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
激励与动机:激发动机;端正动机方向;强化 动机;使动机持久
2
二、激励的理论
3
1. X理论(实利人)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 1.1.1121.1.11Monday, January 11, 2021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11:19:5411:19:5411:191/11/2021 11:19:54 A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1.1.1111:19:5411:19Jan-2111-Jan-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1:19:5411:19:5411:19Monday, January 11, 2021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1.1.1121.1.1111:19:5411:19:54January 11, 2021
19
13. 能力和机会
绩效= f(能力x激励x机会)
20
14. 当代激励理论的整合
(图)
21
三、激励理论应用(公司)
目标管理 行为矫正 (见下图)
22
23
三、激励理论应用(公司)
员工参与:参与管理、代表参与、质量 图、员工持股制度 浮动工资:计件、利润分成、收入分成 技能工资 灵活福利
24
对任务本身的兴趣的降低 4) 解释:
激励的理论和实践
1
一、激励的概念
激励的定义: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 要为条件
激励的过程:未满足的需要→紧张→动机→目 标行为→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
激励与动机:激发动机;端正动机方向;强化 动机;使动机持久
2
二、激励的理论
3
1. X理论(实利人)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 1.1.1121.1.11Monday, January 11, 2021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11:19:5411:19:5411:191/11/2021 11:19:54 A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1.1.1111:19:5411:19Jan-2111-Jan-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1:19:5411:19:5411:19Monday, January 11, 2021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1.1.1121.1.1111:19:5411:19:54January 11, 2021
19
13. 能力和机会
绩效= f(能力x激励x机会)
20
14. 当代激励理论的整合
(图)
21
三、激励理论应用(公司)
目标管理 行为矫正 (见下图)
22
23
三、激励理论应用(公司)
员工参与:参与管理、代表参与、质量 图、员工持股制度 浮动工资:计件、利润分成、收入分成 技能工资 灵活福利
24
对任务本身的兴趣的降低 4) 解释:
管理学课件第十章激励
1.基本观点
人是通过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即所得到 的报酬与绩效相称合理)而被激励的。当一个人 作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 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 合理,而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今后工作的积 极性。
35
12.3 激励的过程理论
因此人们受激励的程度,将取决于努力工作后所取 得的成果的价值以及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估计。 22
2)基本期望模型
期望理论的表达式
a. 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M=V×E
激励力M: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内部 潜力的力量;
效价V: 是绩效评价的简称,是指一个人对这 项工作及其结果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 程度的评价,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 (价值)的评价;
36
2.比较过程和结果
如果感到收入低于应得报酬, 积极性将降低,
► 纵向比较-将自 己的现在和过去 相比较。
如果感到收入高于应得报 酬,会激励努力工作以使自 己的报酬合情合理。
30
三、激励的强化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 F. Skinner)提出的强化理 论,亦称行为修正理论,是以强化原则为基础理解和修 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
► 激励即激发人的动机,以产生期望的行为。是一种人
的需要和动机得到强化的心理状态。
► 人的行为都是由于需要而引发。因需要而产生动机,
进而引发行为,需要得到满足,又产生新的需要……
周而复始,就是简单的激励过程。
2
二、激励的作用
1.激发积 极性
► 有没有激励,效果大不相同。
工作绩效 = 能力 × 激励水平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过程的起点——人的 需要出发,研究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指导某种 行为去实现目标。而过程型是在内容型激励理论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类理论从人的动机产生到行 为反应这一过程出发,研究有哪些因素对人的动机 与行为发生作用,其主要任务是了解对行为起决定 作用的某些关键因素,掌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以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人是通过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即所得到 的报酬与绩效相称合理)而被激励的。当一个人 作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 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 合理,而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今后工作的积 极性。
35
12.3 激励的过程理论
因此人们受激励的程度,将取决于努力工作后所取 得的成果的价值以及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估计。 22
2)基本期望模型
期望理论的表达式
a. 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M=V×E
激励力M: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内部 潜力的力量;
效价V: 是绩效评价的简称,是指一个人对这 项工作及其结果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 程度的评价,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 (价值)的评价;
36
2.比较过程和结果
如果感到收入低于应得报酬, 积极性将降低,
► 纵向比较-将自 己的现在和过去 相比较。
如果感到收入高于应得报 酬,会激励努力工作以使自 己的报酬合情合理。
30
三、激励的强化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 F. Skinner)提出的强化理 论,亦称行为修正理论,是以强化原则为基础理解和修 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
► 激励即激发人的动机,以产生期望的行为。是一种人
的需要和动机得到强化的心理状态。
► 人的行为都是由于需要而引发。因需要而产生动机,
进而引发行为,需要得到满足,又产生新的需要……
周而复始,就是简单的激励过程。
2
二、激励的作用
1.激发积 极性
► 有没有激励,效果大不相同。
工作绩效 = 能力 × 激励水平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过程的起点——人的 需要出发,研究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指导某种 行为去实现目标。而过程型是在内容型激励理论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类理论从人的动机产生到行 为反应这一过程出发,研究有哪些因素对人的动机 与行为发生作用,其主要任务是了解对行为起决定 作用的某些关键因素,掌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以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第八章激励-(2)ppt课件
14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由美国匹茨堡心理学研究所的赫茨伯格于50年 代后期提出。 1.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 因素和激励因素。 (1)保健因素:(只能防病,不能治病) 是指那些与人们不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保健因素往往是一些工作的外在因素,大多同 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有关,如企业政策、工 资水平等等;
40
3.目标激励的内容
目标的具体性、参与决策、明确的时间规定、 绩效反馈。
四、目标管理
1.基本思想
通过制定员工可接受的目标来激励员工。
2.个体目标的设定过程
(1)确定所要达到的标准(2)判断判断该标 准是否能够达到(3)判断该目标与个体目标 是否一致(4)接受目标,开始为实现目标采 取行动。
41
4.设定目标的方法 (1)要制定具体的、有挑战性的、可实现 的目标 (2)绩效目标要根据群体需要来设定 (3)管理者不断延伸目标会更能激发员工 的积极性。
21
(3)权力的需要:指渴望影响或控制他人、 为他人负责以及拥有高于他人的职权的权威。 2.早期的生活阅历决定着人们是否获得某种 需要。 3.具有不同需要的人成为不同的人。 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倾向于成为企业家;有 强烈依附感的人的人是成功的整合者,有强 烈权力需要的人权力需要的人更有可能晋生 到高级管理层。
3
激励的本质是激发动机的过程。 动机:就是引起、维持、强化某种行为去实 现一定目标的主观原因。 2.激励研究的主要问题 1.什么因素引起人的行为; 2.什么因素指引着该行为指向目标; 3.这种行为如何坚持下去。
4
(二)激励的对象:员工
1.领导者对员工的激励,必须符合人的行为规 律。 2.激励的过程模式: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起 行为,行为指向目标。 从需要到目标,人的行为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 的循环过程。 3.人的行为是需要的追求过程。 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不同的行为引发不同 的行为。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由美国匹茨堡心理学研究所的赫茨伯格于50年 代后期提出。 1.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 因素和激励因素。 (1)保健因素:(只能防病,不能治病) 是指那些与人们不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保健因素往往是一些工作的外在因素,大多同 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有关,如企业政策、工 资水平等等;
40
3.目标激励的内容
目标的具体性、参与决策、明确的时间规定、 绩效反馈。
四、目标管理
1.基本思想
通过制定员工可接受的目标来激励员工。
2.个体目标的设定过程
(1)确定所要达到的标准(2)判断判断该标 准是否能够达到(3)判断该目标与个体目标 是否一致(4)接受目标,开始为实现目标采 取行动。
41
4.设定目标的方法 (1)要制定具体的、有挑战性的、可实现 的目标 (2)绩效目标要根据群体需要来设定 (3)管理者不断延伸目标会更能激发员工 的积极性。
21
(3)权力的需要:指渴望影响或控制他人、 为他人负责以及拥有高于他人的职权的权威。 2.早期的生活阅历决定着人们是否获得某种 需要。 3.具有不同需要的人成为不同的人。 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倾向于成为企业家;有 强烈依附感的人的人是成功的整合者,有强 烈权力需要的人权力需要的人更有可能晋生 到高级管理层。
3
激励的本质是激发动机的过程。 动机:就是引起、维持、强化某种行为去实 现一定目标的主观原因。 2.激励研究的主要问题 1.什么因素引起人的行为; 2.什么因素指引着该行为指向目标; 3.这种行为如何坚持下去。
4
(二)激励的对象:员工
1.领导者对员工的激励,必须符合人的行为规 律。 2.激励的过程模式: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起 行为,行为指向目标。 从需要到目标,人的行为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 的循环过程。 3.人的行为是需要的追求过程。 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不同的行为引发不同 的行为。
激励理论与应用ppt
通过给员工设定合适的目标可以激励员工。
清晰性 挑战性 员工参与 员工接受 奖赏
当目标 具体而清晰 模糊 困难而有挑战性 容易而麻烦 员工参与设置 管理层自上而下设置 员工接受 员工拒绝接受 附带奖赏条件 与奖赏无关
绩效倾向于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行为改造理论
比较模式
自我-内部:与自己过去在组织中不同职位上的 经验比
自我-外部:与自己在其他组织的职位或情境中 的经验比
别人-内部:与所在组织中的其他人或群体比
别人-外部:与自己所在组织外的其他人或群体 比
公平理论的研究发展
程序公平 系统满意
结果公平 结果满意
组织公平
洛克(Locke)的目标设置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论文人的激励理论 (1947)
马斯洛 (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
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论
• 理论要点:
(1)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个 层次;
(2)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呈金 字塔型分布,只有低一级的需 求得到满足,高一级的需求才 成为主导需求,已满足的需求 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4)马氏认为人的需要只能由 低到高发展,奥氏认为还存 在着遇到挫折后下降的情况。
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启示: 该理论引导人们尽可能适应现实,接受挫折。因为
现实中不可能逐级实现需求,否则人的压力太大。而 人总会遭受挫折,碰到挫折回归到低需求上,就是适 应现实。
思考:大家都想作部门经理,但位置只有一个,必 然有人失败。受挫者如何调适应自己的心态
--接受不能作经理的现实,回到低一级的需求,就 在现岗位好好工作,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清晰性 挑战性 员工参与 员工接受 奖赏
当目标 具体而清晰 模糊 困难而有挑战性 容易而麻烦 员工参与设置 管理层自上而下设置 员工接受 员工拒绝接受 附带奖赏条件 与奖赏无关
绩效倾向于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行为改造理论
比较模式
自我-内部:与自己过去在组织中不同职位上的 经验比
自我-外部:与自己在其他组织的职位或情境中 的经验比
别人-内部:与所在组织中的其他人或群体比
别人-外部:与自己所在组织外的其他人或群体 比
公平理论的研究发展
程序公平 系统满意
结果公平 结果满意
组织公平
洛克(Locke)的目标设置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论文人的激励理论 (1947)
马斯洛 (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
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论
• 理论要点:
(1)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个 层次;
(2)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呈金 字塔型分布,只有低一级的需 求得到满足,高一级的需求才 成为主导需求,已满足的需求 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4)马氏认为人的需要只能由 低到高发展,奥氏认为还存 在着遇到挫折后下降的情况。
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启示: 该理论引导人们尽可能适应现实,接受挫折。因为
现实中不可能逐级实现需求,否则人的压力太大。而 人总会遭受挫折,碰到挫折回归到低需求上,就是适 应现实。
思考:大家都想作部门经理,但位置只有一个,必 然有人失败。受挫者如何调适应自己的心态
--接受不能作经理的现实,回到低一级的需求,就 在现岗位好好工作,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激励和激励理论概述(PPT 88张)
以及对保护着实力的要求等。)
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的需要、对秩序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如果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当得到满足,个人会空前强烈地 和家庭中一个位置,它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
心爱的人、配偶或孩子。这样的人渴望同们建立一种关系,渴
训练小组、个人成长组织、专门性社群的大规模和迅速的
•
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方面,年青员工(25或以下)的要求 员工(36或以上)更强烈。
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
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
国家,则刚好相反。
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
因此在管理工作中,需要深入了解被管理者的需要结构掌握其 的实施激励。
(二)间接满足
间接满足,又称为工作任务以外的满足。这种满足不是从工
而是在工作以后获得的。例如晋升、授衔、嘉奖或物质报酬和福 工作之后获得的。
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双理论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仅要充
使员工不致于产生不满情绪;更要注意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 造出一流工作成绩的。
其努力工作。如果只顾及保健因素,仅仅满足员工暂时没有什么
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 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 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
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 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 情景归因。
海德还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
则(Principleofcovariation ),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 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 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比 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 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二是 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 一方面的归因。
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的需要、对秩序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如果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当得到满足,个人会空前强烈地 和家庭中一个位置,它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
心爱的人、配偶或孩子。这样的人渴望同们建立一种关系,渴
训练小组、个人成长组织、专门性社群的大规模和迅速的
•
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方面,年青员工(25或以下)的要求 员工(36或以上)更强烈。
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
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
国家,则刚好相反。
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
因此在管理工作中,需要深入了解被管理者的需要结构掌握其 的实施激励。
(二)间接满足
间接满足,又称为工作任务以外的满足。这种满足不是从工
而是在工作以后获得的。例如晋升、授衔、嘉奖或物质报酬和福 工作之后获得的。
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双理论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仅要充
使员工不致于产生不满情绪;更要注意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 造出一流工作成绩的。
其努力工作。如果只顾及保健因素,仅仅满足员工暂时没有什么
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 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 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
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 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 情景归因。
海德还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
则(Principleofcovariation ),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 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 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比 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 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二是 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 一方面的归因。
第十二 激励(共15张PPT)
整个公司大楼,爆发出一片欢呼,连坐在顶楼的董事长,都 感觉到了地板的震动……
4
激励作用的具体表现:
第一、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 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的员工,由于思想和情绪处于 高度激发状态,潜能可发挥至80%-90%。
第四、工作内容丰富化。
“让多年来已被惯坏了的员工知道,士气真不知要怎样滑落!
二、几种主要的激励理论
基本观点: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自己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特定的行动。
主没要几内 分容钟:,员主工管首们先纷思纷考冲自进己自收己入的与单付位出,的兴比奋率地,高然喊后着将:其“有与了相安!关全他人需的要收入与付出比率进行比较。
今年可惨了,算来算去,顶多只能给一个月的奖金。
尊重需要
听说不裁员,人人都放下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那不致卷铺盖走人的窃喜,早压过了没有年终奖金的失落。
”上面的主管则想:“我的薪水最高,只怕从我开刀!
人最类基的 层需的要员是工有想等:级“一的定、由层下次面的杀,起从。最低级需要逐渐向最高需要社发交展,需人要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一、激励的含义
(一)激励的定义 所谓激励,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诱导下级形成动机,
并引导其行为指向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所支配的,而动机则
是由需要引起的。激励过程就是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 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
﹍﹍ 需要→内心紧张→动机→行为→目标满足,紧张消除
↑﹍﹍ ﹍﹍ ﹍﹍ ﹍﹍ ﹍﹍ ﹍﹍ ↓
没过两天,公司突然传来小道消息-----“由于营业不佳,年底要裁员。”
顿时人心惶惶了。每个人都在猜,会不会是自己。最基层的员工想:“一定 由下面杀起。”上面的主管则想:“我的薪水最高,只怕从我开刀!”
4
激励作用的具体表现:
第一、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 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的员工,由于思想和情绪处于 高度激发状态,潜能可发挥至80%-90%。
第四、工作内容丰富化。
“让多年来已被惯坏了的员工知道,士气真不知要怎样滑落!
二、几种主要的激励理论
基本观点: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自己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特定的行动。
主没要几内 分容钟:,员主工管首们先纷思纷考冲自进己自收己入的与单付位出,的兴比奋率地,高然喊后着将:其“有与了相安!关全他人需的要收入与付出比率进行比较。
今年可惨了,算来算去,顶多只能给一个月的奖金。
尊重需要
听说不裁员,人人都放下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那不致卷铺盖走人的窃喜,早压过了没有年终奖金的失落。
”上面的主管则想:“我的薪水最高,只怕从我开刀!
人最类基的 层需的要员是工有想等:级“一的定、由层下次面的杀,起从。最低级需要逐渐向最高需要社发交展,需人要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一、激励的含义
(一)激励的定义 所谓激励,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诱导下级形成动机,
并引导其行为指向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所支配的,而动机则
是由需要引起的。激励过程就是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 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
﹍﹍ 需要→内心紧张→动机→行为→目标满足,紧张消除
↑﹍﹍ ﹍﹍ ﹍﹍ ﹍﹍ ﹍﹍ ﹍﹍ ↓
没过两天,公司突然传来小道消息-----“由于营业不佳,年底要裁员。”
顿时人心惶惶了。每个人都在猜,会不会是自己。最基层的员工想:“一定 由下面杀起。”上面的主管则想:“我的薪水最高,只怕从我开刀!”
激励的理论知识介绍.pptx
❖ 零强化(自然消退)。为终止(或减少) 某种行为,而不对此种行为进行强化。
总结
知人善任、公平、公开,对于组织的成员努力的 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个体采取的激励方法也应不同,即管理者 一定要根据具体的个体采取具体的激励措施,达 到每个个体的最大程度的激励。
应用以上激励理论时要将这些观点结合起来,相 互补充,融会贯通。
❖ 自我实现人: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 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 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即与 经济人相对应,具有积极性。
❖ 复杂人:人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与人是不同的, 人是会变的,因此,人是复杂的。每一个人由于 受社会教育的程度的不同和不断地接受着社会的 教育,因此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 4.你能从该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管理者要把 下属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结合起来,找准员工的 真正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需求。
效价,是指一个人对某一成果的偏好程度,是个人 对某一预期成果或目标的重视程度和评价高低的主 观估计,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价值)的评价;
期望值,是指指通过特定的活动导致预期成果的概 率,即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概率的估计。
(二)公平理论(斯达西·亚当斯)
❖ 主要内容:员工首先思考自己收入与付出的比率 ,然后将其与相关他人的收入-付出比率进行比 较。如果感觉到自己的比率与他人的相同,则为 公平状态,否则会产生不公平感觉。
补充:当前的激励实务
一、常用的四种激励方式
1、委以恰当工作,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 工作的分配要能考虑到职工的特长和爱好,使人
尽其才,才尽其用; ❖ 工件的分配要能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既富
有挑战性,又有实现可能性。 清·顾嗣
总结
知人善任、公平、公开,对于组织的成员努力的 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个体采取的激励方法也应不同,即管理者 一定要根据具体的个体采取具体的激励措施,达 到每个个体的最大程度的激励。
应用以上激励理论时要将这些观点结合起来,相 互补充,融会贯通。
❖ 自我实现人: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 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 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即与 经济人相对应,具有积极性。
❖ 复杂人:人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与人是不同的, 人是会变的,因此,人是复杂的。每一个人由于 受社会教育的程度的不同和不断地接受着社会的 教育,因此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 4.你能从该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管理者要把 下属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结合起来,找准员工的 真正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需求。
效价,是指一个人对某一成果的偏好程度,是个人 对某一预期成果或目标的重视程度和评价高低的主 观估计,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价值)的评价;
期望值,是指指通过特定的活动导致预期成果的概 率,即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概率的估计。
(二)公平理论(斯达西·亚当斯)
❖ 主要内容:员工首先思考自己收入与付出的比率 ,然后将其与相关他人的收入-付出比率进行比 较。如果感觉到自己的比率与他人的相同,则为 公平状态,否则会产生不公平感觉。
补充:当前的激励实务
一、常用的四种激励方式
1、委以恰当工作,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 工作的分配要能考虑到职工的特长和爱好,使人
尽其才,才尽其用; ❖ 工件的分配要能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既富
有挑战性,又有实现可能性。 清·顾嗣
激励理论与激励技巧PPT(62张)
三、促进公平:维护下属心理平衡
公平理论:不患贫而患不均
基本观点
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 影响,而且更受相对报酬的影响,每个人都会 不自觉地把自己所得的报酬以及自己付出的劳 动,与他人所得的报酬及他人付出的劳动进行 社会比较。如果它们相等,就认为是公平的, 就会成为激励力量,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
2 激励对管理工作的意义 有效的激励造就了企业的软环境,体现了以人为中心
迟毓凯:员工激励
的现代管理思想。
激励能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的绩效和满意度。
P(工作绩效)=f(M x Ab)
M
激励水平 (直接因素)
Ab
能力
(间接因素)
二、需要、动机与心理
1 需要的概念与作用
管理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人的心理动力的源泉,人没 有需要,就没有动力。
对待下属。
迟毓凯:员有工效激励
因时而动: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 塑造新行为与消除不良行为
1.连续接近技术 2.减少问题行为
• 关键:确认问题行为的强化物是什么?
迟毓凯:员有工效激励
六、因人而异:注意不同激励对象
因人而异:依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激励 意愿高,能力低
特点:对每件事情充满新鲜感,热心,积极,对每 件事情都表现出极高的学习意愿,是此阶段的人 最大的特色。
迟毓凯:员工激励
如何满足各种需要?
归属与爱
管理的质量 和谐的工作群体 同事的友谊 ……
迟毓凯:员工激励
如何满足各种需要?
尊重需要
工作职称 奖励增加 同事和上级承认 责任……
迟毓凯:员工激励
如何满足各种需要?
自我实现
有挑战性工作 创造性 在组织中的提升 工作成就……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需要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并认为它们由低到高 呈阶梯状排列。
自我实现需要:成就、理想、抱负等。
尊重需要:地位、尊重、赏识、尊严、自尊
权力等。
社交需要:友谊、归属、爱等。
安全需要:劳动安全、环境安全、职业安全、经济安全、
社会安全、心理安全等等
生理安全:衣、食、住、行、婚配、生育、阳光、空气等
马斯洛认为:难度越大,吸 引力越强,激励力量也就越大, 果真如此吗?
“需要层次论”的运用:
需要的层次
追求目标
管理制度与措施
1.生理的 薪水、健康的工作环境、 身体保健(医疗设备)、工作时
需要 各种福利。
间(时间)、住宅设施、福利设施。
2.安全的 职业的保障、意外事故 职业保证、退休金制度、健康保
需要 的防止。
(二).动机的定义与作用:
★ 动机是为了满足需要而引起 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 某一目标的愿望或意念。是推动人 的行为的动力。
★ 动机的作用:
始动机能 指向机能 强化机能
(三)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要所引起的, 动机的主要来源有两个原因:内部原 因和外部原因。
(四)行为的定义与模式:
二.激励理论及其运用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943年提出) •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20世纪50年代提
出) •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1959年提出) • 佛隆的“期望理论”(1964年提出) •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1963年提出) •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1968年提出) •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行为是指有机体在环境影响下所引起 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反应。换言之, 行为就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 的一切动作的统称。
行为模式:
刺激物 (诱因)
人
生理变量 环境变量 心理变量
行为
挫折 冲突 忧虑
目标Leabharlann 反馈这一行为模式作了四个重要的假设:
1.行为是有原因的,
2.行为是朝向一定目标的,
3.行为在朝向目标的过程中会被挫折、冲突、忧虑打断,
具有明确的行动目标,对事业的成功有强烈的要 求,愿意接受挑战,为自己树立一定难度的目标,
他们善于发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争取事业 的成功。
(三)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
主要论点:
➢ 影响人们积极性的因素有保健因素和 激励因素。
➢ 保健因素是指与工作环境等外在条件 有关因素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 工作内容有关的因素
3个关键因素-- 努力、 组织目标 需要
(七).需要、动机、行为与激励的 关系 --激励过程的基本模式:
激励的过程描述
未满足的需求 引起 动机 支配 行为 寻求 目标
激励过程模式一
未满足的 需要(人 自身内在 的需要或 外部刺激 所引起的 需要
心理 紧张 和生 理紧 张即 动机
寻找
目
解除
紧张
的行
为
标
满紧 足张 需消 要除
挫 折更 心紧 理张
新 的 需 要
积极 行为
消极 行为
激励过程模式之二(教材P104)
1.需求未满 足:不平衡的 内部情况
2.寻找和选 择满足需要的 对策(方法)
3.导向目 标的行为与 绩效
6.重新考核 与评价需要
5.奖励与惩 罚
4.绩效评 价
7.满足
激励过程模式之三(教材P105)
➢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作用不同。
该理论的应用:
1.要能正确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2.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应在保健因素具 备的条件下,重视激励因素所代表的内在 因素的力量。
(四)期望理论:
基本模式:
动机水平 = 期望值 × 效价
三个基本关系:
➢努力-绩效关系: ➢绩效-奖励关系: ➢奖励-个人目标关系:
的需要 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发展制度。
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
该理论主要研究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 满足的情况下,还会产生权力的需要、友谊 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
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的特征:
有很强的事业心,注重实际,敢冒一定的风险,
他们把个人成就看得比金钱还要重要,从工作中 获得的乐趣和鼓励超过物质上奖励;
低级需要
该理论的基本论点:
(1)需要是激发动机的原始驱动力。
(2)人的需要是有层次性的,由低层 次需要向高层次需要发展。
(3)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在同一 时间里,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4)低层次需要从外部得到满足,高 层次需要从内部得到满足。
(5)高层次需要难以满足,但激励作 用更大。
高层次需内容比低层次需 要广泛,而且实现的难度更 大,满足的可能越小。
管理者应该回答的三个问题:
如果我付出了最大努力,是否 会在绩效评估中体现出来?
如果我获得了好的绩效评估, 是否会得到组织奖励?
如果我得到奖励,我是否认为 它们对我具有吸引力?
(四)公平理论:
认为职工生产积极性和工作态 度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 而且受其所得的相对报酬的影响。
自己的所得 : 他人的所得 (横向比较)
激励的概念、模式 与激励理论
一.需要、动机、行为与激励:
(一)需要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 需要是指有机体由于缺乏某种生 理或心理的因素而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的 某种不平衡状态。
■需要的基本特征:
➢ 需要的多样性 ➢ 需要的自身满足性和社会性。 ➢ 需要的发展性 ➢ 需要的模仿性 ➢ 需要的关联性、反复性和斗争性
4.行为是有动机的。
(五)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例)
埋头苦干
多赚钱 寻求友谊 寻求成就感 取得领导好评 为组织多做贡献
(六).什么是激励?
激励是个人特征吗?
MOTIVATION
动机 ?
激励?
激励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们把激励定义以能够满足个体
的某些需要为条件促使个体产生高水 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的过程。
自己的付出
他人的付出
自己现在的所得 : 自己过去的所得(纵向比较)
自己现在的付出 自己过去的付出
不公平导致的心理或行为上的反应:
➢自我安慰,从心理上用认识机制降低 不公平感。
险制度、意外保险制度。
3.社交的 友谊(良好的人际关系) 协谈制度、团体活动制度、互助
需要 团体的接纳与组织的一致。 金制度、教育训练制度。
4.尊重的 地位、名分、权力、责任 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表彰
需要 与他人薪水相比之高低。 制度、奖金制度、选拔制度。
5.自我实 能发展个人特长的组织环 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