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是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有效手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手操作是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有效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幼儿天生好动,好奇心强,总想对感兴趣的事物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操作正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的一种先试后讲的方法,它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它是幼儿科学活动的有效手段。因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强调的是教给幼儿的科学知识应尽可能地让幼儿在可直接操作

的活动中去掌握,即让幼儿通过对材料的使用,发现科学现象,并用语言表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最后由教师引导幼儿对这些感性经验进行整理和概括,从而使幼儿获得最初步的科学知识经验。所以幼儿动手操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使教师的教学思路在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充分调动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积极性。

下面我就在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中如何让幼儿动手操作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创造条件,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和欲望

科学活动中如何才能激发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区域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现得特别充分,每个幼儿都会情不自禁地投入,连能力差的幼儿也不甘成为旁观者。因此,我们在科学活动区放置一些专供幼儿做小实验的材料和工具,如:磁铁、电池、纸、水、放大镜、海绵、小木块、

凹凸镜等。在活动中,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做各种有趣而简单的实验,如:“摩擦生电”、“光的折射、反射”、“沉与浮”等。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地玩水、玩磁铁、玩颜料、玩蔬菜水果等,在玩中他们发现水会流动、颜色会变、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等。另外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因为成品不能激发幼儿的创新灵感,甚至限制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发挥。比如在大班科学活动“纸桌”中,我在科学区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卡纸,让他们动手动脑,制作出形态各异的纸桌。有的幼儿将纸折成“波浪”型;有的幼儿将纸卷成圆柱形;有的幼儿将纸折成“门”……孩子们在操作中想出了各种方法来制造桌腿,并进一步实验,发现圆柱体的桌腿最牢固。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尽可能地通过操作获得经验。这些经验对幼儿科学概念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索和发现

“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发现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着动手解决问题”。但幼儿因为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局限,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是不太现实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因此,问题的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幼儿探索和发现的效果的优劣。比如在《物体间的空隙》中,我以问题“比一比、看一看沙子、小石子和大石子有什么不同?”为开端,引导幼儿发现实验材料的差异,为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物体间的空隙打下经验基础,接着设疑“想办法把这三样

东西全部装进一个瓶子里?”幼儿针对这个问题产生了矛盾并引发了尝试的兴趣。在首次实验后,我继续设置问题:“你成功了吗?还有东西留在外面吗?还放得下东西吗?为什么?”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寻找空隙,帮助幼儿发现其与物体大小的关系,为第二次深入实验提供经验。在二次实验后,我设置问题:“你成功了吗?你是按什么顺序成功的?”请失败的小组观察:“你们摆放的顺序和成功小组哪里不一样?”引导他们找到失败原因,争取下一次成功。这个活动的问题设置层层递进,步步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教师长篇大论式的说教被一个个问题所代替,幼儿被动地接受在问题的指引下变成主动而积极的探索,淋漓尽致地体现我的指导作用。

三、适度点拨,引领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深入探索和发现

“为孩子们的探索发现铺路搭桥,促进他们亲历发现过程”。可是幼儿生活经验的贫乏,决定了他们在科学探究中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困惑。教师有责任点拨幼儿,为他们的探索活动打通关节,帮助孩子获得成功。但当孩子还没有真正感受到困难,正初步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时,教师的过早介入会剥夺幼儿探索、发现和交流的机会;当孩子深入困难,由于没能及时接受教师的介入和点拨,茫然而束手无策时,只会烦躁并对探索活动失去信心,因此教师介入的时机和尺度是引领幼儿深入探索的关键。

比如:在《物体间的空隙》中,当幼儿顺序摆放正确后,仍有

部分沙子装不进瓶子里,这就需要有生活经验,比如通过摇、晃等方法可以帮助沙子漏下去,直至全部放进去。幼儿的生活经验储备的差异,导致解决方法的差异,教师点拨的方法和介入的尺度也应随之不相同。有的幼儿需要教师引导观察:“看看瓶子里还有空隙吗?”有的幼儿则需要以问题引领:“有什么办法帮助沙子漏下去呢?”还有的幼儿需要更显性的指导:“把瓶子拿起来摇一摇沙子会怎么样?”不同能力的孩子在不同层次的点拨下,对于如何让沙子下漏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并获得了成功。

通过适度的点拨,设计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和指导策略,以孩子的眼光思考实验的可操作性,会让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既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又最大限度地感受通过努力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让每个孩子亲历科学探索过程、体验探索乐趣、发展科学能力、丰富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教育者介入幼儿探索活动的价值体现。

四、分享交流,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动手操作后的结果和发现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通过操作所获得的知识是零星的、粗浅的。他们不能说出活动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但他们可以在自己操作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获得经验,他们喜欢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告诉同伴或老师,这时老师要提供机会,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它可以是幼儿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幼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

如果操作是体验,那么操作后的讨论和表达就是经验的巩固和发展。每次科学操作活动后,我都让幼儿充分讨论,充分表达操作时的感受和新的发现。如在《有趣的勺子》操作活动后,请幼儿拿着自己的记录表介绍自己的发现:用勺子的凸面照出来的人是正立的;用勺子凹面照出来的人是倒立的;用勺柄照出来的人又细又长。他们一边展示着自己的记录纸,一边用介绍自己的发现。有了记录纸的帮助,幼儿的介绍显得更加生动,而下面听的小朋友也更加认真和专注。孩子们的交流,不但是一个简单的表达,而且是一次经验的分享。这样的分享,不但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而且不容易忘记。每个孩子的记录都不一样,他们用自己的符号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并且与同伴分享,让幼儿体验到探究带来的无限快乐。

总而言之,操作活动是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幼儿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找答案,并把一些科学知识经验表达出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