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读后感20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2000字
当你看到这本书你想起了什么?想起了希腊金字塔神像,还是想起了麦肯锡?然而这本书是能让你建立金字塔逻辑性思维。
我们希望在思考、沟通表达,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时能重点突出问题,写作与演讲时读者能有充分的阅读兴趣。那么我们如何建框架结构,让语言快速的组织让观点清晰,让受众能懂,记得住,能理解。
答案就是——使用逻辑清晰的金字塔结构。
可以帮助我们解决:
a.学会用左脑/右脑全脑思考,提升思维结构。
b.书面表达,公文写作。懂得挖掘金字塔原理的4个原则。
c.口头表达。能更好回答听众的4个why?,“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表达时能听的懂,记得住。
d.管理下属。利用原理使工作流程更规范。
e.培训师开发课程和讲课。使用原理建立框架结构/组织素材、重点突出、逻辑清晰、通俗易懂。
一、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1)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大脑会将共性的的任何事物自动组织在一起,有相似的共同点或者所处的位置相近。
奇妙数字“7”,人理解的数量与概念是有限的。
a一次不超过7个概念/思想或项目
b找出逻辑关系
(2)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性的具体思想
(3)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从最底部的层次开始,将句子按照某种逻辑顺序组成段落,然后将段落组成章节,最后将章节组成文章。
二、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如果写作之前你已经清楚了你要表达的思想,你就可以很容易地将要表达的思想组成规范的金字塔结构,但大多数人刚坐下来写作时对自己要表达的思想还有模糊的,因此不要幻想一坐下来就能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首先你要梳理你要表达的思想,这是非常重要的。
(1)纵向关系
大多数文章是一维的一个句子接着下一个句子,纸面上呈现出纵向下的结构,却掩盖了一个事实,即思想是位于不同抽象层次数上的。
通过纵向关系引导疑问,使读者极大兴趣的了解你的思想进展,你放在金字塔中的一个“框”,不断的让读者引起疑问并回答疑问的方式继续写作,直到你认为读者不会对你的新表述提出疑问。
例如以下疑问/回答式对话:
读者:“为什么说猪很漂亮”?
切斯特顿:“猪很漂亮,因为猪很肥,而且具有典型的英国特征。”
读者:“肥胖有什么漂亮的?”
切斯特顿:“肥胖能使其他人变的苗条,也能更使肥胖者变的谦虚”。
(2)横向关系
当考虑在下一个结构层次上如何表述时,必须保证你的表述能回答在其上一个层次上的表述引起的疑问,同时还必须表述符合逻辑。也就是说表述必须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但不可同时具有归纳关系又具有演绎关系。
演绎性思想组合具有以下形式:
所有的人都会死
苏格拉底是一个人
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最后概括的一个表述:“因为苏格拉底是一个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3)序言的结构
为了保证文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你必须使文章回答读者头脑中已有的问题,或者能回答读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短暂思考后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背景、冲突、疑问、回答,确保与读者站在同一位置上。
三、如何构建金字塔
写作时都会遇到大致要写什么却不知道怎么去表达,面对“成品”我们需要知道主语和谓语,读者的疑问就是你写作的一个很好的动机。可以利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构建文章的金字塔结构。
自上而下的方法通常比自下而上的方法更容易。因此,应先尝试自上而下的方法。
(1)自上而下法
先思考最容易的文章主题,利用序言的结构将头脑中的观点、论点、想法一一写出来。步骤如下:
a.画出主题框
b.设想主题疑问
c.写出对疑问的回答
d.说明“背景”
e.指出“冲突”
f.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
举个例子:我们用以上方法在实际使用时的发展思路。
处理交货单——发送账单——接收支票——处理收款
自下而上法
可以按照以下“三步走”的步骤自下而上的组织你的思想。
a.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b.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点
c.得出结论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注意:
a.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
b.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c.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d.将背景放在序言中
e.序言不对真实性提出疑问
f.在关键层次上宜采用归纳法而非演绎法
四.序言的具体写法
文章的序言需用故事的方式展开,先介绍读者熟悉的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此引发疑问,针对疑问然后给出答案。
可以用的几种结构:
标准式:背景——冲突——答案
开门见山工:答案——背景——冲突
突出忧虑式:冲突——背景——答案
突破信心式:疑问——背景——冲突——答案
五.概括各组思想
上一层次的思想实际上都是下一层次的思想衍生、提炼、总结出来的。有些句子并没有概括好上一层次的思想精华,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对读者不够呛有吸引力。
概括行动性思想(介绍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流程)时,应说明采取行动后取得“结果”(效果,达到的目标)
概括描述性思想(介绍背景、信息)时,应说明思想具有共同的含义。
六.界定问题
判断问题的存在,通常要看经过努力得到的结果(现状),与希望得到的结果(目标)之间的差距。
“问题”是指不喜欢的某一结果,想得的到称为期望结果,也就是目标,解决方案是指如何从现状到目标。
以下有效的解决问题技巧,可以按以下逻辑顺序排列的问题寻找答案:
1.是否有/有可能有问题(机会)
2.问题在哪里?
3.为什么存在(产生问题词的根源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