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城市发展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城市发展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城市化进程迅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面对不断膨胀的城市规模和城市问题,可持续城市发展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途径,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以研究地球和地球上的各种现象为主的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具有独特的价值。
通过地理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到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出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意识。
二、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关系1. 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地理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地理实例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消耗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城市与环境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环境素养,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
2.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地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创新力等。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等综合能力来解决与城市发展和可持续问题相关的地理课题。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可持续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地理教学中,引入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践等形式,共同探讨城市发展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地理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1. 链接教材与实际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到城市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例如,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城市规划案例,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分析,评判何种规划方案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
地理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地理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
因此,地理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地理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地理,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状况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比如,学生可以学习到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他们还可以了解到水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如何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这些知识让学生更加关注和重视环境问题,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
其次,地理教育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能力。
通过学习地理,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
他们可以思考资源利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例如,在学习到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时,学生可以考虑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地的退化。
这样的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作出正确的决策。
另外,地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环境问题是一个多方面、多角度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因素。
通过学习地理,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和研究来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途径。
例如,在学习到不同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时,学生可以从了解污染源、排放标准、治理方法等方面入手,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综合性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让他们有能力应对未来的环境问题。
此外,地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参观环境保护区,并了解到这些区域的重要性和保护工作的具体方法。
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持续发展观是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一种发展理念,也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可持续发展观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和未来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本文将从资源利用、生态平衡、城市发展和全球问题等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可持续发展观在资源利用方面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利用方式。
通过学习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学生能够培养对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例如,在学习能源资源的利用时,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优势,了解太阳能、风能等的利用方式,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能源的节约使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和对环境的影响,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替代这些资源。
其次,可持续发展观在生态平衡方面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通过学习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恢复能力。
例如,在学习森林生态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森林保护区,了解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探讨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的影响,并思考如何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来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
再次,可持续发展观在城市发展方面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学习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学生能够了解城市发展的多重目标和需求,并思考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路径。
例如,在学习城市交通规划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交通方式对城市环境、资源和社会的影响,让他们理解绿色出行的重要性和推广的必要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城市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如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可持续规划和管理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可持续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相关推荐可持续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摘要:可持续发展思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也是地理教学应遵循的一种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鉴于此,文章针对可持续发展思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思想;地理教学;主导作用;教学理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既是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新的动力。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地理课程很多内容中能得到彰显,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地理教学,能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本文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际,对高中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的依据和主导型作用进行论述。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的依据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形式,其教育目的是将高中生培养成具有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新时代公民。
这就需要教师将核心素养培养作为育人的指导思想,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思路中。
1.教学改革要求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重要变化,对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到了日常教学工作中。
这种理念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案设计及教学思路。
而这种教学理念应用的主要依据是: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高中地理教师在目前的教学工作开展中,只有转变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才能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发展趋势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高中地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现有的地理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工作的拓展,以保障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及时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学科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现象,并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以确保地球上的各种生物能够得到良好的生存条件。
而可持续发展则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使人类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
首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唯一的家园,在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下,人类将无法生存。
因此,环境保护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会限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方式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为未来的发展留下更多的机会。
最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公正和促进人类福祉的基础。
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会加剧社会不平等,而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可以推动社会公正和人类福祉的提高。
二、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教育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1. 提供具体案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讨论一些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退化等。
通过学习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深刻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倡导绿色出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工具对环境的影响,鼓励他们尽可能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如骑自行车、步行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汽车排放的污染,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高中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引言:地理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密切相关,它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的深刻理解,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更加重要。
本文将着重探讨高中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教育,旨在提供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高中地理教育的意义与挑战1.1 高中地理教育的意义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地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培养他们更好地加入全球竞争。
1.2 高中地理教育面临的挑战然而,高中地理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的地理教育内容过于狭窄,过分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与应用。
其次,高中地理教育缺乏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够强。
另外,地理教育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有限,缺乏足够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教学工具。
这些挑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反思和改革,提高地理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二、可持续发展与高中地理教育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确保未来世代也能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进行整合,以达到可持续性的目标。
2.2 高中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高中地理教育应该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通过教授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有关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平衡等方面的意识。
地理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可再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高中地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高中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野外考察、实地调查和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实际,加深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面临着资源紧缺、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等巨大挑战。
为了保护地球家园,我们需要将环境教育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本文将探讨地理教学中如何融入环境教育,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环境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地理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而环境教育则旨在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责任感和环境行为能力。
将环境教育融入地理教学,既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关注环境问题,又能引导他们形成绿色生活的习惯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地理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的途径1. 选取与环境相关的教学内容地理学科广泛涉及自然资源、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等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选择与环境相关的案例、现象和数据进行教学。
例如,讲解全球变暖的原因与后果、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以及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2.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环境问题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视频和模拟实验等,教师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环境问题。
例如,播放一段关于雾霾的纪录片,让学生亲眼目睹雾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和思考。
3. 引导学生参与实地考察与社区服务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森林公园、湖泊或农田等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自感受自然环境的美丽和脆弱。
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环保志愿服务,如清理垃圾、种植绿化树木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
三、可持续发展的路径1.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同时,结合当下的环境新闻和热点事件,让学生了解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理学科教育中的应用
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理学科教育中的应用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涵盖了人类、地球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挑战,因此,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地理学科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理学科教育中的应用,并剖析其对学生的启发和培养。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方式。
它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思考和认识问题,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地理学科教育中,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贯穿于各个层次和要素,从地球系统、区域发展到人口迁移、城市化等方面,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思考地理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首先,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地球的生态系统。
地理学科的核心之一就是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而可持续发展教育从可持续利用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和行动。
例如,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其次,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地理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地理学科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人口地理等等,而这些领域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地理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如城市化过程对资源消耗的影响,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
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从整体和长远的视角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创新思维。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科技、经济等多个领域息息相关,要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地理学科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跨学科学习的平台。
通过开展跨学科项目、课程合作等,可以让学生从经济、政治、科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探讨地理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环境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环境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环境教育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教育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关键时期。
通过环境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个人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了解环境问题及其根源,学生可以逐渐养成环保习惯,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2.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
通过环境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明白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
二、环境教育的实施方法1.提供理论知识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讲解相关环境知识。
例如,在讲述气候变化的同时,可以介绍全球变暖的原因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能够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2.实施实践活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环境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境保护项目,如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技能。
3.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环境问题需要每个人共同来解决,因此,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或者展开环境调查与报告等课题研究。
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环境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环境教育与地理教学的结合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应当贯穿其中,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
环境教育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来体现。
比如,在教授地理气候相关内容时,可以加入全球变暖的案例研究,让学生了解全球变暖对气候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一、初中地理教学中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它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生态环境和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资源的行为习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资源利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1.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初中地理教学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从多个角度渗透资源利用的教学。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矿产等,以及它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要让学生了解资源的利用方式,如农业、工业、交通等领域的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技术,如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以及这些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注重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工业园区、农业基地、污水处理厂等场所,让学生亲身体验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对资源利用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讨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可持续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体现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图片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危害和后果,以及如何通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宣传环保知识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环保行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理学科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理学科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地理学科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理解和尊重,以及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种致力于保护环境、社会公正和经济繁荣的教育方法。
在地理学科教育中,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教学实践,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及其复杂的人地关系。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理学科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首先,地理学科教育可以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鼓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学生将学习到环境污染对地球和人类健康的巨大影响。
他们将了解到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后果。
通过了解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加意识到自己在保护环境中的责任和义务。
他们可以通过行动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比如减少能源消耗、循环利用或回收废物、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
其次,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地理学科涵盖了地球上各个地区的地貌、气候、人口和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引导,学生将学习到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利用方式,以及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问题。
他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地球上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并意识到这种多样性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跨文化意识。
此外,可持续发展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他们的地理信息技术和实地调查技能。
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引导,学生将学习到如何通过地理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
他们将掌握到如何收集、分析和解读地理数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将帮助他们成为能够主动应对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挑战的公民。
最后,教师在地理学科教育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充当学生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指导者和榜样。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并将这些经验和实践融入到地理学科教育中。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山东师大附中《中学环境教育研究》课题组花春文执笔一、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
许多国家的政府(包括我国政府)已开始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发展的重要目标。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每个人不但生活在环境之中,同时对周围环境也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就整个社会来说,对该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足。
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社会各个层次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途径之一。
我国为此作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决策。
进行环境教育要从幼儿园到成人教育形成系列化。
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普及环境知识,努力提高年轻一代的环境意识。
”总之,环境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环境意识是科学意识,也是道德意识、文明意识。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既包括科学的认识自然界发展规律的教育,又包括科学的运用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还包括人类自身增长要和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教育。
这些教育内容正是21世纪建设人材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意识、没有文明的环境行为,他将不能成为新世纪的合格公民。
新的学习观认为,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目的应该是“为了生存而学习”。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观念、意志、技能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
所以说,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就应抓住加强素质教育的良好机遇,利用自己的学科特点,在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都与地理有关,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地理学科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地理学科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地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
通过地理学的知识和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关注环境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地理学科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作用,并介绍如何利用地理学的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一、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性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而地理学科正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学科之一。
环境保护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了解环境问题的根源,并形成积极的保护态度。
二、地理学科中的环境保护教育地理学科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工具,用以支持环境保护教育。
首先,地理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全球环境问题的范围和复杂性。
通过学习地理学的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污染问题、土地退化等环境挑战。
其次,地理学还涉及到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探索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三、利用地理学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学的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环境问题。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个污染源,让他们亲眼目睹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学的地图和遥感技术来展示环境问题的分布和变化。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学生可以了解环境问题的时空特征,进一步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地理学的模拟软件和虚拟实验室来模拟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亲自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
四、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维除了利用地理学的教学资源,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就某个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辩论。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共同责任。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使命。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其产生的影响,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地理学科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紧密相连。
通过地理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人文现象,从而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学习气候变化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明白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进而思考如何减少碳排放;研究土地利用的问题能够使学生了解过度开垦和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以及如何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此外,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全球视野。
在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学生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通过地理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挑战,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二、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1、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和利用现状,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破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在讲解水资源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解决途径,如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污水处理回用等。
2、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海洋等生态系统。
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而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理教学中的自然地理部分,为学生揭示了地球的自然环境系统,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要素。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到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例如,在讲解水循环时,学生可以明白水在地球上的运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而不合理的用水和排污则会污染水资源,破坏水生态平衡。
这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理教学中的人文地理部分,展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生能够了解到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等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对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为了满足需求,人们过度开垦土地、砍伐森林,从而引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的大规模建设和扩张,使得大量的耕地被占用,生态空间受到挤压。
工业化带来的污染排放,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和水体质量。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树立起在发展中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实地考察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周边的自然环境,如河流、山脉、森林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的魅力,观察环境变化。
比如,观察河流的水质、河岸的生态状况,了解河流污染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环境问题的存在,增强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案例分析也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国内外一些典型的环境问题案例,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伦敦的烟雾事件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件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解决的措施。
地理教育的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地理教育的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引言:地理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教育方法。
地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传授地理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参与能力。
本文将探讨地理教育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地理教育的环境教育作用1.1 提高环境意识地理教育通过讲解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空气、水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了解到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这将提高他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
1.2 培养环境保护行为地理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行为。
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例如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方法等,让学生认识到个体的环保行为对整个社会和地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培养环境责任感地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全球环境问题,并将其与个人行为联系起来。
学生通过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深刻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地球家园,从而培养出强烈的环境责任感。
第二部分: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2.1 基础知识的提供地理作为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地理教育可以教给学生关于地球系统、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2 意识的培养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树立起长远的发展观念和行动观念。
地理教育可以通过讲解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人类的发展方式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认同。
2.3 能力的培养地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例如,地图阅读和数据分析等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问题,并通过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寻求解决方案。
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未来工作中都具有重要价值。
第三部分:地理教育的案例分析3.1 基于地理的环境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基于地理的环境教育活动,例如户外探索、实地考察等。
人教版初一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初一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在人教版初一地理课堂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来探讨人教版初一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一、教材内容人教版初一地理教材以生活、实用、实践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点,例如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利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地球村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这些内容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面,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二、教学方法在人教版初一地理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常常通过讲解、示范、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环境意识。
三、教学效果人教版初一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系统和全面地学习了解环境问题,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行动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积极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综上所述,人教版初一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教材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实际应用,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了提高。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也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初一地理课堂中的环境保护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为培养有环保意识的新时代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初中地理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初中地理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学科在初中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态和构成,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环境保护是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家园,而可持续发展则是确保人类的生活能够长期维持下去。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初中地理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地理知识的普及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关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应该在初中课堂上普及环境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环境问题的成因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比如,课堂上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用水、用电等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二、实地考察与调研实地考察与调研是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有效手段。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自然保护区、农田、城市更新项目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问题以及相关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观察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而思考如何改善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他们思考环保意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例如,让学生分析一个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的案例,并讨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与讨论,学生更能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能培养他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社会参与与行动地理学科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跨学科整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议题,需要各个学科的协同合作。
地理学科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比如,地理学科与生物学科可以合作进行生态系统的研究和保护;地理学科与社会学科可以合作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等。
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地理学科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传递给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本文将探讨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介绍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会妨碍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环境保护则是指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以保障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能够持续运转和演化。
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长期平衡。
二、地理学科对环境保护的研究意义地理学科研究着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责任来推动环境保护。
地理学科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等问题,从而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三、地理教学如何研究环境保护1. 引入实地考察:地理教学可以借助实地考察的方式,带领学生亲自去体验自然环境,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们可以亲眼见到环境破坏的后果,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利用信息技术:地理教学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让学生通过数字化地图等方式来分析环境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3. 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地理教学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专题研究,如调查当地的环境污染状况、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等。
通过专题研究,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环境意识。
四、高中地理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1. 增加环保内容的覆盖范围: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加大对环保知识的传授力度,将环保的内容融入到各个章节中,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环保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强化深度思考:地理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问题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山东师大附中《中学环境教育研究》课题组花春文执笔一、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
许多国家的政府(包括我国政府)已开始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发展的重要目标。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每个人不但生活在环境之中,同时对周围环境也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就整个社会来说,对该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足。
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社会各个层次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途径之一。
我国为此作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决策。
进行环境教育要从幼儿园到成人教育形成系列化。
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普及环境知识,努力提高年轻一代的环境意识。
”总之,环境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环境意识是科学意识,也是道德意识、文明意识。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既包括科学的认识自然界发展规律的教育,又包括科学的运用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还包括人类自身增长要和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教育。
这些教育内容正是21世纪建设人材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意识、没有文明的环境行为,他将不能成为新世纪的合格公民。
新的学习观认为,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目的应该是“为了生存而学习”。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观念、意志、技能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
所以说,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就应抓住加强素质教育的良好机遇,利用自己的学科特点,在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都与地理有关,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高中地理课本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给予学生有关的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并从而使学生对如何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面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整个课本知识体系是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开端,最后又归结到人类和环境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上去。
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材的始终。
正在试用的新编地理教材更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课本前四章,以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等四大环境取代了传统的四大圈层;第五章至第八章,从人类利用资源和环境创造物质财富,着重讲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第九章讲述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第十章讲可持续发展问题,阐述造成全球性的粮食、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等严重问题的原因,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片面追求单一性目的发展经济所酿成的苦果。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人类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支配自己的行动,则生态、经济、社会则都可以朝着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
第九章、第十章是全书的归纳和总结,并以更高的理论为基础指导认识和学习全书。
最后,呼唤全体师生要和全人类一道共同努力,为实施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再看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本第一册的导言:“学习地理,认识人类之家”。
让学生认识人类之家——地球,并懂得把学到的地理知识用来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保护人类之家的地球贡献力量。
导言是四册地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初中地理教学的总体要求。
它在培养学生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技能方面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教学改革深入进行的体现在地理课中进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不是课本的外延,而是地理课本身的要求。
地理教师需具备丰厚的地理知识,吃透教材的内涵,讲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学生就会自觉的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利用自然资源、爱护环境。
深入进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学科素质教育之核心。
深入进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地理教学体现其价值的有效途径。
如果教学中紧密联系世界的、我国的、身边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现状,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将地理知识与社会的、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将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繁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机地联系起来,就是说,把地理知识讲活、讲生动,则学生一定会以理智的态度主动的学地理,学校和社会也就会重视起地理来。
四、通过地理教学,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应让学生掌握的几个主要问题1.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使学生深深懂得地球是人类之家,大自然是同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把自己置于大自然之中,成为大自然的一员,而不是大自然的主宰。
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阳光、空气和水以及广袤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离开了环境人类将无法生存。
所以,人类需要很好的保护环境、爱惜环境、爱护资源,才能使它不受损害,永远生机勃勃,同人类和谐发展,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为此,必须向那种只顾眼前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严重损害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防范和制止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放牧、无节制地占用农田和抽取地下水,对矿产资源采富弃贫,滥采滥用,造成全球性的气候恶化、土地沙化、地面下沉、耕地迅速减少、淡水资源缺乏等严重的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发生。
因为资源和环境一旦遭到损害,不只影响着当代人的利益,也危及到子孙后代享用资源和环境的生存的权利。
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危机感和责任感,自觉地用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处理生活,指导工作。
地理教学还应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人口观,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增长要和资源、环境相协调,自觉地宣传和执行党的人口政策。
使学生懂得:如果盲目地、无限制地增加人口,盲目的、掠夺式地发展生产和消费,必将导致资源的短缺和枯竭、环境的污染和退化,如果环境承载量受到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就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
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并且自觉地宣传和执行我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应该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各项工作的决策者和执行者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现在的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和建设者,具备这些观念,在处理生活和指导工作中,就能综合地考虑问题,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指导自己的行动。
如果这些学生将来负责某种资源的开发,他会自觉地爱惜资源,节约资源…… 2.要让学生了解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对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让学生懂得当前人类面临着许多全球性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加剧、酸雨增多、臭氧层出现空洞等。
这些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存权利,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途径,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意识,达到具有有理性的环境行为。
要让学生懂得,人类是地球环境的产物,是地球大家庭中的组成成员之一,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动物、植物、有共同享用地球环境及自然资源的权利。
如果人类按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办事,自然界的一切就会和人类和谐发展,自然资源也会按照人类的需求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这就是可持续发展;如果人类对环境为所欲为,违背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自然界就会用各式各样的自然灾害来惩罚人类。
从而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
最近,济南市中小学所开展的“领养绿地活动”,山东师大附中高一年级所开展的“与绿色同行,同文明相伴”、“保护清洁环境,共创美好家园”活动,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4.加强环境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逐步养成遵纪守法的文明行为。
为了保护环境,造福后代,世界各国都制定了许多法律条文,明文规定污染环境、破坏资源要受到各种不同的惩罚。
我国保护环境的法律也相继出台,现在地理课本中已写进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大气污染法等。
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学法用法对学生进行深入的环境教育,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法律意义。
使学生懂得破坏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只是文明道德问题,还有触动法律的问题。
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又强化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并对文明的环境行为的形成也会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上述问题,不是一堂课、一节、一章所能解决的,而是要贯穿在地理教学的各个章节之中,经过整个中学阶段的地理教育才能完成。
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真正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入到每一堂课之中,做为地理知识的内涵和主要内容贯穿绐终。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课外实践,使课堂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扩展。
总之,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学科素质教育的主要着眼点,而地理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具有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地理教师要努力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为培养21世纪的合格公民而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