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外汇业务违规案例分析
银行监管法律问题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务日益多样化,银行监管的法律问题也逐渐凸显。
本案例以某商业银行违规放贷案为例,探讨银行监管法律问题。
二、案例概述某商业银行(以下简称“该行”)在2018年期间,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的相关规定,违规放贷。
具体表现为:1. 未严格执行信贷管理制度,对部分高风险客户贷款审批把关不严,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违规流入股市等高风险领域。
2. 违反利率政策,对部分贷款实行高息揽储,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3.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为部分非法金融机构和个人提供账户服务。
4. 未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隐瞒重大风险事件。
三、案例分析1. 违规放贷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遵守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规定,加强风险管理,保证资产安全,不得从事违法、违规业务。
”根据该规定,银行在贷款业务中,必须遵守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
2. 违规放贷的法律责任(1)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十万元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②未按照规定进行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的;③未按照规定进行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报送的;④未按照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的;⑤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
(2)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境外投资违规汇出案例
境外投资违规汇出案例咱先来说个老张的故事。
老张呢,是个小老板,看着国外市场好像遍地是黄金,就想着去境外投资开个工厂。
可是呢,他不想走正常的程序,觉得那太麻烦了。
老张有个朋友给他出了个“妙招”。
说是可以把钱伪装成贸易货款汇出去。
于是,老张就和一家境外公司伪造了贸易合同,合同上写着进口一批价值超高的设备,然后就把一大笔钱汇出去了。
但他不知道啊,银行和外汇监管部门可不是吃素的。
银行在审核这笔汇款的时候,就发现这合同漏洞百出。
设备的价格高得离谱,而且老张的公司平时的业务和这种大型设备进口根本就不沾边。
银行就把这个情况上报给了外汇监管部门。
外汇监管部门一查,这就是典型的违规汇出啊。
老张这下可惨了,不仅钱被冻结在国外回不来,他还面临着巨额的罚款。
本来想着去境外赚大钱,结果呢,偷鸡不成蚀把米。
还有一个大企业的例子。
这个企业叫啥咱就不说了,免得人家太尴尬。
这个企业想在境外投资一个大项目,但是它内部的资金管理比较混乱。
他们在汇出资金的时候,没有按照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备投资项目的详细情况,比如说资金的来源、投资的具体规划之类的。
他们就想啊,反正自己是大企业,汇点钱出去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结果呢,外汇管理部门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了这个情况。
大企业也得遵守规则呀,最后这个企业被责令整改,要重新梳理投资项目的情况,而且之前违规汇出的那部分资金也得按照规定重新走流程,搞得企业内部鸡飞狗跳的,本来雄心勃勃的境外投资项目也被耽误了不少时间,损失可不小呢。
这些案例都告诉咱们,境外投资汇出可不是能乱来的,那些想走捷径、耍小聪明的,最后都只能是自讨苦吃。
外汇业务涉嫌洗钱的案例
外汇业务涉嫌洗钱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支行收到开户企业境外汇入的大额外汇汇款,在收到汇款后客户马上办理了结汇业务。
次日境外汇款行发来业务查询怀疑该笔汇款涉嫌诈骗,经支行给上级行上传全部的业务资料,上级行及时与境外行进行沟通、协商后,才较圆满的解决了问题,避免了经济损失。
二、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银行进行洗钱的行为。
一是不法分子通过银行,将黑钱汇入境内,打银行时间差,在境内银行收到境外银行查询之前结汇。
二是不法分子利用柜员麻痹思想,外汇业务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等弱点进行洗钱行为。
三、案例启示
(一)银行应加大柜员的外汇业务、反洗钱知识的培训,将反洗钱工作纳入日常业务检查,引起全员的重视;
(二)对发生的案例及时传达给柜员,吸取教训,杜绝再次发生;
(三)对大额汇款应加大审查力度,不应急于通知客户结汇,待1至2日境外汇款行无查询后再结汇,避免形成业务纠纷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外汇违规案例参考
外汇违规案例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五个转变”的推进,外管局通过简政放权,逐步清理外汇法规,近几年已陆续废止了700多个外汇文件,进而逐步从规则性监管向原则性监管转变。
然而,简政放权加“展业三原则”的要求,表面上看虽然便利了银企双方的业务办理,节省了企业的“脚底成本”,但实际上却是对银行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
从法规层面来看,越来越多外汇业务的办理,银行可在满足“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尽职审查”的基础上自行决定单据要求,一方面是单据上的简化,另一方面是对客户及业务的把控,如何在单据与展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始终是银行外汇业务合规的难点。
以下将通过梳理外管局公布的外汇违规案例,分析其违规点所在,并引以为戒,避免类似违规事件再度发生。
一、转口贸易违规案例转口贸易一般是指企业作为贸易中间商,与两个境外交易商分别签订进、出口合同,完成货物买卖、赚取买卖差价的行为。
转口贸易通常又可分为提单转卖、境内仓单专卖和境外仓单专卖等多种形式。
因为在整个转口贸易的环节中,资金流通过境内的贸易中间商进行流转,形成了资金的“一收一付”,但货物流却未通过境内流转,从而造成外管局无法像传统的货物贸易那样,通过匹配货物流(海关报关数据)与资金流(外管局国际收支申报系统)来对境内的进出口企业进行“总量核查”。
对银行来说,对于转口贸易的真实性审核难点在于无法从报关数据上判断其贸易背景真实性,因此需要鉴别企业提交的货权凭证是否真实有效,在整个转口贸易过程中是否切实实现了货权转移。
现实中也确实存在通过“离岸转手买卖”等渠道,构造虚假贸易、套取境内外的利差,或者涉嫌利用贸易渠道向境外转移资金的情况发生。
因此监管部门对于转口贸易的态度也始终是“严防虚假贸易”,经常将转口贸易与分拆购付汇、地下钱庄等非法外汇交易行为相提并论。
人行与外管局每年都会就“转口贸易”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大量的专项核查和检查。
今年以来,为了防止资本外逃,监管部门对于转口贸易的容忍度也越来越低。
办理外币业务引发投诉的案例
办理外币业务引发投诉的案例一、案例经过一位客户手持本人身份证来到网点准备办理一笔以人民币兑换美元现钞的业务。
当班的柜员了解到该客户的来意后告知该客户:“按照现行外币兑换的相关规定,一位客户一天一次最多只能兑换5千美元。
”闻听此言,该客户顿时一脸无奈。
该柜员见状又进一步帮该客户想办法,并向该客户解释说:“若要办理这笔大额美元现钞兑换业务,可再多来三个人。
”看到有解决兑换的办法,该客户当面请求该柜员帮助查询一下近期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以准备足额的人民币款项。
随后,该柜员将当日的汇率告诉了该客户,并询问该客户:“那你明日兑换吗?”该客户随口回复:“我看看再说吧。
”随即,该客户就匆匆离开该网点。
第二天,该网点按照柜员所提供的客户需求,备好了大额美元现钞,等候该客户前来兑换,但该客户却没有来。
巧合的是,该网点当天的美元现钞已经超过库存限额。
第三天,当该客户来到该网点兑换时,该网点已将超额美元现钞缴存到了库房,并恰逢库房当日到异地的人民银行缴存美元现钞,现有美元现钞已不能满足该客户美元的兑换需求。
事实上,该客户一行四人当天驱车专程办理这笔业务,自认为会水到渠成。
然而,现实的结果却事与愿违。
对此,该客户恼羞成怒,对该网点实施了服务投诉。
二、案例分析在本案例中,该网点一笔大额美元现钞兑换业务因种种原因而引来一起客户投诉,就事件的整个过程和服务细节来说,教训是深刻的,需要加以全面分析。
导致本起服务投诉的原因被不外乎有以下方面的因素:(一)经办柜员在客户服务上缺乏应有的细节。
在本案例中,该网点柜员虽在表象上帮助客户出主意、想办法,但没有注意到服务过程中的细枝末节。
当该客户提出不确切的需求时,没有对其开展进一步的确认与核实,使得服务行为本身丧失了精确致导的“准星”。
(二)经办柜员在业务处理环节上存在明显瑕疵。
在本案例中,该网点柜员对于该客户模棱两可的业务需求采取了主观臆断的思维定式,一切因应于想当然。
在该客户没有认定第二天指定兑换美元现钞的情况下,擅自提供客户需求信息,导致该网点的资金调拨呈现出一定的盲目性。
操作风险案例及分析
一、争论背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不断扩张、经营范围不断拓展、金融产品日趋简单,操作风险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大。
尤其是随着近期国内一系列金融大案的频繁曝光,操作风险受到普遍关注。
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建立科学合理的操作风险治理框架,提升自身全面风险治理水平,迎接国际化挑战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首先分析SG 及UBS 违规交易案例,然后再此根底上进展探究商业银行前台交易部门如何躲避此类风险。
1、SG 交易员违规操作大事:➢大事回放:一心想成为明星交易员的法国兴业银行负责对冲欧洲股市的股指期货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利用银行漏洞,通过侵入数据信息系统、滥用信用、伪造及使用虚假文书等多种欺诈手段,擅自投资欧洲股指期货,造成该行税前损失49 亿欧元(约560 亿人民币)。
该行股票当天下跌4.1%。
这次案件触发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金融震荡,并涉及全球股市,引发暴跌。
早在2023 年6 月,他利用自己超群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头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 万欧元。
”2023 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23 年12 月31 日,他的账面盈余到达了14 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 亿欧元。
更致命的是,该名员工利用其在兴业银行工作的阅历,轻而易举骗过了该行的安保系统。
事后,法国兴业银行公布的一份关于“巨额欺诈案”的内部调查报告说,在涉嫌欺诈的兴业银行前交易员热罗姆·凯维埃尔工作的部门,存在大量突破风险限额的违规操作,为风险供给了温床。
调查报告指出,凯维埃尔工作的部门业绩增长很快,但伴随着大量越权行为。
交易员常常未经授权就动用超过风险掌握的规定限额,并不时“相互帮助”,分担业绩或对业绩作假。
这种“大环境”阻碍了一些职能的实施,为巨额欺诈案埋下祸根。
➢反映的主要问题:(1)高级治理层责任不明,监视不力,在银行内部未能制造有影响力的内控文化,交易员凯维埃尔长时间、多次违规操作,没有有效监视。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例题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例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进步,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表外业务包括贷款担保、信用证、信托、代理业务等诸多方面,不仅为商业银行带来了较高的利润,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阐述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的特点和风险,以及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和管理这些风险。
案例一:贷款担保业务某商业银行与一家中小企业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的贷款担保合同。
根据合同约定,商业银行对该企业的贷款给予全额担保。
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由于经营不善,该企业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商业银行的担保责任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商业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在与企业签订贷款担保合同之前,应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担保风险管理措施。
2. 分散风险:商业银行应当避免过于集中担保业务,可以通过与多家企业合作、参与担保协会等方式,实现风险的分散。
3. 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商业银行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贷款担保的风险补偿机制,确保在风险出现时,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
案例二:信托业务商业银行作为信托公司,与一位客户签订了一份信托合同,将其资金托管给银行,由银行代为投资。
然而,在投资过程中,由于市场波动等原因,客户的投资账户遭受了亏损。
商业银行面临着客户的索赔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商业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风险把控:商业银行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确保投资项目的合法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避免因为投资亏损导致的纠纷。
2. 与客户建立合理的风险认知:商业银行在签订信托合同之前,应与客户充分沟通,明确投资风险,并告知客户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亏损。
3.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商业银行应建立监测和管理投资风险的机制,及时跟踪投资项目的市场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案例三:代理业务商业银行作为代理行,代为办理对外支付结算业务。
现代金融业考试案例分析题
金申请。2004年1月8日被告向原告出具拒赔通知书,以事故不属于保险 责任范围为由,拒绝承担保险责任。之后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 定:保险条款中“被保险人如果已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则被告只承担 合理医疗费用剩余部分的保险责任”的规定符合法律规定,该约定合法 有效。原告在已经获得第三致害人的赔偿的前提下,其损害已得到全部 弥补。“无损害即无保险”,依照保险法不得不当得利的原理和保险条款 的规定,原告无权再从被告处获得保险赔偿。法院判定:驳回原告的诉 讼请求。 案例思考 1. 代位求偿权的内涵是什么?代位求偿的要件有哪些? 2. 物上代位和权利代位相同吗?如果不同,区别是什么? 答案参考 1. 代位求偿权的内涵是什么?代位求偿的要件有哪些? 代位求偿权是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 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取代被保险人的 地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条件为: (1)保险标的所遭受的风险必须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2)保险事故的发生应由第三者承担责任。 (3)被保险人要求第三者赔偿。 (4)保险人必须事先向被保险人履行赔偿责任。 (5)保险人只能在赔偿金额限度内行使代位求偿权。 坚持代位求偿原则的目的在于:既防止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产生不 当得利,又维护补偿原则,有利于被保险人迅速得到保险赔偿;同时也 有利于维护保险人自身的合法利益;也可使有关责任方承担事故赔偿责 任。 另外根据该案例应该说明的是:代位求偿权只适用于财产保险,而 不适用于人身保险。因为财产保险的保险价值是可以确定的,财产保险
再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银行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要建立和完善 银行系统的稽核审计体系,完善专业监督检查制度。注意使用外部审计 力量和市场中介;进一步发挥业务部门的专业检查作用,制定专业检查 制度,加大专业检查力度。 总之贷款发放的全过程要作到“贷款
商业银行的风险事件案例分析
案例二:某房地产开发商贷款违约事件
总结词
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贷款违约
详细描述
某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项目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项目销售受 阻,资金回流出现问题,最终无法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导致违约。
案例三:某大型企业集团贷款违约事件
总结词
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详细描述
某大型企业集团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大量举债,资金链紧张。由于未能及时获得新的融资或缩减业务规模,最终 无法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导致违约。
总结词
商品价格波动也可能对商业银行的资产 和负债产生影响,尤其是与商品价格挂 钩的金融衍生品。
VS
详细描述
某银行持有大量与商品价格挂钩的金融衍 生品,由于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该银 行遭受重大损失。此外,该银行还因未能 及时平仓而面临更大的损失。
03
操作风险事件
案例一:某银行因内部欺诈导致的损失事件
总结词பைடு நூலகம்
内部欺诈事件
详细描述
某银行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之便,通过篡改数据、伪造文件等方式,骗取银行资金。最终导致银行遭受 重大损失。
案例二:某银行因外部欺诈导致的损失事件
总结词
外部欺诈事件
详细描述
某银行遭遇外部诈骗团伙的攻击,诈 骗团伙通过伪造客户身份、伪造交易 等方式,骗取银行资金。最终导致银 行遭受重大损失。
案例二:某银行因利率波动导致的损失事件
总结词
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另一重要 市场风险,利率波动可能对银行的盈 利和资产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详细描述
某银行在持有大量固定利率资产的情 况下,由于市场利率下降,导致资产 价值缩水,同时该银行还需要为新增 贷款支付更高的利息,从而造成较大 的财务压力。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国际案例案例一:巴林银行。
1995 年2 月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了一条消息: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
10 天后,以1 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巴林银行总损失为13 亿美元;资本损失100%;从违规到灾难发生的时间为三年;违规内容是未经授权及隐匿的期权和期货交易、隐匿亏损;违规者为新加坡附属机构交易员;操作风险发生的原因在组织因素上,治理、管理、文化多元、沟通失败;在政策因素上,违反政策、不合规、职责不清;在人员因素上,雇员不当、雇主判断失误.具体分析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首先,巴林银行没有将交易与清算业务分开,允许里森既作为首席交易员,又负责其交易的清算工作。
在大多数银行,这两项业务是分立的.因为让一个交易员清算自己的交易会使其很容易隐瞒交易风险或亏掉的金钱.这是一种制度上的缺陷。
其次,巴林银行的内部审计极其松散,在损失达到5,000 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资产负债表也明显记录了这些亏损,但巴林银行高层对资产负债表反映出的问题视而不见,轻信了里森的谎言。
里森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 万英镑存款,也没有人去核实一下花旗银行的账目。
监管不力不仅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倒闭,也使其3 名高级管理人员受到法律惩处。
案例二:日本大和银行。
1995 年总部设在大阪的日本大和银行行长藤田彬宣布,由于驻纽约分行雇员井口俊英从1984 年开始在账外买卖美国债券,使该行蒙受了1,100 亿日元(约合11 亿美元)的巨额损失.二战结束时,日本通过了《证券和交易法》,其中第65 条严令禁止日本的银行参与国内证券业,旨在保证存款人利益不受证券市场大幅度波动的影响。
然而,日本银行业的利润来源因此大受限制,在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竞争中也显然处于不利地位.于是,日本银行业纷纷积极拓展国际证券业务,通过国际渠道进行国内证券投资,以此增加利润、积累经验,等待国内金融管制的放松。
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徐振华张辉来源:《辽宁经济》2019年第11期〔内容提要〕多元化的全球经济以及自由贸易盛行的当下,外汇业务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内外商业银行借此机会不断推出新型的外汇业务品种及其衍生产品。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对外汇业务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业绩指数连年上升。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加深,商业银行应该时刻关注本币和外币的汇率变化,加强对外汇业务的经营管理以及對风险的管控。
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安丘支行为例,在掌握和理解外汇业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搜集关于该行外汇业务的经营数据,对该行外汇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质疑,重新调整银行外汇业务风险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体制,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汇业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外汇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主要是为了国家进出口贸易服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逐渐变为高质量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汇业务迎来了创新与发展的契机。
但是,在银行外汇业务方面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
如客户和银行自身对外汇业务都没有一个足够清晰的认识,缺乏经验,对外汇业务的经营体制也较不完善;银行内部缺乏完整的防范风险管理机制、市场约束机制和员工激励机制,业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银行外汇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对业务内容和客户需求没有深入了解,对外汇业务的经营体制不完善。
本文根据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现状以及对其发展历程的回顾,通过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比较和近几年中国工商银行安丘支行的数据分析反思与总结外汇业务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有效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理论分析1.外汇业务类型。
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外汇业务有以下几个类型:一是国际贸易结算融资,指在货物进出口时需要资金支持和融通的业务。
该项业务不仅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又拓宽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增加了服务对象,成为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业案例分享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案例
展业案例分享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案例01案例描述A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8000万(其中未到位注册资本6000万),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主要经营范围包括通信线路和设备安装等业务。
外商投资企业C公司创建于2020年,注册资本为6000万,主要经营范围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A、C公司外方股东B公司为香港上市集团,分别持有A公司和C公司100%股份。
境内D公司于2016年成立,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和和集成电路设计等服务。
案例一:2020年4月,外方股东B公司拟将其持有A公司的股份全部转让给C公司,双方约定转让价格为2000万。
2020年12月,A公司向注册地F银行申请办理FDI外转中登记。
案例二:2020年5月,外方股东B公司对C公司进行FDI出资6000万(C公司已在E银行办理FDI新设登记和FDI入账登记)。
根据B公司和C公司的股权转让合同,A公司未完成的出资义务后续将由C公司继续出资,因此C公司拟将收到的6000万资本金支付给A公司作为义务出资对价款。
2020年12月,A公司向F银行申请办理接收境内再投资登记。
2020年8月,C公司发生增资200万,已在E银行办理FDI增资登记。
2020年12月,C公司拟将收到的增资资本金200万用于投资境内D公司,2021年1月,D公司向F银行申请办理接收境内再投资登记。
(上述案例所涉币种为美元,金额均已折算为人民币)02案例分析F银行按照《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指引)(2020年版)》、《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汇发〔2019〕28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外国投资者境内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及配套文件的通知(汇发〔2013〕21号文)》和展业三原则等相关政策规定,对该案例涉及的FDI股权转让以及接收境内再投资登记业务展开尽职审核。
(一)客户准入与分类F银行为客户办理直接投资外汇收支业务前,预先审核了客户的准入条件:经查询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A、C、D公司均未被业务管控,且A公司已及时、准确、完整报送了以前各年度直接投资存量权益数据,C公司由于成立于2020年,暂无需报送以前年度直接投资存量权益数据。
2024年度银行风险案例分析汇总
2024/2/3
21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议
2024/2/3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报告 等环节,确保各项业务活动在有效控制下进行。
加强内部控制文化建设
银行应培育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强化管理层对 内部控制的重视。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银行应建立定期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操作风险,并 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导致银行相关资产 价值变化,如原油、金属等商品价格 下跌导致相关贷款违约。
14
典型案例剖析
案例一
某银行因持有大量高风险债券, 在市场利率上升时面临巨大损失 。该案例揭示了银行在债券投资 中的风险识别和管理不足。
案例二
某银行在外汇交易中因汇率波动 而遭受巨额亏损。该案例暴露了 银行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漏洞 和不当操作。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完善跨境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风 险管理水平。
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
建立跨境业务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 现和处置风险事件。
强化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
加强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力度,确保跨境业 务合规稳健发展。
2024/2/3
提升员工风险意识和能力
加强员工风险意识和能力培训,提高跨境业 务风险防范能力。
市场风险还可能引发银行信誉 风险,如因投资亏损导致客户 对银行失去信心。
16
监管政策与市场风险管理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监督和指导,确保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 体系。
监管机构应要求银行定期进行市场风险压力测试,评估极端市场条件下的风险承受 能力。
2024/2/3
商业银行外汇业务违规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外汇业务违规案例分析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重要角色。
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业务之一,外汇业务是商业银行面向客户提供的重要服务之一。
然而,由于外汇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商业银行在开展外汇业务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风险。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发生的商业银行外汇业务违规案例,来深入探讨商业银行外汇业务违规的原因、影响和防范策略。
案例背景在2018年,国内某商业银行因外汇业务违规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该银行在外汇业务中未按照相关法规和监管规定进行操作,导致了客户的损失和银行声誉的受损。
下面将从违规原因、影响和防范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违规原因该银行外汇业务违规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内部管理缺陷:银行内部对外汇业务的管理缺失,导致了操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审查制度,无法对业务操作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2.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银行为了提高外汇业务的业绩和收益,在绩效考核中过于强调业务量的增长和盈利能力。
这导致了业务人员为了满足绩效目标,不顾风险和合规规定,进行违规操作。
3.跨境业务复杂性:由于外汇业务需要涉及到跨境交易,牵涉到多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
这给外汇业务的合规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果银行在跨境业务中对法规的理解和操作不当,很容易违规。
影响分析该银行外汇业务违规产生了以下主要影响:1.客户损失:由于银行在外汇业务中的违规操作,导致客户出现了各种损失,包括资金损失和信任损失。
客户可能因为银行的违规操作而无法及时解决外汇交易中的问题,造成资金的损失。
2.银行声誉受损:外汇业务违规不仅对受影响客户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对整个银行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一旦银行的违规操作被曝光,会导致公众对银行信任程度下降,进而影响银行的市场地位和发展前景。
3.法律责任和监管风险:外汇业务违规还可能导致银行面临法律风险和监管处罚。
相关的监管机构对银行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罚,这可能对银行的运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典型案例分析
农商行连环骗贷案 信用卡被骗贷案例 身份证复印件办贷款 某支行营业室综合柜员贪污案 银行未扫门前雪,滑倒客户赔6万 员工违规与企业发生经济往来 违规办理现金汇款业务导致银行
被罚 银行信贷员内外勾结骗贷1600万
案例:瑞银事件
➢瑞士银行公司(Swiss Bank Corporation)成立于1872年。
中行内蒙分行绑架案分析——外因
• 宏观经济政策的“前松后紧”和体系内外“利率双 轨制”带来的巨大套利空间,被认为是涉案人员 “铤而走险”的重要外因。
• 由于利率市场化尚未进行,在中国利率体系中,存 在着受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和已完全市场化的民间借 贷两种利率体系。
• 将银行体系内资金腾挪到体系外,便可获得超额收 益,这被业内专家认为是近期民间借贷“疯狂”、 银行大案频发的重要原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典型案例分析
目录
瑞 银 事 件 富 滇 银 行 金 融 市 场 部 倒 券
事件 中 行 内 蒙 分 行 绑 架 案 9 0 0 万 银 行 存 款 被 转 案 渤 海 银 行 职 员 挪 储 户 千 万
私自放贷 违 规 办 理 银 行 卡 业 务 导 致
巨额赔偿 U 盾 用 户 巨 款 3 0 秒 内 被 盗
• 据《新世纪周刊》昨日报道,中行内 蒙 古 分 行 行 长 张 凤 槐 之 妻 在 2 0 11 年 7 月19日遭绑架。
• 起因是一名叫图雅的放贷人在中行呼 和浩特支行“内鬼”的帮助下,将储 户的资金转走,并按照图雅的指示, 进入指定的账户、投机获利。
• 上述行为在6月份被中行总行大额账 户监控系统发现,中行内蒙古分行随 即将涉及此案的3名工作人员停职, 此举导致了图雅的资金链断裂。
• 在全欧洲股市普遍上扬的情况下,瑞银当日股价却下挫10.8%,成为该公司2009年3月以来跌幅最大的一 天。
商业银行外汇业务违规案例分析
-
4
一、外汇检查工作介绍 检查重点: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1994年至2002年期间,外汇资金大量流出,检查重点侧重 对违规售付汇、逃套汇等行为的查处; 2003年至今:在均衡监管的原则下,检查重点放在查堵违 规资金流入,重点查处收汇、结汇方面的违规行为。
-
5
一、外汇检查工作介绍
外汇检查方式
1994年至2003年,以现场检查为主,手工翻阅凭证 2004年至2006年,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现阶段,非现场检查系统
-
22
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业务存在的问题
政策简介
2001年8月8日,外汇局发布了《关于对外商投资项下外汇资本 金结汇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试点的通知》(汇发【2001】141号)
2002年6月17日,外汇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改革外商投 资项下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的通知》
2003年3月,外汇局发布《关于完善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工作 有关问题的通知》
-
28
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业务存在的问题
案例12:2010年3月,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其关联公司签订 了两份价值2.03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工程施工的虚假合同,并 于次月中旬凭该合同将2980万美元资本金在某分行结汇。结 汇资金随即以支付工程款、材料款为名,悉数划入关联公司 。经查实,该公司通过与关联公司签订虚假合同办理外汇资 本金结汇,事后也无法提交收款人开具的发票。
-
19
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案例7:未按规定区分代客和自身结售汇科目。根据现行管理 规定,外汇指定银行应当建立独立的结汇、售汇会计科目, 在结汇、售汇会计科目下,应当区分代客结售汇业务、自身 结售汇业务、系统内结售汇头寸平补及市场结售汇头寸平补 交易,并分别核算。这一规定是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的一个 基础性的要求。近些年的检查中,还有多家银行存在此类问 题。
【精品】商业银行风险案例
【关键字】精品商业银行危机案例摘要:随着人们对金融风险的重视,银行危机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本文将对两家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分析并进一步归纳防范商业银行危机。
关键词:商业银行,英国巴林银行,中国海南发展银行风险与防范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招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如存款风险、票据承兑与贴现业务风险、结算业务风险、投资风险、租赁风险、负债风险以及经营外汇业务风险、设置海外机构的国家风险等。
案例分析一:英国巴林银行事件巴林银行背景: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行,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803年,刚刚诞生的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时,所用资金就出自巴林银行。
1886年,巴林银行发行"吉尼士"证券,购买者手持申请表如潮水一样涌进银行,后来不得不动用警力来维持,很多人排上几个小时后,买下少量股票,然后伺机抛出。
等到第二天抛出时,股票价格已涨了一倍。
20世纪初,巴林银行荣幸地获得了一位特殊的客户:英国王室,从此便奠定了巴林银行显赫地位的基础。
20世纪初进一步拓展公司财务业务,获利甚丰。
1989年7月10日尼克·里森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
90年代开始向海外发展,在新兴市场开展广泛的投资活动。
1992年巴林总部派尼克·里森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
1994年先后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南非等地开设办事处,业务网络点遍布在亚洲及拉美新兴国家和地区。
1993年底,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总额达到59亿英镑。
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
其核心资本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489位。
1995年2月26日,英国中央银行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
1995年3月2日,巴林银行亏损额高达9.16亿英镑,约合14亿美元。
金融机构违法违规案例分析
金融机构违法违规案例分析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讨金融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行为的制约和惩处。
通过分析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案例,得出结论: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应当加强内部风控措施,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机构;违法违规;案例分析;法律法规;内部风控一、引言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承担着资金中介和风险管理的角色,其违法违规行为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案例,探讨金融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原因和后果,以及相关法律对违规行为的制约和惩处。
二、案例分析1. 中国某商业银行涉嫌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案某商业银行在开展外汇业务过程中,存在突破外汇管理限制和规定,大量违规提供外汇交易服务给违法违规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禁止银行为无资格经营外汇业务的机构提供外汇交易服务。
该银行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 某证券公司内幕交易案某证券公司的高管利用其职务之便,借助未公开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内幕交易属于禁止性交易。
该证券公司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市场公平与公正。
三、影响分析1.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金融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会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破坏市场公平和公正,降低投资者的信心。
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加剧,引发金融风险的扩散,进而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连锁反应。
2. 对金融机构的影响金融机构一旦被曝出违法违规行为,将丧失公众信任,对其声誉造成重大损害。
此外,相关监管机构将依法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如罚款、暂停业务等,对金融机构施加惩罚。
同时,违规行为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负面宣传对金融机构的商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外汇业务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外汇业务风险管理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外汇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包括货币兑换、外币存款和外币贷款等业务。
然而,由于外汇市场的复杂性和波动性,外汇业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护金融机构的利益和稳定经营,合理的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外汇业务风险管理案例,探讨如何合理规避和管理外汇业务风险。
2. 案例分析某银行在进行外汇业务时,曾经遇到了一起重要客户的违约事件。
该客户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与银行合作多年,历史上一直保持稳定的外汇交易。
然而,由于市场波动和经营风险,该公司突然遭遇到财务困难,无法按时兑付合约,导致了重大损失。
这起违约事件暴露了银行在外汇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
具体来说,银行在与该客户开展业务时,没有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尽职调查。
银行没有及时了解该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也没有要求该客户提供足够的担保措施。
这导致了银行的外汇业务暴露在了巨大的信用风险中。
在违约事件发生后,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银行加强了对合作客户的风险评估和尽职调查工作,确保与客户的业务能够安全进行。
其次,银行加强了风险监控和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的风险。
此外,银行还增加了对外汇业务的资金控制和流动性管理,以降低风险暴露。
3. 总结与建议通过分析这一外汇业务风险管理案例,可以得出以下总结和建议:- 在进行外汇业务之前,金融机构应充分了解合作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尽职调查。
- 金融机构应建立灵活且有效的风险监控和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的风险。
-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外汇业务的资金控制和流动性管理,以降低风险暴露。
- 金融机构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客户提供足够的担保措施,以减少信用风险。
综上所述,外汇业务风险管理对金融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风险评估、尽职调查、风险监控和资金管理等措施,金融机构能够提高外汇业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风险暴露。
4. 参考文献[1] 李某某. (2020). 金融机构外汇业务风险管理案例分析[J]. 现代金融, 12, 58-62.[2] 张某某. (2019). 外汇业务风险管理对策浅析[J]. 金融科技, 5, 30-34.。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例咱先来说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哈。
一、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1. 事件经过。
尼克·里森(Nick Leeson)这个名字在银行界那可是臭名昭著了。
他原本是巴林银行在新加坡分行的一个交易员。
这哥们呢,一开始可能也就是想在金融市场里搞点小动作来让自己的业绩好看点。
他主要负责的是在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进行日经225指数期货的交易。
他在操作的时候,建立了一个未经授权的账户“88888”。
这个账户就像是一个黑洞一样,不断地吞噬着巴林银行的资金。
他做的是期货交易嘛,市场是有波动的。
他在日经225指数期货上做了大量的多头(就是赌这个指数会涨)。
但是呢,1995年的时候,日本发生了阪神大地震,这一下可把日经225指数打得很惨,指数一路狂跌。
按照正常的操作,里森应该及时止损,就是赶紧把那些亏损的交易平掉,减少损失。
但是他没有啊,他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为了掩盖他之前的亏损,他开始疯狂地在市场上进行反向操作,加大了头寸(也就是交易的规模)。
他觉得只要市场稍微一反弹,他就能把之前的亏损都赚回来,还能大赚一笔呢。
可市场就像故意和他作对一样,就是不按照他想的走。
2. 操作风险体现。
首先就是内部管理的严重失控。
巴林银行对于里森这样一个交易员的权限管理简直就是形同虚设。
他一个人可以同时负责前台的交易操作和后台的清算结算工作。
这就好比是一个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正常情况下,前台交易和后台结算应该是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的。
这样就能防止交易员利用后台结算的漏洞来掩盖自己的交易失误。
再就是银行的风险监控机制就像个筛子一样,到处是漏洞。
巴林银行总部对于新加坡分行的监管那是相当的松散。
里森在新加坡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总部那边很长时间都没发现。
他们没有一套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不能及时发现里森的交易账户出现的异常巨额亏损。
最后就是巴林银行高层的盲目信任。
他们就觉得里森是个很有能力的交易员,在他不断取得所谓的“盈利”的时候,没有深入去调查他的交易策略和背后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0月外汇局发布了《关于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有关 问题的通知》(汇发[2010]56号)梳理头寸管理政策。
2010 年 11 月 9 日《关于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汇发[2010]59号)收紧头寸管理。
18
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案例6: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某行《结售汇综合
汇综合头寸处于负头寸的事实。
21
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案例9:一家外资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一直以集团风险管理报
表为准,相关数据与会计报表的逻辑生成均由海外母行统一 编制,本地员工对其了解掌握也仅为操作层面。银行虽然表 面挂了两个科目标志,但银行会计体系没有与结售汇业务直 接匹配的核算科目,银行每天均根据集团风险报告调整结售
期外债指标。而根据这一指标,检查发现该行存在短期外债
余额明显超指标的问题,其中2010年6月末余额9126万美元, 超过该行指标776万美元,在总行7月份核定其短债指标后,7 月末短期外债余额环比不减反增,超指标规模进一步扩大到 1179万美元。
14
银行短期外债业务存在的问题
案例3:短期外债管理方面技术手段相对落
案例8: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一家银行向外汇
局申请做市商资格时,提交的申请资料中有关结售汇头寸总 额的统计规则,符合外汇管理相关规定,但实际执行中,该 行并未按上述统计规则办理,而是私自将涵盖人民币业务收 入、成本支出业务的科目余额作为确定“当日结售汇综合头
寸”数据来源之一,虚增了账面美元头寸,掩盖了该行结售
规定,外汇指定银行应当建立独立的结汇、售汇会计科目, 在结汇、售汇会计科目下,应当区分代客结售汇业务、自身 结售汇业务、系统内结售汇头寸平补及市场结售汇头寸平补 交易,并分别核算。这一规定是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的一个
基础性的要求。近些年的检查中,还有多家银行存在此类问
题。
20
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业务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汇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
个人外汇业务存在的问题
其他问题
9
银行短期外债业务存在的问题
相关政策简介
2004年《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 2005年中资机构短期外债余额全口径和分类管理 2006年统一中外资银行短期外债管理口径和管理方式
6
二、2010年银行检查情况
2010年初,打击“热钱”专项行动
2010年10月,打击违法违规外汇资金流入的 专项检查 其他检查
7
二、2010年银行检查情况
检查发现突出问题:
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
短期外债超指标严重
套利产品猛增
真实性审核履职不严
8
三、违规案例剖析
银行短期外债业务存在的问题
27
外商投资22日为一企业结汇1笔金额为 3149.94万港元的资本金,结汇人民币3000万元,结汇用途 为前期购地保证金。该笔结汇提供的结汇用途材料是该公 司与某市高新技术工业园、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 员会签定的一份借款协议书,协议书内容是该市高新技术 工业园、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因资金紧缺向 该公司暂借人民币3000万元,借款期3个月。因此,结汇资 金的真实用途是借款,而非该公司所说的“前期购地保证 金”。
23
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业务存在的问题
2004年5月17日,外汇局发布了《关于改进外商投资企业资 本项目结汇审核与外债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8年8月29日,外汇局发布了《关于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外 汇资本金支付结汇管理有关业务操作问题的通知》 2008年5月12日,外汇局下发了《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将资 本金结汇归还人民币贷款行为定性处理的通知》
26
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业务存在的问题
案例10:2009年11月26日,某公司从A银行资本金账户划550万美 元入B银行叙做定期存款。2010年1月26日,该公司以“经营周 转”为名在B银行将上述550万美元定期存款质押获得人民币贷 款2980万元,贷款期限1个月。同日,该2980万元人民币存入 公司在B银行的存款账户。2月25日,该公司从B银行账户将 2980万元划入C银行的同名账户。第二天贷款到期,该公司以 资金周转困难不能按时偿还人民币贷款本息为由,将用做质押 的550万美元办理了结汇,用于归还B银行的人民币贷款本息。 2月27日,该公司又将2980万元人民币资金从C银行转回B银行 同名账户存放。
28
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业务存在的问题
案例12:2010年3月,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其关联公司签订 了两份价值2.03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工程施工的虚假合同,并 于次月中旬凭该合同将2980万美元资本金在某分行结汇。结 汇资金随即以支付工程款、材料款为名,悉数划入关联公司 。经查实,该公司通过与关联公司签订虚假合同办理外汇资 本金结汇,事后也无法提交收款人开具的发票。
32
国内外汇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 政策简介
2002年12月6日外汇局发布的《关于实施国内外汇贷款外汇管 理方式改革的通知》(汇发„2002‟125号)第六条的规定, 中资外汇指定银行除出口押汇和打包放款以外的国内外汇贷 款不得结汇。 《关于实施<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汇发„2004‟59号)第二条第四款的规定“从(2004年)6月 26日开始,中、外资金融机构发放的国内外汇贷款,除出口 押汇外不得结汇)”。 国内外汇贷款实行专户管理
33
国内外汇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
案例16: 2009年4月,某行为客户办理短期外汇流动
资金贷款两笔,金额分别为200万美元、100万美元
,部分贷款入外汇贷款专户后直接办理了结汇,结
4
一、外汇检查工作介绍
检查重点: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1994年至2002年期间,外汇资金大量流出,检查重点侧重 对违规售付汇、逃套汇等行为的查处; 2003年至今:在均衡监管的原则下,检查重点放在查堵违 规资金流入,重点查处收汇、结汇方面的违规行为。
5
一、外汇检查工作介绍
外汇检查方式
1994年至2003年,以现场检查为主,手工翻阅凭证 2004年至2006年,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 现阶段,非现场检查系统
29
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业务存在的问题
案例13:某行以备用金名义为一房地产企业于2010年5月21日办 理资本金结汇40.5万美元,结汇人民币2759629.5元;7月12日办 理资本金结汇59.3万美元,结汇人民币4009747.4元;8月19日办 理资本金结汇37.99万美元,结汇人民币2575759.99元,结汇人民 币均直接进入公司在该营业部的人民币帐户,并未在当天办理 对外支付划转。该营业部在办理第二笔和第三笔资本金结汇时 ,要求公司提供前一笔资本金结汇用途证明材料,该公司提供 的发票等凭证的日期均早于当笔资本金结汇时间。
银行外汇业务违规案例分析
2011年4月
内容提要
一、外汇检查工作介绍 二、2010年检查情况 三、外汇违规案例剖析 四、银行违规原因分析 五、几点意见
2
一、外汇检查工作介绍
外汇检查主要职能 新《条例》的监督管理职能
3
一、外汇检查工作介绍
检查范围:全部外汇收支的主体
各类有外汇收支的企业; 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有外汇 业务的金融机构。
16
银行短期外债业务存在的问题 案例5:数据报送问题:
短期外债项下“50万美元以上非居民个人存款 ”报送数据有误。
存放境外同业及海外联行账户透支未纳入短期 外债统计。
17
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政策简介
2002年12月《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汇、售汇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外汇指定银行实行“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 2005 年9 月22 日,外汇局发布了《关于调整银行结售汇头寸管 理办法的通知》提出“结售汇综合头寸”的概念。
10
银行短期外债业务存在的问题
相关政策简介
2007年和2008年调整短期外债管理口径,调减指标 2010年进一步压缩指标,优化指标分配结构 2010年11月《关于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汇发[2010]59号)
11
银行短期外债业务存在的问题
短期外债超核定指标 短期外债数据上报不准确 外债统计口径不符合政策规定
汇综合头寸,最高达5500万美元。
22
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业务存在的问题
政策简介
2001年8月8 日,外汇局发布了《关于对外商投资项下外汇资本 金结汇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试点的通知》(汇发【2001】141号) 2002年6月17日,外汇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改革外商投 资项下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的通知》 2003年3月,外汇局发布《关于完善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工作 有关问题的通知》
6、结汇资金用途与经营范围明显不符
25
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业务存在的问题
违反资本金结汇规定的类型:
7、实际支付金额小于资本金结汇所得人民币金额 8、结汇资金的用途明细清单重复使用 9、资本金未入资本金账户直接结汇 10、资本金混入其他项下结汇 11、超过资本金账户限额入账 12、借助网上银行划回结汇人民币资金 13、为没有通过年检的外商企业办理资本金结汇。
后,不能满足总行统一管理短期外债指标
的需要。
15
银行短期外债业务存在的问题
案例4:某外资银行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期间为多
家中资开证银行办理信用证进口代付业务,该行在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