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旧课标对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 新旧课标对比
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仍然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 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 代史这六大板块进行编写,但在具体标准要求上做了巨大 的调整: 1、在每个板块开始部分的通论表述中更加详细、具体。 充分体现这一板块历史的脉络、关键、核心。(如中国古 代史) 2、内容呈现方式发生变化,《实验稿》以“学习主题” 的形式,《修订稿》以历史发展阶段的形式呈现。(时序 性强)而且保证历史课程的系统性特点。 3、活动建议与教学内容并排显示,便于教师针对性的 操作。 4、要求上更加具体,符合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和年龄段 特点。部分要求更加明晰,便于学生学习。但是要求并没 有降低,而是给学生留下了更大的思考空间。 5、教学活动建议更加细致,教材的重点难点方面有针 对性的建议更多。
3、在知识传授中,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目标。课程 标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在“内容标准”中提出了不 同层次的内容目标要求。
就初一年级历史课标分析,可以看出新旧课标的几方面区别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 1、新版增加了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资料、图片、 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历史文学作品等具体详细 的方式。 处理方式:在课堂加强多媒体教学的利用,用图片、视频等 方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初一的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表现: 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 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 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 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 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初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汉朝 与西域和匈奴的关系、北魏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等方面,让学生们认识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历史源远流长。
在新旧课标的课程内容对比在“内容标准”中提出了不同 层次的内容目标要求。内容标准对学生学习的历史内容提 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 第一层次为识记层次,这是学习初中历史课程最基本的要 求,要求学生能正确写出或说出这类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 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列举”、 “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 “复述”等行为动词的。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 70%左右。 第二层次为理解层次,它要求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要求的 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 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中 使用了“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 纳”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20%左右。 第三层次为运用层次,它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 能,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作用影响, 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 在陈述中使用了“分析”、“评价”、“比较”、“探 讨”、“讨论”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
2、新版增加了历史情境想象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 处理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XX, 你会怎么做?“让学生沉浸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考虑当时 人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 3、新版增加了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处理方式:在导言中就提到:历史需要怀疑,要看证据,简 要介绍了二重证据法,让学来自百度文库知道不能想当然回答历史问题。 4、新版增加了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通过习题课,让学生在选择题与材料题的做题过程中练习从 材料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的课程内容环节比旧课标更加突出了各课 的重点难点,使教学实施上更加明了,并且在各 方面的要求中更有区分度:
旧: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 袭制的演变。
新:知道夏朝的简历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 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机器作用。
旧: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 史实。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新: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 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 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 意义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历史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 位与作用。在课程目标上在以下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
1、课程目标的三个层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不仅提出了具体的知识目 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而且把学习历史的过 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 突破。 2、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 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 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
二、过程与方法 1、旧版在探究式学习中更强调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新版更强调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 分析:新版从初中生心理发展特征的角度出发,更强调尝试体 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比旧版单纯强调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 基本方法更科学合理。 2、新版增加了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 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 和判断。 分析: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等 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较为专 业的历史学科学习的思维方法和素养。 3、新版增加了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 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 历史地图和图标的方法等等。 分析:新版指出了多种具体的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对学生的 历史学习有更清晰、更强的指导意义。
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仍然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 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 代史这六大板块进行编写,但在具体标准要求上做了巨大 的调整: 1、在每个板块开始部分的通论表述中更加详细、具体。 充分体现这一板块历史的脉络、关键、核心。(如中国古 代史) 2、内容呈现方式发生变化,《实验稿》以“学习主题” 的形式,《修订稿》以历史发展阶段的形式呈现。(时序 性强)而且保证历史课程的系统性特点。 3、活动建议与教学内容并排显示,便于教师针对性的 操作。 4、要求上更加具体,符合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和年龄段 特点。部分要求更加明晰,便于学生学习。但是要求并没 有降低,而是给学生留下了更大的思考空间。 5、教学活动建议更加细致,教材的重点难点方面有针 对性的建议更多。
3、在知识传授中,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目标。课程 标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在“内容标准”中提出了不 同层次的内容目标要求。
就初一年级历史课标分析,可以看出新旧课标的几方面区别
一、知识与能力方面 1、新版增加了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资料、图片、 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历史文学作品等具体详细 的方式。 处理方式:在课堂加强多媒体教学的利用,用图片、视频等 方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初一的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表现: 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 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 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 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 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初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汉朝 与西域和匈奴的关系、北魏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等方面,让学生们认识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历史源远流长。
在新旧课标的课程内容对比在“内容标准”中提出了不同 层次的内容目标要求。内容标准对学生学习的历史内容提 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 第一层次为识记层次,这是学习初中历史课程最基本的要 求,要求学生能正确写出或说出这类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 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列举”、 “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 “复述”等行为动词的。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 70%左右。 第二层次为理解层次,它要求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要求的 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 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中 使用了“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 纳”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20%左右。 第三层次为运用层次,它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 能,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作用影响, 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 在陈述中使用了“分析”、“评价”、“比较”、“探 讨”、“讨论”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
2、新版增加了历史情境想象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 处理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XX, 你会怎么做?“让学生沉浸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考虑当时 人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 3、新版增加了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处理方式:在导言中就提到:历史需要怀疑,要看证据,简 要介绍了二重证据法,让学来自百度文库知道不能想当然回答历史问题。 4、新版增加了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通过习题课,让学生在选择题与材料题的做题过程中练习从 材料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的课程内容环节比旧课标更加突出了各课 的重点难点,使教学实施上更加明了,并且在各 方面的要求中更有区分度:
旧: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 袭制的演变。
新:知道夏朝的简历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 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机器作用。
旧: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 史实。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新: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 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 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 意义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历史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 位与作用。在课程目标上在以下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
1、课程目标的三个层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不仅提出了具体的知识目 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而且把学习历史的过 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 突破。 2、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 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 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
二、过程与方法 1、旧版在探究式学习中更强调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新版更强调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 分析:新版从初中生心理发展特征的角度出发,更强调尝试体 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比旧版单纯强调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 基本方法更科学合理。 2、新版增加了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 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 和判断。 分析: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等 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较为专 业的历史学科学习的思维方法和素养。 3、新版增加了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 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 历史地图和图标的方法等等。 分析:新版指出了多种具体的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对学生的 历史学习有更清晰、更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