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的生涯彩虹理论
生涯彩虹图
生涯彩虹图生涯彩虹图简介从1957年到1990年,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萨柏(Donald E.Super)拓宽和修改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这期间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生涯彩虹图”。
为了综合阐述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舒伯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生涯彩虹图”,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份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同。
根据萨柏的看法,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
萨柏将显著角色的概念引入了生涯彩虹图。
他认为角色除与年龄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间及情绪程度都有关联,因此每一阶段都有显著角色。
生涯彩虹图的解析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
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
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的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而定。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次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
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的角色如果发展得比较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
舒伯的生涯彩虹理论
舒伯的生活彩虹理论从1957年到1990年,有名职业生活筹划大师萨柏(Donald E.Super)拓宽和修改了他的毕生职业生活成长理论,这时代他最重要的进献是“生活彩虹图”.1976到1979 年间,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讨,提出了一个更为辽阔的新不雅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活成长不雅(Life-span,Life-space career development).(1981),舒伯参加了脚色理论,并将生活成长阶段与脚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态,描写出一个多重脚色生活成长的分解图形.这个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活成长图形,舒伯将它定名为“平生生活的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形象地展示了生活成长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活的界说.在生活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不雅高低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脚色所构成.分成:后代.学生.休闲者.国平易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不合的脚色,他们交互影响交错出小我奇特的生活类型.他以为在小我成长过程中,随年纪的增长而扮演不合的脚色,图的外圈为重要成长阶段,内圈昏暗部分的规模,长短不一,暗示在该年纪阶段各类脚色的份量;在统一年纪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脚色,是以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合.根据萨柏的意见,一小我平生中扮演的许很多多脚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很多色带.萨柏将明显脚色的概念引入了生活彩虹图.他以为脚色除与年纪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小我所涉入的时光及情感程度都有联系关系,是以每一阶段都有明显脚色.(1)横贯平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平生生活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平生的生活广度.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纪: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摸索期(约相当于芳华期),树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保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阑珊期(约相当于老年期).在这五个重要的人生成长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代年纪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根据个别不合的情形而定.(2)纵贯高低的彩虹——生活空间在平生生活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高低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脚色所构成.舒伯以为人在平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重要的脚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国平易近.工作者.夫妻.家长.怙恃和退休者.指点计谋1.生活评估根据舒伯的根本不雅念,生活指点工作起首须要懂得个别的成长状态,经由过程生活评估的方法,就小我的潜能与问题,进行分解而积极的剖析.舒伯提出的评估模式:前期的懂得:包含收集材料.初步接触及初步评估.深度的商量:商量工作的重要性.各类脚色的分量及对各类脚色的价值不雅,并对生活成熟(诸如筹划.试探的立场.决议计划技能.职业材料.适切性).自我不雅念(诸如自负.明白性.协调性.认知庞杂度.切实性).才能与潜能的成长水准.兴致规模与运动等进行深刻评估.全体材料的整体评估:磨练核实全体材料,并作评估与猜测.咨询:配合评论辩论.修改评估成果,包含懂得个别今朝与下一阶段的自我不雅念,职业的重组,懂得生活脚色的意义,为成熟而再摸索,摸索具体的规模.深刻摸索以求专精化.职业预备.练习或工作.追求自我实现的门路等一系列进程与门路.评论辩论行动筹划:将筹划.履行.追踪评介联合起来,深刻评论辩论若何具体实行.由以上模式可以看出,生活成长论特别强调必须深刻地懂得每小我的成长状态,特别是对工作不雅念.生活成熟程度以及自我不雅念等方面的内容,包含有关才能偏向与兴致的材料,必须经由指点人员与个别配合评论辩论后,才干作为指点与咨询措施的根据.指点措施经由过程以上的评估,咨询员可针对性地采纳下列指点措施.·对于“选择不肯定的人”,应特别留意其情感反响,懂得难以肯定的各类文化.社会.心理身分,协助个别统整自我的各个方面,并作出恰当的决定.·对于“生活成熟度不敷者”,应从协助个别懂得小我.社会及其他与教导及职业选择有关的身分做起,使他熟悉这些身分与小我生活成长的关系,并且参照生活成长义务,慢慢地成长对职业与生活的自我不雅念.·对于“生活成熟的人”,要协助个别汇集.评估有关本身及情形的材料,作出一些初步的结论,以便为将来成长或决议计划作参考.指点性与非指点性方法舒伯以为生活咨询必须同时涉及小我的理性与情感,从而进行自我摸索.作决议及实际的考验.在“谈话”的进程中,指点人员可以经由过程重述,反响,澄清,摘要,说明,面质等技能,根据个别的问题性质,赐与指点及非指点式的咨询.指点的方法重要用于咨询进程中汇集材料和进一,步摸索主题,并进行实际考验,非指点的方法强调与个别配合商量行动偏向与筹划.重要用于协助个别摸索问题.描写自我不雅念.澄清个别对自我回收的感触感染.冲破因实际考验而引起的立场和情感感触感染.指点办法在指点进程中,指点人员可运用“生活自传”.“决定日志”.“画生活彩虹图”等办法,使个别回想本身成长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验,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影响.小我的立场与感触感染,以及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脚色和小我目的间的差别,并对每一次的决议加以剖析,以促进个别对本身成长过程的熟悉,引诱他积极介入到解决问题及本身设计将来成长筹划的行动中.个中,“画生活彩虹图”是一项很重要的运动,舒伯以为人的行动偏向受到三种时光身分的影响:一是对曩昔成长陈迹的“审阅”:二是对今朝成长状态的“审阅”:三是对将来可能成长偏向的“瞻望”.这三种身分是互相影响的,曩昔是如今的成因,如今又是将来的基本.生活指点时,对将来的时光透视才能较为重要,平生生活的彩虹图就供给了一个最佳的透视对象.实际运用彩虹图时,指点人员可以先预备一份空白的彩虹图,然后指点学生画出与其生活成长有关的各类脚色的肇端与成长轨迹.画彩虹图时,以下两点特别须要强调:(1)平生的生活成长,包含了成长阶段.生活空间以及生活方法等多方面内在.透过这张彩虹图,我们可以帮忙个别具体而清楚地懂得不合的脚色是若何构建其小我特有生活类型的,不合的脚色如安在不合的成长阶段消失,脚色的组合若何合理安插才干达到最佳的自我实现.(2)要留意指点对象明显脚色的部分与机会,这些材料往往能供给很好的线索,作为进一步懂得与咨询的根据.可协助指点对象预先设定下一步的生活成长义务,设计若何研讨具体的实行步调,使得将来明显的脚色能得到充分的施展.舒伯的生活成长理论美国有名生活专家舒伯(Super,1953)根据本身“生活成长型态研讨”的成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活成长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议.保持与阑珊五个阶段,个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邻近,只是年纪与内容稍有不合,舒伯增长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活成长,具体分述如下.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端成长自我概念,开端以各类不合的方法来表达本身的须要,且经由对实际世界不竭地测验测验,润饰他本身的脚色.这个阶段成长的义务是:成长自我形象,成长对工作世界的准确立场,并懂得工作的意义.这个阶段共包含三个时代: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须要”为重要斟酌身分,在这个时代幻想中的脚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致期(11岁至12岁),它以“爱好”为重要斟酌身分,爱好是个别幻想与运动的重要决议身分;三是才能期(13岁至14岁):它以“才能”为重要斟酌身分,才能逐渐具有重要感化.摸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经由过程黉舍的运动.社团休闲运动.打零工等机遇,对自我才能及脚色.职业作了一番摸索,是以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这个阶段成长的义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这阶段共包含三个时代: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斟酌须要.兴致.才能及机遇,作临时的决议,并在幻想.评论辩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测验测验;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练习,更看重实际,并力争实现自我不雅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实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活初步肯定井实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合适则可能再阅历上述各时代以肯定偏向.树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因为经由上一阶段的测验测验,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摸索,是以该阶段较能肯定在全部事业生活中属于本身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端斟酌若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这个阶段成长的义务是统整.稳定并求长进.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含两个时代:一是实验-承诺稳按期(25岁至30岁),个别追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觉得知足;二是树立期(31岁至44岁),个别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定,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代,因为资深往往事迹优秀.保持阶段:由45岁至65岁,个别仍愿望持续保持属于他的工作“位子”,同时会见对新的人员的挑衅.这一阶段成长的义务是保持既有成就与地位.阑珊阶段:65岁以上,因为心理及心理机能日渐阑珊,个别不克不及不面临实际从积极介入到隐退.这一阶段往往重视成长新的脚色,追求不合方法以替代和知足需求.在上述舒伯的生活成长阶段中,每一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成长义务须要完成,每一阶段需达到必定的成长水准或成就水准,并且前一阶段成长义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成长.在今后的研讨岁月中,舒伯对成长义务的意见又向前跨了一步.他以为在人平生的生活成长中,各个阶段同样要面临成长.摸索.树立.保持和阑珊的问题,因而形成“成长——摸索——树立——保持——阑珊”的轮回.举例来说,如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必须顺应新的脚色与进修情形,经由“成长”和“摸索”,一旦“树立”了较固定的顺应模式,同时“保持”了大学进修生活之后,又要开端面临另一个阶段——预备求职.原有的已经顺应了的习惯会逐渐阑珊,继而对新阶段的义务又要进行“成长”.“摸索”.“树立[1]”.“保持”与“阑珊”,如斯周而复始.评论(1)舒伯是生活指点理论的大师,其生活成长论分解了差别心理学.成长心理学.自我心理学以及有关职业行动成长偏向的长期研讨成果,舒伯本身比较爱好将其理论定名为“差别一成长一社会一现象的心理学”(differential-developmental-social-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舒伯吸取了这四大学术范畴中有关生活成长的精髓,建构了一套完全的生活成长理论.(2)在当时的生活指点理论中,多半人关怀的核心都分散在“职业选择”上,只有少数理论工作者对生活成长的问题产生兴致,如金斯伯格是少数学者中最凸起的一位.(3)舒伯不竭地成长与完美本身的理论.以往舒伯理论大多局限于他的成长阶段和对职业的自我不雅念论上,这些可以说明个别平生的生活成长,其涵盖规模很广,但深度略嫌不敷,跟着“生活广度与生活空间的生活成长即平生生活彩虹图”的提出,正好填补了原有的缺少.在实际运用方面,其横向的成长阶段.成长义务(即生活广度的部分)和纵向的生活脚色的成长(即生活空间的部分),交错成一个具体的生活成长构造,这对指点时促进个别的自我懂得.自我实现,有很大裨益.[2]舒伯彩虹图的简略懂得包含两个时代:一是实验-承诺稳按期(25岁至30岁),个别追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觉得知足;二是树立期(31岁至44岁),个别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定,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代,因为资深往往事迹优秀.保持阶段:由45岁至65岁,个别仍愿望持续保持属于他的工作“位子”,同时会见对新的人员的挑衅.这一阶段成长的义务是保持既有成就与地位.阑珊阶段:65岁以上,因为心理及心理机能日渐阑珊,个别不克不及不面临实际从积极介入到隐退.这一阶段往往重视成长新的脚色,追求不合方法以替代和知足需求.舒伯的轮回式成长义务在上述舒伯的生活成长阶段中,每一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成长义务须要完成,每一阶段需达到必定的成长水准或成就水准,并且前一阶段成长义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成长.在今后的研讨岁月中,舒伯对成长义务的意见又向前跨了一步.他以为在人平生的生活成长中,各个阶段同样要面临成长.摸索.树立.保持和阑珊的问题,因而形成“成长——摸索——树立——保持——阑珊”的轮回.举例来说,如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必须顺应新的脚色与进修情形,经由“成长”和“摸索”,一旦“树立”了较固定的顺应模式,同时“保持”了大学进修生活之后,又要开端面临另一个阶段——预备求职.原有的已经顺应了的习惯会逐渐阑珊,继而对新阶段的义务又要进行“成长”.“摸索”.“树立”.“保持”与“阑珊”,如斯周而复始.平生生活的彩虹图1976到1979 年间,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讨,之后他提出了一个更为辽阔的新不雅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活成长不雅(Life-span,Life-space career development).(1981)这个生活成长不雅,除了原有的成长阶段理论之外,较为特别的是舒伯参加了脚色理论,并将生活成长阶段与脚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态,描写出一个多重脚色生活成长的分解图形.这个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活成长图形,舒伯将它定名为“平生生活的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1)横贯平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平生生活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平生的生活广度.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纪: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摸索期(约相当于芳华期),树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保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阑珊期(约相当于老年期).在这五个重要的人生成长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代年纪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根据个别不合的情形而定.(2)纵贯高低的彩虹——生活空间在平生生活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高低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脚色所构成.舒伯以为人在平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重要的脚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国平易近.工作者.夫妻.家长.怙恃和退休者.(3)脚色投入的彩虹——生活深度人生彩虹图中的黑色暗影部分,代表一小我在扮演各类脚色时所投入的程度.。
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及其含义
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及其含义彩虹图——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人生规划着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1953)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之后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
这就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生涯彩虹图是什么
生涯彩虹图简介从1957年到1990年,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萨柏(Donald E.Super)拓宽和修改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这期间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生涯彩虹图”。
为了综合阐述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舒伯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生涯彩虹图”,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份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同。
根据萨柏的看法,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
萨柏将显著角色的概念引入了生涯彩虹图。
他认为角色除与年龄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间及情绪程度都有关联,因此每一阶段都有显著角色。
生涯彩虹图的解析[1]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
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
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的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而定。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次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
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的角色如果发展得比较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
生涯彩虹图
什么是生涯彩虹图?
不同生涯角色
“角色除与年龄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 间及情绪程度也有关系,因此每个阶段都有显著角色” “当角色退出后,如退休后失去工作者角色,那么往往 就会加强其他的角色比重,寻找新的显著角色” “各种角色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将为其他 的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在一个角色上投入过多的 精力,没有平衡其他角色,则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学生
• 该角色的重心往往在求学阶段,退休后也会选择再学习 • 33岁升任管理者、45岁中年危机是工作者角色带来的需要
子女
• 出生即拥有,早期享受被父母照顾的温暖 • 父母年迈后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父母离世后角色退出
如何画生涯彩虹图?
绘画步骤
• Step 1:选择你喜欢的6个不同颜色的画笔,并 通守思考确定每个角色的进入和退出时间
35 30 25 20
15
10
生
40
45
持家者
工作者
公民
休闲者
学生
子女
50 55 60 65
70
75
5
80
什么是生涯彩虹图?
“人生好比彩虹,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 的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
唐纳德·E·舒伯 Donald E.Super 1910-1994
• 1957-1990年,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 舒伯拓宽和发展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 论,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 图形“生涯彩虹图”
• 夫妻、家长、父母又整合为持家者 • 一个人在扮演某种角色时所投入的精力越多,
生涯彩虹图
生涯彩虹图 (Life-career rainbow)生涯彩虹图简介从1957年到1990年,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萨柏(Donald E.Super)拓宽和修改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这期间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生涯彩虹图”。
为了综合阐述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舒伯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生涯彩虹图”,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份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同。
根据萨柏的看法,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
萨柏将显著角色的概念引入了生涯彩虹图。
他认为角色除与年龄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间及情绪程度都有关联,因此每一阶段都有显著角色。
生涯彩虹图的解析[1]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
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
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的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而定。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次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
[职业发展]生涯彩虹图(Life-careerrainbow)
[职业发展]生涯彩虹图 (Life-career rainbow) 生涯彩虹图 (Life-career rainbow) 生涯彩虹图简介从1957年到1990年,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萨柏(Donald E.Super)拓宽和修改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这期间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生涯彩虹图”。
为了综合阐述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舒伯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生涯彩虹图”,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份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同。
根据萨柏的看法,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
萨柏将显著角色的概念引入了生涯彩虹图。
他认为角色除与年龄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间及情绪程度都有关联,因此每一阶段都有显著角色。
生涯彩虹图的解析在生涯彩虹图中,最外的层面代表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又称为“大周期”,包括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
里面的各层面代表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角色和职位组成,包括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等主要角色。
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角色的成功,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基础;反之,某一个角色的失败,也可能导致另一个角色的失败。
舒伯进一步指出,为了某一角色的成功付出太大的代价,也有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彩虹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角色的相互替换、盛衰消长。
它除了受到年龄增长和社会对个人发展、任务期待的影响外,往往跟个人在各个角色上所花的时间和感情投入的程度有关。
舒伯的生涯彩虹图
彩虹图——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人生规划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1953)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之后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
这就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舒伯职业发展理论
舒伯的职业发展理论在生涯发展流派中,造诣最深的是舒伯,被大家公认为生涯发展大师.以下将介绍他的生涯发展阶段、循环发展阶段和生涯彩虹图理论.1、生涯发展阶段理论生涯发展理论是生涯规划理论中最具整合色彩的理论.早期提出该理论的是以金斯伯格Ginsberg,1951为首的一群学者,而集大成者是学科整合高手舒伯Super,他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和人格发展理论于一体,进行长期研究,系统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观点,成为自帕森斯之后又一位里程碑的大师.舒伯多年来对生涯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提出了12项基本命题,这12项命题可以看成是生涯发展理论的基本主张和框架基础.即:命题1,生涯发展是一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命题2,生涯发展是一有次序、具有固定型态的过程,因此每阶段的发展都是可预测的.命题3,生涯发展是一经过统整的动态过程.命题4,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青春期以前就开始形成,至青春期较明朗,并于成人期由自我概念转化为生涯概念.命题5,从青少年期至成人期,个体实际的人格特质及社会的现实环境等,都会因年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对人的影响力.命题6,父母亲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他们对职业计划结果的解释,会影响到下一代对自己职业角色的选择.命题7,一个人是否能由某一职业水平跳到另一职业水平,即是否有升迁发展机会,是由他的智慧能力、父母经济社会地位、本人对权势的需求,个人的价值观、兴趣、人际关系技巧以及社会环境、经济的需求状况等共同决定的.命题8,一个人会踏入某一类型的行业,也是由下列因素来决定的:个人的兴趣、能力,个人的价值观及需求,个人的学历、利用社会资源的程度及社会职业结构、趋势等.命题9,即使每一种职业对从业者都有特定的能力、人格特质及兴趣的要求,但在某种范围内,仍然允许不同类型的人来从事;同样的,一个人也可从事多种不同类型的行业.命题10,个人的工作满足感视个人是否能配合自己的人格特质,即是否能将能力、兴趣、价值观适当地发挥出来而定.命题11,个人工作满足的程度,常决定于个人是否能将自我概念实现于工作中.命题12,对少部分人而言,家庭及社会因素是人格重整的中心;但对大部分的人,工作是人格重整的焦点,即经过工作过程,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会逐渐融合.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成长阶段.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探索阶段.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社团、休闲等活动,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进行探索,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二是过渡期18岁至21岁;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建立阶段.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不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子”,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这个阶段又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维持阶段.45岁至65岁,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工作“位子”,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案例:从老板到员工,医药销售老板的故事衰退阶段.65岁以上,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2、循环发展阶段理论在上述生涯发展阶段中,每一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一阶段需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准或成就水准,而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在以后的研究岁月中,舒伯进一步认为,在人一生的生涯发展中,各阶段同样面对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的问题,因而形成“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的循环.生涯与人生发展的交叉3、生涯彩虹图理论绘制的生涯彩虹图20世纪80年代,舒伯提出了“一生生涯发展的彩虹图”.这是以他的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Kife-span, Life-space career development1980作基础的.金树人生计发展与辅导台湾天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8年3月,P.49这个生涯发展观,除了原有的发展阶段理论之外,较为特殊的是舒伯加入了角色理论,并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图中的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图中的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每个人踏入学校之后,其一生必然多数时候同时在不同的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之间是交互作用的,某一个角色上的成功,可能带动其他角色的成功,反之,某一个角色的失败,也可能导致另一角色的失败.不过舒伯进一步指出,为了某一角色的成功付出太大的代价,也有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他进而引出了一个“显着角色”概念,如彩虹图所示,成长阶段最显着的角色是儿童;探索阶段15-20岁是学生;建立阶段30岁左右是家长和工作者;维持阶段45岁左右工作者的角色突然中断,又恢复了学生角色,同时公民与休闲的角色逐渐增加,这正如一般所说的“中年危机”的出现,同时暗示这时必须再学习、再调适才有可能处理好职业与家庭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显着角色的概念可以使我们看出一个人一生中工作、家庭、休闲、学习研究以及社会活动对个人的重要程度,以及对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舒伯的彩虹理论
职业规划理论之:舒伯的生涯彩虹(一)(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于1953年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80年之后他更是提出提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生涯彩虹图。
1、纵贯一生的彩虹——生活的广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
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相当于成人后期)、以及衰退期(相当于老年期)。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略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给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舒伯认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
各种角色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角色如果发展的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
但是,在一个角色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没有平衡协调各角色的关系,由会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以上图为例,半圆形最中间一层是儿童的角色,也是为人子女的角色。
这个角色一直存在。
早期个体享受被父母的照顾,随着成长成熟,慢慢和父母平起平坐,而在父母年迈之际,则要开始多花费一些心力陪伴父母,赡养父母。
第二层是学生角色。
一般从4、5岁开始,10岁以后进一步加强,20岁以后大幅度减少,25岁以后便戛然而止。
但在30岁以后,学生的角色又出现,特别是40岁以后学生的角色几乎占有全部的生活空间,但几年后就会完全消失,直到65岁以后。
这是由于在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社会,青年在离开学校、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常会感到自身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了,所以重回学校来充实自我。
学生角色在35、40、45岁左右回升,正是这种现象的反应。
第三层是休闲者的角色。
这一角色在前期较平稳的发展,直到60岁以后迅速增加,这是和退休有关的缘故。
舒伯的生涯彩虹理论
舒伯的生涯彩虹理论从1957年到1990年,着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萨柏(Donald E.Super)拓宽和修改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这期间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生涯彩虹图”。
1976到1979 年间,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Life-span,Life-space career development).(1981),舒伯加入了角色理论,并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
这个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图形,舒伯将它命名为“一生生涯的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1,(21式,就个人的潜能与问题,进行综合而积极的分析。
舒伯提出的评估模式:前期的了解:包括收集资料、初步接触及初步评估。
深度的探究:探究工作的重要性、各种角色的分量及对各种角色的价值观,并对生涯成熟(诸如计划、试探的态度、决策技巧、职业资料、适切性)、自我观念(诸如自尊、明确性、和谐性、认知复杂度、切实性)、能力与潜能的发展水准、兴趣范围与活动等进行深入评估。
全部资料的整体评估:检验核实全部资料,并作评估与预测。
咨询:共同讨论、修正评估结果,包括了解个体目前与下一阶段的自我观念,职业的重组,了解生涯角色的意义,为成熟而再探索,探索具体的范围、深入探索以求专精化、职业准备、训练或工作、寻求自我实现的途径等一系列过程与途径。
讨论行动计划:将计划、执行、追踪评介结合起来,深入讨论如何具体实施。
由以上模式可以看出,生涯发展论特别强调必须深入地了解每个人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对工作观念、生涯成熟程度以及自我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包括有关能力倾向与兴趣的资料,必须经过辅导人员与个体共同讨论后,才能作为辅导与咨询措施的依据。
辅导措施通过以上的评估,咨询员可针对性地采取下列辅导措施。
舒伯的生涯彩虹图
彩虹图——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人生规划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1953)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之后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
这就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舒伯职业发展理论
舒伯的职业发展理论在生涯发展流派中,造诣最深的是舒伯,被大家公认为生涯发展大师。
以下将介绍他的生涯发展阶段、循环发展阶段和生涯彩虹图理论。
1、生涯发展阶段理论生涯发展理论是生涯规划理论中最具整合色彩的理论。
早期提出该理论的是以金斯伯格(Ginsberg,1951)为首的一群学者,而集大成者是学科整合高手舒伯(Super),他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和人格发展理论于一体,进行长期研究,系统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观点,成为自帕森斯之后又一位里程碑的大师。
舒伯多年来对生涯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提出了12项基本命题,这12项命题可以看成是生涯发展理论的基本主张和框架基础。
即:命题1,生涯发展是一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
命题2,生涯发展是一有次序、具有固定型态的过程,因此每阶段的发展都是可预测的。
命题3,生涯发展是一经过统整的动态过程。
命题4,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青春期以前就开始形成,至青春期较明朗,并于成人期由自我概念转化为生涯概念。
命题5,从青少年期至成人期,个体实际的人格特质及社会的现实环境等,都会因年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对人的影响力。
命题6,父母亲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他们对职业计划结果的解释,会影响到下一代对自己职业角色的选择。
命题7,一个人是否能由某一职业水平跳到另一职业水平,即是否有升迁发展机会,是由他的智慧能力、父母经济社会地位、本人对权势的需求,个人的价值观、兴趣、人际关系技巧以及社会环境、经济的需求状况等共同决定的。
命题8,一个人会踏入某一类型的行业,也是由下列因素来决定的:个人的兴趣、能力,个人的价值观及需求,个人的学历、利用社会资源的程度及社会职业结构、趋势等。
命题9,即使每一种职业对从业者都有特定的能力、人格特质及兴趣的要求,但在某种范围内,仍然允许不同类型的人来从事;同样的,一个人也可从事多种不同类型的行业。
命题10,个人的工作满足感视个人是否能配合自己的人格特质,即是否能将能力、兴趣、价值观适当地发挥出来而定。
职业生涯彩虹图
生涯彩虹图从1957年到1990年,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Donald E.Super)拓宽和修改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这期间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生涯彩虹图”。
1976到1979 年间,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生涯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为了综合阐述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舒伯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生涯彩虹图”,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份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同。
根据萨柏的看法,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
萨柏将显著角色的概念引入了生涯彩虹图。
他认为角色除与年龄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间及情绪程度都有关联,因此每一阶段都有显著角色。
彩虹图——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人生规划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1953)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成成长、试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之后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
这就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舒伯(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二、职业生涯理论
04
关心国家事务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05
06
01
工作者角色
02
03
一般在25岁以后,人就要开始参
加工作,从此以后,这个角色将
04
成为其生涯中最重要的角色,相
当长时间内都是涂满的。直到其
05
退休。
06
01 持家者角色
02
03
这一角色可以拆分为夫妻、父母、
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在人进入
04
老年之后,这个角色将成为生命
马斯洛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
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 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 择转为特定的选择 ;
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 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 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 阶段
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 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
生涯 彩虹
如何绘制生涯彩虹图
在每一个阶段对每一个投入程度是用涂颜色 来表示,颜色面积越多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 多,空白越多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少。生涯 彩虹图主要是对自身未来的各阶段如何调配做出 各种角色的计划和安排,使人成为自己的生涯设 计师。
二、需求层次理论
成功 之处
舒伯生涯彩虹图
它的成功就在于,提供了一个广阔而有深度的舞 台,为各种职业发展理论找到自己合适的表达空间。
最为可贵的是,它突出了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在生 涯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使得职业发展阶段理论由以往 的两维(时间、空间)多元(性格、能力、兴趣)体 系发展到了多维(时间、空间、个人、社会的往复循 环)多元体系。在这个规模空前宏大的体系中,我们 可以从任何一个切入点构建起一种独特视角的职业规 划理论,同样也可以为现在的理论找到它合适的落脚 点。
舒伯的生涯彩虹理论
舒伯的生涯彩虹理论生涯彩虹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在这一理论中,舒伯认为生涯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人类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转换点。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需要和目标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式。
生涯彩虹理论中将人们的生涯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它们依次是:婴儿期、幼儿期、童年、青春期、早成年期、中年期、后期成年期和晚年期。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任务和挑战,人们需要克服这些挑战,以保证自己在生涯中能够不断的成长和发展。
婴儿期(出生至18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的任务是学会信任。
他们需要从周围的环境和人中获得安全感和支持,这有助于他们发展出正面的自我认知,并开始建立起与父母之间的牢固关系。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任务是学会自我控制。
他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生理需要和愿望,如饥饿、渴望、愤怒等等。
如果幼儿能够充分控制自己的感受和行为,他们就能获得自信和独立的感觉。
童年(3岁至6岁)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任务是获得身份认同。
他们需要在学校和社会上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感,并加入相关的群体中。
有一种稳定的身份认同感将使青少年更加自信和独立。
在这个阶段,成年人的任务是建立自己的生涯目标。
他们需要开始寻找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人生目标,并适应他们的生活环境。
当成年人能够找到自己的生涯方向时,他们就能获得内部的满足和成就感。
在这个阶段,成年人的任务是开始体验退休生活。
他们需要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生活规划,并开始享受未来的时间。
当成年人开始体验退休生活时,他们就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生涯目标和看待自己的人生。
晚年期(65岁及以上)在这个阶段,老年人的任务是获得对自己人生的整个回顾和接受。
他们需要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并接受自己人生中的成就和遗憾。
当老年人能够接受自己的成就和遗憾时,他们就能更加空静地迎接人生的最后阶段。
总之,舒伯的生涯彩虹理论描绘了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任务。
人生彩虹图
第二,人的社会任务或职业生活不断变化,角色也随之变化,从一个角色进入另一个角色。角色转换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变化。而大学生就业后的社会角色转换不是瞬间发生和完成的,而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第三,每一个人的生涯彩虹图都是不同,所以,我们从彩虹图中可以看到不同的生涯规划,这就是科学的职业生涯的魅力所在。
也有的学生在每个时段每个角色都是非常丰满,说明他对自己的未来要求很高,希望每个角色都很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建议他慎重考虑各个阶段的关注点,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课程中,我会不断的强调:
第一,彩虹图可以很好的表示各个角色的变化,角色之间是互相作用的,某以角色上的成功,能带动其他角色的成功,反之,一个角色的失败,也可能导致另一角色的失败。而且,为了某一角色的成功付出太大的代价,也有可能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第一步:总结前面的职业定位,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有一个了解和重温,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这一定位是有科学基础的。
第二步: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定位是不是有些要不可及(让他们有危机感是一件好事)
第三步:通过故事等方法,陈述目标的重要性
第四步:用游戏的来让学生懂得目标聚焦的重要性(我是通过“找字母”的游戏)
第九步:介绍时间管理的知识点
第十步:分析通常计划不能实现的原因,然后让每个同学作出自己的人生时间管理承诺(这很重要,大学生的自控意识比较弱,如果加入承诺将可以帮助他们对自己有所约束)
整个课程结束后,我们发现有68%的同学对这一“绘制生涯彩虹图”的活动表示“印象深刻”,不少人认为可以在短时间里就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问题,非常触动。
第五步:让学生自己绘制生涯彩虹图(我在课堂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因为我觉得这很重要)
第六步:让部分学生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他的彩虹图(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是真正想过自己的人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伯的生涯彩虹理论从1957年到1990年,着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萨柏(Donald )拓宽和修改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这期间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生涯彩虹图”。
1976到1979 年间,舒伯在英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Life-span,Life-space career development).(1981),舒伯加入了角色理论,并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
这个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图形,舒伯将它命名为“一生生涯的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分成: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份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同。
根据萨柏的看法,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
萨柏将显着角色的概念引入了生涯彩虹图。
他认为角色除与年龄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间及情绪程度都有关联,因此每一阶段都有显着角色。
(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
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
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
应依据个体不同的情况而定。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
辅导策略1、生涯评估根据舒伯的基本观念,生涯辅导工作首先需要了解个体的发展状况,通过生涯评估的方式,就个人的潜能与问题,进行综合而积极的分析。
舒伯提出的评估模式:前期的了解:包括收集资料、初步接触及初步评估。
深度的探究:探究工作的重要性、各种角色的分量及对各种角色的价值观,并对生涯成熟(诸如计划、试探的态度、决策技巧、职业资料、适切性)、自我观念(诸如自尊、明确性、和谐性、认知复杂度、切实性)、能力与潜能的发展水准、兴趣范围与活动等进行深入评估。
全部资料的整体评估:检验核实全部资料,并作评估与预测。
咨询:共同讨论、修正评估结果,包括了解个体目前与下一阶段的自我观念,职业的重组,了解生涯角色的意义,为成熟而再探索,探索具体的范围、深入探索以求专精化、职业准备、训练或工作、寻求自我实现的途径等一系列过程与途径。
讨论行动计划:将计划、执行、追踪评介结合起来,深入讨论如何具体实施。
由以上模式可以看出,生涯发展论特别强调必须深入地了解每个人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对工作观念、生涯成熟程度以及自我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包括有关能力倾向与兴趣的资料,必须经过辅导人员与个体共同讨论后,才能作为辅导与咨询措施的依据。
辅导措施通过以上的评估,咨询员可针对性地采取下列辅导措施。
·对于“选择不确定的人”,应特别注意其情绪反应,了解难以确定的各种文化、社会、生理因素,协助个体统整自我的各个方面,并作出适当的抉择。
·对于“生涯成熟度不够者”,应从协助个体了解个人、社会及其他与教育及职业选择有关的因素做起,使他认识这些因素与个人生涯发展的关系,并且参照生涯发展任务,逐步地发展对职业与生涯的自我观念。
·对于“生涯成熟的人”,要协助个体汇集、评估有关自己及环境的资料,作出一些初步的结论,以便为未来发展或决策作参考。
指导性与非指导性方式舒伯认为生涯咨询必须同时涉及个人的理性与情绪,从而进行自我探索、作决定及现实的考验。
在“谈话”的过程中,辅导人员可以通过重述,反应,澄清,摘要,解释,面质等技巧,依据个体的问题性质,给予指导及非指导式的咨询。
指导的方式主要用于咨询过程中汇集资料和进一,步探索主题,并进行现实考验,非指导的方式强调与个体共同探讨行动方向与计划。
主要用于协助个体探索问题、描述自我观念、澄清个体对自我接纳的感受、突破因现实考验而引起的态度和情绪感受。
辅导方法在辅导过程中,辅导人员可利用“生涯自传”、“抉择日记”、“画生涯彩虹图”等方法,使个体回顾自己发展历程中一些特殊的经验,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影响、个人的态度与感受,以及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和个人目标间的差异,并对每一次的决定加以分析,以增进个体对自己发展历程的认识,引导他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及自己设计未来发展计划的行动中。
其中,“画生涯彩虹图”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舒伯认为人的行为方向受到三种时间因素的影响:一是对过去成长痕迹的“审视”:二是对目前发展状况的“审视”:三是对未来可能发展方向的“展望”。
这三种因素是相互影响的,过去是现在的成因,现在又是未来的基础。
生涯辅导时,对未来的时间透视能力较为重要,一生生涯的彩虹图就提供了一个最佳的透视工具。
实际应用彩虹图时,辅导人员可以先准备一份空白的彩虹图,然后指导学生画出与其生涯发展有关的各种角色的起始与发展轨迹。
画彩虹图时,以下两点特别需要强调:(1)一生的生涯发展,包括了发展阶段、生活空间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内涵。
透过这张彩虹图,我们可以帮助个体具体而清晰地了解不同的角色是如何构建其个人特有生涯类型的,不同的角色如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角色的组合如何合理安排才能达到最佳的自我实现。
(2)要注意辅导对象显着角色的部分与时机,这些资料往往能提供很好的线索,作为进一步了解与咨询的依据。
可协助辅导对象预先设定下一步的生涯发展任务,设计如何研究具体的实施步骤,使得未来显着的角色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舒伯的生活发展理论美国着名生涯专家舒伯(Super,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具体分述如下。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维持阶段:由45岁至65岁,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工作“位子”,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
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衰退阶段:65岁以上,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
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
在上述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中,每一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一阶段需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准或成就水准,而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
在以后的研究岁月中,舒伯对发展任务的看法又向前跨了一步。
他认为在人一生的生涯发展中,各个阶段同样要面对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的问题,因而形成“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的循环。
举例来说,如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必须适应新的角色与学习环境,经过“成长”和“探索”,一旦“建立”了较固定的适应模式,同时“维持”了大学学习生活之后,又要开始面对另一个阶段——准备求职。
原有的已经适应了的习惯会逐渐衰退,继而对新阶段的任务又要进行“成长”、“探索”、“建立[1]”、“维持”与“衰退”,如此周而复始。
评论(1)舒伯是生涯辅导理论的大师,其生涯发展论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自我心理学以及有关职业行为发展方向的长期研究结果,舒伯本人比较喜欢将其理论命名为“差异一发展一社会一现象的心理学”(differential-developmental-social-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舒伯汲取了这四大学术领域中有关生涯发展的精华,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理论。
(2)在当时的生涯辅导理论中,多数人关心的焦点都集中在“职业选择”上,只有少数理论工作者对生涯发展的问题发生兴趣,如金斯伯格是少数学者中最突出的一位。
(3)舒伯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自己的理论。
以往舒伯理论大多局限于他的发展阶段和对职业的自我观念论上,这些可以解释个体一生的生涯发展,其涵盖范围很广,但深度略嫌不够,随着“生活广度与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即一生生涯彩虹图”的提出,正好弥补了原有的不足。
在实际应用方面,其横向的发展阶段、发展任务(即生活广度的部分)和纵向的生涯角色的发展(即生活空间的部分),交织成一个具体的生涯发展结构,这对辅导时促进个体的自我了解、自我实现,有很大裨益。